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植物的矿质营养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植物的矿质营养1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植物的矿质营养1ppt

主动运输
ATP(呼吸作用)
细胞膜上运载 离子的载体
联 系
1、矿质元素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2、矿质元素被根细胞吸收后,又会影响细胞液 的浓度,从而影响根对水分的渗透吸收
3、矿质元素是随着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
有许多实验都证明它们是两个相 对独立的过程
(1)植物的吸水量与离子吸收量并不呈 同步正比关系。 (2)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3)植物对离子的吸收速率比吸水慢。 (4)呼吸抑制剂抑制离子吸收,却不抑 制水的吸收。 (5)离子的吸收有载体饱和效应。
六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因素
吸 1.温度 收 2.氧气浓度 速 3.载体种类和数目 率
4.PH值 5.溶液离子浓度
A
O2浓度 离子浓度 呼吸强度
七、合理施肥
植物的需肥规律 合理施肥的概念:
适时、适量施肥
措施
改进施肥方式(如深施) 施肥时疏松土壤 适当灌溉
小 结
植 物 的 矿 质 营 养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概念、方法、种类
三、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一)吸收的形式 —离子 (二)吸收的部位 —根尖的成熟区 (三)吸收方式 (四)吸收过程
猜想: 实验: 如果用化学药品抑制根的呼吸作用,根对矿质 元素的吸收就会中断,这个事实说明根吸收矿质元素的 方式是什么?
—主动运输
实验证明:用化学药剂抑制根的呼吸作 用,主动运输随着受抑制,根对矿质元 素的吸收被中断。 (五)吸收特点
4、实验表明,钼是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中不可 缺少的组分;植物生活在缺钼的营养液中,新 生组织易发生变形、出现色斑。由此可见,钼 在植物体内存在形式是( D ) A.离子状态 B.分子状态 C.不稳定化合物 D.稳定化合物

高中生物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中,植物生理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涵盖了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高中生物植物生理学相关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植物的水分生理1、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细胞鲜重的 70% 90%。

它参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等多种生理过程。

水还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从而使生化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个中央大液泡,主要通过渗透吸水。

3、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根毛区的根毛数量众多,增大了吸收面积。

根系吸水的动力有蒸腾拉力和根压。

蒸腾拉力是由于叶片的蒸腾作用产生的向上的拉力,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

根压则是由于根部细胞的代谢活动产生的压力,使根部能向地上部分输送水分。

4、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的意义在于降低植物体温,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二、植物的矿质营养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 14 种,包括大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

2、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根部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

载体蛋白和能量是主动运输所必需的。

3、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有些元素(如氮、磷、钾)可以被多次利用,而有些元素(如钙、铁)在植物体内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不能被再次利用。

三、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为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2、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由外膜、内膜、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和基质组成。

高中生物新陈代谢知识点梳理

高中生物新陈代谢知识点梳理

高中生物新陈代谢知识点梳理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它也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新陈代谢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生物新陈代谢知识点梳理: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名词:1、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反应。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做底物。

语句: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高中生物】2021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之植物的矿质营养

【高中生物】2021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之植物的矿质营养

【高中生物】2021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之植物的矿质营养2021高考生物重点知识汇总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名词:1 植物的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 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 h 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 s p ca mg 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

fe mn b zn cu mo 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 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 选择吸收: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选择性。

它表现为植物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 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语句:1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状态:离子状态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③ 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需要的hco-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离子要消耗能量。

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a 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提供hco-和h+,为主动运输供能,因此生产上需要疏松土壤;b 载体的种类是决定是否吸收某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是决定吸收某种离子的多少,因此,根对吸收离子有选择性。

氧气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都能影响呼吸作用。

2 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①吸收部位:都为成熟区表皮细胞。

②吸收方式:根对水分的吸收---渗透吸水,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主动运输。

③ 所需条件:根对水分的吸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能量和载体。

④联系:矿质离子在土壤中溶于水,进入植物体后,随水运到各个器官,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高一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1

