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_内外饰设计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汽车内外饰基础知识1

汽车内外饰基础知识1

原料
成型设备
塑料制品
1.2塑料的种类和特点
●塑料的种类 按照受热时的行为和是否具有反复成型加工性,可以将塑料分为热塑 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前者受热时熔融,可进行各种成型加工 ,冷却时固化。再受热又可熔融、加工,即具有多次重复加工性。后 者受热熔化成型的同时,发生固化反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再受热 不熔融,在溶剂中也不溶解,当温度超过分解温度时将被分解破坏, 不具备重复加工性。
1.2塑料的种类和特点
●什么是塑料?
●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已有近50年的历史,其对汽车的减重、安全、 节能、美观、舒适、耐用等功不可没。汽车的内外饰件中,塑料的使 用率高,覆盖面广,内外饰件基本都是在塑料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塑料—以树脂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 加剂为辅助成分,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1.2塑料的种类和特点
4、电绝缘性和绝热性优良,是电和热的绝缘导体。 5、设计自由度大,外观多样,可制成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 的制品。着色性良好,可按需要制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可以 进行表面涂装、印刷等特殊效果。 6、成型加工性能优良,复杂形状的制品可以一次成型,能采 用各种成型方法进行大批量的生产,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相同质量的零件,采用塑料制造费用仅为钢或铝的1/2~2/3左 右。 7、可回收利用,能满足环境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 求 8、是节省资源、节能型的材料。
2 内外饰装配工艺知识
2.3粘接工艺 ●粘接胶的种类 使用工艺分为:车身用胶、涂装用胶、总装用胶、螺纹用胶
按基材类分为:环氧类胶、橡胶类胶、PVC胶、混合胶、聚氨酯胶、有
机硅胶 按固话工艺分:高温固话型、湿气固化型、常温固化型、非固化型 ●汽车用胶的要求 耐盐雾、湿热、腐蚀、紫外线、耐油污,密封性好

内外饰设计知识点总结

内外饰设计知识点总结

内外饰设计知识点总结在汽车行业,内外饰设计是汽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好的内外饰设计能够给人舒适的驾驶体验,同时也是展现汽车品牌个性和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对内外饰设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欣赏汽车设计的魅力。

I. 内饰设计知识点1. 座椅设计座椅是汽车内饰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不仅关乎乘客的舒适度,也与驾驶者的驾驶感受密切相关。

好的座椅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并具备可调节的功能。

此外,座椅的材质和色彩也需要与整个内饰风格相协调。

2. 仪表盘设计仪表盘作为汽车内部最显眼的部分之一,它不仅用于显示车辆运行状态,还承担起了操控和信息传输的重要任务。

好的仪表盘设计应该直观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同时,在色彩运用和材质选择上也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高品质和高科技的需求。

3. 中控台设计中控台设计涵盖了音频娱乐、导航系统以及空调控制等功能的布置和界面设计。

一个好的中控台设计应该是简洁、直观、易于操作的,并且需要与整个内饰风格相协调。

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是中控台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4. 材质选择内饰设计中的材质选择对于车厢的整体感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的材质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触感和视觉体验。

例如,皮革材质给人一种奢华感,织物材质则更为舒适和亲和。

内饰材质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品质、持久性和人体工程学等因素。

II. 外饰设计知识点1. 车身比例和流线型车身的比例和流线型是外饰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外观美感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流线型的设计可以减少风阻,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

