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枢纽大坝基础处理设计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基础处理设计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基础处理设计田玉梅;聂学军;胡彬彬【摘要】基础处理属于地下隐蔽性工程,其设计是否合理及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正常运行.根据龙口水利枢纽的总体布置和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类比其它工程,在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工程的结构特点,确定了大坝建基高程及两岸开挖边坡,对坝基防渗帷幕及排水、坝基固结灌浆及尾岩加固进行了布置和设计,并根据现场基坑开挖揭示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了优化.【期刊名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年(卷),期】2011(030)002【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防渗帷幕;排水;固结灌浆;尾岩加固;龙口水利枢纽【作者】田玉梅;聂学军;胡彬彬【作者单位】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30022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北京,100037;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231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大坝基础处理设计综述坝址地层主要由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厚层、中厚层灰岩和豹皮灰岩构成,地层分布稳定,岩体致密坚硬,强度、完整性较好,地层产状平缓、构造简单。
两岸与河床均未发现大范围的不利于边坡稳定的结构面组合,天然边坡陡立而稳定。
亦没有较大断层和新构造断裂。
坝基内发育有多条泥化夹层及钙质充填与泥质混合类状夹层,坝基岩体强度、变形性能和稳定性、岩体的地下水渗透等均明显受泥化夹层软弱结构面控制,因此,对软弱结构面采取专门的处理和保护成为基础处理的关键,同时尚应做好坝基固结、防渗等常规基础处理设计。
2 坝基开挖和保护河床基岩较平坦,属宽U形河谷。
坝址地层基本呈单斜构造。
岩体弱风化与卸荷深度相近,两岸陡壁中下部弱风化及卸荷带最大深度为9.4m,平均深度左岸4.6m,右岸5.4m,局部存在强风化带。
河床部位弱风化及卸荷带深度为1.75~7.4m,平均深度为3.5m。
基坑及边坡应将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及卸荷带挖除,坝基挖除O2m2-22 层岩体,将坝基坐落在弱风化带下部新鲜岩体上,主要以AⅢ类岩体为坝基持力层。
水利枢纽大坝基础处理的设计

渗 透 压 力及 减 少渗 漏量 , 保坝 基 泥 化 软 弱夹 层 的 渗透 较 确
为稳 定 。 坝基 渗 控 使用 垂直 灌浆 帷幕 的方 法 。 由于河 床 泄洪 坝 段 与水 垫塘 建 基面 开挖 出现 高程 低 、 头 高 、 水 坝基 扬 压力
大等 问题 , 尤其 是水 垫塘 的抗 浮 稳定 性差 , 在设 计时 会 出现
断层 包 括右 岸 F 、 1 河床 F 2断层 等 。 基岩 软 弱夹 层 与 剪 切裂
隙情 况 良好 . 要 是 NE向 陡倾 角 和 N 向 的 中倾 角 。 主 W 以夹 层 的性状 可 将 其划 分 成 I类破 碎 夹 层 、 Ⅱ类泥 化 夹 层 等 2 种形 式 , D y层 下部 是其 主要 的分布 位 置 。 而 2 坝基 岩 体属 微 中等 透水 岩体 , 有 良好 的防渗 条 件 , 隙水 是地 下 水 的重 具 裂
21 开 挖 方 式 .
