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第1课时)1.了解遥感的概念和工作过程;结合实例,理解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结合实例,掌握它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交通等方面的用途。
(第2课时)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简要程序。
2.运用有关资料,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3.理解数字地球的概念,并弄清3S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
2若预习完可对合作探究部分认真审题,做不完的上课时再共同讨论。
3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课前预习案Hello,掀开地理课本、打开地图册,让我们遨游在地理知识的海洋吧!【基础梳理】(第1课时)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和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RS)(GPS)和(GIS)等。
2、应用广泛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大众化的应用:、、等。
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
对地表物体进行2、遥感的工作原理(1)传感器遥感的装置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信息,并以或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2)阅读图1.4.,完成下表。
遥感技术主要环节遥感功能目标物接受物体和环境辐射传感器收集、信息遥感地面系统信息接收、信息、信息成果专业图件或3、遥感的应用及优越性阅读课本第6页最后一段和第7页的第一段,总结遥感在地理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优越性。
(1)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
传统的工作方法:从、实地观测的分析研究。
遥感技术:从入手有重点的选择(2)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到、从到、从到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学案(人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的应用。
2.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3.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重难点分析】.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自然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学法指导】案例分析法与问题探究相结合【导学过程】[自学自悟](科技的力量很大哦,了解了解哦!)[互学探悟][博学领悟]假如你是汶川市国土局局长,汶川地震过后怎么利用3S技术呢?【学以致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2009年7月18日18时发布台风橙色紧急警报:今年第6号台风“莫拉菲”的中心今日17时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偏南方大约225千米的海面上,即北纬22.0度、东经116.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5米/秒)。
材料二台风路径概率预报图(1)要监测台风“莫拉菲”的位置,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7月18日一艘正行驶在南海上的渔船要想预估未来一天自己所处海域的风力状况,除了借助下图外,还需要________技术的帮助。
若该渔船在遭受十级以上大风袭击后,发出求救信号,广东海事局调度船只进行营救时需要运用________技术。
(3)要完成台风“莫拉菲”未来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完成。
(4)试举出(3)题所用两项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其他实例。
【学后反思】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答案1.A2. 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3.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4.遥感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水灾损失。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2.应用——广泛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GPS 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2.遥感的装置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图1.4⑵组成了解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课本图1.5左图是飞机遥感影像;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通过微波遥感;透过层层云雨阴隔而得到的图像;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 1.6左图更是清楚地显示了洪水的淹没情况..课本图1.5右图是卫星遥感影像;同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6右图能清楚地显示当时该地区淹没地区的分布..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遥感平台得到的影像;再经过计算机处理技术;我们就能快捷、准确地统计出洪水的淹没情况..可见;遥感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4.遥感的优越性此部分可以请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完成..①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加;;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以上介绍的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领先地位..传统的工作方法 遥感技术5.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3.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可以从遥感的定义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看”的过程就是在遥感;眼睛相当于传感器..以下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可以选择进行指导学生阅读网上资料了解遥感技术的其他应用:①“嘉陵江上游水土侵蚀遥感调查”;②“气象卫星的旱情监测”;③“河南省有效灌溉面积遥感调查”;④“山东省可发展灌溉面积遥感调查”;⑤“黄河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后下游河道的遥感图像”..进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网站;查看有关信息及知识..进入“国家遥感中心——遥感信息、遥感快讯”;查看有关内容;一是复习巩固本节知识;二是为下一节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知识作准备..课堂小结:遥感技术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较广的技术手段之一;我国在这个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获得了大比例尺的航空影像资料;成功发射了回收式国土资源卫星;自行研制发射了“风云”卫星..遥感技术为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的资料;在我国农业估产、灾害监测、矿产勘察、土地利用、环境管理与城乡规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板书设计§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2.应用——广泛二、遥感RS技术极其应用1.概念:2.遥感的装置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⑵组成了解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4.遥感的优越性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5.遥感技术的应用课后作业:进入“国家遥感中心——遥感信息、遥感快讯”;查看有关内容..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2.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图.7;地面控制部分—一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4.应用⑴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⑵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如:野外调查是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从而可在野外调查中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利用GPS为导航服务也成为—种新兴的行业图1.8..GPS汽车导航图1.8汽车导航装置可显示城市道路图和该车的位置..驾驶员辅入出发点和目的地的地名然后从系统显示的可行路线中选择其中的一条..系统除动态显示该车的位置L还通过语音提示引导驾驶员把车开到目的地..5.GPS卫星星座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在GPS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怎样传递的GPS用户设备接收了GPS卫星信息;解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再根据汽车所在的位置、及时通过语言提示为汽车导航..通过该材料大致了解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汁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教师指图讲解;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有一般性了解..3.应用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用到..⑴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还可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评价..⑶在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⑷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香港网上地图网页或者Web/china/中国网上地图指导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界面组成:功能区;索引;图层内容等2信息系统的功能:地图信息;全部或局部地区信息;专业分类信息;有关内容的文字、图像信息;缩放、补充、测算等;信息输出等..有关GIS在国土整治中的其他一些功能作用;教师可以参照后面备课资料;适当补充讲;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优点;如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具有多维的特征;地理信息的时序性十分明显;时效性好;更新快等等....你怎样理解..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3S”的关系⑴联系: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⑵区别①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②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③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又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2.数字地球1概念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2原理和应用数字地球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1.图1.5和田1.6显示的对洪水灾害的监测和统计除运用了遥感技术外;还运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这两种地理信息技术在这次洪灾监测和统计中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1.5和图1.6所示的洪水监测和统计中;除运用了遥感技术外;还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提供了信息源信息搜集;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统计..2.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许多城市配备了巡誓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誓效率图1.11..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出事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较近的且有条件较快赶到出事地点的巡警车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术..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描述在接到报警电话到指挥警车前往出事地点的工巡警车的位置→分析确定最近或能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5;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中;都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课堂小结现代地理学中;3S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应用;日益成为地理学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成为地理学服务于社会生产的主要途径;现在3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们三者既有分工又有联系..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其中;遥感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数据;加快了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更新;保证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时效性;全球定位系统为遥感信息数据地面定位目标选择、野外验证、图像分类等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信息;为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三者的关系可用以下简图表示:板书设计§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2.组成: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4.应用⑴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⑵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5.GPS卫星星座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3.应用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3S”的关系2.数字地球。
学案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标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数字化生存技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会用电子地图、遥感、定位系统等解决问题,并会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地理问题。
【学习目标】1.能够解释遥感的基本原理,能够通过实例,判读某地的遥感图像。
2.学会运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和路径查询等操作。