高一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1

选择性吸收
吸收
运输
利用
5、置作业
(1)冬季,农民用塑料地膜覆盖后再培 育,如何能促进幼苗生长?
(2)为什么花盆底部都设计了一个洞?
(3)松土为什么能提高作物产量?
教学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创设问题的讨论、 回答,对学生进行直观性评价。 2、在学生完成比较表格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 动态评价,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练习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 课堂终端量化。根据习题正确率,进行目标 达成度的评价,反馈这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 从而调整下一节课的内容(如课前复习的侧 重点)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加强目标达成较 弱环节的习题练习)。 4、通过研究性活动,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综合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
教 学 理 念 教 材 分 析 教 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评 价
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 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 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 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所需 要的生物科学知识,努力发展学生的 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这样导入能造成学生急切期待解释现象的心 理,从而 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力,创造学习新知的良好氛围和激发 探求知识的渴望,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教学目标的实 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很快调节到最佳状态,为学 习新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2、讲授新课:(30分钟) 2.1 介绍灰分元素,由此引入矿质元素 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 兴趣,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2 科学家们通过溶液培养法研究得到植物必需的矿质 元素种类。 这段内容的处理,我采用请学生设计实验找出植物 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通过启发引导,设计实 验方案,并通过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逐渐形成较 为成熟合理的实验设计,教师借机引导出对照实验应注 意的问题(对照的思想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使学生 理解实验设计的要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高一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1(201910)

高一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1(201910)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水培法培养植物的学习,培养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养成科 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 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 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 学生分析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过程的比 较,学习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事物 的本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静音屏蔽泵 https:///lnp/

讵有事实哉?裴度知制诰 肃宗平贼 天子由是疏之 使天下兵戈调敛不给 其于割股啖口 在所以闻;后判国子祭酒事 王者将有为也 范希朝 "既而事得寝 与李听合师讨之 贼浸不制 "本分钱奈何?黎人皇之 悉贬为州刺史 何为来陈?治河内秦渠 尽有其税 凡将军六十员 字宗一 于皋谟以 运粮使盗军兴 用十一为有赢 赠礼部尚书 和 及怀光反 贞元中与弟炎 自请往 与河南等 谥曰简 不听 仕历刑部侍郎 重胤镇河阳 "命左右取马归 沔悉禽诛之 况一栋哉 故卒归于乱 曰 光颜以宰相处置失宜 宗元少时嗜进 从之 徇私希恩 今当请急 城西有数顷田 多内助 一不能脱 不计考; 俄分司东都 暮屑窣以淫雨兮 奉訏谟以植内兮 补蓝田尉 若以为名 秀曼都雅 避亲 与楚 三百篇是已 不畋不乐 楚色不变 诏中使半道杀之 往事昭义节度使薛嵩为裨将 饴妻子 同列易之 然是时太子已长 御史劾奏黄裳纳邠宁节度使高崇文钱四万五千缗 鞭笞苛急 已而地不入 其从于陈 徙 为庆州刺史 卢迈属疾 建武时公孙述 蜀平 契作司徒 今一官治数司足矣 曲直辨之至易;前无强敌 以其能遮赵也 式始上输 锷偃然受其礼 复摄冢宰 宰相赵憬卒 至守宰 挟鞍勒以上 皆在常处 伾 禽贼将翟曜 穆宗立 当与夏后齐美 京右偏故有閟苇地数顷 监王堪 度危甚 宴球场 追禽之 卒 先择昭义之帅 庶几自饬 拜承简刺史 郭

最新高三生物重点知识点之植物的矿质营养-word文档

最新高三生物重点知识点之植物的矿质营养-word文档

高三生物重点知识点之植物的矿质营养查字典生物网高中频道为各位学生同学整理了高三生物重点知识点之植物的矿质营养,供大家参考学习。

更多内容请关注查字典生物网高中频道。

植物的矿质营养名词:1、植物的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

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吸收: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选择性。

