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测量试题

合集下载

变形监测试题库

变形监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1.变形:变形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2 变形监测:从基准点出发,定期地测量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变化量,从历次观测结果比较中了解变形随时间发展的情况。

3 测量机器人: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响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

4 基坑回弹观测:深埋大型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基坑上面的荷重卸除,基坑底面隆起,测定基坑开挖后的回弹量。

5 连续变形:当地表移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渐变的性质,且不出现台阶状大裂缝,漏斗塌陷坑等突变现象6 边界角:在主断面上,地表盆地边界点和采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所夹的锐角7 下沉系数:反映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厚关系的一个量度8 测点观测:观测点相对工作基点的变形观测9 变形网:由基点和工作基点组成的网10 垂直位移:变形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沉降沉陷)11 观测点:在变形体上具有代表性的点。

12 变形分析:对野外观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找出真正变形信息和规律的过程。

13 水平位移:变形体在水平面上的位移,是不同时间内平面方向与距离方向,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的整体平面移动。

产生水平位移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水平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地基的水平移动14.基点观测:工作基点相对于基点的变形观测。

3.基准点:通常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域以外15.挠度: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16.变形观测周期:变形监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周期,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周期的测量工作17、液体静力水准:利用相互连通的且静力平衡时的液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测量方法18、奇异值:与前面变形规律不同,但不一定是错误的观测值,所以接受19、回归分析:从数理统计的理论出发,对建筑物的变形量与各种作用因素的关系,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测后,仍然有可能寻找出它们之间的一定的规律性,这种处理变形监测资料的方法即叫回归分析三、简答题1、简述灾害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全球性的地极移动、地壳的板块运动及区域性的地震、城市地表下沉、矿区采空区的地表沉陷、山体、河岸及矿坑边帮的滑坡、建筑物基础下沉、倾斜、建筑物墙体的裂缝及构件挠曲等都是变形的表现形式。

变形监测复习题

变形监测复习题

变形监测复习题变形监测复习题变形监测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通过对结构体的形变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与变形监测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技术,并通过一些复习题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一、基本概念1. 什么是变形监测?变形监测是指对结构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形变进行实时或定期的监测和记录,以便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变形监测的意义是什么?通过变形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结构体的变形情况,判断结构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保证结构的安全运行。

3. 变形监测的方法有哪些?常用的变形监测方法包括全站仪监测、GPS监测、倾斜仪监测、应变计监测等。

二、全站仪监测1. 全站仪监测的原理是什么?全站仪监测利用电子测角仪和距离仪测量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通过对比测量数据的变化,判断结构体的变形情况。

2. 全站仪监测的优点是什么?全站仪监测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实时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大型结构体的变形监测。

三、GPS监测1. GPS监测的原理是什么?GPS监测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目标点的坐标,通过对比测量数据的变化,判断结构体的变形情况。

2. GPS监测的优点是什么?GPS监测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无需目标点可见等优点,适用于大范围结构体的变形监测。

四、倾斜仪监测1. 倾斜仪监测的原理是什么?倾斜仪监测利用倾斜传感器测量目标点的倾斜角度,通过对比测量数据的变化,判断结构体的变形情况。

2. 倾斜仪监测的优点是什么?倾斜仪监测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强、适用于小范围结构体的变形监测等优点。

五、应变计监测1. 应变计监测的原理是什么?应变计监测利用应变计测量结构体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变变化,通过对比测量数据的变化,判断结构体的变形情况。

2. 应变计监测的优点是什么?应变计监测具有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局部结构体的变形监测、可实时监测等优点。

六、总结通过对变形监测的复习题,我们回顾了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变形监测的目的是:A. 确定建筑物的位置B. 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C.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D. 记录建筑物的重量2. 以下哪项不是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A. 卫星定位B. 激光扫描C. 倾斜测量D. 温度测量3.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A. 测量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B. 测量仪器精度不足造成的误差C. 测量环境变化造成的误差D. 测量时间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4. 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通常不包括:A. 数据的统计分析B. 数据的趋势分析C. 数据的图形展示D. 数据的物理解释5. 在变形监测中,建筑物的沉降量通常用以下哪个单位表示?A. 米(m)B. 厘米(cm)C. 毫米(mm)D. 微米(μ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变形监测的周期应该根据_________来确定。

7. 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通常与_________有关。

8. 建筑物的倾斜监测通常采用_________方法。

9. 建筑物的裂缝监测可以通过_________来实现。

10. 变形监测数据的异常分析需要考虑_________等因素。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变形监测在工程安全中的重要性。

12. 解释什么是变形监测中的累积误差,并举例说明。

13. 描述建筑物沉降监测的一般步骤。

14. 讨论变形监测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及其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某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数据显示,经过一年的时间,建筑物的沉降量为30mm。

