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 期末复习重点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00159高级财务会计复习要点

(完整word版)00159高级财务会计复习要点

高级财务会计复习要点导论:从高财核算的内容来区分高财和传统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区别P9-14第一章外币会计(一)记几本位币的选择P23,特别提醒的是人民币既可能是记帐本位币也可能是外币(二)即期汇率的概念P28(三)我国外币交易会计的科目设置P34(四)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有哪些,我国采用的是什么方法P46、P49第二章所得税会计一、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P69二、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有哪些P75三、不属于暂进性差异的情况有哪些P114第三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一、上市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P124二、哪些属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P123三、定期报告有哪些内容P131四、分部的75%的标准P145五、分部会计信息的披露P148(哪些披露哪些不披露)六、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基本构成及编制意义P156七、中期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段P168八、关联方交易的内容有哪些P181-182第四章租赁会计一、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概念及判断标准(收入和风险是否转移来判断)P189二、租赁资产按投资来源来分有哪些,掌握什么是杠杆租赁和转租赁的概念P189三、或有租金、履约成本与担保余值(关键是看有没有第三方担保)P194五、经营租赁中由谁提取折旧和谁管理资产六、融资租赁的条件(入账价值的标准)P204倒数第二行七、摊销履约成本计入什么科目P211八、售后回租应计入什么科目P227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一、金融工具包括哪些P229二、衍生工具的特征P231三、衍生工具的核算内容P239四、什么是权宜工具及核算内容第六章企业合并的财务处理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特点及方法二、掌握合并差额的处理第七章并购日的合并账务报表一、财务报表的合并理论(少数股东权益体现了什么理论)P306二、应纳入合并的范围及不纳入的范围P313三、合并报表的编制程序P318第八章并购日后的财务报表一、集团内部交易事项的分类P352二、要搞清楚哪些是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等产生的现金流量三、计算母子公司净资产的抵消、累计折旧与营业成本的计算、合并商誉的计算、存货抵消后要区分已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及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往来款的抵消中要注意应收账款的抵消要冲销坏账准备(见书上例题P356-376)第九章通货膨胀会计一、传统会计中有哪些方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的影响P412-413二、名义货币是什么P422三、通货膨胀会计有哪些模式P418?四、实物资本维护P424五、持产损益P425第十章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概念及特征P435-436二、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P439)预收预付不是货币项目三、要搞清楚用什么物价指数算四、评价P463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会计(三)—现时成本会计-、现时成本会计概念及特征 p469(一)以名义货币为计价单位(二)以资产的现时成本和个别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三)建立现时成本会计账户体系或特有专门账户进行日常核算(最突出的特点)二、持产损益科目的核算内容P477(一)在财务资本维护观念下的内容(二)在实物资本维护观念下的内容一、清算方法的种类P503(一)账面价值法(二)重置估价法(三)变现收入法(四)拍卖作价法(五)收益现值法(概念要掌握)二、清算费的概念及包括的内容三、在哪些情况下发发生清算损益P514。

最新高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重点

最新高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重点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1.企业通常应该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成人民币。

2.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提供确凿的证据,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变更的理由。

3.外币业务包括外币交易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4.汇率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5.汇率的种类: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现行汇率、历史汇率和平均汇率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处理外币交易和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反映;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6.汇兑损益的分类关系已实现汇兑损益:兑换损益和交易损益未实现汇兑损益:调整损益和折算损益7.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外币统帐制,而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应采用外币分账制。

注:资产负债表项目: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时态法,现行汇率法。

8.我国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实质上采用的是现行汇率法。

9.如果一项租赁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风险与报酬,那么该项租赁就应当归类为融资租赁,否则就为经营租赁。

10.根据规定满足下列标准之一的应将其确定为融资租赁,否则为经营租赁:(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根据租赁协议的规定,在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并且所确定的购买价格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3)即使租赁期满时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4)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租赁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高级财务会计 高财 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高级财务会计 高财 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1.会计政策定义:指在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特点:选择性、强制性、层次性。

2.会计差错定义: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编制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特点:3.会计估计定义: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特点: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进行会计估计时,往往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进行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4.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的划分/区别:①划分基础: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该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是会计估计,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②划分方法:分析并判断该事项是否涉及会计确认、计量基础选择或列报项目的变更当至少涉及上述一项划分基础变更的,该事项是会计政策变更不涉及上述划分基础变更时,该事项可以判断为会计估计变更5.调整事项、非调整事项的主要类型调整事项:(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实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非调整事项:(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诉讼、仲裁、承诺;(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难点、考点内容辅导

