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99单拐曲轴零件机械加工规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说明书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说明书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程说明书指导老师: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姓名:学号:1目录一、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二、加工工艺路线…………………三、机床的选择……………………四、刀具的选择……………………….五、夹具的选择………………………六量具的选择…………………………七、工艺路线设计……………………八、辅助工序的安排……………………九、填写卡片………………………十、编程及加工……………………….. 十一、课程小节………………………十二、参考文献…………………………加工零件选题7一、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a.零件图的工艺分析该工件,外形比较简单,有孔,槽,螺纹孔等型面,精度等级最高为IT7,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轮廓描述清楚,加工完成后表面粗糙度有的部位为Ra1.6加工中热变形,必须先进行粗加工过后进行精加工。

b确定毛坯尺寸180×130×40c. 编制机械加工工艺1.工件的定位基准应遵循以下原则:a.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的之间的位置要求,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2)为保证重要加工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重要加工面为粗基准。

(3)为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择毛坯余量最小的面为粗基准。

(4)粗基准比较粗糙且精度低,一般在同一尺寸方向不重复使用。

(5)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没有浇口、冒口或飞边等其它表面缺陷,以便使工件定位可靠、装夹方便。

b.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自为基准原则(4)互为基准原则c.根据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以下底面定位,加工A面、B面、C面、D面、E面2.以A面定位钻孔φ30铣a面及d、e轮廓,c面,钻孔1、2及攻丝1、2二、加工工艺路线(1)加工方法的选择该零件的结构形状主要由孔、槽、螺纹孔、组成。

根据《数控加工工艺》中表3-5根据各表面的表面质量要求确定加工方法如下:A面:粗铣、半精铣、精铣B面、C面、D面、E面:粗铣、半精铣孔φ32:钻孔、铰孔a面、c面:粗铣、半精铣d、e轮廓:粗铣、半精铣、精铣b槽:粗铣、半精铣、精铣2×M10螺纹孔:钻孔、攻丝(2)加工阶段的划分当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往往不可能用一道工序来满足其要求,而需要用几道工序逐步达到所需要的加工质量。

单拐曲轴机械加工工艺

单拐曲轴机械加工工艺

单拐曲轴机械加工工艺第一部分 工艺设计说明书一.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1. 零件结构及工艺特点曲轴是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或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零件。

它是往复式发动机、压缩机、剪切机与冲压机械的重要零件。

曲轴的结构与一般轴不同,它有主轴颈、连杆轴颈、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之间的连接板组成。

其长径比L/D=818/110 =7.44<12.该曲轴形状复杂,刚性较差,易变形.曲轴在交变和冲击载荷下工作,所以 要求该轴应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等特点。

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a. 主轴颈:φ110003.0025.0++ 尺寸公差等级IT6, 表面粗糙度Ra 为1.25μm ,圆柱度误差0.015。

b. 连杆轴颈φ110071.0036.0--尺寸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Ra 为0.63μm ,圆柱度误差0.015。

由数据可知,主轴颈与连杆轴颈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

c. 位置精度主轴颈与连杆轴颈平行度误差为0.02,主轴颈的同轴度误差为0.02。

该曲轴位置要求也比较高。

3.零件图见附图二.毛坯确定1. 毛坯类型曲轴工作时要承受很大的转矩及变形弯曲应力,容易产生扭转、折断及轴颈磨损,要求材料应有较高的强度、冲击韧度、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球墨铸铁能很好的满足上述要求。

该零件为小批生产,采用铸造毛坯。

材料为QT600-2.2. 毛坯余量确定由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表 1.2-10查得毛坯加工余量为5,毛坯尺寸偏差由表1.2-2查得为±1.4.3. 毛坯-零件合图草图三.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该零件是单拐曲轴。

小批量生产。

故选用中心孔定位,它是辅助基准,装夹方便节省找正时间又能保证连杆轴颈的位置精度,连杆轴颈与主轴颈的中心距为120,加工连杆轴颈时,可利用以加工过的主轴颈定位,安装到专用的偏心卡盘分度夹具中使连杆轴颈的轴线与转动轴线重合。

