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 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课件 练习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练习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练习含答案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A基础练】一、选择题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的透水性B.岩石的可溶性C.水中所含二氧化碳的多少D.水中所含有机酸、无机酸数量多少右图为广西桂林某地的景观图,完成第2~3题。

2.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C.风力沉积D.波浪沉积3.关于图示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平缓,形似折扇B.高耸尖锐,脊似刀刃C.千沟万壑,植被稀疏D.峰峦叠嶂,青树翠蔓读黄河示意图,完成第4~6题。

4.图中河床剖面呈“V”形的河段是( )A.a B.bC.c D.d5.形成三角洲的地点是( )A.a B.bC.c D.d6.图示b区域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下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甲→乙→丙,土壤质地的差异是( )A.甲、乙、丙差别较小B.甲地的土壤颗粒较粗C.乙地多为细颗粒黏土D.丙地土壤水分含量高8.图中水体对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A.增加河流水量B.增加生物种类C.加快地壳下沉D.呈现顶托作用读“某三角洲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运B.流水侧蚀C.流水堆积D.流水下蚀10.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B.台湾岛C.上海崇明岛D.喀斯特地貌11.重庆有大小峡谷60余处,地下暗藏溶洞40余处。

形成峡谷和溶洞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②海浪侵蚀作用③风力侵蚀作用④流水溶蚀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A.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淀作用B.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岩石的侵蚀和风化作用C.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沉积作用D.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沉积作用13.下面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B.峰丛、残丘、溶蚀洼地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D.孤峰、溶洞、落水洞二、非选择题14.喀斯特地貌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____________,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3. 风蚀洼地阶段风蚀洼地与弧形沙梁的相互关系是( C ) A.风蚀洼地为弧形沙梁提供了全部沙源 B.弧形沙梁减弱了吹蚀风蚀洼地的风力 C.风蚀洼地对弧形沙梁的沙粒进行分选 D.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沿相同方向生长 [解析] 由题意可知,抛物线沙丘的形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故而可以判断风蚀洼地位 于抛物线沙丘的上风向,为其提供了部分沙源;洼地主要沿顺风向向前延伸,所以图 示中的弧形沙梁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作用于风蚀洼地的风力影响较小;风蚀洼地 中的植被增加了地表粗糙程度,使风速降低,较细沙粒会发生沉降,故而风蚀洼地对 弧形沙梁的沙粒具有分选作用;初期阶段弧形沙梁主要沿两翼方向发展,洼地主要沿 顺风向向前延伸,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发育方向不同。
[2023江都中学期末]埃特雷塔是法国的一个小镇,其以
海岸著称于世,常被称为“象鼻海岸”。据此回答7~8题。
7. 形成“象鼻海岸”主要是因为( D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解析] 图示信息显示该区域位于海边,主要景观为海蚀柱、海蚀崖,属于海浪侵蚀地貌。
8. “象鼻海岸”在我国最可能出现在( B )
分风力侵蚀作用减弱;洼地主要沿顺风向向前延伸,风沙运动的方向并未发生转变;
中间迎风坡部分由于植被覆盖率低,风力侵蚀作用强,故而向前推进,所以是植被分
布特点改变了风沙流强度的空间分布。
15. 野外要判断抛物线沙丘发育的阶段,可以通过( C )
①沙粒物质组成
②沙丘长宽之比
③沙脊形态特征
④沙丘植被类型
A.①③
14. 抛物线沙丘从半环形阶段到初级抛物线阶段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植被( D )
A.减弱了风沙的沉积作用

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风 蚀 拱 桥
风力侵蚀
1、风蚀地貌
风蚀城堡
它们是在风力侵蚀的基础上 发育起来的。由于岩性软硬不一 从而导致风力侵蚀的差异性,结 果形成了许多层状墩台,相对高 度 多 为 10 ~ 30 米 , 墩 台 的 顶 部 都很平坦。
1、风蚀地貌
风蚀壁龛
又称石窝,风沙在陡峭的迎风 岩壁上进行侵蚀形成的大小不等 形状各异的凹坑。
2.“蘑菇沙漠”最有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C.平原地区
B.半湿润地区
√D.荒漠地区
下图为新月形移动沙丘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 ( ) A.西北风 B.南风
√C.东南风 D.北风
4.下图中,表示甲到丁的剖面示意图的是( )

