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试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试题

复习资料(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第1课放大镜1、人的眼睛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毫米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之一。

放大镜又叫(),它具有()的作用。

3、放大镜能将物体图像放大,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早在()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中被广泛使用。

4、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的功能。

5、放大镜的特点()。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 )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 ),放大的倍数也( )。

7、用放大镜看见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是()组成的。

这些点的颜色由()组成的。

8、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

在13世纪,()一位主教()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睛。

9、应该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呢?答:10、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答;判断题1、我们可以利用烧瓶、烧杯、广口瓶装上水自制放大镜。

()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时,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3、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光线不会发生改变。

()4、用眼睛直接观察数叶和用放大镜观察没有什么区别。

()5、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6、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打磨成的。

()7、水滴也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和()。

2、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

蝴蝶的触角的形状是(),蝗虫的触角是(),天牛的触角是(),蚕蛾的触角是(),3、苍蝇的眼睛分为()和()。

复眼是由许多()组成的,每只小眼都是()。

4、蚜虫的天敌是()。

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

草蛉是吸食()。

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楚蚜虫的肢体。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科学》总复习资料五年级上册1、种子发芽需要的必须条件:一定的水、适宜的温度、空气。

2、食物链中,生产者一般指________,消费者一般指________。

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肉食动物终止。

3、生态系统指自然界中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4、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际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5、影子的大小和物体与________之间的距离有关。

距离越近,影子越大;距离越远,影子越小。

而影子的形状则与________的角度有关。

6、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倍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也叫反光,它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7、科学家利用光反射的远离精确测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384430 千米。

8、利用反射原理:汽车反光镜、医用额镜、潜望镜、________、________等。

9、在野外可以利用________聚光生火。

10、吸热与物体表面的颜色深浅有关。

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______。

吸热还与光线对物体照射的角度有关。

11、太阳透过________可以扩展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

1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1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是会产生一种与喷出方向相反的力,叫________。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漆大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14、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____,要使物体运动地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____。

15、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五年级下册1、浮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的。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简答题:1.请您写一写放大镜下的昆虫有哪些秘密?(5年1考)答:(1)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2)昆虫的眼睛分单眼与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3)昆虫的耳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4)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状与生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2.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5年1考)答:①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②细胞就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③细胞就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④细胞就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⑤细胞就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⑥细胞就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

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不?举三个例子说明。

答:微生物对人类有利。

例如:(1)微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用菌等食品,(2)人类利用微生物蒸馒头、酿酒,(3)人类利用微生物提取出各种抗生素与药品,保护人类健康。

3.写一写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与步骤?答:一、取镜与安放 :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与物镜。

二、对光 :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瞧到白亮的视野。

4.如何正确的使用放大镜?答: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与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与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楚。

方法二:把放大镜防止眼睛前,移动物体,直到图像大而清楚。

5.怎样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答: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与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6.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答: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①采集标本②培养③制片。

六(下)科教版科学期末总复习简答题 重点

六(下)科教版科学期末总复习简答题 重点

六年级下册科教版科学期末总复习简答题重点1.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肉眼(最小能看清十分之一毫米的物体)放大镜(看清肉眼看不到的细微之处)光学显微镜(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可以看到细胞}电子显微镜(可以看清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纳米技术)。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答: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4.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答: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有:(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人眼和观察对象直接来回移动,直至图形大而清晰;(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观察对象,直至图形大而清晰。

3.为什么说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答: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1.把木材制成我们工作生活需要的桌子椅子;2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3.我们吃进肚子的食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变成我们身体所需要的的能量;4.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这是化学变化。

总之物质的变化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

4.、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答:(1)制成合金,改变铁的内部结构;(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如刷油漆和电镀;(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5.月食是怎样形成的?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日食。

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面,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月食。

6.什么是太阳系?答: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玻璃球)。

2、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是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11、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包括空气、电、火、声音。

12、(物质)总是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13、蜡烛变成蜡烛油是(物理变化),油燃烧了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