而合理的车身比例能够营造出稳定和运动感,并且符合人们对于汽车美学的追求。

2. 前脸设计汽车的前脸设计是品牌识别和个性展示的重要部分。

前脸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出品牌的独特性和辨识度。

例如,奔驰车的传统银色进气格栅,宝马车的双肾形进气格栅等。

而且,前照灯和格栅的组合也是前脸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汽车基础知识培训内外饰

汽车基础知识培训内外饰

尺寸检测
使用测量工具检查内外饰件的尺寸是 否符合要求。
性能检测
进行耐候性、阻燃性等测试,确保材 料性能达标。
环保检测
检测内外饰件是否符合相关环保标准, 如无毒无害等。
05
汽车内外饰设计理念与趋 势
人性化设计
舒适性
汽车内外饰设计应注重提高乘客 的舒适感,如座椅的材质、空调
的温度和风量等。
易用性
设计应便于乘客使用,如控制面板 的位置、按钮的大小和颜色等。
除了基本仪表和指示灯外,现代汽车 的仪表板上还配备了各种控制开关, 如空调开关、音响控制开关等,方便 驾驶员进行操作。
座椅
座椅是汽车中最重要的舒适性 部件之一,它直接影响驾驶员
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座椅的材质和工艺对舒适性有 很大影响,高档的汽车座椅通 常采用真皮或高级人造皮革制
成,触感舒适,透气性好。
车身材料
主要使用钢材、铝材和复 合材料等,不同材料对车 身重量和安全性有不同影 响。
车身结构
包括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 式车身,它们在结构和功 能上有显著差异。
车灯
前大灯
照明前方道路,包括远光 灯、近光灯、转向灯等。
后尾灯
包括刹车灯、后雾灯等, 用于提示后方行人或车辆 保障安全。
车内照明灯
为车内提供照明,提高驾 乘舒适度。
02
车门内饰通常采用与座椅相同的材质和工艺,以提供一致的视觉效果 和触感。
03
车门内饰的设计和结构也需要考虑实用性和安全性,如方便驾驶员开 关车门、提供足够的储物空间等。
04
车门内饰中还包括车窗升降开关、门锁开关等控制部件,这些部件的 设计和布局也需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方便驾驶员操作。
方向盘与换挡杆

很全的汽车内外饰设计资料课件

很全的汽车内外饰设计资料课件

内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01
02
03
04
塑料
轻量化、耐腐蚀、易加工,广 泛应用于仪表板、门板和座椅
骨架等部位。
皮革
豪华感强,常用于座椅和方向 盘等部位,需注意保养与维护

织物
透气性好,成本低,适用于座 椅和顶篷等部位。
金属
强度高,质感好,常用于支撑 结构和装饰件。
内饰色彩与纹理的设计
色彩搭配
考虑整体协调性,常用中性色如 米、灰、黑等,同时可运用点缀 色提升活力。
详细描述
汽车内外饰设计应遵循功能性、美观性、舒适性、耐久性和安全性等原则。同 时,设计过程中需要参照国家和国际安全法规、行业标准和市场竞争情况,以 确保设计出的产品符合相关要求,具有竞争力。
汽车内外饰设计的流程与工具
总结词
汽车内外饰设计的流程包括概念设计、详细设计、样品制作和测试等阶段,而常用的设 计工具包括CAD、CAE和 CAM等。
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刹车状态 ,提高行车安全性。
日间行车灯
提升车辆辨识度,提高行车安 全性。
雾灯
雨雾天气提供额外照明,提高 行车安全性。
汽车标识与细节的设计
车标
展示品牌形象,易于识别。
装饰条
提升车辆外观质感,突显豪华感。
铭牌
提供车辆基本信息,如排量、生产厂家等。
细节处理
如通风口、门把手等部位的设计,注重实用 性与美观性的结合。
分析国内外汽车市场的变化趋势,预测未 来竞争格局,为设计师提供战略指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汽车内外饰设计的实践 与案例
汽车内外饰设计实践的经验分享
实践经验总结

汽车内外饰设计资料

汽车内外饰设计资料

汽车内外饰设计资料1.座椅设计:座椅是汽车内饰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座椅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实现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良好支撑和舒适感。

此外,座椅的材料、纹理、颜色等也需要进行精心设计,以凸显车辆的品质和风格。

2.仪表盘设计:仪表盘是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命脉”,它显示车辆的行进速度、油量、温度等重要信息。

仪表盘的设计需要考虑信息的呈现方式、颜色搭配和可操作性,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3.中控台设计:中控台是汽车内饰设计中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音响、空调、导航等功能区域。

中控台设计需要依据车辆的使用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美观的外观设计,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和用户的体验感。

4.车内灯光设计:车内灯光设计是汽车内饰设计中的细节之一,对于车辆的氛围营造起着重要作用。

车内灯光设计需要考虑光源的位置、亮度、色温等因素,以创造出温馨舒适的车内环境。

5.储物空间设计:现代汽车设计中,储物空间的设计越来越重要,以满足日常使用的各种需求。

储物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容量、便捷性和美观度,以提供方便的存放和取用物品的环境。