通 过 排 水方 案 比 较 , 为使 用 封 闭 帷幕 抽的安 全度 。 就 需要 使 用封 这
闭抽 排方 案 ( 1 。 分析 计算 地 下渗 流 场得 出 , 闭抽 排 图 )在 封
方 案 能 够 减小 河 床 泄洪 坝 段及 水 垫 塘坝 基 扬 压 力 , 而 达 从
要 构 成 , 裂 隙 性 承 压 水 是 局 部 的 主 要 组 成 , 对 不 透 水 层 而 相 ( ≤ 1 u 埋 深 : 床 在 3 ~ 0m, 岸 在 5 ~ 0m。 致 上 看 q ) L 河 5 6 两 09 大
参照 坝 基稳 定 和 消 力 池结 构 抗 浮 稳定 的相 关 情 况 . 并 且对 坝 基 渗 流 实施 有 效 的处 理 方 法 . 是 为 了能 够 减 小低 这
三峡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三峡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三峡工程是我国重点运用的水利水电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水利枢纽工程。
整个工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三峡大坝、三峡船闸和左右岸发电站。
其中,基础工程是整个工程的支撑,是三峡工程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及执行的好坏,关系到三峡工程的运行和安全,对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工程施工单位选择基础工程为三峡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施工单位的选择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施工单位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施工经验。
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实力,以及人员素质和现场管理能力。
针对以上要求,经过多方考察和评估,我们最终确定了贵州水利建设集团作为基础工程的施工单位。
贵州水利建设集团是一家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实力的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可以确保基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三、施工方案设计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是基础工程施工的核心环节。
为了保证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组织了一支由水利工程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设计团队,进行了认真的施工方案设计。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础工程的整体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人员的配备和管理、施工流程的设计和施工进度的安排等。
2.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设计,包括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等工艺的选择和设计。
3. 基础工程的安全和环保措施,包括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环保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设计。
4. 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的监督和检验等。
通过认真的施工方案设计,我们确保了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基础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施工工艺和方法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是基础工程施工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我们在施工工艺和方法的选择上进行了多方比较和技术交流,最终确定了以下施工工艺和方法:1. 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是一种高效且可靠的基础工程施工方法,特别适用于土质较差或地质较复杂的地段。
深厚覆盖层闸坝的基础处理

甘 肃 水 利 水 电 技 术
Ga s a e ns r a y a d Hy o owe c no o y n u W t r Co e v nc n dr p r Te h l g
V 1 6. . 1 o . No1 4
较 大 时 , 建 筑 物 地 基 变 形 允 许 值 确 定 。清 远 水 利 枢 纽 工 程 按 区 , 床 上 部 0 ~ . m砂 层 呈 松 散 状 , 河 . 30 0 以下 渐 变 呈 稍 密 ~ 中
石层相对密实 , 地基承载力可达 40 k a可不需加 固处理。 0 P , 据现 场钻 孔注 水试 验 、 单孔 抽 水试 验 结 果 , 部砂 层 上
3 0
羹 ;
}
莹
2. 0 5
茎
4 2
0 昌 L +
