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换牙期的知识汇总
儿童换牙期如何护理牙齿

儿童换牙期如何护理牙齿儿童的换牙期是一个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也是牙齿保健的关键时期。
在儿童换牙期,家长需要给予额外的关注和护理,以确保孩子的牙齿健康。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您护理孩子换牙期牙齿的建议:1.饮食保健儿童的饮食对牙齿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要确保给孩子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蔬菜、水果和谷物。
避免过多的糖和碳酸饮料,因为它们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建议给孩子喝水和牛奶,而不是果汁或碳酸饮料。
2.正确刷牙教导孩子正确的刷牙习惯非常重要。
在换牙期,孩子的牙齿会变得松动,并且新的永久牙齿开始长出来。
这时候,家长要特别注意让孩子使用适合孩子年龄的牙刷和牙膏,并教导他们正确地刷牙。
选择软毛刷,柔和地以小圆圈的方式刷牙。
刷牙时间应该是2分钟,每天至少两次。
3.使用牙线和牙线棒在孩子换牙期,新牙齿开始长出来,这会形成新的牙缝。
家长应教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牙线和牙线棒,以便去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使用牙线时要特别小心,不要划伤孩子的牙肉。
4.定期检查定期的牙科检查对维护儿童口腔健康非常重要。
建议每六个月或根据牙医的建议带孩子去做一次牙科检查。
牙医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任何问题,保持孩子的牙齿健康。
5.使用口腔保健产品选择适合儿童的口腔保健产品也很重要。
家长可以选择儿童牙刷和牙膏,这些产品有各种不同的口味和图案,可以吸引孩子使用。
此外,还可以选择含氟口腔漱口水来帮助孩子减少蛀牙风险。
6.调整饮水习惯7.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除了刷牙、使用牙线和定期看牙医外,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非常重要。
教导孩子在吃完饭后漱口,避免吃太多粘性食物或容易粘在牙齿上的食物。
8.鼓励使用保护装置在儿童换牙期,许多孩子会参加体育活动或其他运动。
鼓励孩子戴上牙套、牙盾或其他适当的口腔保护装置,以防止牙齿的意外损伤。
总结起来,儿童换牙期的牙齿护理需要家长的关注和指导。
正确的饮食、刷牙和使用口腔保健产品,定期检查牙医,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使用保护装置都是保护孩子的牙齿健康的关键。
儿童换牙期的知识汇总(附换牙顺序图)

儿童换牙期的知识汇总(附换牙顺序图)儿童换牙期的知识汇总(附换牙顺序图)一\换牙的时间和顺序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 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
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
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我问过牙医,他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
我家宝宝是先长的两颗六龄磨牙,位于下排牙齿的最里面,左右各一颗,很大。
这两颗恒牙不是换出来的,也就是说没有相对应的乳牙。
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二\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1。
乳牙滞留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不肯“让位”脱落,就叫做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恒牙先天缺失(通过照X 光片发现宝宝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
这种滞留的乳牙如果没有松动,也没有龋坏,而且其它恒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话,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它到成人期仍能担负咀嚼功能。
乳牙滞留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者萌出不够力,导致乳牙根没有受到恒牙萌出的压迫因而未发生吸收或者吸收不全造成滞留。
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由于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而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换牙小知识

换牙小知识