2. 加工顺序的安先以主轴颈为粗基准连杆轴颈作支撑铣两端面,打中心孔。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单曲轴加工与夹具设计范文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单曲轴加工与夹具设计范文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单曲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作者名称: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摘要曲轴是发动机中承受冲击载荷、传递动力的重要零件,由于曲轴服役条件恶劣,因此对曲轴材质的选择,毛坯的加工技术、精度、表面粗糙度、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动平衡等要求都十分严格,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

首先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毛坯,在加工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加工设备及刀具、通用夹具、量具及测量方法,在加工工艺中要进行加工工序设计,加工尺寸计算,零件加工要设计合理的专用夹具。

伴随着曲轴加工工艺的发展,加工方法不断改进,加工方法越来越先进,所以设计合理的曲轴加工工艺和装夹的夹具,不但可以提高加工精度,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的成本,以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关键词:曲轴,工艺,夹具CRANK SHAFT PROCESSING TECHNOLOGYABSTRACTThe crank shaft is to launch to bear pound at to carry a lotus and deliver in the machine motive of importance spare parts, because of the crank shaft undergo military service a condition bad, so to crank shaft material, semi-finished product processing technology, accuracy, surface rough degree, hot processing and the surface enhance, move balance etc. request all very strict. Therefore want to draw up reasonable of process a craft, want first according to request choice reasonable of semi-finished product, in the process of process in want to choose reasonable of process equipments and knife, tongs, quantity and measure method, want to carry on to process a work preface design in process the craft, process size, time settle sum of calculation, the spare parts process to want design reasonable of appropriation tongs. Accompany with crank shaft to process a develop of craft, process a method to not only improve, process a method more and more advanced, so the crank shaft of design reasonable process a craft and pack to clip of tongs, not only can raise to process accuracy, but also can rais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cost for lowering produce thus with expect exaltation product of competition ability.KEY WORDS: Crank shaft, Technology, Jig目录摘要 (1)前言 (5)一确定曲轴的加工工艺过程1曲轴的作用 (6)2曲轴零件及工艺特点 (6)3 曲轴的材料和毛坯 (6)4 曲轴加工工艺特点分析 (6)5 单曲轴结构及特点 (7)6 曲轴主要技术要求分析 (7)7 曲轴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8)二单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及说明1 单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特点 (9)2 单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特点分析 (10)3 单曲轴主要加工工序分析 (10)三工艺过程设计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2)2 加工阶段的划分与工序顺序的安排 (12)3 制定工艺路线 (13)。

单拐曲轴机械加工工艺

单拐曲轴机械加工工艺

毕业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一.零件图工艺性分析1.零件结构及工艺特点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二.毛坯确定1.毛坯类型2.毛坯余量确定3.毛坯—零件合图三.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2.加工顺序的安排3.定位基准选择4.加工阶段划分5.具体工序安排及机加工工序简图6.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7.设备及工艺装备确定8.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第二部分第100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2.定位方案确定3.定位元件确定4.定位误差分析计算5.夹紧方案及元件确定6.夹具总装草图第三部分第20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1. 工序尺寸精度分析2.刀具类型确定3.刀具设计参数确定4.刀具工作草图第四部分第70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1. 工序尺寸精度分析2.量具类型确定3.极限量具尺寸公差确定4.极限量具尺寸公差带图5.量具结构设计第一部分 工艺设计说明书一.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1. 零件结构及工艺特点曲轴是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或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零件。

它是往复式发动机、压缩机、剪切机与冲压机械的重要零件。

曲轴的结构与一般轴不同,它有主轴颈、连杆轴颈、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之间的连接板组成。

其长径比L/D=818/110 =7.44<12.该曲轴形状复杂,刚性较差,易变形.曲轴在交变和冲击载荷下工作,所以 要求该轴应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等特点。

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a. 主轴颈:φ110003.0025.0++ 尺寸公差等级IT6, 表面粗糙度Ra 为1.25μm , 圆柱度误差0.015。

b. 连杆轴颈φ110071.0036.0--尺寸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Ra 为0.63μm , 圆柱度误差0.015。

