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岗故事
我的特岗故事

这一年我变了很多白水县林皋镇中奚绒眼看着自己大学毕业了,可是我的工作在哪里,坐在大学的教室里我思考着,我知道这是我最后几天在大学上自习了,因为我要毕业了,也可以说失业,因为对于我们80后的大学生来说工作,尤其是教师工作是个遥不可及的期待,一声电话响了,是家里打的,家乡在招特岗教师,我当时对于这个概念一直很模糊,因为在那时我还怀揣着自己的梦想——要在大城市拼一拼,就在这时电话又想了爸妈用急促的声音在那边说着“现在特岗教师在网上要报名,你赶快报名,爸妈都希望你回来。
”听着那边的声音,我眼睛湿了,因为我了解爸妈知道他们的良苦用心,于是我打开电脑在网上报名了。
很快我们又接到了现场确认的消息,我回家了,在爸妈的陪同下我来到了确认现场,天哪!!!我突然叫了出来,因为我看到了比龙还长的队伍,我突然间知道了有这么多大学生都要在这等待着,而我就更像一只小蚂蚁。
站在队伍中,听到了他们有工作几年的,有外县的,当时的我就只想着——就一个农村去教书的工作还有这么多人去竞争,带着疑惑我默默的等待着。
也许是上天在眷顾我的爸妈,也许是上天看到了我的努力,我很顺利的通过了初试和面试,并以第三名的好成绩考上了特岗教师,家里人都很高兴,唯独我还想着自己的城市梦。
时间过的很快,我被林皋镇中录取了。
依旧记得很清楚,那天天气很好,爸妈和表哥一起开车来送我,从未进入农村生活的我显得异常紧张,半个多小时我们抵达了目的地。
一路走来,这里没有大城市的豪华,也没有感觉到有任何的喧嚣,走着走着,突然想起王维的《过故人庄》中的一句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里处处是田园风光,路途崎岖不平,作为从小在县城长大的我来说,所有的一切在我的眼里都是新奇的。
寂静的校园在一天突然吵闹了起来,是的,今天是新生报名,我也从一个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老师的角色,并被任命为七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说句心里话,我当时真的觉得自己不会干的很好,因为自己的理想就没有在这里,自己的心也没有在这里。
我的特岗故事

我的特岗故事转眼间,我已在特岗教师岗位上度过了三年。
这三年中,记录了我们的欢笑、汗水,甚至是我们孩子气的泪水。
回顾这三年,原来这就是我们的幸福。
记得第一次来到学校的时候,连同我在内的三位特岗教师就受到了陈校长的热情欢迎,吃到了陈阿姨特意为我们准备的美味食物,以及为我们入住时的细心准备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也许就是这些细微的照顾让我原有的一些忐忑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这里,我还结识了很多朋友,有亲切可敬的陈校长、忠厚可爱的刘老师、风趣可亲的兰姨等等。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年龄也有所差距,这并不妨碍我们的相处。
他们既是我的长辈,还是和我每天在一起工作、生活的同事,又像是我在这个大家庭里可以依靠的亲人。
当然在这个大家庭里,还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
刚参加工作时,我担任的是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
我唯一的目标就是不断提高我的教学成绩。
在我工作第三年的时候,校长告诉我希望我担任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及班主任时,我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起来,心中不知是担忧还是憧憬。
这时,我不再是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了,更像是他们的引导者、责任人了。
每当班里的孩子到校之后,就会不自觉地观察孩子们的个人卫生以及心情状况,在孩子们离校时又会每天不厌其烦的强调路上的安全问题。
天热的时候要提醒他们多喝水,天气变化的时候,又要提醒他们带雨伞。
从前对他们的称呼是“×年级的×××”,现在变成了“我们申浩”“我们永福”了。
体会过后才知道这其中的辛苦竟也是满满的幸福。
在教学工作中,也总会有些事令我烦恼不已。
我想不明白,讲过很多次的问题为什么还会出错。
有时甚至会忍不住狠狠地斥责学生几句,内心充满着失望与无奈。
看到那一张张令我失望不已的成绩单,我下定决心以后要严格的对待他们。
但当我看到他们看着我躲闪的目光时,我又扪心自问: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吗?你想要失去他们对你的信任换做是对你的畏惧吗?在这种种矛盾中,我反复的思索。
我的特岗故事