(2022·临川高一检测)“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现泛指在河湖沉积物所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1)图Ⅰ中甲处为泥质海岸、乙处为基岩海岸,分别指出形
(成3)两岬种角海处岸岩的石外力性作质用及。其(1结)流构水不堆同积,在、海海水水侵侵蚀蚀作。用下,两侧形成海蚀穴;随着海 水(2)的海进蚀穴一、步海侵蚀蚀平,台岬和角海两蚀侧崖海的蚀形穴成具被有蚀统穿一而的形演成化过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部崩塌,
3.形成“女王头”的主要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化学溶蚀
4.“女王头”属于( ) A.风蚀蘑菇 B.石柱
√C.海蚀柱
D.沙坝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海岸按物质组成成分可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
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 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 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的不同,形成了海蚀崖、海蚀 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 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图Ⅰ示意山东省海岸线,图Ⅱ示意 各种海蚀地貌。

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呈长条形或网格状,
溶沟
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
地面高低不平
成的石质沟槽
底部平坦,重要的农
洼地
溶沟进一步发展形成
耕区
峰林 常呈锥状耸立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构成峰丛、峰林
续表
类型
形态
景观特征
形成
地表喀斯 特地貌
峰丛 孤峰
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
残丘
— 由峰林演变而成
地下喀斯 石钟乳、石笋、 溶洞呈层 溶蚀(溶洞)淀积(石钟乳、石笋、 特地貌 石柱(溶洞) 状分布 石柱)
综合思维
下图为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 地表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C )
A.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 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D. 溶洞发育,暗河相连
[解析] 地表喀斯特地貌具有奇峰林立、地表崎岖的主要特点。
2. 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D )
[解析] 读图可知,①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地貌类型为冲积扇;②处位于河
流中下游,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③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地貌类型为三角洲。
故D正确。
4. 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B )
①地势平坦,岔流较少②海浪作用明显
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岸,左岸为堆积岸;南半球河水左偏,左岸为侵蚀岸,右岸为堆积岸。 2.弯曲河道: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河水受离心力的影响,凹岸
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 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 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

第4章地貌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人教版)配套课件

第4章地貌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人教版)配套课件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解析:第(1)题,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从图中看,乙为凸岸, 是堆积岸,甲为凹岸,是侵蚀岸。第(2)题,弯曲的河流中凸岸堆 积,凹岸侵蚀,乙为凸岸,沙岛可能与乙岸相连。平直的河岸受 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顺河流流向右岸 侵蚀,左岸堆积,丙岸为堆积岸,沙岛最可能与丙岸相连。第(3) 题,三角洲是河流挟带的泥沙由于流速减慢堆积形成的,没有 形成三角洲可能是因为支流含沙量小;流速减慢和支流含沙 量大有利于形成三角洲;流水侵蚀作用弱有利于形成三角洲。
风蚀 地貌
雅丹
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 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 垄脊相间构成,垄脊 高度和长度不一,走
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
向与主风向一致,沟
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风积 地貌
沙丘
风沙堆积而成
形态多样,以新月形 沙丘最为常见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敦煌隶属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一提起敦煌, 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鸣沙山和月牙泉。 月牙泉位于敦煌高地南部,为古河道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存在 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夏季许多游客来敦煌游玩,都会在鸣沙山上滑沙。鸣沙山属 于什么地貌类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河段 常见地貌 成因
主要特点
中下
槽形河谷、河流的侵 牛轭湖 蚀和沉积
地势平缓地区,常形成“S”形的河曲。 洪水泛滥时,河水冲断河曲的颈部,使 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河流挟带 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粗;

常见地貌类型课时训练课时训练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常见地貌类型课时训练课时训练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常见地貌类型—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训练萤火虫水洞位于山东临沂市沂水县城西南19km处,洞内地下暗河众多,溪流两侧杂草丛生。

如图示意萤火虫水洞地下结构及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萤火虫水洞在形成过程中()A.岩石裂隙越多,发育速度越慢B.可溶岩石少,发育速度快C.洞内水量越多,发育速度越慢D.气温越高,发育速度越快2.下列地貌与萤火虫水洞成因相似的是()A.雅丹地貌B.牛轭湖C.溶斗D.石钟乳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

