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知识100问

合集下载

恭王府

恭王府

大家好,我是恭王府的讲解员XXX,非常欢迎各位到恭王府参观游览。

恭王府地处北京内城西北部,东近前海,北倚后海。

早期自德胜门内积水潭(西海)水域东北角所引出的一条水渠,绕过恭王府的西墙转南墙外(俗称月牙河),经三座桥流入什刹海(前海)。

西、南临水,东、北近水,可谓四周皆水,环境幽美的风水宝地。

到20世纪50年代初,该水渠被填平,形成柳荫街及前海西街。

恭王府最早建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是为大学士和珅所建的宅院。

嘉庆四年和珅获罪,宅第没收。

之后将宅第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嘉庆皇帝赐给了弟弟庆亲王永璘,东部留给了十公主。

咸丰元年(1851)咸丰帝将整座王府赐给恭亲王奕入住,至此得名恭王府,沿用至今。

请大家记住园子的二位主要主人:大贪官和珅及恭亲王奕。

恭王府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80米。

北京有几十座王府,不是被毁就是被挪做他用,以原来风貌保存下来对外开放的仅恭王府一座。

作为满清皇族的古建园林,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六万多平米,其中府邸约3.2万平米, 花园占地2.8万平方米。

府邸内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三进四合院落组成,布局分明;东路去朴尚华、中路庄严肃穆、西路古朴典雅,三路自成一体又和谐统一。

在这些房屋中既有体现皇家气派和威严的建筑,又有来自民间精巧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构成了王府文化的最大特点。

花园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恭王府既是清代王府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及造园技艺最成熟时期的重要表现。

著名学者侯仁之先生称之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1988年恭王府花园对社会开放。

在我讲解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份珍贵的遗产,也为了保证您的游园安全,请您配合第一、请勿吸烟,第二、请勿攀爬山石,第三、看管好自己的财物,第四,爱护环境卫生,不要在园内乱丢垃圾。

恭王府知识100问

恭王府知识100问

綜述1. 恭王府坐落在京城什剎海西岸的柳蔭街,約建於1776年。

2.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組成,南北長約330米,東西寬180餘米,佔地面積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32260平方米,花園28860平方米。

3. 和珅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

4. 和孝公主生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卒於道光三年(1823年),是乾隆帝最小的女兒,她去世時,道光帝親往靈堂致祭。

5.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乾隆帝為和珅長子賜名“豐紳殷德”,並將自己最寵愛的幼女和孝公主許配給他,直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二人正式完婚。

6. 永璘生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是乾隆帝的第十七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

7. 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死後,嘉慶帝就將公主府之外的和宅其餘部分賜給了自己的同母弟弟慶王永璘,和宅自此成為慶王府。

8. 奕訢生於道光十三年(1833年)1月11日,卒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5月29日,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

9. 鹹豐帝即位後,封奕訢為恭親王,並將永璘之孫奕劻居住的慶王府賜其居住,奕訢於鹹豐二年(1852年)6月9日搬入,自此這座宅邸稱為“恭王府”。

10. 1962年,周恩來總理會同一批著名專家視察恭王府,提出要將恭王府保護好,將來有條件時對社會開放。

11. 1982年2月23日,恭王府及花園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1988年7月18日,恭王府花園對外開放。

13. 2003年3月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成立。

14. 恭王府花園和府邸騰退工作歷時28年,終於在2006年全部完成。

15. 2008年8月20日,恭王府的府邸及花園實現全面對外開放。

16. 恭王府於2012年1月20日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景區。

17. 恭王府於2013年5月2日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18. 恭王府於2010年、2013年,連續兩屆榮獲“首都旅遊紫禁杯”最佳集體獎,是北京市旅遊行業的最高榮譽。

恭王府

恭王府

恭王府————什刹海的一颗明珠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说过:“什刹海是北京的一颗明珠,恭王府又是什刹海地区的一颗明珠。

”恭王府位于什刹海西岸,始建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据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

它是北京现存清代王府建筑中最为完整的一座。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至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

