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方案设计说明
泵站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节综述……………………………………………第二节水泵机组的选择第三节水泵机组的自出选择第四节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的选择第五节泵房形式的选择第六节吸水井的设计第七节管道配件的选取列表第八节泵房尺寸的确定第九节辅助设备的选择第一节综述1.1根据城镇发展规划,该泵站拟建于城镇南端,设计为中型送水泵站。
1.2泵站的设计水量为5.255万m³/h1.3消防用水量70L/s。
1.4经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后,有:1.4.1根据用水曲线确定二泵站工作制度,分两级工作。
第一级,从7:00到20:00,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5%。
第二级,从20:00到7:00,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3.1%。
1.4.2最大用水时水泵站所需扬程为61.4m,其中几何压水高32.9m;1.4.3最大转输时水泵站所需扬程为75.4m,其中几何压水高42.2m;1.4.4最大用水加消防时泵站所需扬程为69.7m,其中几何压水高26.0m。
1.5清水池至泵站址的水平距离为120m。
1.6泵站处地面标高为78m。
1.7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76m。
1.8地下水位标高68m。
1.9冰冻深度1.5m。
第二节水泵机组的选择2.1 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泵站最大用水时的设计工作流量为:QⅠ=52550×5%=2627.5 m³/h泵站最大用水时的设计扬程为:HⅠ=Ha+∑h站内+∑h安全=61.4+2+2=65.4 其中Ha—最大用水时的几何压水高(m);∑h站内——水泵站内水头损失(m)(出估为2m);∑h安全—安全水头(m)(初估为2m);泵站最大传输时的设计工作流量为:QⅡ=QⅠ=2627.5 m³/h泵站最大传输时的设计扬程为:HⅡ=Hb+∑h站内+∑h安全=75.4+2+2=79.4m其中Hb—最大传输时的几何压水高();—水泵站内水头损失(m)(出估为2m);∑h站内∑h安全——安全水头(m)(初估为2m);泵站最大用水加消防时的设计工作流量为:QⅢ=QⅠ+70L/s=2879.5 m³/h泵站最大用水加消防时的设计扬程为:HⅢ=HⅠ+4=73.4 m泵站一级用水及一级传输时的设计工作流量为:Q Ⅳ=52550×3.18%=1671.1 m³/h 2.2选择水泵绘制水泵Q —H ,Q —∑h 曲线经过反复比较水泵特性曲线,选择方案如下:在一级用水及一级传输是使用两台300S58水泵并联使用,在最大用水及最大传输时使用3台300S90A 水泵并联使用。
《泵站设计说明》word版

摘要江苏省白水荡原属排涝泵站装机容量小,排涝能力低,远不能满足整个排区的需要。
本泵站的兴建能确保该地区的排涝灌溉要求,有力地促进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
本泵站采用2台套900ZLB-85型轴流泵,泵站设计排涝流量为4.6m3/s,正向进水,正向出水,具有抽排功能。
本设计可概括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机组选型;第二部分:整体布置;第三部分:稳定计算;第四部分:结构计算。
泵站系由站身段、上游连接段及下游连接段等三部分组成。
站身段包括底板、闸墩、泵房、进水池、工作桥等;上游连接段包括前池、上游翼墙及上游护坡等三部分组成;下游连接段包括出水池、下游翼墙及下游护坡等三部分组成。
本泵站的泵型为立式轴流泵,泵房形式采用墩墙式湿室型泵房,泵站场地土类别为Ⅲ类,不能满足稳定要求和地基力要求,本泵站采用钻孔灌注桩来解决此问题。
在工程上部结构施工中和投入使用后应进行地基沉降观测。
关键词:泵站立式轴流泵设计流量排涝墩墙式湿室型AbstractBaishuidang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 Procince had installed small capacity of pump units in jurong of Jiangsu , the drainage capacity of the pumping station was far from being able to meet the drainage needs of the whole distri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pumping station in the region can ensure the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of this area,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region.The pumping station is made up of two sets of 900ZLB-85-axial pump, the flow