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的环境性能
opgw光缆参数 (2)

OPGW光缆参数OPGW光缆是一种具有光纤和金属线缆的特殊类型光缆,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线路中。
它通过在电力输电线路上带有光缆的导线上安装光缆,既能实现电力输电,又能传输数据。
以下是OPGW光缆的一些主要参数及其解释。
1. 光缆结构OPGW光缆的结构是由金属线缆和光缆组成的。
金属线缆通常由一层或多层的金属绞线构成,常见的有铝合金线和钢丝。
金属线缆提供光缆的机械强度和电力传输功能。
光缆则包含一条或多条光纤,用于传输光信号。
2. 光纤参数光纤是OPGW光缆中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关键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光缆的传输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纤参数:2.1 光纤芯数光纤芯数指的是光缆中的光纤数量。
常见的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单模光纤适用于较长距离的传输,多模光纤适用于较短距离的传输。
2.2 光纤直径光纤直径是指光纤的横截面直径。
通常使用的单位是微米(μm),常见的光纤直径有9μm、50μm和62.5μm等。
2.3 光纤损耗光纤损耗是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程度,是评估光纤传输性能的重要参数。
光纤损耗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
2.4 光纤带宽光纤带宽是指光纤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也可以理解为光纤的传输能力。
光纤带宽通常以兆赫兹(MHz)为单位。
3. 金属线缆参数金属线缆在OPGW光缆中起到机械支撑和电力传输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线缆参数:3.1 线缆直径线缆直径是指金属线缆的外径。
线缆直径的大小影响着光缆的机械强度和安装方法。
3.2 线缆强度线缆强度是指金属线缆的抗拉强度。
它决定了光缆在安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性能。
3.3 线缆模量线缆模量是指金属线缆的弹性模量,用于评估光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应力情况。
4. 其他参数除了光纤和金属线缆的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参数也需要考虑:4.1 光缆重量光缆重量是指光缆单位长度的质量,通常以千克/公里(kg/km)为单位。
光缆的重量影响着安装成本和运输成本。
4.2 光缆电气参数光缆电气参数包括电阻、电感和电容等。
光缆技术参数说明书

光缆技术参数说明书
中心束管式双钢丝室外架空光缆
产品特性:
1.合理设计并精确控制光纤余长,具有良好的机械和温度特性和阻燃特性(特制);2.松套管材料温度特性好,确保光纤两窗口传输性能稳定;
3.松套管中填充有防潮纤膏,确保防潮;
4.纵包皱纹钢带和阻水带防止纵向不渗水
5.有利于弯曲;
6.重量轻适于架空和管道操作
7.平行钢丝具有抗张力作用,机械性能好
8.主要性能指标:
光缆主要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符合YD/T769-2003标准
单模光纤符合ITU-TG652标准和IEC最新要求
中心束管式钢丝绞合地埋光缆
产品特性:
1.合理设计并精确控制光纤余长,具有良好的机械和温度特性和阻燃特性(特制);2.松套管材料温度特性好,确保光纤两窗口传输性能稳定;
3.松套管中填充有防潮纤膏,确保防潮;
4.纵包皱纹钢带和阻水带防止纵向不渗水
5.有利于弯曲;
6.全钢丝铠装结构,强大的机械强度和抗拉强度,适于地埋
主要性能指标:
光缆主要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符合YD/T769-2003标准
单模光纤符合ITU-TG652标准和IEC最新要求。
光缆基本试验方法与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目录
01. 光缆基本试验方法 02. 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03. 光缆性能测试注意事项
1
光缆结构与性能
01
光缆结构:光纤、加强 件、护套等
03
光纤性能:传输速率、 衰减、色散等
02
光纤类型: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等
04
光缆性能: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光缆测试设备与标准
光缆测试设备:光时 域反射仪(OTDR)、 光源、光功率计等
温度试验
01
目的:验证光 缆在极端温度 环境下的性能
表现