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有规律排列。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风力搬运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4.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A.东西向B.南北向C.西北—东南向D.东北—西南向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不同河段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地理要素的差异,会在不同河段出现不同的地貌景观。

下图示意某河流不同河段出现的甲、乙两类地貌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甲、乙两项地貌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貌为“v”形河谷B.甲地貌一般位于河流下游C.乙地貌为河流冲积扇D.乙地貌一般位于河流上游6.与甲地貌相比,乙地貌在形成过程中()①流水的下蚀作用更强②流水的堆积作用较弱③河床会逐渐展宽④流水的搬运作用更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这段游记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①地貌形态②地貌成因③地貌颜色④植被状况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上图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地貌类型的是()A.①B.②C.③D.④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内的“女王头”是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

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1课件

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1课件
答案 ①—B;②—C;③—D;④—A。
2.分别写出形成A、B、C、D四幅景观的主导作用。
答案 A:海浪沉积,B:海浪侵蚀,C:海浪侵蚀,D:河流沉积。
核心归纳
海岸地貌
类型
形成过程
典型景观
景观图
地貌特点
海蚀地貌
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由于不断受到海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平台等
A
D
C
B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
3.图D所示景观多出现在干燥的内陆,属风积地貌,我们可以利用其判断风向,请在下图短线处用箭头标出正确的风向。(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
答案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
答案
核心归纳
风沙地貌
4
5
二、海岸地貌
1.概念:海岸在 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2.分类(1)海蚀地貌(2)海积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滩、 等;海滩按照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分为 滩、沙滩和 滩。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类型
形态特征
海蚀崖
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
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
海滩
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海滩物质一般上部较粗,滩坡坡度较大;下部物质较细,滩坡平缓。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沙坝
与海岸略成平行的长条状堆积体。未露出水面的称“水下沙坝”;出露水面的称“岸外沙坝”;完全露出水面的称“海岸沙堤”
跟踪训练
如图为“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①地貌为A.海蚀柱 B.海蚀平台C.海蚀崖 D.沙堤4.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A.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 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

【2019版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四章《地貌》全章节PPT课件(4.1-4.2+章末综合)图文

【2019版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四章《地貌》全章节PPT课件(4.1-4.2+章末综合)图文
【展】
宏观

