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育种选择与选择育种

合集下载

第五章 选择育种

第五章 选择育种
采用单株选择
作业:
1.选择育种的概念、选择的实质与作用基础 是什么?
2.有性繁殖作物的两种基本选择法及特点是 什么?
3.芽变选种程序如何?
(一)质量性状
通常由一对或少数几对主基因控制,表现型很 少受环境影响,选择效果好。
(二)数量性状
1.性状遗传力大小 遗传力大选择效果较好 R=h2Sd 2.入选率 入选率愈大选择效果较差 3.性状变异幅度 性状变异幅度大,选择潜力大,选
择效果愈明显
四、有性繁殖植物选择育种的程序 (一)选择育种的一般程序
原始材料圃(生产田)
株系圃或选择圃 品比预备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 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
6-6
(二)加速选种进程的措施 1.圃地设置的增减 2.适当缩减圃地设置年限 3.提前进行生产试验与多点试验 4.利用保护地进行一年多代繁殖选择 5.易地栽种加速繁殖 6.提早繁殖与提高繁殖系数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第六章 选择育种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第二节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一、选择育种的概念 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
通过选择的手段而育成新品种的途径叫做 选择育种。 1990-1992年全世界育成桃68个品种、李 258个品种,其中
杂交育种:48%、25%
有些则只能在无性繁殖说保持稳定,这是 由于突变发生与不同组织层的缘故。
决定有性过程孢原组织是由LⅡ层产生, 只有当突变包含LⅡ时,才能在有性过程中 产生遗传效应。
(三)育种目标及选择标准 芽变选择通常是以原有优良品种为对
象,在保持原有品种优良性状基础上,通 过选择而修缮其个别缺点。
例如:选育柑橘加工罐头用品种,现有品种 本地早其加工成品的色、香、味形均好, 选种目标应着重选育无核或少核型。

第六章 选择育种

第六章 选择育种
47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实生选种 (一)概念
1.实生繁殖: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方式。 2.实生苗:由种子发芽长出的苗。 3.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选择, 从中选出优良个体并建成营养系品种,或 改进继续实生繁殖时下一代的群体遗传组 成,均称为实生选种。【荷花】
48
荷花的育种中 实生选种效果最好
这种选择法的程序与多次单株选择法相似, 差别主要在这种选择法不在系统比较圃里留 种,而是在另设的留种区内留种。每一代每 一当选种子分成两份,一份用以播种系统比 较圃,一份用以留种区内留种。在系统比较 圃内各系统间不进行隔离,以便于较客观较 精确的比较。在留种区内各系统间进行隔离, 以防系统间杂交。根据系统比较圃的鉴定结 果,在留种区各相应系统内选株留种。下一 年继续这样继续。
第六章 选择育种
1
提要: ❖ 选择与选择育种 ❖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一、选择的实质 选择:指从自然变异群体中选优汰劣。
群体的遗传变异是选择的基础 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选择可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 选择的实质是什么呢?
3
4
无论是自然选择或是人工选择 都能使群体内入选个体产生后代 淘汰个体不能产生或较少产生后代
❖ 一次单株选择法:多用于自花、常异花作物品种改良和 良种繁殖,以及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的保纯。
❖ 多次单株选择法:用于自花、常异花杂交后代的选择。
18
一 次 单 株 选 择 法
19
多 次 单 株 选 择 法
20
优点: 可以鉴定所选优株的基因型,提高选择
效率,多次单株选择可以定向积累变异。 缺点:
株系比较进行时间的长短取决接于在…进行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选择育种和芽变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选择育种和芽变育种

5、芽变的遗传
①有些变异,通过有性繁殖(杂交)或无性繁殖(异地高
接)变异消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这种变异是

②有些变异,异地高接存在,但杂交后代消失,说明这种
芽变发生在梢端组织发生层的
层。
③有些变异,异地高接或杂交后代都存在,说明这种芽变
发生在梢端组织发生层的
层。
例如,短枝旭与普通型金帅的杂交试验结果如下:
Coco × coco
芽变选种分生就组是织对中芽,变就发形成生变的异遗芽传。变只异有当进变行异选芽择,从而育 成新品种萌并发且的成在选枝性择或状育被 上种无表法意现识出。地与用原来品繁种殖的成性新状的 有植明株显,
差异时,才易被发现。所以芽变总以枝变或 株变的形式表现出来。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能遗传的变异叫饰变。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章 选择育种
2)芽变的多样性
包括突变部位的多样性,突变可发生于根、茎、 叶、花、果各器官的各个部位;突变性状的多样性 包括根、茎、叶、花、果所有形态、解剖和生理 生化特性,从主基因控制的明显的变异到微效多基 因控制的不易觉察到的变异;突变类型的多样性包 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其中经常发生的是多 倍性芽变;胞质基因突变如雄性不育和叶绿素合成 障碍型芽变以及大量频繁发生的核基因突变。
第五章 选择育种
二、芽变选种的意义
芽变经常发生以及变异的多样性,使芽变成为无 性繁殖植物产生新变异的丰富源泉。芽变选种既 可直接从中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又可不断丰富原 有的种质库,给杂交育种提供新的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章 选择育种
芽变选种的突出优点是可对优良品种的个 别缺点进行修缮,同时,基本上保持其原有综 合优良性状。所以一经选出即可进行无性 繁殖提供生产利用,投入少,而收效快。

