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用充电宝为一手机电池充电,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
在充电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充电宝的输出电压U=5.0V、输出电流I=0.6A,可认为是恒定不变的,设手机电池的内阻r=0.5Ω,则()A.充电宝输出的电功率为3.18WB.充电宝产生的热功率为0.18WC.1min内手机电池储存的化学能为169.2JD.1min内手机电池产生的焦耳热为18J答案:CA.充电宝的输出电压U=5.0V、输出电流I=0.6A,所以充电宝输出的电功率为=UI=5.0×0.6W=3.0WP出故A错误;B.充电宝内的电流也是I,但其内阻未知,所以产生的热功率无法计算,故B错误;C.由题的已知条件可得手机电池储存的化学能为=UIt−I2rtE化学能其中t=1min=60s解得E=169.2J化学能故C正确;D.1min 内手机电池产生的焦耳热为Q=I2rt=0.62×0.5×60J=10.8J故D错误。
故选C。
2、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通过的电流为I。
已经知道铜的密度为ρ,铜的摩尔质量为M,电子电荷量为e,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设每个铜原子只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为()A.MIρN A Se B.MN AρSeC.M AMρSeD.M A SeMρ答案:A设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导线中自由电子从一端定向移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对铜导体研究:每个铜原子可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原子数目与自由电子的总数相等,为n=ρSvtMN A,t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为q=ne,则电流强度为I=qt=ρSveN AM解得v=MI ρSN A e故选A。
3、2021年,浙江大学研究团队设计了一款能进行深海勘探的自供能仿生软体智能机器鱼。
在测试中,该机器鱼曾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10900m深处,并在2500mA·h电池驱动下,保持拍打45分钟。
【高一】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过关训练(含答案)

【高一】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过关训练(含答案)能量守恒定律与能过关训练(含答案)一.子弹水平射入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中,并留在A中。
A和B通过弹性良好的弹簧连接在一起。
如图所示,在弹头进入木块a并压缩弹簧的整个过程中,对由弹头、两个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进行了测试。
a.系统机械能守恒b.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仅对于系统a和B,无法判断机械能守恒2.有人设想在夏天用电冰箱降低房间的温度。
他的办法是:关好房间的门窗,然后打开冰箱的所有门,让冰箱运转,且不考虑室内外热量的传递,则开机后,室内的温度将()。
a、渐升b.保持不变c、它在启动时减小,在关闭时增大d.开机时升高,停机时又降低3.如图所示,容器a和B各有一个轻活塞,可以自由移动。
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力是恒定的。
a、 B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阀门K相连,整个装置与外部绝缘。
原来a的水面比B的高,打开阀门使a的水逐渐流向B,最终达到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
a.大气压力对水做功,水的内能增加b、水克服大气压做功,水的内能降低c.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不变d、大气压力对水不起作用,水的内能增加4.(2021东理综)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质量为、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
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a、块体的机械能逐渐增加b.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c、块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的增加与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沿着滑块的斜面将滑块向下拉一小段距离,如图5所示。
如果已知在该过程中,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绝对值)为a,倾斜作用在滑块上的力所做功的大小为B,重力所做功的大小为C,空气阻力所做功的大小为d。
当用这些量表示时,小滑块的动能变化(指最终动能减去初始动能)等于______;,滑块的重力势能变化等于_;滑块的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的变化等于。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基础过关1.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 )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B.气体内能一定减小C.气体内能一定不变D.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一定量气体内能的变化与外界对气体做功(或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从外界吸热(或向外界放热)两个因素有关.当气体既从外界吸热又对外界做功时,其内能的变化有三种可能:当Q>W时,内能增加;当Q=W时,内能不变;当Q<W时,内能减小,故选项D正确.答案:D2.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火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上述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是( )A.