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跳水飞车后发动机凸轮损伤机理分析
凸轮发动机工作原理

凸轮发动机工作原理凸轮发动机,又称为内燃机,是一种常见的发动机类型。
它是由德国工程师尼科拉斯·奥托在19世纪中叶发明的,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中。
凸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对复杂,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个关键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凸轮发动机的进气阶段是通过活塞的运动来实现的。
活塞在汽缸内上下运动,当活塞下行时,气缸内部的气门打开,燃料-空气混合物通过进气阀进入气缸。
这个过程中,凸轮轴上的凸轮通过连杆机构的作用将活塞向下推动,从而完成进气过程。
接下来是压缩阶段。
当活塞开始向上运动时,进气阀关闭,压缩空气和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到气缸的顶部。
这个过程提高了混合物的压力和温度,为燃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然后是燃烧阶段。
在压缩完成后,凸轮轴上的凸轮再次通过连杆机构的作用将活塞向下推动,打开气缸内的火花塞。
火花塞的火花点燃了压缩的混合物,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驱动车辆前进。
最后是排气阶段。
当活塞再次向上运动时,废气通过排气阀排出气缸,准备进行下一次循环。
这个过程中,凸轮轴上的凸轮通过连杆机构的作用将活塞向上推动,从而完成排气过程。
除了这四个基本步骤,凸轮发动机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部件和机构,如气门机构、汽缸、曲轴等。
气门机构控制着气门的开关,通过凸轮轴上的凸轮和连杆机构的配合来实现。
曲轴则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最终驱动车辆前进。
凸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以上步骤的循环来实现持续的动力输出。
每个汽缸都有一个凸轮轴,凸轮轴的旋转驱动活塞的运动,同时通过连杆机构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总结起来,凸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循环,凸轮发动机可以提供持续的动力输出。
凸轮轴、连杆机构和曲轴等部件的配合,使得发动机能够高效地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
副机飞车事故起因及飞车后的处理措施

大连海事大学毕业论文二〇一一年三月“OCEAN ARROW”轮副机飞车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专业班级:轮机06级班姓名:指导教师:轮机工程学院内容摘要摘要:在船上船舶副机飞车事故并不经常发生,但是一旦发生飞车事故,对船舶影响很大。
在我实习期间“OCEAN ARROW”轮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飞车事故,本文针对此次事故首先对飞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后结合我船的处理方法说明了飞车的处置措施。
最后提出了船舶副机日常管理以及启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的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船舶副机飞车原因分析管理措施Abstract: It’s not often occurs that the diesel engine over speed, but once it happened it would have a very bad influence on the ship. A very serious over speed accident occurred on MV “OCEAN ARROW”when I work as a cadet. The thesis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reasons of over speed against the accident at first; then in connection with our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per explains treatment measures. At last it proposes notes and precaution measures in daily managements and starting process to avoid similar accident occurring.Keywords: auxiliary diesel engine over speed analysis of causeoperation measures目录前言: (5)1. “OCEAN ARROW”轮发电机简介 (5)2.