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小房子变大房子》
2024年-幼儿园-小房子变大房子教案

大班综合活动教学案例《小房子变大房子》设计理念:儿童绘本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会说话,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儿童得以由直觉进入绘本的世界,自然流畅地听故事。
书中的每个插图都用一个个的小图来呈现,所以我想让孩子全神情投入地参与,文字并不重要。
因此,我选择了老师来读的,不让他们看文字,让孩子观察画面。
这个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不是一个阅读着这样的书的孩子可以理解。
所以,孩子们可能会对故事中房子的变大变小不理解,因此,我打算在每一动物进屋的时候让孩子们把重点放在感觉上。
这一绘本的图片能够让学生理解,所以,我打算通过老师的念读和孩子的观察来了解绘本。
最后通过观察来找图片前后的不同,说真的,插图真的很棒。
设计意图:最近班里的孩子对“房子”产生了无穷的兴趣,各种各样的“房子”成为了孩子们议论的对象,孩子们对于房子的热切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
我们还和孩子一起画了房子,孩子们的房子都离不开传统的“烟囱模式”。
孩子们已处于二十一世纪,周边的环境也无不体现出新时代的样式,可孩子的世界总停留于过去。
我们因致力改变现状,所以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们能有独特的思维、见解与创新能力。
活动目标:1、通过老师的念读,掌握故事大致内容。
2、培养孩子听故事的技巧和观察画面的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大致明白房子没变,但是感觉变了。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老人,说起他的名字你不一定熟悉,但是我只要说出他的作品你就知道他是个怎么样的人了,你们想跟他比一比吗?二、讲述故事:孩子看画面,了解故事的内容,关键处让学生猜。
1、老太太住的家里有些什么?(培养孩子的观察力)2、一个呆着已经小,两个呆着可就更加小!房子还是一样的房子,为什么连打个喷嚏也没地方了呢?(引导学生明白一样的房子,多了一只鸡,感觉小了。
)3、画面中多了山羊,猪和奶牛都适当地说一说一样的房子,为什么觉得越来越小了?4、观察小动物们的表情,它们想说什么?三、讨论活动:一样的房子,为什么现在老太太感觉“我的房子大得不得了”?根据前面的提示,能说出感觉决定着房子的大小就行了。
《小房子变大房子》教案及反思

《小房子变大房子》教案及反思《小房子变大房子》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念读,掌握故事大致内容。
2、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技巧和观察面画的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大致明白屋子没变,但是感觉变了。
课时:一课时举止过程:一.导入:1.教师板书“变”字说说你认为谁会变?(预设:孙悟空、魔术师、妖怪、超人等。
)2.教师将题目写完备:小屋子变大屋子猜一猜这个故事会讲什么?3.介绍作者这本书是一位外国的作家写的,一位名叫任溶溶的中国老爷爷把它翻译过来。
他为什么要翻译这本书呢?我们来读读老爷爷说的一句话:献给最最聪明的孩子。
你们就是老爷爷说的最最聪明的孩子了,想读这个故事吗?我们先来认识故事中的几个明星吧!二.读书的封面1.看书的封面说说书中有哪些人物?2.再猜猜故事的首要内容。
三.读读看看猜故事1.教师读第2页,学生说说老太太的房间里有些什么?⑴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房间?⑵老太太又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房间呢?2.指名读故事的第3页⑴你知道什么叫牢骚吗?⑵看图说说老太太发牢骚的样子。
⑶看看聪明老先生,说说这个老先生哪里让你觉得他很聪明?3.假如你就是这个聪明老先生,你会给老太太出个什么主意?4.读故事的第4页观察老太太脸上的表情,说说聪明老先生的这个主意让老太太觉得怎样样?5.指名读故事的第5页看看图,读读文字,哪里让你忍不住笑起来了?6.合作读第6、7页⑴看看图想一想,老太太为什么会连打喷嚏的地方也没有了呢?⑵请你再当当聪明老先生,你接下往会为老太太出个什么主意?⑶假如你是老太太,你还会照着聪明老先生的主意办吗?四.读读看看说故事1.和同桌一起看故事书⑴写一写⑵说一说我的读书单反馈:说说故事书上的内容说说哪些文字或哪些图画让你觉得很有趣?⑶导读第18、19页你觉得这两幅图和前面的图有什么差别?聪明老先生又会出什么主意呢?五.读完备个故事1.老太太住的还是原来的屋子,现在为什么一点儿也不小,一点儿也不挤了呢?2.这些动物都聚在一起,会说些什么呢?六.找一找,老太太家的哪些器械换过了,他们划分是谁粉碎的?七.我们要感谢任溶溶老爷爷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故事。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小房子变大房子》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小房子变大房子》一、教学目标1.知道房子有各种不同的造型和大小。
2.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小房子变大房子的过程。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了解房子的不同造型和大小。
2.感受小房子变大房子的奇妙过程。
三、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现房子变化的细节。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心中的大房子。
四、教学准备1.教具:绘本《小房子变大房子》、图片素材、画纸、画笔等。
2.环境布置:展示各种房子的图片,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绘本《小房子变大房子》,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引发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绘本内容,激发幼儿阅读欲望。
2.阅读绘本(1)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引导幼儿关注房子的大小变化。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房子为什么会变大呢?幼儿思考并回答。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细节,如房子、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3.讨论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你们心中的大房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象,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绘画环节(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引导幼儿绘制自己心中的大房子。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环节(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评价幼儿的作品,给予鼓励和表扬。
(2)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奇妙变化。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绘本《小房子变大房子》,让幼儿了解了房子的大小变化,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2.在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大房子。
3.在绘画环节,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提高了他们的绘画能力。
4.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
5.不足之处: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清晰,教师应多给予引导和鼓励。
6.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绘本阅读:小房子变大房子-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绘本阅读:小房子变大房子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楼梯墙面上布置了许多绘本故事。
