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秦始皇陵地宫

合集下载

秦始皇陵墓历史资料

秦始皇陵墓历史资料

秦始皇陵墓历史资料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公元前210年夏,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王赢政逝世。

他被安葬在了一座巨大的陵墓中。

这座陵墓在他生前就开始修建,前后共花了39年时间,修陵顶峰时用工达到70多万人,占到了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10!秦始皇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帝王陵墓,它代表了当时世界上科技的最高水平。

据史书记载,项羽带兵进入关中后,先杀了已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和秦王室贵族,然后把咸阳城内掳掠一空,最后一把火烧了咸阳城。

接着,项羽又带兵来到秦始皇陵,命士兵挖掘始皇陵,将陵墓上下所能见到的东西统统运走。

当时运东西的人有30万,30多天还没有运完,足见陵中珍宝之富。

最后,项羽将不能过走的东西一把火烧了,大火烧了许多天。

这可能是秦始皇陵最早和破坏最大的一次劫难。

项羽东撤后,关东的盗贼纷纷涌入秦始皇陵,传说捣毁陵内铜椁以取铜。

再后来,传说有一个牧童在此放羊,羊走进了被乱军挖开的地下穴道,找不到了。

牧童便拿了一个火把,进入墓穴中去找羊,结果失火,大火烧了90多天。

据说,方圆数十里的陵区地面,也随着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几米。

这样使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这些记载都被当今考古发现所佐证。

秦始皇陵发现的陪葬坑、陪葬墓几乎都遇到过被盗和火焚的破坏。

经过四年楚汉战争,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为了笼络人心,公元前195年,刘邦下令对秦始皇陵妥为保护,安排20户人家住在秦始皇陵附近,作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

此后,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对秦代帝王陵墓,也都下令保护。

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曾令临潼县保护和修整秦始皇陵。

清朝的陕西巡抚毕沅,还曾为秦始皇陵立碑。

但是秦始皇陵埋藏丰富,必然会引起各种人物的觊觎。

秦始皇陵各种知识

秦始皇陵各种知识

秦始皇陵各种知识秦始皇陵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景区内,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大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墓葬之一。

秦始皇陵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8年之久,主要是为了保护秦始皇的尸体和陪葬品,以便他在来世继续享受高贵生活。

下面我们来探索一下秦始皇陵的各种知识。

一、秦始皇陵的历史背景秦始皇陵的建造者是秦始皇,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尊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遏制不同文化、历史的传承以及地方势力的发展,采取焚书坑儒和一统文字的措施,从而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

在他统治期间,进行了多项改革措施,如实行兵役制度、度量衡统一、开凿运河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始皇陵的建造才得以实现。

二、秦始皇陵的建造过程秦始皇陵的建造工程从公元前246年开始,历经38年之久才竣工。

这座陵墓的规模宏大,斗拱、铜门、陶俑等各种文物数量众多,涉及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

此外,在建造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工程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所有工程材料全都是精选的石料、青石、大青石和白玉石,取自秦朝全国各地。

秦始皇陵的建造工艺高超,在斗拱、地宫、大殿等方面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可以说,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迹。

三、秦始皇陵的地宫结构秦始皇陵的地宫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陵中最神秘的部分。

地宫共分为三部分,即东、中、西三个宫殿,每个宫殿的墙面、地面、天花板都镶嵌着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瓷砖,每个瓷砖都用胶泥或者是真金硅胶固定,保证了没有一丝缝隙。

被称为“大墓”的中宫藏了秦始皇的遗体,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个谜团。

四、秦始皇陵的兵马俑秦始皇陵最著名的陪葬品就是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古代制作技艺最高超的文物之一。

兵马俑以秦朝的军队为题材,包括士兵、马、车、车夫等,兵马俑造型不重复,共有三个坑,分别是士兵坑、骑兵坑和将军坑,坑内兵马俑摆放有序,每个士兵面部和服装都是独特的。

秦始皇陵基础知识

秦始皇陵基础知识

秦始皇陵基础知识秦始皇陵,那可是个充满神秘和震撼的地方!你想想,那可是秦始皇的陵墓啊,秦始皇是谁?那可是统一六国、霸气十足的千古一帝!他的陵墓能普通吗?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简直超乎想象。

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地下王国,里面有着数不清的秘密和宝藏。

它的面积大得吓人,就如同一片辽阔的地下城池。

要是你站在它的上方,会不会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力量?秦始皇陵的布局那也是相当讲究。

