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
MRI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M R I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韩志萍、梁芙茹2(通信作者)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2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40)〔摘要〕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因髓鞘脱失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0)较为常见。
磁共振成像(M R I)在脱髓鞘疾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中枢神经系统的隐匿性损伤在普通M R I常常不能被发现。
随着M R I技术的发展,高级M R I技术可以发现在常规M R I表现正常的细微病变,使得对脱髓鞘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现就M R I新技术在脱髓鞘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MRI〔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376 (2017) 04 -0187 -02应用在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磁共振成像(MRI)新技术 主要包括核磁双反转恢复序列(D IR)、功能磁共振(M R 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波谱成像(MR)、弥散 张量成像(DTI)、磁化转移成像(M TI)等,下面将高级M R I技术依次作一介绍。
1 DIR是一种应用于高场强(1.5 T以上)的磁共振序列,于 1994年首次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中。
该序列可同时抑 制脑脊液及全部白质信号,凸显出灰质结构,也可同时抑制 脑脊液及全部灰质信号,突显白质组织。
核磁双反转恢复序 列主要应用于累及灰质病变的疾病,显示出常规M R I很难发 现的皮层病变。
目前,随着D IR技术的发展,多发性硬化 (MS)的皮层病灶不断被发现。
任卓琼等[1]使用3D- D IR与 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SE)对早期脑内病灶的检测进行对 比,发现3D-D IR对脑内总体病灶,以及皮层内和皮层下病 灶的检出率远远高于T2W序列。
2 fMRIM R I是通过脑血流量的变化来判断神经元活动的改变,包括静息态和任务态。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
磁共振是临床医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
磁共振检查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高端核心技术,不用对比剂清楚显示心脏、血管和体内腔道,可进行任意方位断层扫描定位精确等优点。
磁共振检查在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适应症,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吧?
一:中枢神经系统:1.脑内血管病变.2.颅脑肿瘤.3.脊髓各种病变.4.颅内感染.5.脑部退行性变.6.颅脑先天发育畸形.7.颅脑外伤
注意要点
1.MRI 对钙化与颅骨病变的诊断能力较差。
2.急诊、重危病人,监护仪和急救装置不能带入磁共振机房,限制了MRI 在上述病人中的应用。
3.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金属异物者慎用。
4.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忌做MRI 检查。
二:五官科:1.眼眶内炎症、眶内肿瘤、眶内血管病变.2.副鼻窦炎症、肿瘤.3.舌部肿瘤.4.腮腺病变.5.耳部各种肿瘤、
注意要点
1.可疑眼球及眶内金属异物者,禁忌做MRI 检查。
2.眼眶、眼球病变:先选用头表面线圈扫描,若病变很小或需要观察细微结构时,再加用眼眶表面线圈扫描,以提高影像分辨力。
3.扫描时,嘱病人闭目或注视一个目标,防止因眼球活动产生伪影。
4.先取矢状位定位,然后再取平行于视神经方向的斜位及冠状位T1加权扫描。
三:胸部:1.心脏及大血管畸形及肿瘤.2.纵隔肿瘤及纵隔疝.3.肺部先天畸形、肺血管病变及肿瘤.4.乳腺炎症、增生及肿瘤。
注意要点: 喉部MRI 检查时,嘱病人停止吞咽动作,以减少运动伪影。
本文来源:深圳入职体检//0755/cl/t40。
浅谈MRI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中的应用

4 e l s a e 2 f ma e , g d 0~ 40 e r , a g wa y a s me n a e s 31. 5 e r , 0 a e u de we c nv n i na MRI c n, nh n e, n MRA. s l 1 2 y a s 1 c s s n r nt o e t o l s a e a c a d Re u t s 0 p te s a i nt ha a no ma MRI Amo g h m, c s s wi h n l t r l e i n , p t e s ha b l t r l e i n Co c u i n MRI i g o i d b r l . n t e 6 a e t u i a e a l s o s 4 a i nt d ia e a l s o s. n l s o d a n s s临 床医 Nhomakorabea学
Cl OEN/ lL HAF开l DA N G EC
墨固
浅 谈M 断在 中枢 神 经 系统血 管炎 患者 中的应 用 RI 诊
彭碧 群
( 阳 市 中心 医院 放射 科 湖 南 邵 阳 邵
42 0 ) 2 0 0