由数据可知,主轴颈与连杆轴颈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

c. 位置精度主轴颈与连杆轴颈平行度误差为0.02,主轴颈的同轴度误差为0.02。

该曲轴位置要求也比较高。

3.零件图见附图二.毛坯确定1. 毛坯类型曲轴工作时要承受很大的转矩及变形弯曲应力,容易产生扭转、折断及轴颈磨损,要求材料应有较高的强度、冲击韧度、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球墨铸铁能很好的满足上述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装设计综合实训指导书(适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三周课程设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机制教研室目录设计任务书 (3)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4)序言 (4)一、产品的概述 (5)二、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6)三、材料、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 (6)四、工艺路线及定位基面的选择 (7)五、加工工作量及工艺手段组合 (7)六、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七、工艺过程卡 (9)八、工艺卡 (9)九、工序卡 (9)十、镗孔加工工序的夹具设计 (10)十一、夹具装配图 (12)十二、实习心得与总结 (13)参考文献 (14)《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装设计》综合实训任务书设计题目“托架”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及工装设计设计内容 1.原始零件图 1张2.工艺规程 1套3. 夹具装配图 1张3.夹具零件图1张4.设计说明书 1份班级:机制1003学生:陈俊丞指导教师:徐勇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01月04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其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4. 培养学生进行调整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曲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曲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目录一、设计任务 (3)二、零件的分析 (4)2.1、零件的作用 (4)2.2、零件的工艺分析 (4)三、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4)四、工艺规程设计 (6)4.1、定位基准的选择 (6)4.2、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4.3、制定工艺路线 (7)4.4、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11)4.5、确定切削用量、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12)五、专用夹具设计 (16)六、设计小结 (18)七、参考文献 (19)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曲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学号 201033087 姓名武喜亮主要内容:1、设计零件毛坯,绘制毛坯图。

2、制定该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卡。

3、设计B面加工工序过程,填写工序卡。

4、设计B面加工工序中所使用的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及其主要零件图。

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基本要求:在熟悉机械制造技术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的内容的基础上,阅读所发零件图图形,根据图形结构特点设计零件的毛坯结构,绘制零件毛坯图;根据零件的零件结构特点和各加工面的尺寸以及形位公差和表面精度,合理分配零件的各工序的加工方法;并结合毛坯尺寸确定制定工序的切削用量,填写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而后根据指定工序的加工情况,设计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及其主要零件图;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对设计过程作出总结。

主要参考资料:[1]张世昌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2]柯建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8完成期限:指导教师签名:评审小组负责人签名:2013年 10 月 11 日二、零件的分析2.1零件的作用设计对象为曲柄,它的作用是用来传递转矩。

零件头部是两个ø10H9孔,零件中间是一个ø18H8孔,都是用来与轴连接来传递转矩的,都有ø9大小的孔作为润滑油孔。

单拐曲轴加工 工艺说明书

单拐曲轴加工 工艺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单拐曲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学生:XXX学号:XXXXXXXX班级:XX级机械设计X班指导教师:X X 副教授2012年7月目录1 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1)1.2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2 毛坯的选择 (2)2.1 毛坯种类的选择 (2)2.2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 (2)2.3毛坯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2)3 工艺路线的拟定 (3)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3.2零件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4)3.3加工顺序的安排 (5)3.3.1加工阶段的划分 (5)3.3.2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 (5)3.3.3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6)3.3.4辅助工序的安排 (6)4 工序设计 (7)4.1 机床和工艺装备的选择 (7)4.2切削用量的确定 (8)4.3 工序尺寸的确定 (9)4.4 工时定额的计算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0)1.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由图纸得知,该单拐曲轴材料为QT60-2。

QT60-2是球墨铸铁的老牌号,相当于新标准QT600-3。

该牌号铸铁为珠光体型球墨铸铁,具有中高等强度、中等韧性和塑性,综合性能较高,耐磨性和减振性良好,铸造工艺性能良好等特点。

能通过各种热处理改变其性能。

主要用于各种动力机械曲轴、凸轮轴、连接轴、连杆、齿轮、离合器片、液压缸体等零部件。

曲轴是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或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零件。