of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s designed for 4.6 m3/s, getting flooded and leaving flooded straightly,having the function pumping draining. The design can be summed up in four parts, Part I : crew choice patterns; Part II : overall layout; Part Ⅲ: stability calculation; Part Ⅵ: structure calculation. Pumping s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components:the pump room,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connected parts etc. Pump room is composed by the lock bed, lock column, pumping stations, getting flooded pool, operating bridge; Upstream links includes three components: former pool ,upstream wing walls and upstream shore protection. Downstream links includes there components: out flooded pool, downstream wing walls,and downstream shore protection. The pumping station installs vertical axial pump and the type of pump room is wet-pit pump house with baffled wall. The type of the pumpingstation venue territories isⅢ. The foundation can not meet the st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bear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The pumping station uses drilling piles to slove the problem.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upper structure in the project and after input using,we should observe the foundation settlement.Keywords : pumping station,vertical shaft axial-flow pump,design discharge, drainage, wet-pit pump house with baffled wall.目录1. 设计基本资料 (1)1.1 工程概况 (1)1.2 兴建缘由 (1)1.3 基本资料 (2)1.3.1 泵站的设计流量 (2)1.3.2 水位资料 (2)1.3.3 工程地质、地形 (2)1.3.4 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1.3.5 场地的适宜性评价及基础方案的选择 (5)1.3.6 建筑物等级 (6)2. 水泵选型 (7)2.1 扬程确定 (7)2.1.1泵站扬程 (7)2.1.2水泵扬程 (7)2.2 台数确定 (8)2.3 水泵选型 (8)2.4 方案比较 (9)2.5 电动机选型 (10)3. 枢纽布置及站房结构形式 (12)3.1 站址确定 (12)3.2 枢纽布置及功能说明 (12)3.2.1 枢纽布置 (12)3.2.2 功能说明 (12)3.3 设备布置 (12)3.3.1主机组布置 (12)3.3.2配电设备布置 (12)3.3.3检修间布置 (13)3.3.4通风布置及交通布置 (13)3.3.5起吊设备 (13)3.3.6 检修门槽 (13)3.3.7 拦污栅槽 (13)3.3.8 工作便桥 (13)3.4 泵房主要构件材料及尺寸 (14)3.4.1 电机梁 (14)3.4.2 水泵梁 (14)3.4.3 电机层楼面板 (14)3.4.4 检修工作桥面板 (15)3.4.5 盖板 (15)3.4.6 墙体与墙柱 (15)3.4.7 湿室底板 (15)3.4.8 门与窗 (15)3.5 剖面尺寸 (16)3.5.1 主要高程 (16)3.5.2 泵房平面尺寸 (18)4. 进水结构设计 (20)4.1 引河布置 (20)4.2 前池设计 (20)4.2.1 前池形式及池长 (20)4.2.2 前池构造 (20)4.3 进水池设计 (20)4.3.1 进水池形式 (20)4.3.2 进水池的尺寸拟定 (20)5. 出水结构设计 (22)5.1 出水池形式 (22)5.2 出水池尺寸 (22)5.2.1 出口直径D出 (22) (23)5.2.2 淹深h淹5.2.3 管口下缘至池底的距离P (23)5.2.4 出水池顶高程 (23)5.2.5 出水池底板顶高程 (23)5.2.6 出水池宽度 (24)5.2.7 出水池宽度B (24)5.2.8 出水池长度 (25)5.2.9 出水池渐变段长度 (25)5.2.10护砌长度 (26)6. 