飞车的定义及危害 (6)1.1 飞车的定义 (6)1.2 飞车的危害 (6)3.发电机飞车可能原因及处理 (7)3.1柴油机飞车可能原因 (7)3.2 柴油机飞车发生时的处置措施 (7)4 事故处理过程 (8)4.1一号副机吊缸 (8)4.2拆卸凸轮轴更换凸轮 (9)4.3 柴油机喷油定时和供油规律的调整 (10)4.3.1 喷油定时的调整 (10)4.3.2 供油规律的检查与调整 (11)5.防止船舶发电机飞车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12)5.1为预防柴油机发生飞车故障,应做到以下几点: (12)5.2防止柴油机“飞车”在运用保养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12)5.3防止柴油机“飞车”在检修作业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12)6.总结 (13)“OCEAN ARROW”轮一号副机飞车事故起因及飞车后的处理措施前言:船舶副机飞车事故并不是经常发生,但是一旦发生飞车事故,对船舶影响很大,所以无论是航行还是抛锚或者在港内,机舱值班人员都应密切观察发电机的运转情况,特别应注意负荷的变化,滑油压力以及排烟温度,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轮机员。
水下航行器新型凸轮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分析

水下航行器新型凸轮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分析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下航行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海洋科学研究的效率,而且也为海洋经济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而在水下航行器的运行中,发动机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一种新型的凸轮发动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下航行器中,其机械效率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新型凸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凸轮发动机是一种以凸轮与气缸之间运动的拖动齿轮为主的发动机,其可以通过齿轮的转动完成气缸内凸轮的牵动,使气缸内的气体进行压缩和膨胀。
机械效率的分析:机械效率指的是凸轮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能量的利用程度。
对新型凸轮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传动效率在凸轮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齿轮传动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当齿轮转动时,它与凸轮排相互作用,使凸轮进行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齿轮与凸轮能量转化的效率就成为了影响机械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摩擦损失摩擦损失是凸轮发动机运行中损失能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齿轮运动过程中,由于齿轮和凸轮的摩擦,会产生摩擦损耗,对凸轮发动机的机械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热损失热损失是凸轮发动机运行中的严重问题之一,在气缸燃烧时发生的能量损失会导致气体温度升高,从而造成热损失。
同时,新型凸轮发动机在燃烧时的凸轮材质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四、运动惯性凸轮发动机运动的惯性也是影响机械效率的重要因素。
当发动机运转速度较高时,由于惯性力的存在会阻碍齿轮和凸轮的运动,从而损失了一定的能量。
总之,机械效率的高低对凸轮发动机的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凸轮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传动效率、摩擦损失、热损失和运动惯性等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对于提高水下航行器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针对新型凸轮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进行分析,需要列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下面将列举出依次是传动效率、摩擦损失、热损失和运动惯性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1. 传动效率数据通过测试数据来看,在新型凸轮发动机中,传动效率达到了80%以上,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传动效率。
