电路原理 模拟试题.pdf

合集下载

模电模拟试题

模电模拟试题

模拟电路期末模拟试卷1模拟电路期末模拟试卷1一、填空(20分)1.工作在线性区的理想运放器,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均为零称为虚。

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相等称为虚(若反相输入情况下同相端接地,反相端又称为虚)。

即使理想运放器在非线性工作区,虚结论也是成立的。

2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加反馈;稳定放大倍数应加反馈;稳定输出电压应加反馈;稳定输出电流应加反馈3.正弦波振荡电路发生自激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是;振幅平衡条件是,起振条件是。

防止负反馈放大电路发生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是。

4.OCL和OTL功率放大电路均可在乙类和甲乙类状态下工作。

其中类工作状态效率较高,但有失真产生;而克服该失真采用类工作状态,电路中每个三极管的导电角略大于。

5.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包括四部分,电路稳压原理是引入反馈,调压原理是改变系数。

为防止负载过大或短路损坏电路元件,往往加上电路。

二、按要求选其中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20分)1.在以下四种整流或滤波电路中,负载时输出电压最低的是(),二极管承受冲击电流最高的是(),承受反向电压最高的是();输出电压脉动最小的是()。

A.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B.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C. 单相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D. 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2.对于电流串联负反馈,一般表达式具体可写成()A. Auf=Au/ (1+AuFu);B. Agf=Ag /(1+AgFr);C. Arf=Ar/ (1+ArFg);D. Aif=Ai/ (1+AiFi )3.判断负反馈电路可能发生自激振荡的根据有()A. 负反馈深度较大的2级放大电路;B. 环路增益的幅值│AF│< 1 ;C. 环路增益的相位裕度Φm > 0;D. 环路增益的幅值裕度Gm > 0 dB4.判断放大电路反馈极性的方法有()A. 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为正,沿环路反馈量增强输入量者为负反馈;B. 输入端有Xd =Xi-Xf关系的放大电路为正反馈放大电路;C. 放大电路反馈深度│1 + A F│ < 1 为正反馈极性;D. 在环路增益幅值│A F│ = 1 条件下发生自激振荡的原电路只能是正反馈放大电路5.减小电路非线性失真的措施有()A. 采用输入特性为线性的晶体管;B. 采用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C . 采用小信号功率放大电路; D. 稳定在互补对称功放电路的乙类状态下工作三、电路分析(20分)1. (10分)判断图1,2电路的反馈极性与组型(瞬时极性标图1上)(瞬时极性标图2上)反馈反馈2. (10分)分析图3,4所示LC正弦振荡电路能否发生振荡(瞬时极性标图3上)(瞬时极性标图4上)结论结论四、电路分析和计算(40分)1.(15分)如图5所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中,假设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100000,电阻R1 = 2KΩ,RF = 18KΩ.1)估算反馈系数和反馈深度;2)估算闭环放大倍数;3)如果开环电压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为±10%,求闭环电压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图5 集成运放电路2.(15分)乙类OCL(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中,已知±VCC=±24V,负载电阻RL =8Ω,忽略晶体管饱和压降,求:(1)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om;(2)最大输出功率时直流电源供给的总功率PVm;(3)最大输出功率时总管耗PTm和效率ηm《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PN结正偏时(),反偏时(),所以PN结具有()导电性。

模拟电子技术题库参考答案(1-5章) - 副本

模拟电子技术题库参考答案(1-5章) - 副本

(2) A um
( Rc // Rc )
rbe

30(5 // 15) 75 1
-3-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汇编参考答案
(3)
Ri Rb1 // Rb 2 // rbe rbe 1k R0 Rc 5k
(4) C e 断开, Re 有电流串联负反馈,( Aum 下降), Ri 增加, R0 不变;
(1) 画出直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 (6 分)。 (2)设 U BEQ 0.7V ,求静态工作点
I CQ 、 U CEQ (4 分)
(3)求 Ri 、 Ro 、 Au
.
Uo Ui
.
.
,设 =30,
rbb' =19 4 (6 分)
(4) I CEO 、U CES 忽略不计,估算最大 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 U om
rbe
100 (3 // 3) 50 3
Ri 5 // 15 // 3k 1.66k R0 RC 3k
(3) Aus
. . Ri 1.66 Au (50) 31.2 R s Ri 1 1.66
-4-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汇编参考答案
3、如下图, C1 ~ C4 足够大,
Ri R1 // R3 // rbe rbe rbb ' (1 ) 26 26 194 (1 30) 1K 1 I EQ
(3) R R 10 K 0 4

