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初论

合集下载

试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试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试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作者:李杨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13期李杨(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六队辽宁铁岭 112000)摘要:地质灾害特有的评估、技术范畴内的风险考量,应侧重探究本源的灾害成因、灾害对应着的频发程度、潜藏着的危险性。

地质灾害关涉的风险评估,应当依循设定好的多重原则。

经由定量解析,并整合了特有的定性,创设了GIS架构下的评估技术。

地质灾害特有的这类灾害,应能划定明晰的评估区段,采纳新颖技术,提升评估之中的精准性。

地质灾害指代惯常提到的滑坡崩塌、区域以内的泥石流等。

伴随技术拓展,地质灾害的审慎预测,正在渐渐普及。

评估得来的精准数值,可为灾害的管控,提供精准指引。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中图分类号:U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221-01地质灾害评估,包含明晰的评估逻辑。

建构在风险评估根基之上的评估技术,应当针对灾害独有的特性。

例如:地质灾害独有的属性,包含易发属性、承载体关涉的易损毁属性。

辨识二者特有的耦合状态,依托着地理平台,完成区段之中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选出来的最优技术,应能为接续的减灾防灾,提供最佳指引。

1 定性定量解析1.1 定性解析评估地质灾害潜藏着的风险属性,应当经由定性评析,明晰它的根本属性。

评析之中的侧重点,包含受灾体特有的时空布设概率、灾害潜藏着的可能性、灾害附带着的损失层级。

在这之中,灾害特有的易损性,是在设定好的区段以内,某一范畴的承灾体,表征出来的损伤程度。

如区域范畴内的居民、公共特性的建筑物。

承灾体特有的抗灾属性,包含本体自带着的这种属性、测定出来的灾害强度。

真正评价时,应当明晰承灾体特有的布设位置、灾害分布凸显出来的彼此关系。

例如:在滑坡发生之时,人体特有的抵挡能力,是带有差异的。

公共特性的建筑,固有的抗灾层级,也会凸显差异。

地质灾害的延展状态,也会不断变更。

这种情形之下,若要辨识量化态势下的易损性,是很艰难的。

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及易发性评价初步研究

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及易发性评价初步研究

古乡通麦段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气候变化是重要的 诱导因素。该地区降雨集中,暴雨频发,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另一方面, 新构造运动和人类工程活动也对地质灾害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大规模 的工程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可能改变原有地质环境,增加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古乡通麦段的地质灾害还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主要集中在每 年的雨季和融雪季节。
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诱发地 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及易发性
评价初步研究
01 引言
目录
02 研究方法
03 结果与讨论
04 结论
05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06 参考内容
引言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和不可预测性。在地震作用 下,地质环境容易受到破坏并诱发一系列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 陷等。这些地质灾害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 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因此,研究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易发性评 价,对于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质背景
帕隆藏布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属构造侵蚀中山峡谷地貌,地势总体西南 高、东北低。古乡通麦段位于该流域的中上游段,具有高山峡谷、河流阶地、 山前平原等多种地貌形态。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复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岩 浆活动,形成了丰富的地层系统和地质构造特征。
二、地质灾害类型与发育规律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古乡通麦段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崩 塌和地面塌陷等。其中,滑坡和泥石流是该区域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滑 坡多发生在高陡的山坡和河流阶地,以黄土滑坡和岩石滑坡为主;泥石流主要 分布在峡谷地带,具有频发、易发、规模大的特点。崩塌和地面塌陷则主要与 岩质边坡和地下采空区有关。

区铁路不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区铁路不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区铁路不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区铁路不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引言区域铁路的安全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海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初建