02
试验条件:高 温、低温、温
度循环等
03
试验方法:采 用专用设备进 行测试,如高 低温试验箱、 温度循环试验
箱等
04
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测试数据, 分析光缆在不 同温度环境下 的性能表现, 评估其可靠性
和稳定性。
湿度试验
1
目的:测试光缆在 湿度环境下的性能
01
02
03
04
测试结果评估与分析
测试结果准确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避免 因测试误差导致的结果偏差
测试结果对比:将测试结果与标准值或预期值进 行对比,分析性能差异
测试结果趋势分析:分析测试结果随时间的变化 趋势,判断性能稳定性
测试结果原因分析:分析测试结果异常的原因, 找出影响性能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01
测试项目:光缆长度、 2
光缆测试标准:IEC 60793、IEC 61280、 IEC 61300等
04
测试方法:直接测量 法、间接测量法、比 较测量法等
光缆测试流程与结果分析
01
02
测试流程:光缆 测试包括光缆长 度、光缆损耗、 光缆色散、光缆 反射等测试项目。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通信线缆,其技术指标要求决定了其传输性能和可靠性。
以下是关于光缆技术指标要求的一些重要内容。
1. 光学传输性能:光缆的主要功能是传输光信号,因此优秀的光学传输性能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这包括传输损耗、色散、衰减和倍散等指标。
传输损耗是指光信号在光缆中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通常应小于0.35dB/km。
色散是指光信号传输中由于不同频率光波传输速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扩散现象,应小于17ps/nm·km。
衰减是指光信号强度衰减的程度,应小于0.2dB/km。
倍散是指光信号传输过程中频域上的相位突变,造成接收端信号失真。
光缆应具备低色散、低衰减和低倍散的性能,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2. 机械性能:光缆需要具备一定的拉伸强度和抗压强度,以保证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机械稳定性。
光缆的拉伸强度一般应大于1000N,抗压强度一般应大于1000N/100mm。
此外,光缆还应具备一定的耐弯曲性能,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布线环境。
光缆的耐弯曲半径一般应小于20倍外径。
3.环境适应性:光缆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
这包括耐温性、耐湿性、耐腐蚀性和耐辐射性等方面。
光缆的耐温范围应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一般应在-40°C至+70°C之间。
耐湿性要求光缆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以防止信号受到水分影响而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耐腐蚀性要求光缆具备一定的抗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抵御酸、碱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
耐辐射性要求光缆具备一定的抗电磁干扰和辐射抗性能,能够在辐射环境下稳定传输信号。
4.光缆结构:光缆的结构设计关系到光缆的性能和可靠性。
光缆的结构一般包括芯、包层、绞股和护套等部分。
芯是光缆的核心部分,包括纤芯和松套纤芯两种类型。
包层主要用于保护纤芯,增加光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绞股是由一定数量的纤芯组合而成的单元,用于提供光缆的容纳纤芯数量。
护套主要用于保护光缆内部结构不受外界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一、相关要求:(一)依据YD/T901-2001、YD/T769-95 及YD/T981-98标准。
1、光缆中光纤的技术指标:(1)模场直径1310nm (8.6-9.5)um±0.7um(2)包层直径:125.0±1um(3)模场同心度误差:1310nm波长≤0.8um(4)包层不圆度 < 2.0%(5)折射率系数1.4675(1310nm)1.4681(1550nm)(6)截止波长λc(在2m 光纤上测试):1100-1280nmλcc ( 在22m成缆上测试):< 1260nm(7)光纤衰减常数1310nm 波长:≤0.35dB/Km1550nm 波长:≤0.21dB/Km其中在1288-1339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光纤的衰减常数与1310nm波长范围上的衰减常数相比,其差值不大于0.03dB/Km。
