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试题资料
变形观测考试题及答案

变形观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形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监测建筑物的稳定性B. 测量建筑物的尺寸C. 评估建筑物的美观性D. 计算建筑物的重量答案:A2. 变形观测中,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通常是多少?A. 1mmB. 2mmC. 5mmD. 10mm答案:B3. 变形观测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观测误差?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变形观测中,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该设置在什么地方?A. 建筑物内部B. 建筑物外部C. 建筑物基础D. 远离建筑物的地方答案:D5. 变形观测中,倾斜观测通常采用哪种仪器?A. 水准仪B. 全站仪C. 经纬仪D. 测斜仪答案:D6. 变形观测中,裂缝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建筑物的美观性B. 监测建筑物的稳定性C. 计算建筑物的重量D. 测量建筑物的尺寸答案:B7. 变形观测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建筑物的变形?A. 地基承载力B. 建筑物结构C. 环境因素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变形观测中,哪些数据需要定期记录?A. 观测点的坐标B. 观测点的高程C. 建筑物的尺寸D. 所有以上数据答案:D9. 变形观测中,哪些情况下需要增加观测频率?A. 建筑物出现裂缝B. 建筑物出现倾斜C. 建筑物出现沉降D. 所有以上情况答案:D10. 变形观测中,哪些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A. 沉降数据B. 倾斜数据C. 裂缝数据D. 所有以上数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变形观测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A. 地基承载力B. 建筑物结构C. 环境因素D. 材料质量答案:A, B, C, D12. 变形观测中,哪些仪器可能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变形?A. 水准仪B. 全站仪C. 经纬仪D. 测斜仪答案:A, B, D13. 变形观测中,哪些数据需要进行实时监测?A. 沉降数据B. 倾斜数据C. 裂缝数据D. 温度数据答案:A, B, C14. 变形观测中,哪些情况下需要重新设置基准点?A. 基准点受到损坏B. 基准点受到侵蚀C. 基准点位置发生变化D. 基准点精度降低答案:A, B, C, D15. 变形观测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数据处理误差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变形观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建筑物的美观性。
变形测量考试题及答案

变形测量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变形测量的常用方法?A. 水准测量B. 全站仪测量C. GPS测量D. 温度测量答案:D2. 变形测量中,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C. 测量环境的温度D. 测量人员的性别答案:D3. 在进行变形测量时,以下哪个步骤是不必要的?A. 建立基准点B. 定期进行测量C. 测量结果的分析D. 测量人员的休息答案:D4. 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个设备不适用于位移监测?A. 位移传感器B. 应变计C. 倾斜仪D. 温度计答案:D5. 变形测量数据的分析中,以下哪个软件不是用于数据处理的?A. ExcelB. MATLABC. AutoCADD. Photoshop答案:D6. 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稳定性?A. 测量设备的稳定性B. 测量环境的稳定性C. 测量人员的稳定性D. 测量时间的长短答案:D7. 在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位移监测的常用参数?A. 水平位移B. 垂直位移C. 温度变化D. 湿度变化答案:D8. 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个设备不适用于监测建筑物的倾斜?A. 倾斜仪B. 位移传感器C. 应变计D. 全站仪答案:C9. 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因素?A. 测量设备的校准B. 测量环境的干扰C. 测量人员的主观判断D. 测量时间的选择答案:D10. 在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个步骤不是数据处理的步骤?A. 数据的采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分析D. 数据的存储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C. 测量环境的温度D. 测量时间的选择答案:ABC2. 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些设备适用于位移监测?()A. 位移传感器B. 应变计C. 倾斜仪D. 全站仪答案:ABCD3. 在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些步骤是数据处理的步骤?()A. 数据的采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分析D. 数据的存储答案:ABC4. 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些参数是位移监测的常用参数?()A. 水平位移B. 垂直位移C. 温度变化D. 湿度变化答案:ABC5. 变形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稳定性?()A. 测量设备的稳定性B. 测量环境的稳定性C. 测量人员的稳定性D. 测量时间的长短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形测量中,测量人员的性别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变形监测复习题