3.描述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能够解释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概念,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遥感(RS)[课前预习]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航天器(________)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特点:____________(遥感的关键装置),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_____________,并以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3.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专业图件统计数字()()()4.应用:遥感广泛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
5.意义: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课堂探究]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以及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二、全球定位系统(GPS)[课前预习]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________的进行_______、________的系统。
2.组成:3.功能:提供精密的_________(经度、纬度、高度)、速度和时间。
4.特点:全能型、___________、全天候、___________和实时性。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_导学案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3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习过程【要点梳理】一、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GIS)等。
2.应用(1)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环境监测、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
(2)大众化应用:、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关键装置:3.主要环节目标物:物体电磁波传感器:收集、接受电磁波传输:图像胶片或.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成果:.4.特点:监测的范围,速度,节省,提高。
5.作用:遥感信息是重要的,为区域地理研究从定性到、从静态到、从过程到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3.特点:提供精密的坐标(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时间,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和实时性的特点。
4.应用:确定考察点的(经度和纬度)、(海拔)。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简要程序信息源: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室内实验、社会经济统计等获得的数据数据处理:建立模型和数据模型数据库:若干组成GIS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形式有、数字、、统计图表等3.应用(1)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
(2)对区域内的各种条件,进行更为精确的、。
(3)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及。
(4)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为构建数字地球奠定了基础。
2.数字地球是指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高中地理专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 掌握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3. 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分类1.1 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RS)1.2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1.3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2.1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2 GP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3 GI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三、教学重难点1. 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
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遥感图像、GPS定位等实例,引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软件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区域地理环境研究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研究问题,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操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分类的理解程度。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导学案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编写人:彭凌超【任务一预习导学】知识梳理一、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 (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GIS)等。
2.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开发规划等。
(2)大众化应用:、、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 (如飞机、高空气球)或 (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关键装置:。
3.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4.特点:监测的范围大,速度快,节省,提高。
5.应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监测等领域。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的系统,简称GPS。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
3.用途: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
4.特点:具有全能性、、全天候、和实时性的特点。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库→→表达。
3.应用(1)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
(2)对区域内的各种条件,进行更为精确的、。
(3)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及。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地理信息技术:指、管理、查询、更新、分析和应用的现代技术。
2.数字地球:是指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4)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
【任务二合作探究】1.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站的高才能望的远”,遥感的工作平台有那些?4.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材料一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且可以直接看到植被顶部和部分侧面的形状、阴影与群落结构等。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教案: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3.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地理数据分析等。
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30分钟)教师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案例,包括数据输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与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40分钟)教师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模拟等。
4.小组讨论和报告(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地理环境问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并撰写报告。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报告,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安排1.教师介绍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引导学生了解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教师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案例,并让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实践。
3.教师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模拟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优势和限制。
4.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报告,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撰写报告。
5.小组进行报告和讨论,学生可以根据其他小组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提问。
五、教学评价和反思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的方式,可以评估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学生的报告和点评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习目标】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自主探究】: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和等。
【重点突破】
【典型例题】(07上海)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运用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⑵⑴.G IS 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
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
⑶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 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
图2所示 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 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
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 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
为了能对运动中
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信息。
⑷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 技术的不同应 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
表示“提供窨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 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 。
⑸.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 S、GPS 、G IS不同组合综合应用,其中竿叠部分乙代表GIS 与RS 技术的组合,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
在图3所示的各
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
【课堂小结】
【课后训练】
(08江苏) 图5是“某地地形简图”,M 点位于36.5°N。
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 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
读图回答:
地理信息技术
1.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2、(07广东).在沙漠中迷路十,可用哪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 ) A.指南针 B.GPS设备 C.遥感图象 D.地形图
(08海南)图4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据此完成3~4题。
3.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
4.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②区域规划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④水文地质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②④
(07山东)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
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回答5题。
5.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ﻩﻩﻩﻩ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ﻩ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08山东)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
回答6题。
6.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7.(08广东).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
图5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
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A. ①——第30天 B.②——第75天
C. ③——第100天 D.④——第130天
(2004广东卷)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7回答8-10题。
(双选题)
8.图7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 A.红外线B.X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
9.根据图7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
A.划分植物类型 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ﻫ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D.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10.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
A.判断水体污染
B.判断人口分布
C.分析城市大气污染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答案:
四(1分)57.①(1分) ④(1分)②(1分)58.GIS与GPS(1分)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们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甲、乙、丙、丁任答一点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