特岗爸爸——我的特岗故事(安徽省利辛县阚疃中学马民)不知不觉,在利辛县阚疃中学已度过了三年时光,我从一个斗志昂扬的年轻教师变成了一个随波逐流的“老”教师,也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小伙变成了丈夫和父亲。
回想起三年的点点滴滴,我不禁心颤鼻酸。
三年前,我从离家较近的一所私立学校辞职,报考特岗,分到了阚疃中学,没来之前农村的新鲜空气,对我是个极大的诱惑。
梦想着在一个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大干一番。
第一天去报到,我骑着摩托车一路从肮脏的县城奔赴到30公里外的乡下,沿途碧波荡漾,风景如画,迎面扑来清新的空气。
打听着到了中心学校,学校比我想象的要好,大门气派,教学楼崭新,操场也大,更加得意的是有两个篮球场。
学校给我安排了高一和高二两个教学班。
农村孩子的质朴形象在我心里,根深蒂固,但开学后不久的一节课上,我在制止一个交头接耳的学生时,他表现的很不配合,我只有请他到门口反省下,谁知他刚出去,我就听到门外传来“妈的*”,我被激怒了,猛地迈步出去,指着他问,你骂谁,他表现出一幅很傲慢的样子,在那一瞬间,我本能的挥起了拳头,但是我立刻意识到我不能动手,我是一名人民教师,若动手错全在我。
于是我找了个台阶,大声呵斥道,下课到我办公室来。
后来他也没来,不过他以后在我的课堂上还是低调了些。
这件事后,农村孩子的素质在我心里大打折扣,又从其他老师那听到有的学生经常骂人,打架,欺负小同学等等,但是我还是希望这些调皮的孩子们只是一小部分,是支流。
特岗第一年的十一,我就结婚了,妻子的腰不太好,我每天下了班,还要赶回去照顾。
三年来,摩托车已跑了三万五千公里,它伴随我经历风风雨雨。
因此我的膝盖也落下了病根,每到阴冷天就疼的钻心。
第二年的十月,我可爱的女儿出生了,我跑得更勤快了,妻子一个人带孩子太过辛苦。
我有时中午也得回去照看妻子和女儿。
就在这百忙之中我又接了两个班的化学课。
虽说化学这一科目在农村中学只算是副科,但我并不敢怠慢。
可是我的付出却没能收到应有的成效,我在课堂上尽心尽责,挥汗如雨,而学生却熟视无睹,置若罔闻。
我的特岗故事

我的特岗故事石店镇中心校付应锐——心在远方,路在脚下掬一捧清水拂面,微凉;弹一曲小调,琴音悠长;驻足凝望,湛蓝的天空,令人舒畅,校园里,孩子们的热闹景象,让人神往。
——题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转瞬间我已经开始了我的第三年特岗生活。
在这三年里,有欢笑,有泪水,有欣慰,有迷茫,有感动,有疑虑,有开心的幸福,有遇事时的不知所措。
这些酸甜苦辣咸五味瓶为我的特岗生活蒙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让我欢喜,让我神往。
一、寻寻觅觅,走在求师之路上。
2012年师范毕业之后,半年的时间,闲暇无事,便找到一所私立学校。
在这里,我初次真正的走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活。
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学校忙碌着,晚上抽时间看看书,背背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待着考试的通知。
接到特岗考试时,忙碌的生活变得更加冲忙,做试卷、背教育理论、看专业书等,每天不厌其烦的重复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如愿以偿的上岗了,无比憧憬着我的从师之路。
在父母眼里,我是个文静、内向的女孩子,当老师是最适合的工作不过了。
二、无悔的选择岁月流逝,青春流失。
我始终爱着我的岗位,我也深深的爱着我的学生们。
每天站在讲台上,挥舞着粉笔,聆听着课桌前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的喳喳声,我觉得这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他们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重要部分。
清晨,当你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已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孩子们在大声的背着语文和英语书,朗朗书生为你开启一天的美好生活。
中午时分,学生们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用心品读《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伊索寓言》,在知识的海洋里,他们自由的遨游着。
晚放铃声敲响时,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走出教室,在门前排好队走出校园,结束了一天的校园生活,好似归巢的燕子。
每当看到孩子们天真童稚的脸庞,灿烂无邪的笑容,听到他们纯真质朴的语言时,每当走在校园里听孩子们高兴地喊着“老师好”、“老师再见”时;每当看见课堂上高高举起的小手时,每当想起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时,每当面对那些渴望爸妈呵护的留守儿童时,我就更加坚定了的我的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的特岗故事-