物体克服阻力做功B.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C.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解析:这四个现象中物体运动过程都受到阻力作用,汽车主要是制动阻力,流星、降落伞、是空气阻力,条形磁铁下落受磁场阻力.因而物体都克服阻力做功,A项对.四个物体运动过程中,汽车是动能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流星、降落伞、条形磁铁是重力势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总之是机械能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D 项对.答案:A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向另一个零摄氏度的B物体传递了20 J的热量,则B物体的内能是20 JB.外界向物体传递热量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变大C.外界对物体做的功为正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变大D.外界对物体做的功和传递给物体的热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变化越大解析:功和热都是过程量,做功和热传递可以使物体的内能改变,A应该是内能变化了20 J,B内能可能变化,所以A、B错误.外界对物体做的功为正时,由于该物体可能同时对外放热,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变,所以C错.答案:D4.如图10-3-1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 )图10-3-1A.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B.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D.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解析:以气体乙为研究对象,外力对气体乙做功,内能增加,因而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B是固定的导热隔板,通过热传递,乙传递热量给甲,甲的内能增大,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都是绝热的.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得Q=0,W为正值,则ΔU增大,故C选项正确.答案:C5.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恰能沿斜坡匀速运动,在这过程中( )A.汽车的机械能守恒B.汽车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C.汽车的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总能量逐渐减小D.汽车的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总能量不变解析:汽车沿斜坡匀速运动,说明动能不变,势能减少.减小的势能转化为内能,但总能量不变.答案:D综合运用6.说出公式ΔU=Q+W 中各物理量的正负值的意义.(1)ΔU 为正值时表示___________,为负值时表示___________.(2)Q 为正值时表示___________,为负值时表示___________.(3)W 为正值时表示___________,为负值时表示___________.答案:(1)内能增加 内能减小 (2)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3)外界对气体做功 物体对外界做功7.汽缸中的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向外运动,若气体对活塞做的功是6×104 J,气体的内能减少了8×104 J,则在此过程中气体___________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J.答案:放出 2×1048.一定量的气体,在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中,吸收热量280 J,并对外做功120 J,则(1)这些气体的内能发生了哪些变化?(2)如果这些气体又返回原来的状态,并放出了热量240 J,那么在返回过程中是气体对外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解析:(1)ΔV=W+Q=-120 J+280 J=160 J 内能增加(2)ΔV′=W′+Q′-160 J=W′-240 JW′=80 J 外界对气体做功答案:内能增加160 J,外界对气体做功80 J.9.如图10-3-2所示,一个小铁块沿半径为R=0.2 m 的半球内壁自上端由静止下滑,当滑至半球底部时,速度为 1 m/s,设此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全部变为内能,并有40%被铁块吸收.已知铁的比热容c=0.46×103 J/(kg·℃),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铁块升高的温度.10-3-2解析:铁块滑到底部产生的内能ΔE=mgh -21mv 2=1.5m J升高温度Δt=mcE %40⨯∆=1.3×10-3℃ 答案:1.3×10-3 ℃10.根据科学家的考察,比较一致地认为6 5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的那次生物大灭绝(包括恐龙在内的占地球一半左右的生物在一瞬间消失了)是由一颗直径大约是10 km 、质量是1×1012 t 的小行星以20—30 km/s 的速度砸至地球上而导致的.这次碰撞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1013 t 的TNT 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现在假设有一颗直径是1 km 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请估算所释放的能量,并讨论给地球所造成的危害.解析:由球体的体积V=343R π知道,球的直径缩小为原来的101时,其体积减小为原来的10001.当小行星的密度和撞击速度不变时,其质量和动能都减小为原来的10001,则它与地球撞击所释放的总能量相当于6×1010 t 的TNT 炸药爆炸所释放出的能量,这相当于6万个八级大地震的破坏力,会给地球及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各种生物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答案:见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中物理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向可变电阻R供电。