从外到内,一层一层,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

这可不是随便挖个坑埋了就完事的,每一处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规划。

陵寝、陪葬坑、神道,每一个部分都像是精心编排的乐章,共同奏响了一曲千古绝唱。

再说说那些精美的陪葬品。

兵马俑,大家都知道吧?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陶俑,仿佛随时都能活过来,为秦始皇冲锋陷阵。

那神态,那姿势,就跟真人没啥两样!难道你不好奇古人是怎么做出这么精妙的东西来的?还有各种金银珠宝、青铜器,哪一样不是价值连城,哪一样不是凝聚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秦始皇陵的建造工艺也是一绝。

那么大的工程,在当时的条件下,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这就好比在沙漠中建造一座巨大的城堡,困难重重,可古人就是做到了。

他们是怎么挖掘那么深的地宫?又是怎么保证陵墓的稳固和安全?还有啊,关于秦始皇陵的未解之谜,那可太多了。

比如说地宫里到底有没有水银做成的江河湖海?有没有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是不是真的有机关重重,让盗墓者有去无回?这些问题是不是让你心痒痒,想要一探究竟?秦始皇陵不仅仅是一座陵墓,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是古代文明的瑰宝。

它让我们看到了秦朝的辉煌,感受到了古人的伟大。

咱们得好好保护它,让它继续诉说着那段传奇的故事。

难道我们不应该把这份宝贵的遗产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也能领略到它的魅力吗?总之,秦始皇陵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珍惜。

秦始皇陵地宫的介绍

秦始皇陵地宫的介绍

秦始皇陵地宫的介绍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古代墓葬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山脚下。

它是秦始皇陵群中最主要的一座陵墓,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地宫是陵墓的核心部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的第一个封建帝国,秦朝的创始人秦始皇的陵墓,是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的永久寝宫。

秦始皇陵地宫的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到约120平方千米,呈现着中国古代墓葬的典型特点,具有世界性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秦始皇陵地宫的建造开始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7年,在秦始皇死后便开始施工。

地宫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坎坷陵建筑形式,总体呈现呈罗汉座的形状,构造严密、难以穿插,被誉为中国古代工程的杰作。

秦始皇陵地宫的入口是位于南部的“下殿洞”,进入地宫后,沿下行螺旋道前进,才能进入主墓葬区域。

地宫内部布置错综复杂,共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宫殿区、陪葬区和祭祀区。

宫殿区是最核心的区域,包含了秦始皇的主要陵墓、寝宫和宫殿。

陪葬区则是用来安置秦始皇的陪葬品和陪葬人物的尸体,包括了上千件各种珍贵的文物和宝物。

而祭祀区则是为秦始皇和其他陵墓人物举行祭祀仪式和宗庙祭祀提供场所。

秦始皇陵地宫主要有三个特点:优秀的文化遗存,宏伟的建筑构造以及雄伟的规模。

从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珍贵文物可以看出,秦始皇陵地宫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遗存包括大量的青铜器、陶制品、石器、金银器、彩色陶瓷等等,这些文物无不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工艺水平以及秦始皇的雄心壮志。

其次,秦始皇陵地宫的建筑构造也是令人瞩目的。

地宫的布局独特,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程手段。

地宫内的各个区域和建筑物相互呼应,彰显了巧妙的设计和策划。

特别是在陵内的主墓葬区域,有着复杂而精细的建筑结构,包括陵室、通道、殿堂等等,这些精巧的建筑展示了古代中国人丰富的建筑才能。

最后,秦始皇陵地宫的规模之大也是令人惊叹的。

地宫内据估计埋葬了数以千计的陪葬品和陪葬人物,这些陪葬品堆积如山,珍贵无比。

此外,还有数以亿计的砖石被运用在地宫的建设中,其数量之多令人难以想象。

秦始皇陵地宫

秦始皇陵地宫

秦始皇陵地宫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它南临骊山,北依渭河,为坐南朝北的修建格局。

专家们估计,秦始皇陵园总面积达56.25 平方公里,相当于78 个故宫的大小。

据资料记载,秦始皇陵上的封土原本高约115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只剩76 米,但仍有22 层楼那么高。