变形监测复习题简答题1、简述变形监测的任务和目的。
(P1任务:确定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
目的:监测变形体的安全状态,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或地壳运动的假说,以及建立正确预报变形的理论和方法。
2、导致地表局部变形的原因有哪些?(P3,19-20;防止和减弱变形的措施有哪些?举2例。
原因:人类开发自然资源活动(抽取地下水、采油和采矿等会引起局部地表变形,如在人口密集地区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地下采矿引起矿体上方岩层的移动,严重的会造成地面滑坡和塌方,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措施:工程建筑物的三维变形监测滑坡体滑动监测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监测3、简述滑坡体滑动的主要因素。
(P3,9-12内在因素:岩石介质的各向异性、岩石结构的高度非均匀性、地形地貌以及地应力的复杂性。
外在因素:地下水、降雨、温度等因素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4、简述倒垂线法观测坝顶位移原理。
(P11,10-15利用钻孔将垂线一端的链接锚块深埋到岩基中,从而提供了在基岩下一定深度的基准点,垂线另一端与一浮体箱连接,垂线在浮力作用下拉紧,始终静止于铅直的位置,形成一条铅直基准线。
倒垂线的位置与工作基点相对应,利用安置在工作基点上的垂线坐标仪可测定工作基点相对于倒垂线的坐标,比较其不同观测周期的值,可求得工作基点的位移。
5、举例说明变形点的具体精度要求,举三例。
(P23(1对于有连续生产线的大型车间,通常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2mm的沉陷量,因此,对于观测点高程的精度,应在1mm以内。
(2地铁穿越隧道要控制地面沉降,可允许范围根据不同情况为5-20mm(3悬索桥的基础和锚碇的沉降变形只有几毫米,主梁的中跨、塔顶的位移则几厘米至几十厘米(4楼体最大沉降一般应小于16mm(5高速磁悬浮列车架空轨道挠度应小于1mm(6滑坡变形监测的精度一般在10-50mm(7特种工程设备一般要求变形监测的精度高达0.1mm67、建筑物变形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135既包括地基沉降、回弹,也包括建筑物的裂缝、倾斜、位移及扭曲等。
砼结构构件的变形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B. 全站仪测量法
C. 遥感技术
D. 钢尺拉伸法
13.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精度?( )
A. 测量设备的精度
B. 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
C. 环境因素
D. 变形速率
14. 关于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的周期,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A. 监测周期应尽量短
B. 监测周期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来确定
D. 压电传感器
8. 在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受温度影响较小?( )
A. 水准测量法
B. 全站仪测量法
C. 钢尺拉伸法
D. 光纤传感器
9. 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宜进行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 )
A. 结构施工过程中
B. 结构发生严重损伤时
C. 结构处于正常使用阶段
D. 结构遭受自然灾害后
10. 关于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A. 水准测量法
B. 全站仪测量法
C. 钢尺拉伸法
D. 声波测量法
2. 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中,关于基准点的设置,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A. 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影响区域外
B. 基准点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C. 基准点数量越多越好
D. 基准点应便于观测
3.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导致砼结构构件产生变形?( )
3. 激光扫描仪可以用于砼结构构件的三维变形监测。( )
4. 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中,短期监测和长期监测可以采用相同的设备和方法。( )
5. 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结构安全评估。( )
6. 环境因素对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结果没有影响。( )
7. 砼结构构件变形监测中,监测频率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来确定。( )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1.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设备不常用于水平位移监测?A. 水准仪B. 全站仪C. GPSD. 测距仪答案:A2.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监测建筑物的倾斜?A. 倾斜仪B. 激光准直仪C. 电磁波测距仪D. 光纤传感器答案:C3. 在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监测裂缝?A. 裂缝计B. 测缝仪C. 激光扫描仪D. 光纤传感器答案:C4.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设备不常用于垂直位移监测?A. 倾斜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GPS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设备可用于监测建筑物的沉降?A. 水准仪B. 全站仪C. GPSD. 测距仪答案:ABC2. 在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监测建筑物的裂缝?A. 裂缝计B. 测缝仪C. 激光扫描仪D. 光纤传感器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变形监测中,GPS技术不适用于监测建筑物的微小位移。