【 要 l 目的 对 于M I 断在 中枢 神经 系统血 管炎患 者 中的应 用进行 探 讨 。 法 2 0 年 1 月至2 1 年1 月某 医院收 治的 中枢神 摘 R诊 方 07 2 00 2 经 系统血 管炎 患者 , 共选取 1 例 , 例 , 例 , 0 男6 女4 年龄 为2 ~4 岁 , 均年龄 为3 .5 ,0 均行 常规 M I 扫 、 强及M A 查 。 0 0 平 12岁 1例 R平 增 R检 结果 1例 均有异 常M I 现 。 中6 为单佣 病 变, 例为双 佣病 变 。 0 R表 其 例 4 结论 M I 断 为临床 诊 断和 观察 疗效提 供 可 靠依 据 , 治疗和 估计预 R诊 对 后亦有 重要价 值 , 对临床疑 有 中枢神 经 系统血 管炎 的患 者, R 可成 为常规 及 首选检 查方 法 。 MI
MR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 原发 性 中枢神 经 系统淋 巴瘤 ( P C NS L ) 是 少见的 结外非 霍奇金 恶性淋 巴瘤 , 近年 来 由于艾滋病 以及 器官 移植 术后服 用 大量 的免疫 抑 制 剂患者增 多, 淋 巴瘤 的发生 率逐 年增加 。 即使在 免疫功 能正常人群 中 P C NS L发病 率也 不 断升 高。 术前正确诊 断 , 为临床制定 合适的 治疗方案。 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MRI 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 多方位 、 多序列、 多参数成像以及功能成 像 等优 势 , 使淋 巴瘤早期诊 断 准确率进 一步提 高 。 近 年来报道运 用 D WI 、 MRS 等技术探 讨淋 巴瘤 的扩散及代谢 情 况 , 为诊 断、 鉴别诊 断 、
部 分病 灶 呈 环状 强化 , 比较公 认 的 观点 为 免疫 缺 陷 病例 发 嗜 睡 。 癫 痫 发 作 比胶质 瘤 、 脑 膜瘤 及脑 内转 移瘤 的发 生率 低 , 这 强化 , 或 淋 巴瘤经 激 素治 疗 后多 为 环形 强化 , 中央 囊变 坏 可 能 在 明 确诊 断 P C N S L时 , 病 变较 少 累及 易 发 生癫 痫 的脑 皮 质 生淋 巴瘤 时 , 区 。未 经 治疗 的 P C N S L的预 后较 差 , 生存 期 仅 为 3~ 6个 月 , 治 死 区 无强 化 。并 表 现 出 特 征 性 的 “ 尖角征 ” 、 “ 脐 凹征” 和“ 硬 环
治疗及预 后提供 依据 。
关键 词 : 原发 性 中枢神经 系统淋 巴瘤 ; 功 能成像
中图分 类号 : R 7 3 4 .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J 3 6 — 0 1 0 4 — 0 2 1 临床 表 现及 治 疗 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分辨率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分辨率影像学诊断高分辨率影像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CNS)是人体的最重要的调控系统之一,包括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
许多疾病可以影响CNS,如肿瘤、卒中、感染和退行性变等。
为了准确诊断这些疾病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高分辨率影像学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高分辨率影像技术1.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MRI是一种非侵入式无剂量辐射的成像技术,能提供优质的解剖和功能信息。
MRI通过检测原子核自旋产生信号,并以高对比度显示组织结构及异常区域。
在CNS疾病的诊断中,MRI广泛应用于头颅CT扫描、脑卒中评估、肿瘤检测和神经退行性变等方面。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CT扫描使用X射线束通过人体进行旋转扫描,并生成切面图像。
CT音像图提供了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很好地显示骨骼和血管结构。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CT扫描常用于头颅外伤、出血和急性脑卒中等情况。
二、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 脑肿瘤MRI是脑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
通过MRI扫描可以明确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并对与周围组织相互影响提供信息。
此外,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以评估肿瘤周围区域的功能连接。
2. 脊髓肿瘤对于脊髓肿瘤,MRI也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工具。
它可以确定肿块是否位于蛛网膜下隙或脊髓内,并提供有关与周围神经组织和血管的解剖关系。
三、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卒中评估中的应用卒中是CNS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及时准确的卒中评估对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卒中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是一种通过X射线检测大脑和颈部动脉血液供应情况的诊断方法。
它可以显示动脉内的狭窄、堵塞或扩张等,帮助医生确定卒中类型和进行治疗规划。
2. 弥散加权成像(DWI)DWI利用MRI技术测量水分子运动,可检测急性卒中病例。
T2翻转序列MR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比分辨力 。在 TR中脑脊液是低信号 , 2 其他的组织
包 括 脑血 管 均表 现 为 不 同程 度 的高信 号 , 经 相 对 神 肿 瘤来 说 也表 现 为较 高信 号 , 因此 灰 阶 翻转 影 像 具
有 良好 的视 觉对 比 , 以较 好地 观 察 目标 器 官 解 剖 可
结构 , 以及其 与周 围组 织 的关 系 。 由于设 备 品牌及 场 强 的 不 同 , 术 参 数 略有 不 技 同 。 Sei [ ak 等 使用 P ip .TMR设 备 的参 数 为 hl s1 i 5
T 0 ; E 2 0ms 层 厚 3mm, 距 05mm, R 58 0msT 5 ; 层 .