另外,在1525-1575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大于0.02dB/Km。
(8)衰减不均匀性在光纤后向散射曲线上,任意500m长度上实测衰减值与全长度上平均每500m的衰减值之差的最坏值不大于0.05dB。
(9)色散系数1)零色散波长λ0在1300~1324nm范围之间2)零色散斜率S0max为0.093(ps/nm2.km)3)在1288~1339nm 范围内,最大色散系数幅值≤3.5ps/(nm.km)在1271~1360nm范围内,最大色散系数幅值≤5.3ps/(nm.km)(10)宏弯损耗对单模光纤(B1.1),以半径37.5mm松绕100圈后,其附加衰减<0.05dB/Km。
(11)光纤光缆高低温度衰减特性在-40℃~+60℃时,衰减变化<0.05dB/Km(12)光纤在束管中为全色谱标识,光纤着色采用光固化,可以做到颜色不迁移,用丙酮擦拭试验200次后不褪色。
(13)光缆中任意两根光纤在熔接接头衰减满足以下要求:平均值< 0.02dB最大值<0.03dB3、光缆的环境性能(1)光缆的温度环境试验光缆的高低温特性可通过高低温循环试验来检验,按-40℃~+60℃且保温时间>12h,有两层护套时为24h,循环2个周期,可保持原有光纤特性不变,衰减变化<0.05dB/Km。
光缆线路现状分析报告

定期对光缆线路进行清洁、润滑等保养措施,延长光缆线路的使用 寿命,提高缆技术发展动态
及时了解国内外新型光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情况,为推广新技术 做好准备。
评估新型光缆技术适用性
针对实际需求,对新型光缆技术的适用性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的技 术进行推广。
开展新型光缆技术试点应用
在部分地区或项目中开展新型光缆技术的试点应用,积累实践经验, 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提高光缆线路安全管理水平
完善光缆线路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光缆线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要 求,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加强光缆线路安全防护措施 采取多种安全防护措施,如加密传输、防窃听、防破坏等, 确保光缆线路的安全运行。
03
光缆线路运行状况
光缆线路故障情况
故障类型
主要包括光缆断裂、接头故障、设备 故障等。
故障频率
从发现故障到恢复通信所需的平均时 间。
故障原因
包括自然灾害、外力破坏、设备老化、 施工质量问题等。
故障处理时长
统计周期内各类故障的发生次数及占
比。
光缆线路维护情况
维护计划
定期巡检、预防性维护、应急抢修等维护计划 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光缆线路建设时间
01
02
03
最早建设时间
追溯了本地最早建设光缆 线路的时间,反映了本地 通信网络的早期发展情况。
最近建设时间
介绍了最近一次建设或升 级光缆线路的时间,体现 了通信网络技术的持续更 新和升级。
建设时间分布
统计了不同时间段内建设 的光缆线路数量和长度, 反映了通信网络建设的历 程和速度。
维护困难
02
03
技术更新
光缆敷设注意事项

光缆敷设注意事项光缆敷设是指将光缆布设于地下或地面,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过程。
光缆敷设是通信网络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保证通信信号的质量和可靠传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光缆敷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光缆选择选择适合的光缆类型是光缆敷设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常见的光缆类型有单模光缆和多模光缆两种。
单模光缆适用于对传输品质要求较高、传输距离较远的应用场合,而多模光缆适用于传输距离较短,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的应用场合。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缆类型,能够有效提高通信质量和传输效率。
二、光缆布线规划光缆布线规划是光缆敷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光缆布线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敷设的环境和特殊要求。
对于光缆布线,可以选择沿道路、管道、地下或者地面敷设。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与其他管线、电缆等设施交叉或干扰,以确保光缆敷设的安全和稳定性。
