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发展潜力
2023年岳阳房地产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岳阳房地产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岳阳是位于湖南省东部的一个地级市,是湖南省的十大城市之一。
近年来,岳阳的房地产市场逐渐成熟,成为该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下面是对岳阳房地产行业市场环境的分析。
一、政策环境近年来,岳阳市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一直在积极引导调整。
2019年2月,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房地产企业要严格执行销售备案制度、加强房价监管等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的秩序进行了有效控制。
此外,岳阳市也出台了配套政策,如加大城市规划建设、提高土地供应、推进房地产税的征收等,为市场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经济环境岳阳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房地产、农业、旅游等产业。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市场对于购房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市场需求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岳阳市的居民对于住房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
相比之下,市场供给还存在一定的缺口。
尤其是城区内的住宅供应相对较少,加之地皮资源有限,价格也随之上涨。
同时,年轻人的购房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在中小户型住宅方面的需求明显上升。
四、竞争环境随着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岳阳市的房地产开发商对于市场的占有率和利润空间越来越关注。
经过多年的开发运营,一些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也不断有新的开发商进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使得各大企业不得不寻求创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分析,虽然岳阳市房地产市场在稳定性、市场需求和经济环境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压力,但作为一个有着良好基础的发展中城市,仍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2023年岳阳市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岳阳市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岳阳市位于中国湖南省东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它位于洞庭湖畔,是湖南省著名的旅游胜地,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各具特色。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岳阳市的旅游市场正在逐渐壮大。
本文将对岳阳市旅游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岳阳市旅游业发展概况自改革开放以来,岳阳市经济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岳阳市已有涵盖滨湖区、君山区、临湘市、汨罗市和岳阳县在内的5个旅游区域,具有多样化的旅游资源。
这里有著名的岳阳楼、君山岛、岳阳楼公园、洞庭湖、栖霞山和茶陵古城等景点,许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成为旅游者旅游观光和度假的理想地方。
根据统计数据,岳阳市旅游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已成为岳阳市第一大产业。
截至2019年,岳阳市旅游接待量达到了8684.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25%;旅游收入达到了963.69亿元,同比增长21.38%。
这些数据表明,岳阳市旅游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岳阳市旅游市场前景分析1. 政策环境随着湖南省对旅游业的重视,加之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岳阳市旅游市场将迎来更好的营商环境。
根据湖南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岳阳市将重点发展“5+1旅游综合体”项目,包括:岳阳青山河旅游综合体、洞庭湖旅游综合体、君山东湖旅游综合体、湘江生态旅游综合体、临湘南山旅游综合体、岳阳市综合旅游服务平台。
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为岳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更加完善的政策和管理体系将为岳阳市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旅游市场需求增长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娱乐和健康,旅游成为人们喜爱的消遣活动。
加之岳阳市自然与人文资源优越、交通便利、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满足大众多样化旅游需求的基础条件已经逐步具备。
可以预见,岳阳市旅游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成效“十三五”时期,岳阳市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886。
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001。
55亿元,连续跨越3000亿元和4000亿元2个台阶,年均增长7。
1%,总量稳居全省第二,在中部地区处于前列;2020年,全市人均GDP达到6。
9万元,是2015年的1。
35倍。
金融体系更加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达到7家,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1家,居全省第二位。
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85家、“两品一标”有效数达到263个。
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健全,岳望高速、杭瑞高速岳阳段、G240岳阳县城至湘阴公路等道路建成通车,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
06万公里,国省干线二级以上公路占比提升至58%,城市半小时、市域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新建改造110千伏以上变电站38个,新增变电容量523万千伏安。
水利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新建改造水利工程4。
6万处,新修加固堤防141公里,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29处,解决155。
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515万户,建成5G基站1768个,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
创新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2家,新增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48家,获批省级高新区7个,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
2%,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
31件。