西部的四合院落,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

恭王府花园又称“萃景花园”,意思则是集众多佳景精粹与一园。

无论是从布局上,还是从园中设计上,都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它的布局位前宅后院,建筑宏伟华丽,在府宅与花园之间,还建有长达160米的朱楼一栋,规模宏大,堪称是北京王府中的第一长楼。

最让人赏心悦目的是后花园,它虽然没御花园那样的仙境,但也能与皇宫花园相媲美。

单从花园的格局来看,就很独特。

园内的建筑就有30余座,围绕的建筑则是用假山来代替的。

而在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长廊上的雕刻,而且雕的都是蝙蝠。

为什么会雕这么多的蝙蝠呢?原来呀,当年取的是蝙蝠的谐音“变福。

”所以在他的后花园中,共有九千九百九只雕刻的蝙蝠。

再加上秘云洞里的“福”字碑,正好凑成一万个福。

当然顺水推舟的这个园子叫做万福园。

从花圆的面积上来看,不是很大,但布局得当。

建筑于山水之间的巧妙结合,极高的体现了当年的造园水平。

院内除蝙蝠厅、海棠馆、戏楼三处建筑体量较大之外,还在园中建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小的长城。

按理说这样的搭配与园中的景致很难协调,但造园者运用了超高的造园技巧,使他们很好的融入园中。

丝毫不显勉强。

在这小巧玲珑的园中,用了遮蔽、围和、遮挡等技巧,既丰富了景观层次,又达到了掩饰目的,真可谓匠心独运,技艺超群。

恭王府有三绝:西洋门,福字碑,大戏楼。

“西式门”,用汉白玉手工雕刻,西洋拱式风格门,十分气派,据说这种门当时只有三座现在仅保留下这一座。

福字碑是出自康熙皇帝之手。

“福”字碑,位于花园中路滴翠岩下的秘云洞中,“福”字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巧妙的构成了福字的含义。

中国旅游文化知识——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知识——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知识——古代建筑文化一、单选题1. 在宫殿的左前方设(),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也称“太庙”。

[单选题] *A、天坛B、地坛C、社稷坛D、祖庙(正确答案)2. 我国古代宫殿布局要求中,所谓()是指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

[单选题] *A、左祖B、右社C、前朝(正确答案)D、后寝3. 我国古代宫殿布局要求中,所谓()是指帝王与嫔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单选题] *A、左祖B、右社C、前朝D、后寝(正确答案)4. 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构建筑群是(),为当今世界叹服。

[单选题] *A、北京故宫(正确答案)B、沈阳故宫C、法国凡尔赛宫D、英国白金汉宫5. ()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

[单选题] *A、秦始皇陵(正确答案)B、汉茂陵C、唐乾陵D、明十三陵6. 佛教传入我国后,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

登封嵩岳寺塔从造型上看属于()。

[单选题] *A、楼阁式塔B、密檐式塔(正确答案)C、金刚宝座塔D、覆钵式塔7. 佛塔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原有的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

西安小雁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分属的类型是()。

[单选题] *A、楼阁式塔,密檐式塔B、密檐式塔,喇嘛式塔(正确答案)C、楼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D、金刚宝座式塔,密檐式塔8. 楼是指两层以上的房屋,在战国晚期已经出现。

黄鹤楼、岳阳楼和()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

[单选题] *A、文渊阁B、文溯阁C、天一阁D、滕王阁(正确答案)9. 长城是我国古代社会特殊的防御工程。

我国最早修筑长城的是(),大约始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

[单选题] *A、齐国B、楚国(正确答案)C、秦国D、赵国10. 长城是古代特殊的防御工程,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的是()。

[单选题] *A、居庸关B、嘉峪关C、娘子关D、山海关(正确答案)11. 长城是古代特殊的防御工程,()是北京西北的门户。

[单选题] *A、居庸关(正确答案)B、嘉峪关C、娘子关D、山海关12. 长城是古代特殊的防御工程,()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

北京恭王府知识点

北京恭王府知识点

北京恭王府知识点北京恭王府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是清朝恭亲王和恭亲王妃的府邸。