U ( R4 // R L ) 30(10 // 10) 150 Au 0 1 u rbe
B;A (8)C (9)A (10)B(11)C(12) C
(1)A(2)B;A;C(3)B;C;C (4) C,B (5)C(6) A(7) ① B ② C ③B15、C

电路原理练习题

电路原理练习题

u (t) 3 (1 et ) (V)
C
2
方法二 用三要素法来求i1(t) 。
1
u (0 ) u (0 ) 0(V)
C
C
S
画出t=0+时的等效电路(电容短路),求i1(0+)。
(11)i1(0) i2 2 2i1(0)
i1(0 ) (11)i2 2i1(0 )
i (0 ) 4
I2
Isc
I
SC
20V
2I I I 5
SC
1
2
3I 2I 5
1
2
I 40A SC
I I 2I 20
SC
1
2
则 R UOC 120 3Ω
R 0
0I
40
SC
U
故当R R 3Ω时,它可获得最大功率。 OC
0
P
2
UOC
1202
1200W
4R max 4 3
0
3Ω 120V
u1 4Ω
i1
i
20V
a
i u
b
u1


4Ω i a
u1 4Ω
u
b
方法二(开短路法) 求 ISC
8I 4I 4I 20
SC
1
2
4I 12I 4I u 0
SC
1
2
1
4I 4I 8I 100 20
100V
SC
1
2
u 4(I I )
1
2
SC
u1

4Ω I1 4Ω
a
u1 4ΩUOC来自4u1(20 u1) 44
u1
20

模拟电路之二极管考试题库完整

模拟电路之二极管考试题库完整

二级管电路习题选1 在题1.1图所示电路中,U 0电压为( )。

(a )12V (b )-9V (c )-3V2 在题1.2图所示电路中,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 1、D 2、D 3的工作状态为( )。

(a )D 1导通,D 2、D 3截止 (b )D 1、D 2截止,D 3导通 (c )D 1、D 3截止,D 2导通题1.1图 题1.2图3 在题1.3图所示电路中,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 1、D 2的工作状态为( )。

(a )D 1导通,D 2、截止 (b )D 1、D 2均导通 (c )D 1、截止,D 2导通题1.3图 题1.4图4 在题1.4图所示电路中,D 1、D 2为理想元件,则电压U 0为( )。

(a )3V (b )5V (c )2V5 电路如题1.5图(a )所示,二极管D 为理想元件,输入信号u i 为图(b )所示的三角波,则输出电压u 0 的最大值为( )。

(a )5V (b )17V (c )7V(a )(b)题1.5图6 在题1.6图所示电路中,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 A =3v,u B =2sinωtV,R=4KΩ,则u F 等于( ).(a )3V (b )2sinωtV (c)3+2sinωtV题1.6图 题1.7图7 在题1.7图所示电路中,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则输出电压U 0为( )。

(a )3V (b )0V (c )-12V8 在题1.8图(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D 为理想元件,设u 1=2sinωtV,稳压二极管D Z 的稳定电压为6V ,正向压降不计,则输出电压u 0的波形为图(2)中的波形( )。

(1) (2)9 在题1.9图所示电路中,稳压二极管D Z2的稳定电压为6V,D Z2的稳定电压为12V,则输出电压U0等于()。

18V(a)12V (b)6V (c)10 在题1.10图所示电路中,稳压二极管D Z1和D 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6V和9V,正向电压降都是0.7V。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电路原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电路原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电路原理》模 拟 试 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2.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3.所有答案请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1、图1-2、图1-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b )。

(a )图1-1(b )图1-2(c )图1-3 RIURUIURIU =-I R图 1图 2图 3U =-I RU =I R+++图1-1 图1-2 图1-3 2、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 =4V ,电流I =-2A ,则电阻值R 为( b )。

(a )2(b )2(c )83、在图1-5所示电路中,U ,I 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b )。

(a )电压源发出功率(b )电流源发出功率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4、图1-6所示电路中的等效电阻R 为( b )。