存在许多不足 。为此 , 临床上迫切需要 MR 提供更 I 多有关方面的信息 。使用重 T 加权翻转磁共振成 2 像, 在显示大的鞍 区及鞍旁肿瘤与周 围结构 间关系
尤 其是 与 视路关 系方 面有着 重 要 的价值 。在 TR中 2
使 用 场 强较 高 的 MR设 备 。 同时一 般 认 为 随 着 T E 时 间 的延 长 T 会 越 来 越 重 ,重 T 翻 转 产 生 的 TR 2 2 2 对 于解剖 结 构 的显 示更 加细 致 。故很 多研究 者推 荐 使用 高 场强 重 TR 2。
广泛使用 。 与传统的序列相 比,2 T R可以满足临床上 大 多数 常规 的需求 。
神 经 放 射 学
T 翻转序列 M砒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2
复旦 大学附属 华 山医院放射科 (0 0 0 204 )
尹
摘要
波综述
耿 道 颖 审校
高场强磁共振设备的发展 ,为 MR 提供 了更高的信 噪比 , I 因此 2 也 可以提供 清晰的解剖 结构 以及 r WI
dwi基本原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dwi基本原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是一种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术,能够测量组织内水分子的自由扩散程度。
DWI原理基于布朗运动理论,即水分子在组织中不停地随机运动。
DWI采用梯度强度以及梯度方向不同来衡量水分子扩散方向和速度,这些信息被整合在一起形成图像,即DWI 图像。
DW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广泛,因为DWI可以反映大脑中白质和灰质的微结构和组织完整性。
白质病变、水肿和缺血性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都可以通过DWI检测到。
DWI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因为发生脑卒中后,组织坏死开始导致扩散系数降低,DWI可以显示出白质区域的异常高信号或强度减低。
DWI还可以用于定位肿瘤和神经网络功能区域的准确识别,可以帮助医生提供更好的手术规划和处理。
CT和MRI的临床应用

CT和MRI的临床应用介绍CT和MRI是医学影像学中广泛使用的两个影像检查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利用X射线进行多层次扫描,得到体内各部位的断面影像,广泛应用于检测颅脑、胸腹部、骨骼等部位的病变和异常。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则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进行扫描,其具有丰富的组织对比度和高分辨率优势,特别适用于软组织和血管成像。
本文就CT和MRI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CT的临床应用颅脑影像学颅脑CT检查可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病变、脑膜瘤、脑出血、颅骨骨折等。
CT检查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
利用CT能够快速得到颅脑各部位的精细图像,早期发现异常,有利于此后的治疗。
胸部影像学胸部CT检查适用于胸闷、咳嗽、咳痰、气促和咯血等症状的病人。
该检查有利于诊断各种肺疾病、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以及肺癌等。
此外,胸部CT检查也可用于检测心脏和心血管系统病变。
腹部影像学腹部CT检查可用于诊断多种内脏器官的病变。
如肝癌、肝硬化、胆管结石、胰腺疾病、肾病、肾结石、腹主动脉瘤等病症。
腹部CT检查可以检测和确定肿瘤的类型和位置,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化疗和手术等治疗方案。
骨骼影像学骨骼CT检查可用于检查创伤、骨折、关节疾病等。
骨骼CT图像具有高分辨率和对比度,能够显示出骨骼的细微结构和受损情况。
MRI的临床应用颅脑影像学MRI的神经系统成像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如脑卒中、癫痫、脑外伤、脑炎、多发性硬化症等。
MRI图像具有极高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因此能够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的内部结构和神经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脊柱影像学脊柱MRI影像学检查广泛应用于诊断脊柱及周围软组织和神经系统疾病,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髓炎、脊髓肿瘤等。
MRI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脊柱及相关结构的解剖结构,特别是软组织和神经系统结构的详细图像。
肝脏影像学MRI是目前检测肝脏病变的最好方法之一,其结构与功能信息均可提供丰富的扫描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
DWMRI
显彩 示色 灌编 注码 缺的 损脑 区血 域容 增量 大图
2018/6/23
枕 叶 脑 梗 塞
彩 色 编 码 的 瞬 行 时 间 图
灌注成像
42
Oncologist, Sep 2004; 9: 528 - 537. Diego J.
