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法-同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翻译策略有哪些

翻译策略有哪些翻译策略是翻译教材和翻译教学中必须研究探讨的内容。
通过研究翻译策略的构成,分析并归纳现有的翻译策略,根据历史积淀、理论渊源和实践指向,研究专家将翻译策略分为三类,即:直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
翻译策略是指翻译过程中的思路、途径、方式和程序。
翻译策略是一个舶来词,我国译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的。
1.直译与意译一直以来,直译与意译都是翻译讨论的中心话题。
在我国直译、意译和音译古已有之。
直译与意译之争和关于音译的讨论贯穿于中外翻译史。
现在主张直译的人一般也不完全以逐词对译或照搬原文结构。
直译可允许改动词序、改变词类在通顺达意的原则下照顾到原文的结构形式。
巴尔胡达罗夫认为逐词翻译的直译,是“层次偏低的翻译”而只有“必要的和足够层次的翻译”才能“传达不变内容并遵循译语的规范”。
“层次”是指作为翻译单位的语言等级体系中词、词组、句子之类的层次。
卡特福德认为,直译是介于意译和逐字翻译之间的一种译法。
“它可能始于逐字翻译但为恪守译文的语法规则而有所变化(如补充额外的词语、变换任何一‘级’的结构等)并过渡到以意群或句子成分为单位进行翻译。
”直译的优点是:在吸收外来有益的新因素、在反映异国客观存在的事物和情调上比意译更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但在表达形式上无须另辟蹊径即可达到忠实于原文内容的时候译者自然采用直译。
直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常见用于以下领域的翻译:(1)用于翻译科技资料;(2)用于外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3)也用于文学翻译,Nabokov 是文学翻译中直译的高手,在他看来,“只有直译才是真正的翻译”。
到了十九世纪初,很多作家倾向于意译,即译其神韵而不是译字母;译意义而不是译词汇;译信息而不是译形式;译事实而不是译方式。
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
翻译中的同化与异化策略

翻译中的同化与异化策略喻巧玲【摘要】从对翻译中的同化策略和异化策略的回顾、比较到分析当今翻译界在对不同文体尤其是新闻文本的翻译中的策略采用,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策略时的心态、对原作的理解、对原作异质性的处理等等.【期刊名称】《北京城市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同化策略;异化策略;新闻翻译;心态;异质性【作者】喻巧玲【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一、同化、异化策略的回顾同化异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一直在冲突中斗争着。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同化异化在欧洲范围内开始进行。
法国通常的文学翻译倾向于同化策略,而德国则偏向于异化策略。
威廉·洪堡曾指出:自从开始模仿古希腊诗歌韵式以来,德语一直在得到丰富。
十八世纪几位德国大翻译家的译作的确对德语诗歌写作有重大影响。
但这些都得与在许多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同化策略相辅相成。
因为同化策略保证了用目的语更为熟悉的词语来对那些可供选择的陌生形式加以改造。
在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时,歌德曾认为翻译有三类:第一是“用我们自己的说话方式让我们了解外国”;第二是译者试图把自己置身于异国境地,“可实际上只是盗用异国的思想观念,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思想加以表述”;第三是最高阶段,在这阶段译文寻求“与原文完全一致”,以达到译文就是原文的程度。
但这种形式既不是同化也不是异化,充其量是一个完全吸收的过程,凭借这一过程,外来文本原则上以一种原文译文之间完全和谐一致的方法被另一种语言加以重构。
而此时的法国翻译家则被在本国占支配地位的文化规范所左右。
德拉莫特的翻译策略就像伏尔泰评莎士比亚戏剧的那句名言在今天被人们认为荒谬一样 (伏尔泰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一堆散落有珍珠的大粪)。
但德拉莫特以及那些遵循同化策略而对原作进行删改的翻译家们之所以那样做,是出于真诚的信念和善良的动机。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理论

例如: 1.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2.a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 3.lick one’s boots 拍马屁 4.Diamond cuts diamond 棋逢对手 5.A flash in a pan 昙花一现 6.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 风烛残年 7.To grow like mushrooms 雨后春笋 8.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body.一种和尚
Differences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e two pairs are just on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hen a translator resorts to either literal translating method or free translating method, he puts his attention mainly to the linguistic factors of the source text and tries his utmost to keep the original meaning in the target text.
Domestication refers to the target-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in which unusual expressions to the target culture are exploited and turned into some familiar ones so as to make the translated text intelligible and easy for the target readers.
英语翻译中的同化与异化