(a )4(b )5(c )6UR+ U I SS+AB4 Ω4 Ω6 Ω8 Ω1 Ω ...图1-4 图1-5 图1-65、在计算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叠加定理( a )。

(a )不可以用(b )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6、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只具有虚短路性质 (b )只具有虚断路性质 (c )同时具有虚短路和虚断路性质 7、用△–Y 等效变换法,求图1-7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为( b )。

(a )6(b )7(c )98、图1-8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 均为8,则等效电阻R 为( a )。

(a )3(b )4(c )69Ω9Ω9Ω3Ω9ΩAB....RRRRR图9、在图1-9所示电路中,如果把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图中支路数和结点数分别为( b )。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模拟试题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模拟试题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模拟试题模拟电路复习预习方法:1、掌握基本理论:二极管、三极管的特点和用途,反馈的定义、分类、判断,功率放大的原理与分类,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波形发生器的原理与能否起震的判断,直流电源的基本原理及构成。

2、掌握的计算: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集成远放的相关计算,振荡电路频率计算,直流电源的简单计算。

3、除开本次提供的例题外同学们要重点复习预习课本习题。

习题一、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1.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浓度______空穴浓度 a大于 b 小于 c 等于答案:C2.在掺杂半导体中,多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______ a温度 b 材料 c掺杂工艺 d掺杂浓度答案:B3.在掺杂半导体中,少子的浓度受______的影响很大 a 温度 b掺杂工艺 c 掺杂浓度答案:C4.在掺杂半导体中,多子的浓度越高,少子的浓度越______ a 高 b 低 c不变答案:B5.N 型半导体______a 带正电b 带负电c 呈中性答案:C6.温度升高 N 型半导体的电阻率将___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答案:C7. 当 PN 结正向偏置时,耗尽层将______ a 不变 b 变宽小于 c 变窄答案:C8.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将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答案:b●9.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将______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答案:b10.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___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答案:a11.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一般具有______温度系数 a 正 b 负 c 零答案:b12.确保二极管安全工作的两个主要参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a UD,IF b IF,IS c IF,UR答案:c13.理想二极管的主要性能指标为 ______a UD=0,IR=0,b UD =0.3V ,IR=0c UD =0.5V ,IR =IS 答案:a13.稳压管通常工作于______,来稳定直流输出电压 a 截止区 b 正向导通区 c 反向击穿区答案:c12.对于稳定电压为 10V 的稳压管,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其稳定电压将 ______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答案:c13.二极管的反偏电压升高,其结电容 ___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答案:b17.二极管正向偏置时,其结电容主要是 ______ a 势垒电容 b 扩散电容 c无法判断答案:b18.锗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 ______ 答案:aa 0.1Vb 0.2Vc 0.3V19.硅二极管的完全导通后的管压降约为 ______ a 0.3V b 0.5V c 0.7V 答案:c20.由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知,二极管的管压降越高,二极管的电阻越 ______ a 大b 小c 不变答案:b22.已知二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UD 和ID ,则二极管的静态电阻为 ______ a UD/ID b UT /ID c UD/IS 答案:a24. 一个硅二极管在正向电压UD=0.6V时,正向电流ID=10mA。

电工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电工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电工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电工原理课程想要学得好,多做一些模拟试题是关键。

以下是要与大家分享的电工原理模拟试题,供大家参考!(将正确答案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

每题1.5分,共90分。

)( )1.有关文明生产的说法,( )是正确的。

A.为了及时下班,可以直接拉断电源总开关B.下班时没有必要搞好工作现场的卫生C.工具使用后应按规定放置到工具箱中D.电工工具不全时,可以冒险带电作业( )2.支路电流法是以支路电流为变量列写节点电流方程及( )方程。

A.回路电压B.电路功率C.电路电流D.回路电位( )3.( )反映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大小。

A.电动势B.功率C.电阻率D.电阻( )4.处于截止状态的三极管,其工作状态为( )。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5.铁磁材料在磁化过程中,当外加磁场H不断增加,而测得的磁场强度几乎不变的性质称为( )。

A.磁滞性B.剩磁性C.高导磁性D.磁饱和性( )6.行程开关的文字符号是( )。

A.QSB.SQC.SAD.KM( )7.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时,其电磁转矩是由旋转磁场与( )共同作用产生的。