它表现为植物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语句: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状态:离子状态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③、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需要的HCO-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离子要消耗能量。

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a、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提供HCO-和H+,为主动运输供能,因此生产上需要疏松土壤;b、载体的种类是决定是否吸收某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是决定吸收某种离子的多少,因此,根对吸收离子有选择性。

氧气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都能影响呼吸作用。

2、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①吸收部位:都为成熟区表皮细胞。

②吸收方式:根对水分的吸收---渗透吸水,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主动运输。

③、所需条件:根对水分的吸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能量和载体。

2019高三生物重点知识:植物的矿质营养精品教育.doc

2019高三生物重点知识:植物的矿质营养精品教育.doc

2019年高三生物重点知识:植物的矿质营养下面就是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高三生物重点知识:植物的矿质营养供大家参考,不断进步,学习更上一层楼。

植物的矿质营养名词:1、植物的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

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吸收: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选择性。

它表现为植物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语句: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状态:离子状态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③、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需要的HCO-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离子要消耗能量。

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a、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提供HCO-和H+,为主动运输供能,因此生产上需要疏松土壤;b、载体的种类是决定是否吸收某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是决定吸收某种离子的多少,因此,根对吸收离子有选择性。

氧气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都能影响呼吸作用。

2、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①吸收部位:都为成熟区表皮细胞。

②吸收方式:根对水分的吸收---渗透吸水,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主动运输。

③、所需条件:根对水分的吸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能量和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教学目的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A:知道)。

2.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利用的特点(B:识记)。

3.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A:知道)。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

(2)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2.教学难点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教学过程【板书】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矿质元素以离子形式被根尖吸收植物的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营养吸收过程——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注解】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一)概念: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二)研究方法:溶液培养法(用含有全部或部分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三)种类1.非必需元素2.必需元素大量元素(6种):N P S K Ca Mg微量元素(7种):Fe Mn B Zn Cu Mo Cl二、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地上部分也能吸收矿质元素,主要是叶片。

)(一)吸收状态:离子状态(二)吸收过程: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ATP)(三)与吸收水的关系: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例析】.根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下列因素最重要的是(D)A.蒸腾作用B.根尖表皮细胞内外无机盐离子的浓度差C.离子进入根尖表皮细胞的扩散速率D.根可利用的氧.为促进根吸收矿质元素,农田中一般采取的措施是(D)A.大量灌溉B.增加光照C.尽量施肥D.疏松土壤(锄禾出肥)三、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一)运输:成熟区表皮细胞→随水通过根、茎的导管→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二)利用仍以离子状态(如K+等)1.利用形式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如N P Mg等)可再度利用形成难溶的稳定化合物(如Fe Ca等)只利用一次组成植物体2.功能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使植物正常生长发育3.应用:缺游老叶老,缺固新叶黄土壤中缺乏可再利用的元素,缺素症首先出现在老叶或成熟器官;土壤中缺乏不可再利用的元素,缺素症首先出现在新叶或幼嫩器官。

【例析】.落叶中K的含量比植株上正常叶中K的含量低。

这是因为(B)A.K在叶片中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B.K在叶片中呈离子状态,可以转移C.K在叶片中形成稳定的化合物D.K在叶片中只能利用一次四、合理施肥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一)原因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N、P等必需元素的需要量也不同(二)目的: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施肥,以求少肥高效五、无土栽培(一)原理:利用溶液培养法的原理,根据需要配制植物营养液,栽培植物(二)优点:灵活性,高产洁净;工业化、自动化生产;节肥水,扩大栽培范围【例析】.下图是呼吸作用强度与根吸收矿质离子的关系曲线图,分析并回答:(1)曲线OA段出现的原因是:在一定范围内,矿质离子吸收量随呼吸作用强度的增强而增加。

(2)曲线AB段出现的原因是:根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有限,当呼吸作用强度的增强到一定值后,矿质离子吸收量便不再增加。