高级财务会计重点、难点、考点内容辅导

第一章绪论一、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义: 高级财务会计是在对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企业出现的特殊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的总称。

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含义:1高级财务会计属于财务会计范畴。

2高级财务会计处理的是企业面临的特殊事项。

3高级财务会计所依据的理论和采用的方法是对原有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修正。

二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基础1.会计主体假设的松动会计主体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随着构成母子关系的企业集团的出现,会计主体显然实破了某一企业的概念。

2. 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松动如果企业面临清算,投资者和债权人关心的将是资产的变现价值和资产的偿债能力,按变现价值计价才能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也正是在这二假设前提下,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与方法才具有稳定性和可比性。

一旦有迹象表明企业因出于某种原因而面临着破产或兼并、收购等方式的重组,这二个假设则丧失了前提,以这二个假设为基础的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和方法将会无法采用。

3. 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是会计核算区别于其他核算的显著特征。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普遍的、持续性的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货币计量假设中隐含的币值稳定的假定已严重脱离现实。

仍以币值稳定为假设前提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传统会计模式所提供的会计报表必然会严重失实,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解,迫使人们对物价变动会计进行研究。

三. 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构成1. 确定高级财务会计内容的基本原则(一)以经济事项与四项假设关系为理论基础确定高级财务会计的范围。

(二)考虑与中级财务会计及其他会计课程的衔接。

2. 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一)企业合并(本书第二章)(二)合并会计报表(本书第三章至第六章)(三)外币会计(本书第七章)(四)物价变动会计(本书第八章)(五)商品期货会计(本书第九章)(六)金融工具会计(本书第十章)(七)重整与破产清算会计(本书第十一章)(八)租赁会计(本书第十二章)(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本书第十三章)第二章企业合并一. 企业合并概述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的联合,或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资产、签订协议或其他方式取得对另一家或几家企业的控制权的行为。

《高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新·全)

《高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新·全)

《高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新·全)
前言
高级财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高级应用。

它主要研究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以及企业的财务决策与管理等问题。

本篇文档是一份高级财务会计的复习资料,内容较为详实全面,适用于各类高级财务会计考试。

第一章: 财务会计的基础
1.财务会计的重要性和作用。

2.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步骤。

4.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第二章:财务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
1.国际和国家会计准则的比较和分析。

2.会计会计核算中的检查与调整。

3.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及减值计提的处理方法。

4.长期资产和长期负债的会计处理方法。

第三章:财务报表的编制
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

2.利润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

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

4.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报告的编制和使用。

第四章:财务会计的考虑和实践
1.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使用目的。

2.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和分析方法。

3.经营绩效的评价和分析方法。

4.财务会计的管理与控制方法。

第五章:财务管理与决策
1.财务管理的作用和基本框架。

2.财务分析的指标和方法。

3.决策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税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的分析。

本文档虽然较为简洁,但所含内容十分全面,对于高级财务会计考试的复习具有较高的价值。

祝愿所有学生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00159高级财务会计复习要点

00159高级财务会计复习要点

00159高级财务会计复习要点
一、会计实质性:
1、商业审计:会计准则和会计报表的撰写,商业审计报告的制作和
报告的准备,以及商业审计的相关原则和有关法律法规;
2、会计系统与报表:会计系统(包括会计制度、财务会计程序、收
入会计程序、成本会计程序等)的建立和,以及向管理层提供会计信息和
报表的财务会计程序和报表的准备;
3、财务报告:企业以及财务报表(月度、季度、年度)的撰写,财
务报表的维持、内部控制以及审计准备等;
4、财务管理:财务会计部门的有效管理,财务会计部门的持续改进,审计活动的进行以及财务监督组织的有效实施;
5、财务决策:投资决策的科学,财务分析的应用,财务报表的发布
和报告成果的奖励等;
6、财务会计:资本系统的管理,财务会计建设,会计准则的选择,
财务会计报表的报备及会计信息的公开和报告;
7、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原理,规定和
实施,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财务会计报表和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8、税务管理:税务管理的程序,税务筹划技巧,税务会计准则的选择,税务报表的准备。

高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提纲

高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提纲

高级财务会计复习提纲一、企业合并的概念: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其中报告主体是指为获取资源配置决策有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通用财务报表的主体。

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虽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但这种控制是暂时性的四、企业合并的动因1、企业发展的动机2实现财务协同、产销经营活动的协同3多种经营,规避市场风险4扩大市场份额。

