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栏目分析
超级女声策划方案(5篇范例)

超级女声策划方案(5篇范例)第一篇:超级女声策划方案超级女声策划方案“炫出真实的你,和超女接触零距离!”《超级女生》品牌活动策划推广方案(草)二、直销点:各网点展台促销、商品销售、信息告知、门票兑换等(在全市设立六个地点、人气旺、学校周遍等)“超级女声,炫我风采”超级女声的“做自己,炫到底”的个性自由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同,通过歌友见面会的形式让更多的目光投向超女品牌,引起更多关注。
歌友会:超女演绎经典曲目、穿插游戏歌迷互动、给20人现场签名(主持人掌控)。
“超级女声,炫礼送不停”A、现场抽奖:略B、歌友见面会抽奖:(晚上抽奖,第2天中午抽特等奖)略广告词:你想和超女一样拥有鲜花和掌声吗?你想和超女现场演绎经典PK赛吗?你想和超女来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吗?“这一夜,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超女风暴,做个酷炫超女歌迷吧!”来吧!加入超级女声品牌购物狂潮,彰显你的超炫个性,你就有机会获得超女歌友会的现场门票,一睹超女风采,现场感受超女的青春、激情与活力!超女深情献唱,再掀时尚超女风暴!“做自己,炫到底”!有你的加入让生活更精彩!(牵手超女,挡不住的幸福诱惑!你,还不动心吗?一、活动目的:(广告词)超女来了!乘2005、2006年超女风暴之势,引爆超级女生品牌风潮,超级女生产品,商机无限!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借此次推广活动快速提升企业知名度,并在活动前、中、后灌输系列推广策略!让超级女生品牌在为瓷都迅速走红之际,更提升产品的销量,为企业带来更多契机与效益!二、活动时间及策略(简):前期10月9日~10月17日预热宣传:重点:1、集合媒体把超女到来的信息以新闻式发布出去,进行策略炒作,结合超女到来信息把《超级女生》品牌推出,使市民关注度提高。
2、结合公司业务力量,把超女见面会和定点兑票点确定(兑票点可由销量大并全的《超级女生》销售商获得,并安排兑奖点促销信息,可结合商品销售一体来进行,并以此来增加分销商和增加其店内销售品种数。
媒介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以《超级女声》为研究案例

的广 告代理 商 自然 为 电广传 媒。 7 网络 公 司。 目前 ,新浪 、搜狐 等大 型 门户 网 、 站都设置 了有关 《 超级 女声 》的专 门论 坛。论坛的访问
量 巨大 , 据统计 , 平均每秒就有4 人在论坛上发表与 《 超
元 素,增加 了许 多新 的产业链主体 。这些主体都从这 场 文化盛 宴中获得 了巨大的收 益 。《 级女声 》产 业 超 链 的 主体 主 要 有 : l 、节目制作 商。节 目制作商 是媒 介产 业价值链 的
用短信参与娱乐的人 也纷纷加入到超 女投票 中。 电信运 营商的参与不仅增加 了受众与节 目之 间的互动 , 也为媒
6 0 万元 。 80 其他主 体 2 0 年所 获得 的直接收入大 约为 05 天娱公司 2 5 万元 ,电广 传媒 1 0 万 元,电信运 营商 70 20 9 0 元,短信 增值服务提供商 2 0 0万 10万元 ,娱乐包装 公司 70 万元 , 80 网络 公司1 0 0 万元 。 超级女声 》 20 《 是 05
贴片广告 费 10 万元 ,短信收入 3 0 万元 ,总计约为 80 00
3 、电信运 营商。《 超级 女声 》通过短信投票参 与 节 目的形式, 电信运营商成为了其产业链 中一个很重 使 要 的主体。《 超级女声 》的上亿条 短信 流量,成为了电 信运营企业短信 行业 应用最成功 的经典案例 , 很多从 不
制约和限制 了媒介 产业 的发展 。由此 导致 的必然结 果 是我国媒介产业盈利模式单一 , 更多的依靠广告 。 国 我 媒介产业要进一步发展 , 必须拓宽利润来源 , 改变单 一
J v 游戏搬到手机上来 。 aa 众多 “ 级粉丝 ” 为其忠实 超 成
的 消 费者 。 5 、娱 乐包装公 司。围绕 “ 超级女声 ”的明星们, 众多 的娱乐包装公司成 为 了天娱传媒 的合 作伙伴 , 他们
电视产业融合探析——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为例

电视产业融合探析——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为例李芊1,王昶2(1、湖南商学院湖南长沙41()2()5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J f l83)摘要:针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产业融合趋势,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为例,对电视产业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实施效果予以剖析,探讨其给电视业发展的启示,思考产业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电视产业产业融合《超级女声》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放松管制与管理创新,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出现的技术融合导致各产业打破原来的产业界限,使之相互介入、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形成一种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最终达到产业之间产品、业务与市场的全面融合。