海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初建
类 社 会 财 富 或 海 岛 地 质 、 生 态 环 境 造 成 不 利 影 响 的 严 重 程 度 的 一 种 度 量 。 它 所 反 映 的 是 海 岛
图建立 一 套 海 岛 地 质 灾 害 风 险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发生 地质 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可 能机会 与破坏 损失程 度 。
*资助 项 目 : 洋 公 益性 行 业 专 项一 一我 国典 型 海 岛地 质 灾 害 监测 及 预 警示 范 研 究 ( 0 0 1 0 O ) 海 2 1 4 8 14
21 0 0年
1 1月
Nov m b 2 0 e er Ol
第 2 7卷
增 刊
海 洋开 发 与 管理
Vo . Su 1 27 pplm e t e n
海 岛 地 质 灾 害 风 险 评 价 指 标 体 系初 建
杜 军 ,李 培 英
( 国家 海 洋 局 第 一 海洋 研 究 所 青 岛 2 6 6 ) 6 0 1
在 国际标 准 中 ,风 险 ( i )定 义 为 生命 、 Rs k 健康 、财产 或 环 境 所 遭 受 的不 利 影 响 的可 能 性 和严 重程度 的大小 。定 量地说 ,风险 一危 险性 ×
经济 、地 质与 生态 环境 的影 响 ,满足 海 岛保 护 、
管 理和海 岛人 民及 时获 取 防灾 减 灾信 息 的需 求 , 开 展海 岛地 质 灾 害 风 险 评估 及 相 应 的地 质 灾 害
及 保 障 国 家 安 全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 作 为 内
为进行 海 岛 地 质 灾 害 评 价 提 供 参 考 , 为海 岛保
护 、管 理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提 供 依 据 。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探析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探析

资源损失等 、 危害程度及范围等。 第五 . 风险评估 。 在全面评估以上三部分后 , 对评估 区内的风 险程 度进行总结分析 . 得出它们各 自所 占的比重 , 评估全 区的风险程度 , 然 后 得 出风 险 大 小
3 . 地质灾 害风 险管理方法介绍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中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 风险容许标准及风 险减 缓措施 的制定是风险评估及管理的重要 内容。
3 . 1 承 灾 体 易 损 性 评 价

2 . 地 质 灾 害风 险评 估 的 思 路 与 内容
2 . I 评估思路 第一 , 评估对象 。 风险评估仅限于崩塌 、 滑坡 、 泥石 流 、 岩溶地 面塌 陷等 四种突发性地质灾害 。 这四种灾害来 得突然 、 危 害大 、 伤害程度更 深、 隐蔽性强 , 是 当地居 民难 以防范的灾害。 第二 , 评估范 围及精度 。评估范 围可根据实际需要分为点 、 线、 面 评估 。点评估主要是重要城市 、 城镇 、 乡镇 、 村庄 、 重点厂矿 、 企业所在 范 围; 可 采用 1 : 1 万 比例尺; 线评估 包括主要交 通干线 , 国道 、 省道 、 高 速公路 、 铁路两侧影 响范 围内; 可采用 l : 5万 比例尺 ; 面评估 主要是大 型水利水 电工程 的库 区( 包括枢纽 区) 及 区域范 围. 如一个县 、 市或全省 范 围的评估; 可采用 1 : 1 0万或更小 比例尺 . 可视 范围大 小而定 2 . 2评估内容 第一 , 地质环境条件的评估 要全面论述评估 区内的地层岩性 、 地 质构造 、 地地貌 条件 . 特别要 说明对区 内灾 害有特别贡献 的不工程地 质岩组 、 软弱岩层 、 厚度 、 分布特 征及其与地地 貌之关系 , 为风 险评估 提供基础扎实的资料 第二 . 气象水 文条件的评估气 象 、 水文 条件是产生灾 害的必不可 少 的外 动因素 , 只有在 足够 的降水条件和江水位 的急剧 变化才能发生

国土资源部文件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文件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部有关直属单位:为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简化有关审批环节,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要求如下,请严格遵照执行。

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为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做好此项规定的落实工作,在用地审批和规划审查中应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

评估工作级别按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

具体分级标准和评估技术要求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附件1)。

三、对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严禁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正式颁布之前,一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二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甲、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三级评估暂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甲、乙、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