14、白糖熔化是由(物理变化),在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化学变化)。

15、建筑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16、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土豆、面粉、红薯、玉米、豆类、包子、馒头、饼类)。

17、铁生锈与(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有关。

18、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19、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蜡烛燃烧、白糖加热、煤和石油的燃烧、美丽的烟花、制作柠檬汽水是化学变化。

20、铁丝变弯\水结冰和水变成水蒸气、折纸、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盐或糖在水里溶解是物理变化。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问答题总结(教材研讨题总结)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问答题总结(教材研讨题总结)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问答题教材研讨题总结全册精心整理最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课本问题参考答案P3:一套住房包括哪些基本结构和系统?答:基本结构:门、窗、柱子、墙壁、房梁等;基本系统:供水、供电、排水、煤气、供暖、电路、网络宽带等系统。

在住房建造过程中,哪些工作阶段最重要?为什么?答: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关键是设计。

P7: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工程有了哪些认识?这些认识的依据是什么?答: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工程建设过程是十分艰辛、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尖端工程的建设,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突破重大难关等来实现工程目标。

完成—项工程要经历哪些重要的工作阶段?答: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

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工程建设需要科学技术支持,工程的需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与工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假如让我们做一名小小的工程师,我们都要完成哪些工作呢?答: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实施建设等。

P9:通过参与设计塔台的项目,我们有什么感受?答:设计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需要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

设计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计划怎么解决?答:塔高不够,增加高度;不够安全,增加护栏;材料不够用,使用框架结构等。

我们对工程又有了怎样的新认识?答:工程要统筹考虑、协调平衡多种制约因素,具有复杂性;改进贯穿工程建设各个环节。

Pl2:我们的设计方案完备吗?是否考虑到了各个因素?答:完备,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或不完备,没有考虑抗震能力等。

我们的设计方案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打算怎样进一步调整?答: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如适当缩小塔底,节省材料等。

P14:对照评价表,我们认为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会在哪些方面表现较好?在哪些方面会出现问题?答:我们认为在高度、抗震能力、顶端承重方面表现较好,在抗风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第一单元1.请描述放大镜下昆虫的秘密。

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昆虫的耳朵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生长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2.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细胞是构成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也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

3.微生物对人类有哪些好处?请列举三个例子。

微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用菌等食品;人类利用微生物蒸馒头、酿酒;人类利用微生物提取出各种抗生素和药品,保护人类健康。

4.请描述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和方法。

一、取镜和XXX: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略微偏向左边放在实验台上(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5.请描述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楚。

方法二:把放大镜放在眼前,移动物体,直到图像大而清楚。

6.请描述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的方法。

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7.请描述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

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采集标本,培养,制片。

8.请描述细胞的共同特点。

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

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的衰老、死亡也是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引起的。

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汇总

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汇总

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汇总1、小军今年12岁了,他的身高体重增长明显加快,你能告诉他这是什么原因吗?(2页)2、你能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吗?(每类至少写3个)(2页)3、青春期我们应该怎样搞好卫生保健?(2页)4、生物体的生长过程和细胞有什么关系?(3页)5、一对双胞胎的身体发育情况会有差别吗?谈谈你的想法。

(3页)6、从一棵苹果树上你能发现那些遗传和变异现象?(6页)7、在人的生长发育阶段,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7页)8、人类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只能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吗?举例说明。

(7页)9、冬天为啥要穿棉衣?(10页)10、如果挂钟走时变慢,怎样调整呢?(10页)如果走时变快,应怎样调整?11、举例说明能量间的转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10页12、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11页)13、如果能量之间不能转化,生活会变成什么样?(11页)14、生活中有哪些类似摆的现象?请画出几种。

(13页)15、如果你在野外探险中唯一的引火工具火柴丢失了,该怎么办呢?谈谈你的想法。

(13页)16、摆为什么不能永远摆动下去?(14页)17、电可以产生磁,磁能产生电吗?(14页)18、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水力发电、活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14页)19、风对人类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害处?(18页)20、为防治大气污染,你做了哪些事情?(21页)21、举例说明台风的利弊。