它是往复式发动机、压缩机、剪切机与冲压机械的重要零件。

曲轴的结构与一般轴不同,它有主轴颈、连杆轴颈、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之间的连接板组成,钢性差,易变形,形状复杂,它的工作特点是在变动和冲击载荷下工作,对曲轴的基本要求是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和回转平稳性,因而安排曲轴加工过程应考虑到这些特点。

该单拐曲轴主要加工面为主轴颈端面、轴颈、倒圆、倒角以及阶梯部分,连接板侧面部分,连杆轴颈轴颈、倒圆以及阶梯部分,各油孔以及甩油板连接螺纹。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铣槽用夹具毕业设计任务书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铣槽用夹具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工装类)批次、层次、专业0602、专升本层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外学习中心学生姓名___ __ __ 学号 __ ___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轴套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定位夹紧方案设计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08 年3月9日起至2008 年4月30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一)、题目要求见附件1中所列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可从中任选一个题目,也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找一个相类似的题目。

不论是从附件中选题还是从工作中找相关题目,均需满足以下的内容及要求。

(二)、主要内容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根据题目中给定的零件的年产量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零件的分析(1)熟悉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用途及工作条件。

(2)分析零件图上各项技术要求,确定主要加工表面。

(3)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4)主要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5)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其它方面的表面质量要求。

(6)热处理要求及其它要求。

3、选择毛坯(1)根据零件用途确定毛坯类型。

(2)根据生产批量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3)根据手册查定表面加工余量及余量公差。

4、工艺规程设计(1)定位基准的选择(包括粗、精基准的选择)(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制定工艺路线(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综合图(5)工序设计①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a.选择机床b.选择夹具c.选择刀具d.选择量具②工序尺寸的确定及计算(6)选择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7)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5、机床夹具定位夹紧方案设计(1)拟定夹具的结构方案①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根据六点定位原则,分析工序图上所规定的定位方案是否可取,否则应提出修改意见或提出新的方案。

在确定了工件的定位方案后,即可根据定位基面的形状,选取相应的定位元件及确定尺寸精度和配合公差。

②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计算夹紧力③确定刀具的导向方式或对刀装置对于钻床夹具应正确地选择钻套的型式,铣床要合理地设置对刀装置,镗床夹具应合理地选择镗套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班级:机制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部分 工艺设计说明书1.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1.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曲轴是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或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零件。

它是往复式发动机、压缩机、剪切机与冲压机械的重要零件。

曲轴的结构与一般轴不同,它有主轴颈、连杆轴颈、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之间的连接板组成。

1.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1)主轴颈、连杆轴颈本身精度:主轴颈φ110003.0025.0++尺寸公差等级IT6,表面粗糙度Ra 为1.25μm ,连杆轴颈φ110071.0036.0--尺寸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Ra 为0.63μm ,轴颈长度公差等级为IT13,圆柱度误差0.015,连杆轴竟的圆柱度误差0.015。

2)位置精度,主轴颈与连杆轴颈的平行度φ0.02,主轴颈的同轴度误差为φ0.02。

1. 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曲轴的结构与一般轴不同,它有主轴颈、连杆轴颈、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之间的连接板组成,其L/D=818/110=7.44<12,钢性差,易变形,形状复杂,它的工作特点是在变动和冲击载荷下工作,对曲轴的基本要求是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和回转平稳性,因而安排曲轴加工过程应考虑到这些特点。

2. 毛坯选择2.1毛坯类型曲轴工作时要承受很大的转矩及变形的弯曲硬力,容易产生扭振、折断及轴颈磨损,要求材料应有较高的强度、冲击韧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所以要求用球墨铸铁QT600-2曲轴的毛坯:此零件属中批生产,固采用铸造毛坯。

2.2毛坯余量确定由书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表1.2-10查得毛坯加工余量为5,毛坯尺寸偏差由表1.2-2查得为±1.4.2.3毛坯-零件合图草图3.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3.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该零件是单拐曲轴。