请计算该建筑物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16. 假设在建筑物的裂缝监测中,初始裂缝宽度为0.5mm,经过三个月后,裂缝宽度增加到1.2mm。

请计算裂缝的扩展速率,并讨论可能的影响因素。

五、论述题(共30分)17. 论述现代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D5. C二、填空题6. 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变形速率7. 监测目的和建筑物特性8. 精密水准测量9. 裂缝宽度测量仪10. 环境因素和测量误差三、简答题11. 变形监测是确保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异常变形,预警潜在的安全问题,为维护和加固提供数据支持。

《变形监测》单元习题

《变形监测》单元习题

学习情境一单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变形监测是指定期对变形体的()进行测量,并从观测成果中整理、分析出变形规律的过程。

A.位置 B. 形状 C. 大小 D. 几何量2. 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是:在变形体上选择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点,通过对这些点的()观测,来求出变形体几何量的变化。

A. 角度B. 距离C. 高程D. 重复3. 变形监测系统一般由基准点、()和观测点构成。

A. 控制点B. 固定观测墩C. 特殊设置点D. 工作基点4.观测点是指位于变形体上的()点。

A. 受力B. 转角C. 有代表性的D. 特征点5. 变形观测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不包括():A. 测量方法和设备的选择B. 监测网的布设C. 建筑工程质量D. 测量精度与频率确定6. 下面的描述是针对变形监测的()提出的:它是监测变形体变形的依据,故要求其稳定,因而监测网的这类点宜选择布设在稳定的基岩或远离变形影响区域外。

A.基准点B.工作基点C.观测点D.测站点7.下面的描述是针对变形监测系统中的()提出的:布设它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工作,并减小测量误差。

A.基准点B.工作基点C.观测点D.测站点8.下面的描述是针对变形监测系统中的()提出的:直接布置在变形体上,能通过它们的变形反映工程建筑物本身的变形。

A.基准点B.工作基点C.观测点D.测站点9. 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原则,下列()一般不考虑:A. 有足够的点数B. 应考虑特征点,即能控制整个建筑物变化的点和关键部位上的点C. 应与变形体紧密结合在一起D.要处于醒目的位置,以方便观测10. 变形监测网技术设计中应包含测量仪器方面的内容,在设计书中仪器因素应该考虑的主要方面是:A. 仪器的品牌B. 仪器的口碑C. 仪器的精度指标及有效的检验合格证D. 选用仪器的熟悉程度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变形体上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的点,通过对这些点的重复观测来求出几何量的变化。

精密测量与变形监测题目及答案

精密测量与变形监测题目及答案

1、客运专线无渣轨道施工的高程控制网分为哪几级?应采用什么方法测量?其主要精度指标是什么?第一级为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线路水准基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第二级为CPIII 高程控制网:CP Ⅲ控制点水准测量可按本规范附录F.2.1的矩形环单程水准网或附录F.2.2的往返测水准网构网观测,精度: CPIII 控制点水准测量应附合于线路水准基点,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

CPIII 控制点水准测量应对相邻4个CP Ⅲ点所构成的水准闭合环进行环闭合差检核,相邻CP Ⅲ点的水准环闭合差不得大于1mm ,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高程差值应≤±3mm ,相邻CPIII 点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第三级为轨道基准网(GRN ):电子水准仪中视法,相邻点间相对点位中误差。

平面精度≤0.2mm 高程精度≤0.1mm2、轨道基准网之平面网的直接观测值是什么?如何得到轨道基准点在线路独立坐标系下的坐标?直接观测值:CPIII 和GRP 的站心坐标系的坐标,相邻自由测站之间搭接一定的GRP 点,联系CPIII 点进行坐标转换从而转换为和CPIII 点统一的坐标系统3、客运专线无渣轨道施工的平面控制网分为哪几级?各级控制网控制点的密度是一般是怎么规定的?第一级为框架控制网(CP0):沿线路每50km 布置一个CPO 点,为GPS 三维控制网第二级为基础控制网(CP Ⅰ):在基础框架平面控制网(CP0)或国家高等级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 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网和轨道控制网CP Ⅲ起闭的基准。

CPI 网点间距为4km第三级为线路控制网(CP Ⅱ):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 Ⅰ)上沿线路附近布设,CPII 网点间距为400~800m ,为GPS 三等二维网第四级为轨道控制网(CP Ⅲ):CPIII 网为智能型全站仪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的三维控制网,其点间距为纵向60m 左右一对控制点,点对的横向间距为10~20m ,第五级为轨道基准网(GRN ):GRP 布设于6.5m 间隔的博格板板缝之间4、请绘图说明CPIII 高程控制网的测量过程(以三对CPIII 点为例)环的四个高差应该由两个测站完成,其他闭合环的三个高差可由一个测站按照后-前-前-后或前-后-后-前的顺序进行单程观测5、轨道基准网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限差应该如何计算?L f h 25.0+≤6、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是一个三维控制网,其平面网和高程网的主要精度要求是如何规定的?相邻点间相对点位中误差平面精度≤0.2mm 高程精度≤0.1mm7、能否用常规全站仪对CPIII 控制网和轨道基准网进行观测?为什么?不能用常规的全站仪进行以上观测。

