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黄河的主人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河的主人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河的主人导语: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一份教案欢迎阅读教学目标:在朗读感悟、想象、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配解说词丰厚形象: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黄河有了初步的印象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段有关黄河的录像我们一起欣赏[投影一:播放黄河录像] 1、有画面有声音如果再配上解说词那就更具欣赏性了一个词一句话或几句话都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劈山砍石势如破竹2、谁能用课文当中的一段话来配录像呢?(第一自然段)导:作为解说词应当说呢?学生齐读3、这就是九曲迴肠、奔流不息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黄河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天而来看了叫人胆战心惊而有人竟然成了它的主人它是(艄公)(1)学生写“艄公”(2)采访学生:写“艄”字注意什么?(“舟”横不出头变提)你为什么写得这么认真?(因为它是黄河的主人我很敬仰他)二、研究读28自然段体会艄公是黄河的主人1、学到这儿爱思考的同学一定会问——艄公凭什么成了黄河的主人?(板书“?”)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请快速默读课文 [出示投影: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2、这是全文的中心句齐读导:同学们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让我们走进课文与作家袁鹰一起来到滚滚的黄河边去亲身感受黄河的主人——艄公感受他的勇敢和智慧感受他的镇静和机敏请自由地朗读课文3、自由交流4、学习第二自然(1)自由读(2)交流:你从儿看出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3)引导读:小、轻、小小的浪头整个儿吞没(4)小结:有没有吞没?(没有)还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可见艄公的勇敢和智慧5、学习35自然段(1)过渡:刚才大家抓住“那么小、那么轻”就能体会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我们再来读一读35自然段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出来(2)自由读(3)交流:物重、人多、贴着水面漂流(4)引读:啊(惊讶)六个人(更惊讶)(还有作家袁鹰的担心)(5)小结:贴而不沉说明艄公的勇敢和智慧6、学习第6自然段(1)羊皮筏子在黄河上险象环生岸上的作者提心吊胆而黄河的主人艄公是面对的呢?和[投影出示第6自然段](2)经典特写: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你看他艄公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你看他(3)有感情地朗读(4)说“专心致志”、“小心”、“大胆”的反义词(漫不经心、随意、慌张)结果会?(5)想象羊皮筏子上乘客谈笑风生(6)质疑:艄公为什么会那么沉着?三、总结全文:1、完成板书:艄公→黄河的主人2、想象训练刚才我们感受了滔滔黄河的气势领略了沉稳艄公的风采羊皮筏子靠岸了如果同学是乘客老师是艄公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礼貌、为什么爱坐?不同的身份?)3、总结:艄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黄河边是黄河炼就了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因此课文在歌颂艄公其实也在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中华民族课文中艄公成了黄河的主人同学们在这堂课上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你们想给自己布置点什么作业?。
苏教版《黄河主人》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苏教版《黄河主人》教学设计[本站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a3f67ec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2.png)
苏教版《黄河主人》教学设计[本站推荐]第一篇:苏教版《黄河主人》教学设计[本站推荐]苏教版《黄河主人》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黄河主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黄河主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悟艄公战胜惊涛骇浪的英勇无畏和高超的技艺。
2、由对艄公的敬仰和赞颂内化为自我要求。
3、学生有看得见的进步。
教学准备:PowerPoint教学过程:一、渲染黄河气势营造活动环境1、同学们,上节课有的同学说想看看黄河是什么样子?这也是我们在座每个同学的心愿,是不是?那我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配乐放黄河录相)同学们,这就是黄河!看着这惊心动魄的画面,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出示相关词语。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一定有话要说,想说什么吗?(出示填空:“这就是()的黄河!”)2、是的,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一些真切的感受,真切的感受最能震撼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上节课读到的一句话。
女同学先读,男同学再读,最后全班一起读。
(出示课文第1小节)(女生读,男生读,全班读。
)3、(1)是的,这样的黄河怎能不令作者胆战心惊呢!那黄河上小小的羊皮筏子更是牵动了作者和我们的心。
打开书本,读读2-5小节。
(学生自由读。
)(2)读完这一段,一定有一些词句在牵动着你,有哪些呢!再默读一下,一边读一边把它画下来。
(“小小的”与“整个儿”;……)(3)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提心吊胆的。
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自己的感受,是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体会到的,我觉得应该通过朗读展示出来,好吗?先自己读一读,一会来展示你们朗读的精彩。
(学生自由读2—5小节。
)指名朗读,相机评价指导。
(4)看来,这小小的羊皮筏子确实在牵动着作者的心,再读读第2-5小节,你肯定有话要说!(出示填空:()——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的主人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的主人教案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用那滔滔的河水和磅礡的气势哺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古至今,有无数诗人曾赞颂过你,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的主人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的主人教案1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23课黄河的主人。
生齐读课题,要求读出气势。