中批量生产。

故选用中心孔定位,它是辅助基准,装夹方便节省找正时间又能保证连杆轴颈的位置精度,连杆轴颈与主轴颈的中心距为120不能直接在轴端面上钻中心孔,加工连杆时,可利用以加工过的主轴颈定位,安装到专用的偏心卡盘分度夹具中使连杆轴颈的轴线与转动轴线重合。

3.2加工顺序的安排此零件是单拐曲轴,刚性差、易变形,中批量生产。

故选用中心孔定位,它是辅助基准,装夹方便节省找正时间,又能保证连杆轴颈的位置精度。

先以主轴颈为粗基准连杆轴颈作支撑铣两端面,粗打中心孔。

该零件的刚性差,应按先粗后精的原则安排加工顺序,逐步提高加工精度,主轴颈与连杆轴颈的加工顺序:先粗加工主轴颈再半精加工主轴颈,然后粗加工连杆轴颈,再磨主轴颈,再磨连杆轴颈。

3.3定位基准选择先以主轴颈为基准铣曲轴两端面并打中心孔,再以两顶尖定位方式粗加工主轴颈,再半精加工主轴颈,再以偏心卡盘分度夹具夹住主轴颈加工连杆轴颈,再磨主轴颈,最后磨连杆轴颈。

3.4加工阶段的划分说明加工阶段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

3.5主要机加工工序简图1、铸铸造、清理2、热处理正火3、锯式样4、铣曲轴两端面并从两面钻中心孔5、粗车主轴颈右端6、粗车主轴颈左端7、半精车主轴颈右端8、半精车主轴颈左端9、粗车连杆轴颈,切第一、二侧板10、粗铣连杆上、下及前、后端11、在第一侧板上钻油孔,在主轴颈左端钻油孔12、扩孔φ3213、在油孔中攻螺纹4-M24、M12,并倒角14、在主轴颈右端粗铣键槽15、校直16、热处理:淬火17、去毛刺(在所有侧面去除机械加工所留下的毛刺)18、清洗吹净在乳化液中清洗曲轴,重点清洗顶尖孔和油孔,保证没有铁削、油污和其他赃物,清洗时间不少于3min,清洗的同时通入压缩空气以提高清洗效果,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零件,并用擦布擦净中心孔表面。

19、检验20、修正中心孔21、磨主轴颈右端并倒角22、磨主轴颈左端并倒角23、磨连杆轴颈,第一、二侧板,并倒角24、磨连杆上、下端及前、后端并倒角25、去毛刺吹净在所有油道孔口处抛光棱边,在键槽、主轴颈及连杆轴颈上去毛刺,仔细吹净曲轴油孔中的切削和油污。

26、检验 27、动平衡曲轴的动平衡量每端不大于120g.cm n=600r/min 28、去除不平衡量 29、校直 30、终检4.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φ110003.0025.0++φ110071.0036.0--φ10540.024.0--140008.0022.0++9410316453.0+27028074.0022.0--1018018410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所用的设备有:卧式双面中心钻床、CA6140、特种多刀车床、立式铣床、摇臂钻床、攻螺纹机床、液压床、辊道、清洗机、检验台、外圆磨床、动平衡机。