英语翻译中的同化与异化一、同化翻译的概念《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1)对naturalize(同化)的解释有:1.“take (a word)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2.“introduce and acclimatize(an animal or plant) into another country”。
在翻译上,前者可以指译入语被译出语所同化,从译出语引入一个译入语本来没有的词,比如“保龄”(bowling),即所谓音译。
音译是译者必用的技巧,在译界应该没有异议。
而后者在翻译上可以引申解释为:把译出语的语言形式或内容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改动(adaptation),以适应(acclimatize)译入语的语言文化环境。
这实际上也是许多译者一直在不自觉地使用的操作方式。
如果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和任何译入语的语言优势及文化特色有共识的话,那么应该给同化翻译予一席之地,而把精力放到具体的技巧研究上去。
二、异化翻译法(或异化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or Minoritizing Translation)和归化翻译法(或归化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or Domestic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 enuti(1995)创造的、用来描写翻译策略的两个术语。
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
V enuti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 (Schleiermacher 1838/1963: 47, 1838/1977:74; V enuti 1995: 19)。
Schleiermacher本人是赞同采用异化法的。
V enuti(1995: 20)指出,在盲目自大地使用单语、并把归化翻译法作为标准的文化社会(例如英美社会)中,应提倡异化翻译法。
翻译技巧之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翻译技巧之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中文翻译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两种策略。
归化是指将外
语的表达方式按照汉语的习惯和规范,尽可能地融入到中文中,使译文更
加符合汉语的语言特点。
而异化则是指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结构,尽可
能地保持原文的独特性和个性。
在进行翻译时,如果选择归化策略,翻译者会更加注重译文的流畅性
和易读性,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译文。
翻译者可能会使用一些常见
的汉语表达方式、习语和俗语,以使译文更加地贴近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
种策略适用于一些地名、人名、时间、日期等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词汇。
而如果选择异化策略,翻译者则会更加注重保留原文的独特性和个性。
对于一些特定领域的术语、文化背景相关的词汇等,翻译者可能会选择直
接使用原文或者模仿原文的表达方式,以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
这种策
略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口头禅、谚语等需要传达原文情感和表达
方式的词汇。
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翻译者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选择使用归化或
异化策略。
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平衡二者的使用,以达到准确传达原文信息
和表达原意的目的。
英语翻译的知识点