()答案:错误2. 变形监测中,全站仪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答案:正确3. 变形监测中,光纤传感器不能用于监测建筑物的裂缝。
()答案:错误4. 变形监测中,倾斜仪仅能用于监测建筑物的倾斜。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变形监测中常用的三种监测方法及其适用对象。
答案:变形监测中常用的三种监测方法包括水准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和GPS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适用于监测建筑物的沉降,全站仪测量法适用于监测建筑物的水平和垂直位移,GPS测量法适用于监测大范围的地面沉降和位移。
2. 请简述变形监测中裂缝监测的常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答案:变形监测中裂缝监测的常用设备包括裂缝计和测缝仪。
裂缝计通过测量裂缝两侧的相对位移来监测裂缝的宽度变化,而测缝仪则通过直接测量裂缝的宽度来监测裂缝的变化。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变形监测的目的是:A. 确定建筑物的位置B. 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C.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D. 记录建筑物的重量2. 以下哪项不是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A. 卫星定位B. 激光扫描C. 倾斜测量D. 温度测量3.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A. 测量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B. 测量仪器精度不足造成的误差C. 测量环境变化造成的误差D. 测量时间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4. 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通常不包括:A. 数据的统计分析B. 数据的趋势分析C. 数据的图形展示D. 数据的物理解释5. 在变形监测中,建筑物的沉降量通常用以下哪个单位表示?A. 米(m)B. 厘米(cm)C. 毫米(mm)D. 微米(μ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变形监测的周期应该根据_________来确定。
7. 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通常与_________有关。
8. 建筑物的倾斜监测通常采用_________方法。
9. 建筑物的裂缝监测可以通过_________来实现。
10. 变形监测数据的异常分析需要考虑_________等因素。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变形监测在工程安全中的重要性。
12. 解释什么是变形监测中的累积误差,并举例说明。
13. 描述建筑物沉降监测的一般步骤。
14. 讨论变形监测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及其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某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数据显示,经过一年的时间,建筑物的沉降量为30mm。
请计算该建筑物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16. 假设在建筑物的裂缝监测中,初始裂缝宽度为0.5mm,经过三个月后,裂缝宽度增加到1.2mm。
请计算裂缝的扩展速率,并讨论可能的影响因素。
五、论述题(共30分)17. 论述现代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D5. C二、填空题6. 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变形速率7. 监测目的和建筑物特性8. 精密水准测量9. 裂缝宽度测量仪10. 环境因素和测量误差三、简答题11. 变形监测是确保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异常变形,预警潜在的安全问题,为维护和加固提供数据支持。
变形监测测试题及答案

变形监测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形监测中,水准测量法主要用于测量哪种类型的变形?A. 垂直位移B. 水平位移C. 倾斜D. 裂缝宽度答案:A2. 以下哪种仪器适用于大范围的地表变形监测?A. 水准仪B. 全站仪C. GPS接收机D. 测距仪答案:C3. 变形监测中,裂缝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裂缝的宽度B. 确定裂缝的深度C. 确定裂缝的发展趋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A. 几何测量法B. 物理测量法C. 化学测量法D. 遥感测量法答案:C5. 变形监测中,倾斜监测通常使用哪种仪器?A. 经纬仪B. 电子水准仪C. 倾斜仪D. 测距仪答案:C6. 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中,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步骤?A. 数据整理B. 数据校验C. 数据存储D. 数据丢弃答案:D7.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项不是监测内容?A. 建筑物沉降B. 建筑物裂缝C. 建筑物温度D. 建筑物倾斜答案:C8.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大气误差D. 随机误差答案:A9.