夹具有:顶尖、V形块、偏心卡盘分度夹具。

钻直孔专用夹具、钻斜孔专用夹具。

刀具有:90度车刀、R3圆弧车刀、铣刀、φ10、φ20钻头、砂轮、切断刀。

量具有:千分尺、游标卡尺、专用卡规。

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1)铣曲轴两端面并从两面钻中心孔时:(T1=T辅T2=T机T3=T工T4=T休)切削用量:ap=5由表7.3-5得:f=0.5mm/r由表7.3-11得v=16m/min则n=318x16/22=231.3=232r/mm工时定额:由表7.4-1得钻中心孔时机动时间为:lf=2/dxcotkr=2/22xcot120=18.7T2=lw+lf/fxn=26.66+18.7/0.5x232=0.4min由表3.3-1得:装夹工件时间为1.1min由表3.3-2得:松开卸下工件时间为0.76min,由表3.3-3得:操作机床时间为:0.02+0.04+0.03+0.09+0.08+0.02+0.01+0.02+0.03+0.06+0.04+0.04+0.03=0.51min由表3.3-4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1+0.14=0.24minT1=0.76+1.1+0.51+0.24=2.61min由表3.3-33得布置工作地、休息和生理时间分别为:T3=53min、T4=15minT基=lz/nfap=26.66x5/232x0.5x5=0.3min则T总=T1+T2+T3+T4+T基=69.31min(2)粗车主轴颈右端时:切削用量:(车刀刀杆尺寸BXH取25X25)ap=2.6 ,由表5.3-1得f=1.3,由表5.3-20查得v=59m/min,则n=318v/d=318x59/112.4=166.9=167r/min工时定额:由表3.3-1得:装夹工件时间为1.1min由表3.3-2得:松开卸下工件时间为0.76min,由表3.3-3得:操作机床时间为:0.02+0.04+0.03+0.09+0.08+0.02+0.01+0.02+0.03+0.06+0.04+0.04+0.03=0.51min由表3.3-4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1+0.14=0.24minT1=0.76+1.1+0.51+0.24=2.61min由表5.4-1得机动时间为:T2=0.07+0.06+0.04+0.03=0.2min由表3.3-33得布置工作地、休息和生理时间分别为:T3=53min、T4=15minT基=lz/nfap=412.8x5/167x1.3x2.6=3.7min则T总=T1+T2+T基+53+15=77.51(3)粗车主轴颈左端时:切削用量:ap=2.6由表5.3-1得:f=1.3mm/r由表5.3-20得:v=59m/min则n=318v/d=318x59/112.4=166.9=167r/min工时定额:(同上)T1=2.61min T2=0.2min T3=53min T4=15minT基=91.6x5/167x1.3x2.6=0.81minT总=T1+T2+T3+T3+T基=74.62min(4)半精车主轴颈右端时:切削用量:(刀尖圆弧半径取0.5)ap=2由表5.3-2得f=0.1mm/r由表5.3-20得v=120m/min则n=318v/d=318x120/110.4=346r/min工时定额:(同上)T1=2.61min T2=0.2min T3=56min T4=15minT基=lz/nfap=410.8x5/346x0.1x2=29.7minT总=T1+T2+T3+T4+T基=103.5min(5)半精车主轴颈左端时:切削用量:ap=2由表5.3-2得f=0.1mm/r由表5.3-20得v=120m/min则n=318v/d=318x120/110.4=346r/min工时定额:(同上)T1=2.61min T2=0.2min T3=56min T4=15minT基=93.6x5/346x0.1x2=6.8minT总=80.61min(6)粗车连杆轴颈,切第一、二侧板切削用量:ap=4.6由表5.3-1得f=1.2mm/r由表5.3-20得v=48m/min则n=318v/d=318x48/110.4=139r/min工时定额:由表3.3-21得装夹工件时间为0.6min由表3.3-23得操作时间为0.02+0.02+0.05+0.05+0.01=0.15min由表3.3-24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14minT1=0.6+0.4+0.15+0.14=1.29min T2=0.2min T3=56min T4=15minT基=lz/nfap=163.5x5/139x1.2x4.6=1.1minT总=73.6min(7)粗铣连杆上、下端及前、后端:切削用量:ap=4.5由表6.3-2得f=0.25mm/r由表6.3-21的硬质合金铣刀铣削灰铸铁时v=120m/min则n=318v/d=318x120/270.5=142r/min工时定额:由表6.4-1得T2=lw+l1+l2/vf=313+10+10/0.25x142=9.4min由表3.3-7得操作时间为:0.83min由表3.3-8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14minT1=2.27min T3=51min T4=15minT基=lz/nfap=313x5/142x0.25x4.5=9.8minT总=87.5min(8)在第一侧板钻油孔,在主轴颈左淀钻油孔:切削用量:ap=230 由表7.3-1得f=0.5mm/r 