1. 换牙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一部分,一般发生在6岁到12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乳牙会逐渐脱落,被恒牙替代。
2. 牙齿的脱落和恒牙的生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一般来说,儿童的下颚先脱落,上颚稍晚。
3. 恒牙的替换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年。
换牙开始时,最先脱落的是前牙,然后是侧切牙、犬牙和第一磨牙。
4. 换牙过程中,有时乳牙会在恒牙萌出之前脱落。
在这种情况下,暂时会有一段时间的缺牙。
5. 换牙过程可能会伴随一些不适症状,如牙龈疼痛、肿胀、瘙痒等。
这些症状一般是暂时的,可以通过正确的口腔卫生和舒缓牙龈的方法来缓解。
6. 在换牙期间,儿童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预防龋齿和其他口腔问题的发生。
7. 如果恒牙在乳牙脱落后长时间没有长出来,或者牙齿生长不正常,应及时向牙医咨询,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8. 恒牙的健康与儿童的饮食和营养密切相关。
儿童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少食糖分和碳酸饮料,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牙齿的健康生长。
请注意,这些是一般的换牙知识,具体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对换牙过程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咨询牙医。
换牙小常识

换牙小常识1. 换牙的顺序一般来说,前牙和下颌的牙齿是首先开始脱落的。
然后是上颌的牙齿和后牙。
整个过程通常需要2-3年的时间完成。
换牙的时间因个体而异,但大多数孩子在12岁左右会拥有完整的恒牙。
孩子开始脱牙时,通常会有一些症状,包括:- 牙齿变松- 牙齿摇晃或旋转- 牙齿痛或不适- 牙齿出现空隙- 牙齿受挤压这些症状正常情况下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孩子感到疼痛严重或出现血肿等情况,需要寻求医疗帮助。
3. 如何保持口腔卫生4. 饮食结构5. 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孩子换牙的过程是成长和发育中的一部分。
了解孩子换牙的小常识,鼓励和支持孩子,可以帮助他们度过这一特殊的时期并健康成长。
6. 牙科保健孩子在换牙期间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确保牙齿健康。
建议经常带孩子去看牙医,了解孩子牙齿的健康情况。
如果孩子有牙齿疼痛,需要尽快就医,以避免疾病的恶化。
7. 牙齿保护- 戴上牙套或其他牙齿保护装置- 避免咬硬物或玩极端的运动- 如果孩子从事某种比较危险的运动,可以考虑让孩子戴上一个牙齿护具。
8. 牙齿矫正孩子在换牙期间可以开始矫正牙齿,以确保牙齿的排列正常。
让孩子在牙齿还没有完全长出来之前进行矫正可以使牙齿排列更加易于矫正,并且可以减少治疗时间。
9. 牙齿萌出异常如果孩子的牙齿萌出异常,可能需要进行牙齿移位或拔牙等治疗。
如果牙齿不正常地生长,会影响孩子的咀嚼和口腔健康。
及早发现和治疗问题可以避免日后的疾病和不适。
10. 牙齿缺失如果孩子因为牙齿萌出异常或其他原因导致牙齿缺失,可以考虑使用假牙、种植牙等方法进行修复。
这可以保证孩子的口腔健康,并使牙齿排列更加整齐漂亮。
换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项重要事件。
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孩子换牙的小常识,帮助孩子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同时加强牙齿保健,促进孩子的口腔健康和整体发展。
11. 牙齿保健习惯的养成在孩子的牙齿保健中,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十分重要。
这包括每天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检查等。
换牙(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换牙(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换牙是乳牙脱落,恒牙长出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乳牙牙根的下方,都有一个对应的恒牙胚。
随着孩子生长发育,恒牙胚也逐渐发育并陆续萌出,恒牙在萌生过程中,直接压迫乳牙根,使乳牙根渐渐吸收,变得越来越短,直至完全消失。
于是乳牙便开始脱落,恒牙逐渐长出。
二换牙时间通常情况下,6~7岁时下颌的乳中切牙(中门牙)开始摇动、脱落,不久,在此处长出恒中切牙;同时,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磨牙。
此后,其他牙也陆续替换。
恒牙的单尖牙和双尖牙,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脱落后,才能长出来。