1j!产业融合最初发生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部门,表现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计算机网、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
以数字融合为核心,产业间相互结合发展成新产业,目前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信息化的全面展开,产业融合将在更大产业经济范围内显现并发挥作用。
电视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是产业融合中的重要领域,因此,本文选择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为例,对电视产业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实施效果进行剖析,以期给电视业的发展带来启示。
一、电视产业肭合表现形式分析(一)电视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1、《超级女声》与国内乳业巨头蒙牛集团的全方位融合湖南卫视与蒙牛乳业集团的合作,除活动冠名外还开发出很多新颖的合作方式。
蒙牛利用自己在全国范围内的通路优势,结合多种手段与《超级女声》全方位融合,解决了湖南卫视资金和传播渠道问题,将其影响力扩大到极致。
同时,也使蒙牛迅速提升了人气,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1)形象的融合《超级女声》专门设计了栏目标;隹字和栏目标识,蒙牛酸酸乳成为标识的组成部分;蒙牛集团的20亿包酸酸乳也重新设计产品包装,包装上印有代言人形象和超级女声比赛信息,这样,在视觉形象上蒙牛酸酸乳与《超级女声》融为一体。
在不增加包装成本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赛事的知名度和曝光率,也提升了蒙牛产品的知名度。
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分析

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互文本”现象。
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更是十分突出。
如何杜绝这种同质化是媒体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何为“同质”?《现代汉语词典》中,“同”,意为“相同、一样”;“质”,意为“性质、本质;质量”。
笔者认为,电视节目同质化应该指电视节目所呈现的节目性质、形态、主持风格、设置主题以及节目的运作方式,对国外或国内某些成功节目刻意模仿或照抄照搬。
一如今娱乐节目的形态,有综艺类、速配类、益智类、博彩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样式。
一方面娱乐节目带来了新的理念,丰富了节目样式,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娱乐节目又因其面孔的雷同、创意的缺乏及品位的低俗而日益遭人诟病。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REAL TV)、真实秀、纪录肥皂剧等。
2000年5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名为《生存者》的节目,把真人秀做成经典。
国内的《超级女声》,属于一档大众音乐选秀的活动,它以“想唱就唱”为口号,倡导一种“大众娱乐大众”的娱乐方式,是对《美国偶像》的重新组合,“2005超级女声”共吸引了15万人参加,在全国范围内收看年度总决选的观众总量约有2亿左右,形成“超女现象”。
节目成功后,国内大量复制的节目接踵而至。
《梦想中国》、《非常6+1》、“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莱卡青蛙王子”等选秀节目开始充斥荧屏。
益智类节目的火爆首先是由央视的《幸运52》和《开心辞典》引燃的。
这类集传播知识、游戏娱乐、有奖问答于一身的娱乐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也引发了新一轮的复制与模仿。
益智类节目带有浓郁的商业色彩,同时呈现出“知识娱乐化”、“知识常识化”、“知识偏狭化”的倾向。
2007年5月1日,湖南经视播出了《五年级救助队》。
随后,“五年级生”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相继诞生,如CCTV-2新版《幸运52》、天津少儿频道《你能毕业吗》和深圳卫视《谁比谁聪明》等。
6月30日陕西卫视与光线传媒合作的《不考不知道》也“开考”。
超级女声策划方案

超级女声策划方案1. 策划背景超级女声是一档脍炙人口的选秀节目,于2004年首播,历时七年,共炮制出八季。
该节目涵盖了音乐、明星、选秀、视听等多个元素,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九季超级女声即将到来,这是继七年之后的一次重磅打造,需要我们做到比以往更完美、更创新、更有亮点。
