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出牙及换牙顺序图
幼儿园大班换牙PPT课件

目 录
• 换牙的基本知识 • 换牙期间的注意事项 • 换牙期间的常见问题 • 如何预防和解决换牙问题 • 总结
01 换牙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换牙
换牙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指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的 过程。
换牙期通常从婴儿期开始,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孩子先换下颌的乳中切 牙,然后是上颌的乳中切牙,接着是 下颌的乳侧切牙和上颌的乳侧切牙。
在孩子换牙期间,家长需要注意孩子 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帮助孩子顺 利度过换牙期。
孩子接着会换第一乳磨牙和尖牙,最 后换第二乳磨牙。这些牙齿的替换顺 序大致相同,但具体时间可能略有差 异。
家长和孩子的责任
定期口腔检查
01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口腔科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牙
齿问题。
关注孩子换牙进程
02
家长需要关注孩子换牙的进程,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03
家长应教导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督促他们养成按时刷牙的
好习惯。
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正确的刷牙方法
牙齿排列不齐可能导致口腔健康问题,如龋齿、牙周 病等,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4 如何预防和解决换牙问题
保持口腔卫生
01
02
03
每天早晚刷牙
使用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 和含氟牙膏,按照正确的 刷牙方法,清洁牙齿的每 一个面。
饭后漱口
吃完饭后,用清水漱口, 将食物残渣从口中冲洗出 去。
定期更换牙刷
对于有严重不良习惯的宝宝,可以考虑使用口呼吸矫正器或舌习惯矫正 器进行矫正。
03 换牙期间的常见问题
乳牙滞留
儿童换牙期的知识汇总(附换牙顺序图)

儿童换牙期的知识汇总(附换牙顺序图)儿童换牙期的知识汇总(附换牙顺序图)一\换牙的时间和顺序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 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
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
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我问过牙医,他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
我家宝宝是先长的两颗六龄磨牙,位于下排牙齿的最里面,左右各一颗,很大。
这两颗恒牙不是换出来的,也就是说没有相对应的乳牙。
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二\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1。
乳牙滞留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不肯“让位”脱落,就叫做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恒牙先天缺失(通过照X 光片发现宝宝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
这种滞留的乳牙如果没有松动,也没有龋坏,而且其它恒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话,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它到成人期仍能担负咀嚼功能。
乳牙滞留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者萌出不够力,导致乳牙根没有受到恒牙萌出的压迫因而未发生吸收或者吸收不全造成滞留。
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由于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而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乳牙恒牙及命名课件ppt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检查,以确保乳牙的 健康状况。
避免过度使用安抚奶嘴
过度使用安抚奶嘴可能会导致牙齿错位和颌 骨发育问题。
均衡饮食
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牙齿的健康发育,应避免 过多的糖分和酸性饮料。
02
恒牙介绍
恒牙的发育
恒牙的发育始于儿童期,通常 在6-7岁左右开始萌出,直到 20岁左右全部长出。
恒牙的发育过程受到遗传和环 境因素的影响,如饮食、生活 习惯和疾病等。
乳牙恒牙及命名课件
目 录
• 乳牙介绍 • 恒牙介绍 • 牙齿的命名规则 • 乳牙与恒牙的替换过程 • 乳牙与恒牙的问题与处理
01
乳牙介绍
乳牙的发育
乳牙的发育始于胚胎发育的早期 阶段,通常在宝宝出生前就已经
开始。
乳牙的发育需要大约20个月的 时间,这段时间是从宝宝出生到
2岁半左右。
在乳牙发育的过程中,宝宝的颌 骨会逐渐变大,同时乳牙也会逐
助于恒牙的保护和健康。
03
牙齿的命名规则
前牙的命名规则
总结词
前牙指位于口腔前部的牙齿,主要用于切割和咬断食物。
详细描述
前牙包括中切牙和侧切牙,中切牙位于口腔中央,侧切牙位于中切牙的两侧。 中切牙和侧切牙根据其位置和功能进行命名,其中中切牙又被称为门牙。
后牙的命名规则
总结词
后牙指位于口腔后部的牙齿,主要用于磨碎食物。
恒牙的护理与保护
定期刷牙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 时间不少于2分钟,采用正确的
刷牙方法,即水平颤动法和旋 转法相结合。
定期口腔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如 龋齿、牙龈炎等。
