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故事二则)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故事二则)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

教学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故事二则)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累积与运用1. C 2.C 3.B 4.B
理解与鉴赏1.①全:确定是。

②安:疑问代词,怎么。

③固:当然。

④循:遵循。

2.⑴你不是鱼,怎么了解鱼的愉快呢?⑴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了解鱼的愉快是可以肯定的。

3.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4.例如: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

庄子是靠曲解惠子的意思,才能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推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推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是胜利者。

但是从论辩本身看,又是庄子胜利了。

拓展与提高1. ⑴伐:征伐。

〔征讨〕⑴阳:山向阳的一面。

即山的南面。

⑴以:介词,凭借。

⑴以:介词,表因果关系,因。

2.春天出征,冬天返回,〔于是在路途中〕迷失了道路。

3.老马识途。

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况,简单把事情办好。

4.今人不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5.答案要点:①像管仲、隰朋这样的圣人,在“至其所不知〞的时候,尚且能“不难师于老马与蚁〞,这说明了人们应该向他人或事物学习有益的知识。

②要学会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辨其音·走进文本:与“鹏之背”中“背”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背负重任B.虎背熊腰
(2)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翻译:你不是鱼,?
(3)品其文·揣摩感悟:《北冥有鱼》通过(艺术特色),塑造了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大鹏形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与惠子围绕“
3.答案(1)B
(2)①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翔时 它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②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3)雄奇的想象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4)(示例1)成语:鹏程万里(示例2)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解析(1)“鹏之背”中的“背”是“脊背”的意思,读bèi。A.背负重任:担负着重大任务。“背”是“担负”的意思,读bēi。B.虎背熊腰:像老虎的脊背,像熊的腰身。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背”是“脊背”的意思,读bèi。故选B。
写作提示:①说明公益广告画的构图要素及寓意;②70字左右。


答:
答案全解全析
读·书
1.答案




读·思
2.答案(1)màn(2)kūn
(2)B
(3)①不知道有几千里②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4)①美好境界(或“理想世界”等)②九万里风鹏正举③硕大无比(或“志存高远”等)④力大无穷(或“善借长风”等)
(2)注意句中重点词的解释,如“怒”在这里是“用力鼓动翅膀”的意思,“安”是“怎么”的意思。
(3)大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庄子虚构出来的宏大形象,所以说其艺术特色是“雄奇的想象”。庄子在濠梁之上发出了“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的感叹,惠子紧接着追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可见二人辩论的焦点是“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部编版语文 《庄子》二则同步测试附解析

部编版语文 《庄子》二则同步测试附解析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度之正:有陵暮之意。②期:楚国的别称,③机(jī):古样,析福很灾。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孙叔数疾 ②王数封我矣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其地不利,而而名甚恶 ②孙叔放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3 孙叔数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
4 “孙叔放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整体把握和对联知识,需要考生认真归纳,语言凝练,同时对仗工整 。 二、<b >课内品读练
7.【答案】 (1)悠闲自得;固然;根本,这里指最初的话题;完全,肯定(是这样) (2)C 3①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②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 道 的啊。
2 句子翻译。主义者重点词语的翻译,如“不利”意为“土地贫瘠”;第一个“知”为通假字,指“智慧”。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这句话理解后 就会 迎刃而解。 4文章内容的概括和主题的把握,需要认真阅读原文,利用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进行归纳和总结,最 后 得出主题——做人不可贪心不足。 【点评】文言文阅读题,关键是要认真阅读原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路,认真体会文章主旨, 再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归纳概括。 【附参考译文】
3.【答案】大鱼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记载;气息,这里指风;这;怎么 【解析】【分析】文言文实词翻译。如“鲲”为不常用的字;如“怒”、“息”、“是”、“安”则为古今异义字。需 要学生在认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记忆。 【点评】文言文实词中,很多词语和今天发生了变化。如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需要学生 在学习课文中结合注释,认真体会,多积累记忆。 4.【答案】 (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解析】【分析】古文一般型默写。需注意重点字的字形,如“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抟”。 【点评】做此类题,会背会默写时关键,其次还要对重点字词,易错字词强化训练。 5.【答案】 (1)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海。 2 鹏鸟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3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4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解析】【分析】文言文句子翻译,需要考生认真理解句子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徙”、“若是则已矣”、“ 全矣”等。再组织语言将句子翻译通顺。 【点评】句子翻译关键是翻译好重点字词,全句要忠实于原文,还要句子通顺,直至达到语言优美。 6.【答案】超然脱俗,庄子论鱼乐。(睿智善辩,庄子巧用喻。)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对对联。需要对内容有整体把握,即庄子谈论鱼之乐;还需要对对联知 识的掌握,对仗工整。句式整齐,词性整齐。

初二八下语文《庄子》二则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八下语文《庄子》二则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庄子》二则(一)北冥有鱼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每句标三处)(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2)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冥:同“溟”,海(2)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志怪者也志:记载(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其名为鲲(叫作)化而为鸟(成为)(3)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其正色邪(表示选择)(4)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怒而飞(连词,表修饰)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种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两处)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安知鱼之乐安:怎么,哪里(2)固不知子矣固:本来(3)全矣全:完全,肯定(是这样)(4)请循其本循:追溯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却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核舟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练习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其翼若/垂天之云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下列加下划线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志怪者也B. 其翼若垂天之云C. 子非鱼D.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其翼若垂天之云B.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C.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 不知其旨也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 是鱼之乐也C. 我知之濠上也D. 其翼若垂天之云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中的《逍遥游》。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指的是民歌,“雅”指的是宫廷音乐,“颂”一般是祭祀用的曲乐。