秦始皇为了陵墓的安全,命人在陵园内修建了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垣全长3840 米,外城垣全长6210米,而内外城垣高有8-10米,虽然如今这城垣已经没有昔日的威风,但人们仍能看到它的痕迹。

秦始皇陵的墓葬区在整个葬区的南边,而寝殿和便殿则建在北边,形成坐南朝北之势。

1974 年3 月29 日,西安市的农民在挖井时,无意中挖出了一个陶制的武士头,地点就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00米处。

这引起了相关专家的注意,后来在他们的倡议下,我国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对此地进行发掘,于是震惊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展现在世人面前。

为了进一步了解秦始皇陵的奥秘,国家决定对其陪葬坑再展开挖掘,所以在1994 年3 月1 日,我国政府展开了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的正式挖掘。

这次挖掘出的秦始皇兵马俑坑,是20 世纪以来最巨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也因此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既然二号秦始皇兵马俑坑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自然里面有很多珍稀的文物与难解的谜题。

那么考古专家们从里面到底发现了什么珍稀文物呢?首先是武器,包括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

除此之外,专家从俑坑里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

这批青铜剑长约86 厘米,剑身上还有八个棱面。

考古学家们用游标卡尺对这八个棱面进行过仔细的测量,结果发现惊人的事实,这八个棱面的差别甚至还不足一根头发丝大,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不只一把青铜剑如此,出土的所有青铜剑均是如此。

还让专家感到奇怪的是,这批青铜剑的制作工艺极为优良,剑身光亮平滑,内部组织致密,而剑刃部的磨纹也十分细腻,纹理虽有来去,但没有丝毫的交错。

另外,当考古专家们将这批青铜剑从秦始皇陵里发掘出来时,它们就像新铸的一样光亮锋利,完全不像在黄土下埋藏了2000 多年的样子。

咸阳历史知识点汇总高三

咸阳历史知识点汇总高三

咸阳历史知识点汇总高三咸阳,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古代中国的首都,咸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承。

它是中国古代秦汉文化的瑰宝,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针对高三历史课程,为大家汇总咸阳历史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段丰富的历史。

一、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咸阳市秦都区秦始皇陵景区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巨型地下宫殿式陵墓。

它是秦始皇的陵墓,也是现世最大的古代皇陵。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修建了这座宏伟的陵墓。

它的发现对于研究秦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兵马俑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秦代的军事官僚制度的生动写照,也是世界考古界的奇迹之一。

兵马俑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展示了秦代彪悍的军事力量和丰富的军事装备。

三、咸阳地宫咸阳地宫位于咸阳市秦都区,是一座相对隐秘的地下宫殿遗址。

地宫是中国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地下宫殿,其建筑布局精密,结构独特。

地宫内曾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珍宝,为研究秦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提供了宝贵资料。

四、咸阳八景咸阳素有“一陕皆众城,一咸皆古都”的美誉,其风景名胜众多。

在咸阳市区,可以欣赏到许多有特色的风景,被人们誉为咸阳八景。

这些景点分布在咸阳的山川之间,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五、咸阳历史文化街区咸阳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咸阳市区内,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街巷,以其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和文化氛围而闻名。

街区内的建筑融合了传统的汉唐风格,街道两旁是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和店铺,让人仿佛穿越到古代的咸阳。

六、文景之城咸阳历史名城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而蜚声中外。

咸阳曾是古代中国的大都市,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这座城市里,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化的瑰宝和历史的厚重,感受到咸阳作为古都的独特魅力。

总结:咸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承。

秦始皇陵、兵马俑、咸阳地宫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遗址,对于研究秦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秦始皇陵介绍