二、体会“黄河的壮美”同学们,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用那滔滔的河水和磅礡的气势哺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古至今,有无数诗人曾赞颂过你,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那么本篇文章作者袁鹰眼前的黄何怎么样呢?投影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1、指名生读(2-3人);2、齐读3、同学们,你们见过黄河吗?让我们来看一看母亲河的雄姿,你再读感受就会不一样。
放黄河有关录像,配《西部放歌》4、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看见母亲河的雄姿,现在,谁再来读这句话。
边读边想刚才看到的画面。
师相机点评。
5、同学们读出了黄河的精神、气势和力量。
此时此刻,我们伫立在黄河岸边,听着黄河的咆哮,心潮起伏,感情激荡……你想说些什么呢?(生试说)6、师小结。
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三、体会“羊皮筏子”的险。
这样气势磅礴的黄河怎能不令人胆战心惊的呢?不过同学们,更使人胆战心惊的还在后面,请同学默读课文2-5小节,边读边画出描写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驶的惊险的句子,画下来的句子,多读两遍。
1、生自由默读课文,圈画句子。
2、交流。
A、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边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如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黄河的主人》教案

《黄河的主人》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系”;理解“浊浪排空、如履平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和不同的人物表
现。
4、领会课文各部分与中心句的联系,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
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和不同的人物表现。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各部分与中心句的联系,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国有两条大河,是哪两条大河?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黄河”。
(板书:黄河)你对黄河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
)
2、在古代,有许多诗人都曾赞叹过黄河,你能背诵一两句吗?(出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
3、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袁鹰,也来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写下了一篇情
文并茂的散文佳作《黄河的主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
4、读了课题,你特别想了解什么问题?(“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
成为“黄河的主人”?)
1 / 6。
四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黄河的主人》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黄河的主人》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黄河的主人》教案1 设计理念:教材是教学的范例,既要用好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本设计对教材进展大胆的开发与重组,再现黄河主人的技能之高、心灵之善、精神之佳,通过朗读、言语交际、情境体验等方式去感受、去熏陶。
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主人的形象、留下精彩的语言。
组块设计:一、衬托渲染,突出黄河之险。
媒体展示汹涌的黄河,请学生为画面配音,并读好第一自然段。
二、寻踪追迹,突出主人技能之高。
1、文中哪些地方写了黄河的主人呢?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后,要求学生将分布在各自然而然段的语句进展整理,形成一篇描绘黄河主人的小短文。
3、小短文,谈体会,再读出主人的能干。
三、创设情境,再现主人心灵之善。
1、如今让我们一起坐上稍公驾驶的羊皮筏子,到黄河上去感受一番〔媒体展示漂流情境〕,第一次坐羊皮筏子有何感受?相机出示文中内容引导朗读。
2、同学们,为我们驾驶羊皮筏子的是镇静、机敏、英勇、智慧的稍公啊,你不信任他吗?如今你们想干什么呢?四、话别留言,突出主人精神之佳。
1、一次难忘的漂流快要完毕了,我们要和稍公分别了,你们想对稍公说些什么呢?2、再读“稍公凭着……成为了黄河的主人。
”四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黄河的主人》教案2 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在理解艄公的高超技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艄公高尚的人格品质。
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英勇、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教学重点:1.感悟黄河的险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
2.理解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体会艄公的英勇与机智。
教学难点:透过语言文字,使学生领会到:只要沉着英勇就能战胜困难险阻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汹涌的黄河以及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多音字“系”,让同学们区分这个字的读音。
师: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都能正确区分开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的主人》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的主人》教案课程背景本节课为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黄河的主人》。
本篇课文讲述了黄河主人——中国人民长期治理黄河的历史,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启发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要努力发扬祖先的优良传统,勇敢迎接未来。
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本课文的语言表达,并对其中的生词和难词有一定的理解。
2.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并能够理解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九个省份,入海于山东的地理特点。
3.掌握“人工降雨”“黄河治理”等高频词汇的词义和用法。
4.了解中国人对黄河的治理历史,知道其漫长而不易的过程,并了解到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5.能够感受到祖先的优良传统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
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5分钟)1.引出“黄河”两个字,让学生说出对于黄河的了解。
2.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出黄河从哪里发源、流经哪些省份,最后入海于哪个省份。