幼儿牙齿保健知识PPT课件

乳牙和恒牙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和排列顺序,家长应关注宝宝的牙 齿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幼儿牙齿生长阶段
01
02
03
萌芽期
宝宝出生后不久,口腔内 开始出现乳牙的牙尖。
生长高峰期
宝宝1-2岁时,乳牙开始 快速生长,进入生长高峰 期。
稳定期
宝宝6岁左右,乳牙开始 脱落,恒牙逐渐长出,生 长速度逐渐稳定。
教育幼儿正确刷牙、漱口和使用牙线,以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口腔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牙石、牙菌斑等牙周病危险因素,以预防牙周病的 发生。
饮食调整
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摄入,有助于维护口腔 健康。
其他幼儿牙齿疾病的预防
预防外伤
教育幼儿避免用牙齿咬硬 物或进行危险动作,以防 牙齿受伤。
关注牙齿发育
学校应该建立口腔健康档案,记录孩 子的牙齿状况和口腔健康状况,以便 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的口腔问题。
学校应该提供定期的口腔检查服务, 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的牙齿问题,如 蛀牙、牙周病等。
社会在幼儿牙齿保健中的作用
社会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 家长和孩子对牙齿保健的重视程
度,增强口腔健康意识。
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口腔保健服 务和资源,如社区口腔诊所、口 腔医院等,方便家长和孩子获取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控制糖分的摄入,鼓励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减少 零食和甜饮料的摄入,以降低蛀牙的风险。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因焦虑、紧张等情绪影响孩子的牙齿健康,及 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学校在幼儿牙齿保健中的作用
学校应该提供口腔卫生课程,教育孩 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口腔保健知识和 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养成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小孩换牙顺序图

小孩换牙顺序图当儿童到了差不多要换牙齿的年龄,会尤其关注儿童换牙顺序图,这是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儿童在哪个年龄阶段要开始换那颗牙齿,随意留意看是否能拔掉,保证牙齿长得整齐。
一般情况下,儿童换牙是按照牙齿上下排左右对称,先下后上的原则。
儿童换牙顺序为:在儿童6-8岁时开始长第一颗恒牙,即中切牙,第一磨牙也慢慢长出; 当儿童长到8-9岁时,开始长出侧切牙;10-12岁的儿童的双尖牙开始长出,首先会长第一双尖牙,即在侧牙旁边;儿童在11-12岁的时候,上下排的尖牙已经逐渐长出;12-13岁的儿童开始长第二磨牙;最后的第三磨牙,即智齿,要到儿童17岁后才开始长出,而且维持生长的时间会到21岁,因人而异。
下图是宝宝长牙的顺序图。
↓↓↓儿童换牙期注意事项1、时刻关注牙齿发育情况要经常关注儿童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定期带儿童看牙医,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2、养成刷牙的良好习惯要每天督促儿童刷牙,夜晚临睡前的那次最好由大人帮忙刷,特别是上排牙比较难清洁,最容易导致龋齿。
还有六龄磨牙也不容易刷到,因为长在口腔的最里面,要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牙刷头要尽量小一点,要不然伸到最里面的时候儿童容易呕吐。
除了刷牙,儿童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一下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3、进食有硬度的食物儿童换牙期间要多吃含纤维素高,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比如水果,胡萝卜,豆类,玉米等等,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通过咀嚼运动牵动面部及眼肌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牙床,颌骨和面骨的发育,既健康又美容。
这一点不光是适用于儿童,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吃的食物日趋精细,其实对于牙齿的健康是不利的,智慧齿(也叫第三磨牙)的退化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我们要时不时吃些坚硬耐磨的食物,让牙齿和口腔及其附近的肌肉得到应有的锻炼。
4、促进钙质的吸收要加强儿童的钙质吸收,督促宝宝多吃含钙质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芝士,豆腐,罐头鱼等等,同时要摄取足够的维他命C和D,因为这两种维他命对于钙质的吸收有帮助。
儿童换牙顺序图

儿童换牙顺序图一、换牙的时间和顺序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
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
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
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二、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1、乳牙滞留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不肯“让位”脱落,就叫做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恒牙先天缺失(通过照X光片发现宝宝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