直到12~13岁,乳牙全部脱落,恒牙替换完毕。
再以后,单出恒牙:12~14岁在第一磨牙后面长第二磨牙,18岁以后长第三磨牙。
有些人没有第三磨牙也属正常现象。
换牙的顺序和时间大致如下:三换牙期间的问题1.乳牙滞留乳牙该掉的时候而不掉这种现象称为乳牙滞留。
(1)主要原因①恒牙胚错位;②局部炎症;③恒牙胚缺失。
(2)治疗恒牙已萌出而乳牙仍未脱落的滞留牙,应尽早拔除,以免影响恒牙在正常位置上萌出。
超过换牙年龄而乳牙未脱落,恒牙未萌出者,则不要轻易拔掉,若是恒牙先天性缺失,应尽量保留乳牙。
2.乳牙早失乳牙在应脱落之前脱落,称为乳牙早失。
往往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
应在乳牙缺隙处戴缺隙保持器,防止两侧牙齿倾斜,直至恒牙萌出。
3.恒牙萌出困难恒牙在超过替牙期仍没有萌出,叫做恒牙迟萌。
主要原因:①乳牙早失;②多生牙;③牙瘤或囊肿的阻碍;④恒牙本身发育异常;⑤遗传因素;⑥缺钙。
4.牙齿错位咬合换牙期有时出现暂时性错位咬合,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往往会自行调整恢复正常。
而有的错位咬合不能自行调整,会影响颜面发育,应去医院诊治。
5.双层牙乳牙还没脱落,恒牙就钻出来,造成牙齿排成前后两排。
这并不罕见,很可能是乳牙根未能完全吸收造成的。
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
幼儿换牙知识有哪些

幼儿换牙知识有哪些幼儿换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关系到孩子以后牙齿情况以及脸型问题。
一般在五六岁开始,就会进行换牙。
换牙之后的牙齿比较坚固,如果吃吃没有换牙就要注意是不是存在牙齿问题。
如果不是蛀牙严重,尽量这个时候不要给孩子强行拔牙。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孩子的换牙是怎么样的吧!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下边的两颗门牙)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上边的两颗门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脱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
牙齿脱落通常从下边的两颗门牙开始,继而是上面的两颗门牙。
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口腔科拔除滞留的乳牙。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戴缺隙保持器,防止两侧牙齿倾斜,直至恒牙萌出。
恒牙萌出是否有困难乳牙过早脱落,孩子习惯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会变得肥厚,阻碍恒牙萌出。
缺钙也是恒牙迟迟萌出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及时给孩子补钙。
换牙时前恒牙从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萌出的恒牙即为成人牙齿的大小,出现轻度拥挤、扭转是正常的,可随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排齐,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矫治。
如果发现孩子有牙齿咬合问题,一定要及时矫正,否则会影响脸型以及牙齿的健康。
如果孩子有不良习惯一定要改正过来,不要用牙签扣牙齿。
太硬的食物不要用牙齿咬,注意保护牙齿,每天早晚都应该养成刷牙的习惯,吃完东西也要漱口。
儿童换牙常识及注意事项盘点

儿童换牙常识及注意事项盘点孩子们在临近6岁时开始出现换牙的现象,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换牙不仅代表着他们的牙齿发育进程,也代表着他们身体的生长发育。
因此,了解儿童换牙的常识及注意事项对于家长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盘点儿童换牙的常识及注意事项。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儿童换牙的基本常识。
1.换牙的年龄:儿童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换牙,但实际上每个孩子的情况都可能不同,可能有早换牙或晚换牙的情况。
2.换牙的顺序:通常情况下,儿童的下颌前牙会比上颌前牙早一些时间开始松动。
然后就会依次是上颌前牙、下颌侧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犬牙和上颌犬牙的顺序。
3.换牙的过程:当孩子的恒牙长出来之后,乳牙会逐渐松动,最终脱落,让出位置给新长出的恒牙。
这个过程可能会伴随着牙龈的肿胀和疼痛,所以孩子可能会感到不适。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家长们在儿童换牙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
1.维护好口腔卫生:儿童在换牙期间应该加强口腔卫生的管理,包括做好刷牙、漱口和使用牙线等。
牙齿周围的乳牙开始松动,这容易导致食物残渣的滞留,容易导致龋齿和口腔感染的发生。