(21页)22、降落伞的种类及作用。

(21页)23、海陆风是怎样形成的。

(21页)24、侦查蚂蚁是怎样将食物的信息告诉它的同伴的?大批蚂蚁出洞时,又是怎样准确地沿着已有线路行进的?(24页)25、星期天你要到亲戚家去,可是不知道那天天气怎么样。

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4页)26、地震前,哪些动物会出现异常反应?(25页)27、植物怎样传递信息?举例说明。

(25页)28、用樟脑球画一条线隔断蚂蚁前进的路,蚂蚁会怎样?(27页)29、你家里要买一台彩色电视机,可是不知道商店里有什么型号的,也不知道价钱怎样,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28页)30、化石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28页)31、从古至今,人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28页)32、你知道在进入太空之前要进行哪些训练吗?这对你有什么启发?(32页)33、恒星、行星、卫星,这三种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32页)34、35、宇宙中的天体有什么共同点?(32页)36、37、人类如果要到月球上居住,你认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33页)38、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36页)39、40、你知道哪些航天英雄?(37页)41、42、月球实际比太阳小得多,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与太阳大小相差不大?(37页)43、44、如果去月球旅行,该做哪些准备?(37页)45、46、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37页)47、48、太空中的水怎样流动?在太空中应怎样喝水?(38页)49、假如没有太阳,人类的生活会怎样?(38页)50、地震来临前,自然界中有哪些前兆(至少写出4种)(41页)51、52、说说你对能量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简答题:1.请你写一写放大镜下的昆虫有哪些秘密?(5年1考)答:(1)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2)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3)昆虫的耳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4)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生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2.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5年1考)答:①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②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③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④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⑤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⑥细胞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

微生物对人类有利吗?举三个例子说明。

答:微生物对人类有利。

例如:(1)微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用菌等食品,(2)人类利用微生物蒸馒头、酿酒,(3)人类利用微生物提取出各种抗生素和药品,保护人类健康。

3.写一写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答:一、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4.如何正确的使用放大镜?答: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楚。

方法二:把放大镜防止眼睛前,移动物体,直到图像大而清楚。

5.怎样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答: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6.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答: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①采集标本②培养③制片。

说一说细胞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答: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

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的衰老、死亡也是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引起的。

7.你知道哪些微生物,把它们的名字写出来?答:我知道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鼓藻、草履虫、船形硅藻等。

35、说出几种我们周围物质发生的变化?(至少写出4种)答: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如:①煮饭的时候,米变成了米饭;②写字时纸上留下了字迹;③自然界中的岩石风化变成了沙子;④雨后路上的水慢慢地变成了水蒸汽消失在空气中。

8、传染病的流行与微生物有关,请问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吗?请简单说出人类利用微生物服务生活的例子。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引起传染病的流行。

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比如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

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他细菌地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利用乳酸菌发酵发酵,可以大量生产乳酸菌奶饮品;一部分微生物能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称为环保微生物。

8.你用什么方法测过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答:(1)把放大镜放在书上,数数放大镜下能看到的最长一排字的字数,再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字,直到字被放得最大而仍然清晰,再数数放大镜下一排字的字数,然后把两个数字相除,得到的商就是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2)先测量书上的字或格子有多宽,然后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字或格子,直到放得最大而没有模糊,再量量放大镜下的字或格子有多宽,用放大后的宽度除以原来的宽度,就得出此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9.你一定认识了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吧!你是怎么知道的?①看书②老师告诉我的③自己观察发现的我的收获:(1)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2)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3)昆虫的耳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4)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生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第二单元10.怎样防止铁生锈?说说其中的道理?(5年1考)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

11.你知道的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哪些?怎样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5年2考)答:①发光、发热②改变颜色③产生气体④生成沉淀物。

看是否产生新物质是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12.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态、体积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13.我们应该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相互联系是怎样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没有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

判断一个变化是何种种、变化要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能简单地根据变化的现象来判断。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相互联系是互相变化的过程中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产生。