“巴陵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全市人才总量近60万人。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标中央和省委要求,今后五年岳阳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长潜力得到释放,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逐步拉开与追兵距离。
2024年岳阳市旅游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岳阳市旅游市场分析现状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处洞庭湖南岸,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岳阳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
本文将对岳阳市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该市旅游产业的了解。
1. 岳阳市旅游资源概况岳阳市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包括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特色文化等方面。
其中,岳阳楼和岳阳楼博物馆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洞庭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岳阳市最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之一。
此外,岳阳市还有岳阳城、林则徐故居等历史文化景点,以及高山、大观湖等自然景观。
2. 岳阳市旅游市场现状分析2.1 游客数量近年来,岳阳市的旅游市场发展迅速,游客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假期和节假日,如春节、国庆节等期间,岳阳市的游客数量达到高峰。
此外,一些重要的旅游活动和节庆活动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2.2 游客消费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的消费水平也有所增加。
在岳阳市,游客的消费主要分为交通费用、食宿费用、景点门票费用和购物费用等。
随着旅游服务业的不断完善,游客在岳阳市的旅游消费额度逐渐增加。
2.3 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岳阳市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
同时,岳阳市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旅游宣传,提高了岳阳市在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4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岳阳市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交通方面,岳阳市修建了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方便游客前往各个旅游景点。
在住宿方面,岳阳市建设了各类星级酒店和民宿,提供了多样化的住宿选择。
3. 岳阳市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展望基于岳阳市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可预见以下发展趋势:•岳阳市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游客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随着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游客的旅游消费额度也将增加。
2023年岳阳房地产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岳阳房地产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岳阳市是湖南省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是湖南省内湘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近年来,岳阳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并且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经济背景等多个方面分析岳阳房地产行业市场前景。
一、市场需求优质的生活空间和品质,是当前岳阳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岳阳市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城区越来越繁华,城市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人们的房屋安全和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除了传统的住房购置需求之外,还有更多的人群正在关注养老、旅游等生活空间品质。
因此,未来岳阳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呈现多元化和高品质的趋势。
二、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下,岳阳市房地产市场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政策调整和监管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针对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政策,如控制房地产销售价格上涨速度、限制资金流入、加强房地产金融风险管控等。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岳阳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和市场不稳定性,但同时也会对开发商的利润和投资规模造成一定冲击。
三、经济背景岳阳市地处湘南经济区域,是湖南省内一个经济发展潜力非常大的城市。
近年来,有关岳阳市经济的报告显示,城市的经济总体稳中有进,GDP逐年增长,金融、科技等新兴产业也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
这将对岳阳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但同时,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和市场前景预测也变得更为复杂和重要。
四、市场竞争岳阳市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信贷贷款缩水、调控收紧、土地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导致开发商利润空间逐步减少,房地产企业必须更好地开发市场和管理资源,才能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因此,未来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残酷和挑战性。
结论综上所述,岳阳市房地产行业市场前景不断发展和变化,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政策环境变得更加严格,经济背景逐步发展,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升级。
浙江岳阳调研报告

浙江岳阳调研报告岳阳市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岳阳市位于浙江省,是该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岳阳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推动岳阳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经济发展状况1. GDP增速根据调研数据,岳阳市近几年的GDP增速保持在稳定增长的态势,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岳阳市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
