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维生素添加剂的特点及应用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特性及应用

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特性及应用

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特性及应用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食品的品质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已经成为了食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类型、化学特性及其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类型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处理、贮存、加工、制造、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添加的,能够改善食品品质、提高食品安全性、防腐保鲜和美化食品的物质。

根据其特性不同,食品添加剂可分为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色素、甜味剂、酸味剂、乳化剂等多种类型。

二、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特性食品添加剂有两个方面的化学特性,一是化学性质,包括添加剂的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式量等化学特性。

另一方面是理化性质,如细度、比旋、折射率、比重等。

营养强化剂是指添加在食品中以满足营养需求的物质,例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其中,维生素是对人体生长、发育、骨骼坚固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营养素。

但是,过量的维生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矿物质在食品中同样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钙、铁、锌、硒等都是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防腐剂在食品加工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酸度、水分、温度等因素会影响食品的保存期限,而防腐剂的应用能够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防腐剂有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山梨酸钠等。

色素是为了美化食品的外观而添加的物质,如通常所用的红色、黄色、绿色的色素。

色素使食品更具有诱人的色泽,但是过量的色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香料色素的添加就会增加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

甜味剂是一些不含或含较少热量的食品添加剂,如葡萄糖、果糖、木糖醇、甘露醇和蔗糖等。

其中,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安赛蜜更是在无糖和低卡食品中广泛使用。

但是,甜味剂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例如可能导致糖尿病发生等。

酸味剂是为了调节食品酸度、掩盖不良味道而添加的物质,如柠檬酸、苹果酸、葡萄酸等。

酸味剂的酸碱度和稳定性是选择酸味剂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乳化剂是为了调节食品的质地,使疏松的食品坚实起来,或是让固态和液态的食品均匀地混合起来,如磷脂酰肌醇等。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k2法规允许添加剂量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k2法规允许添加剂量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k2法规允许添加剂量食品添加剂维生素K2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它在人体中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食品安全法规对于维生素K2的添加剂量进行了规定。

根据相关法规,食品添加剂维生素K2的允许添加剂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 适用范围:维生素K2主要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方面。

2. 添加剂量限制:食品添加剂维生素K2的添加剂量应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进行限制。

例如,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每100g或100ml 的产品中维生素K2的最高限量为30μg;在儿童食品中,每100g 或100ml的产品中维生素K2的最高限量为20μg。

而在保健食品中,每日推荐剂量(RDA)一般为30-150μg。

3. 安全性评估:食品添加剂维生素K2的添加剂量应当经过安全性评估。

在进行安全性评估时,需要考虑维生素K2的毒性、副作用和可能的风险。

只有通过安全性评估并确定其安全使用的剂量范围后,才能允许在食品中添加维生素K2。

4. 标签要求:食品添加剂维生素K2在产品标签上应标明添加剂量,并注明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可以通过查看标签上的添加剂量信息来了解产品中维生素K2的含量,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维生素K2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维持血管壁的正常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维生素K2还能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和维持,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然而,过量摄入维生素K2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高剂量的维生素K2摄入可能会导致血液凝固功能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严格控制维生素K2的添加剂量是非常必要的。

食品安全法规对于维生素K2的添加剂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旨在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企业在生产食品时应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维生素K2的添加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要关注产品的标签信息,避免过量摄入维生素K2。

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合理应用

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合理应用

1 ̄ 维生素C 同促 进红细 胞、 l 共 化学 合成 的产 品,有 维 生素A 、维 生素B 2 l 醇 生素A , 酯和维生素A 榈酸酯等 , L酸 棕 饲料 添加 剂 中多 使用 维 生素A 榈 酸 棕
酯。 .
血 红蛋 白和抗 体 的形 成 。 1 生素B1 维生素B 2 与机 2维 2 1参
维牛素 又叫维他 命 ,是维 持动物
9维 生素B5 维生 素B 是辅 酶I . 5 和 是 美 国科 学 院 N C( 国研 究 理 事 会 ) R 全
正 常 生 理 机 能 和 保 持 动 物 正 常 生 长 发 辅 酶 I 的 组 成 成 分 ,参 与 氧 化 还 原 反 标 准 。N C 准 是 动 物 对 维 生 素 的最 I R标 育 不 町 缺 少 的 一种 微 量 营 养 物 质 , 也 应 。 基 本 需 求 量 , 能 预 防 维 生 素 明 显缺 乏
3选 择 维 生 素 制 剂 曰前 维 牛 素 .
制 剂有单项 维生素和 多种维 生素预混
1. 4维生素c 又叫抗坏血 酸 。维 剂 ,应用 时可根据 实际情况 ,确定是 自己预 混多种单项 维生素 ,还是选购
4 维 生 素K 维 生 素 K 维 牛 素 牛素c 与糖 、蛋 白质和 矿质 元 素 的 . 有 参
分。 0 替 代的 ,动 物若缺 乏维生素将 对生长 性 只 有 5 %等 。 此 选 购 和 应 用 维 牛
7维生素B 维生素B 是辅酶A . 3 3 的 发育产 生明显 的不 良后果 。因此 ,必 素 时 , 应 注 意 其 有 效 含 量 和 效 价 , 并
组成 成分 ,在物质代 谢 中起着 重要作 须 在 日常饲 料 中添 加 所 缺 乏 的 维 生 合理折 算 。同一 种类 的维 生素小 同形