1.车身造型设计:车身造型是汽车外饰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它决定了车辆的整体外观和辨识度。

车身造型设计需要考虑空气动力学原理、线条流畅度和比例关系等因素,以保证车辆的运动性、稳定性和美感。

2.前脸设计:前脸设计是汽车外饰设计中最具标志性的部分之一,它决定了车辆的“面孔”和品牌形象。

前脸设计需要考虑车辆的个性化和品牌特征,通过灯光饰品、进气格栅和标志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外观效果。

3.灯光设计:车辆灯光是汽车外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它不仅提供照明功能,还起到美化车辆外观和安全警示作用。

灯光设计需要考虑灯光的形状、亮度、色温以及照射效果,以实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安全性。

4.轮毂设计:轮毂是汽车外饰设计中的细节之一,它能够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整体外观和车轮的动态感。

轮毂设计需要考虑轮毂的尺寸、材料和造型等因素,以实现与车身的协调和突出车辆的动感。

内外饰设计知识点

内外饰设计知识点

内外饰设计知识点内外饰设计是指在汽车、建筑、家居等各种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布局、装饰进行设计的过程。

内外饰设计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美观度、实用性和用户体验,是产品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汽车、建筑和家居三个领域的内外饰设计知识点。

一、汽车内外饰设计知识点1. 外饰设计:汽车外饰设计包括车身形状、线条设计、前脸设计等。

要考虑车辆的美观度、空气动力学性能和品牌特征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大灯、进气格栅、轮圈等细节部分的设计。

2. 内饰设计:汽车内饰设计包括座椅、仪表盘、车厢材料等。

座椅设计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以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仪表盘要设计简洁清晰,以方便驾驶员操作。

车厢材料要选择舒适、环保的材料,并考虑到细节装饰的合理性。

3.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在车内外都起到重要作用。

车外照明要满足行车安全的需求,包括大灯、示宽灯等。

车内照明要营造舒适的氛围,包括主灯、座椅背后的阅读灯等。

二、建筑内外饰设计知识点1. 建筑外饰设计:建筑外饰设计包括建筑外立面、门窗、屋顶等。

建筑外立面设计要考虑到整体造型、比例、材料等因素,以实现美观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门窗的设计要符合功能需求,同时也可以考虑到艺术元素的融入。

屋顶的设计要注意防水、采光等方面的问题。

2. 建筑内饰设计:建筑内饰设计包括室内空间布局、装饰材料、家具设计等。

室内空间布局要考虑到功能分区、通风采光等,以实现舒适使用。

装饰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美观、环保、易清洁等因素。

家具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以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三、家居内外饰设计知识点1. 室外空间设计:家居室外空间设计包括庭院、花园、露台等。

要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地形进行布局,考虑到景观植物的选择、路面材料、景观灯具等细节。

室外家具的选择和摆放也要考虑到美观和舒适度。

2. 室内空间设计:家居室内空间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如客厅、卧室、厨房等。

同时要考虑到家具的选择和摆放,以及墙面色彩、灯光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汽车内外饰知识