四、评估单位应自行组织具有资格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对拟提交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并由专家组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审查专家应具有水文、工程、环境地质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从事相关工作10年以上,同时主持过中型以上地质灾害勘查报告的编制工作或参与过大型地质灾害勘查报告的审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附件1)概要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附件1)概要

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1.范围1.1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定义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2.1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2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3.总则3.1 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的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2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3.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3.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某某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初审意见

某某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初审意见

《某某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初审意见为防治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灾害,青海格尔木港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某某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某某省人民政府令第72号)等有关要求,于2023年6月28日委托某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我公司项目组接受任务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收集了该地区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规范、规程及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委托书等技术文件,编制了某某地5万千瓦平价光伏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大纲,大纲经我公司审查通过后,于2023年7月1日对项目评估区进行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野外工作结束后,公司总工办对野外调查资料进行了检查验收,同意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

并于2023年7月10日完成报告交我公司初审,形成的初步意见如下:一、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采取以地面调查为主的工作方法与手段,工作量投放适宜,内容全面,获取的地质资料丰富,评估依据充分。

二、拟建工程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万千瓦(50兆瓦),属重要建设项目。

三、评估区位于某某地光伏规划园区内,园区位于青海某某市某某乡境内,西北距某某乡约18km,东南距某某市148km,南侧为昆仑山脉,北侧紧邻格茫公路和303省道。

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区域地质构造条件较简单,区内无全新世活动断裂,地震基本烈度为Vn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形平缓,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小,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及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性,本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确定为一级。

评估级别及评估范围确定合理。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现状评估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发育,只发育盐渍土溶陷地质灾害,现状评估盐渍土溶陷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5-20;修订日期:2009-06-02地调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编号:2006BAC04B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8CB425803)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640401)资助作者简介:吴树仁(1956-),男,博士,研究员,从事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研究。

E-mail:shrwu@地质通报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第28卷第8期2009年8月Vol.28,No.8Aug.,2009地质灾害(这里主要指崩塌、滑坡、泥石流,相当于国际上广义的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在国际上越来越流行、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国际减灾防灾战略的重要成分[1-2],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滑坡风险管理的推广应用成为热点,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相关的国际专题讨论会和推广培训会议,积极宣传讨论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成熟经验、技术方法和热点问题[3-6]。

尽管在实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难点问题和困惑,但是世界上许多学者都在努力研究探索,不断改进完善这个过程[2,7-14],其中不断改进完善滑坡风险评估指南是主要途径之一。

目前,国际上滑坡风险评估指南已经出版了3~4版(代)[11,14-15],国内相关研究也早有开展,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的系统研究方面也有大量探索研究[16-21],但是至今国内没有正式出版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因此,本文在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初论吴树仁,石菊松,张春山,王涛WU Shu-ren,SHI Ju-song,ZHANG Chun-shan,WANG Tao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Key Laboratory of Neotectonic Movement &Geohazard,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摘要:为了分析阐明突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在概要地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编写的目的、基本原则和结构层次、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险性和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

初步提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应该遵循的6条基本原则、结构层次及核心内容;初步提出定性分析-定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提倡实用性技术方法和GIS 技术的推广应用;初步提出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评估区划的基本工作流程。

最后,简要地讨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一些主要难点和易于混淆的问题,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的编制和修改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风险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552(2009)08-0995-11Wu S R,Shi J S,Zhang C S,Wang T.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geohazard risk assessment.Geologi -cal Bulletin of China,2009,28(8):995-1005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and clarify some key issues in the field of sudden geo-hazard risk assessment,on the basis of general analysis of purposes,basic principles,structure and core contents of the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geo-hazard risk assessment,this paper has focu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risk,probability and possible consequence assessment.Six basic principles,structure and core contents which should be followed are put forward;qualitative analysis with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 -niques are achieved with emphasis on practical techniques and GIS application;basic working process of risk,probability and possible consequence geo-hazard assessment are put stly,there are some brief discussions on some of the major difficulties which are easy to be confused in terms of geo-hazard risk assessment,which can be referred to for the technical guideline revision and improvement.Key words:geo-hazard;probability;fatalness;risk·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地质通报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09年析总结近年来大家潜心研究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基本原则、结构层次、主要内容、易发程度、危险性和风险评估定性-定量化工作流程等方面,初步总结了如何编写突发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图为国内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正式编辑出版提供基础。