走上童趣楼,孩子们就议论开了,”小房子是怎么变成大房子的啊?”“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啊?”“你看,画面上还有一个老太太呢。
”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孩子们。
而这个故事又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态度决定一切。
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说,只要他们对这个故事感兴趣,能记住了几个可爱的动物把一个安静整洁的家幽默地弄得一塌糊涂就可以了。
这就是我设计本次活动的初衷。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明白房子没变,但感觉变了。
2.学会观察画面,猜测故事内容。
3.享受故事的诙谐与幽默感,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绘本故事书每人一本。
教学过程
一、封面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看一看、说一说,这个小老太太在想什么呢?这些小动物又是什么一回事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故事内容,说一说画面的大意。
(出示封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交流。
)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1(出示图一、图二)引导幼儿猜一猜聪明老先生帮小老太太出的什么主意?(要求幼儿注意倾听,了解故事内容。
设疑聪明老先生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把小房子变成了大房子呢?为下一个自主阅读环节做好铺垫。
)2幼儿自主阅读图三至图十七,感受故事。
小房子变大房子教案

小房子变大房子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会说并正确运用与房屋大小相关的词汇;2. 学生能够理解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一个物体的变化过程;3. 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表示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4.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将一个物体的大小进行变化。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变大、变小等词汇来描述物体的变化;2.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乘法和除法符号来描述物体的变化。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变大、变小等词汇来描述物体的变化;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一个物体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海报,用于展示房屋变化的过程和相关的词汇;2. 一些小玩具房屋模型,用于进行实际操作;3. 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展示PPT,向学生介绍房屋的大小并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小房子变大房子。
Step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或教学海报,向学生介绍和教授与房屋大小相关的词汇,如大、小、变大、变小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图片或实际物体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概念。
Step 3:讲授(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或教学海报,向学生介绍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并教授乘法和除法的符号及其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或练习题来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乘法和除法符号来描述物体的变化。
Step 4:练习(20分钟)教师分发一些小玩具房屋模型给学生,并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练习。
例如:如果我有一个小房子,我想让它变大一倍,应该怎么做?如果我有一个大房子,我想让它变小一半,应该怎么做?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乘法和除法来描述房屋的变化过程,并将结果写下来。
Step 5:总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讲解他们在练习中的答案来检查学生的理解。
Step 6:拓展(5分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
绘本《小房子变大房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绘本《小房子变大房子》教学设计及反思课外阅读指导课——《小故事大智慧》教学目标:1、通过老师引导学会读书方法,如从封面获得信息,读故事时要善于观察思考,从小故事中感悟大智慧。
2、进行一定语言表达训练,达到表达具体、生动。
3、通过读故事感悟人生智慧,学会乐观、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让学生阅读时学会善于思考,感悟出文本的深厚内涵。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故事书吗?为什么喜欢?今天钟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故事,想读吗?看,这是这本书的封面,从封面上你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这本书的什么信息?引导学生看书的作者,译者,师:看书时我们要记下作者、译者的名字,以表示对他们劳动和创造的尊重。
引导学生看书的出版社: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出版社的发行,我们才能在书店买到这些精美的图书。
引导学生看标志:献给最最聪明的孩子。
师:老师觉得你们是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就把这本书拿来介绍给你们了。
2、既然是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们一定能通过观察思考从小故事中获得大智慧。
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二、绘本故事《小房子变大房子》。
1、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表达并描绘:“这是一间_________的屋子。
”(感受房子的小、整洁、温馨)这间虽窄小但整洁温馨的屋子并不能使屋中的小老太太满意,瞧,她正在为房子小而发愁。
于是她请来了聪明老先生,请他帮忙出主意。
2、猜想:聪明老先生可能会给老太太出什么主意让她的小房子变大房子呢?(生自由发言)你们的主意虽然可行,但费时,费力,费钱。
聪明老先生的主意可比你们的要高一筹,一分钱都不用花。
3、出示并讲述“鸡入屋图”,师: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太太对聪明老先生的主意满意吗?她可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聪明老先生又会给老太太出什么主意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4、师出示“羊入屋图”:谁来试着说说,山羊进屋后房间又发生什么变化?这回聪明老先生还不罢休,又让小老太太请进了小猪,甚至赶进了奶牛。
小房子变大房子 教案

小房子变大房子教案教案标题:小房子变大房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房子的不同尺寸和形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
教学内容:1. 房子的不同尺寸和形状。
2. 利用纸板和其他材料制作小房子。
3. 利用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小房子变成大房子。
教学准备:1. 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纸、铅笔、尺子等。