食品添加剂中的维生素成分

食品添加剂中的维生素成分

食品添加剂中的维生素成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问题。

在食品行业中,添加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维生素成分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下食品添加剂中的维生素成分。

一、维生素的种类及作用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对身体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制作食品时,添加维生素成分可以弥补我们身体的不足,并增强人体免疫能力。

总体来说,维生素可以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以及一些辅酶类物质,而脂溶性维生素则包括维生素A、D、E和K四种。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增强血管弹性和防止贫血;维生素B1、B2、B6、B12等能够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代谢,协助人体加速新陈代谢;维生素A可以维持正常视力和皮肤健康,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预防骨质疏松等。

二、1. 维生素C在食品行业中,维生素C大多作为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和色泽剂使用。

比如说,一些装在铁罐里的罐头食品、冷冻食品、果汁、糖果和儿童奶粉等,均添加了维生素C。

由于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不易积累在体内,故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以此作为营养成分。

2. 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包括维生素B1、B2、B3、B5、B6、B7、B9和B12等多种类型。

不同的维生素B族其主要的功能都各不相同,但从维生素B的本质来讲,它们都是协助转换食物成分为能量的。

维生素B1、B2、B5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一般作为调味品、酵母、酸度调节剂、甜味剂添加在各种食品中。

3. 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溶于脂类物质,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作用。

因此,维生素A被广泛用于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作为一种营养成分,维生素A可以促进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提高我们的免疫系统,从而预防感染,并防止因为免疫力下降而导致的疾病。

三、总结维生素是我们身体所需的重要元素,在食物制作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维生素与添加剂

维生素与添加剂

第一节维生素添加剂维生素一般分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常用的维生素共有14种。

脂溶性维生素可溶解于油脂以及溶解油脂的溶剂,常用的有4种: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常用的有10种,包括: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B3(泛酸)、B4(胆碱)、B5(烟酸,烟酸胺)、B6(吡哆醇)、B12(氰钻胺素)、叶酸、生物素以及维生素C(抗坏血酸)。

常见维生素中,除了维生素C,其他所有维生素,对所有动物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外源供给。

草食或反当动物也不例外。

维生素C在多数动物体内能合成,能合成维生素C的哺乳动物,大多数动物的合成部位是肝。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则是在肾中合成维生素C。

有些动物不能合成维生素C。

部分哺乳动物如豚鼠、灵长类(包括人),一些蝙蝠(飞行哺乳类)等不能合成维生素C。

其他一些比哺乳动物低等的动物也不能合成维生素C.如昆虫、无脊柱动物.鱼、虾等水生动物。

在动物生产中.维生素C是水生动物鱼虾养殖十分关注的一个维生素。

外源维生素补充可通过饲料添加维生素添加剂实现。

维生素是维生素添加剂的活性成分,添加剂内除了活性成分以外,还有载体、稀释剂、吸附剂等,有时还有其他化合物。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维生素的活性和便于在配合饲料内添加。

一、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1.维生素A添加剂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或抗干眼醇,是一类其有相似结构和生物活性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醇。

一般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中,其中以鱼类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最高。

除此而外,鱼卵子、全乳(乳脂)、蛋黄等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动物性饲料中的鱼粉也是一种很好的来源。

植物体内不含维生素A.只含有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

青绿饲料、胡萝卜、快速干燥的优质青干草等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而各类籽实及其副产况:(除玉米外)、经日晒雨淋的干草等原料中的胡萝卜素含量则极低。

