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0张PPT)(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人教版必修一4.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36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4.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36张PPT)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战前中国与日本
日本
中国
政 明治维新后,确立资本主 治 义君主立宪制
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经 济
资明 资本治本主维主义经新义济后 道发, 路展走 ,起上 成来
地 为亚洲强国。
缘 国土狭小,资源匮乏
制度腐朽,疏于备 战自,然经给济日占本主以导可地乘位 之机。
(3)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2.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
1894.11
旅顺
1895.2
威海卫
黄海海战 1894.9 平壤 1894.9
1894.7 丰岛
1894年11月,中日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 攻陷旅顺,对市内居 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 老弱妇孺无一幸免。 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 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同 胞尸体,估计超过二 万人遇害。
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二州
为通商口岸。 开辟内河新航线。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 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与影响
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
《辛丑条约》内容与影响
内容
影响
①赔款4.5亿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 强控制。
②划使馆界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 营;
③拆炮驻兵 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 列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镇压反帝;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25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25张PPT)
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成为义和团运动;资 产阶级爱国知识分子试图通过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 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战后余波
三国干涉还辽
1、原因:《马关 条约》的签订,损 害了俄、德、法三 国在华利益。
2、实质:帝国主 义在华利益之争。 (1)图中的“渔夫”代表哪个国家?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有 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2 直接原因
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1、兴起的原因:
(1)根本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2)客观原因:清政府无法承担反帝重任。 (3)直接原因:中国人民与外国教会势力矛盾激化。
2、口号:扶清灭洋 3、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的进程。
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侵华战争列强各打 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 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 势力;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采 取不干涉政策。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征韩侵华是日本的一贯国策;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形成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默 许和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径。 4、清政府腐朽落后 5、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分析两次战争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危害。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征韩侵华是日本的一贯国策;
日本觊觎中国,由来已久。16世纪大将军丰臣秀吉 发动侵朝战争,扬言其目的是“直捣大明国”。17世纪 日本著名戏剧家近松门左卫门,曾在其作品中让日本人 占领了南京。19世纪初学者佐藤信渊设计了一个入侵 和占领中国的“秘策”, 提出先攻取满洲,然后“经略” 整个中国。1855年,维新先驱吉田松阴提出“垦虾夷, 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支那,君临印度”的狂妄设 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 (共22张PPT)
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①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 ②列强侵略进入资本输出、 分割世界的新阶段。
12
八国联军侵华(19侵华(1900——1901年)
1.起因
(1)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
义和团运动爆发(扶清灭洋)(直接原因 )
(2)中国人民的反抗引来侵略者的镇压——
制。

②划使馆界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地 半
③拆炮驻兵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 武装控制之下便于镇压反帝活动。
封 建

④严禁反帝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会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⑤设外务部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的
外交政策。(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21
22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
设工厂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 设厂,产品运销内 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和危害
《马关条约》中, 最破坏能主体权现,刺资激本瓜主分 义 列强进入帝国主义 阶加重段负侵担华,控新制要经求济 的
条款是什么?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投资设厂,体现 加了深列掠强夺资,阻本碍输民出族资 本的主新义要发求展
时间:1894—1895年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6
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惨败?
材材料料二一::明18治88天年皇,于仅1光88绪7年皇谕帝令的,婚“礼朕就以耗为资在50建0 国万事两务白中银,,加从强18海88防年是开一始日,也慈不禧可又放花松费的巨事款情、。甚 然至而挪从用国海库军岁经入费中公尚开难大以规立模即整拨修出颐巨和款园供。海与防此之同 用时,,故慈朕禧深还感下不令安进。行兹“决三定海从”内工库程中。提颐取和3园0万工日程 元和,“聊三以海资”助工,程望耗诸资大巨臣大深,明大朕大意加。重”了清政府的 伊财藤政首负相担接,到从御而旨给深海为军感的动建,设便发召展集造地成方严长重官的作后 了果传。达。全国华族(有爵位的人及其家属)和富 豪也无不为之感─动─,《竞中相国申近请代为海海军防史捐》款第。2到069页 月底,捐款总额达103万8千日元。海军将这些捐 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19张PPT)

本课重点难点突破
难点之一
4.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适应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西方列强援 引“利益均沾”条款获取同样利益。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 榨取巨额利润,并且利用关税特权,严重排挤和摧残着中国的民族工业,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综 上 所 述 , 由以上四个方面比较可以看出,《马关条约》在每个方面对中 国的侵略都比《南京条约》更加深化,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 度大大加深了。
本课重点难点突破
爱国 主义
学习小结
谢谢观赏
条约影响 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
辛丑条约带给中国巨大的影响
政治方面
1
《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经济方面
2
赔款共分39年才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翻一倍多,也使得中国在很长 一段时间内翻不了身,经济实力极度落后。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 -马关条约-
时间背景
爆发时间
爆发原因:个人原因与社会原因
最终结果:中国惨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条约内容
1.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允 许名国驻兵保护; 2.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 铁路沿线要地; 3.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4.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前沿导论


目录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时间背景
爆发时间
主要战役及关条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41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41张PPT)
1、上图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瓜分中国的漫 画.这幅漫画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2.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
的国家是 ①俄国 ②法国 ③英国 ④
日本 ⑤美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⑤
3.19世纪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
慈禧太后挟光绪仓 皇出逃
廊坊阻击 战
清军、义和团与八 八国联军攻陷北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
国联军天津激战