14.写出制作简易显微镜的四个步骤。

答:(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15.微生物对人类有利吗?举三个例子说明。

答:微生物对人类有利。

例如:(1)微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用菌等食品,(2)人类利用微生物蒸馒头、酿酒,(3)人类利用微生物提取出各种抗生素和药品,保护人类健康。

第三单元16.什么是太阳系?答: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17.请写出获得月球的有关信息资料。

(至少3点)答:(1)月球没有大气层。

(2)月球表面有两种主要地形:巨大的环形山与月海。

(3)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于7月21日在月球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18.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它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答:月相的变化并不是月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而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的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19.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在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月食。

20.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答: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现象不会发生。

夏季的星空中,有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它是由哪几颗星组成的?答:天津四、织女星、牛朗星。

21.倘若晴朗的夜晚在野外迷路了,我们可以借助什么辨认方向?22.答:如果夜晚在野外迷路了,我们可以借助北极星来辨认方向,因为北极星总是在正北的方向。

23.撞击说”是关于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原因的一种猜测,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经过人们长期观察发现在包括地球在内的一些行星和许多卫星及小行星的表面都有类似月球上的“环形山”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得撞击更加容易、猛烈和频繁。

所以,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流星、陨石撞击形成的。

24.什么叫做月相?答: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25.什么叫做星座?答: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星座。

26.现在人类用什么方法认识宇宙?答:人们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和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对宇宙中遥远的天体进行观察,还可以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把人和仪器送到宇宙空间或其他星球上,探索更多的宇宙秘密。

27.八大行星从近到远排列的顺序是什么?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8.怎样找到北极星?北极星在北半球是最著名的恒星,但它并不是最亮的,所以并不容易发现。

向约开口宽度的两倍距离处是北极星。

29.请你用书本上学到的对信息处理的方法来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通过别的星座来找到它吗?答:(1)大熊座中的北斗七星正在西北方的半空中,斗柄指南。

用勺底两颗星之间长度延长约5倍处就可以找到北极星。

(2)也可根据W 星,即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

仙后星座由五颗较亮的星组成,形状象“W”字母,字母的开口方对下面这些内容进行科学地整理。

第四单元、30.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你应该怎么做?(5年2考)答:我们现在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有:①垃圾和水污染、②大气污染、③白色污染、④物种灭绝速度加快、⑤全球气候变暖等。

我们应该这样做:①不乱扔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

②节约用水。

③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④保护野生动物。

⑤少开车,多乘坐公交车。

31.回收垃圾的好处有哪些?(5年1考)答:(1)回收可再生资源。

(纸张、废金属、等资源可回收利用)(2)有利于处置有毒有害物。

(如废电池等)(3)有利于利用资源。

(如有机垃圾可制成肥料)(4)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5年1考答:①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②森林破坏严重,使得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下降。

32.“白色污染”是指什么?有哪些危害?怎样减少“白色污染”?答:白色污染是指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买菜时带上菜篮子、布袋子;在单位或学校就餐,自带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

一部分可回收垃圾是可以重新使用的,你是怎样重新使用的,举例说明。

答:买菜用的塑料袋可以再次用作垃圾袋;看过的旧报纸用来擦玻璃;不再穿的旧衣服可以改做拖把或鞋垫等33.减少垃圾的办法有哪些?答:减少垃圾的办法有:(1)减少丢弃:如减少使用纸袋、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不过度包装物品。

(2)重新使用:对包装绳、玻璃瓶、塑料袋进行从新使用。

比如可以把废弃的包装绳用来捆扎物品、搓绳子。

把废弃的玻璃瓶洗干净用来装其他物品。

把塑料袋用来装垃圾。

34.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你同意这句话吗?你是怎样理解的?答:同意。

生活中一些看似废弃了的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后,就能变废为宝,或为我们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或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

垃圾的重新使用不但省钱,还可以节约资源。

过度包装有哪些负面影响?答:①浪费资源、②增加垃圾量、③加重消费者的负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