2 0
0 兽 +
⑧D 石灰 岩
图 1 闸室 典型 纵 剖 面, m 2 闸 坝 主 要 地 质概 况
坝址河床根据地质钻孔及地质剖面 , 河床 冲积层 由砂层
和砂卵砾 石层 组成 , 呈松散~ 中密状 , 上部砂层 为近现代河流
‘
r
{
作者简介 : 陈
良(9 6 )女 , 建 龙 岩人 , 程 师 , 士 , 要 从 事 水 利 水 电 工 程设 计 。 17 一 , 福 工 硕 主
・
பைடு நூலகம்
l ・ 6
第 1 期 1
陈 良 : 深厚 覆 盖 层 闸坝 的基 础 处 理
第4 6卷
90 m, 厚 大 于 1. m, 岩 深 埋 于 第 四 系 松 散 沉 积 层 以 . 最 5 基 0 下 , 深 均 大 于 2 最 深 处 钻 孔 4 尚未 钻 穿 覆 盖 层 。 埋 2 m, 1m 据 标 贯 试 验 成 果 ,河 床 00 3 深砂 层 呈 松 散 状 , .~ . m 0 地 基 承 载 力 为 10 10 k a 以 下渐 变呈 稍 密 ~ 密 。中上 部 砂 0 — 5 P , 中 层 和 含 砾 中粗 砂 层 呈 松 散 ~ 密 状 ,天 然 地 基 承 载 力 20 稍 5~ 3 0 k a应 进 行 处 理 后作 为 建 筑 物 基 础 使 用 。 0 P , 底层 含 泥 卵砾
长洲水利枢纽船闸上游引航道潜坝基础处理设计论文

长洲水利枢纽船闸上游引航道潜坝基础处理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长洲水利枢纽船闸上游引航道潜坝基础处理设计,即在水库内堆填造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混凝土潜坝基础加固的方法。
关键词:船闸潜坝基础处理搅拌桩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ngzhou hydraulic complex lock upstream dam foundation daoqian pilot processing design, namely in the reservoir landfill in land building, the cement-soil pile on concrete dam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method of the dive.keywords: lock dam foundation treatment dive mixing pile概述长洲水利枢纽位于西江干流浔江河段广西梧州市上游12km。
长洲水利枢纽水库总库容56.0亿m3。
河床式厂房装设15台单机45mw 的灯泡贯流式机组,总装机容量630mw,通航建筑物采用双线单级船闸(1×2000t+1×1000t级)。
一期船闸紧邻外江泄水闸右侧,泄水闸泄水时,上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较差。
为了降低该处的横向流速,保证进出航道船只的安全运行,经水工整体模型试验,需要在上游引航道口门区左侧(靠近泄水闸坝一侧)增设4个潜坝,潜坝偏向泄水闸一侧,其中心线与左导航墙中心线夹角为39.225°(见附图一)。
潜坝采用钢筋混凝土型式。
其中上游的1#、2#潜坝落在外江一期围堰以外,且处于外江深河槽处,施工期水位约为6m,水深为3~7m。
先期考虑的施工方案为:①抽水干地施工;②水下施工。
对于抽水干地施工法,必须新建子围堰,该措施工程量大,工期长;对于水下施工法,由于当时的施工方暂不具备水下施工条件,此方法也不能采用。
岩溶地区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及基础处理

浆质量。
3.3.2 坝基排水
在坝基帷幕线下游设置 1 道排水孔幕,与帷幕
线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坝基防渗排水系统,以排
除透过帷幕的渗水及基岩裂隙中的潜水,降低扬
压力,保证坝体的稳定。坝基岩体透水性随深度
增加而透水性减弱,两岸透水率小于 5 Lu 岩体一
般 在 坝 基 下 15~20 m, 可 作 为 坝 基 防 渗 相 对 隔 水
层,坝基排水孔需深入该层。
排水孔向下游倾斜 5°,孔深 10 m,孔距 2.5 m,
孔径 200 mm。
3.4 溶洞处理
库区溶洞发育,调查发现溶洞 60 个,主要发
育于河谷岸坡及洼地周边,多沿裂隙或顺层发
层与灰岩间层面无充填,抗剪强度较低,对坝基
深层抗滑稳定存在一定影响。
坝基无大断层和较大溶洞存在,产生集中
渗漏的可能性不大,坝基渗漏为裂隙式渗漏。
两岸岸坡溶洞较发育,溶洞口规模不大,可能
存在管道式集中渗漏。根据钻孔压水试验成
果,坝基岩体渗透性总体属弱透水(q=1~10 Lu),
坝基岩体渗透性随深度的增加有逐渐减小的
坝体断面按实体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按单宽验
算坝体稳定和应力。坝体断面基本三角形的选定
以建基面抗滑稳定及坝体应力满足规范要求为准
则,拟定不同的上下游坝坡,通过断面优化,选
1007-6980(2019)03-0033-03
出最佳断面,再结合坝体结构及水力学条件等要
求进行局部修正,适当修改使各个坝段坝体在外
3.1
坝基开挖
坝基风化带岩体力学强度较低,裂隙张开并有
泥质充填。对于中高坝,河床坝段将弱风化岩体
大部分挖除,使坝基基本坐落在弱风化-微新岩体
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的措施

流 流 向逐 渐 向透 水 性 比较 好 的地 段 设 置 孔 ,在 防渗 帷幕 前 系 统 当 中分 布 固结 灌 浆 孔 ,要 求 孔 的深 度 达 到 1 m ,主 要 目的 2
是提高坝基浅层 岩体 的抗渗功能 。而在 帷幕灌浆 当中很 多孔
3 基 础 排 水 的 设 置 .