“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C.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D. “记”,是古代的一种体裁,可叙事(例如《桃花源记》)、写景、状物(《核舟记》)、议论、描写,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6.理解型默写(1)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冥有鱼》中描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的飞翔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训练题(含答案)第21课、《庄子》二则理解与运用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tuán)C.鲦鱼出游从容(táo)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háo)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生的马)D.是鱼之乐也(这)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鲦鱼出游从容D.请循其本4. 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5.下列子中“之”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A.鹏之徙于南冥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之不知鱼之乐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6. 背诵《北冥有鱼》,根据你的理解默写填空。

(1)《逍遥游》中的大鹏体形硕大无比,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文中表示此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例子与大鹏鸟的“徙于南冥”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有所依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的成语都是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成语,简介演变出这一成语的寓言故事的情节,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越俎代庖呆若木鸡我选择:______________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们看到了庄子的力辩、惠子的巧辩,他们都是能言善辩的高手。

部编版八年级下22《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22《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22《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目录:一、阅读理解二、综合运用一、阅读理解1.庄子的哲学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____。

答案:虚无主义2.庄子认为人类最大的毛病是什么?以何种态度去“医治”她?答案:人类最大的毛病在于无法摆脱执念,庄子认为应以“养生之道”去“医治”她。

3.孔子为什么要见庄子?答案:孔子出于对学术上的兴趣而要求会见庄子。

4.庄子有关“惠施”的寓言想说明什么问题?答案:庄子想借寓言告诫人们“无论如何也不要轻易去指责别人,而要从自己的心理入手,摆脱自己的执念”。

二、综合运用1.列举庄子的2-3个知名寓言故事,并简述其内涵。

答:例子:(1)庄子和他的马故事概述:一天,庄子的邻居看见他的马非常美,并且力气很大,就对他赞不绝口,并且想买过来。

庄子说:“这匹马很特别。

”忽然他露出一丝难得的微笑:“它看起来有精神,但实际上它并没有。

它看起来强壮,但实际上它并不强壮,因为它仅仅是一匹马,这匹马和其他马一样。

就像它的主人庄子一样,虽然貌似聪明,但就其实上来看是一样的无用之徒。

”内涵:通过这个故事来讲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即虚无主义。

庄子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固定的标准,只有不断变化之中的物事,并且人真正需要追求的是超脱于这个世界的精神自由,追求个人的内心宁静。

(2)惠施饿死了故事概述:庄子和惠施散步于桥上,惠施对庄子的哲学理念提出质疑而不能苟同。

庄子说:“试着跳下桥,你会发现,我既可以救你,又可以不救你。

如果我救你,我并不能使你痛苦消退,反而使你的痛苦能够继续。

如果我不救你,那么你将永远不会知道黑暗什么时候会到来。

所以,我不能使你的生命稍继续下去。

”惠施的意识到了庄子哲学的智慧。

内涵:通过这个故事来讲述了庄子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即人类最大的毛病在于无法摆脱执念,应以“养生之道”去“医治”自己。

庄子认为人类应该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追求个人的内心宁静去安身立命。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1 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鲲鹏(kūn)抟扶摇而上(zhuān)尘埃(āi)B.北冥(míng)游于濠梁(háo)汝安知鱼乐(rú)C.鲦鱼(tiáo)徙于南冥(xī)请循其本(xún)D.齐谐(xié)其正色邪(yé)逍遥游(xiāo)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3.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化而为鸟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怒而飞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下列划线“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我知之濠上也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D.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齐谐》者,志怪者也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7.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创始人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辩论。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 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及
答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庄子〉故事两则》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惠子相梁( )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 游于濠梁( ) 鲦鱼出游从容( )
2、《〈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4、一词多义。

①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而飞于北海(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②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我知之濠上也( )
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惠子相梁( ) 或谓惠子日(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非梧桐不止(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是鱼之乐也( ) 安知鱼之乐(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6、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7、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8、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二、文言文阅读。

(一)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日:“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2)其名为鹓鶵( )
(3)仰而视之日( ) (4)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鹪鹪的故事中鹓雏比喻什么样的人鸱比喻什么样的人腐鼠比喻什么
4、从这则故事中,你看出惠子是个怎样的人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请循其本。

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2)子固非鱼也( )
2、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
(3)我知之濠上也。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三)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秋水时至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东面
..而视:(4)而轻.伯夷之义者: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 吾非至于子之门
D. 生于忧患
3、翻译句子
“我之谓也”译为:
4、本选段主旨为:
(四)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
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 (选自《贞观政要》)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答:
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xiàng yuān chú lǐ chī hè háo tiáo
2、《庄子秋水》战国道
3、志向高洁之士(文章中喻庄子)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文中比喻惠子)功名利禄
4、①于:在;从;到;在
②之:他(指惠子) ;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鱼之来)。

5、做宰相;有人;发语词,用于句首;栖息;
甘泉,甜美的泉水;在这时;邪通耶,吧;
这;怎么;完全,确定是。

6、(1)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白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7、言之有理即可。

8、宽对即可。

示例: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二、文言文阅读。

(一)l、(1)国都、京城(2)叫做(3)抬头(4)用2、①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②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③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3、鹈鹪比喻不慕名利的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4、惠子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人。

(二)l、(1)固然(2)本来
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 (3)我知之/濠上也。

3、庄子认为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愉悦的心境。

是他内心愉悦的外化。

(三)1、(1)按季节时令而发洪水(2)认为(3)面朝东(4)轻视2、C
3、这是说的我啊。

4、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不要坐井观天,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虚怀若谷。

(四)1、(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主意。

2、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