2. 重点产业发展岳阳市注重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岳阳市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并在推进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三、产业结构1. 制造业岳阳市的制造业发展较为强劲,主要涵盖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纺织制造等领域。
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为市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2. 服务业岳阳市的服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金融、交通运输、旅游等领域。
市内不少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总部设在该市,为岳阳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四、人民生活水平1. 教育岳阳市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所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高等教育水平较高,各类学院和职业培训机构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
2. 医疗岳阳市的医疗条件良好,有多家大型医院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医疗水平在该省属于先进水平。
3. 基础设施岳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公共交通便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五、发展建议1. 加强产业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在新兴领域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
2. 提升服务业质量,进一步完善金融、旅游等服务业的设施和服务水平,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城市形象。
3. 加大对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基层教育和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六、总结岳阳市的经济发展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加强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升级,提升服务业质量,以及关注人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
2023年岳阳市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岳阳市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湖南省的重要旅游城市之一。
岳阳市旅游行业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旅游业已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首先,岳阳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岳阳市境内有著名的韶山景区、岳阳楼景区等,这些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岳阳市还有太岳山景区、洞庭湖景区等,这些景区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其次,岳阳市交通便利。
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部,交通枢纽发达。
市内有岳阳东站、岳阳西站等多个火车站,还有岳阳市汽车客运站等交通枢纽。
此外,岳阳市还有岳阳三江口国际机场,方便游客来岳阳旅游。
再次,岳阳市的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岳阳市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了旅游服务水平。
岳阳楼景区、韶山景区等著名景区都进行了改造和提升,增加了旅游购物、美食街、住宿等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另外,岳阳市还积极发展旅游特色产品。
目前,岳阳市已经建立起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岳阳古街游、夜游岳阳楼、洞庭湖渔家乐体验等,这些特色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岳阳市旅游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市内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水平仍有待提高,部分景区存在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旅游服务质量不稳定。
其次,岳阳市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由于岳阳市旅游业的发展相对较晚,知名度不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岳阳市的旅游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和宣传力度,岳阳市旅游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岳阳土地评估

岳阳土地评估岳阳土地评估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洞庭湖平原南部,东临湖北省,是湖南省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经济和交通枢纽。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岳阳市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下面将对岳阳市的土地进行评估分析。
首先是岳阳市的土地利用状况。
根据《岳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岳阳市的土地利用主要分为城镇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林地和草地以及其他土地。
其中,城镇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城市化发展,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
农业用地主要用于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是岳阳市农村经济的支柱。
林地和草地主要用于森林保护和草原畜牧业。
其他土地则包括水域、交通运输用地等。
岳阳市的土地利用比例合理,能够满足城乡发展的需求。
其次是岳阳市土地的经济价值。
岳阳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发展城市经济的有利条件。
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区的发展可以吸引外来投资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农业用地的发展可以保障粮食和农产品的供给,增加农民收入。
林地和草地的保护可以提供生态服务,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岳阳市土地的经济价值巨大,对岳阳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再者是岳阳市土地的环境效益。
岳阳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如洞庭湖、岳阳楼等。