关于路端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电源电动势不变,所以路端电压也不变B.因为U=IR,所以当R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C.因为U=IR,所以当I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D.因为U=E-Ir,所以当I增大时,路端电压减小答案:D解析:A.电源电动势不变,根据I=E r+R随着R增大,则电流I减小,根据U=E−Ir 可知,U变大,同理可得,随着R减小,U变小,故A错误;B.当R增大时,电流I减小,故不能应用U=IR 判断U的变化情况,故B错误;C.当电流I增大时,电阻R减小,故不能应用U=IR判断U的变化情况,故C错误;D.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可知U=E−Ir可知,当I增大时,路端电压U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2、某款扫地机器人如图所示,额定功率24W,额定电流3A,正常工作时电机输出的功率为19.5W,锂电池容量9A·h,为延长锂电池寿命,当剩余电量为总容量的20%时就需要充电,则()ΩB.额定电压为6.5VA.电机的电阻为83C.正常工作时,电机产生的热量为19.5WD.充满电的电池可以正常工作时间为2.4h答案:D解析:A.由+I2rP=P出得r=0.5Ω故A错误;B.由P=UI得额定电压U=8V故B错误;C.正常工作时,电机产生的热量Q=I2r=4.5W故C错误;D.由80%×q=It解得t=2.4h故D正确。
3、油烟危害健康,某品牌的抽油烟机的主要部件是照明灯L和抽气扇M(电动机),电路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抽气扇须在点亮照明灯的情况下才能工作B.闭合开关S1和S2,抽气扇处于“弱吸”挡C.抽气扇由“弱吸”挡换成“强吸”挡,其发热功率不变D.工作中的抽气扇因吸入异物出现卡机时,回路中的电流将变大答案:D解析:A.由电路图可知,照明灯和抽气扇处于并联状态,则抽气扇工作与否与是否点亮照明灯无关,A错误;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2电阻R被短路,则流过抽气扇的电流、电压变大,则功率变大,抽气扇处于“强吸”挡,B错误;C.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2电阻R被短路,则流过抽气扇的电流变大,而抽气扇的热功率为P=I2r其中r为电机内阻,不变,则抽气扇由“弱吸”挡换成“强吸”挡,其发热功率增大,C错误;D.工作中的抽气扇因吸入异物出现卡机时,电动机变成纯电阻电路,回路中的电流将变大,D正确。
高中物理 必修2【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典型题(带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2【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典型题1.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分别做了匀速上升、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三种运动.在这三种情况下物体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A.匀速上升机械能不变,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B.匀速上升和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C.匀速上升和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可能增加,可能减少,也可能不变D.三种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解析:选C.无论物体向上加速运动还是向上匀速运动,除重力外,其他外力一定对物体做正功,物体机械能都增加;物体向上减速运动时,除重力外,物体受到的其他外力不确定,故无法确定其机械能的变化,C正确.2.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3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A.2gh B.4gh 3C.gh D.gh 2解析:选B.小球A下降h过程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功为W1,根据动能定理,有mgh-W1=0;小球B下降过程,由动能定理有3mgh-W1=12×3m×v2-0,解得:v=4gh3,故B正确.3.(多选)滑沙是人们喜爱的游乐活动,如图是滑沙场地的一段斜面,其倾角为30°,设参加活动的人和滑车总质量为m,人和滑车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顶端A沿滑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0.4g ,人和滑车可视为质点,则从顶端向下滑到底端B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和滑车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 .人和滑车获得的动能为0.8mghC .整个下滑过程中人和滑车减少的机械能为0.2mghD .人和滑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6mgh解析:选BC .沿斜面的方向有ma =mg sin 30°-F f ,所以F f =0.1mg ,人和滑车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A 错误;人和滑车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做功,获得的动能为E k =(mg sin 30°-F f )h sin 30°=0.8mgh ,故B 正确;整个下滑过程中人和滑车减少的机械能为ΔE =mgh -E k =mgh -0.8mgh =0.2mgh ,故C 正确;整个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人和滑车减少的机械能,所以人和滑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2mgh ,故D 错误.4.