三、光缆敷设工艺光缆敷设工艺是指在光缆敷设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
在进行光缆敷设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光缆敷设需保持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得产生过大的弯曲,以免损坏光缆的光纤。
2.敷设光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拉伸或挤压光缆,以免造成光缆损坏或断裂。
3.光缆敷设时要避免弯折、扭曲和复转等情况,以免影响光缆传输信号的质量。
4.光缆敷设时要注意固定和保护光缆的末端连接部分,以免因松动或损坏导致通信中断。
四、光缆敷设的环境因素在进行光缆敷设时,需要注意光缆所处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电磁场等。
不同的环境因素对光缆的传输性能和稳定性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选择光缆和敷设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确保光缆能在不同环境下正常运行。
五、光缆敷设的综合布局光缆敷设注意事项是保证光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只有在正确的光缆敷设过程和注意事项的指导下,才能确保光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光缆敷设时,应遵循标准规范、严格控制操作流程,以保证敷设质量和效果。
同时,对于敷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应及时与专业人员沟通和解决,以确保光缆敷设的安全、高效和可靠。
GYTS光缆参数详解

GYTS光缆参数详解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通信线路,广义上包括光纤、光缆和各种接线配件。
GYTS光缆是一种通用型光缆,适用于室外环境下的长距离通信。
下面将详细介绍GYTS光缆的参数。
1.光缆结构:GYTS光缆采用强化型松套管结构。
光纤束在缆芯中心,由一层膨胀的低摩擦系数松套管包覆。
松套管外围是一层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提供较高的抗拉强度。
2.光缆芯数:GYTS光缆的芯数范围广泛,从2芯到288芯不等。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芯数。
3. 光缆直径:GYTS光缆的直径通常在10mm到22mm之间。
直径越大,光缆的容纳能力越大。
4. 光缆重量:GYTS光缆的重量取决于芯数和直径,通常在100kg/km到500kg/km之间。
5.光缆拉力:GYTS光缆的拉力是指光缆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它与光缆的结构和材料有关,通常为1000N到5000N之间。
6.光缆弯曲半径:GYTS光缆的弯曲半径是指光缆在弯曲时允许的最小半径。
它与光缆的结构和材料有关,通常为10倍到20倍光缆直径。
7.光缆工作温度范围:GYTS光缆的工作温度范围是指光缆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能够工作的温度范围。
通常为-40℃到70℃之间。
8.光缆介质传输特性:GYTS光缆的介质传输特性是指光缆用于传输光信号时的传输效果。
它包括光缆的传输损耗、带宽、色散等参数。
9.光缆阻燃性能:GYTS光缆的阻燃性能是指光缆在火灾情况下的阻燃性能。
优质的光缆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可以减少火灾对通信线路的影响。
以上是GYTS光缆的一些主要参数。
根据不同的需求,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参数的GYTS光缆。
在选择光缆时,需要充分考虑光缆的芯数、直径、拉力、弯曲半径、工作温度范围、介质传输特性和阻燃性能等因素,以确保光缆在特定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缆的环境性能第一节环境性能测试的目的光纤的光传输理论和物理特性与传统的金属导体有所不同,但光缆结构的基本要求与传统的金属通信电缆相同,即在光缆的生产、敷设和使用环境中保持光传输性能、环境性能、机械强度、电气性能的长期稳定。
由于通信光缆敷设到实际线路的路由上,它们会遇到各种不利的自然环境条件的作用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们应该在深入研究光缆的温度衰减、渗水、油膏滴流与蒸发、风积振动、过滑轮、舞动、耐电痕、阻燃性能的基础上,设计和制造出能够胜任任何可能面临的环境条件的光缆。
换言之,实际使用的光缆应按其使用的环境要求分别具有良好的温度衰减性能、足够的机械强度、阻止水的渗透、耐电痕、阻燃等性能。
总之,光缆结构的选择必须适应其使用的环境条件要求。