2.饮食与咀嚼:当孩子的牙齿开始松动时,咀嚼力会受到影响,所以家长们需要注意孩子的食物选择。
避免给孩子吃过于粘稠的食物,如口香糖和硬糖等,这些食物可能会粘在松动的乳牙上,导致肿胀和疼痛。
3.定期看牙医:儿童在换牙期间应该定期到牙医那里进行口腔检查。
牙医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任何可能出现的牙齿问题,确保孩子换牙的过程顺利进行。
4.引导孩子正确拔牙:当一个乳牙已经松动到可以拔出的程度时,孩子可以尝试自己拔牙。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正确的拔牙方法,如用干净的手纱布或纸巾拿牙齿,避免使用力过大造成伤害。
5.鼓励孩子注意牙齿的变化: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关注他们的牙齿变化。
让他们理解换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最后,儿童们在换牙期间可能会经历一些不适。
对于这些问题,家长们可以采取一些缓解的方法,如使用冷敷垫来缓解牙龈肿胀和疼痛,适当给孩子服用一些非处方止痛药,以及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和理解。
儿童换牙常识及注意事项盘点

儿童换牙常识及注意事项盘点1、人一生换几次牙?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因此人的一生仅换一次牙。
2、什么是恒牙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脱落后萌出的牙齿即为恒牙。
恒牙数目为28~32颗。
恒牙在口腔中行使功能时间长,当恒牙因蛀牙或其它疾病丧失后,无其它牙齿替换。
因此,保护好恒牙至关重要。
3、小朋友换牙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一般情况下,小朋友换牙从5~6岁开始,到12岁左右结束,换牙过程持续6~7年。
换牙的时间个体差异较大:早的在5岁左右开始,到10岁左右完成全口牙齿的替换;晚的从7岁左右开始,到14岁左右结束。
一般来说女孩子换牙时间早于同龄男孩。
4、小朋友换牙顺序是怎样的?通常情况下,下颌切牙(下门牙)最先替换,一般发生在6岁左右。
接下来两年中,上颌切牙(上门牙)完成替换。
在9~12岁,尖牙(虎牙)和磨牙完成替换。
租用同名牙通常同时萌出,下颌牙萌出早于上颌同名牙。
5、为什么说“六龄牙”很重要?“六龄牙”即恒牙中的第一磨牙,位置在最后一颗乳牙的后部,一般在6岁左右萌出,因此称之为“六龄牙”。
六龄牙是恒牙中使用最长时间的牙齿,在咀嚼过程中期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影响牙齿排列的重要因素,因此保证六龄牙的健康非常重要。
六龄牙表面窝沟较明显,细菌及食物残渣容易堆积,此外,六龄牙位于口腔后部,儿童时期常常不能很好清洁这颗牙齿,因此,容易形成蛀牙。
家长应重视六龄牙,督促儿童做好口腔清洁,同时及时进行窝沟封闭预防蛀牙。
6、恒牙为什么要做窝沟封闭新萌出的磨牙(后牙)牙面窝沟点隙深,细菌及食物残渣易堆积,而磨牙位于口腔后部,不易清理干净,并且新萌出牙齿矿化不全,抵抗酸的能力弱,因此新萌出的磨牙极易形成蛀牙。
窝沟封闭可以将这些窝沟点隙封闭起来,减少食物残渣的堆积,使牙齿更易被清洁,从而降低蛀牙发生的概率。
7、小朋友换牙时牙齿排列不整齐,是否需要看医生在换牙时,小朋友的牙齿会出现排列不齐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换牙期的知识汇总(附换牙顺序图)一、换牙的时间和顺序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 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
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
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我问过牙医,他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
我家宝宝是先长的两颗六龄磨牙,位于下排牙齿的最里面,左右各一颗,很大。
这两颗恒牙不是换出来的,也就是说没有相对应的乳牙。
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二、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1、乳牙滞留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不肯“让位”脱落,就叫做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恒牙先天缺失(通过照X光片发现宝宝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
这种滞留的乳牙如果没有松动,也没有龋坏,而且其它恒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话,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它到成人期仍能担负咀嚼功能。