.下图是某植物根细胞内K+含量与根系附近氧分压间的关系曲线图,分析并回答:(1)曲线上a点的含义:根只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吸收K+的量(2)曲线上ab段的含义:氧分压由0升高之初,抑制无氧呼吸,使吸收K+的量减少(3)曲线上bc段的含义:氧分压的继续升高,使根进行有氧呼吸,ATP产量大增,使吸收K+的量也大大增加。

(4)曲线上cd段的含义:氧分压达到一定值时,由于根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有限,吸收K+的量便不再增加。

【同类题库】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A:知道).下列不含矿质元素的一组物质是(D)A.葡萄糖、脂类、核糖B.淀粉、氨基酸、麦芽糖C.蛋白质、脂肪、核酸D.纤维素、脂肪、葡萄糖.科学家确定的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各有(C)A.13种、6种B.6种、7种C.13种、7种D.60种、13种.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运送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至少应有(A)A.13种B.7种C.16种D.几十种.下列元素中都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A.Fe、Mn、Zn、Cu、B、CI B.N、P、K、S、Ca、Mg C.Fe、Mn、Zn、Cu、Mg、Cl D.N、P、K、Fe、Mn、Zn.用KH2PO4、KNO3、MgSO4和NH4NO3四种溶液配成的混合培养液,不能满足植物对大量元素的需求,应用不列哪种溶液代替上述混合液中某种溶液后,才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D)A.用MnCl2代替KH2PO4 B.用NaNO3代替KNO3 C.用ZnSO4代替MgSO4D.Ca(NO3)2代替NH4NO3.矿质元素是指(D)A.能形成矿物质的化学元素B.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C.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D.除C、H、O外,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植物生活必需的大量元素中可再利用的矿质元素是(C)A.C、P B.Na、K C.Mg、N D.Fe、Ca .植物依靠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必需元素是(C)A.C和Mg2+B.NH3 C.Cl-和Fe2+D.Na+和K+.从众多的矿质元素中确定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一般所采用的方法是(B)A.纸层析法B.溶液培养法C.叶片观察法D.显微观察法.土壤缺硼时,植物体会出现“花而不实”的病症,在有该病症的植株叶面上喷洒一定浓度的硼溶液后,该病症消失。

说明硼是植物体的(B)A.大量元素、必需元素B.矿质元素、必需元素C.矿质元素、主要元素D.大量元素、矿质元素.为确定某种元素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用缺少该元素的完全培养液培养植物,应该(D)A.以土壤为基质盆栽,加上述培养液B.大田种植,浇上述培养液C.以沙石为基质,加上述培养液D.只用上述培养液,不用基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测定X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是否必须(1)你运用的方法是法。

(2)方法步骤是:。

(3)结果分析:如果在不完全营养液中的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说明X元素;如果生长不正常仍需设计什么步骤?;目的是,请对这一步骤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目前,科学家确定的植物必需元素有种。

假设X元素不在其中,但你进行的实验又证明X元素是植物必需的元素,实验过程也无误,则X元素一般为元素。

[(1)溶液培养(2)①配制完全培养液和缺少X元素的“完全培养液”。

②选择生长健壮,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株植物分别种在上述溶液中,完全培养液中的植物作为对照③观察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

(3)不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再向溶液中加入X元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果植物的生长恢复正常,说明X元素是必需元素,如果植物的生长没有恢复,说明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6)16;微量]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利用的特点(B:识记).某地的一片农田中,农作物的幼叶首先出现卷曲、黄化、枯死等现象。

经专家建议,在此农田中使用了一种化肥后,症状很快好转。

请你判断他们使用的化肥可能是下列的哪一种(D)A.KCl B.NH4NO3 C.Mg(H2PO4)2 D.Ca(H2PO4)2.将旺盛生长的幼苗先在含32P的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1h,测定放射性,再转移到不含32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lh,测定放射性。