(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 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34g ,此物体在斜面上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 .重力势能增加了mghB .机械能损失了12mghC .动能损失了mghD .克服摩擦力做功14mgh解析:选AB .加速度a =34g =mg sin 30°+F f m ,解得摩擦力F f =14mg ;物体在斜面上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所以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故A 项正确;机械能的损失F f x =14mg ·2h=12mgh ,故B 项正确;动能损失量为克服合外力做功的大小ΔE k =F 合外力·x =34mg ·2h =32mgh ,故C 错误;克服摩擦力做功12mgh ,故D 错误.5.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到最高点之后,又落回到抛出点,假设小球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E 随离地高度h 变化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选D .根据功能关系得ΔE =F f ·Δh ,得ΔEΔh =F f ,即E -h 图象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空气阻力的大小.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空气阻力减小,故E -h 图象的斜率减小;下降过程中,速度增大,空气阻力逐渐增大,故E -h 图象的斜率变大;上升过程中平均阻力大于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阻力,故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小量比下降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小量大.故图象D 正确,A 、B 、C 错误.6.如图所示,一质量m =2 kg 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一质量M =1 kg 的小铁块以水平向左的速度v 0=9 m/s 从木板的右端滑上木板.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木板足够长,求:(1)铁块相对木板滑动时木板的加速度的大小;(2)铁块与木板摩擦所产生的热量Q 和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总路程s . 解析:(1)设铁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的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2Mg -μ1(M +m )g =ma 2,解得a 2=0.4×1×10-0.1×3×102m/s 2=0.5 m/s 2.(2)设铁块在木板上滑动时,铁块的加速度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2Mg =Ma 1,解得a 1=μ2g =4 m/s 2.设铁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为v ,所需的时间为t ,则有 v =v 0-a 1t =a 2t , 解得:v =1 m/s ,t =2 s. 铁块相对地面的位移x 1=v 0t -12a 1t 2=9×2 m -12×4×4 m =10 m.木板相对地面的位移x 2=12a 2t 2=12×0.5×4 m =1 m ,铁块与木板的相对位移Δx =x 1-x 2=10 m -1 m =9 m , 则此过程中铁块与木板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Q =F f Δx =μ2Mg Δx =0.4×1×10×9 J =36 J.设铁块与木板共速后的加速度为a 3,发生的位移为x 3,则有: a 3=μ1g =1 m/s 2,x3=v 2-02a 3=0.5 m. 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总路程 s =x 2+x 3=1 m +0.5 m =1.5 m. 答案:(1)0.5 m/s 2 (2)36 J 1.5 m7.如图所示,abc 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 水平,长度为2R ;bc 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 相切于b 点.一质量为m 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 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小球从a 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A .2mgRB .4mgRC .5mgRD .6mgR解析:选C .根据动能定理,小球在b 、c 两点的速度大小相等,设小球离开c 时的速度为v ,则有mg ·2R =12m v 2,v =4gR ,小球离开轨道后的上升时间t =v g =4Rg,小球从离开轨道至到达轨迹最高点的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 ,水平位移s =12gt 2=12g ⎝⎛⎭⎫4R g 2=2R ,整个过程中小球机械能的增量ΔE =F ·l =mg (2R +R +2R )=5mgR ,C 正确.8.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 =-GMmr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 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 .GMm ⎝⎛⎭⎫1R 2-1R 1B .GMm ⎝⎛⎭⎫1R 1-1R 2C .GMm 2⎝⎛⎭⎫1R 2-1R 1 D .GMm 2⎝⎛⎭⎫1R 1-1R 2 解析:选C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满足G Mm r 2=m v 2r ,动能E k =12m v 2=GMm 2r ,机械能E =E k +E p ,则E =GMm 2r -GMm r =-GMm2r.卫星由半径为R 1的轨道降到半径为R 2的轨道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 =E 1-E 2=GMm 2⎝⎛⎭⎫1R 2-1R 1,即为下降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所以选项C 正确.9.