海上风电机组主要机械故障机理研究

质量不平衡 。引起质量改 变 的 原 因 很 多 , 如 叶 片
腐蚀 穿 洞 、结 冰 等 。此 外 , 叶 片 内 部 结 构 松 动 ,
水利水电技术 第 4 0 卷 2 0 0 9 年第 9 期
33
赵振宙 ,等 ∥海上风电机组主要机械故障机理研究
在转动条件下就会向叶尖移动 , 也造成质量不平
Abstract: Both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ree maintenance schemes for offshore w ind turbine are analyzed herein, and the con2 clusion show s that the on2line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is more econom ical1 Furthermore, the fault mechanism of the blade of the w ind turbine is analyzed, and then a relevant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as well1 A t last, the mechanism s of the me2 chanical faults from gear box, generator and hydraulic system are analyzed, so as to p 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on2line diagnosis on wind turbine1 Key words: offshore wind farm; w ind turbine; mechanical fault; wind power generation
水雷引信的探测方法及机理分析

水雷引信的探测方法与机理分析1 引言水雷武器拥有数百年的发展史,其主要作用在于对水面舰船及潜艇的攻击。
作为水雷上承担检测、识别、判决目标环节的装置——水雷引信,是水雷性能优劣的关键。
舰船对水雷的碰触、摩擦,舰船发出的某些物理场辐射信号(声场、磁场等)及引信装置发射探测信号后接收的目标反射信号等,都是水雷引信工作所需的信号源。
由于水雷的作战目的不同,其使用环境、探测的物理量也不同,因此决定了水雷引信种类及参数的繁杂多变。
针对其具体的使用环境,在水雷的设计上应选用设计与之相对应的引信来满足其使用要求。
根据使用时雷体与目标接触与否,可将水雷引信分为触发引信、非触发引信以及控发引信,以下将以此为方向阐述水雷引信的探测方法及机理分析。
2 触发引信触发引信是指依靠目标与水雷直接碰触或摩擦而引爆的一类引信装置。
触发引信常见于老式的锚雷和漂雷,有触线引信、电液触角引信和惯性撞发引信等。
2.1 触线引信触线引信是常用于攻击水下目标的触发引信,触线是其接收器。
当采用单一的触线引信时可攻击潜艇,而当采用触角引信与触线引信配合的方式时,可用于对潜艇或者水面舰艇的攻击。
触线引信基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由上触线、下触线、变压器、电流计式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凸轮继电器、电池组、电爆管等组成。
当潜艇碰触到其触线时,潜艇壳体以及触及的触线为电池正极,海水为电解液,另一根触线为电池负极,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化学原电池并且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电流从潜艇壳体流入,流经变压器后,耦合给电流计式继电器,从而使中间继电器动作,控制凸轮继电器产生动作使引信按照原定的时间顺序工作,以引爆水雷。
2.2 电液触角引信电液触角引信的工作原理实质上是产生化学电池以引发发火装置来起爆水雷。
一般会在水雷雷体的顶部四周安设五至六个电液触角来达到使用的要求。
电液触角引信主要由保护套、橡皮套、电液管、炭棒、锌杯、绝缘垫圈等组成。
当舰船触碰触角时,电液管破裂折断,内含的电解液流入锌杯和炭棒间,形成一个化学电池,电压约为1.9~1.95V。
空投鱼雷水平撞击水面时的动力响应研究

∃1 取 30&, 而( 4) 式中的 q 的付氏系数 Q mn ( !) 的表达式可写为
n= 0时
∃∃ Qm0( !) =
1 ∀l
∃ -∃
l
q( x,
0
,
!) sin
m ∀x l
dx
d
( 13)
n ( 0时
∃∃ Qmn ( !) =
1 ∀l
∃l
q(x ,
-∃ 0
,
!) cos n
sin
m ∀x l
n )
∃,
n
(
∀ 2∃
( m = 1, 3, 5. . . )
( 16)
2mf (n!∀) ,
n=
∀ 2∃
由[ 5] 实验表明, 载荷大小随时间呈半正弦波曲线变化, 即( 12) 式中的 f ( !) 可写为
f ( !) = p max. sin !∀1 ! ( 0 ∋ ! ∋ !1)
( 17)
p max为冲击压力最大值 p max的无量纲值。在冲击过程中, 法向位移系数 W mn( !) 可直接由
k3
u x
+
3
3
4
4
4
- k x 2 - k 3 v + 1+ k x 4 + 2k x 2 2 + k 4 w!