汽车内外饰知识

的车身,形成车身的密封刚性结构
2. 外装件
指车身外部具有对车身起保护或装饰作用的部件,以及具有独立功能的车身附件。主要有:
前后保险杠、车身防撞装饰条、散热器面罩、外饰件、玻璃、车门机构及附件、密封条和车外后视镜等。
3. 内装件
指车身室内对人体起保护作用或起装饰作用的部件,以及具有独立功能的车身附件。主要有:
汽车内外饰知识
汽车内外饰培训
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是指将普通玻璃淬火使内部组织形成一定的内应力,从而使玻璃的强度
得到加强,在受到冲击破碎时,玻璃会分裂成带钝边的小碎块,对乘员不易造成伤害。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
预应力玻璃,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
而提高了承载能力,改善了玻璃抗拉强度。
夹层玻璃
夹层玻璃是由坚韧的聚乙稀醇缩丁醛(PVB)胶片将两块或三块玻璃板在一定温度
和压力下粘结成一个整体,增加了玻璃的抗破碎能力。它可由退火玻璃、钢化玻璃或热增强玻璃来制成。当夹
层玻璃破碎时,玻璃碎片粘在塑料中间层上。 因此,夹层玻璃可以减少玻璃碎片对人身和财产的伤害,是目前
最适合于用作前挡风玻璃的安全玻璃。
玻璃的分类 1. 普通玻璃 2. 钢化玻璃 3. 夹层玻璃 4. 区域钢化玻璃
汽车内外饰知识
汽车内外饰培训
普通玻璃
质脆、抗弯、抗冲击 强度差,并且破碎后产生尖角和锐角边。而且还要转动,这样破玻璃碎片会造成人体头部的伤害。因此,普通玻
璃不能作为汽车玻璃。
车门头道密封条的结构有两种,一种为全海绵胶泡管,另一种由密实胶基体和海绵胶组成。这种密封胶粘贴或镶嵌 在车门上,与门框密封条配合,以增加车门与车体的密封作用。车门头道密封条并不是每种轿车都采用,例如一些经济 型轿车就没有,这主要是从节省成本方面考虑。