规模扩张,获取经济利益。

获取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力量或更好利用现有管理能力。

为参与合并一方或多方得到所得税方面的优惠。

五、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差异?及对企业报表的影响?购买法:特点(1)将合并视为购买交易行为(2)有新的计价基础,以公允价值对被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计价(3)可能产生商誉或负商誉,当合并成本大于所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就会产生商誉,否则会产生负商誉(4)实施合并企业的收益包括当年本身实现的收益,但仅包括合并日后被并企业所实现的收益(5)企业合并时所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合并成本(6)不需要对参与合并的其它企业的会计记录加以调整,因为它们的资产和负债已按公允价值计量。

权益结合法:特点(1)将合并视为股权联合行为,一般不涉及资产交易。

实质是现有的股东权益在新的会计个体的联合和继续.(2)没有新的计价基础,以账面价值对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计价参加联合的企业其资产与负债均保持原来的账面价值(3)被并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但其结构会发生变化(按账面值行使股权交换(4)不论合并发生在会计年度的哪个时点,参与合并企业的整个年度的损益都要全部包括在合并后的企业中(5)不存在商誉的问题(6)企业合并时所发生的所有相关费用,不论其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均应确认为当期费用。

高级财务会计 期末复习重点【精选文档】

高级财务会计 期末复习重点【精选文档】

名词解释:1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2同一控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的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3非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4吸收合并:吸收合并,或称兼并,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资产、负债。

5新设合并:新设合并,或称创立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合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参与合并的原各企业均不复存在的合并类型.6控股合并: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持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

7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的股东联合控制他们全部或实际上全部的资产和经营,以便继续对联合实体分享利益和分担风险的合并”。

8购买法:购买法是指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由一个企业(收购企业)获得对另一个企业(被收购企业)经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的企业合并.9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

10控制: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11外币:外币是指除了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

它通常用于企业因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对外结算业务.12外汇:是外币资金的总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解释:外汇是货币行政管理当局已银行存款、国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2同一控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的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3非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4吸收合并:吸收合并,或称兼并,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资产、负债。

5新设合并:新设合并,或称创立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合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参与合并的原各企业均不复存在的合并类型。

6控股合并: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持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

7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的股东联合控制他们全部或实际上全部的资产和经营,以便继续对联合实体分享利益和分担风险的合并”。

8购买法:购买法是指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由一个企业(收购企业)获得对另一个企业(被收购企业)经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的企业合并。

9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

10控制: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11外币:外币是指除了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

它通常用于企业因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对外结算业务。

12外汇:是外币资金的总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解释:外汇是货币行政管理当局已银行存款、国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券。

我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外汇是指以外汇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以及可用于国际很自负的特殊债券和其他货币资产。

13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通常他是企业主要收支现金的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对于发生多种货币计价的企业,需要选择一种统一的作为会计基本计量尺度的记账货币,并以该种货币计量和处理经济业务,我们将这种作为会计基本计量尺度的货币称为记账本位币。

14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其特点是外币数额固定不变,本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汇率高低变化而变化,本国货币壁纸的大小与汇率的高低成反比。

15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是一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其特点是:本国货币数额固定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汇率的高低变化而变化,本国货币壁纸的大小与汇率的高低成正比。

16固定汇率:固定汇率是指某一国家的货币与别国的货币兑换比例是基本不变的,或者是指因某种限制而在一定幅度内进行波动的汇率。

17浮动汇率:浮动汇率是指某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例表是根据外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的涨落不受限制的汇率18记账汇率:记账汇率也成现行汇率,是指企业会计记账当时所采用的汇率。

19账面汇率:是指企业以往外币业务发生是所采用的已经登记入账的汇率,即过去的记账汇率20外币统账制:外币统账制是指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候,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

21外币分账制:外币分账制,是指企业在外币业务发生时,直接按照原币记账,不需要按一定的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月末在将所有原币的发生额按一定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并确认汇兑损益。

22货币性法:是指货币性资产和负债23非货币项目:指出了货币性项目以外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

24时态法:针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计量方法和时间的不同,而选择不同汇率进行折算的一种方法。

25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是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资产、负债项目均按现行汇率折算。

这种方法的具体折算方法是:对于所有的资产、负债项目均按现行汇率折算,对于收入和费用项目均按平均汇率计算,对于实收资本项目按发生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26租赁:租赁是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

27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也称资本租赁,是指出租人实质上将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一切风险和报酬都转移给了承租人的一种租赁。

28经营租赁:如果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并未转移给承租人,那么着中国租赁就应归类为经营租赁,经营租赁所有权不会发生转移。

