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苏教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

苏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一)七年级历史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齐民要术》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由此可知,该书作者强调农业生产要A.遵循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B.充分利用最先进的历法C.合理统筹农林牧副渔等业D.重视采用铁犁牛耕技术3.观察如图,对其中文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4.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

据此可知A.强化了诸侯权力B.扩大了统治范围C.加速了西周灭亡D.确立了君主专制5二里头遗址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铜鼎A.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B.明显的阶级分化C.青铜铸造业工艺高超D.社会生产的发展6.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野生动物遗骸,主要以鹿科动物为主,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农具“骨耜”大多数是用鹿的肩脾骨加工制成。

由此可知河姆渡居民A.家畜饲养主要以鹿为主B.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C.狩猎是重要的生产活动D.农具以打制石器为主7.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为制作“北京人”档案搜集到如下图片。

图中可以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可靠证据的是A用火场景想象图B北京人头像复原C狩猎场景想象图D北京人头盖骨8.新皇帝(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据此可知,郡县制的建立A.加强了中央集权B.抵御了外来侵略C.促进了民族交融D.拓宽了国家版图9.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江苏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江苏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与“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使用天然火”“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相关的远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可知,题干中的远古人类是北京人。

结合所学知识,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他们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下肢较上肢略长,已经能直立行走,会使用天然火,B项符合题意;A项距今约170万年;C项距今约6000年;D项距今约7000年。

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干“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时间不符。

故选B。

选择题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

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居民D. 河姆渡居民【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6000年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的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

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元谋人地处云南省,不符合题意;选项B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不符合题意;选项D河姆渡居民遗址在浙江,主要种植水稻,不符合题意,故选C。

选择题《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这反映的是()A. 武王伐纣B. 西周分封制C. 春秋争霸D. 战国七雄【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武王……封功臣谋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周朝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因此B项符合题意;武王伐纣、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等都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CD三项。

故选B。

选择题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

苏州中学园区校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苏州中学园区校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苏州中学园区校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历史研究的原则是依据真实史料说话,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灰烬、烧石和烧骨等遗存,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A.已经会使用火B.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C.已经有了私有财产D.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选项能作为这一结论直接证据的是A.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B.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C.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D.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3.《墨子·尚贤》:“古者舜耕于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这种“举以为天子”的形式出现于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辽河流域4.下图是某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的课堂笔记,图中④说明A.分封的对象B.诸侯的义务C.诸侯的权利 D.周天子的责任5.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备,而且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A.B.C. D.6.古装传奇剧《重耳传奇》根据晋文公重耳的真实历史故事改编,讲述了重耳历经宫斗、流亡、返国、称霸的传奇人生,是一部春秋版的王子历险记。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重耳传奇》相关的历史背景A.周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C.社会动荡D.统一六国7.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8.易中天曾说:“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锋,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

”这场“跨世纪大辩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私学兴起,人才辈出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社会的急剧变化9.秦统一后,为改变币制混乱的状况,由政府统一铸造通行全国的货币(如下图所示)。

苏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要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去()A.北京市B.陕西省C.云南省D.浙江省2.历史图片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列图片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B.C.D.3.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

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C.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4.原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当时所产生的,可作为历史考证的史料。

下列能够作为论证“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的原始史料是A.《史记》中的记载B.二里头遗址C.大禹治水的传说D.半坡氏族遗址5.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019年,在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举办“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

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

”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B.能印证《史记》中夏朝的记载C.体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未间断D.按史料类型分类属于二手史料6.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衰微,进入春秋时代,周王朝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动荡局面,诸侯国势力崛起,一些大的诸侯竞相争霸。

下列对“霸”的理解准确的是A.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B.统一整个国家C.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 D.推翻周王室的统治7.栗劲的《秦律通论》指出,“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其中全胜58次,失败4次,未获得全胜3次。

”从材料看,商鞅变法对这种战局起的直接作用是()A.有利于思想的统一B.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C.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D.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8.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9.下图所示是与秦朝有关的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不能够印证的历史结论有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B.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C.秦朝设郡管理地方D.秦朝以楷书作为统一的文字10.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的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苏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苏教版)