工况校核 (27)6.1 管路阻力损失计算 (27)6.1.1 局部损失计算 (27)6.1.2 沿程损失计算 (27)6.1.3 管路水头损失 (28)6.2 扬程校核 (28)6.2.1 排涝设计工况点确定 (28)6.2.2排涝校核工况点确定 (28)7. 上、下游连接建筑物设计 (30)7.1 进口翼墙 (30)7.2 出口涵洞 (30)8. 防渗设计 (33)8.1 防渗长度计算 (33)8.2 防渗校核 (34)8.3 渗流出口处逸出坡降校核 (35)9. 站身稳定计算 (36)9.1 作用荷载计算 (36)9.1.1 站房自重W1 (36)9.1.2 泵室内水重W2 (38)9.1.3水平水压力及地下水压力 (38)9.1.4浮托力 (39)9.1.5渗透压力 (40)9.1.6 墙后土压力 (40)9.1.7 泥沙压力、浪压力、地震力和其它荷载 (42)9.2 抗滑稳定计算 (43)9.2.1 完建期 (43)9.2.2 正常运行期 (43)9.2.3 校核期 (44)9.3 抗浮稳定计算 (44)9.3.1 完建期 (44)9.3.2 正常运行期 (44)9.3.3 排涝校核期 (44)9.4 地基应力计算 (45)9.4.1 完建期 (45)9.4.2 正常运行期 (46)9.4.3 校核期 (46)10. 翼墙稳定计算 (48)10.1 作用荷载计算 (48)10.2 抗滑稳定计算 (51)10.3 抗浮稳定计算 (52)10.4 抗倾覆稳定计算 (52)10.5墙底压力的偏心以及基底应力计算 (53)11. 出水池稳定计算 (55)11.1 相关参数确定 (55)11.1.1 出水池形心确定 (55)11.1.2 出水池惯性矩的确定 (56)11.2 作用荷载计算 (57)11.2.1 出水池自重 (57)11.2.2 出水池水重 (58)11.2.3 出水池两侧水压力 (58)11.2.4 出水池土压力 (60)11.2.5 浮托力 (61)11.2.6 渗透压力 (62)11.3 抗滑稳定计算 (64)11.3.1 完建期 (64)11.3.2 正常运行期 (64)11.3.3 校核期 (64)11.4 抗浮稳定计算 (64)11.4.1 完建期 (65)11.4.2 正常运行期 (65)11.4.3 校核期 (65)11.5 地基应力计算 (65)11.5.1 完建期 (65)11.5.2 正常运行期 (66)11.5.3 校核期 (66)12. 结构计算 (67)12.1 底板结构计算 (67)12.1.1 荷载分析与内力计算 (67)12.1.2 配筋计算 (70)12.2 中墩结构计算 (72)12.2.1 荷载分析与内力计算 (72)12.2.2 配筋计算 (73)12.3 边墩结构计算 (74)12.3.1 荷载分析与内力计算 (74)12.3.2 配筋计算 (76)12.4 电机梁结构计算 (77)12.4.1 荷载分析 (77)12.4.2 内力计算 (79)13.2.3 配筋计算 (80)12.5 水泵梁结构计算 (83)12.5.1 水泵梁荷载分析 (83)12.5.2 内力计算 (84)12.5.3 配筋计算 (85)12.6 出水池结构计算 (90)12.6.1 出水池底板 (90)12.6.2 出水池边墙 (93)12.6.3 出水池隔墩 (97)12.6.4 配筋计算 (98)12.7 翼墙结构计算 (99)13. 消防设计 (102)14. 环境保护 (103)15. 工程管理部分 (104)15.1 管理机构 (104)15.1.1 机构设置 (104)15.1.2 管理职能、范围、任务 (104)15.2 管理办法 (104)致谢 (105)参考文献 (105)江苏省句容市白水荡排涝泵站1. 设计基本资料1.1 工程概况赤山湖是秦淮河流域中一座重要的调蓄湖泊,也是流域内唯一的一座滞洪湖泊,承担上游秦淮南河、秦淮中河、秦淮北河等干支流516.8平方公里的洪水调蓄及下泄重任,对缓解句容河洪水、提高整个秦淮河流域防洪标准关系很大。
(完整word版)雨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说明书 3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31。
1 泵站工艺流程 31。
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31.3 格栅 31。
4 集水池 41.5 雨水泵的选择 61。
6 压力出水池: 61。
7 出水闸门 61。
8 雨水管渠 61.9 溢流道 7二、泵房 72.1 泵站规模 72.2 泵房形式 72。
3 泵房尺寸 9设计计算书 11一、泵的选型 111.1 泵的流量计算 111.2 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111.3 选泵 111.4 水泵扬程的核算 12二、格栅间 142.1 格栅的计算 142.2 格栅的选型 15三、集水池的设计 163.1 进入集水池的进水管: 163。
2 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容积计算 16 3.3 吸水管、出水管的设计 163.4 集水池的布置 17四、出水池的设计 174.1出水池的尺寸设计 174。
2 总出水管 17五、泵房的形式及布置 175。
1泵站规模: 175.2泵房形式 185.3尺寸设计 185.4 高程的计算 19设计总结 20参考文献 21设计说明书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1。