39租赁期:是指租赁合同规定的不可撤销的租赁期间30租赁开始日:是指租赁协议与租赁各方就主要租赁条款做出承诺日中的较早者。

31租赁期开始日:是指租赁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表明租赁行为的开始。

32初始直接费用:是指承租人和出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某种租赁项目的费用。

33租金及或有租金租金是指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因拥有租赁资产使用权而应支付给出租人的使用费。

承租人融资租赁支付的租金包括了租赁资产在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的大部分以及资金占用费(相当于利息)34履约成本:是指承租人子啊租赁期内为有效使用租赁资产而支付的各种相关费用35资产余值:是指租赁双方在租赁开始日合理预计的租赁资产在租赁期满时的公允价值。

36担保余值:是指在租赁开始日有承租人担保的那部分资产余值。

37未担保余值: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从预计的租赁资产余值中空出就出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以后的资产余值。

38最低租赁方付款额:是指在租赁期内,承租人应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出租人的各种款项,加上承租人的担保余值。

39最低租赁收款额:是指出租人银租赁业务而应收承租人的各种款项40租赁内含利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由出租人计算的、使醉鼎租赁收款使得限制于为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猴子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

简答:一、合并财务报表的好处(特点)P281、反映的对象不同。

合并财务报表以企业集团这一非法律主体为会计主体,反映该主体的财务会计信息;而单独报表只反映既是法律主体又同时是会计主体的的那个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

2、编制主体不同。

合并财务报表有企业集团的控股公司或母公司编制,单独报表由各单个企业企业自行编制。

3、编制基础不同。

合并财务报表以单独报表为编制基础,单独报表以各单个企业的系统的会计账簿记录资料作为编制基础。

4、编制方法不同。

合并财务报表要采用工作底稿这一特殊手段,并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消与调整分录,对单独报表数据进行贾总、抵消、调整,整理出合并数,据以填列合并财务报表;单独报表则根据系统的账簿记录,直接或间接计算填列各报表项目。

合并财务报表与汇总财务报表比较,在编制目的、编制主体、确定编报范围的一句以及编制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二、合并财务报表与投资的关系P29合并财务报表与投资有关,但是投资不一定必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在短期投资情况下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短期投资的目的决定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并不成为经济意义上的遗体,投资企业不会对投资企业实施控制,而知识通过投资将暂时闲置的资金用力啊谋求一定的投资收益。

短期投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投资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在长期股权投资情况下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者是设备投资这的债权人而不是股权拥有者,这就决定了投资企业与北欧兔子企业并不构成一个经济整体。

两个互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只需各自编报反映自身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的单独报表即可。

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不同分为四种个情况: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非控制或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能够实时控制(无论是直接控制还是间接控制),投资双方构成一个经济意义上的整体时,才需要编制这一经济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的合并财务报表。

可见,合并财务报表的前提是存在长期股权投资,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否最终取决于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是否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三、合并财务报表与企业合并种类的关系合并财务报表与企业合并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并非每一种类型的企业合并都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否,与企业合并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无关,而与企业合并的法律结果有关。

在吸收合并情况下,合并前的两个或多个企业被其中一个企业合并,被并方均不复存在,在合并后只有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这时显然不存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在新设合并情况下,合并前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共同组成一个新的企业,这时当然也不必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只有在控股合并的情况下,合并方与被合并方仍各为独立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而作为合并后企业集团这一经济意义上的整体来说,为了反应器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四、合并财务报表局限性1)纳入合并范围的知识母公司及其能够实时控制的子公司,不包括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对其权益性资本在半数以下的、不能对其实时控制,但能对其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公司,这就不能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完整的财务信息。

2)多元经营的企业集团,由于子公司行业不同、经营范围各异,必然影响合并报表信息的可理解性和相关性。

3)对于跨国企业集团,由于境外子公司单独报表的外币折算采用的汇率不同,加上各国通货膨胀程度各异,也使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受到影响。

4)对于需要了解特定公司特定信息的报表使用人来讲,合并财务报表不能提供企业集团的中具体个体的偿债能力、股利支付能力、获利能力等有用信息因此,合并财务报表的局限性使得分部报告以及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成为必然。

五、记账本位币的确定P871首先,确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一下因素1)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几家与结算。

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核算3)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积极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企业在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还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占有较大的比重。

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期现有的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记账本位币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六、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判断标准:P112判断一项租赁是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应该根据租赁业务的是指,即根据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来判断,而不能根据租赁合同的形式来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