下面是一些与北京恭王府相关的知识点。

一、恭王府的历史背景恭王府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为恭亲王和恭亲王妃的宫殿。

恭亲王是中国历史上的封爵,是清朝皇室贵族之一。

恭王府是恭王一家的居所,也是恭王家族管理事务和接待客人的地方。

恭王府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明清的传统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之一。

二、恭王府的建筑风格恭王府的建筑以黄色琉璃瓦为主,整体呈现出典型的北方宫殿式风格。

府内的建筑主要由前殿、正殿、后殿以及一些附属建筑组成。

前殿通常用于接待客人,正殿是主要办公场所,后殿则是恭亲王和恭亲王妃的卧室和起居之地。

恭王府的建筑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园林布局,庭院之间错落有致,充满了古典雅致的气息。

三、恭王府的文化价值恭王府不仅是一处建筑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为一处清代宫廷建筑,恭王府展示了清朝封建社会的宫廷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府内陈设的家具、文物和艺术品都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

此外,恭王府还是历史事件和文化人物的见证,承载着许多故事和记忆。

因此,恭王府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区,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四、恭王府的保护与传承作为一处古代建筑,恭王府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任务。

目前,北京市政府和相关文化机构已经加大了对恭王府的保护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复古建筑、修缮文物、推进文化教育等。

此外,恭王府还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和文化活动,以加强对恭王府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宣传。

五、参观恭王府的注意事项如果想要参观恭王府,需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参观时需遵守相关规定,尊重古建筑和文物。

不得随意触摸、攀爬或损坏文物。

其次,恭王府内通常人流较多,请保持秩序,不要大声喧哗或行为失礼。

最后,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参观时请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等,不乱扔垃圾。

六、恭王府的未来展望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日益关注,恭王府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历史人文感受北京恭王府的文化底蕴

历史人文感受北京恭王府的文化底蕴

历史人文感受北京恭王府的文化底蕴北京恭王府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

作为一座古老的建筑群,恭王府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变迁,深深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历史爱好者。

参观恭王府,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北京的历史人文风貌,领略其中蕴含的文化精髓。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福建省街。

它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原为乾隆皇帝的三儿子,恭亲王的府邸。

恭王府总面积达一万二千多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蒙、满、西洋等多种建筑风格,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典范之一。

参观恭王府,我们首先被其宏伟的外观所吸引。

府内主要建筑呈现了典型的五进院落式布局,每进院落都有精美的宫殿和庭院。

这些建筑严谨而庄重,装饰着精美的彩画和雕刻,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精华。

府内的园林景观错落有致,充满了高雅和宁静的氛围。

漫步其中,我们仿佛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到过去的辉煌和繁荣。

恭王府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样令人震撼。

府内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其中以绘画和书法最为出色。

这些作品中既有明代、清代的经典名作,又有近现代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每一幅作品都展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使人赞叹不已。

此外,恭王府还展示了恭亲王一生的经历和成就,以及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交往,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

恭王府的文化底蕴也体现在其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上。

府内经常举办各种展览、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享受的机会。

这些活动涵盖了艺术、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既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又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参观北京恭王府,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够理解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魅力所在。

恭王府作为北京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和体验的场所。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恭王府是一座宝藏,深藏着无止境的文化宝贵,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领略。

三年级状物恭王府的三绝

三年级状物恭王府的三绝

恭王府的三绝
恭王府的三绝是什么呢?请听我给你慢慢说。

听导游说,恭王府的三绝是:一:和珅的藏宝楼有一百五十六米长,你走到藏宝楼的后面,你会发现墙上有许许多多种形状,一个形状代表一种物体。

比如:一个像元宝一样的形状就代表这里藏钱。

二:是在藏宝楼的后面有一座汉白玉的石门,圆明园里也有一座,但在一九八六年被八国联军炸毁,所以,这座汉白玉的石门是唯一一座用汉白玉的石门。

三:恭王府有一个大戏楼,底下有二三百人听,但台上的人不用麦克风,低下的人也能听见。

因为,和珅让人在台下面挖了就口深井,它起到了扩音的作用,所以听得见。

如果你不信,就到北京的恭王府去看一看!。

正说“恭王府”