2. 策划目的本次策划的目的是打造一档更具普及性、更具观赏性的选秀节目,并培养更多优秀的歌手和艺人,推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同时,期望通过参加节目的选手,传递弘扬中华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3. 策划内容3.1 节目形式本次选秀节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以网络直播为主,电视播出为辅,以增加节目的可观性和互动性。
在线上,即可让更多的人看到节目内容,也可将视频分享到社交媒体上,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在线下,可以让参赛者有更多的实践和表演机会,同时也可以举办周边活动、见面会等,增加观众的参与度。
3.2 参赛者选拔参赛者的选拔分为三个阶段:初选、复选、决赛。
初选阶段采用线上投票方式,以增加选手的曝光度,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复选阶段则采用专业评审和线上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评审团将在现场选手表演的基础上进行评分、点评和比较,选出现场晋级的选手名单,同时将网络投票的得票情况纳入考虑范围;决赛阶段除了现场表演和观众投票以外,还可以邀请历届超级女声优秀选手现场助阵和演出,营造出浓郁的选秀氛围和观众的归属感。
3.3 观众互动观众互动是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观众不仅可以在节目现场,跟随选手们共同呐喊助威,还可以通过网络提前了解选手情况,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
此外,还将开设线上话题讨论和互动环节,让观众和选手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形成连接观众与选手之间的桥梁。
3.4 节目赛制本次节目采取多轮淘汰赛制,选手将在不断的比赛中锻炼自己的表现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前期的比赛中,优秀的选手将有机会得到更多的曝光和机会,为后期的比赛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超级女声

10强入围赛 2.96% 第一场
10强入围赛 3.84% 第二场
8强诞生赛 4.52%
13.31%
13.31%
入围赛第一 2.74% 场
6强诞生赛
5强诞生赛
5.83%
6.80%
16.66%
18.65%
入围赛第二 2.84% 场
全国决赛8 进6 全国决赛6 进5 2.78%
8.59%
8.3%
3强诞生赛
谢谢!
超女成功的原因
一.选手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观众 自身认同感与心理满足 三.社会原因 大众物质需求得到初步满足,精神需求扩大 信息时代,信息获取与休闲方式的日趋多样化 网络时代的到来,草根文化的盛行
超女遇瓶颈
05年收视率 赛场 收视率 市场份额 9.14% 赛场 复活赛 06年收视率 收视率 2.22% 市场份额 7.19% 8.44%
超女节目概况
超级女声是中国湖南卫视从2004年起主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此 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其颠覆传统的一些 规则,使之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是现今中国大陆颇受欢迎的娱乐节 目之一。超级女声极高的人气在中国电视节目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引 起其他媒体的仿效或责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首先看下超女的比赛流程: 第一、报名。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只要喜爱唱歌并年 满16周岁的女性(没有年龄上限),均可报名参加。16岁以下女性,报名 时须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前往。 第二、海选。与报名同步进行,最后产生50名进入淘汰赛。 第三、淘汰赛。海选产生的50名选手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进入淘 汰赛,“50进20”,“20进10”,“10进7”,“7进5”——全部现 场公布结果、现场淘汰。最后5名优胜者进入决赛的6场选拔赛。 第四、优胜者。主办方会进行投资包装、出唱片、出演电视剧。
超级女声节目形式资料全 2

经历了2001年的收视和创收低谷时期的湖南卫视,面临着一批明星娱乐类节目的停滞不前和因同质化竞争造成的方向迷失。
在此情况下,2003年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在湖南本土"试水"式地推出《超级男声》,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超级女声》。
2004年5月,《超级女声》正式登上湖南卫视,通过与当地电视台合作的方式分别在长沙、武汉、南京、成都四个城市举办了这个节目。
2005年3月起,《超级女声》又在广州、长沙、郑州、成都、杭州等五个城市相继推出,受到各地电视观众的欢迎和追捧。
《超级女声》是一档以音乐选秀为外壳的娱乐性节目,提出"想唱就唱"的理念和口号。