= q ( x , , !) -
2w! !2
运动
其中
( u, v , w! ) = ( u , v , w )
h
x= x
R
!= c. t
R
k1 =
1+ 2
k2 =
12
k 3 = k1 - k 2 c2 = E
汽车发动机因涉水产生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和责任分析研究

安全与生产2019年第3期中国机械MACHINE CHINA汽车发动机因涉水产生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和责任分析研究王登怡(南通开放大学 江苏 南通 226000)0引言随着当下交通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销售量也逐年增加,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但同时也由于当下汽车生产制造与销售的数量的增多,在汽车制造质量方面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近几年来,汽车在涉水之后,发生发动机的机械故障事故也是常有发生,特别是新出厂的汽车或者刚进行过大修的汽车发生发动机机械事故后,就会在汽车生产制造经销商与客户之间产生汽车质量与汽车维修的纠纷,发生纠纷不仅会影响用户的日常使用,还会损坏消费者权益以及汽车制造企业的声誉与盈利。
所以,为了避免发生此类的状况,对发动机涉水后出现的机械故障事故进行原因分析以及出现事故后的责任划分就十分必要。
1 汽车发动机因涉水发生机械事故的现象发生涉水情况基本就是雨天汽车通过积水路面或者涉水过河,由于驾驶员对于车体结构了解不清楚,对积水或者河水的情况没有查明,或者驾驶员对于汽车驾驶的操作不当,使水从发动机入气道进入,造成发动机活塞破碎。
或者由于泡水造成发动机曲柄弯曲、活塞被腐蚀导致爆缸的发生,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故障现象。
发生机械故障的另一种情况是驾驶员虽然在雨天进行驾驶,并没有通过较深的积水路面,但在道路上有时会因为路面凹凸不平而形成的小水湾,汽车都能进行正常行驶,驾驶员也并没有在意路面情况。
通常这种情况下会发生行驶一段时间后发生发动机异常的机械故障,或者在雨天行驶之后的一段时间出现发动机捣缸的故障。
2 发生发动机机械故障的原因分析众所周知,发动机主要分为两种: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
目前,市面上所销售和使用的汽车发动机都是汽油发动机,进入汽油发动机气缸的是混合可燃性气体,经过气缸的压缩产生热量提供发动机的动力能源。
虽然气体可以被压缩,但是液体不能被压缩,如果汽车发动机在气体进入时由水进入到汽缸中,在正常的发动机压缩过程中,里面的水不能被压缩,这时发动机的活塞向上移动,就会造成活塞的连杆承受过大的作用力,轻者会出现连杆弯曲现象,严重会造成连杆断裂,进而引发发动机捣缸的机械事故。
汽车核心部件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高负荷、高参数,发动机的工况条件更加苛刻,引起发动机机件的损伤和失效,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可靠运行。
发动机损伤和故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磨损。
磨损是限制发动机及其零部件使用寿命的一个主要因素,它取决于缸套、活塞、曲轴、轴承等机件的磨损程度。
(2)摩擦副的擦伤、拉缸等会酿成重大事故,从而产生恶劣后果。
(3)发动机结构强度方面引起的损坏也是影响发动机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例如曲轴折断、连杆折断、活塞断裂、缸套断裂、活塞烧裂、缸盖裂纹、机架断裂、轴瓦烧坏、轴颈拉毛、传动齿轮损坏等。
这些结构强度上的损坏是一种以疲劳破坏为特征的损坏。
(4)发动机的个别零部件还会出现穴蚀、烧蚀等损伤[2]。
综上所述,发动机零部件的损伤大致可归纳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体积负荷引起的机械应力而造成零件的裂纹、断裂和不允许的变形等损伤;另一是表面受到机械或化学的作用、引起磨损、腐蚀、烧蚀等损伤。
1发动机零部件损坏的形式和特点发动机中由于磨损产生的故障在各种故障中占有很大比重。
由于润滑不良,配对材料欠佳,制造和装配质量差,使用条件的恶化,灰尘和温度的影响,以及交变负荷的作用,都会促使磨损的四种主要形式:磨粒磨损、粘着磨损、腐蚀磨损和表面疲劳磨损[3]在发动机一些主要零件工作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出现。
1.1气缸套、活塞、活塞环组的损伤气缸套、活塞、活塞环组是发动机的心脏部分,也是工作条件极为恶劣的部位。
归纳起来,气缸套、活塞、活塞环组的损伤形式有磨损、腐蚀、穴蚀、裂纹、烧蚀等。
(1)气缸套的损伤缸套的磨损率决定发动机的大修间隔期限,通常缸套最大允许磨损量为内径的0.4%~0.8%。
缸套的表面质量、燃油的质量、润滑油的质量、冷却水温度和工作条件等因素都会对缸套的磨损产生很大的影响[6],导致缸套出现磨损、拉缸和穴蚀等损伤,从而引起发动机转速不稳、振动加剧、出现噪音、冒白烟或冒黑烟等状况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The broaching and free running of torpedo might occur in test , which result in the damage of the external-combustion