乳牙滞留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者萌出不够力,导致乳牙根没有受到恒牙萌出的压迫因而未发生吸收或者吸收不全造成滞留。
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由于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而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宝宝出现“双排牙”,应尽早带宝宝去看牙医,通常是要拔掉乳牙的。
2、乳牙早失乳牙早失是指乳牙在恒牙尚未形成的时候提早脱落,会影响宝宝的咀嚼,不利于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邻近的牙齿向缺牙空隙移位,使缺牙间隙变小,导致换牙的时候相应的恒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而错位。
解决办法是预防为主,教育宝宝爱护自己的牙齿,并通过安全教育减少外伤。
如果已经发生乳牙早失,就要去看牙医,看是否要戴缺隙保持器。
3、乳恒磨牙龋齿宝宝换牙期间乳恒磨牙容易患龋齿病,因为乳牙与恒牙共存,作为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的磨牙常常滞留食物残渣,宝宝刷牙又往往不够彻底,不容易把磨牙清洁干净。
解决办法是教宝宝提高刷牙技巧,或者在比较重要的时期由父母亲自帮宝宝刷牙。
龋齿会引起根尖病,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需要高度重视,如果已经发生龋齿,就要看牙医了。
就算只是乳磨牙患龋齿,也要及时医治,不能认为乳牙迟早要换而不去理会,那样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和生长。
4、牙齿错位咬合宝宝换牙期间,除了牙齿替换以外,颌骨也在发育,慢慢地就建立了咬合关系。
乳恒牙交替时期,牙齿的排列常常不是那么好看的,会有歪斜的情形,恒牙也很少一步到位长到该长的位置,医学上称为暂时性错位咬合,家长们不必担心,因为人体的牙齿有排列整齐的倾向,会在牙齿发育的过程中自行调整而令错位恢复正常。
即使需要矫正,也通常是在乳恒牙交替完成以后才能进行的。
但是如果出现牙齿无法自行调整的错位咬合(这个要由牙医来诊断),就要及时诊治,以免影响宝宝的容貌。
5、多生牙俗语“贼牙”,就是不受欢迎长多出来的牙,父母亲要随时留意,如发现可疑牙齿要及时看牙医,确定是否多生牙,如果未能及时铲除多生牙,会影响正常恒牙的萌出。
6、门牙间隙宝宝长出的上下中切牙(门牙) 之间往往会有空隙,有的甚至呈八字形,通常情况下,等宝宝长了侧切牙以后间隙就会自然消失,不必担心。
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子,是由于两颗门牙之间存在多生牙而导致门牙间隙,这个要通过照X光片检查确定后拔除多生牙来解决。
7、虎牙恒尖牙最晚萌出,萌出时可能会因为前牙区牙槽骨的地盘被其它牙齿占据了,只能偏唇侧长出,形成虎牙。
要注意的是,虎牙不能轻易拔除,因为尖牙是全口牙齿中牙根最长最粗壮的,它对食物的撕裂作用独一无二,如果没了它,孩子的咀嚼力下降,将来可能吃不了排骨甘蔗之类的东西。
如果需要矫正,医生也会选择拔掉第一或第二双尖牙来达到矫正的目的,家长千万不要为了好看而擅自处理虎牙噢,有时候小虎牙也蛮可爱的嘛:)三、换牙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1.要经常关注宝宝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定期带宝宝看牙医,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2.要每天督促宝宝刷牙,夜晚临睡前的那次最好由大人帮忙刷,特别是双排牙比较难清洁,最容易导致龋齿。
还有六龄磨牙也不容易刷到,因为长在口腔的最里面. 要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 牙刷头要尽量小一点,要不然伸到最里面的时候宝宝容易呕吐。
除了刷牙,宝宝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一下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3.宝宝换牙期间要多吃含纤维素高,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比如水果,胡萝卜,豆类,玉米等等,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通过咀嚼运动牵动面部及眼肌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牙床,颌骨和面骨的发育,既健康又美容。
我觉得这一点不光是适用于宝宝,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吃的食物日趋精细,其实对于牙齿的健康是不利的,智慧齿(也叫第三磨牙) 的退化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我们要时不时吃些坚硬耐磨的食物,让牙齿和口腔及其附近的肌肉得到应有的锻炼。
4、要加强宝宝的钙质吸收,督促宝宝多吃含钙质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芝士,豆腐,罐头鱼等等,同时要摄取足够的维他命C和D,因为这两种维他命对于钙质的吸收有帮助。