1 泵站工艺流程目前我国工厂及城市雨水泵站流程一般都采用以下方式:进入雨水干管的雨水,通过进水渠首先进入闸门井,然后进入格栅间,将杂物拦截后,经过扩散,进入泵房集水池,经过泵抽升后,通过压力出水池并联,由两条出水管排入河中。
出水管上设旁通管与泵房放空井相连,供试车循环用水使用。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1。
2。
1 进水交汇井:汇合不同方向来水,尽量保持正向进入集水池。
1。
2。
2 进水闸门:截断进水,为机组的安装检修、集水池的清池挖泥提供方便.当发生事故和停电时,也可以保证泵站不受淹泡.一般采用提板式铸铁闸门,配用手动或手电两用启闭机械.1.3 格栅1。
3.1 格栅:格栅拦截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起到净化水质、保护水泵的作用,也有利于后续处理和排放.格栅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条组成,闲置在进站雨、污水流经的渠道或集水池的进口处。
工程专用泵站安装方案设计

工程专用泵站安装方案设计一、项目概述为了满足工程项目中对水泵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套工程专用泵站安装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选址、设备选型、管道布置、安装施工以及安全管理等内容,旨在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二、选址1. 地理位置泵站选址应考虑便利性和安全性,尽量远离污染源和噪音源,同时要方便排放泵站产生的废水和噪音。
2. 地形条件选址时要考虑地形条件,避免泵站受到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同时要充分考虑地质情况,避免选址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域。
3. 电力供应选址时需要考虑泵站的电力供应情况,保证有稳定的电力供应。
4. 周边环境选址周边环境要求安静,避免人口密集地和交通繁忙地区。
三、设备选型1. 泵站主要设备包括水泵、电动机、管道、阀门等,设备选型应根据工程需求进行合理选取。
2. 水泵选型应考虑流量、扬程、效率等参数,以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
3. 电动机应选择符合电能消耗标准的高效节能产品。
4. 管道和阀门应选择耐腐蚀、耐高压的材料,保证泵站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四、管道布置1. 管道布置应尽量短、直、平,减少管道阻力,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
2. 管道设有清洗孔和排气孔,方便对管道进行维护和排水处理。
3. 管道和泵站设备的连接采用膨胀节、柔性接头等设计,减少管道震动和应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五、安装施工1. 泵站的安装施工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施工单位进行,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2. 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布置,保证管道连接的正确性和紧固性。
3.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对设备的防护和支撑,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4. 安装完成后,对泵站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试运行,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
六、安全管理1. 泵站的安全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
2. 经常对泵站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对泵站进行定期的演习和应急预案训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泵站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概述龙王嘴污水处理厂的近期处理水量为15*104m³/d,远期为30*104m³/d.污水厂采用A2/O工艺,一级处理部分为粗格珊泵房,采用合建式。
来水管径2000mm,水位标高为7.5m,受纳水体洪水位标高为36.23m(20年一遇),常水位标高为13m。
泵房地面标高15m。
污水厂一级处理按远期设计,泵房土建部分按远期设计,设备按近期设计,泵房之后构筑物的全部水头损失按10.5m计算。
二、泵站设计1.设计流量近期设计流量Q max=8125m³/d远期设计流量Qmax=16250m³/d2.设计扬程泵站内水头损失粗估为2米,泵房后水损为10.5米,安全水头取2米,则枯水位时H=13-(7.5-0.7)+10.5+2+2=20.8m洪水位时H=36.23-(7.5-0.7)+10.5+2+2=44.03m3.泵和电机根据设计流量选取350TSW-650Ⅰ型泵。