六种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原理

六种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原理

六种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原理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特定性状的植株或动物,以期获得更好的品种。

在育种中,有多种育种方式可以选择,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操作流程和关键步骤原理。

下面将介绍六种常见的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和关键步骤原理。

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根据植株或动物本身的自然变异,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育种材料,并将其繁殖后代。

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优良性状:根据遗传性状特点和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2)个体筛选:通过对育种材料进行观察和测试,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

(3)后代选择:选择所得后代中的最优个体,并进行进一步繁殖。

关键步骤原理:选择育种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育种材料和筛选方法。

根据遗传学原理,良好的性状在后代中具有较高的遗传率,通过持续的选择和繁殖,可以逐步积累并固定这些优良性状,从而获得更好的品种。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亲本之间的亲和性和互补性进行交配,以获得一代的杂种。

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亲本选择:选择具有较好性状的亲本,确保其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

(2)交配:将选定的亲本进行人工或自然授粉交配,获得杂交后代。

(3)杂种优胜劣汰:评价杂交后代的性状,并选择优秀的杂交种植株或幼苗,在后续繁殖中进行淘汰和筛选。

关键步骤原理:杂交育种通过将不同亲本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杂种优势的发挥。

杂交后代表现出了杂种优势,表现在生长速度、产量、抗病性等方面。

通过选择杂交后代中具有较好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固定这些优良性状。

3.突变育种突变育种是利用植物或动物自然突变或诱发突变,筛选出具有新性状的突变体,将其进行繁殖和选育。

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突变体筛选:通过收集植物或动物种群,筛选出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

(2)突变体鉴定:对筛选出的突变体进行性状鉴定,并与野生型或普通品种进行比较。

(3)后代选择和繁殖:选择突变体中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并进行后代繁殖。

园林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

园林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

第三章选择育种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正确理解实生选种、芽变选种的概念及其原理。

2.掌握选种的方法和一般程序。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实生选种的方法。

2.芽变的特点及细胞学、遗传学基础。

难点:选种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芽变的转化与选择。

教学内容:选种的概念和意义选种的基本原理实生选种:概念、选种方法、选种程序、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加速选种进程的措施芽变选种:芽变的概念、特点、细胞学与遗传学基础、芽变选种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节选择与选择育种一、选择育种的概念选择( selection ):是指从自然变异群体中选优汰劣。

选择育种( selection breeding ):简称选种,是指对现有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获得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根据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植物的选种通常被称为实生选种;无性繁殖植物的选种则称为芽变选种。

二、选择与选择育种的意义1 .选择是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之一。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主要依靠三种力量(三要素)——遗传、变异、选择;变异是进化的动力,遗传是进化的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选择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人工选择又分为无意识选择和有意识选择。

自然选择的作用在于定向地改变种类群体的基因频率,促进生物不断地进化,产生对自然条件高度适应的新的类型、变种乃至新的物种。

适者生存人工选择的作用则是选择合乎人类需要的某些性状的变异,并促进其继续发展成为更加符合于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新型品种。

定向选择2 .选择虽不能创造变异,但具有积极的创造性作用。

生物具有连续变异的特性;如单瓣花 e 重瓣花选优汰劣可排除劣株对优株的干扰,加速有利变异的巩固和纯化。

定向多代选择,有积累变异,加强变异的作用,能得到开始选择时群体内没有的变异类型,因此,选择具有创造性的作用。

3 .选种是人类应用最早的一种改良方法,为丰富我国的园林植物作出了重要贡献。

7组第6章选择育种

7组第6章选择育种

四、有性繁殖植物选择育种程序
原始材料圃 生产田、试验田、种子田
株系比较圃
品比预备试验圃 抗性试验圃 品种比较试验圃 栽培试验圃
区域试验或生 产试验 点A
区域试验或生 产试验 点B
区域试验或生 产试验 点C
三、加速选种进程的措施
1、圃地设置的增减 在保证实验结果正确性的前提下,有时可减省一 些圃地。 如番茄,茄子等自花授粉作物,遗传 性状稳定,繁殖系数高,环境适应性强,可在试 验田中选择若干目标优良单株,将它们的后代种 植在株系圃里,经一次比较,如发现优良株系, 就可直接参加品种比较实验和生产实验。