2. 展示一些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房子的图片或模型。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房子的图片或模型,引发学生对房子的兴趣。
2. 导入:与学生讨论房子的不同尺寸和形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指导: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纸板和其他材料制作小房子,引导学生按照指导进行制作。
4. 实践:学生根据指导制作小房子,并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房子,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6. 分享:学生分享制作小房子的心得和体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小房子变成大房子,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创造和实践。
8.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总结出房子的不同尺寸和形状,以及如何利用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手工制作。
9.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到一些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物品,并尝试用这些物品制作自己的小房子。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制作小房子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表现。
2. 学生展示和分享的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3. 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完成情况和创意表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制作更复杂的房子模型。
2. 引导学生进行房屋设计和规划,加深对房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制作一个大型房子模型,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展示材料,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房子的不同尺寸和形状。
2. 在指导学生制作小房子时,教师应耐心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按照指导进行操作。
幼儿园大班《小房子变大房子》绘本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为幼儿园大班绘本《小房子变大房子》的教学方案,通过讲解和互动,让幼儿了解房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导幼儿珍惜和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喜欢绘本故事,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帮助幼儿理解房子的变化过程,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珍惜和保护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绘本《小房子变大房子》的阅读与讲解。
2. 房子变化的手工制作活动。
3. 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进行问答,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3. 实践法:幼儿通过手工制作和环保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小房子变大房子》及相关图片。
2. 准备房子变化的手工制作材料。
3. 准备环保教育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引起幼儿对房子的兴趣,询问幼儿对房子的认识。
2. 讲解绘本:教师生动讲解《小房子变大房子》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变化过程。
3. 互动环节: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思考房子的变化原因。
4. 手工制作:教师示范制作房子变化的手工作品,幼儿跟随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环保教育:通过环保实践活动,教育幼儿珍惜和保护环境。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幼儿在互动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观察幼儿在环保教育实践活动的表现,评价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房子变化的绘画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邀请家长参与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增进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家里的房子变化故事,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小房子变大房子》
执教者:周村区实验幼儿园韩艳丽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阔绰而幸福,但却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存在很强的攀比心理,尤其是进入大班以后的小朋友,某某小朋友又买了什么新玩具,某某小朋友又穿了一件怎样的新衣服?某某小朋友的爸爸开着一辆什么样的汽车等等,而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却视而不见,甚至是遗忘。
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小房子变大房子》,旨在让幼儿在听听、说说、演演的过程中,感受幽默诙谐的故事基调,积累词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能够在幼儿心中埋下一颗珍惜现有生活,体验身边幸福的种子。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并能说出故事主要情节。
2.理解并能正确运用“推”、“拉”、“抱”、“牵”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3.透过故事中的语言描述感受故事中小老太太前后心情的变化。
活动准备:《小房子变大房子》的书与ppt,聪明老先生、小老太太及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故事第一页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谁?她在什么地方?她看起来怎样?为什么?
二、展开部分
(一)阅读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诙谐有趣。
1.出示故事封面与扉页,猜测故事内容,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看起来怎么样?现在你觉得小老太太为什么不开心呢?
2.阅读故事正文
(1)绘声绘色读聪明老先生出的第一、二个主意。
提问:接下来,聪明老先生会出什么主意呢?
(2)读完故事前半部分,提问:聪明老先生帮小老太太都出了什么主意?小老太太的感觉是什么呢?
小结:老太太的感觉先是更加小,再是更加更加小,最后是小得不能再小。
现在小老太太又向聪明老先生求救了,这回,聪明老先生又会帮小老太太出什么主意呢?
(3)阅读故事第二部分,提问:这次聪明老先生给小老太太出了什么主意呢?小老太太的房子变大了吗?
(二)欣赏图画,理解并能正确运用“推”、“拉”、“抱”、“牵”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再次欣赏故事,重点引导幼儿体验不同动词的应用。
(三)自由选择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三、结束部分,感受和分享幸福
1.观看小老太太前后不同的神情,体验最后一幅图画中小老太太满足的神态和幸福的表情。
2.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拥有的幸福。
大班语言活动《小房子变大房子》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