A.定子电流B.转子电流C.转子电压D.电源电压( )8.读图的根本步骤有:看图样说明,( ),看安装接线图。

A.看主电路B.看电路图C.看辅助电路D.看交流电路( )9.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小,说明该电路的( )。

A.带负载能力强B. 带负载能力差C.减轻前级或信号源负载D.取信号能力强( )10.危险环境下使用的手持电开工具的平安电压为( )。

A.9VB.12VC.24VD.36V( )11.电器通电后发现冒烟.发现烧焦气味或着火时,应立( )。

A.逃离现场B.泡沫灭火器灭火C.用水灭火D.切断电源( )12.直流双臂电桥到达平衡时,被测电阻值为( )。

A.倍率度数与可调电阻相乘B.倍率度数与桥臂电阻相乘C.桥臂电阻与固定电阻相乘D.桥臂电阻与可调电阻相乘( )13.信号发生器输出CMOS 电平为( )伏。

电工基础直流电路部分知识模拟试题2(有答案)

电工基础直流电路部分知识模拟试题2(有答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电工基础直流电路部分知识模拟试题2(共100分,60分钟)姓名: 班级: 考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为使内阻为1Ω、量程为100mA 电流表量程扩大到10A ,可并联一个( D )的分流电阻。

A 、99ΩB 、10/99ΩC 、9.9ΩD 、1/99Ω1题图2.若电阻1R <2R ,当它们串联时,以下正确的是( D )。

A 、1U >2U ,1P >2PB 、1U >2U ,1P <2PC 、1U <2U ,1P >2PD 、1U <2U ,1P <2P3.若电阻1R >2R ,当它们并联时,以下正确的是( D )。

A 、1I >2I ,1P >2PB 、1I <2I ,1P >2PC 、1I >2I ,1P <2PD 、1I <2I ,1P <2P4.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在适当电压上,则功率较大的电阻( B )。

A 、发热量大B 、发热量小C 、与功率较小的电阻发热量相同D 、无法确定5.两只额定功率相同的电阻并联在适当电压上,则电阻较小的电阻( A )。

A 、发热量大B 、发热量小C 、与功率较小的电阻发热量相同D 、无法确定6.“40W/220V ”的灯泡和“100W/220V ”的灯泡串联在220V 的电路中,则( B )。

A 、两灯正常发光B 、40W 的电灯较亮C 、100W 的电灯较亮D 、40W 的电灯将烧坏7.“40W/110V ”的灯泡和“100W/110V ”的灯泡串联在220V 的电路中,则( D )。

A 、两灯正常发光B 、40W 的电灯较亮C 、100W 的电灯较亮D 、40W 的电灯将烧坏8.标有“10Ω/1A ”和“15Ω/0.6A ”的两只电阻并联起来,允许加的最高电压是( A )。

A 、9VB 、10VC 、15VD 、25V9.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欲使3Ω电阻的电流3I =0,则电动势E 应等于(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原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进行电路分析时,关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均必须根据规定进行设定
(B)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均可以任意设定
(C)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但电流的参考方向必须根据规定进行设定
(D)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但电压的参考方向必须根据规定进行设定
2、在图1-1所示电感元件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为(D)。

(A)(B)(C)(D)
3、对图1-2所示电流源元件,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i恒为10mA、u不能确定(B)i恒为10mA、u为0
(C)i不能确定、u为∞(D)u、i均不能确定
4、在图1-3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则电流I2为(D)。

(A)-3A (B)3A (C)-1A (D)1A
图1-1 图1-2 图1-3
5、关于理想变压器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只能对电压进行变换(B)只能对电流进行变换
(C)只能对阻抗进行变换(D)可同时对电压、电流、阻抗进行变换
6、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是(A)。

(A)无穷大(B)零(C)约几百千欧(D)约几十千欧
7、在图1-4所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值均已知。

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的电流I G,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B )。

(A)4和3 (B)3和3 (C)3和4 (D)4和4
8、在图1-5所示电路中,当L S1单独作用时,电阻R L中的电流I L=1A,那么当L S1和L S2共同作用时,
I L应是( C )。

(A)3A (B)2A (C)1.5A (D)1A
图1-4 图1-5
9、图1-6所示电路中,当R1减少时,电压I2将(C)。

(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
10、图1-7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20V,当电流源I S单独作用时,电压U AB将( C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为零
图1-6 图1-7
11、电路如图1-8所示。