由表7.3-11得v=16m/min则n=318v/d=318x16/20=254.4r/min工时定额:当钻φ20深230油孔时:T2=lw+lf+lt/fn=230+17+0/0.5x254.4=1.9min(lf=dm/2cotkr=20/2cot120=17) T基=230x20/254.4x0.5x230=0.16min当钻φ20 深160油孔时:由表7.4-1得T2=lw+lf+lt/fn=160+17+0/0.5x254.4=1.4min(lf=dm/2cotkr=20/2cot120=17) T基=160x20/254.4x0.5x0.6=0.16min当钻φ10 深200油孔时:T2=lw+lf+lt/fn=200+8.5+0/0.5X254.4=1.7min(lf=dm/2cotkr=10/2cot120=8.5) T基=200x10/254.4x0.5x200=0.08min由表3.3-9得装夹工件时间为0.17min由表3.3-10得松卸工件时间为0.15min由表3.3-11得操作时间为0.4min由表3.3-12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04minT1=0.76min T3=47min T4=15minT总=68.07min(9)在主轴颈右端粗铣键槽:切削用量:ap=9.7 由表6.3-2得f=0.3mm/r 由表6.3-11得v=49m/min则n=318v/d=318x49/105=149r/min工时定额:由表6.4-1得T2=(t+lw)/vf2+(lw-d0)/vf=(10+179.7)/49x9.7+(179.7-105)/(49x0.3)5.5min由表3.3-5得装夹工件时间为0.11min 由表 3.3-6得松卸工件时间为0.1min由表3.3-7得操作时间为0.68 min 由表 3.3-8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18minT1=1.07min T3=51min T4=15minT基=lz/nfap=179.7x10/149x0.3x9.7=4.2minT总=76.8min(10)磨削主轴颈右端并倒角:切削用量:ap=0.4 由表10.2-2得f=0.4mm/r v=22m/minn=318v/d=318x22/110=64r/min工时定额:由表3.3-13得装夹和松卸工件时间为:0.19min 0.10min由表3.3-15得操作时间为0.37min 由表3.3-16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08min T1=0.74min T基=403x0.4/64x0.5x0.4=13min T3=60min T4=15minT总=88.74min(11)磨削主轴颈左端并倒角:切削用量:ap=0.4 由表10.2-2得f=0.4mm/r v=22m/min则n =318v/d=64r/min工时定额:由表3.3-13得装夹和松卸时间为0.19 min 0.10 min由表3.3-15得操作时间为0.37min 由表3.3-16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08min T1=0.74min T3=60min T4=15min T基=94x0.4/64x0.5x0.4=3minT总=78.74min(12)磨削连杆轴颈第一、二侧板并倒角切削用量:ap=0.4 由表10.2-2得f=0.4mm/r v=22m/min则n =318v/d=64r/min工时定额:由表3.3-13得装夹和松卸时间为0.09 min 0.08 min由表3.3-15得操作时间为0.39min 由表3.3-16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08min T1=0.64min T3=60min T4=15min T基=164x0.4/64x0.5x0.4=5.2minT总=82.9min(13)磨削连杆上、下端并倒角:切削用量:ap=0.5 由表10.2-2得f=0.5mm/r v=22m/min则n =318v/d=318X22/270=26r/min工时定额:由表3.3-13得装夹和松卸时间为0.19 min 0.10 min由表3.3-15得操作时间为0.41min 由表3.3-16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08min T1=0.78min T3=60min T4=15min T基=270x0.5/26x0.6x0.5=17.3minT总=93.1min(14)扩孔φ32切削用量:ap=45 由表7.3-2得f=1mm/r 由表7.3-12得v=20.9m/min则n =318v/d=318X20.9/32=208r/min工时定额:由表7.4-1得T2=iw+lf+lt/fn=(45+10.2)/(1x208)=0.3min【lf=(dm-dw)/2cotkr=(32-20/2cot120=10.2)】由表 3.3-9得装夹工件时间为0.17min 由表 3.3-10的松卸工件时间为0.15min由表3.3-11得操作机床时间为0.42 min 由表3.3-12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05min T1=0.79min T3=47min T4=15min T基=45x32/208x1x45=0.16minT总=63.25min第二部分第12号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由工序图可知此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具体加工要求如下:钻4-φ22孔,深度为7,无其它技术要求,该工序在摇臂钻床上加工,零件属中批量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