汽车基础知识---内外饰

汽车基础知识---内外饰

点烟器
刹车踏板
7
零件名称(外饰- IP2)
紧急开关
乘客座椅气囊 盖
顶部饰板
仪表板盖
组合开关
仪表板
收音机
空调开关 温度调节开关
方向盘 驾驶座气囊盖
中控面板
前烟灰盒
风速调节开关
空气循环模式转 换开关
精选ppt
后窗除雾开关
仪表板下饰 板
8
零件名称(内饰-座椅)
驾驶座椅
B 柱上饰板 B 柱下饰板
安全带调节器
玻璃滑动轨道 后视镜
门密封条
门内锁 窗户动力开关
门锁
前喇叭
前门内把手
前地毯侧压条
前门限位器
精选ppt 前门饰板
轮胎标签
6
零件名称(外饰- IP1)
A 柱饰板
中通风口
车内后视镜
气囊盖
中控面板
通风口
手套盒 前侧饰板
自动排挡杆
后中控台
上管柱盖子 下管柱盖子
油门踏板
自动挡面板 驻车刹车杆(手刹) 杯架
精选ppt
右后门框 A柱
B柱
C柱
前右翼子板
汽油加注口
右后门
右门槛
右前门
精选ppt
2
零件名称(外饰-车前端)
前挡风玻璃
前挡风玻璃胶条
右雨刮臂 有洗涤液喷嘴
天线基座
前罩板
右前大灯 前保
马自达 车标
精选ppt
散热器进风口
发动机舱盖 左前大灯
牵引挂钩3零件Fra bibliotek称(外饰-后面)
后窗玻璃 后雨刮 备门灯
高位刹车灯
后洗涤液喷嘴
轮罩饰板
后座椅安全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 言 一、轿车分级及汽车类别常识
轿车:Passenger Car,用于载人及随身物品且座位主要布置 在两轴之间的四轮汽车;
微型轿车:Mini Car,发动机排量小于或等于1L的轿车;
普通轿车:Compact Car,发动机排量大于1L且小于或等于 1.6L的轿车;
中级轿车:Intermediate Car,发动机排量大于1.6L且小于或 等于2.5L的轿车;
三、车 身 钣 金 结 构 基 础
c、包边工艺缺口 i、外表面曲率变化较大的地方,为了防止材料堆积起褶皱,
需要减少包边量,但最小要有2mm的有效包边长度,如下图所示。
车身设计基础
三、车 身 钣 金 结 构 基 础
ii、在包边的拐角处,为防止包边后材料堆积,需要做特殊的处 理才能保证包边质量,一般是在此处开一个缺口或作一个特殊形 状,如下图所示。
当前可供选择的车身钣金材料牌号有国标牌号和宝钢牌号,选用 哪一种得根据主要机厂的要求。
车身设计基础
二、了 解 钣 金 材 料
1、常用的钣金材料
A、国标牌号
(1)、普通碳素钢 Q235系列
Q235A·F GB11253(厚度≤4) Q235A·F GB3274(厚度>4)
(2)、优质碳素钢
i、08Al系列(厚度≤4,镇静钢)
内外饰设计基础
汽车内外饰是安装在车身钣金上有着一定功能的装饰件, 如前后保险杠、侧围内护板、门护板、仪表板等等。
汽车内外饰零件绝大部分采用的是非金属高分子材料,其 中最为常见的是塑料。塑料是一种以聚合物为基本原料,添加 了有利于加工和改善使用性能的各种辅助材料,经过热加工塑 制的材料。
从事内外饰结构设计,首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塑料这 种材料的基本知识(如常用塑料及其一些显著的特性),并了 解塑料制品的一些加工工艺,这样才能设计出合格的产品结构。
车身设计基础
一、认 识 车 身
与发动机舱总成构成下车体
车身设计基础
一、认 识 车 身
再组焊上侧围总成和后围总成
车身设计基础
一、认 识 车 身
再组焊上顶盖总成
车身设计基础
一、认 识 车 身
装上左/右前/后车门总成
车身设计基础
一、认 识 车 身
装上后背门或行李箱盖总成
车身设计基础
一、认 识 车 身
(5)、宝钢材料牌号释意
车身设计基础
三、车 身 钣 金 结 构 基 础
1、考虑冲压工艺的结构基础
(1)、冲压方向及脱模角
结构设计一开始就要定义冲压出模方向,尤其是拉延的出模方 向,不应有负角(必需的整形工序能实现的负角除外),每一边脱 模角度至少应大于2°(两侧至少应大于4°),一般应该大于5° (即两侧大于10°) ,拉延深度越深,拔模角度应适当加大,拉 延进料的角度在允许的情况下越大越利于成型,但角度越大,回弹 越严重。翻边的角度可以是90 °(即0°脱模角)。
A柱护板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 识 内 外 饰
B柱护板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 识 内 外 饰
后侧围护板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 识 内 外 饰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 识 内 外 饰
顶棚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 识 内 外 饰
前、后车门护板
背门护板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 识 内 外 饰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 识 内 外 饰
08Al GB710(热轧)
08Al GB13237(冷轧,结构钢)
08Al GB5213(冷轧,深冲用)
ii、沸腾钢系列(厚度≤4,热轧)
08F、10F、15F GB710-91
iii、镇静钢系列(厚度≤4,热轧)
08、10、15、20、25、30、35、40、45、50 GB710-91
(3)、 合金结构钢薄钢板
装上前舱盖、翼子板和车前钣金件
车身设计基础
一、认 识 车 身
组成最终的白车身
车身设计基础 二、了 解 钣 金 材 料
车身钣金材料的选用是车身设计中的一门基本功,也是区分建模 员和车身设计工程师的一把尺子。
车身钣金材料的确定包括材质(钢号)、料厚、轧制工艺(冷、 热)、表面质量(较高级、高级、超高级)、表面结构(光面、麻 面)……等等的确定,尤其是前两项的确定。
汽车基础知识
纲要
§第一篇 序言 一、轿车分级及汽车类别常识 二、汽车设计基本过程
§第二篇 车身设计基础 一、认识车身 二、了解钣金材料 三、车身钣金结构基础
§第三篇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识内外饰 二、了解塑料 三、塑料制品加工 四、塑料制品结构基础 五、仪表板设计基础