在开关S闭合接通后,当电阻取值为、、、时得到4条曲线如图所示,则电阻所对应的是( A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图1-8
12、图1-9(a)所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1-9(b)所示。

则图1-9(b)中和的值分别为( B )。

(A),(B),
(C),(D),
(a)(b)
图1-9
13、在图1-10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10V,电阻R=30W,则电流I值为( C )。

(A)3A (B)2A (C)1A (D)∞
14、在图1-11所示电路中,已知U=4V,电流I=-2A,则电阻值R为( B )。

(A)(B)(C)(D)
15、图1-12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是( C )。

(A)(B)(C)(D)
16、在电路模型中,其组成元件是( B )。

(A)实际电路元件(B)理想电路元件
(C)实际元件和理想元件(D)不能确定
17、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分别为下列规格的电灯泡中,其电阻值最大的是( C )。

(A)100W、220V (B)100W、110V (C)60W、220V (D)60W、110V
18、某电阻电路,设具有b条支路和n个结点。

若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则一般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B )。

(A)n-1和b-n (B)n-1和b-(n-1)
(C)n和b-n (D)n和b-(n-1)
19、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如图1-13所示,在线性区、理想运放条件下,其虚短路是指( A )。

(A)u+=u-(B)i+=i-(C)i+=i-=0 (D)u+=u-=0
20、图1-14所示电路的作用是( B )。

(A)使高频信号较易通过而抑制较低频率信号
(B)使低频信号较易通过而抑制较高频率信号
(C)使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都较易通过
(D)使低频和高频之间的中频信号较易通过
图1-13 图1-14
21、判断耦合电感同名端的实验电路如图1-15所示。

在开关S闭合瞬间,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则( A )。

(A)b与c端为同名端(B)a与c端为同名端
(C)b与d端为同名端(D)无法判定其同名端
22、在图1-16所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C )。

(A)U=U S+R0I(B)U=U S-R L I (C)U=U S-R0I (D)U=U S+R L I
图1-15 图1-16
23、在换路瞬间,关于换路定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B )。

(A)、
(B)、
(C)、
(D)、
24、电路的频率特性是指( A )。

(A)电路响应与频率的关系(B)输入电压与频率的关系
(C)输入电流与频率的关系(D)电源功率与频率的关系
25、已知图1-17所示正弦电流电路输入电压。

发生谐振时,若电压表V2、V3的读数均为20V,则电压表V1的读数为( D )。

(A)10V (B)20V (C)40V (D)50V
26、图1-18所示电路中,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应该是( B )。

(A)大小、方向与图中相同的理想电流源
(B)大小、极性与图中相同的理想电压源
(C)大小、方向与图中相反的理想电流源
(D)大小、极性与图中相反的理想电压源
图1-17 图1-18
27、电路如图1-19所示,已知R、L、C元件的电压有效值分别为UR =8V、UL = 9V、UC = 3V,则总电压的有效值U为( C )。

(A)20V (B)14V (C)10V (D)6V
28、图1-20所示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电感L ab为( C )。

(A) 9H (B)13H (C) 7H (D)15H
图1-19 图1-20
29、电路如图1-21所示,负载阻抗Z L可任意调节,当其获得最大功率时,Z L和P Lmax分别为( B )。

(A)5Ω、3W (B)5 + j1Ω、5W (C)5 + j1Ω、20W (D)20 –j1Ω、5W
30、电路如图1-22所示,设V,则电路的平均功率和RL串联支路的功率因数分别为( C )。

(A)不能确定(B)32W、0.5 (C)32W、0.707 (D)16W、0.707
图1-21 图1-22
二、电路如图2-1所示,试用网孔分析法求电流I1和I2。

(共10分)
图2-1
解:(10分)
(8分)
(2分)
三、电路如图3-1所示,已知uc(0-) = 3V,求t≥0的uc(t)。

(10分)
图3-1
解:
(4分)
四、电路如图4-1所示,若用节点分析法求电流,试列出有关方程。

(10分)
解:(10分)
(2分)
图4-1
五、电路如图5-1所示,已知V、负载电阻R L= 8Ω。

求当R L获得最大功率时,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以及负载所获得的最大功率P Lmax 。

(10分)
解:
(3分)
(3分)
∵当时,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
∴,n-2 (4分)
或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