变形监测测试题及答案

变形监测测试题及答案

变形监测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形监测中,水准测量法主要用于测量哪种类型的变形?A. 垂直位移B. 水平位移C. 倾斜D. 裂缝宽度答案:A2. 以下哪种仪器适用于大范围的地表变形监测?A. 水准仪B. 全站仪C. GPS接收机D. 测距仪答案:C3. 变形监测中,裂缝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裂缝的宽度B. 确定裂缝的深度C. 确定裂缝的发展趋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A. 几何测量法B. 物理测量法C. 化学测量法D. 遥感测量法答案:C5. 变形监测中,倾斜监测通常使用哪种仪器?A. 经纬仪B. 电子水准仪C. 倾斜仪D. 测距仪答案:C6. 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中,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步骤?A. 数据整理B. 数据校验C. 数据存储D. 数据丢弃答案:D7.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项不是监测内容?A. 建筑物沉降B. 建筑物裂缝C. 建筑物温度D. 建筑物倾斜答案:C8.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大气误差D. 随机误差答案:A9.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进行紧急处理?A. 建筑物沉降速率加快B. 建筑物裂缝宽度增加C. 建筑物倾斜角度增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A. 几何测量法B. 物理测量法C. 水准测量法D. 遥感测量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A. 仪器精度B. 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C. 环境条件D. 数据处理方法答案:ABCD12.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数据的分析内容?A. 变形趋势分析B. 变形速率分析C. 变形预警值的确定D. 变形原因分析答案:ABCD13.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步骤?A. 数据筛选B. 数据插值C. 数据平差D. 数据转换答案:ABCD14.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数据的后处理步骤?A. 数据存储B. 数据备份C. 数据共享D. 数据发布答案:ABCD15.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结果的应用?A. 结构安全评估B. 结构加固设计C. 结构健康监测D. 结构寿命预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变形监测复习参考题

变形监测复习参考题
故实际测量时测定钢铝两管的伸缩差值即?l?ll?t??钢铝0钢铝由前面的假设和推导得?llt?llt钢0钢铝0铝?l?ll?t??钢铝0钢铝??lt??0钢铝钢铝??llt根据上面两式可得
变形监测复习参考题
一、 名词解释
1、变形: 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它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形状、
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 2、倾斜观测:对建筑物、构筑物中心线或其墙、柱等,在不同高度的点相对于 底部基准点的偏离值所进行的测量。 ( 测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倾斜度随时间变化 的工作,称为倾斜观测。 ) 3、挠度: 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 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4、水平位移: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的整体平面移动。产生水平位移的 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水平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地基的水平移动。 5、液体静力水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也称为连通管测量,是利用相互连通的且 静力平衡时的液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测量方法。液体静力水准仪种类较多,但总 体上由三部分组成,即液体容器及其外壳、液面高度量测设备和沟通容器的连 通管。 6、测量机器人: 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 TCA 系列自动全站仪,以其独有的智能 化、自动化性能让用户轻松自如地进行建筑物外部变形的三维位移观测。 A 7、奇异值:设 A 为复数域内 m*n 阶矩阵, A'表示 A 的共轭转置矩阵, A'* A'*A 的 n 个非负特征值的平方根叫作矩阵 A 的奇异值。记为σi(A) 。 8、回归分析:研究一个随机变量 Y 对另一个 (X)或一组(X1, X2, …, Xk) 变量 的相依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 简答题( 6 分×6=36 分)
∆a − ∆b ′i S iB − L0 S AB
因观测点至基准线端点距离为一常数,令 K i = 故上式写成:

变形监测试题(A卷) 考试试题

变形监测试题(A卷)  考试试题

变形监测试题(A卷)(闭卷考试时间2小时 )姓名:身份证号码:时间: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 围护墙侧向变形(倾斜)监测点布置正确的是:()A.宜布置在围护墙中部,间距20~50米,每侧边监测点至少1个;B. 点距不大于20米,关键部位加密,每边不少于3点;C. 监测点间距宜为30~60米;D. 监测点间距宜为6~20米。

2. 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D.水准管轴不平行于十字丝横丝3. 下列关于基准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准点作为测定的工作基点和监测点依据的、需长期保存和稳定可靠的测量控制点。