这种滞留的乳牙如果没有松动,也没有龋坏,而且其它恒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话,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它到成人期仍能担负咀嚼功能。
乳牙滞留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者萌出不够力,导致乳牙根没有受到恒牙萌出的压迫因而未发生吸收或者吸收不全造成滞留。
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由于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而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宝宝出现“双排牙”,应尽早带宝宝去看牙医,通常是要拔掉乳牙的。
2、乳牙早失乳牙早失是指乳牙在恒牙尚未形成的时候提早脱落,会影响宝宝的咀嚼,不利于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邻近的牙齿向缺牙空隙移位,使缺牙间隙变小,导致换牙的时候相应的恒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而错位。
宝宝正常的长牙时间表及注意事项

宝宝长牙的时间和顺序1、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
侧切牙:下颌7个月,上颌9个月。
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
犬牙: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
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
有的宝宝牙齿萌出的顺序可能有所颠倒,但这并不会影响牙齿的排列,爸妈不要特别处理。
2、恒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第一恒磨牙(六龄齿)、下颌中切牙(下门牙):5-8岁下颌侧切牙、上颌中切牙(上门牙):6-9岁上颌侧切牙(上门牙):7-11岁第一前磨牙、下颌尖牙(下虎牙):9-12岁第二前磨牙、上颌尖牙(上虎牙):9.5-14岁下颌第二磨牙:10.5-14.5岁上颌第二磨牙:11-15岁第三磨牙:16.5-26岁宝宝长牙注意事项1、长牙早宝宝有时可能会长牙比较早,在3-4个月就开始长牙了,不少部门都担心宝宝长牙太早会不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其实宝宝长牙早是因为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比较注意补钙,宝宝钙质充足,长牙就会早一些,这是正常的情况,爸妈不用过于担心。
2、长牙晚宝宝也可能会长牙较晚,有的宝宝一岁才开始长牙。
其实宝宝长牙的周期并不相同,虽然说六个月应长出第一颗牙,但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时间差距在半年以内都是属于正常的。
因此,爸妈也不要过于担心,长牙的快慢并不会影响牙齿的功能。
3、需要检查的情况宝宝在4-12个月长牙都是正常的情况,但若是巴伯超过一岁还没有长牙,爸妈就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看宝宝是否是缺钙。
宝宝长牙的症状长牙期间宝宝是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不同的宝宝表现也不同,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1、疼痛:你的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你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6、牙龈肿胀:检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以下是0-6岁儿童出牙数标准表:
0-6个月:一般情况下没有牙齿长出;
6-12个月:出现第一颗乳牙(一般是下颌中切牙);
12-18个月:出现4颗乳牙(包括上下颚的中切牙和侧切牙);18-24个月:出现8颗乳牙(包括上下颚的第一磨牙);
2-3岁:出现20颗乳牙(包括上下颚的第二磨牙);
3-6岁:乳牙已全部长出,共有20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时间段和出牙顺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标准,实际情况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有些儿童可能提前或延迟出牙,具体情况应以个体的体检结果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出牙时间及顺序图
一、换牙的时间和顺序
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
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
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
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二、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
1、乳牙滞留
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不肯“让位”脱落,就叫做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恒牙先天缺失(通过照X光片发现宝宝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
这种滞留的乳牙如果没有松动,也没有龋坏,而且其它恒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话,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它到成人期仍能担负咀嚼功能。