正说“恭王府”

正说“恭王府”话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多次易主,曾是和神、庆郡王,恭亲王的府邸,也曾是辅仁大学的女子学堂,解放后作为公安部宿舍等。

200年的历史,恭王府完好的保存下来,这也是目前为止,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王府。

我们最熟知的,还是和珅这个人物,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是冲着这个前来一探究竟,那么到底府邸里,藏着哪些秘密呢?恭王府是因为恭亲王府邸的称呼,在和珅那个时候,君臣有别,他的家不能称为“府”,只能称为“宅”,所以在乾隆年间,这个地方叫“和宅”(相传,男生女相,非常的好看,和珅之所以为乾隆赏识,是因为和珅长得极像乾隆的一个妃子,乾隆因为失去了这个妃子,一直对她念念不忘,直到有一日见到和珅,便认定是妃子转世,从此对和珅也是越发器重了...)一般在居住辈分来讲,和珅作为一家之主,理应是住在东面的,因为东面主大,但在和宅里,和珅并没有住在东面,因为在这里,有一个位份比他要高的人,那便是他的儿媳妇--固伦和孝公主。

尽管如此,和珅的居所的奢华程度绝对是最高的。

111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金丝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此为和珅僭侈逾制,是其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

“昨将和珅府邸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断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篷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

——《和珅罪状公诉书》”222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实际上,这是一座藏宝楼,这些窗户巧就巧在每一个都造型不同,这个构造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当年可能只有和珅自己能看的懂,那就是每一个形状都代表了一类宝物,什么宝物放在了哪间屋子里,从窗户的造型上就能了然于心。

和珅被抄家时,所抄财产价值相当于当时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

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333进入花园的入口是西洋门,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所建,具有西洋建筑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恭王府知识100问基础知识1.恭王府坐落在京城什刹海西岸的柳荫街,约建于1776年。

2.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32260平方米,花园28860平方米。

3.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

4.和孝公主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卒于道光三年(1823年),是乾隆帝最小的女儿,她去世时,道光帝亲往灵堂致祭。

5.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乾隆帝为和珅长子赐名“丰绅殷德”,并将自己最宠爱的幼女和孝公主许配给他,直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二人正式完婚。

6.永璘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是乾隆帝的第十七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

7.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死后,嘉庆帝就将公主府之外的和宅其余部分赐给了自己的同母弟弟庆王永璘,和宅自此成为庆王府。

8.奕訢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1月11日,卒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5月29日,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

9.咸丰帝即位后,封奕訢为恭亲王,并将永璘之孙奕劻居住的庆王府赐其居住,奕訢于咸丰二年(1852年)6月9日搬入,自此这座宅邸称为“恭王府”。

10.1962年,周恩来总理会同一批著名专家视察恭王府,提出要将恭王府保护好,将来有条件时对社会开放。

11.1982年2月23日,恭王府及花园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1988年7月18日,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

13.2003年3月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成立。

14.恭王府花园和府邸腾退工作历时28年,终于在2006年全部完成。

15.2008年8月20日,恭王府的府邸及花园实现全面对外开放。

16.恭王府于2012年1月20日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

17.恭王府于2013年5月2日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18.恭王府于2010年、2013年,连续两届荣获“首都旅游紫禁杯”最佳集体奖,是北京市旅游行业的最高荣誉。

19.恭王府旅游旺季为每年3月16日至11月15日,开放时间是7:30—16:30;旅游淡季为每年11月16日至3月15日,开放时间是 9:00—16:00 。

清朝历史20.1644年顺治皇帝入关定都北京后,逐步完善了封爵制度,制定了十二等级的爵位,分别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21.从清代的亲王世袭制度看,可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

22.清朝入关后的十个皇帝的年号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23.清朝 1644 年建立, 1911 年灭亡。