2. 初读(10分钟)1.教师先读一遍课文全文,让学生跟读。
2.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中的生词和难词,并做简单的解释。
3. 详读(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内容,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表达。
2.教师边读边讲解生词和难词,让学生对这些单词有深入的了解。
4. 剖析(20分钟)1.按照课文的顺序,教师给学生介绍黄河治理的历史和过程,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涉及到的科学和技术手段。
2.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中国人民对黄河治理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对比西方国家对于类似情况的解决方法。
5. 总结(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次课讲解的内容,并强调祖先的勇气和智慧对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中国人民对黄河治理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的看法。
教学评估1.在课堂上进行简短的测试,考核学生对于本课文中重要概念的掌握情况。
2.回顾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发言、认真思考等方面予以评价。
3.课后布置听力或阅读的练习,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理解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
课文按照人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结构全文。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
汹涌奔流的黄河足以让作者惊叹不已,然而更使作者惊讶的是在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六七个人,文章到此,场面惊心动魄,行文跌宕起伏,处处充满惊奇,扣人心弦,易于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
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读者的心,让人感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
因而作者由衷地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较好的自主学习意识,透过字里行间能够感悟出课文传达的信息。
学生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没有成为习惯,个性化的理解还有“随波逐流”之嫌,想象缺乏创意。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准确找出最能体现本课中心思想的句子,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5.能结合课文内容,激发挑战大自然的豪迈气概。
四、教学重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3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伊始,教师可通过展示黄河壮丽景观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黄河的气势,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重视预习,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对黄河及船夫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针对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应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同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创设实践机会,提高写作能力: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6.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3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23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语文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级下册的一篇文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词:通过预习、课堂讲解和课后复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浊、涛、荡漾、惊涛骇浪”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内容解析: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分析黄河主人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船夫与黄河之间的紧密联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写作技巧:结合课文内容,教师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探讨船夫形象特点、与黄河的联系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尝试”“提心吊胆”造句。
2.抓住文中的有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黄河的主人
2.解题质疑:
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主人”是什么意思。
②“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二、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自学文中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2.思考“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三、组织交流:
1.指名认读文中生字词。
(略)
2.指名示范“艄、滔、履”的写法,说说注意点。
3.生回答思考题。
(师追问“艄公”是干什么的?)
幻灯出示中心句: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紧扣中心句展开学习。
1.自由朗读中心句,抓住重点词说说你对中心句的理解。
①理解重点词“如履平地”等。
②答案要点:A、黄河水汹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险。
B、艄公凭着他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
所以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2.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其意思,然后指名读、齐读。
五、指名分节读全文。
1.了解课文的朗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体会黄河水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和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并在有关内容处做上记号,准备交流。
六、学习课文第一节。
1.生齐读第1节,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指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