秦始皇陵介绍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
自秦王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为陵园工程的初期阶 段。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 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
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历时9年当为陵园工程 的大规模修建时期。经过数10万人9年来大规模的修建, 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
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二世二年冬,历时3年多是为工程 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 任务。尽管陵墓工程历时如此之久,整个工程仍然没有 最后竣工。
当时历史上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 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率兵迅速打到了距陵园不 足数华里的戏水附近(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 面临大军压境、威逼咸阳之势,秦二世听从章邯 建议,让章邯率领修陵大军回击周文的起义军。 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不得不中止。
景区地址: 西安市临潼区临马公路中段,距西安以东30公里。 旅游交通 航空:西安市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0公里; 铁路:西安市是横贯我国东西部陇海铁路的主要客运中转枢纽之一;秦始皇 陵 距西安火车站30公里,距临潼火车站8公里; 公路:从西安到秦始皇陵市内可乘坐306路旅游专线车、西安至临潼的中巴车、 东线一日游车,每相隔3-5分钟发一班车,秦始皇陵站下车即到;临潼区可乘 坐101路旅游公交车即到,交通非常便利; 住宿:西安市内和临潼区均有各种不同档次的宾馆、饭店、招待所,住宿十分方 便。
总之,陵园工程由选点设计、施工营造到最后被 迫中止,前后长达37~38年之久,在中国陵寝修 建史上名列榜首,其修建的时间比埃及胡夫金字 塔还要长8年。
建筑结构
从秦始皇陵的布局来看,内外城墙、寝殿、饲官官署、珍 兽坑、马厩坑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设施和用具应有尽有,安 排十分严密。但令考古工作者不解的是,陵园内没有发现 皇后陵。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秦始皇死后而皇后仍健在, 秦王朝又很快覆灭,因此皇后未能葬在陵园内。但如果真 是这样的话,在陵园内也应该预留下皇后陵的位置,而始 皇陵园内已无皇后陵的插足之处。也有人推测,这可能是 由于秦始皇未成年时,太后专权,与宦官结党酿成叛乱, 秦始皇有鉴于此,在亲理朝政后有意降低皇后的身分,不 使她抛头露面,在修筑陵园时也是一墓独尊,不留皇后的 墓穴。从古代文献来看,不见秦始皇的皇后名字,秦始皇 皇后究竟是谁,至今还是不解之谜。

秦始皇陵地宫的介绍

秦始皇陵地宫的介绍

秦始皇陵地宫的介绍秦始皇陵地宫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极具神秘色彩的古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宫殿。

秦始皇陵地宫是秦始皇陵的核心部分,也是秦始皇帝的陵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包括了秦始皇帝的宫殿、墓室、陪葬品等,被誉为“地下宫殿”。

秦始皇陵地宫位于秦始皇陵的主墓下方,与主墓相连。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陵地宫的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到了20多平方公里。

地宫内有多个宫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离宫”和“宫殿”。

离宫是秦始皇帝生前居住的地方,宫殿则是用来安置陪葬品和祭祀用品的地方。

秦始皇陵地宫的建筑风格宏伟壮观,充满了秦朝时期的特点。

宫殿内的石雕、壁画等艺术品都体现了当时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水平。

其中最著名的是“秦俑”,这些秦代的陶俑是用来陪葬的,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给人以无限遐想。

除了宫殿和陪葬品,秦始皇陵地宫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建筑和设施。

比如,地宫内有一条长达数百米的地下通道,通道内有许多机关陷阱和守卫,用来保护秦始皇陵的安全。

此外,地宫还有一些祭祀和仪式用的场所,用来进行祭祀和纪念秦始皇帝。

秦始皇陵地宫的发现对于研究秦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地宫内的陪葬品和文物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秦始皇帝的了解,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此外,秦始皇陵地宫的建筑和工艺水平也展示了秦朝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水平,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和艺术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秦始皇陵地宫也是一个充满神秘和谜团的地方。

虽然地宫已经有部分被发掘和研究,但仍然有很多地方尚未被探索,其中可能隐藏着更多的秘密和宝藏。

另外,由于秦始皇陵地宫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仍在进行中,游客只能参观部分区域,很多地方仍然无法亲眼目睹。

这也增加了秦始皇陵地宫的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和研究。

秦始皇陵地宫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古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展示了秦始皇帝的统治风采,也为我们了解秦朝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秦始皇陵地宫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秦始皇陵地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秦始皇陵地宫
秦始皇陵地宫是指秦始皇的地下陵墓,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秦始皇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以东30 公里临潼县的骊山,亦称骊山园。

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经过专业人士的勘测已发现,在秦始皇陵的大山丘里,因为下面有下水道,整体复杂,不敢贸然去挖;但在1962 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发现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 米深,东西长170 米,南北宽145 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

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 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于1962 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 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 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

——“我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

”段清波
介绍,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秦始皇陵地宫的结构
1.宫墙坚固
研究人员发现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

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 米,南北141 米,南墙宽16 米,北墙宽22 米。

“在修建宫墙的施工中,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实的宫墙是否坚硬,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

”段清波说,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6 厘米厚,相当精致和坚固。

“超出我们预想的是,宫墙顶面甚至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