根据350TSW-650Ⅰ型泵的要求选用Y355M-8型电动机。
4.集水池集水池容积应大于单台泵5min的出水量。
有效水深取2m,平面面积取1002m。
5.机组基础尺寸长:L=1.4m 宽:B=1.4m 高:H=2.81m6.泵站类型排水泵站的类型取决于进水管渠的埋设深度、来水流量,水泵机组的型号和台数、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方法等因素。
选择排水泵站的类型应从造价、布置、施工、运行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本次设计综合该工程中以上各因素确定泵站为合建式矩形泵站,进水方式为自灌式。
7.吸水管、压水管与其他管件吸水管:DN700mm铸铁管压水管:DN600mm铸铁管其他管件:喇叭口、90°弯头、闸阀、渐缩管、渐放管8.机组与管道布置参考设计规范相关数据进行布置9.泵房尺寸地面建筑高度:h=8.5m泵房长度:L=37.8m泵房宽度:B=11.6m泵房高度:H=11.4m。
水利工程泵站设计方案

水利工程泵站设计方案一、需求背景近年来,我国不仅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而且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水利工程泵站的建设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水利工程泵站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二、泵站选址泵站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选择离灌溉区和供水区较近的地理位置,以减少输送距离和输送损失。
2. 地质条件:选址应避开地震带、滑坡区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确保泵站安全运行。
3. 交通条件:选址应尽量靠近公路和铁路,便于设备运输和维护。
4. 水资源条件:选址应在水资源充足的地方,以确保泵站的正常供水功能。
三、泵站规模确定泵站的规模大小决定了其流量和扬程的能力,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具体的规模确定步骤如下:1. 计算用水量:根据灌溉区或供水区的实际用水量、就地用水量等数据,以及未来的发展预测,来确定泵站的设计流量。
2. 计算扬程:根据选址地区的地势高差、输送距离等因素,计算出泵站所需的扬程。
3. 选择泵机类型: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来选择合适的泵机类型,包括离心泵、混流泵等。
4. 备用设计:为了确保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备用泵机和备用电源等。
四、泵站设计布局泵站设计布局应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确保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1. 机房区域:包括泵机、电机设备和控制设备等,应合理安排机房空间和设备摆放位置,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操作。
2. 储水区域:包括储水池或水箱等,用于储存水源,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储水容量。
3. 输水管道:根据输送距离、地势高差和流量大小等因素,合理设计管道的布局和直径尺寸,以减少压力和损失。
4. 控制系统:包括监测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应合理布局在机房区域,以实现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五、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 泵房安全:采取防火、防爆、通风和排水等措施,确保机房内的设备和人员安全。
2. 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泵站工程设计方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泵站工程设计方案泵站工程设计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泵站工程设计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1.设计依据的基本资料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年提水量为3000万方,取水地点为村东取沙场附近,水面为117.864m,取水口附近河道纵坡较缓,在0.05%左右,供水用户厂区地面高程149.812m,二期电厂现状地表为153.0m,另外现正在建的电厂供水泵站前池设计水位135.25m,最高水位135.75m,前池底板高程131.5m。
2.工程总体布置通过对现场的踏勘,和业主交换意见初步确定在村东取沙场附近建造一级泵站,经泵站加压输水至新村西北,铁路以南地势在160m 以上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建一17万方的蓄水池(满足厂区两天用水量)。