基本选择法的综合应用


4、亲系选择法:与一般多次单株选择法的差别主要是 不在株系圃进行隔离,在另设的留种区种圃 5、剩余种子法:将入选种子分为两份,用相同编号, 一份播种与株系圃不同小区,另一份贮存在种子柜中。 6、集团选择法:对分离有几种不同性状的复杂群体, 将不同类型的优良单株分别进行混合选择,组成几个集 团与原始群体和对照种进行比较鉴定。 适用作物: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整理农家 品种。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芽变选种
芽变选种(含营养 系微突变选种)
无性繁殖 植物的选 择育种
实生选种
芽变选种
(一)概念、特点和意义
1.芽变和芽变选种的概念 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 细胞突变的一种。 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 使之选出优系,称为芽变选种。 饰变:由于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等) 的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基本选择法比较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①消除环境影响,选择 效率高②加速性状的纯合与稳定③优中选优,不 断选优 不足:①费工费时②选择一次留种量有限, 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③异花授粉作物多次隔离授 粉易引起生活里衰退

育种学7 选择育种

育种学7 选择育种
µ---亲代群体性状平均数(即亲代群体的表型均数) X ---选择群体性状的平均数(即选择群体的表型均数)
图1 一个群体在选择下的预期频率分布的变化
2 遗传增益△G(genetic gain):即选择反应
(selection response)或选择进度 是中选类型子代
平均数与原选群体平均数之差(PF2(S) - PF1) 。
(二)异花授粉的实生后代很多性状发生程度不 同的变异(与无性系选种相比)
(三)与杂交育种相比,投资少,见效快。 见教材P52
实生选种示例
图示金花茶实生幼苗 叶色叶型的遗传变异。 在自然界,昆虫或其 它媒介传粉时将不同 的金花茶基因型混杂 在一起,基因发生重 新组合,因此出现了 不同的叶型和叶色, 甚至有白色的突变, 这些变异是选种的基 础。
桃花 (Prunus persica)
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
红叶梅 (Prunus mume)
云南山茶‘大玛瑙’ (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
二、芽变的细胞学和遗传学基础
(一)细胞学基础 P64
一、概念:
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产生的自然变异进行选择, 从而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或将优异单株经无性繁殖 建立营养系品系,称为实生选择育种,简称为实生 选种(seedling selection breeding)。
---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实生选种的特点(优点):
(一)异花授粉的实生后代个体性状变异普遍 (与无性系选种相比)
花朵(40分)
繁密度 花色 花容 15分 15分 10分
花期(20分)
早晚 长短 10分 10分

农作物育种方法

农作物育种方法

农作物育种方法农作物育种方法是指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植物进行育种改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品质、适应性等优良特性的过程。

农作物育种方法可以分为传统育种和现代育种两种类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育种方法。

一、传统育种方法传统育种方法是指人们在农业生产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经验丰富,但效率低下。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指通过人工选择在产生变异的植株中挑选出最优秀、最符合要求的个体进行繁殖。

在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植株的产量、品质、抗病性、适应性等因素。

2.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是指通过不同品种、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交配,使其后代具有双亲的优良特性。

在杂交育种中,要根据双亲的基因组成和遗传特性,选择适当的杂交亲本,进行杂交和选择。

3.突变育种法:突变育种法是指利用自然或人工诱变等因素,使植株产生遗传变异,然后从变异体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进行繁殖。

突变育种法主要适用于对单一性状进行改良。

二、现代育种方法现代育种方法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对植物进行育种改良的方法。

现代育种方法具有高效、精准、可控等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分子育种法:分子育种法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育种改良,通过分析和筛选目标基因与分子标记的关系,从而实现对目标基因进行选择和改良。

2.基因克隆育种法:基因克隆育种法是指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将优良基因导入植物中,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品质等性状。

基因克隆育种法主要适用于单一性状的改良。

3.基因编辑育种法:基因编辑育种法是指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手段对植物基因进行精准编辑,从而实现对植物性状的改良。

基因编辑育种法具有高效、快速、经济的优点。

农作物育种方法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适应性等性状,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和生态环境的需求。