只要喜爱唱歌的女性,不分唱法、不计年龄、不论外型、不问地域,均可免费报名参加,连同节目中大众投票决定选手去留的淘汰方式,倡导一种"全民快乐"的娱乐方式。
2005年《超级女声》五大唱区共吸引了15万人前来参加。
初步估计,在全国范围内收看前5场总决选的观众总量达到1.95亿人。
其中总决选6进5的直播收视份额更高达19.45%,同时段排名全国所有卫星频道第一名。
《超级女声》已经成为中国电视观众周末晚间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盛宴。
《超级女声》,简称超女,是中国湖南卫视在2004年至2006年间举办的针对女性的大众歌手选秀赛,每年一届。
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
其颠覆传统的一些规则,使之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是当时中国大陆颇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之一。
超级女声是中国湖南卫视从2004年起主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
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
其颠覆传统的一些规则,使之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是现今中国大陆颇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之一。
超级女声在产生不少颇有明星特质的选手的同时,也涌现出类似孔庆翔的一些反偶像,如“红衣教主”黄薪等。
超级女声极高的人气在中国电视节目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引起其他媒体的仿效或责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特别关注:关于超女的媒体报道分析

特别关注:关于“超级女声”的媒体报道分析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分析报告(六)“超级女声”入选2005年中国流行文化十大关键词,已成定局;同时,它也必然成为本年度最炫目的青年文化景观之一。
如果说,李宇春等“超女”从海选到赛区三强再到总决赛,一步步登上风头浪尖,那么在她们背后兴风作浪的,就是媒介。
在这里谈及媒介,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湖南卫视。
“超级女声”因湖南卫视而生,这家声名显赫的电视台及其合作伙伴上海天娱传媒公司自然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业界还是社会舆论,无论是对其营销模式的剖析还是对其所制造的“超级女声”文化现象的褒扬或者贬抑,其矛头都毫不留情地指向这家标榜“娱乐中国”的电视台。
然而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其他众多的大众消费类媒体。
它们共同参与了这场狂欢,共同为“超女”风潮推波助澜。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超级女声”这一文化现象(更确切地说是“媒介文化现象”)得以形成,正是得益于整个社会系统内众多媒介的“共谋”。
对湖南卫视之外的媒体的态度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这一媒介文化现象产生、发展并发挥社会功能的内在机制。
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众多媒体都有关于“超级女声”的报道、评论。
根据对2005年8月5日至8月29日全国主要媒体的初步考察,并兼顾3月份“超级女声”海选以来的主要媒体,可以看出媒体报道中的以下一些端倪。
报道数量悬殊:火力密集或视若不见尽管媒体定位的差异往往是造成不同报道量的主要因素,但是同为娱乐版面、娱乐频道、栏目或者娱乐时段,处理方式也有较大差异。
有的媒体火力密集,有的媒体则视若不见。
应该说,这客观地反映出媒体对待“超级女声”现象的态度差异。
1.主流权威媒体的非常少例如《解放日报》、《湖南日报》的文化娱乐版面在决赛当天都没有任何动作。
这并非因为定位的不同。
从一些地方党报设置了“娱乐版”但没有对“超级女声”直接报道的情况可以看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文化观念上的排斥。
有些媒体为数很少的,更多的是将“超女”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或者经济现象做深度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内真人秀节目名称《超级女声》
二、节目核心看点
(一)真人秀节目核心看点:强调选手本身的个性,给选手足够大的空间,让她们能够淋漓尽致的把自己本来的东西表达出来,包括她的性格,她在一个相对宽泛的空间里会表现出独特的性格出来,我们给她更多的空间去烘托他,让选手成为节目真正的主角,让节目更加具有不可知性,像一个没有剧本的电视剧一样。
(二)《超级女声》节目核心看点:
①选手都是从各个城市海选而产生的,所以就会产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对决,扩大了受众地区,节目关注度也会随之提升。
②选手风格迥异,节目给选手很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展示了选手的个性,给人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和审美感受。