§随堂试题 课堂考试题 课后练习题
(2)、圆角
a、最小圆角应该R>1.5t(t为料厚),拉延内圆角尽可能的大 于R5,在结构可行的前提下越大越好,折边圆角可为R3,大件切忌 轮廓分明。
b、多面汇交的尖角处或拉延深度比较深的尖角处的圆角需要特 别处理,增大圆角半径,变浅拉延深度。
车身设计基础
三、车 身 钣 金 结 构 基 础
(3)、加强筋 a、适当的位置要布置加强筋或三角筋防止冲压回弹; b、适当位置要设计特征防止材料堆积起皱; c、在超过50mm×50mm的单一特征区域布置加强筋增强力学性能;
防止起皱特征
防止起皱特征
车身设计基础
三、车 身 钣 金 结 构 基 础
(4)、裁边及冲孔 a、工艺缺口不可遗漏,以避免拉裂或起皱,工艺缺口有如下 A、B两种形式,根据不同结构的需要选用。 b、裁边最好避免尖角出现。
诸如此类的裁边应避免尖角
A:缺口切过圆角
A:缺口切过圆角
B:缺口不切过圆角
c、孔径、有相互关系的孔距需要圆整,一般圆整到小数点后一 位,最好是靠0或靠5,最后总拼焊接的一些主要定位孔和重要型 面也最好将坐标值圆整。
中高级轿车:Limousine,发动机排量大于2.5L且小于或等于 4L的轿车;
高级轿车:Deluxe Limousine,发动机排量大于4L的轿车。
序 言 一、轿车分级及汽车类别常识
欧系轿车(以德国大众为代表)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轴距、排量、 重量等参数分成A(含A00、A0和A级)、B、C、D级,字母顺序越靠后, 该级别的车轴距越长、排量和重量越大,车的豪华程度也不断提高。 A00、A0、A级车是指小型轿车 A00:发动机排量小于1L,轴距在2.0m至2.2m之间,如奥拓; A0:发动机排量1.0L至1.3L,轴距在2.2m至2.3m之间,夏利; A:发动机排量1.3L至1.6L,轴距在2.3m至2.45m之间,捷达、POLO; B:发动机排量1.6L至2.4L,轴距在2.45m至2.6m之间的中档轿车,
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汽车上加装一套内燃机,其目的是减 少汽车的污染,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混合动力汽车有 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结构形式。
序 言
二、汽车设计基本过程
市场调研 项目立项
造型设计
概念草图、2D效果图、 3D造型或油泥模型、 Class-A曲面光顺
产品工程设计
总布置、发动机、 底盘、车身、内外饰、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三、塑 料 制 品 加 工
电气、空调、CAE 同步工程
模夹检具、工装 生产线设计制造
产品试制、SOP
车身设计基础 一、认 识 车 身
白车身(BIW)
车身设计基础
一、认 识 车 身
车身基本上包含焊接总成和安装件,安装件有四门两盖 或五门一盖(左/右前/后车门、前舱盖舱、行李箱盖、后背 门),翼子板,车前钣金件
地板总成
车身设计基础 一、认 识 车 身
用直径∮100mm的球在前舱盖和通风盖板之间能够接触相切,而 且两切点之间的距离大于40mm,则应该采用半径≥R2.5的球头包 边,该要求同样适用与后行李箱盖靠后风窗玻璃处的包边。特别 注意的是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规定这种情况不 用球头包边形式。
R ≥2.5
车身设计基础
(4)、宝钢材料选用推荐
车身设计基础 二、了 解 钣 金 材 料
(4)、宝钢材料选用推荐
车身设计基础 二、了 解 钣 金 材 料
(5)、宝钢材料牌号释意
车身设计基础 二、了 解 钣 金 材 料
(5)、宝钢材料牌号释意
车身设计基础 二、了 解 钣 金 材 料
(5)、宝钢材料牌号释意
车身设计基础 二、了 解 钣 金 材 料
此边界 不要切在 立面上。
锁扣孔
车身设计基础 三、车 身 钣 金 结 构 基 础
(5)、包边工艺性合理。 a、平直段直接包边,如下图要求:
一般9mm以上
一般5mm以上
圆角根部带到切的距 离一般1mm以上
车身设计基础 三、车 身 钣 金 结 构 基 础
b、球头包边: 在前舱盖靠前挡风玻璃处的包边,根据ECE NO.26号法规,若
序 言 一、轿车分级及汽车类别常识
皮卡:PICK-UP,又名轿卡。亦轿亦卡,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 和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车车厢的汽车。既有轿车般的舒 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而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 能力还强;
电动汽车:多指纯电动汽车,即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 能动力源的汽车,通过蓄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 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前保险杠&前格栅
通风盖板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 识 内 外 饰
后保险杠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 识 内 外 饰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 识 内 外 饰
后扰流板(尾翼)
主副仪表板
内外饰设计基础 一、认 识 内 外 饰
内外饰设计基础 二、了 解 塑 料
内外饰设计基础 二、了 解 塑 料
内外饰设计基础 二、了 解 塑 料
车身设计基础
三、车 身 钣 金 结 构 基 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