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说课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说课课件(29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说课课件(29张)

• 教育教学思想,是成功开展教育教 学的灵魂和前提。
一、说教学思想
• 信息时代,知的,一个装满知识点、 不会思考的大脑,必将被时代淘汰!
• 我的历史教学思想是:
• 轻知识传授,重能力培养!
二、说教学策略
• 怎样实现“轻知识传授,重能力培养”教 学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1895年3月19日,作为甲午战 争战败国的代表,李鸿章到达日本 小城马关(今下关)。伊藤博文热 情地接待了自己的老朋友李鸿章。 然而,作为中日双方的关键决策者, 他和伊藤博文在东亚政治场上的地 位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20年前,1895年的4月17日, 一纸《马关条约》,白纸黑字,确 认了中日两国关系史无前例的逆 转——日强而中弱。 直到70年前,1945年另一纸日 本投降书,中国才踩住命运的刹车, 转败为胜。
三、说教学过程
两场变革自强运动的成效如何呢?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给出了答案……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甲午中日战争 【自主梳理·知识清单】
三、说教学过程
【活学活用·思考交流】
合作探究1: (师问)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的结果让人
震惊,也令人困惑。甲午战争与前面的两次鸦片 战争不同,中国有了近代海军,有了坚船利炮, 更有着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爱国官兵„„可是, 为什么中国还是败给了日本? (生答):„„
三、说教学过程
【活学活用·思考交流】
提示:⑴同意赫德观点。中国仅靠正义而不是凭实力来对抗日 本,实力不敌日本。⑵同意伊东佑亨观点。中国没有像日本那 样去旧谋新,进行全面变革,中国败在制度的落后。 北洋水师刚建成时,号称世界第八、亚洲第一,但此后便不 再添置新舰。日本倾全国之力大力发展海军,很快追上中国, 并且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中国。赫德所说的“实力”,实际是 指综合国力。甲午战争中导致中国失败的,是综合国力的落 后,它不仅仅指经济因素、军事因素,还包括政治因素、心 理因素等等在内。伊东佑亨的这封信提醒国人,那种只要设 备和技术现代化而拒绝全面变革、拒绝制度现代化的选择最 终是靠不住的。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优秀教学案例第1课时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优秀教学案例第1课时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战争地图、战役视频等,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
2.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分析法,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历史,理解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普通士兵的牺牲和奉献。
4.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与我国其他历史战争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发言,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3.小组竞赛:设计有关战争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总结归纳
1.归纳战争原因: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如日本的侵略野心、清朝的腐败等。
2.归纳战争过程: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过程,让学生对战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作业展评:组织作业展览,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案例亮点
1.故事导入的亮点: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关注。这种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学的亮点:利用多媒体展示战争地图、战役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讨论战争遗址:组织学生参观战争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的历史痕迹,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链:围绕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设计一系列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战争案例,让学生分析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和指挥艺术,提高学生的军事素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19张PPT)

本课重点难点突破
难点之一
4.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适应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西方列强援 引“利益均沾”条款获取同样利益。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 榨取巨额利润,并且利用关税特权,严重排挤和摧残着中国的民族工业,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综 上 所 述 , 由以上四个方面比较可以看出,《马关条约》在每个方面对中 国的侵略都比《南京条约》更加深化,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 度大大加深了。
本课重点难点突破
爱国 主义
学习小结
谢谢观赏
条约影响 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
辛丑条约带给中国巨大的影响
政治方面
1
《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经济方面
2
赔款共分39年才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翻一倍多,也使得中国在很长 一段时间内翻不了身,经济实力极度落后。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 -马关条约-
时间背景
爆发时间
爆发原因:个人原因与社会原因
最终结果:中国惨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条约内容
1.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允 许名国驻兵保护; 2.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 铁路沿线要地; 3.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4.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前沿导论


目录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时间背景
爆发时间
主要战役及关条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的布局、逻辑性的内容和简洁的风格。板书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为时间轴,中间为主要事件和人物,右侧为影响和评价。
1.布局:时间轴从上到下依次列出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节点;中间部分按照事件发展顺序,列出关键事件和人物;右侧部分总结每个事件的影响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过程、结果;
(2)掌握两个事件的主要影响,理解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通过分析两个事件,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运用历史资料,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实证研究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
1.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过程、结果理解不深;
2.难以把握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及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有限,容易产生片面认识。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
2.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巩固练习成果,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3)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联系和区别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说课稿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相关纪录片、展示历史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历史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1.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
2.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和讨论情况;
3.学生历史分析报告的质量。
反思和改进措施:
1.分析学生课后习题完成情况,找出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2.结合课堂观察,优化互动设计,提高学生参与度;
3.针对学生历史分析报告,给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悬念式导入:向学生展示一幅战争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片描绘的是哪场战争吗?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背景式导入:简要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面临列强侵略的严峻形势,从而引出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的布局、简洁的内容和直观的风格。板书分为两部分:左侧为甲午中日战争,右侧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每部分包括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等关键信息。板书采用时间轴形式,突出战争发展的脉络。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提供直观的历史线索,便于学生理解战争的发展过程。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答案,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高一历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高一历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第12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过程与方法:课堂讨论问题探究、史料研读问题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大肆输出资本,使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抗争,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悲壮的事迹永远激励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爱国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如果爱国情感不被理性所控制,极有可能产生“爱国者反害国”的结果。

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必须兼顾。

世界历史充分表明,不实现国家近代化,真正的民族独立使不可能实现的。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影响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导入新课:从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导入。

讲授新课:一、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1、日本侵略中国原因首先,同学们通过预习,找一找日本为何侵略朝鲜和中国?(略)2、战争过程及战败原因我们来看一下,主要经历了哪几次大战?较量中,为何貌似强大的大清国以惨败而告终?战争是双方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我们先从直接的军事因素入手。

与以往不同,此次战争,海战拥有举足轻重地位。

大清国拥有一支颇具力量近代化的海军,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总体介绍,见幻灯片)一块来看看具有决战意味的黄海海战情况,海军武器装备如何?中日对比:(略)见幻灯片结论,仅凭装备北洋舰队稍逊日本联合舰队,但并非天壤之别,而是各有长短,大清国重炮巨舰,日本速射炮多和速度略快优势。

黄海海战结果如何?中国比较小的军舰很快被击沉或重创,但是战场上留下的两艘巨舰却让日本人无可奈何。

有人说是技术不精,打不准?五小时战斗中,“定远”、“镇远”的巨炮发射了197发炮弹,其中有十发命中日舰。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说课稿]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说课稿]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这一课结合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重大的战争,故学好本课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

以及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了解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斗争。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对于中国的危害,以及两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于中国的影响,并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评价这两个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大肆输出资本,使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同时爱国也必须讲求方式方法,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必须兼顾。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2)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二、说学情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比较法。

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

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