我的特岗故事张寨镇中心学校董影影二零一一年九月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对于决定是继续上学还是参加工作真的是一念之间的事。
在这之前,我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许多幻想,比如考研或者选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
总之那个时候,很想通过一纸文凭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这种“动机不纯”的学习到后来进而演变成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感觉,在这种被动和很强烈的外部动机驱动下的学习不是我所想要的。
我感觉学习应该是件非常快乐的事,知识应该是由我们主动汲取的,学校学习的一些东西毕竟有限,没有必要在乎表面上的一些虚无的东西,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这恰恰正是我该在生活中找寻价值的时候了,我想只要我们有颗还在跳动的心,就有机会来寻求理想中的生活。
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我毅然决然的参加了特岗教师的考试。
最初的我对于特岗教师并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它是国家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针对农村教育而特设的一个岗位。
农村之于我,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的家乡就在农村,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陌生是因为我从来都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生活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实在太过优越,以至于不知除了学习该怎样好好的生活。
其实在我心中对于生活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的生活大多是一些理想化的情境。
刚开始来到这个地方,我并不是很习惯,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生活节奏实在太慢了,慢的让我有点无所适从,除了备课、上课、学习、吃饭之外,还有很多空余时间供自己支配。
虽然这样的生活很惬意,也是我理想中隐士所过的生活,“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没有功名利禄,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最淳朴的生活和一群最质朴的人们,但恰恰是这种安逸和宁静的生活很容易削弱我们的自我生存的价值感和迷失方向。
由于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有时心中还是会升起一种对现状的不满足感,当然我认为这不光是我的一己之见。
怎样在平淡的生活中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而我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试图慢慢发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我的特岗故事

我的特岗故事黄伟中作为刚刚踏出钦州学院校门的我,怀揣着对教师的美好梦想。
通过层层考验,终于成为了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百美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
我觉得在这里能够为自己圆上这个梦!报到那天,镇校长亲自来城里接我和另外两名特岗教师,心里感到荣幸之至。
看着车窗外的青山绿水不断地往后倒退着,心情激动不已。
幻想着学校条件怎么样,学校校门是朝什么方向开的,有没有办公桌、寝室之类的……?经过一片山梁之后,眼前豁然一亮,真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感觉。
来到校门口,望着这已然饱经沧桑岁月的校门,苦笑一声,唉!“既来之,则安之吧”,心里这样安慰着自己。
提着笨重的行李,我的特岗故事从我踏进校园的那一刻起随之演绎开来……。
来到这里之后,首先接触的还不是孩子们,而是同事。
通过这里的领导以及老师就像长辈、兄弟姐妹一样的嘘寒问暖,帮我安排住宿,关心我的生活后,我开始喜欢上这里的工作环境,更喜欢这里的人了,无论是领导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前辈们都和谐相处,胜似一个大家庭!经过学校领导的商议,我接手了四年级数学老师的工作并担任一年级教学教学工作,和我搭班的语文老师——梁老师是班主任,我顿时感到压力之大。
梁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着对我说:“年轻人得挑重担,人需要经受磨练,没关系,以后一起努力,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嘛”。
有了梁老师的这番话,我的心里也随之轻松了许多。
是啊!年轻人就得有这股干劲。
随着梁老师的介绍,我走进了四年级教室——这个我向往已久的神圣殿堂。
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望着那一张张可爱可亲的笑脸时;当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与学生亲切交谈,看到孩子们那张张稚嫩的面孔时;当我第一次在黑板上写下我的名字向同学们介绍,看到孩子们那求知若渴眼神时;当我第一次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好”,孩子们那脸上洋溢着笑容时........此时此刻,我内心的激动与欣慰,是无法用言语进行表达的。
在学院里,我不知多少次做过这样的梦,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我心里感到无比自豪!我用流利的普通话介绍完自己后,便受到了同学们“仿佛英雄凯旋”般的礼遇。
我的特岗故事