这些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岳阳市的旅游业和休闲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岳阳市还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岳阳市土地的环境效益将为岳阳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是岳阳市土地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岳阳市的土地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用地和农村土地规划不完善、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转让和使用不规范等。
为了提高土地管理的效能,岳阳市需要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制度建设,推进土地整治和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岳阳市的土地评估显示出其土地资源丰富,经济价值巨大,环境效益显著。
然而,岳阳市的土地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通过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岳阳市的土地资源将能够更好地支持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发展优势及发展战略——以岳阳市为例岳阳,古称巴陵,“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一脍炙人口的楹联使其千百年来名扬四海;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横扼京广,使其自古就是商贸云集的聚散中心,流通渠道畅通,市场货源丰富,商品交易繁荣;新世纪易炼红书记提出着力构建现代工业、现代航运物流业、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兴旺、城市秀美、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的目标,吹响了发挥岳阳区域区位优势、构建现代商贸物流的号角。
1、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驱动力八百里洞庭我的家。
这个巨大的湖泊,是三湘人民的母体,孕育出了“鱼米之乡”。
洞庭湖畔城市密布,环绕着长沙、益阳、常德、岳阳等十余座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麻、蚕桑、水产基地。
有专家认为,中部崛起目标的实现,很重要的是要看洞庭湖区经济的表现。
农业稳,则天下安。
环洞庭湖区的3大区域优势首先是环洞庭湖区地面水系发达,地下水质优良。
环洞庭湖区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占所有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
自然,对水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洞庭湖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
据统计,5千米以上河流有5341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有8条,水资源丰富。
其次是土壤未受污染,生态环境优良。
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而耕地则是粮食生长的根本。
环洞庭湖区域内耕地分布集中,土壤类型以潮土、第四系红壤为主,根据监测结果,所有监测指标均能达到二级标准要求,表明项目区范围内的耕地土壤质量情况较好,未受到污染。
再次是区内土壤养分较丰富,通透性良好,水分保持适宜,非常适合水稻以及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
区内植被覆盖情况较好,农业生产小气候优越。
水稻单产可达421公斤/亩,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
洞庭湖区农业生产资源优势明显,水稻单产可达421公斤/亩,处于中上游水平,棉花和油菜的单亩产量也在100公斤之上。
全市2007年农业总产值279.29亿元,增长4.5%。
粮、棉、油、猪、牛、水产、家禽等农产品全面增产。
全市粮食总产量309.71万吨,增长1.82%;油料总产达14.77万吨,增长4.6%;棉花总产达5.11万吨,增长5.8%;出栏牛18.47万头,增长2%;出栏生猪871.89万头,增长5.3%;出栏羊50.23万只,增长3.5%;出笼家禽4757.85万羽,增长17.36%;出水水产品39.31万吨,增长4%。
全市有优质种养板块36个,标准化农产品种养示范基地22处,总面积333.33万公顷。
华容县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面积达1.27万公顷,其中注滋口镇连片网箱养鳝133.33公顷,连片养殖才鱼66.67公顷,总收入6000万元。
2、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丰富的能源资源全市970家规模以上工业2007年实现增加值381.32亿元,增长22.6%。
拉动CDP增长9.1个百分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第一推动力,全市上下抓工业,使全市生产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发展速度快。
到2007年底全市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1268亿元,增长33.4%,超历史水平,工业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
二是结构调整优。
从产业结构看,一、二、三产业2007年为19.3:48.6:6.32。
工业增加值占CDP的比重达44.5%。
三是经济效益好。
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5.4个百分点,增长49.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5.01亿元,增长7.89倍,实现税金45.09亿元,增长31.1%,创岳阳历史新高。
矿产资源概况截止2007年,岳阳市已发现矿产种类49种(58个亚种),占全国已发现171种矿种数的28.65%,占全省已发现141种矿种数的34.75%,探明储量的矿种35种,占全国探明储量159种的22.01%,占全省探明101种矿种数的34.65%。
列入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有26种,矿产储量居全省第1位的有11种,居全省前5位的有13种,居全省前10位的有18种。
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16处、小型矿床27处。
矿产资源基本分布于十大矿区,华容塔市驿—大乘寺花岗岩矿区、华容三郎堰稀有、稀土矿区、临湘虎形山钨多金属矿区、临湘白云—羊楼司白云岩、灰岩矿区、岳阳新开塘—郭镇石煤、钒矿区、临湘桃林多金属矿区、平江梅树湾—南江桥多金属矿区、平江万古—黄金洞金矿区、汨罗白水高岭土矿区及其他区域(砖瓦粘土、砂石)。
3、发达的交通区位优势,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岳阳交通十分发达,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一是铁路网络纵横交织。
京广复线和武广高速铁路南北穿梭;荆岳铁路西东贯通,岳阳客运火车站、货运火车站都在市中心区,新建的武广高速火车站也在新城区拔地而起。
二是公路网络星罗密布。
308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南北穿过,杭瑞高速、隋岳高速公路西东运行,形成了到黄花机场“90分钟交通圈”。
据2007年交通部门统计,6县3区村村通公路,星罗密布,全市完成通乡公路146.3公里,通畅工程建设完成2938公里,通达工程完成424公里。
三是水路网络独一无二。
长江万吨水运码头3个,万吨以下至2000吨以上的水运码头近20个,特别是城陵矶港区扩建,23.6平方公里的新区初具雏形,总投资16亿元,新增13个泊位。
至2012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500万吨,30万标箱以上。
形成港口、物流、保税、工业“四位一体”发展的新型港口经济。
4、盛名的旅游资源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锦上添花岳阳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2007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1.74万人次,国内旅游者1362万人次,完成旅游创汇2118万美元,实现旅游总收入51.5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6%、32.3%。