从 表 1中 我们 可 以看 出通 过采 用 封 闭 帷 幕 抽 水 排 水 这 一 措 施
能 够 产 生较 好 的 效 果 , 明显 的 降低 了地 基 的扬 压 力 ,确 保 坝
能 够 保 持 较 好 的稳 定 性 。如 图 1所 示 为 封 闭 抽 水 排 水 方 案 。 在 研 究 的过 程 中 发 现 该 方 案 能 够 有 效 的 将 河 床 泄 洪 坝 段 的 扬 压 力 折 减 系 数 控 制 在 a1 O2 = .5的 标 准 ,将 水 垫 塘 坝 基 扬 压 力 折减系数控制在Q = . 2 0 4的标 准 。 在 山 体 以 及 近 岸 地 段 主 要 而 采 用 了主 帷 幕排 水 法 ,该 方 法 将 近 岸地 段 的扬 压 力 折 减 系 数 控 制 在 ( 02 的标 准 ,将 两 岸 的扬 压 力 折 减 系 数 控 制 在 Q : .5 1 -
作 者 简 介 :王
飞 ( 9 8 ) 男 , 陕西 扶 风 人 ,贵 州 省 水 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水 工 建 筑 中级 职 称 ,从 事 水 利 水 电 设 1 7 一,
计工作 。
第 1 期 2
四 、坝 基 渗 流 问题 的 控 制 措 施
1 .设 计 方案 一 定要 详 细
水库大坝基础处理施工方法

水库大坝基础处理施工方法摘要: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大坝的设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枢纽大坝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系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因此,大坝工程的基础处理是整个大坝建设的重中之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的地基处理必须在施工中做好。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论述了水利工程坝基础处理的施工方法关键词:水库大坝工程;基础处理;技术。
前言:目前,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利投资也在逐年增加。
在保持原有水利设施的同时,新建了一大批水库大坝。
大坝的安全性受到坝基的很大影响,大坝工程基础的处理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坝基处理的功能和特点出发,简述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处理的内容和方法。
1.工程概况某河流全长约80公里,从源头到山口29公里。
河流纵坡较大,平均坡度约30‰。
本工程为中型三级工程,可控制灌溉面积1.03万hm2,每年向工业供水1429.8万m3。
下游防护对象防洪标准可由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导流洞、泄洪洞等,原设计大坝总长735m,最大坝高78m。
改造后大坝全长729.50m,最大坝高70.50m。
是二级建筑。
2.水库大坝坝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水库大坝工程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些工程的实施难度很大。
在水库大坝工程的施工和设计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设计和处理地基处理金属,以保证水库工程坝基的质量和安全。
由于坝基工程是一个隐蔽工程,在工程竣工后很难对其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检验。
工程质量只有在施工后才能得到充分的把握,但一旦坝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维修工作将十分困难。
如果坝基的设计不够科学、准确,整个大坝的危险因素就会增加,甚至会发生工程事故或自然灾害。
3.水库大坝基础处理分析3.1基础层分析设计的坝基开挖长度为0±0 0 0+723.50 m长,723.50 m长。
左岸为0+0 0 0 0+250,表层覆盖风成黄土和砂砾石层,砂砾石层为核心墙基础;左岸为0±250~0+420.783,表层覆盖风成黄土、砂砾层和强风化层,核心墙基础建在软弱风化层顶部;河床段783-0+6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枢纽大坝基础处理设计