1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研究的目的与基本原则1.1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指南研究的目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在地质灾害空间预测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员、社会经济要素和抗灾能力的综合预测评价,不仅需要评价时间概率,还需要进行空间预测。

多年来,这个领域中的很多术语概念、结构层次和工作流程比较模糊,特别是在与国际接轨又适合中国大陆实际情况方面还有差距。

因此,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编写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主要是为了阐明突发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指导性原则,促进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有关术语概念、技术方法、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向更规范、更国际化和更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的方向发展。

1.2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1)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通常基于3种假设[22-23]①过去对未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因此过去曾经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地区未来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即基于历史和现实资料预测未来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和过程。

②具有与曾经发生地质灾害地区相似的地形、地质及地貌因素的地区未来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假设一般是合理的,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可能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况,如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古、老滑坡不仅使斜坡地形地貌发生了变化,而且滑坡形成时的不良条件组合亦不再具备。

③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要素能够有效识别。

风险的构成要素能够有效识别、表达或量化,风险评估中的易发程度、危险性和风险都可以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来表征和描述。

(2)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精度的分级原则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精度分级是进行规范化和程序化研究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不同学者在同一地区进行风险评估工作的对比分析。

长期以来,在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和风险评估方面,国内对于资料的质量和精度分析比较少,大多强调技术方法的改进。

实际上,基础资料、数据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预测评价的结果。

因此,对基础资料数据和工作精度进行质量分级,有利于风险评估精度的提高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参考国际上同行的经验,结合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及有关的研究基础,初步将资料数据准备和评价工作的精度等级分为3级:即初(等)级、中等、高等(详细)精度。

初级工作精度:风险评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要来源于室内收集分析、遥感解译和野外现场线路考察编录,没有进行按比例尺的地质灾害野外现场调查编录;重点关注地质灾害点和点密度相关的资料信息;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分析、统计分析和简单模型计算评估。

中等工作精度:风险评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要来源于室内收集分析、遥感解译和野外按比例尺调查编录,只是地质灾害调查为草测或简测;重点关注地质灾害形态和面密度方面的相关资料信息;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分析、统计分析和简单的专家系统或层次分析评估。

高等工作精度:风险评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要来源于室内收集分析、遥感解译和野外按比例尺进行地质灾害正测调查编录,并配合必要的工程勘查、岩土取样测试分析和定量化模拟计算,典型的滑坡位移仿真模拟计算。

需要关注地质灾害的体积、速度、位移、强度、概率方面的系统资料和信息;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分析、统计分析和基于GIS定量化空间分析模型评价。

(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分级原则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与制图的等级不宜划分得太细。

为了便于统一和对比,建议不同层次的评价(易发程度、危险性、风险)与工作精度分级相对应,分3~5级:初级工作精度地区的评价结果分为高、中、低3级,中等工作精度地区分为极高、高、中、低4级,高等工作精度地区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5级(表1)。

建议不同层次的评价结果的分级数量保持一致,即如果易发程度评价结果分为4级,相应的危险性和风险评价结果也分为4级。

为了制图方便、美观和统一,不同级别的分区制图的颜色要统一,从低级到高级颜色逐步加深。

996第28卷第8期(4)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定性分析为主,以定量计算评估为辅,提倡实用性的技术方法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需要寻找和利用空间衰减趋势和规律,然而,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属于点到点的灾害(不同于地震,地震是点影响面,具有明显的空间衰减趋势),没有明显的空间衰减趋势和渐变规律。

一方面,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地形地貌和地质背景条件没有明显的衰减趋势,不同构造地貌单元之间、不同自然边坡之间、不同工程岩组之间的渐变趋势不明显,一般是相对截然的边界;另一方面,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一般是孤立的事件过程,需要一个一个地制图、描述和评价,每一个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