维生素A的纯化合物极易被破坏,因而.制作维生素A添加剂的第一道工序是先把它酯化以提高其稳定性。

酯化维生素A的有机酸常用乙酸、丙酸和棕搁酸。

饲料添加剂学3营养性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ppt

饲料添加剂学3营养性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ppt
——维生素A的纯化合物是视黄醇,它极易被破坏。因而,制作维生
素A添加剂的第一道工序是先把它酯化。
——酯化维生素A的有机酸,常用的有醋酸、丙酸和棕榈酸。 ——维生素A即使酯化后,也比较容易破坏(紫外线、氧、稀有金属
盐),故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处理(包被、微胶囊、微粒粉剂、抗 氧化剂)。 (1)维生素A乙酸酯 由β-紫罗兰酮为原料化学合成,加入抗氧化剂和明胶制成微 粒,此颗粒为灰黄色至淡褐色,易吸潮。产品规格有30、40、 50万IU/g。
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
一、维生素营养:基础与概念
(三)脂溶性与水溶性维生素比较
❖ 代谢:
脂溶性维生素在消化道随脂肪一同被吸收。脂肪的存在有利于脂溶
性维生素的肠道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能够在动物肝脏和多脂组织内大量贮存,但摄入过多
会引起中毒症状。
脂溶性维生素除了维生素K可由消化道微生物合成足够的量外,所
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
第二节 维生素添加剂
四、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
(一)维生素A添加剂 3、生理功能
仔猪畸形
(3)维持正常的繁殖机能,促进生长等
维生素A参与性激素形成,缺乏时引起繁殖成绩下降,受 胎率下降、流产、难产,胎儿畸形,母禽产蛋率下降,公 畜睾丸退化,甚至丧失繁育能力;
维生素A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能促进动物生长, 缺乏时生长受阻,体重下降。
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故称维生素A前体或维 生素A原。 ——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和隐黄质;β— 胡萝卜素的活性最高。
深红色至深紫色六角形结晶或结晶粉末,饲料添加主要用β-胡萝 卜素,也可列为着色剂。 对光和氧敏感,被氧化后,生物活性 降低,并形成无色的氧化物。
第三章 营养性添加剂

维生素饲料

维生素饲料
合成抗菌剂:曾经作为促生长剂使用的 化学合成剂有很多,如磺胺类、硝基 呋喃类、卡巴氧和硝呋烯腙等抗菌药 剂,其毒副作用高,大多数国家已禁 止将这些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仅 作为治疗动物疾病用药。目前我国仅 批准使用喹乙醇。
42
合成抗菌剂
喹乙醇 (Olaguindox) 又称喹酰胺醇,商品 名“快育灵”。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作 用明显,对部分有害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 球菌、链球菌)及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而 不影响有益的革兰氏阳性菌和一般的大肠 杆菌。喹乙醇在动物体内无积蓄,排泄快。 对蛋白质有同化作用,促生长作用明显。 我国规定喹乙醇只用于4月龄以内的仔猪, 添加量15~50g/t,在代乳料中为50~ 100g/t;鸡禁用。
28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氨基酸添加剂(amino acid additive) • 赖氨酸(L-lysine monohydrochloride) • 蛋氨酸(DL-methionine) •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 DL-色氨酸(DL-Tryptophan) • 甘氨酸(Glycine) • 苏氨酸(Threonine) 非蛋白氮添加剂 (NPN)
36
抗生素
泰乐菌素(Tylosin):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最广泛应用的为磷酸泰乐菌素,对大部分革 兰氏阳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双球菌等) 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对支原体有特效。其在 肠道内不易吸收,毒性低,混入饲料后稳定。 与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交叉耐药性。用 量:4月龄内猪为10~100g/t;4~6月龄猪 为5~20g/t;8周龄内鸡为4~50g/t。产蛋 鸡禁用。屠宰前5d停药。
VK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不添加。 8
3.水溶性维生素饲料
1)维生素B1(VB1) VB1常用的有2种,一种是盐酸硫

维生素添加剂综述

维生素添加剂综述

维生素添加剂维生素是动物体内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的催化剂,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和保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营养物质。

常用的维生素分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四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

1、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是一种呈微黄色油状或结晶状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醇,有保护皮肤和粘膜的作用。

常用的维生素A多为化学合成的产品,有维生素A醇、维生素A乙酸酯和维生素A棕榈酯等,饲料添加剂中多使用维生素A棕榈酯。

2、维生素D 又称骨化醇或抗佝偻病维生素,是一类与动物体内钙、磷代谢相关的活性物质,能促进动物消化道对钙、磷的吸收。

维生素D有多种形式,其中以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较为重要和常用。

饲料添加剂中多使用维生素D3。

3、维生素E 又称生育酚,是一类有生物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其中以α-生育酚效价最高和最为常用。