24.清代王府入关前集中在盛京,入关后集中在北京。

北京的王府基本建在内城,即今北京的西城区和东城区。

25.清代自康熙以后,每年入冬,皇帝皆亲书“福”“寿”字颁赐。

书“福”颁赐作为宫中的成例,一直延续到溥仪被逐出宫。

馆史馆情26.恭王府的四张名片是:以王府文化为核心的历史牌、以《红楼梦》与恭王府关系为核心的文化牌、以“福”文化为核心的民俗牌和以和珅一生传奇经历为背景的旅游牌。

27.恭王府的五大职能是:文物保护、旅游开放、博物馆业务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产业发展。

28.恭王府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和恭仁文。

29.恭王府的四项能力是指管理、服务、业务和经营。

文物保护30.1912年,小恭王溥伟一方面迫于生计,一方面想复辟清朝政权,只能将昔日珍藏一次性卖给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此次流失文物约2000件。

31.1913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举行的两场恭亲王藏品拍卖会,从此恭王府珍宝流散异乡。

32.2011年恭王府成功回购恭王府旧藏流失文物郎窑红釉荸荠扁瓶,第一次使离散近100年的文物得以回家。

33.2013年7月北京海关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罚没的万余件文物艺术品正式移交国家文物局,并由国家文物局划拨恭王府。

34.张伯驹在1956年把《平复帖》捐赠给故宫。

35.我国文物管理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36.38.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出土的文物,已经作为传世文物归私人所有的文物以外。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39.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40.我国从2006年开始,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全国文化遗产日。

4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实施的时间是: 2003年7月1日。

王府主人42.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能诗善画。

43.和珅家姓钮钴禄,是满洲最古老的的姓氏之一,属正红旗。

44.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病逝,嘉庆帝十分悲伤,厚葬永璘并赐谥号“僖”,称“庆僖亲王”。

45.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奕訢病逝,停灵葆光室,慈禧与光绪帝于第二日亲临祭奠。

46.奕訢辞世时慈禧太后亲临祭奠,并赐谥号“忠”,加恩进贤良祠,并入皇家太庙。

47.奕訢最爱读的书有《资治通鉴》和《海国图志》。

48.奕訢是史无前例由先帝在立储密诏上亲封的亲王。

49.咸丰十年(1860 年)八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抢掠焚烧圆明园,奕訢满怀屈辱地签署了《北京条约》。

50.在恭王府的院落里,曾居住过两位清朝最高等级的公主:和孝固伦公主和荣寿固伦公主。

王府规制51.根据《大清会典》的记载,亲王府和郡王府的主路建筑均由五重房屋组成,即正门、正殿(又称银安殿)和两侧的翼楼、后殿、后寝以及后楼,但郡王府除正门外,其他各种房屋的间数均少于亲王府。

52.亲王府的府门有金钉共九行七列63 个,郡王府共九行五列45 个。

53.王府中,王爷的居所一般都采用恭王府东路这种“前堂后寝”的格局,与紫禁城“前朝后寝”的形式相契合。

54.根据规定,王府正殿中心位臵应摆放屏风和宝座,这与皇帝召见大臣的宫殿内陈设相似。

55.和珅建宅依据的是朝廷一品大员宅第和公主府的双重规格。

56.亲王家放臵于王府正殿中的“册宝”分别指皇帝册封的文书、印。

57.按照清朝规制,固伦公主为公主的最高等级,府邸形制相当于郡王府。

府邸部分58.多福轩殿内正中屏门上悬挂四字匾额同德延釐,此匾为恭亲王五十寿辰时慈禧太后御赐的。

59.多福轩是一处典型的王府穿堂客厅,主要用于日常接待访客亲友或前来回禀公事的下属,并书房。

60.恭王府正殿内的专题展览名称为清代王府文化展。

61.葆光室内专题展览的名称为恭王府历史沿革展。

62.神殿是满族萨满教祭神祭祖的地方。

63.神殿配殿的屋脊上有“雀衔花”的饰脊。

64.葆光室正厅两旁各有耳房三间,东西配房各五间,所有房屋均以廊庑连接。

65.“葆光”一词,出自《庄子〃齐物论》。

意为隐蔽其光不使知之,比喻才智藏而不漏。

66.恭王府唯一一处七开间的大殿是锡晋斋。

67.锡晋斋正房便是和珅二十大罪状之第十三条“僭侈逾制”的楠木书房。

68.锡晋斋殿内外地面为花斑岩。

69.恭王府的神殿在辅仁大学时期被用作女院的礼堂。

70.鉴于多福轩在王府建筑中的典型性及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它的修复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关注和资助。