特别是岳阳境内的8条主要旅游线路,为岳阳的商贸物流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①楚湘文化游:让游人感受楚湘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洞庭风光游:让游人领略洞庭风光的自然秀美。
③城乡休闲游:让游人饱览城乡山水的生态环保。
④民俗风情游:让游人崇拜民俗风情的传统美德。
⑤名人故里游:让游人怀念历代名人的丰功伟绩。
⑥森林揽胜游:让游人享受上天恩赐的天然氧吧。
⑦宗教朝圣游:让游人体会祖辈企盼的盛世和谐。
⑧工业体验游:让游人体验欣欣向荣的巴陵工业。
5、综合经济实力雄厚,三大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加速推进新型化工业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经济总量强势增长,经济效益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突显出了不凡的综合经济实力。
现在,全市CDP915.84亿元,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创造30年来新高。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1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44.63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294.37亿元,增长14.8%。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CDP达到17826元,增长14.7%,比全省高出3421元。
财政总收入60.87亿元,增长23.35%。
其中国税收入30.68亿元,增长25%;地税收入15.28亿元,增长24.9%,财政收入占CDP比重6.7%。
这些都呈现出了“经济起飞前”阶段的发展特征,标志着岳阳经济社会进入“全面提速,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当今,区域经济竞争越来越演变为城市群或城市圈之间的竞争。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城市圈的整体发展使单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完善。
城市圈的内聚力表现为城市圈所具有的吸纳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能力。
城市圈的发展演化中,凝结了广大地区范围内的文化、科技、教育力量,强化了城市圈的内聚力。
城市圈能够克服单个城市在资源、幅地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圈内城市的共同增长。
城市圈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城市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
岳阳市作为长株潭与武汉两大城市经济圈交汇的节点城市,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中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上如何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功能性作用,融入两大城市经济圈之中,实现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而重要的课题。
基于岳阳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中,在区域经济中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和城市功能,岳阳市应把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长江中游南翼重点港口城市和对外、对内贸易重要口岸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
一是要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主动接受长株潭和武汉的两大城市经济圈的辐射,主动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接轨;二是要承担为两大城市经济圈提供功能性服务;三是要培育城市创新发展能力,带动区域内县域经济的发展。
岳阳是中部地区现代化、国际化的沿江港口城市,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长株潭—武汉城市经济圈的“后花园”。
按照上述城市定位,在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上突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着力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着重做好“一点三带”产业发展规划,把“一点三带”打造成为岳阳市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强化中心城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以此带动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开放带动”的城市国际化战略。
开放带动战略是一个城市实现国际化的首要战略。
所谓“开放带动”战略,就是通过扩大开放的范围,提高开放的深度和层次,来推动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和水平的长远规划和谋略。
大开放带动大开发,大开发促进大发展。
岳阳虽然有着客观的区位优势,这一优势的真正发挥需要对外开放来实现,开放是岳阳市走向国际化的最现实的途径。
2、“以港兴市”的城市发展战略。
以港兴市并不是港口对城市的单向作用,港口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港口城市必须要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作为依托。
港兴才能市强,市强才能港旺。
要充分发挥城陵矶港的核心功能、经济带动作用及对周边经济的服务功能,以港口经济为支撑,按照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要求,积极调整港区布局,构建起港口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体系,努力扩大港口的辐射能力。
3、“环境优先”的城市生态化战略。
人居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崭新发展理念的形成和提出,“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观念被普遍认同,使得人们对所居住城市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城市的功能培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岳阳要充分利用城市本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环境优先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筑城市环境绿化系统的空间结构。
要围绕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水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体系、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等六大生态体系建设,通过城市的生态建设,能使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创造自然与人类高度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体,这不仅可以使岳阳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利于岳阳市国际化的发展。
4、“文化立市”的城市升华战略。
文化与经济是互动发展的。
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
岳阳市拥有2500年的历史,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