维生素E能调节细胞核的代谢功能,促进性腺发育和提高生殖能力,具有吸收氧的能力。

常用的有维生素E乙酸酯。

4、维生素K 又称抗出血维生素,是一类甲萘醌衍生物。

维生素K能促进合成凝血酶原,达到正常凝血。

有维生素K1、维生素K2、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等,饲料添加剂多使用维生素K3。

5、维生素B1 又称硫胺素或抗神经炎素。

维生素B1可促进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主要以盐的形式存在,一般以盐酸硫胺素较为常用。

6、维生素B2 又称核黄素或卵黄素。

维生素B2在体内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的代谢,是体内生化反应多种酶的组成成分。

7、维生素B3 通称泛酸,又叫抗皮炎维生素。

维生素B3是辅酶A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饲料添加剂中多使用泛酸钙。

8、维生素B4 也称胆碱,是磷脂、乙酰胆碱的组成成分,也是甲基的供体,参与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谢,能防止脂肪肝的产生。

饲料添加剂多使用氯化胆碱。

9、维生素B5 通称为烟酸或尼克酸,也称烟酰胺或尼克酰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维生素添加剂的特点及应用(一)维生素α和β-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的补充物,主要有维生素A和β- 胡萝卜素。

商业制品多为维生素A。

1.维生素A制剂维生素A制剂有天然物和人工合成两类。

天然物主要是鱼肝油及其制品,人工合成的主要有维生素A醇、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有的还应用维生素A丙酸酯制剂。

用作饲料添加剂的目前主要以合成维生素A产品为主(1)鱼肝油及其制品:鱼肝油是以水产动物新鲜肝脏、幽门等为原料而制得。

鱼肝油为油状,除含有维生素A外,还含有维生素D和其他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含维生维A和维生素D量较低,为每克几百个国际单位。

目前很少作为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A油和维生素D油:鱼肝油在真空下蒸馏。

然后进行一系列处理可制得精制的高浓度维生素A和维生素D,溶于植物油经调整维生素A或维生素D浓度即为一定标准浓度的维生素A油和维生素D油。

维生素AD油:即将精制得的维生素A、D同溶于植物油,经调整含量的制品。

(2) 人工合成维生素A及其制剂:人工合成的维生素A化合物主要有维生素A 醇、维和一素A醋酸酯和维生素棕榈酸酯。

维生素A醇的稳定性较差,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主要为后两种。

(3)粉剂:维生素A粉剂有吸附型和包被型两种。

①吸附型维生素A制剂:即将肝油或溶水维生素A液用谷物胚芽或脱脂米糠等粉末作为吸附剂吸附而成。

稳定性差。

②包被型稳定维生素A制剂:为了增加维生素A制剂的稳定性,维生素A 除脂化、添加抗氧剂外,目前常用的方法还有用稳定的物质进行包被,主要有两种产品即微粒胶囊和微粒粉剂。

微粒胶囊是根据明胶在其等电点时溶解度低的特点,应用复凝聚法,以明胶作包被材料制成微粒胶囊,使维生素A酯外包被一层严密的保护膜,隔绝维生素A酯与空气、光线等的接触,从而达到防止或延缓维生素A酯的氧化,是较稳定的维生素A制剂。

我国目前生产的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多为此制剂。

微粒粉剂(或称喷雾干燥粉末)是一种比较新的制造工艺产品,即应用喷雾、淀粉吸收干燥法制得。

将维生素A标榈酯或醋酸酸酯分散于以明胶和蔗糖或葡萄糖组成的基质中,加入抗氧化剂,将此混合物用气流雾化,喷于正在搅拌着的干淀粉中,雾粒表面的水分被淀粉吸干,最后过筛、真空低温干燥。

吸附用的淀粉用疏水的变性淀粉比较好。

这种变性淀粉覆盖的微粒粉剂抗氧化性能好,硬度高,能抵抗机械损伤,粒度适中(在30--80目范围内),单位饲料中颗粒较多,微粒表面不规则而粗糙,易吸附混均。

与微粒胶囊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喷雾冻凝法亦可用来制备微粒粉剂。

近些年来,国外科技技文献相继报道应用β-环糊精药物包被材料,将易于感光、氧化分解的维生素A、D、E、K以及他不稳定的维生素制成相应的β-环糊精包被制剂,可增加这类维生素的稳定性。