我的特岗故事青海省互助县东沟乡中心学校杨成菊有人说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有人说教师是石阶,承受着学生一步步地向上攀登;也有人说教师是烛火,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
可是我想说“教师”这个顶着无数光环的词语在“特岗”这条路上是一份微薄却不可或缺的职责……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度过了三年的特岗教师生活。
想想这三年的磨练与成长,感觉很欣慰。
虽然有艰苦的生活,但也有欢愉的心情;虽然有寂寞,但也有充实。
在这片纯朴清新的土地上,我们大手拉小手,一起快乐的成长着。
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高中毕业后就顺利的上了青海师范大学,毕业的那年是国家实行特岗计划的第二年,我很欣慰,因为我的梦想就在那时实现了,我报考了“特岗”。
当时我选择了一个离家比较近的地方——互助县东沟乡中心学校。
我选择它不光是因为我的家乡,它也是我的母校。
也许是缘分,不久后我就接到了通知,正式通过了考核,成为其中一员。
2007年9月1号我带着行李来到了东沟乡中心学校报到,从那时起就注定我的人生轨迹必将开辟一段不一样的人生航程。
那一天,也是我一生中最为激动的一天,因为我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终于成为被人们讴歌的烛炬、春蚕、灵魂工程师。
于是盼望着开学迎接新同学,走上我心目中光荣而神圣的三尺讲台。
在这里,作为一名普通的特岗老师,也体会着这里的苦和乐。
记得刚到这里时,因为刚开学,领导们都在忙于开学工作,也顾不得安顿我们,这一切跟我以前接触过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和自己之前想的也相差甚远,当时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
现在回想起来,幸好没有放弃,否则我将失去一次锻炼的机会,也许我将永远体会不到现在的幸福和满足……“老师好!杨老师,这个是怎么回事?”随着这样的称呼,我开始了教师的角色,我站在三尺讲台上,看着学生们殷切的表情,天真的面孔,我充满了激情,我开始慢慢的熟悉他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性格和学习情况,因为乡村不分什么快慢班级,所有的同学都是一视同仁,我并不想放弃每一位学生,哪怕他是班级倒数第一名,我也很耐心的讲给他听,看到他点头的样子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的特岗教师的故事

我的特岗教师的故事
我的特岗教师的故事
我从小就希望成为一名教师,立志传授知识,教育孩子,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尽管我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但我从未放弃追求梦想的心。
在小学毕业后,我进入了高中,一直努力学习,进入了一所大学,最终成了一名教师。
毕业后,我来到一所乡村小学,作为一名特岗教师,负责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知识。
来到乡村并不容易,因为这里的教育条件和支持落后于城市。
我来到这里时,孩子们只能用纸和笔进行教学,缺乏现代化教育资源,很多孩子没有上过学校,很多孩子只能学会一点点识字。
我开始尝试用简单的方法来教学,而不是强制学习,慢慢地,孩子们开始受益,他们在教室里变得兴趣盎然,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开始乐于学习,开始发挥他们的潜力。
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的更好,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平台,让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听讲,并参与由教师发起的活动。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的知识,并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学习。
我的特岗教师经历是一段极其充实而又美好的回忆,教书育人给了我非常多的乐趣,我深知自己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但是,在乡村,陪伴着孩子们成长,看着他们日渐成熟,这是我最大的快乐!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特岗故事
第一次接触“特岗”这个词是在和别人闲聊得知,朋友说他的姐姐通过特岗考试,在一农村小学任教。
自己当时只是当作小事这么一听。
然而等到我临近毕业的时候,找工作的压力使我想起了特岗招聘,我开始关注网上的特岗信息,以及家乡的特岗招聘考试情况。
就在我毕业之后,我参加了家乡的特岗考试,2011年9月我顺利的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准备开始了我的教学工作。
就在我刚刚到学校报到时,我就听说莲荷小学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语文老师必定都是会当班主任的。
这个消息着实给我有了不小的压力,在家人的眼里,他们始终都觉得我是一个不太成熟的孩子,一个不成熟的孩子,如何能管理得了一群小孩子,我的心里忐忑着。
不过既然校领导都相信我,我为什么不能相信自己呢!
我接手的是一年级,当我拿着名单走进教室的时候,我看着这么多双稚嫩的眼睛齐刷刷的盯着我,我竟没有了原先的紧张,相反,有了想要教好他们的决心。
一句老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在我之后教学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班级管理并不是我当初下决心那么的简单,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我很是头疼。
看着其他的老师每天都是那么轻松的教书,而我每天却是在挣扎中起床上班,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里孤军奋战,一面是家长关切询问学生学习的话语,一面是平日的教学工作的纷繁复杂,还有几个弄得我手足无措的“顽皮”学生,更主要的是我还要去琢磨自己的语文教学方法。
这就像是“一团乱麻”死
死的绑在了我的身上。
这时的我才体会到父母和老师为自己操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