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进行紧急处理?A. 建筑物沉降速率加快B. 建筑物裂缝宽度增加C. 建筑物倾斜角度增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A. 几何测量法B. 物理测量法C. 水准测量法D. 遥感测量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A. 仪器精度B. 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C. 环境条件D. 数据处理方法答案:ABCD12.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数据的分析内容?A. 变形趋势分析B. 变形速率分析C. 变形预警值的确定D. 变形原因分析答案:ABCD13.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步骤?A. 数据筛选B. 数据插值C. 数据平差D. 数据转换答案:ABCD14.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数据的后处理步骤?A. 数据存储B. 数据备份C. 数据共享D. 数据发布答案:ABCD15.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结果的应用?A. 结构安全评估B. 结构加固设计C. 结构健康监测D. 结构寿命预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变形监测试题(A卷) 考试试题

变形监测试题(A 卷)(闭卷考试时间2 小时 )姓名:身份证号码:时间:项目一、单选题二、判断题三、简答题四、计算题总得分得分一、单选题(共10 题,每 4 分,共40 分)题1.围护墙侧向变形(倾斜)监测点布置正确的是:()A.宜布置在围护墙中部,间距 20~50 米,每侧边监测点至少1 个;B.点距不大于20 米,关键部位加密,每边不少于3 点;C.监测点间距宜为 30~60 米;D.监测点间距宜为 6~20 米。
2.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D.水准管轴不平行于十字丝横丝3.下列关于基准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准点作为测定的工作基点和监测点依据的、需长期保存和稳定可靠的测量控制点。
B.基准点埋设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C.监测其间应定期联测,检验其稳定性;D.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一般观测一个月后,方可投入使用。
4.关于水平角和竖直角,下面论述哪条不正确。
()A、水平角是空间两条视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所夹的角。
B、竖平角是空间两条视线在竖面的投影所夹的角。
C、水平角与目标的高、低无关。
相印证。
()4.基准点可以设置在高层建筑上、高架道路的墩台上、年代久远的 建筑物上。
() D 、竖直角角度大小的范围是[-9 ,90]5. 观测某目标的水平角,盘左0 读数为 10 °23′36″,盘右读数为281°23′30″,则 C2 为( )。
1A 6″B -6″C -3″D 3″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规定垂直位移监测网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二级监 测网的往返闭合差、附合差限差为( )。
A .0. n B.0.45n C .1.0n D. 3.0n 3 7. 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
A.96° B.27 °C.6° D.186° 68. 测量计算中,+1m 、-0.02m 、+0.001m 三组数据相加等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冲击矿压大多数发生在巷道,采场则很少。
2、齐梁式支护是指悬梁端与工作面相齐,支柱排成直线状。
3、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
它随采随冒,一般为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等。
4、随着煤层倾角增加,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将逐渐变小。
5、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
6、两帮移近量是指巷道沿腰线水平的减少值。
7、护巷煤柱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煤柱两侧产生塑性变形后,在煤柱中央存在一定宽度的弹性核,弹性核的宽度应不小于煤柱高度的2倍。
8、当围岩表面和深部的相对变形量超过锚固剂的极限变形量以后,工作锚固力丧失。
但由于已破坏的锚固剂仍具有残存粘结强度,钻孔围岩、破坏的锚固剂、锚杆杆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称为残余锚固力。
9、放顶煤开采的实质是实现工作面煤炭和顶部煤炭同时采出,依靠矿山压力作用,使其自行破碎和冒落,且自行流动和放出。
10、冲击矿压大多数发生在巷道,采场则很少。
11.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12、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
13、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
它随采随冒,一般为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等。
14、随着煤层倾角增加,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将逐渐变小。
15、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
16、两帮移近量是指巷道沿腰线水平的减少值。
17、护巷煤柱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煤柱两侧产生塑性变形后,在煤柱中央存在一定宽度的弹性核,弹性核的宽度应不小于煤柱高度的2倍。
18、当围岩表面和深部的相对变形量超过锚固剂的极限变形量以后,工作锚固力丧失。
但由于已破坏的锚固剂仍具有残存粘结强度,钻孔围岩、破坏的锚固剂、锚杆杆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称为残余锚固力。