这些方法制备的稳定型维生素A 制剂被动物食入后,在动物体内包被材料逐渐溶化,囊心的维生素释放出来,动物机体即可吸收、利用。

包被型维生素A制剂含有效成分差异很大,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多为10~ 50 万IU/g。

2.β-胡萝卜素制剂多为微生物合成物,其纯品为红棕色到深紫色的结晶性粉未,对光、氧和酸十分敏感。

不溶于水,微溶于脂肪和油,溶于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因稳定性差,商品β-胡萝卜素制剂同维生素A制剂一样,多为各种包被材料处理的稳定制剂。

如罗氏公司的产品为含β-胡萝卜素10%的稳定型明胶包被粉末,在密闭容器中贮于20℃以下干燥处,可贮存6~12个月。

但在混入饲料中加工成块、制粒、膨化等时,有部分损失。

以添加β-胡萝卜素补充维生素A很不经济,但对处于不良情况下的某些繁殖母畜具有维持正常繁殖性能的作用。

通常在动物发情不明显,妊娠率低,妊赈后交配、分娩困难和产弱于等情况下添加。

一般按下列推荐量添加可满足需要:母中、母马:每头每天补600mg;母猪:每公斤日粮含100mg;母兔:每公斤口粮含40mg。

商品维生素A饲料添加剂除上述这些高浓度单项制例外,还育以脱脂米糠、黄豆细粉等作载体的单项预混剂。

此外,稳定型维生素AD或维生素ADE粉剂应用广泛。

这可避免其中两种或三种物质分离。

溶水维生素A液和水溶性维生素A粉剂可用于人工乳,液体饲料和饮水。

(二)维生素D维生素D有D2和D3。

维生素D2可由用紫外线照射处理饲用酵母而得。

维生素D3对禽类的活性远高于维生素D2,对于其他动物维生素D3效果也很好,而且维生素D3较维生素D2稳定性好,因此,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多用维生素D3、维生素D2,也有应用。

此外鱼肝油及其制剂也可作为饲料中维生素D添加物,但目前几乎不用。

在配合饲料中,维生素D3的稳定性虽比维生素A好,但它与热、潮湿和某些无机元素、氧化剂等直接接触时,也很易被破坏失效。

因此也需要进行特殊的防氧化和包被处理,即所谓“稳定型的维生素D3”。

商品维生素D 制剂同维生素A处理基本相同,即有维生素D微粒胶囊,微粒粉剂。

β-环糊精包被物和维生素D油等制剂。

稳定的维生素AD制剂为常用的商品性维生素D添加剂形式。

(三)维生素E 由于维生素E醋酸酯较游离维生素E稳定,作为非抗氧化剂饲料添加剂用的维生素E为α-生育酚醋酸酯,其中自然界存在的D-α-生育酚醋酸酯效价最高。

人工合成的维生素E是DL-α-生育酚形式的产品。

一般以1mgDL-α-生育酚醋酸酯为1个国际单位(IU),1mgD-α-生育酚醋酸酯相当于1.361U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比剂,在饲料中很易被氧化破坏,虽对其他维生素可起到保护作用,但自身却失去生理活性,因此,一般非抗氧化用维生素 E 制剂中也应添加抗氧化剂和进行其他稳定性处理。

同维生素A、维生素D制剂一样,维生素E制剂也有油剂、粉剂(吸附型、微粒胶囊、微粒粉剂、β-环糊精包被物)和可溶性粉剂。

近年来,许多报道证实了除维生素E外,硒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是它的抗氧化作用,硒和维生素E并用时,可起到相互增强作用的效果。

供防治维生素E 和硒缺乏用的维生素E、亚硒酸钠的合剂,可按和线毫升含维生素E醋酸酯100mg、亚硒酸钠1mg(相当于硒0.45mg)的比例配合。

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时,生长肥育猪的常用量为每毫升合剂拌饲料约7kg 左右;家禽预防量为1ml溶于1000ml水中供饮水,治疗剂量为1ml溶于100ml 水中饮水。

配成的液体制剂须避光,贮存于阴暗处。

(四)维生素K3 由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制剂效价高,又是水溶性结晶,性质较稳定,故用作饲料添加剂的维生素K多是K3制剂。

目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维生素K3制剂有亚硫酸氢钠甲萘酮(MSB)、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复合物(MSBC)和亚硫酸二甲基嘧啶甲萘醌(MPB,其活性成为甲苦萘醌。

1.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SB)多含3个结晶水,其分子C11H8O2.NaHSO3.3H2O,含活性成分约52%。