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 (苏教版)本试卷分共8大题,45小题。

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试卷满分为100分。

答案请全部写在答卷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0分)1.“人文初祖”一般指对本民族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作出卓越贡献者。

想一想,人们把谁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A、蚩尤B、颛顼C、黄帝D、帝喾2.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3.无锡的主食是米饭,你可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4.新生入学时,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地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

那么,你能告诉大家丙同学姓什么吗?A.唐 B.秦 C.夏 D.宋5.《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越王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6.右图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它的主要作用是:A、防洪B、灌溉C、防洪灌溉D、水运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8.玲玲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她的脸色,把了她的脉,又听了她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她的感觉。

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9.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10.将下列图示文字按汉字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 ①②③④B. ④②③①C. ②③①④D. ④③①②11.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完整word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完整word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卷座号成绩: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20 11 16 18 12 15 19 13 17 题号 14答案1.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的考古发现()。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2.新华网消息:2006年3月31日,丙戌年中华人文始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3.从夏商两代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一国的国君应该()。

A.增强国力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重视军事4.春秋时期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5.历史上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在()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6.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实行商鞅变法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7.全球各地现有孔庙1300余座。

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查阅()。

A.《道德经》 B.《论语》 C.《庄子》 D.《韩非子》8.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9.秦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铜钱 B.刀形币 C.铲形币 D.蚁鼻钱10.下列哪一战争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A.淝水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城濮之战11.下列对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抵御匈奴的著名城防 B.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性C.秦长城东起临洮,西至辽东 D.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12.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班超 D.汉武帝13.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陈稺常《中国上古史演义》:偶然有一次,烧熟的兽肉外面包裹的泥土,竟然坚固得像一块石头。

用手掰不开,只好使劲往地上甩,碎成了好几块,用来舀水盛东西却更合用。

就有人把这种泥土捏成各种形状,放在火里烧,居然成了陶器。

这些描述( )A.属于文学作品,完全不可信B.是合理想象,应有考古发现佐证C.证明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瓷器D.说明原始社会的发明都出于偶然2.当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北方辽河上游出现了红山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良渚文化,在它们的区域内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由此可知中华文明( )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B.具有继承性C.具有多源和共融的特征D.具有相似性3.传说黄帝以后,出现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

关于他们“禅让”的故事,古书中有不少记载。

通过这些记载可以了解( )A.中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B.研究禅让制的第一手史料C.当时有才能就能成为首领D.长江流域选举首领的方式4.黄帝为《史记》中的五帝之首,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

以下关于黄帝的表述正确的是( )A.黄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B.是中国人心目中独一无二的“人文初祖”C.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D.是虚构的神话人物,对中国发展没有实际贡献5.2022年3﹣7月,苏州市考古所对位于吴中区的塘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该遗址的良渚文化时期遗存十分丰富,出土有多座房屋基址,还出土了疑似大面积古水稻田遗迹、墓葬等。

类似的稻作文明,我们还可以在下列哪个遗址中看到(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陶寺遗址D.大汶口遗址6.如图结构图中①②处分别应填( )A.①世袭制②禅让制B.①禅让制②世袭制C.①世袭制②郡县制D.①郡县制②宗法制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2023苏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3苏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3苏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早期人类制造工具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制造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工具D.铁制工具2.王刚同学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关键词时,他最可能找到的是()A.大汶口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3.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消除水患的是()A.尧B.鲧C.禹D.启4.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一次故事会,有位同学讲了武王伐纣的故事,该故事发生于()A.公元前10世纪B.公元前11世纪C.公元10世纪D.公元11世纪5.成语“钟鸣鼎食”的原意是,吃饭的时候,击打“钟”来奏乐,餐桌上排列很多“鼎”。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

该成语中的“鼎”是()A.音乐器材B.饮食器具C.盛水器皿D.装饰用品6.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

对此时诸侯争霸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文化的繁荣C.维护了周王的权威D.加快了民族的交融7.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A.尊王攘夷,大国称霸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C.周室衰微,诸侯兼并D.诸侯争战,争霸兼并8.“孔子认为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B.当仁不让于师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9.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下列哪个印玺与这一制度关系最密切?A.B.C.D.10.对大泽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秦朝的统治B.因秦朝的残暴统治而引起C.领导人是陈胜吴广D.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11.西汉时,使诸侯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的一项重大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加强对经济的控制C.巩固边防,扩建军队D.颁布“推恩令”1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的考古发现()。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
2.新华网消息:2006年3月31日,丙戌年中华人文始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3.从夏商两代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一国的国君应该()。