engine ca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gine cam damages due to torpedo broaching in lake or sea test and engine free running in stand test on land , and calculates the force and stress on the cam during the free running. When rotational speed of cam is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e rated one , the contact stress increases rapidly to two times of the normal stress , i. e. 21 617kg! cm which obviously exceeds the allowable value (18 000 kg! cm
方向相反 [1] ,因而凸轮表面在任一时刻 t 时所受
的轴向载荷力三 F 可表达为气体力和活塞滚轮组
件的惯性力之和 [2J
σ= O. 418 ;p(Enp~ρ叩运 [σJk
(4)
三 F= ( τD /4)p' + (- 2mω2 S · cos2ωt)( 1)
2
式中: [σJ k 为许用挤压应力,kg/cm2;p 为在凸轮
表1
α)t
不同转速下凸轮工作表面接触线上载荷 p 和接触应力 σ 对比
-
正常转速下p 2 倍转速下p
kg · em -1
540 798 454.3
kg · em -1 106.3 798 889.5
3 倍转速下p 正常转速下 σ2 倍转速下 σ3 倍转速下 σ 许用挤压应力
kg . em -1 0 798 1 614.8
2
飞车时受损凸轮的应力分析
凸轮应力分析主要是分析凸轮与活塞滚轮之
冲程为 S ,活塞从凸轮峰截面转动。角,施力半径
为 k 时, ψ= arctan (s sin20) Ik , 将具体数值代入伊
间的接触应力。不考虑发动机转速下降至正常工 作速率以下的情况(飞车后期由于冷却不足造成 活塞、气缸体等烧蚀后与气缸套之间粘连而导致 的转速下降) ,主要分析计算飞车后发动机高速
检查无明显变形后,再次参加台架试验时发生了
局部裂纹的凸轮样品。该凸轮已随发动机进行了
期由于冷却不足,活塞与气缸套之间粘连,转速下
降后在凸轮进气结束转绝热膨胀区出现了本不该
发生的小滚轮与凸轮的撞击 O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凸轮受到了超过屈服
2 次热车试验,第 1 次工作时间为 8 s ,因试验台 外轴飞车而停车;第 2 次为 430 s ,分解后发现凸 轮局部开裂,凸轮圆弧工作面(对应绝热膨胀区
ZHAO lin-hong! , WANG Qi町uα矿,刀N Mei -fang 3
(1. Office of Representative Stationed in Shanxi Pingyang Machinery Factory , Houma 043002 , China; 2. Shanxi Pingyang Machinery Facto巧, Houma 043002 , China; 3. Bengbu Naval Petty Officer Academy , Bengbu 233012 , China)
第 15 卷第 3 期
2007 年 06 月
鱼雷技术
TORPEDO TECHNOLOGY
Vol. 15 No.3 Jun.2007
鱼雷跳水飞车后发动机凸轮损伤机理分析
赵晋宏1 , 王琴娟2 , 尹关方3
( 1. 山西平阳机械厂代表室,山西侯马 043002; 2. 山西平阳机械厂,山西侯马 043002; 3. 海军蚌埠士官学
60
鱼雷技术
转速、2 倍转速及 3 倍转速时分别达到 543.4 kg 、
1 063.9
kg 和 1
931.4 kg o
忽略发动机汽缸体对活塞的反力和摩擦力后
(很小 ) ,凸轮表面在任一时刻 t 时所受的总接触
压力 [2J
图 1
飞车故障现象
F h = 三 Flcosψ(2)
式中 :ψ 为活塞滚轮与凸轮之间的接触角,当活塞
运转(转速达正常转速 2 倍、 3 倍情况)时凸轮的
受力情况。在凸轮前后曲面中由于前曲面受力
中,可计算出不同时刻的接触角数值 [1]O
活塞滚轮与凸轮间是一条线接触,接触线上 单位长度上所受的载荷 为 [2J p
p = Fhll
(3)
式中 : l 为凸轮与活塞滚轮之间的接触线长度,当 活塞冲程为 S ,滚轮半径为 T , 取 k min =29 mm , kmax
2 ). 2
,
The anatomic , matallographic , and crack analyses of the dam-
aged cam caused by free running are conducted ,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cam crack is due to fatigue under overload.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deformed cam after free running can no longer be used.