力白色或灰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有特异臭味,有吸湿性,遇光易分解。

MSB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

MSB商品制剂有含MSB94%的高浓度产品,其稳定性差,但价格便宜。

用明胶包被处理的MSB微粒胶囊制制一般含MSB50%,稳定性好,且无刺激性。

2.亚硫酸氢钠甲基萘醌复合物(MSBC)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服复合物的化合物成分与MSB相同,为C11H8O2.NaHSO3.3H2O,二者的区别在于形成亚硫酸氢钠结合物时,MSBC添加了过量的亚硫酸氢钠以提高甲萘醌的稳定性。

此制剂常含有较多的游离亚硫酸氢钠,因而活性成分甲萘醌含量较低,一般在30%~40%。

我国饲料添加剂标准(GB7294一87)要求含C11H8O2.NaHSO3.3H2O60%~75%即活性成分31.1%--39.1%。

MSBC稳定性较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维生素K3制剂。

3.亚硫酸二甲嘧啶甲萘醌(MPB)此制剂为稳定性最好的维生素K3制剂,含活性成分45.5%。

在饲料制粒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活性,但具有一定毒性,且价格较贵。

因此,目前应用不及MSBC广泛。

因具有毒性,应限制使用。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规定,以MPB作为营养性添加剂使用时,鸡与火鸡不得超过全价饲料的2mg/kg,生长肥育猪不得超过10mg/kg。

此外,以α-环糊精包被处理的稳定型维生素K3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亦有介绍。

(五)硫胺素(维生素B1)硫胺素为嘧啶衍生物,具有阳离子特性,能同许多阴离子形成盐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用作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是由化学合成法制得的硫胺素盐酸盐(盐酸硫胺素)和硝酸盐(单硝酸硫胺素)。

盐酸硫胺素:其分子式为C12H17CIN4OS.HCl,含有效成分:78.7%,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略有特异性臭味。

易溶于水,具有吸湿性。

在pH3.5以下时稳定性较好,但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对热、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盐类敏感,特别是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稳定性更差。

单硝酸硫胺素:其分子式为C12H17N5O4S,含有效成分81.1%,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略有特异性臭味。

微溶于水,吸湿性小。

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但对热、氧化剂、还原剂较盐酸硫胺素敏感性差,在饲料中的配伍性较好,在预混料和配合饲料的加工和贮存过程中较稳定,特别是在加有吸湿性强的氯化胆碱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中,以及饲料的制粒、膨化和宠物罐头饲料的加工过程中的损失率远低于盐酸硫胺素。

(六)核黄素(维生素B2)商品维生素B2为核黄素及其酯类,用作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是由微生物发酵或化学合成的核黄素,此外,核黄素醋酸酯、核黄素丁酸酯、核黄素磷酸钠也有应用。

由两种来源的核黄素生物效价一梓,其纯品为黄色一橙色结晶性粉末,微臭,味微苦,易溶于稀碱溶液,难溶于水、乙醇。

干燥的结晶状核黄素对氧化剂、酸、热极稳定,但遇碱、光迅速分解,特别是在碱性溶液中或紫外作用下分解更快。

因此,必须密封避光保存,在室温(25℃以下)下,至少可贮存一年。

在预混料中,应尽量避免与碱性物质配伍,特别是同时含有较多的游离水条件下,核黄素损失量增加。

在避光的干粉料中,核黄素稳定性较好。

饲料的制粒和膨化加工对核黄素有破坏作用,制粒处理的损失率约为5%-15%,膨化处理约为0--25%。

研究显示,无特异性病原菌动物饲料进行高压或γ-射线处理,对饲料中核黄素的损失不大,一般为0--8%。

核黄素在宠物罐头饲料的灭菌处理和贮存过程中的损失也不多,其损失率分别为0-5%和每月0--2%。

核黄素磷酸钠也是黄色一橙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有苦味。

含核黄素75%,其稳定性较核黄素差,贮存温度低于15℃较好。

核黄素磷酸钠主要在配制液体饲料或水溶液时选用。

核黄丁酸酯可溶于油脂,要求核黄素溶于油脂时选用,在普通饲料中应用不多。

核黄素丁酸酯效价相当于核黄素的56%。

维生素B2添加剂商品制剂除纯品外,还有以大豆皮粉或玉米芯粉等作为载体或稀释剂制成的多种不同浓度的产品,纯品维生素B2含量在96%以上,有静电作用,易吸附于加工设备上,在配制饲料时需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