英语翻译的知识点英语翻译是一门十分专业的英语学问,随着我国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越来越快,对于英语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接下来为你整理了英语翻译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英语翻译的基础知识1. 异化(foreignization) 和归化(domestication)保留原语所包含的文化、形象色彩,叫异化,读者通过这样的译文可以感受到异域文化的东西。
例如,把crocodile tears 译为鳄鱼泪,就是异化的翻译方法;舍弃原语所包含的文化、形象色彩,取而代之用译文的文化色彩,或者牺牲这种文化色彩而只翻译出其意义就是归化,就是让原文“归顺”于译文。
例如把crocodile tears 译为假惺惺的眼泪,就是归化的翻译方法。
2.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 直译即照着原文直接翻译,例如藏龙卧虎– Hidden dragons and hidden tigers. 意译就是抛弃原文形式而只传达其意义,例如Dutch courage – 酒后之勇3. 音译(transliteration) 比如:store – 士多cheese –汁斯风水–fungshui4. 翻译的标准: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faithful to thecontent and style of the source text;“达”指的是译文语言流畅自然而不生硬阻滞(the translation or target text should be natural and expressive);“雅”指的是译文译文语言风格尽可能贴近原文风格。
5. 词类的转化conversion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根据表达需要,在翻译中,往往需要进行词类的转化,此外,还包括抽象与具体的转化。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原创版2篇】篇1 目录1.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2.施莱尔马赫的两种翻译方法: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3.异化翻译的特点和应用场景4.归化翻译的特点和应用场景5.施莱尔马赫翻译方法的影响和启示篇1正文施莱尔马赫是德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的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施莱尔马赫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
异化翻译,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和语言风格,让译文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色。
这种翻译方法的特点是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
异化翻译适用于那些希望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的场合,例如文学作品、古籍等。
归化翻译,则是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让译文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对原文进行必要的改写,使其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文化习惯。
这种翻译方法的特点是让译文更易于理解,使原文在目标语言环境中更容易被接受。
归化翻译适用于那些需要让译文读者易于理解的场合,例如科技文献、商业文件等。
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方法对现代翻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的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两种方法,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篇2 目录1.施莱尔马赫的背景和贡献2.施莱尔马赫的两种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3.直译的优缺点4.意译的优缺点5.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篇2正文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是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他在翻译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文的文字逐字逐句地翻译过来,不改变原文的语序和表达方式。
这种翻译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然而,直译也有其缺点,那就是可能会导致译文过于生硬,不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表达习惯,使读者难以理解。
与直译相对的是意译,意译的核心思想是"传达原文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原文的文字。
在意译中,译者可以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表达习惯,对原文进行适当的改编,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翻译策略之异化法 翻译理论课件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异化法 殊途同归
艾玛认定,哈丽特只有看上别的人,才会忘记马丁先生, 而最合适的人就是埃尔顿先生。她觉得这两人是难得的一对, 一定合人意,顺天理,她从中撮合必然成功。
她觉得这两人十分般配,只是显然太称心如意,太合乎常 情,太容易撮合了,她策划成了也未必有多大功劳。
这段译文是很地道,也很顺畅,特别是“合人意,顺 天理”六个字,真让人难以想象是译文。但是,令人遗憾 的是,译者在刻意追求地道、顺畅的同时,却也严重地歪 曲了原文的意义:译者忽视了后半句too...to...这个结构, 又误解了merit的意义。
二是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
She could not desert Tara; she belonged to the red acres far more than they could ever belong to her.(M.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 Ch.1)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作者使用的特有语言往往打上了
其民族文化的印记,译者只有循着作者的思维、表达方式, 采取谨慎的异化译法,才能充分反映原语的语言文化特征, 充分表达原文的真实意义。
I supposed I should be condemned in Hareton Earnshaw's heart, if not by his mouth, to the lowest pit in the infernal regions...(E.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CH. 4, V. I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非政治或是法律上的翻译,原则上可以清楚表达意思就可以了,不一定是一样才正确。
你们餐馆的翻译很形象,比我上面举的例子要生动好多。
Stir fry rice 感觉比fry rice 生动些,因为好的炒饭,是一颗颗的米饭,不是整团的,所以这个stir有强调烹饪时的搅拌和抛起的过程。
Good! Sizzling体现是上菜时的效果,吱吱的声音,让人感觉很热乎很好吃。
hotplate/pot 则交代的是用什么容器烹饪,着重在解释。
让有文化差异的人,更容易理解点的是什么样的一道菜。
下面顺带上上我的翻译课笔记。
翻译法: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Assimilation and Dissimilation in Translation
归化翻译:
改造外来文化,就是本民族化,本土化。
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主张译文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
异化翻译:就是接受外来文化或是外国化。
是以源文化为归宿,提倡译文应当尽量去适应照顾源语的文化及原作者的遣词用字习惯。
Function:
归化的翻译,在理论上把语言看作是交际的工具,实践中要使译文通顺,要让译文读者读起来像是读母语的创作,就要把文化因素的差异尽量缩小,要改变、要调整原文,追求的是译文的通顺自然。
异化的翻译,目的是尽量保留源语的语言与文化特点,要通过移植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要通过异化的译文让读者了解异国风情、异国的先进文化和异国语言的特点,以补充本民族文化之不足,以丰富本民族语言的表达法。
example:
1/ 2
[归化译法]能否把你比作春日璀璨?
[异化译法]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
2)名词的异化和归化翻译
Spicy bean curd & Ma po dou fu
Dunpline & Jiao zi
Peking & Beijing
中国文化传播越来越广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许多的叫法都因这些影响的不断深入发生着变化。
如:
麻婆豆腐,开始译为辣豆腐;而后其的广泛推广,中国人也不需迁就foreignor 的叫法顺口,进而都用拼音读法。
(学日语的同学都知道,小日本也管这个叫Mabodoufu )。
Peking北京,在80年代的时候,老外都管我们的首都叫"peking",而现在几乎没有这种叫法了。
Dunpine:
这个和老外的dunpline不是一回事。
(小日本也管饺子—jiaoza)而现在也不怎么叫dunpline,改叫Jiaoz。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