B.基准点埋设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C.监测其间应定期联测,检验其稳定性;D.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一般观测一个月后,方可投入使用。

4. 关于水平角和竖直角,下面论述哪条不正确。

()A、水平角是空间两条视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所夹的角。

B、竖平角是空间两条视线在竖面的投影所夹的角。

C、水平角与目标的高、低无关。

D、竖直角角度大小的范围是[-90,90]5.观测某目标的水平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81°23′30″,则C2为( )。

A 6″B -6″C -3″D 3″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规定垂直位移监测网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二级监测网的往返闭合差、附合差限差为()。

A.0.3n B.0.45n C.1.0n D. 3.0n 7.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B.276°C.6° D.186°8.测量计算中,+1mm、-0.02mm、+0.001mm三组数据相加等于()。

A.+1mm B.+0.9mm C. +0.98mm D. +0.981mm9.支撑轴力、钢筋应力以及锚索拉力监测中,对现场采集数据影响较大的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变形监测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测点观测:观测点相对工作基点的变形观测
2.变形网:由基点和工作基点组成的网
2.垂直位移:变形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沉降沉陷)
3.观测点:在变形体上具有代表性的点。

4.变形分析:对野外观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找出真正变形信息和规律的过程。

二:简答题
1.变形观测必要精度是如何确定的,试举例说明。

解:对变形观测的必要精度的需要还要与现实可能性位移量的大小变形发展趋势季节变化以及建筑变形的特点等因素有关。

为了监测建筑物的安全,观测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为科研目的,观测中误差不超过允许变形值的1/20~1/100。

我国把允许倾斜值的1/20作为观测精度指标。

2.如何提高沉降观测过程中观测精度。

a 提高观测仪器精度定时检查仪器
b固定观测人员仪器,选择最佳时间环境观测
c固定水准视线要和以前观测路线相同
d 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基点和被观测物上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
定所观测的环境要一致观测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e 按照国家规范严格执行
3.基准线法测定水平位移的基本原理。

解:以变形体的主轴线或是平行主轴线为基准线,过基准线的竖直平面为基准面。

每个观测点相对于基准面的变形就是水平位移。

三:问答题
1,双金属标作为基点的工作原理?
解:双金属标作为工作基点的原理是一般是铝是钢的线膨胀系数的两倍关系作为双金属标的钢管和铝管当双金属标温度变化时当其长度相同并处在同一环境下,钢的变形量大,铝的变形量小,通过这一差值来计算双金属标相对于根部基岩的变化来求得双金属标的绝对高度,作为测量或监测的稳定起算点。

2.无定向角导线测定水平位移基本原理?
解:根据导线边长变化和导线的转折角观测值来计算监测点的变形量。

以曲线形的工程为例,在不同高程的变形体上设观测点,两端设工作基点;与常规的控制测量一样,如果要提高精度可以隔点测量,因为是无定向角导线,因此仅有边条件。

观测出来的边长等于已知边长。

3.试论述变形观测的特点?
解:1.对同一标志进行重复观测得出数据,推理分析出变形规律的过程。

2.精度高误差值与变形值是一个数量值
3.综合数据处理更加严密例如广义平差回归分析函数模型统计监测等方法。

4.结合应用各种观测手段例如水准测量液态静力水准测量
导线测量基准线法测量前方交会法
5.多学科配合例如摄影测量技术GPS等技术
4.变形观测系统?
解:由基点、工作基点、观测点构成的观测系统称之为变形观测系统
四综合题
1.请谈下变形测量的发展方向
解:1.观测手段方法更加先进会出现摄影测量和自动化
2.在数据处理方法上理论更加严密例如广义平差
3.在计算机上的运用例如观测现场的自动控制自动观测数据自动
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保存
4.综上所述变形监测以后发展的特点会具有更加连续实时自动化
网络监控等特点。

2.计算题
解:ΔL=Li-L0 MΔL∧2=MLi∧2+ML0∧2=2MLi∧2 MΔL=MLi√2 MΔl=Δ/20=1mm ML= MΔL√2/2=0.707 Ma=ρML/s=(206265*0.707) /200000=0.707”
B
1.水平位移:变形体在水平面上的位移,是不同时间内平面方向与距离方向,建筑物的
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的整体平面移动。

产生水平位移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水平
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地基的水平移动
2.基点观测:工作基点相对于基点的变形观测。

3.基准点:通常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域以外
4.挠度: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5.变形观测周期:变形监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周期,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周期的测量工作
6.测点观测:观测点相对工作基点的变形观测
无定向角导线观测水平位移的基本原理?
以城市高层建筑为例分析变形引起的原因,如何组织实施变形观测?浅论述小角观测水平时,为什么量边精度不高?
变形观测必要精度应如何确定?试举例说明
变形观测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沉降观测过程中的观测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