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育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用何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株选
概念:根据育种目标及相应的选择标准,以特
定选择方式采取的选择和淘汰的方法。 株选标准的确定: 株选时期
– 植株整个生育期 – 主要经济性状形成期 – 产品商品器官形成期
株选方法: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株选标准的确定
明确目标性状 区分目标性状的主次
掌握适宜的选择标准
选种时要注意排除误差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株选方法
单一性状选择 – 分项累进淘汰法 – 分次分期淘汰法
综合性状选择 – 多次综合评比法 – 加权评分比较法 – 限值淘汰法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第五节
选种程序
原始材料圃 选种圃 品比预备 试验圃 品种比较试验圃 品种 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第七节
实生选种
概念、特点和意义
实生繁殖下的遗传与变异 实生选种的方法和程序
实生群体个体间变异的原因
基因重组:是实生群体中不同个体遗传
变异的主要来源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变异的重要来源 环境饰变:遗传基础相同的生物群体因 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表现型差异
选种程序:在整个选择育种
过程中,选育出一个新品种要 先后经过原材料搜集、优系选 择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这 种按照一定的先后步骤依次进 行的工作环节就叫选种程序。
原始材料圃
圃地:能代表本地气候条件
材料:当地的品种类型(来自生产圃或
种子田)、外地引入的新类型 对照 设置年限:1~2年(1~2年生的种子植 物);长期(多年生的观赏植物及木本 果树)。
2018/5/5
Hale Waihona Puke 园艺植物育种学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选择差(Sd):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
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的差值。 选择反应(R):选择差与遗传力的乘积。 R= Sd H2 选择强度(i):以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 i= Sd /б R= i б H2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提高选择效果的方法
增加群体的性状变异幅度
提高性状的遗传力
降低入选率以增大选择强度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方法
基本选择法 – 混合选择法: – 单株选择法:
常用选择法 – 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 常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 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选种圃
材料:从原始材料圃中选出的优良单株
或优良集团后代。 对照区 保护行 2次重复 设置年限:决定于供选群体的性状稳定 与否。
选种圃内小区的排列顺序
品比预备试验圃
材料:从选种圃中选出的优系或群体优
系 设置年限:1年
品种比较试验圃
材料:预备试验圃中表现良好的优系及
混合优系后代。 3次以上重复 保护行 设置年限:2~3年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单株-混合选择法
母系选择法 亲系选择法(留种区法) 剩余种子法(半分法) 集团选择法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无性繁殖植物的常用选择法
营养系混合选择法:同混合选择法
营养系单株选择法:同单株选择法,一
般只进行一次选择。 有性后代单株选择法:播种 单株选 择 收获营养繁殖体 营养系 播 种 株行圃 比较鉴定
第四章 选择育种
选择与选择育种: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方法 无性繁殖植物的常用选择法:
株选:
选种程序:
加速选种进程的主要方法:
实生选种: 芽变选种:
选择育种: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
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 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 方法叫做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2018/5/5
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
概念: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
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次年播种与同一块圃地, 与标准品种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比较 鉴定的选择法。对原始群体的混合选择只进行一 次,当选择有效时就繁殖推广的,称为一次混合 选择法。对原始群体进行多次混合选择后再繁殖 推广的,称为多次混合选择法。 优点: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便于及早推广,不 会造成生活力的衰退。 缺点:不能鉴别每一个体的基因型优劣,降低了 选择效果。
园艺植物育种学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选择实质与作用基础:
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选择育种的应用 遗传力与选择效果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选择实质与作用基础
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
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 传组成。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是选择 的保证。
2018/5/5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
概念: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
分别留种,次年单株种植成一单株小区,根据 各植株的表现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若只进 行一次单株选择,以后就以各株系为取舍单位, 称为一次单株选择。 优点:可以鉴定所选优株的基因型,提高选择 效率,多次单株优选可以定向积累变异。 缺点:费时费工,异花授粉植物易引起生活力 衰退,选出优系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
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 试验点:5个以上 区试时间:2~3年 生产试验 试验面积:不小于667m2 不设重复 对照:当地生产上主栽品种 时间:2~3年
第六节
加速选种进程的主要方法
正确运用选择方法和选种程序 灵活运用选择方法 圃地设置的增减 适当缩减圃地设置年限 加速选种的主要方法 利用保护地进行一年多代繁殖选择 异地栽培加速繁殖 加速繁殖和提高种子繁殖系数
园艺植物育种学
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根据目标性状的主次制定相应的
选择标准。 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具体明确 各性状的当选标准要适当
2018/5/5
园艺植物育种学
遗传力(H2 ) :亲代性状值传递给 后代的能力大小
广义遗传力(HB2 ) :基因型方差(VG)占表现型
方差(VP)的百分率。 HB2 = VG / VP ×100% = VG / (VG + VE ) ×100% 狭义遗传力( HN2 ) :基因加性方差(VA)占表 现型方差的百分率。 HB2 = (VG - VD - VI ) / VP ×100% HB2 > HN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