发表时间:2017-10-31T11:03:10.1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作者:宁轩1 梁军2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大坝是工农业生产领域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工作条件严苛,水利水电大坝施工质量要求很高。
河南省豫北水利勘测设计院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水利水电大坝是工农业生产领域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工作条件严苛,水利水电大坝施工质量要求很高。
特别是大坝工程的基础部分,由于长期位于水面以下,受水浸润、侵蚀,如果质量不过硬,极容易引发质量事故,不但会妨碍正常生产,甚至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基于上述原因,基础部分的施工处理一直是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大坝基础施工时,要在严格遵循设计图纸等技术规范文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地土壤土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确保大坝基础施工质量满足水利大坝工程整体安全和强度方面的要求,进而为大坝工程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坝工程施工单位要积极推动技术革新,强化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加大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引入、使用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保障施工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各个方面的最优化。
关键词:水利枢纽;基础设计;处理;大坝;
1工程概况
某水利枢纽工程主要被应用于防洪,大坝为混凝土结构,坝高最大为82m,坝底宽度最大为140.5m,坝轴线长度为350m,大坝全长743.1m。
大坝基础周围存在基岩浅槽及6条东西向发育的断层,其中有两条断层可对水利枢纽工程的部分建筑物产生影响。
由于该工程的坝高达到了80m以上,在处理大坝基础时应确保最大应力能够达到3.5~7.5Mpa。
在设计大坝基础处理工作时应重点考虑渗流、承载力与稳定性问题。
2水利枢纽大坝基础处理设计分析
2.1基岩加固处理设计
本工程大坝基础主要由灰岩组成,灰岩具有爆破抵抗能力弱、易腐蚀及产生裂缝的特点,一旦基岩遭到破坏,将会对大坝基础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对此本工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基岩加固处理设计,加固处理方法为固结灌浆处理工艺,以增强基岩防渗性能。
(1)加固处理设计原则。
由于大坝基础受到一定的水平推力与压应力,所以在设计应对固结灌浆的施工部位进行合理安排。
针对本工程大坝基础下游侧具有过大侧应力的特点,在下游侧适当扩大了固结灌浆处理范围,增加范围在20~30m之间,并在考察大坝基础实际应力的基础上设计加固处理深度。
(2)基岩加固处理范围如下:对于存在地质缺陷的位置,固结灌浆处理范围为30~35m,重力墩为15~23m,河床坝段为8~15m。
此外,大坝基础防渗帷幕的灌浆孔深度为20~30m。
帷幕防渗设计要求为,水垫塘、近岸山体及坝肩的透水率应≤3Lu,河床坝基则≤1Lu。
(3)在利用固结灌浆工艺处理大坝基岩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将混凝土盖重控制在2.5~5.5m之间,固结灌浆施工中优先考虑将普通或大坝硅酸盐水泥作为施工材料,并将灌浆压力设计为0.3MPa。
2.2基础排水设计
在对水利枢纽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并综合比较了几种基础排水方案后,将本工程的基础排水形式设计为封闭式帷幕抽水排水,以便能够使大坝基础的扬压力得以降低,并同时提高大坝基础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在对工程地下的渗流场进行计算分析后发现,如对大坝基础进行封闭式抽排处理,则水垫塘坝段、泄洪坝段的扬压力可以降低至0.4及0.25以下。
对于近岸地段、山体及两岸坝肩,则采用常规形式的帷幕进行排水,两岸坝肩扬压力设计为0.35,近岸地段设计为0.25。