接触线上单位长度上所受的载荷kg/cm;E叩为相 ,
式中 J 为缸压,在进气阶段, 取进气压力减背 pF
压的差值,在膨胀阶段,不考虑进气段压降,忽略
余隙容积影响,按绝热过程计算 ,在排气阶段, pF
当弹性模数,凸轮与滚轮材料确定后为常数 ;ρnp 为相当曲率半径。
将发动机在正常转速、 倍转速及 3 倍转速 2
阶段)上出现约 7 mm 的径向裂纹(相对凸轮中心
极限的多向应力,在这种复杂应力作用下,使受力 部位沿压力方向变形,并向垂直于压力方向一一
凸轮的径向外延凸出,同时由表面至内部形成多
轴线) ,裂纹处大滚轮工作面有金属掉块,裂纹处
与其圆心对称区域的小滚轮工作面有长约 压痕,且凸轮直径越大处压痕越深。 10 mm
工作环境) ,由于凸轮材料本身特性,在其内部已
形成了疲劳裂纹源,后期使用可进一步导致裂纹
扩展,直至发生裂断。因此,飞车后不管凸轮外表
大,选择前曲面进行分析计算。
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由于活塞滚轮与凸轮之
= 41 mm 时 , l = rom阻/,2
J k min 划(矿
度数值 [2]O
• S2 •
sin 2俨而 + ldk , 将具
2
• sin~2ωt + 扩)~
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体数值代入 l 中,可计算出不同时刻的接触线长 发动机凸轮表面的接触应力 [2J
kg . em -2
1 6187 15 214 11 466
kg . em - 2
7 182 15 214 16 044
kg . em - 2
0 15 214 21 617
[σJ
k
O 1T/4
膨胀终了
18 000
物级别须满足相关专用标准的技术要求 O
滚轮断裂、轮轴松动等现象的分析发现,在飞车后
解剖样品选取台架试验发生飞车后,经外观
工作状况下的参数带入式 (3) 和 (4) 中,可计算出
p'取背压值[3J ;D 为缸径 ;m 为活塞部件质量;s
为活塞冲程·ω 为发动机转速。
将发动机 3 种不同倍速时凸轮表面轴向作用 力分别按上式计算,结果如图 所示,图中竖状阴 2
在不同转速下凸轮工作表面接触线单位长度上所 受的载荷p 和接触应力 σ ,计算结果见表1 0
(c) 3倍转速
3
3.1
飞车后受损凸轮的解剖分析
解剖样晶选取
图2
发动机不同转速时凸轮表面轴向作用力
凸轮材料为 18Cr2Ni4WA 优质渗碳钢,材料
赵晋宏,等:鱼雷跳水飞车后发动机凸轮损伤机理分析
61
表面要求渗碳深度 1.1-1.4mm ,渗碳层硬度为
碳洋火后工作面金相组织级别及渗碳后表层碳化
HRC52 -56 ,工作面表层碳浓度 0.7 -0.9%C ,渗
凸轮工作面硬度、金相组织均符合要求,凸轮损伤
处压陷深度约 0.4mm ,外延约0.9mm ,长度15mm o
3.3
断口形貌分析
4
结束语
飞车后受损的发动机凸轮发生的挤压变形,
用眼睛观察,断口有较大的光滑疲劳区和较
小的粗糙瞬断区,在疲劳区有疲劳源及表示裂纹
是由于凸轮在飞车过程中,尤其是在发动机绝热
膨胀过程中严重超载造成,所受载荷已明显超过
的单向压应力。当鱼雷由于失控而发生跳水或拱
水时,一方面发动机冷却水瞬间中断,另一方面发
动机负载突降,导致发动机凸轮受损变形。其故
障发生过程如图 1 所示。
收稿日期: 2007 -04-29; 修回日期:
2007 -05-14.
作者简介:赵晋宏 (1967 - ) ,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鱼雷动力及总体方面的研究工作.
凸轮材料的屈服极限。
扩展方向的台阶线,初步认定为疲劳断裂。用扫
描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断口的微观形貌,可清
楚看到,表面裂纹源及裂纹向里(前)扩展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