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 =2 m/s 的速率匀速运行,上方漏斗每秒将40 kg 的煤粉竖直放到传送带上,然后一起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如果要使传送带保持原来的速率匀速运行,则电动机应增加的功率为( )A .80 WB .160 WC .400 WD .800 W解析:选B .由功能关系,电动机增加的功率用于使单位时间内落在传送带上的煤粉获得的动能以及煤粉相对传送带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所以ΔPt =12m v 2+Q ,传送带做匀速运动,而煤粉相对地面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传送带速度的一半,所以煤粉相对传送带的位移等于相对地面的位移,故Q =f ·Δx =fx =12m v 2,解得ΔP =160 W ,B 项正确.10.如图所示,圆柱形的容器内有若干个长度不同、粗糙程度相同的直轨道,它们的下端均固定于容器底部圆心O ,上端固定在容器侧壁.若相同的小球以同样的速率,从点O 沿各轨道同时向上运动.对它们向上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动能相等的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B .小球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C .运动过程中同一时刻,小球处在同一球面上D .当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相等时,小球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解析:选D .小球从底端开始,运动到同一水平面,小球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同,动能一定不同,A 项错误.小球的重力势能只与其高度有关,故重力势能相等时,小球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B 项错误.若运动过程中同一时刻,小球处于同一球面上,t =0时,小球位于O 点,即O 为球的最低点;设某直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小球在时间t 0内的位移x 0=v t 0-12(g sin θ+μg cos θ)t 20,由于球的半径R =x 02sin θ与θ有关,故小球在同一时刻一定不在同一球面上,C 项错误.小球运动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Q =μmg cos θ·hsin θ=μmgh cot θ,倾角θ不同时高度h 不同,D 项正确.11.一质点在0~15 s 内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取竖直向下为正,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机械能不断增加B .在0~5 s 内质点的动能增加C .在10~15 s 内质点的机械能一直增加D .在t =15 s 时质点的机械能大于t =5 s 时质点的机械能解析:选D .由图象可以看出0~5 s 内的加速度等于g ,质点的机械能不变,故A 错误;在0~5 s 内,质点速度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则质点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故B 错误;在10~15 s 内,质点向上减速的加速度大于g ,说明质点受到了方向向下的外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故C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5~10 s 内,mg -F =ma ,得:F =2m ,方向向上,做正功,质点机械能增加;10~15 s 内,mg +F =ma ,得F =2m ,方向向下,质点机械能减少;质点一直向上做减速运动,则10~15 s 内的速度小于5~10 s 内的速度,则10~15 s 内的位移s 10~15小于5~10 s 内的位移s 5~10,故Fs 5~10>Fs 10~15,则5~15 s 内质点机械能增加的多,减少的少,故质点在t =15 s 时的机械能大于t =5 s 时的机械能,D 正确.12.在学校组织的趣味运动会上,某科技小组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游戏.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0.1 kg 的钢球放在O 点,用弹射装置将其弹出,使其沿着光滑的半圆形轨道OA和AB 运动.BC 段为一段长为L =2.0 m 的粗糙平面,DEFG 为接球槽.圆弧OA 和AB 的半径分别为r =0.2 m 、R =0.4 m ,小球与BC 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C 点离接球槽的高度为h =1.25 m ,水平距离为x =0.5 m ,接球槽足够大,g 取10 m/s 2.求:(1)要使钢球恰好不脱离圆弧形轨道,钢球在A 点的速度大小; (2)钢球恰好不脱离轨道时,在B 位置对半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3)要使钢球最终能落入槽中,弹射速度v 0至少多大? 解析:(1)要使钢球恰好不脱离轨道,钢球在最高点时, 对钢球分析有mg =m v 2AR ,解得v A =2 m/s.(2)钢球从A 到B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 ·2R =12m v 2B -12m v 2A ,在B 点有F N -mg =m v 2BR ,解得F N =6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钢球在B 位置对半环形轨道的压力为6 N. (3)从C 到D 钢球做平抛运动,要使钢球恰好能落入槽中, 则x =v C t ,h =12gt 2,解得v C =1 m/s ,假设钢球在A 点的速度恰为v A =2 m/s 时,钢球可运动到C 点,且速度为v C ′,从A 到C 有mg ·2R -μmgL =12m v C ′2-12m v 2A,解得v C ′2<0,故当钢球在A 点的速度恰为v A =2 m/s 时,钢球不可能到达C 点,更不可能入槽,要使钢球最终能落入槽中,需要更大的弹射速度,才能使钢球既不脱离轨道,又能落入槽中.当钢球到达C 点速度为v C 时,v 0有最小值,从O 到C 有mgR -μmgL =12m v 2C -12m v 20, 解得v 0=21 m/s.答案:(1)2 m/s (2)6 N (3)21 m/s。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练习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练习A级抓基础1.