2018/6/23
Axial T1WI elevated CBV high-grade neoplasm.
14
2018/6/23
15
2018/6/23
16
多方位显示更多的病灶:至少两个方位
MS : Examples of spinal cord lesions detected only on sagittal scans (A) while missed on corresponding axial scans (B and C).
肿瘤对功能区的影响
2018/6/23
处于不同分子中的同一原子核由于受周围分子空间结 构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当该原子核受到 激励时,用各种物质特有的共振频率(谱线中的位置) 依据其浓度(高低)不同以波谱形式表现出来。 目前,可观测的原子核有1H、31P、23Na、13C、 19F、14N、15N等多种。 1H人体组织中含量丰富和 磁敏感性高,较多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磁共振波谱研究中。
17
©2016 by 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radiology
S. Galler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6;37:963-969
Examples of a cervical (1A and 1B) and a thoracic (2A and 2B) spinal cord lesion detected on axial scans but missed by both raters on corresponding sagittal scans.
4
磁共振成像原理及过程
人体被置于强磁场内,氢质子按所在磁场的方向 进行排列-----平衡状态。 射频脉冲(RF)激励氢质子。
RF停止,氢质子释放能量。
接收线圈接收能量。
梯度场定位以及傅立叶变换,形成MRI成像。
5
禁忌症及检查前准备
6
6
2018/6/23
7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神经及其周围的炎性病 变、椎管构成蛙样表现
马尾神经强化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 发性神经病
格 林 巴 利 综 合 征
21
女,66岁。左侧肢体不灵伴讲话不清15天。
MRI:右顶中央区大脑镰旁脑膜瘤。
2018/6/23
22
女,63岁,右肺癌化疗后,晕倒一次。
2018/6/23
23
2018/6/23
24
8
8
磁共振成像 常规检查 平扫 增强扫描 普通增强 特殊检查
水、脂肪抑制
MRA 水成像 功能性MRI
9
动态增强
2018/6/23
常规MR平扫和增强扫描
2018/6/23
10
T1WI
T2WI
2018/6/23
11
颅脑正常MRI
T2WI 1. 脑脊液、眼球玻璃体 为高信号
TR TE 脑脊液 眼球玻璃体 脂肪
2018/6/23
38
弥散加权成像 DWI
DW MRI
枕叶脑梗塞
2018/6/23 39
弥散加权成像
胆脂瘤术后,残余?残腔?
2018/6/23
40
弥散加权成像
4y,girl with abscess after radiosurgery of pontine glioblastoma
41
2018/6/23
18
©2016 by 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radiology
S. Galler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6;37:963-969
平山病
19
20
正常腰丛神经
股神经(↑)、闭孔神经(△) 和腰骶干
GBS腰丛神经水肿及周 围炎性渗出病变
2018/6/23
25
哪些情况需要磁共振增强扫描?
显示小病灶:转移瘤、脑膜病变 定位、定性:脑肿瘤及其鉴别 评价邻近结构
2018/6/23
26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2018/6/23
27
2018/6/23
28
2018/6/23
29
CE-MRA
2018/6/23
30
反映组织磁敏感特性的对比增强技术,广泛应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诊断与研究: 血管畸形、微量出血(如弥漫性轴索损伤所致 的微量出血)、观察肿瘤血管分布以及脑部铁 质的定量分析
2018/6/23
31
2018/6/23
32
2018/6/23
33
2018/6/23
34
35
静脉性血管瘤 48岁,男,头痛
2018/6/23
36
32岁,女,癫痫。 Sturge-Weber syndrome
2018/6/23
37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成像 脑皮层功能定位 波谱分析
2018/6/23 12
2018/6/23
13
Figure. Lesion morphology of NMOSD vs MS lesions
Tim Sinnecker et al.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 2016;3:e259
© 2016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磁共振成像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2018/6/23
1
提 纲
MRI的原理 MRI的检查禁忌症及检查前准备 MRI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2
2
什么是(核)磁共振成像?
原 理
Magnetic Resonance
Nuclear
Imaging
核
磁
共振
成像
NMRI3磁共振成像(MRI) 是利用人体组织中氢原子核 (质子)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 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电子计算机 处理,重建出人体某一层面的图像的成像技术。
FLAIR CBV maps. 2/4 astrocytoma,
灌注成像
43
脱髓鞘假瘤与胶质瘤鉴别
44
肿瘤与功能区的关系
语言中枢
运动中枢 肿瘤
2018/6/23
脑皮层功能定位
45
AJNR Am. J. Neuroradiol., Sep 2000; 21: 1415.
46
glioblastoma multifor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