乳牙滞留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者萌出不够力,导致乳牙根没有受到恒牙萌出的压迫因而未发生吸收或者吸收不全造成滞留。
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由于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而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宝宝出现“双排牙”,应尽早带宝宝去看牙医,通常是要拔掉乳牙的。
2、乳牙早失
乳牙早失是指乳牙在恒牙尚未形成的时候提早脱落,会影响宝宝的咀嚼,不利于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邻近的牙齿向缺牙空隙移位,使缺牙间隙变小,导致换牙的时候相应的恒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而错位。
解决办法是预防为主,教育宝宝爱护自己的牙齿,并通过安全教育减少外伤。
如果已经发生乳牙早失,就要去看牙医,看是否要戴缺隙保持器。
3、乳恒磨牙龋齿
宝宝换牙期间乳恒磨牙容易患龋齿病,因为乳牙与恒牙共存,作为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的磨牙常常滞留食物残渣,宝宝刷牙又往往不够彻底,不容易把磨牙清洁干净。
解决办法是教宝宝提高刷牙技巧,或者在比较重要的时期由父母亲自帮宝宝刷牙。
龋齿会引起根尖病,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需要高度重视,如果已经发生龋齿,就要看牙医了。
就算只是乳磨牙患龋齿,也要及时医治,不能认为乳牙迟早要换而不去理会,那样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和生长。
4、牙齿错位咬合
宝宝换牙期间,除了牙齿替换以外,颌骨也在发育,慢慢地就建立了咬合关系。
乳恒牙交替时期,牙齿的排列常常不是那么好看的,会有歪斜的情形,恒牙也很少一步到位长到该长的位置,医学上称为暂时性错位咬合,家长们不必担心,因为人体的牙齿有排列整齐的倾向,会在牙齿发育的过程中自行调整而令错位恢复正常。
即使需要矫正,也通常是在乳恒牙交替完成以后才能进行的。
但是如果出现牙齿无法自行调整的错位咬合(这个要由牙医来诊断),就要及时诊治,以免影响宝宝的容貌。
5、多生牙
俗语“贼牙”,就是不受欢迎长多出来的牙,父母亲要随时留意,如发现可疑牙齿要及时看牙医,确定是否多生牙,如果未能及时铲除多生牙,会影响正常恒牙的萌出。
6、门牙间隙
宝宝长出的上下中切牙(门牙)之间往往会有空隙,有的甚至呈八字形,通常情况下,等宝宝长了侧切牙以后间隙就会自然消失,不必担心。
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子,是由于两颗门牙之间存在多生牙而导致门牙间隙,这个要通过照X光片检查确定后拔除多生牙来解决。
7、虎牙
恒尖牙最晚萌出,萌出时可能会因为前牙区牙槽骨的地盘被其它牙齿占据了,只能偏唇侧长出,形成虎牙。
要注意的是,虎牙不能轻易拔除,因为尖牙是全口牙齿中牙根最长最粗壮的,它对食物的撕裂作用独一无二,如果没了它,孩子的咀嚼力下降,将来可能吃不了排骨甘蔗之类的东西。
如果需要矫正,医生也会选择拔掉第一或第二双尖牙来达到矫正的目的,家长千万不要为了好看而擅自处理虎牙噢,有时候小虎牙也蛮可爱的嘛:)
三、换牙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要经常关注宝宝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定期带宝宝看牙医,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2、要每天督促宝宝刷牙,夜晚临睡前的那次最好由大人帮忙刷,特别是双排牙比较难清洁,最容易导致龋齿。
还有六龄磨牙也不容易刷到,因为长在口腔的最里面,要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牙刷头要尽量小一点,要不然伸到最里面的时候宝宝容易呕吐。
除了刷牙,宝宝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一下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3、宝宝换牙期间要多吃含纤维素高,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比如水果,胡萝卜,豆类,玉米等等,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通过咀嚼运动牵动面部及眼肌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牙床,颌骨和面骨的发育,既健康又美容。
这一点不光是适用于宝宝,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吃的食物日趋精细,其实对于牙齿的健康是不利的,智慧齿(也叫第三磨牙)的退化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我们要时不时吃些坚硬耐磨的食物,让牙齿和口腔及其附近的肌肉得到应有的锻炼。
4、要加强宝宝的钙质吸收,督促宝宝多吃含钙质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芝士,豆腐,罐头鱼等等,同时要摄取足够的维他命C和D,因为这两种维他命对于钙质的吸收有帮助。
5、要尽量避免宝宝睡觉时用口呼吸(通常是由于扁桃体肥大或者鼻腔疾病引起鼻子呼吸不畅造成),因为气流从口腔通过时,上颚受到向上的压力而不能正常向下发育,导致上颚向上隆起,上牙弓的左右两侧随之变窄,前部向前突出,结果萌出的门牙不仅向前倾斜,还会排列错乱,形成豁牙。
6、要及时纠正宝宝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吐舌咬舌,咬手指头或铅笔,用舌头舔牙齿等等,这些坏习惯都会影响宝宝牙齿的生长,导致牙齿变形。
7、要特别保护宝宝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颗恒磨牙---六龄磨牙,因为它对整个口腔的牙齿有定位和定高的作用,对宝宝颌骨和面部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对于其它恒牙的萌出以及排列整齐与否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8、要经常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尽量防止外伤导致牙齿缺失。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