选手与选手间的对抗复活赛也是节目一大看点。
此外,选手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友谊,让观众感觉到她们在台下仍然是好朋友,这会使我们用一个整体性的思维去看待整个节目,所以各个粉丝在关注自己所喜爱的选手同时,也在关注整个节目,这充分体现了选手是节目真正的主角。
③和观众互动性增强,观众的投票对选手晋级与否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并且由此最终形成各位选手的粉丝团。
充分利用了网络和各大媒体的媒介作用。
④节目大众化,尤其在前期海选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大众卡拉OK
三、节目规则(鉴于每年规则都有所变动,下面列出2006年《超级女生》比赛规则)
①各地选手报名参加,参加地区海选比赛,优秀者参加区域决赛,在区域决赛中的前三名参加全国的比赛。
②在总决赛赛制方面,比赛由“复活赛”、“10强入围赛”、“10强晋级赛”三大板块组成。
⑴“复活赛”,选手来自5大唱区第4名到10名共35位选手,比赛结果选出5人“复活”晋级。
为示公正,主办方宣称“首次启用”场外票选与评委选拔两条主线交织进行、“多人PK”、大众评审由当场参加复活节目的选手组成这三大策略。
⑵“10强入围赛”将分两场比赛。
由5位“复活”选手与五大唱区的季军选手组成。
在这10人中选出5人“过关”进入第二场比赛。
由5位“过关”选手与五大唱区的亚军选手组成。
在这10人中再次比拼,选出5位选手晋级全国10强。
在这个赛段,主办方为示公正,启用媒体代表组成大众评审。
(3) 在全国十强晋级赛中,决选出冠亚军
6月2日长沙唱区总决赛评审:王明琦、仓雁彬、顺子三甲:厉娜、张亚飞、
许飞
6月23日杭州唱区总决赛评审:春晓、宋柯、巫启贤三甲:Reborn、唐笑、张焱
7月7日成都唱区总决赛评审:孙国庆、毕晓世、顺子三甲:谭维维、赵媛媛、阳蕾
7月28日沈阳唱区总决赛评审:宋柯、巫启贤、朱桦三甲:艾梦萌、张楚格、巩贺
8月11日广州唱区总决赛评审:袁惟仁、丁薇、王东三甲: 刘力扬、尚雯婕、韩真真
备注:
专家评审由流行乐坛的歌手、资深电视人或者其他明星担任,负责海选和复赛的评判工作,并为选手们给出适当的建议。
在海选中,他们给选手打分,并可以现场颁发通过卡,允许选手参加下一轮比赛。
在晋级赛中,他们要提名选手参加PK赛,并且在很多场次能直接让选手晋级。
在分赛区和总决选前三甲排名上,他们没有发言权
大众评委由落选的选手和/或其他各行各业的民众组成的评委团,负责在除总决赛外的晋级赛中的PK赛上,投票决定选手的去留,人数大约在30到40人左右
短信电视观众可以在比赛间歇的时候,为选手投票。
一般在分赛区20强以上的晋级赛上,获得选票最低的选手会被选中进入PK赛,由大众评委决定去留。
分赛区和总决赛的前三名直接由短信票数决定
PK赛当赛程需要淘汰一名选手时,会由专家评委选出一名表现较差的选手和观众短信投票率最低的选手进行PK赛。
进行PK赛时,每人发表一番谈话,并清唱一首歌曲的片断,然后由大众评委进行投票,得票低的一位将被淘汰
四、片头片尾特色
在总决赛的时候,都由超女合唱一首歌,并且唱出主题“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节目开始时,会回放上场比赛的视频,比赛结束,也会回放以前几场比赛的视频
五、节目优点
① 《超级女声》将娱乐的大众化、平民化和娱乐化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超级女声”的广告语是“没有门槛,没有距离的大众歌会”,是一场“大型无门槛音乐选秀活动”。
只要是女性,只要喜爱唱歌并年满16周岁均可报名参加,通过层层淘汰选拔,征选出真正具备培养前途的歌手。
显示出了生活的原生态,参赛选手更接近了观众周围的普通人,让观众更亲切、更有认同感。
② 《超级女声》诱人的大奖也极大地刺激了观众参与进来的欲望。
最终冠军将获得一辆车、一份艺员合约以及湖南娱乐频道为其量身打造的个人大碟。
这说明娱乐的实现手段与激励机制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精神刺激变为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激励,娱乐节目的市场化运作程度在逐步提高,商业色彩逐步加深。
③ 演播室前移。
《超级女声》把“阵地”大幅度前移——深入武汉、成都、南京、哈尔滨、合肥等城市,大规模与报名参赛的选手和电视观众“零距离”接触,不仅缩短了节目推广的链条,而且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和亲切性,取得良好的收视率也就不足为奇了。
④ 低成本制作。
《超级女声》的参赛选手全是业余歌唱爱好者,不需要花费高昂代价聘请明星,以极低的成本拓展市场。
⑤ 联系其他媒体共同造势。
《超级女声》除了在主办电视台大做文章,强力推广外,还善于利用平面媒体和网络的力量,积极与当地强势平面媒体和网站联合,共同造势,推波助澜。
六、节目缺点
《超女》最大的缺点在于过分商业化,都是广告。
每场比赛都被分割成了很多段,每段节目之间都有10分钟以上的广告时间,而每段广告时间的广告内容则几乎相同。
如此一来不仅让观众对广告本身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也让比赛被“无休止”的商业广告破坏了气氛。
七、节目受众
《超级女声》受到包括十几岁“小年轻”和五十几岁中老年在内的大众的广泛关注。
调查数据显示,25岁及以下年龄的观众是《超女》的最主要观众群,其次是26-35岁的成年人中也有不少《超女》迷,至于36-55岁的中老年观众,也较为接受这一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