5、要尽量避免宝宝睡觉时用口呼吸(通常是由于扁桃体肥大或者鼻腔疾病引起鼻子呼吸不畅造成) ,因为气流从口腔通过时,上颚受到向上的压力而不能正常向下发育,导致上颚向上隆起,上牙弓的左右两侧随之变窄,前部向前突出,结果萌出的门牙不仅向前倾斜,还会排列错乱,形成豁牙。
6、要及时纠正宝宝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吐舌咬舌,咬手指头或铅笔,用舌头舔牙齿等等,这些坏习惯都会影响宝宝牙齿的生长,导致牙齿变形。
7、要特别保护宝宝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颗恒磨牙---六龄磨牙,因为它对整个口腔的牙齿有定位和定高的作用,对宝宝颌骨和面部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对于其它恒牙的萌出以及排列整齐与否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8、要经常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尽量防止外伤导致牙齿缺失。
乳牙从六岁左右起陆续发生生理脱落,到十二岁前后全部为恒牙所代替。
由于恒牙牙胚在颌骨内的生长、发育及向牙齿咬合面方向的移动,使乳牙根部组织被吸收,乳牙逐渐松动,最后造成脱落。
脱落的乳牙是没有根的,脱落面呈蚕食状。
因此,孩子乳牙脱落时应注意观察,以便和乳牙牙根折断相区别。
刚萌出的恒牙,牙根尚未完全形成,牙髓腔和根尖也均很大,根尖部牙骨质很薄。
这个时期如受到外伤及感染,牙根根尖部发炎,根尖也就不能再闭合,治疗起来十分麻烦。
孩子换牙的年龄正是他们活泼好运的时期,很容易在奔跑、嬉戏、打闹中突然发生碰撞,导致颌面部受伤,其中上前牙又是特别容易受损的部位。
所以,在这个时期,家长更要注意,不要使孩子受到损伤。
儿童乳牙和替牙期牙齿乳牙的解剖形态与恒牙相似,但有其特点。
(一)乳牙和恒牙在解剖形态上的区别:1.乳牙的牙冠较小,因钙化度低,颜色较白。
2.颈缘处缩小显著,故牙冠的颈嵴显突,牙根长而较窄。
3.乳前牙的牙冠比例上较恒前牙牙冠宽度大,牙冠显得短宽。
宽冠窄根。
4.乳磨牙牙冠颈部缩小显著,颈嵴显突。
根柱短根分叉大。
5.乳牙髓腔较恒牙宽大,牙髓血运丰富。
但因为根尖孔也较宽大,因此牙髓感染易通过根尖孔感染根尖周组织,影响恒牙胚的发育和正常萌出。
(二)乳牙在功能上的特点:1.乳牙是人类的第一副牙齿,除了行使咀嚼基本功能外,还起着引导颌骨、恒牙发育,建立正确咬合关系的重要作用!2.乳牙还影响幼儿建立正确的发音,面容外貌的发育。
因此为了幼儿健康成长,我们应该重视乳牙的保护和发育,特别是替牙期(乳牙开始更换恒牙时,牙列中乳牙和恒牙并存的关键时刻。
)的牙齿保护!1.因为乳牙钙化度低,加上家长对幼儿的口腔卫生不够重视,经常含奶、含糖睡觉。
更不用说及时刷牙等保护措施,导致很多幼儿过早缺失乳牙。
其实从幼儿还未萌牙开始就应该用干净纱布缠绕手指,为幼儿轻轻按摩牙床、牙龈,促进乳牙萌出。
第一颗乳牙萌出后便不应让幼儿含奶、含糖睡觉,喝奶后应喝清水清除口腔滞留的糖份。
最好睡前用幼儿手指牙刷为小宝宝清洁牙齿,从小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口腔清洁卫生概念。
2.乳牙过早缺失将导致颌骨发育不足,恒牙萌出错位、异位、扭转、阻生等牙列不齐。
有的家长对幼儿的满口龋齿采取放任态度,甚至经常肿胀疼痛也不彻底治疗,或求治游医把乳牙拔掉了事也不采取有效保持间隙手段,导致恒牙胚(未发育成熟的恒牙胚芽)发育不良,甚至使牙胚变异恒牙缺失。
严重影响咬合、发音、面容美观。
现代七成儿童牙列不齐,乳牙早失或龋坏是主要原因之一。
3.儿童替牙期是牙列健康发育的关键时刻,这时候乳牙的更换和新萌恒牙的保护是重点。
需要专业口腔医生为儿童定期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措施,切勿盲目拔除患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健康成人正常牙列包含32颗恒牙健康成人正常牙列包含32颗恒牙,分上下左右四个区域,按牙齿的形态与功能分为切牙、尖牙、双尖牙(前磨牙)、磨牙,共16对。
左右成对的同名牙,其解剖形态相同。
(一)切牙组:上下左右共八个,即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
1.位置:位于上、下颌骨前部,中线的两旁,呈弧形排列,形态相似。
切牙的形态、位置及排列是否整齐,对美观影响很大,其大小形态及位置如与面形、口唇的关系协调,可使口唇显得丰满而匀称。
2.功能:切割食物。
影响发音。
(二)尖牙组:尖牙又名单尖牙、犬牙、虎牙,上下左右共四个,即上尖牙、下尖牙。
1.位置:位于侧切牙远中,口角部位,对面形影响很大,自然支撑着口唇,若缺失则令口角出现塌陷下垂。
2.功能:撕裂食物。
支撑口唇。
(三)双尖牙组:又名前磨牙,上下左右共八个。
1.位置:尖牙远中,第一恒磨牙近中。
2.功能:辅助撕裂及捣碎食物(四)磨牙组:共12个,上下左右各三个。
上下第三磨牙(智慧齿)有时先天缺失或阻生。
1.位置:位于双尖牙的远中。
口腔中最重要的功能齿,特别是第一磨牙(六龄齿),也是最容易发生龋坏的牙齿。
过早缺损磨牙将导致咀嚼功能下降,甚至影响颞颌关节,导致面型发育异常,咬合疼痛等症状。
阻生的第三磨牙(智慧齿)常导致冠周脓肿、第二磨牙龋坏等恶果,应及早处理。
2.功能:担负主要的咀嚼任务,磨碎食物。
大多数孩子在五六岁时开始换牙,早的从4岁就开始了,个别孩子会迟到7岁才掉第一颗乳牙,这是由孩子的个体差异造成的,父母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