点 微观
五大地形:山地、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
河谷
冲积扇
【学】(限时6分钟)
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和材料,有圈画和标注。 2、独立思考,完成问题。 3、有疑问的问题做好标注。 4、把握好时间。
【议】(限时5分钟)
要求: 1.讨论【学】中有疑问的问题 2.组长做好安排,起立讨论 3.拿起笔,随时记录。 4.注重效率,及时整理落实。
河流地貌
河 概念: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流 地
分类: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分段:从源头到河口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
对应的河流地貌
河流上游的地貌: 河流中下游的地貌:
河流河口段的地貌:
(1)河流上游---V形谷(侵蚀)
1.类型:峡谷、、v形谷,是河流侵蚀形成的 。 2.地貌特点:河流侵蚀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深度大、岸
【展】
【展】
1.识别三幅图中的宏观地貌类型,如高 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并描 述其等高线特征。 2.在图3中识别河谷、三角洲、山峰、 山谷等微观地貌。 3.观察图3等高线的疏密,说出地势起 伏状况。
2019版新教材 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地貌》PPT课件
4.1 常见地貌类型 4.2 地貌的观察 本章综合与测试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标呈现】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
要特点。
【课标解读】 1.识别常见地貌类型。 2.描述常见地貌景观的特点,了解常见地貌景观的分布区。
河曲
牛轭湖
河曲:在地势平 河流特殊地貌 缓地区,呈“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读图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貌名称。 ①__峰__林__,②__溶__蚀__洼__地__,③__地__下__河__。 2.图1所示地貌在我国_云__贵__高__原___地区分布广泛。 3.图2中a是_石__钟__乳___,b是__石__笋__,c是__石__柱___。
4.我国西北地区能否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什么?
2.三段河谷AA′、BB′、CC′分别以哪种侵蚀作用为主?
答案 河谷AA′以向源头侵蚀(溯源侵蚀)、向下侵蚀(下蚀)为主;河谷BB′以向河 谷两岸的侵蚀(侧蚀)为主;河谷CC′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侧蚀)和堆积为主。
核心归纳
河流的侵蚀地貌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D.①—c,②—a,③—b
4.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 D.搬运、堆积、侵蚀
解析 在河流上游,由于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作用表现为侵蚀,河谷较深;在河流 中游,水流速度下降,流水作用表现为搬运,河谷变浅变宽;在河流下游,水流速 度最慢,流水作用表现为堆积,河谷最浅最宽。
TUOZHANTISHENG
图解影响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因素
跟踪训练
如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地貌为
√A.峰林
B.石柱 C.落水洞 D.溶蚀洼地
解析 ①为地上喀斯特地貌——峰林。
2.图中石钟乳、石笋等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A.由碳酸钙淀积而成
B.由流水溶蚀而成 C.由流水搬运而成 D.由地面塌陷而成
解析 石钟乳、石笋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是由水中的碳酸钙淀积而成。
探究导引
探究点二 河流侵蚀地貌
1.图甲中三段河谷AA′、BB′、CC′,分别对应图乙中的哪个河谷?其形态有何 特点? 答案 上游河谷AA′对应Ⅰ,河道较窄,岸壁较陡,呈“V”形;中游河谷BB′对 应Ⅱ,河谷逐渐开阔;下游河谷CC′对应Ⅲ,河谷更开阔,呈槽形。
发展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特点
初期
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
蚀为主
“V”形
中期
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
的侵蚀作用加强
为弯曲,河谷拓宽
成熟期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跟踪训练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3~4题。 3.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3.类型
(1)地表喀斯特地貌
类型 溶沟 洼地 峰丛、峰林
形态特征 长条形或 网格 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面积较 大 ,底部_平__坦__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呈 锥 状耸立
孤峰、残丘
孤立的小型锥状
(2)地下喀斯特地貌
类型 溶洞 石钟乳、石幔、石帘 石笋 石柱
形态特征 常常呈 层状 分布 从溶洞顶部向 下 发育 底部向 上 发育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
答案 不能。 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之一就是 水分充足。
核心归纳
地表喀斯特地貌与地下喀斯特地貌
类型 地表喀斯特地貌
形态
石芽→石林→
峰林 峰丛
→孤峰→残丘
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落水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石钟乳、石笋、石柱
作用 侵蚀 侵蚀 侵蚀 侵蚀 淀积
拓展提升
判断
PANDUAN
1 喀斯特地貌大多形成在石灰岩地区。 2 孤峰是从峰林发育而来的。 3 溶沟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初期,地表平坦,易于通行。 4 坝子农业分布在溶沟中。
二、河流地貌
1.河谷地貌 (1)位置:河流流经的 山区 。 (2)成因:水流侵蚀形成“ V ”形河谷。 (3)形态特点:河谷深度大,岸壁 较陡 ,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 块和 卵石 。 2.冲积平原 (1)位置:河流流经的 平原 地区。 (2)成因:冲积平原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大量 堆积 而成。 (3)形态特点:河谷呈 宽而浅 的槽形;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 粗 ;主体 部分坡度较缓,沉积物颗粒较 细 ;河口部分坡度很缓,沉积物颗粒很细。
课时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 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认识地表喀斯特地貌及地下喀斯特地貌。 2.认识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 3.了解主要喀斯特地貌及河流地貌的特征与成因。
探究导引
探究点三 河流堆积地貌
材料 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 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是三种堆积地貌图。
1.A、B、C三幅图所示分别是哪三种河流堆积地貌? 答案 图A:洪积—冲积平原;图B:河漫滩平原;图C:三角洲。
3.河曲 (1)位置:地势平缓地区。 (2)形态特点:河道呈“ S ”形。洪水泛滥时可能冲断河曲颈部,弯曲部分脱离河道, 形成 牛轭湖 。 4.三角洲 (1)位置:河流入海或 入湖 处的河口段。 (2)成因:泥沙淤积形成。 (3)形态特点:形态多样,近似 三角形 ;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由河口向海 变细。
判断
PANDUAN
1 河流上游河谷呈“U”形。 2 河流冲积平原多位于河流上游。 3 中下游河谷多呈槽形。 4 一般情况下,越向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越细。 5 河曲只有平原地区才会出现。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导引
探究点一 喀斯特地貌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01
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地壳中的可溶性岩石如 石灰岩 ,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 沉淀 ,从而在地表和 地下 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广西、 贵州 、 云南 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