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房间内打开冰箱门,冰箱正常工作,过一段时间房间内的温度将( )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取房间内气体及电冰箱(有散热装置)为系统,外界消耗电能,对系统做功,系统总内能增加.答案:B2.如图所示是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缸内气体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 J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 J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 J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 J解析:对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ΔU=800 J +(-200 J)=600 J,ΔU为正表示内能增加了600 J,对气体来说,分子间距较大,分子势能为零,内能等于所有分子动能的和,内能增加,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温度升高,选项A正确.答案:A3.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ΔU=W+Q中关于ΔU、W、Q各个物理量的正、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为正,吸热时Q为负,内能增加时ΔU为正B.物体对外界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正,内能增加时ΔU为负C.物体对外界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正,内能增加时ΔU为正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负,内能增加时ΔU为负解析: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为正,反之为负;吸热时Q为正,反之为负;内能增加时ΔU为正,反之为负.故C正确.答案:C4.(多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体积膨胀,同时吸收热量,下列关于该气体内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气体对外做的功大于吸收的热量,气体内能将减少B.如果气体对外做的功小于吸收的热量,气体内能将减少C.如果气体对外做的功等于吸收的热量,气体内能将不变D.如果气体对外做的功等于吸收的热量,气体内能可能改变解析:体积膨胀,则气体的压力一定对外做功.W<0,吸收热量Q>0,所以气体内能的变化要比较二者的大小关系,由W+Q=ΔU可知A、C正确.答案:AC5.对于一个大气压下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内能增加,对外界做功,一定是吸热B.水的内能不变,对外界做功,从外界吸热C.水的内能减少,对外界不做功,向外界放热D.水的内能增加,对外界做功,向外界放热解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吸热的过程,又因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增加,由此判断可知A对.答案:A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压过程到状态 B.此过程中,气体压强p=1.0×105Pa,吸收的热量Q=7.0×102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解析:等压变化,V AT A=V BT B,对外做的功W=p(V B-V A).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解得ΔU=5.0×102 J.答案:5.0×102 JB级提能力7.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缓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空气一定( )A.从外界吸热B.内能增大C.向外界放热D.内能减小解析:本题考查气体性质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由于不计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且整个过程缓慢进行,所以可看成温度不变,即气体内能不变,选项B、D均错.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ΔU=W+Q,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了功,式中W取正号,ΔU=0,所以Q为负,即气体向外放热,故选项A错,C对.正确选项为 C.答案:C8.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 )A.内能减小,吸收热量B.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C.内能增大,放出热量D.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解析:因不计分子势能,所以瓶内空气内能由温度决定,内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空气内能减小、外界对空气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空气向外界放热.故A、C、D错误,B正确.答案:B9.(多选)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B .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C .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D .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A 错;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氢气对氧气做功,由于隔板导热,最终温度相同,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最终温度等于初始温度,B 错,C 、D 正确.答案:CD10.如图所示,倒悬的导热汽缸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轻质活塞可无摩擦地上下移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活塞的下面吊着一个重为G 的物体,大气压强恒为p 0.