光缆环境性能测量的目的是模仿光缆实际使用条件,测量高低温度变化引起的光缆中光纤的附加损耗,光缆纵向、横向水渗透与否、阻水油膏高温下滴落和蒸发量、光缆受外力作用后光纤的衰减变化和光缆或光纤应变的大小,以及在感应电场和燃烧环境中光缆是否耐电痕、阻燃程度高低,以求使我们设计和制造出光缆完全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通信网络,并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可保证网络的长期安全可靠。
第二节性能与测试一、温度循环1.目的温度循环试验方法是对光缆进行温度循环试验来确定光缆经受温度变化的衰减稳定特性。
光缆中光纤的衰减随温度的变化,通常是由于光缆加强件与各种护层之间热膨胀系数差异引起光纤弯曲和拉伸造成的。
衰减与温度关系的测量试验条件应在最恶劣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温度循环试验既可用来监视光缆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温度变化时的特性。
在选定的温度范围(通常比上述的温度范围更宽)又可检查衰减稳定性与光缆结构中光纤基本情况及有微弯情况的关系。
2.试样试样应为一个工厂制造长度或有关规定的满足试验要求的长度。
但是,试样还应能达到衰减测量所需的精度。
我们建议:多模光纤光缆,试样长度不小于1000m单模光纤光缆,试样长度不小于2000m为了获得再现值,光缆试样松绕成圈或绕在光缆盘上放入气候室内。
光缆弯曲半径会影响到光纤对不同的膨胀和收缩 (例如光纤在光缆中的滑动) 的适应能力。
因此,光缆的试验条件应尽可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进行。
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热循环中试样和光缆支架(盘、筐、平板等)之间膨胀系数不同引起的实际差别。
只要不满足应有作用条件,试验结果将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试验温度条件、光缆支架的类型和材料。
通常建议的内容如下:(1)光缆盘缠绕直径要足够大,以确保光纤能调整不同的伸长和收缩。
因此,缆盘缠绕直径应大于光缆运输选定的缆盘直径值。
(2)消除试验条件下产生的光缆膨胀(或收缩)的任何危险。
实际上,我们应特别小心防止试验中光缆中的残余应力。
例如,光缆试样不应紧绕在缆盘上,因为紧绕会限定低温下试样的收缩。
另外多层紧绕会限制高温下试样的膨胀。
(3)推荐采用松绕,例如大直径松绕圈、具有柔软垫层缆盘或无应力装置。
若需要时,为限制受试光缆长度,允许将光缆中几根光纤连接起来,对被连接光纤进行测量。
应限制连接光纤数,并将连接光纤端头置于气候室外。
3.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是由一台适合确定衰减变化的衰减测试仪和一个能容纳试样的大小合适的气候室组成控制气候室温度,以保证在规定试验温度下温差变化在± 3C内4. 试验程序(1)起始测量试样应在环境温度下至少放置24h 进行预处理,对试样进行外观检查并在起始温度下测量衰减基准值。
(2) 试验①将处于环境温度下的试样放入具有同样温度的气候室内。
②以合适的冷却速率,将气候室的温度由环境温度降低至适当的低温T A。
③待气候室温度达到稳定后,将试样暴露到低温下停留适当的时间t 1 。
④以合适的升温速度,将气候室的温度升高至适当的高温T B 。
⑤待气候室温度达到稳定后,将试样暴露到高温下停留适当的时间t 1 。
⑥接着,以合适的冷却速率将气候室的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值。
这个试验过程就构成了一个温度循环,如图9.1 所示。
图9.1 一个温度循环试验程序⑦除非另有详细的规范要求,光缆试样应经历两个温度循环试验。
⑧有关详细规范阐述的内容:A.试验过程中衰减变化和观察比较。
B.在哪段时间后完成观察。
⑨被测试样从气候室取出之前,应在环境温度下稳定一段时间。
⑩如果比较详细的规范给出的是储存和使用的不同温度范围,而不是两个不同的试验,则应按图9.2所示的组合试验程序进行试验。
(11) T AI、T A2、T B1、T B2和t l与冷却(或加热)速率应详细的规范中规定。
由于光缆结构不同,缆芯的温度与气候室的温度也不同。
(3)恢复①如果试样从气候室取出用于试验条件不是标准大气压条件,试样应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获得稳定的温度。
②相关的详细技术规范中对不同类型的试样,一般都要求规定恢复周期。
有关规范中应绘出试验的合格判据。
典型的损伤形式包括:光连续性损耗、光传输劣化或光缆的物理破坏。
二、渗水1.目的渗水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光缆在规定长度方向上阻止水迁移的能力。
图9.3所示的两种渗水试验适用于连续的填充型阻水光缆。
通常,选用方法A或方法B之一来检查光缆渗水。
方法A用来检验缆芯外空隙与外护层之间的水迁移。
方法B 则用来检验设计的填充型阻水光缆全横截面的 水迁移。
2•试样⑴方法A在位于光缆试样一端3m 处去除一圈25mm 宽的护层和绕包层,以使1m 高的 水柱的水密套筒作用在裸露的缆芯上,检验在缆芯外空隙与外来货护层中形成桥 接间隙的水迁移。