沽口登陆
八国联军在北京朝阳门外屠杀义和团团民
4、结果: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

内容
影响

①赔款4.5亿 加重人民的负担, 税收受列强控制;
②划使馆界 “国中之国”,成为
民 地 半 封
列强侵华大本营;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政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 民族的真正觉醒
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维新派: 戊戌变法 革命派: 决心用暴力
推翻清政府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1、原因: 根本原因—列强要瓜分灭亡中国;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等木国颤
条乃人抖
约 残


。 他
着 的
沉思一:造成近代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列强的侵略
沉思二:为什么列强会在1840年后不断 地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列强为什么 以中国为侵略目标?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24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24张PPT)

帝国主义时期列强侵略新特点:
①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②政治: 瓜分中国
近 代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商 口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
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有感》(1896年春)
探究学习: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 机?《马关条约》体现了哪些列强侵略的新特点?
三、 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割三地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二亿
开四口 设厂 免税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深重,民族矛盾尖锐。
2、如何评价其口号?(“扶清灭洋”)
体现了爱国精神,但有盲目排外性,
也没有认清清政府的本质。
材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 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 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 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思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甲午中日战争
一、背景:
材料: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大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 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日本借什么事件蓄谋挑起对中国的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23张PPT)(推荐下载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23张PPT)(推荐下载课件)

D①②⑤
4、《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是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②阻碍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造成国家财政困难④中
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
A、① ② ③
B、 ① ③ ④
C、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5.“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
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
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
6.(2010·西安模拟)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的报纸
《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
中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
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
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
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指
的是( )
A.侵华英军
B.英法联军
C.发动甲午战争的日军 D.八国联军
导入新课
• 昔日的辉煌随历史而去,万邦来朝的 记忆依稀还留在心中。
• 面临数千年未遇之变局、数千年未遇 之强敌。甲午,一场中国命运的决战, 一场异常痛苦的考试。 ——网络评语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
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重大战役、《马关条约》的 内容及危害;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辛丑条约》 对中国的危害和影响。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1896年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
作者为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和团运动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乃霸天,不禁神佛忘祖先。 男无伦,女鲜节…… 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 神出洞,仙下山,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 扶助人间把拳玩。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一概鬼子全杀净,大清一统庆生平。
1.义和团运动的社会背景 ①19世纪后期,外国政治和经济势力逐渐渗透,导致北方地区民众社会生活动荡。 ②灾荒不断。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开放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战争后

开放的通商口岸

趋势:从东南沿海到沿江,

沿江再到内地。

说明:外国侵略势力不断

深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使中国面临亡国
灭种、从半殖民地 沦为殖民地的严重 危机。
一、甲午中日战争
4.失败原因(简要了解,不做要求):
(1)认识原因: 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一味依靠外 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
(2016·全国卷Ⅰ·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 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 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一、甲午中日战争
(2)思想原因: 信奉“武器决定论”。
(3)战略原因: 放弃和丧失制海权。
(4)政治原因: 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5)外部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 战前准备充分。西方列强的纵容默许。
一、甲午中日战争
5.影响:
(1)对中国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1895.2.2 威海卫战役
1894.7.25 丰岛海战
一、甲午中日战争
3.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
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损失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②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军事) ③转向日本学习,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思想)
清政府:开始了军事改革,建立起新式陆军家,“实业 救国”; 资产阶级革命派: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农民阶级: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成为义和团运动。
(2018·全国卷2·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 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 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 当时( )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1.背景 (1)日本: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 (根本原因) (2)1894年日本趁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之机,派大军入侵朝鲜。 (直接原因) (3)清政府:政治腐败,不做战事准备,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4)世界:帝国主义对日本侵华行为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
一、甲午中日战争
2.过程
年息 4厘 5厘 4.5厘
年限 36 36 45
共计
白银 3
亿两
偿还本息
白 银 7 亿 两
借款附带有严苛的政治经济条款,以关税、盐税做担保,接受 财政监督,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争做中国的债主 抢夺路权矿权,争相开厂 瓜分中国狂潮 利用宗教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门户开放政策

鸦片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①丰岛海战:标志战争爆发。 ②平壤战役:清军失败,退回国内。 ③黄海战役:中方主力尚存,由于李鸿章 保船避战,日军乘 机控制 黄海 制海权。 ④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⑤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战争经过
旅顺大屠杀
黄海海战 1894.9.17
平壤战役1894.9.15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 (旧)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 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新)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 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018·全国卷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 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 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 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 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①是广泛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②消极的一面:盲目排外、迷信愚昧等。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过程
①爆发: 1900 年6月,英、美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 发动侵华战争。 ②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先后占领天津、北京。
3. 补充:东南互保(维护了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免于战
一、甲午中日战争
5.影响:
(2)对日本: 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迅速走上资本主义 强国之路,进一步侵略 扩张。 ②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3)对西方: 拓宽了侵华途径——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背景: (1)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企图把中国变为列强的殖民地。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拓展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途径,阻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变化: 商品输出 割地
资本输出 瓜分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借债情况表
时间 1895年 1896年 1898年
债主 俄、法银行团 英、德银行团 英、德银行团
借款额 4亿法郎 1600万英镑 1600万英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