起初环境的热力学温度为T 0时,活塞到汽缸底面的距离为L .当环境温度逐渐升高,导致活塞缓慢下降,该过程中活塞下降了0.1L ,汽缸中的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 .求:(1)汽缸内部气体内能的增量ΔU ;(2)最终的环境温度T .解析:(1)密封气体的压强p =p 0-GS 密封气体对外做功W =pS ×0.1L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得ΔU =Q -0.1p 0SL +0.1LG(2)该过程是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有LS T 0=(L +0.1L )S T,解得T =1.1T 0答案:(1)Q-0.1p0SL+0.1LG(2)1.1T011.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沸腾时, 1 g的水由液态变成同温度的水汽,其体积由1.043 cm3变为1 676 cm3.已知水的汽化热为 2 263.8 J/g.求:(1)体积膨胀时气体对外界做的功W;(2)气体吸收的热量Q;(3)气体增加的内能ΔU.解析:取1 g水为研究系统,1 g沸腾的水变成同温度的水汽需要吸收热量,同时由于体积膨胀,系统要对外做功,所以有ΔU<Q吸.(1)气体在等压(大气压)下膨胀做功为:W=p(V2-V1)=1.013×105×(1 676-1.043)×10-6 J=169.7 J.(2)气体吸热为:Q=mL=1×2 263.8 J=2 263.8 J.(3)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Q+W=2 263.8 J+(-169.7)J=2 094.1 J.答案:(1)169.7 J (2)2 263.8 J(3)2 094.1 J。
2024高考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2024高考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1. 在一个高处为10m的楼顶上有质量为2kg的物体A和质量为4kg的物体B。
物体A水平地以5m/s的速度被推出楼顶,物体B静止不动。
物体A与物体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两者分别以多大的速度运动?假设重力加速度为10m/s²。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弹性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即物体A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完全转移到物体B上。
根据公式KE = 0.5mv²,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物体A和物体B的速度:物体A的初始动能 = 物体B的动能 + 物体A的末速度²0.5 * 2 * (5)² = 0.5 * 4 * v² + 0.5 * 2 * v²解方程可得:50 = 2v² + 2v²50 = 4v²v² = 12.5v ≈ 3.54 m/s所以,物体A和物体B分别以3.54 m/s的速度运动。
2. 一个物体质量为0.5kg,初始速度为10m/s,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变为5m/s。
在这段时间内,物体所受到的净力是多少?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初动能减去末动能等于物体所做的功,即:功 = 0.5 * m * (v² - u²)= 0.5 * 0.5 * (5² - 10²)= -37.5 J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即:净力 = m * a= 0.5 * (5 - 10)/t (由于物体速度减小,加速度为负值)解方程可得:净力 = -2.5/t因此,在这段时间内物体所受到的净力为-2.5/t 牛顿。
3.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处落下,下落过程中逐渐失去了5m/s 的速度。
这段过程中物体所受到的净力是多少?解析: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所受到的净力等于重力,即 F = m * g。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初动能减去末动能等于物体所做的功,即:功 = 0.5 * m * (v² - u²)= 0.5 * 2 * (0² - (-5)²)因为物体逐渐失去了5m/s的速度,所以功为负值。
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一章《能量守恒定律》测试卷(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 ,射入深度为d ,此过程中木块位移为s ,则( )A .子弹损失的动能为fsB .木块增加的动能为fsC .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D .子弹、木块系统产生的热量为f (s +d ) 2.如图是一颗质量50g m =的子弹匀速射过一张扑克牌的照片,子弹完全穿过一张扑克牌所需的时间1t 约为41.010s -⨯,子弹的真实长度为2.0cm (扑克牌宽度约为子弹长度的4倍),若子弹以相同初速度经时间32 1.010s -=⨯t 射入墙壁,则子弹射入墙壁时,其对墙壁的平均作用力约为( )A .4510N ⨯B .4410N ⨯C .5510N ⨯D .5410N ⨯ 3.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站在车上的人练习打靶,靶装在车上的另一端,如图所示。
已知车、人、枪和靶的总质量为M (不含子弹),每颗子弹质量为m ,共n 发,打靶时,枪口到靶的距离为d 。