(2)在本工程的大坝基础中还设计了排水孔,排水孔包括辅助性排水孔、封闭性排水孔及主排水孔,封闭性排水孔与主排水孔的位置被安排在主帷幕后方、水垫塘U型区域,辅助性排水孔则设置于封闭抽排范围当中。
排水孔设计参数为,直径控制在90~120mm之间,间距为5m,封闭性排水孔与主排水孔均为倾斜形式,倾斜角度保持在80°左右。
辅助性排水孔应保持垂直向上状态。
由于主排水孔需要发挥降低主帷幕扬压力的作用,所以在本工程中将主排水孔的孔深控制在主帷幕实际孔深的2/3左右。
在调整主排水孔的深度之后,综合考察了基础扬压力情况,并将辅助性排水孔孔深设计为10m,封闭性排水孔孔深设计为15m。
采用以上设计方案之前先进行了渗透流变等相关试验,在试验中发现渗透比被控制在2.5~6.5之间。
2.3基础地质问题处理设计
在大坝基础的施工阶段所采用的开挖方式不同,则基础处理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裂隙及断层等,本工程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为软弱夹层与断层。
(1)断层处理设计。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基面,确保基面锐角的角度>50°,在设计处理深度时依据以下公式h=0.0067bH+1.5,在上述公式中,H为地质缺陷部位的坝高,单位为m,b为断层宽度,单位为m,h为混凝土填塞的深度,单位为m。
如基面锐角<50°,则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完整岩体的最小厚度值,如两岸坝基的断层性状较差,则厚度值应控制在
1.5~
2.5m之间,如性状较好,则厚度为1.0~1.5m。
此外,对于大坝的重力墩,如断层性状较差,则厚度最小为2.5~
3.5m,如性状较好,则最小厚度应为1.0~2.5m。
如倾角断层贯穿坝基下游与上游,则在坝基中设计防渗竖井,使竖井深度到达岩溶高程,以便有效封堵岩溶通道。
此外,在处理断层时要注意将处理范围延伸至断层周围2~3m。
(2)软弱夹层处理设计。
在处理大坝基础中的软弱夹层时,可采用掏挖处理形式,掏挖深度为夹层宽度的1~1.5倍,开挖后重点处理断层与软弱夹层交叉部位、夹层密集部位。
如采用明挖形式,则全部挖除埋藏较浅的软弱夹层,以保证大坝的安全稳定性。
如采用洞挖形式,则将平洞沿软弱夹层倾角交叉布置,将部分夹层挖出后采用接触灌浆工艺或固结灌浆工艺进行处理。
2.4基础回填处理设计
在开挖坝基时通常会留下钻孔及勘探平洞等,为了提高大坝的稳定性,则必须将混凝土回填到钻孔及勘探平洞当中,本工程所采用的回填处理设计方法如下:(1)回填设计应综合考虑大坝防渗情况及应力分布情况,并确保设计方案与坝基安全要求、基础排水要求相符。
如勘探平洞贯穿整条帷幕线,且勘探平洞在帷幕轴线下10m、上20m的范围内时,则清理平洞后进行回填封堵处理即可。
在设计钻孔回填处理方案时,必须考虑大坝拱座应力情况,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混凝土的回填深度进行分析计算。
(2)在进行回填处理时采用以下设计方案:首先彻底清理出平洞或钻孔中存在的杂质与废弃物,如存在松动岩块,也必须完全清除后才能开始回填施工。
第二,了解平洞与钻孔情况后,在回填部位放置灌浆管路,以便于顺利进行回填灌浆施工。
(3)采用灌浆回填与封堵回填相互配合的施工工艺处理平洞、钻孔中的管状、脉状及狭缝状裂缝;同时将止水片设置于贯穿主帷幕的岩溶通道、钻孔及勘探平洞当中。
此外,如钻孔及勘探平洞的规模较大且
埋藏深,则采用泵送回填工艺将混凝土填塞到孔洞当中,以便有效增强大坝基础的强度。
3结语
总之,认识消除不安全隐患,预防供水事故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长距离输水管道设计中,管道投资占输水工程的绝大比重,因此对管道及相应的因素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和设计,根据工程的规模、重要性、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做出综合判断,以达到更好的施工及使用效果,使管道正常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民.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党少英.金盆水库大坝三维有限元计算及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和预测[D].西安理工大学,2006.
[3]莫树元.斧子口水利枢纽大坝基础处理[J].广西水利水电,2016,01:43-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