71.恭王府后罩楼是一座贯通东、中、西三路,长约 160 米的二层建筑,其二层共有什锦砖雕窗44扇。

72.恭王府内最新奇的建筑设计当属被称为水法楼的室内庭园,位于后罩楼的最西端。

73.后罩楼的东半部名瞻霁楼,西半部名宝约楼。

74.多福轩屋顶的彩画有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三种花卉,所以叫“玉堂富贵”。

75.咸丰二年( 1852年),咸丰帝陪奕訢的生母康慈皇贵太妃前来探看恭亲王新府时,为自己的六弟题写了葆光室与多福轩两块匾额。

76.神殿东配殿石碑上刻有道光御笔的东篱逸趣和清芬晓露丛两幅画。

77.在乐道堂内可以看到乾隆时期的凤和玺彩画,和玺彩画是清代官式建筑等级最高的彩画类型,用于皇家宫殿、坛庙的主殿等重要建筑上。

78.2004年对东路建筑修缮时在乐道堂吊顶内发现了清中期包袱锦地彩画和凤和玺彩画。

79.迄今发现的关于乐道堂内部情况最早的记载,来自1937年梁思成主持中国营造学社对恭王府建筑进行实地测绘的纪录,以及1940年出版的辅仁大学刊物《华裔学志》中登载的英文文章《北京的恭王府及其花园》。

80.恭王府内唯一有命名的院落为天香庭院,位于府邸西路第四进院。

81.锡晋斋的东配房存放古董,名“乐古斋”;西配房存放字画碑帖,名“尔尔斋”。

花园部分82.恭王府花园又名萃锦园,园内环山衔水,景致变幻无穷。

83.西洋门是洛可可风格的石拱券门。

受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的影响。

门上石匾题静含太古和秀挹恒春。

84.流杯亭内地面上的篆刻,东西看为水字,南北看为寿字,因此该亭又称为水寿亭。

85.“独乐峰”借北宋司马光《独乐园记》的意境,取儒家“独善其身”的意思。

86.大戏楼在恭亲王奕訢时期称为“暖楼”,是一座典型的三卷长方形船坞式建筑。

87.秘云洞中,藏有福字碑,碑上刻有康熙皇帝御书福字,钤印康熙御笔之宝。

此福寓意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

88.蝠厅外廊的彩画称“海墁斑竹”。

89.在蝠厅的正厅内,悬挂着溥心畬手书的“寒玉堂”匾额。

90.花园东路的入口处有一块石碑,上刻“曲径通幽”四字,出自当代书法家启骧之手。

91.大戏楼内戏台正上方悬篆书匾“赏心乐事”。

92.在榆关城墙东南角的山坡上,立有一座小巧的门楼式微型小庙,叫做山神庙,是供奉“四仙儿”的,即狐狸、刺猬、黄鼠狼和蛇。

王府历史文化93.恭王府及其花园的建制、布局酷似《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

94.恭王府古建筑上的彩画,囊括了清代官式彩画的全部四种形式。

清代官式彩画的四种形式是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海墁彩画。

95.清朝十二帝,曾亲临恭王府的皇帝分别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96.如今的恭王府正殿反映出了同治光绪年间,恭王府鼎盛时期的盛况。

97.著名学者单士元在1938年撰写了第一篇考证恭王府历史沿革的文章《恭王府沿革考略》。

98.萨满祭祀以祭祖和祭天最为重要。

祭天必立神杆,又称“嗦啦竿”。

99.《平复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书写在纸张上的名家法贴,距今已有 1700 余年,共 9 行 86 字。

它的作者为陆机。

100.南张北溥是指张大千、溥心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