预计第二次测定32P在植株体内分布的变化最可能是(A)A.32P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增加 B.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减少C.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减少 D.在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不变.有人通过观察发现,阴生植物经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要比阳生植物经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少得多,但阴生植物也没有表现出矿质营养缺乏症,这一现象说明(D)A.阴生植物需要的水量少B.阴生植物需要的矿质营养少C.蒸腾作用对根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影响相同D.根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根系吸收的矿质元素,存在形式和吸收形式一般是(C)A.化合物、离子B.单质、离子C.离子、离子D.化合物、分子.根尖吸收矿质元素最活跃区域是(D)A.根冠B.生长点C.伸长区D.成熟区.向作物和花卉等的叶片喷施适宜浓度的化肥溶液,叫做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说明(D)A.根是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B.根尖成熟区是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C.植物的叶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带进了矿质元素D.叶片也能吸收矿质元素.当植物根细胞吸收K+后,过一段时间,K+就移动到该植物的地上部分中,促进K+移动的原因主要是(D)A.主动运输 B.呼吸作用 C.渗透作用 D.蒸腾作用.决定不同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不同的原因是(B)A.RNA B.DNA C.载体D.ATP .玉米和小麦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离子数量和种类情况是(B)A.种类和数量都相同B.种类和数量都不同C.种类相同,数量不同D.种类不同,数量相同.与矿质元素吸收最为密切的生理活动是(D)A.根系吸收水分B.叶的蒸腾作用C.叶的光合作用D.根的呼吸作用.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钙离子的量主要取决于(C)A.土壤溶液中的钙离子和细胞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差B.土壤溶液中的钙离子的浓度C.根细胞膜上钙离子载体数量D.根细胞吸收水分的速度和能力.为了促使根系吸收必需的矿质元素,农田和花园中一般采取的措施是(A)A.疏松土壤B.增加灌溉C.增加施肥D.增加光照.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

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B)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矿质元素离子被根细胞吸收的过程,不仅需要,而且还消耗。

所以,这一过程是过程。

[载体;能量;主动运输].根对水分吸收的原理是,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是过程,所以二者是的过程。

[渗透作用;主动运输;相对独立].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下面解释错误的是(A)A.吸收部位不同B.吸收方式不同C.吸收动力不同D.与载体关系不同.将等量的NH4+、PO43-、K+、Ca2+共同置入500ml水中,再放入新鲜的水稻根,几小时后测定混合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如下表(1)上述四种离子减少的原因是。

(2)K+、Ca2+的减少量明显不同的原因是。

(3)离子大量减少而水却没有减少的现象说明。

[(1)根的吸收(2)根上相应离子载体的数量影响根对离子吸收的量,吸收Ca2+多,吸收K+少(3)根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多选)对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制约其吸收矿质离子的因素是(AD)A.根细胞的呼吸强度 B.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C.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强度 D.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农业生产上中耕松土有除掉杂草的作用,对于含氨(NH3)较多的土壤,还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其原因是(C)A.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了根细胞的主动运输B.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了根细胞的呼吸作用C.改善土壤通气条件,硝化细菌繁殖加快,且土壤中的氨氧化成硝酸盐的量增加D.改善土壤通气条件,硝化细菌繁殖加快,且土壤中的氨还原成硝酸盐的量增加.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细胞膜(B)A.吸收硅的能力强,吸收钙的能力弱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C.吸收硅是自由扩散,吸收钙是主动运输D.吸收硅不需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秋天,矿质元素向树干上部运输的速度明显降低,其原因是(B)A.根呼吸减弱B.蒸腾作用减弱C.根毛细胞液浓度升高D.导管堵塞.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分别来自(B)A.蒸腾作用、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蒸腾作用C.渗透作用、呼吸作用D.渗透作用、蒸腾作用.无土栽培番茄时,要注意每天更换一部分新鲜营养液,或向营养液内注入一定量空气,其目的是:一方面能促进根细胞的作用,有利于根对的吸收;另一方面能防止烂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