A.增强国力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重视军事
4.春秋时期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5.历史上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在()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6.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实行商鞅变法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7.全球各地现有孔庙1300余座。

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查阅()。

A.《道德经》 B.《论语》 C.《庄子》 D.《韩非子》
8.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9.秦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铜钱 B.刀形币 C.铲形币 D.蚁鼻钱
10.下列哪一战争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A.淝水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城濮之战
11.下列对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抵御匈奴的著名城防 B.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性
C.秦长城东起临洮,西至辽东 D.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2.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班超 D.汉武帝
13.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B.实行屯田制C.招贤纳士D.打败强敌袁绍
14.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汉武帝 B.班超 C.甘英 D.张骞
15.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

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27年C公元前119年 D 公元前60年16.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B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D打通“丝绸之路”
1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客观影响是()。

A.促进民族融合 B.形成南北对峙
C.民族矛盾激化 D.促进南北统一
18.下列政权定都洛阳的是()
①魏②吴③西晋④东晋⑤南朝⑥北魏
A.①③⑥B.③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
19.下列战役中,不是以少胜多的是()
A.巨鹿之战B.城濮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20.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A.兰亭序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龙门石窟佛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的根本区别。

2.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是人。

3.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和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4.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个王朝.
5.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

6.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7.266年,司马懿的孙子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

8.“神医”华佗发明的“”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9.王羲之的代表作《》,他被后人称为“”
10.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和天文学家。

11.蜀国的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的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12.北魏的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他写的,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13.山西大同的石窟和河南洛阳的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三、历史诊断(每空1分,共5分,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那时已有卜辞。

【】
2、战国时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方面的措施。

【】
4、小红问:“小明,你最敬佩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小明说:“我最敬佩蔡伦,因为他发明了纸,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
5、小红问:“小明,我想了解一下北魏的历史,我该看什么书呢?“
小明拍拍胸脯答道:“那还不简单,看司马迁的《史记》不就行了吗”【】
四、材料解析题(13分)
1、阅读下列材料。

(8分)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上面的话是谁说的?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2分)
(2)、这部作品记载了什么时期的事情?(2分)
(3)、这部作品开哪种史学体裁的先河?(2分)
(4)、鲁迅先生是怎样称赞这部作品的?(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5分)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务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曾著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内容反映了哪位科学家的成就?(1分)
(2)这位科学家生活在什么朝代?(1分)此材料节选自他的什么著作?(1分)
(3)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2分)
五、问题探究(22分)
1、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8分)
2、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6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6分)以及改革的作用?(2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B B B A D B B B A C C A C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A C D A C A B
21.A禅让制、B禹、C启。

22.四羊方尊、司母戊铜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

23.图1:曹操C;图2:孔子A;图3:华佗B
24.(1)×,改夏朝为商朝;(2)√;(3)×,改秦始皇为汉武帝;(4)√
三、材料解析(第25题16分,第26题12分,共28分)
25.(1)秦始皇(或嬴政)。

(2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4分)
(2)陈胜。

(2分)秦朝统治非常残暴。

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沉重,刑法严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或秦朝的暴政)这导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

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6分)
(3)秦朝创立的统一国家、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经济与文化的统一措施等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朝虽短暂,但其兴亡的教训也为后来汉初的统治者所接受。

(此题是开放式答案,举任意一方面的例子即可)(2分)
26.(1)A魏国、曹丕; B蜀国、刘备;C吴、孙权。

(6分)
(2)魏国。

(2分)
(3)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4分)
(4)台湾、夷洲。

(2分)
四、简答题(14分)
27.(1)丝绸之路,长安,陕西西安,大秦(或古代罗马)。

(5分)
(2)西汉,张骞。

(4分)
(3)西域都护。

(2分)
(4)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纷纷东来。

作用:不同地区的人们互相学习,丰富了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有利于各地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其他意思相近,或合理的也可以)(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