若每发子弹打入靶中,就留在靶里,且待前一发打入靶中后,再打下一发。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待打完n 发子弹后,小车应停在最初的位置B .待打完n 发子弹后,小车应停在射击之前位置的左方C .在每一发子弹的射击过程中,小车所发生的位移相同,大小均为md nm M+ D .在每一发子弹的射击过程中,小车所发生的位移不相同4.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质量为0.2kg ,速度为3m/s 的A 球跟质量为0.2kg 的静止B 球发生正碰,则碰撞后B 球的速度可能为( )A .3.6m/sB .2.4m/sC .1.2m/sD .0.6m/s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H 的A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到达距地面深度为h 的B 点速度减为零。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关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B .小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于2m ghC .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D .小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所受阻力的冲量6.甲、乙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物体碰撞前后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x-t 图像如图所示,则在碰撞前( )A .乙的动能大B .甲的动能大C .乙的动量大D .甲的动量大 7.质量为M 的物块以速度v 运动,与质量为m 的静止物块发生正碰,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M 与m 的比值可能为( )A .2B .4C .6D .88.如图所示,一物体分别沿三个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从顶端下滑到底端C 、D 、E 处,三个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分别为123G G G I I I 、、,合力的冲量分别为123I I I 合合合、、,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123、、p p p ∆∆∆,动能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123k k k E E E ∆∆∆、、,则有( )A .123k k k E E E ∆=∆=∆,123p p p ∆=∆=∆B .123p p p ∆=∆=∆,123I I I ==合合合C .123I I I ==合合合,123G G G I I I ==D .123G G G I I I ==,123k k kE E E ∆=∆=∆9.福州地区处于东南沿海,常会受到台风的袭扰,某次台风登陆时最大风速为30m/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改变命运
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测试
1、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不可能守恒
C .如果没有摩擦力和介质阻力,运动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 .物体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试以竖直上抛运动为例,证明机械能守恒.设一个
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地h 1处以初速v 1竖直上抛,上
升至h 2高处速度为v 2,如图7-7-1所示.
3、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不计空气阻
力)()
A .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B .沿着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的物体
C .被起重机匀速吊起的物体
D .细绳的一端系一小球,绳的另一端固定,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4、如图7-7-2所示,某人以拉力F 将物体沿斜面拉下,拉力大小等
于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速运动
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零
C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知识改变命运
D .物体机械能减小
5、下列关于物体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B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 .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其机械能有可能守恒
6、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
A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
B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
C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可能不变
D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少
7、物体在空中以9.8m /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则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上述均有可能
8、如图7-7-3所示,物体沿光滑半圆形凹面从A
点滑至B 点的过程中,物体受力和力的作用,其
中只有力做功,重力势能,动能,但两者之和.
9、竖直向上将子弹射出,子弹在上升过程中,子弹的动能,重力势能.在最高点时子弹的动能为,重力势能达。
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于射击时的初动能,子弹的机械能。
10、一质量为m
的皮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时反弹起来后能上升
的最大高度是原来的,现将该球从高为h处竖直向下抛出,要使它反弹到h处,则至少对球做功。
(不计空气阻力)
11、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0竖直上抛,若以抛出点为参考平面,则上升的最大高度H为多少?当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物体距地面的高度h又为多少?
12、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运动,与一端固定的水平放置的弹簧相碰,使弹簧压缩,如图7-7-4所示.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为多少?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