19、放顶煤开采的实质是实现工作面煤炭和顶部煤炭同时采出,依靠矿山压力作用,使其自行破碎和冒落,且自行流动和放出。
20、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21、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
22、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
23、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
24、工作面的围岩,一般指(直接顶、老顶机直接底)的岩层。
25、位于煤层下方的岩层称为(底板)。
26、(齐梁式支护)是指悬梁端与工作面相齐,支柱排成直线状。
27、影响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是(围岩性质)。
28、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29、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
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
30、基本顶周期断裂下沉引起工作面压力增大现象叫做(周期来压)。
31、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为(矿山压力)。
32、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33、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34、支护能控制围岩变形的发展时,围岩位移挤压支架而产生的压力,称为(变形围岩压力)。
35、围岩膨胀、崩解体积增大而施加于支护上的压力,称为(膨胀围岩压力)。
36、(冲击和撞击围岩压力)指围岩积累了大量弹性变形能之后,突然释放出来所产生的压力;以及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剧烈运动时对巷道支护体所产生的压力。
37、(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是以矿山岩石力学为基础,与矿山工程、采矿工艺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采矿工业的基础课程。
38、根据威严压力成因的不同,围岩压力可分为(松动围岩压力、变形围岩压力、冲击围岩压力、膨胀围岩压力)。
39、(沿空留巷)是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作为回风平巷。
一、名词解释
1.变形;2.变形监测;3.测量机器人;4.基坑回弹观测;5.挠度;
6.变形体;7.岩层垮落;8.冒落带;9.断裂带;10.弯曲带;11.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12.底板岩层隆起;13.充分采动;14非充分采动;15.移动角;16.起动距;17.超前影响角;18.开采影响传播角;19.地表移动持续时间;20.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21.连续变形;22.边界角;
23.下沉系数;24.主要影响角正切;25.拐点移动距;26.水平移动系数;27.采动系数;
二、填空题
1.垂线分正垂线和倒垂线两种;
2.按信息完备程度将系统分为三类,分别为白色系统、灰色系统、黑色系统;
3.大坝变形观测的内容主要是坝体的垂直移动、水平移动、挠曲观测;
4.监测网产生秩亏的原因是没有起算数据;
5.监测资料插补的数学方法包括基本插值多项式、Lagrange插值多项式、线性插值与二次插值等;
6.一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为P95 ;
7.基坑回弹观测的任务是测定基坑开挖后的回弹量;
8.目前桥梁变形观测的方法有四种,包括常规地面测量方法、特殊测量方法、
地面数字立体摄影测量方法、GPS监测与工业测量方法;
9.变形观测周期确定的原则是建(构)筑物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过程等;
10.流体静力水准测量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仪器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两个方面,其中后者是主要误差来源。
11.InSAR的中文含义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
12.波带板激光准直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激光器点光源、波带板装置和激光接收器。
13. 激光准直根据测定的偏离值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激光经纬仪准直与波带板激光准直;
14. 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的埋设方法,有挖坑槽埋设方法和不挖坑槽埋设方法两种。
15.通常,在工程建筑物建成初期,变形的速度比较快,因此观测频率也要大一些。
16.倒垂线式水平位移计由浮体组、垂线、观测平台和锚固点四部分组成。
17.4D是指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数字栅格图形、数字线划图形。
18.上覆岩体移动稳定后,按其破坏程度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影像带,即冒落带、断裂带和弯曲带。
19.地下开采后,地表移动除出现连续移动盆地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地表会产生非连续性破坏现象,这种现象一般有两种形式,即地表裂缝和台阶、塌陷坑和塌陷槽。
20.描述地表移动的主要指标是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水平变形。
三、简答题
1.简述灾害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2.简述变形监测技术的未来方向包括哪几个方面?
3.根据变形观测的目的,变形观测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4.简要叙述地表下沉能引起建筑物哪些方面的破坏?
5.叙述地表倾斜能引起建筑物(构筑物)哪些方面的破坏?
6.简述温度变化对大坝引起的影响?
7.简述对大坝进行变形观测的内容及其相应的观测技术。
8.如何确定大坝变形观测的频率?
9.目前对桥梁变形观测的方法有哪些?
10.阐述岩层移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