(2) 方法B受试光缆试样长度大于1m 但不超过3m 如果需要,试样先按弯曲试验程 序进行弯曲试验,再从试样的中部截取最大光缆长度为 3m 光缆试样的一端插 入水密套筒,检验1m 高水柱对试样进行全截面水迁移作用。
3. 试验装置图9.3 渗水试验4. 试验程序试样应水平放置,在20± 5C 温度下,施加1m 高水柱持续作用24h 。
为直观 清晰地检查水渗漏,通过用水溶性荧光染料或其他合适的着色剂组成溶液。
所选 择的荧光染料应不与任何光缆组成元件发生化学反应。
试验裸露端应观察不到渗水。
如采用的是荧光染料水溶液,则可用紫外光来 进行渗水检查。
三、阻水油膏滴流1.目的阻水油膏滴流试验的目的是证实填充型光缆内注入和填充的阻水油膏在规 定温度下是否从光缆中滴流出来。
2•试样(1) 试样数和类型除非另有规定,从每种光缆中取5个光缆试样进行验证试验。
每个光缆试样 代表着规范中规定的光缆类型。
(2) 试样长度除非另有规定,每个试样长度应为 300 ± 5mm两种渗水试验的试验装置分别为如图(3)试样制备光缆试样制备步骤如下:①从试样的一端剥去一节130土2.5mm长的外护层;②从试样光缆同一端去掉80 ± 2.5mm长的所有非光缆本征元件(如铠装、屏蔽、内护套、螺旋加强件、阻水带、其他的缆芯包带等) 。
不要干扰光缆的保留件(如,容纳光纤的松套管、用来保持圆形的填充物等) 。
③轻轻地去除经过①、②步骤后试样弄乱的粘附的一些注入或填充的阻水油膏。
但要确保试样基本上保持原有的注入或填充(即不要擦干净) 。
④如预先允许,在施加夹具、塞子(插头)之前,称量每个试样的重量。
⑤对包含有光纤束或光纤带的光缆结构测试时,光纤束或光纤带会因自重作用发生滑动。
为确保试样未处理端的这些元件一点都不会扰动试样的填充物。
用夹具、环氧树脂塞或其他方式固定光纤束和光纤带,以满足试验目的要求。
⑥详细规范允许时,可将松套上端密封起来达到模拟长的光缆试样的情况。
3.试验装置用来完成阻水油膏滴流试验的装置有:温度试验箱、盛料器皿和天平等。
(1)温度试验箱温度试验箱应具有足够的热容量以便在试验期间保持规定的温度,并具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试样。
如温度试验箱为空气环流型的,则空气不应直接吹到试样上。
(2)盛料器皿收集滴流物的盛料器皿应为非吸湿性容器。
(3) 天平天平精度应至少为0.001g,并且能称出空的和滴有允许量的滴落物盛料器皿间的重量差。
4.试验程序阻水油膏滴流试验的试验程序,如下所述:(1)将温度试验箱预热至规定的温度;(2)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入试验箱内,制备好光缆试样一端朝下垂直悬挂。
将预先经称重的清洁盛料器皿直接置于(但不能碰)悬挂的试样下;(3)除非另有标准规定时,可按下列步骤对试样进行预处理,否则继续步骤(4) ;①使温度试验箱内温度达到稳定,除非另有规定,每个试样预处理1h。
②预处理结束后,以另一个预先经称重的清洁盛器皿替换原先的那个。
对预处理期间使用的盛料器皿称重,记录预处理期间可能滴流的光纤或光缆用阻水油膏量。
滴流量大于规定值应作为一次试验失效。
除非另有规定,此值应为试样重量的0.5%或0.5g。
③通常,试验时间应为23h,然后继续步骤(5)。
(4)使箱内温度达到稳定。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时间应为24h;(5)试验时间结束后从试验箱内取出盛料皿并对其称重;(6)记录每一个试样可能滴流的光纤或光缆用阻水油膏重量,除非另有规定,滴流量不大于0.005g,作为“无滴流”。
试验温度和是否进行预处理应在有关标准中规定。
所有试样中应允许出现一个大于0.050g的滴流量。
如最初的5个试样中有1个滴流量大于0.050g,但小于0.100g,则应按试样长度和试样制备要求重新制备5个追加试样,按试验程序中(1)至(6)进行试验。
如追加试样中滴流量无一大于0.050g,则作为试验合格。
四、油分离和蒸发1.目的油分离和蒸发试验的目的是测量用于与光纤接触的注入阻水油膏高温时的析出和/或蒸发。
2•试样用来与光纤接触的填充阻水油膏。
3.试验装置油分离和蒸发试验的试验装置由加热温箱、分析天平和吊挂圆锥漏斗等组成。
(1)一台带自然通风的电加热温箱。
(2)一架误差极限G=0.1mg的分析天平。
(3)吊挂圆锥漏斗等试验装置(如图9.4所示)的构成如下:①一个带金属丝吊钩圆锥漏斗镍金属网,网眼为60目(孔数5.6/mm、金属丝直径0.19mm网眼0.28mm。
圆锥漏斗也可由60目不锈钢丝网(网眼0.25mn) 构成。
焊线宽大于1mm业已证实,两根金属网组成的圆锥漏斗对试验结果无多大的区别。
②一个200m1无倾口的长形烧杯。
③一个干燥器。
71—層傩犁卉戦图9.4 油分离和蒸发试验装置4.试验程序称量干净的烘干烧杯的重量记作M (称重准确到1mg,称量配有圆锥漏斗和圆锥漏斗支撑件的烧杯重量记作M。
向圆锥漏斗中加大约10g的试样(圆锥漏斗上表面应平滑和凸出,以求流体不被收集,而且在金属网中没有聚积材料) 。
称量安装好的试验装置和试样的重量记作M。
将整个试验装置放入温箱内按规定的要求加热并持续一段时间。
然后,将整个试验装置从温箱中取出,放入一个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
再称量整个试验装置的重量记作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