蓄水池可以敷设管道自流到二期电厂,另外可以敷设管道到现正在建的电厂供水泵站进水池,作为电厂供水泵站的备用水源。
3.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泵站装机容量900kW(不含备用机组,含备用机组1200kW),提水流量1.O5 m3/s,属于Ⅳ等工程。
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次要和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
泵站属临河泵站,且处于沁河之中,以受上游水库运用影响为主。
4.泵站设计4.1泵站形式选定由于泵站取水水位根据不同季节水位变幅较大,适合的泵站形式主要有竖井式泵站,可以保证水泵在干燥环境下运行,以及浮船式泵站,根据河道水位自动升降浮船。
现场查勘发现枯水期沁河水位较浅,不利于浮船布置。
从而本次方案按照竖井式泵站设计。
由于没有地质资料,不易判断地基承载力大小,仅地基以上部分井筒内径13m,外径15—16m,壁厚1—1.5m,底板厚2.0m。
根据泵站位置防洪水位确定泵站顶部高程,通过工作桥把大堤与泵站连接起来。
水泵泵房前面设20xxm3的蓄水池便于水泵取水。
电源根据现有电网情况给电力部门协调解决。
泵站方案设计说明

泵站方案设计说明泵站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单。
(2)工艺设计条件提供单和条件图。
(3)《泵房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通则》GB50352-2005二、设计概况1. 拟建泵站位于天津市津南环线的西侧,基地呈梯形。
站区由泵房上部管理用房和可拆卸钢雨棚构筑物组成。
2.拟建工程泵站用地面积约为7200平米,总建筑面积为481.52平米。
建筑层数、高度、面积:管理用房: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9.70米,建筑面积为481.52平米。
可拆卸钢雨棚:地上1层,建筑高度为 2.50米。
三、设计范围泵站建筑工程由总平面设计、管理用房和泵房上部工程建筑设计。
四、技术要求(1)建筑生产类别为丁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建筑的安全性等级为二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
五、总体布置总平面布置依据泵站工艺布局设计,泵站基地南侧为南环线。
站区区域环境服从城市规划布局,符合城市环境艺术景观及沿街环境景观的要求,力求营造站区的建筑空间环境与园林绿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开敞、整洁、美观、舒适的站区高质量生产、生活的工作环境。
泵站基地呈梯形,东西宽度为94.781米左右,南北宽度为53.41米,泵站位于基地北边。
在基地北侧设有一个专门供泵站使用的出入口,场内各功能区由宽为4m的道路相联系,满足消防要求站区环境景观结合设计原则,组织园林绿化环境景观,形成站区良好的园林绿地环境景观与建筑环境景观。
以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及乔、灌木的有机配置与城市区域环境相隔离,又与城市绿化规划相融合。
六、平面布置按工艺、设备专业要求,组织泵站站区内泵房上部和管理用房的平面功能。
泵站内建筑由管理用房及可拆卸钢雨棚构筑物组成:其中管理用房由变配电间、值班室、控制室、卫生间等生活辅助用房组成。
可拆卸钢雨棚为钢架结构棚。
泵站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为481.52m2,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站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单。
(2)工艺设计条件提供单和条件图。
(3)《泵房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民用建筑通则》GB50352-2005
二、设计概况
1. 拟建泵站位于天津市津南环线的西侧,基地呈
梯形。
站区由泵房上部管理用房和可拆卸钢雨棚构筑物组
成。
2.拟建工程泵站用地面积约为7200平米,总建筑面积为481.52平米。
建筑层数、高度、面积:
管理用房: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9.70米,建筑面积为481.52平米。
可拆卸钢雨棚:地上1层,建筑高度为2.50米。
三、设计范围
泵站建筑工程由总平面设计、管理用房和泵房上部工程建筑设
计。
四、技术要求
(1)建筑生产类别为丁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建筑的安全性等级为二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
五、总体布置
总平面布置依据泵站工艺布局设计,泵站基地南侧为南环线。
站区区域环境服从城市规划布局,符合城市环境艺术景观及沿街环境景观的要求,力求营造站区的建筑空间环境与园林绿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开敞、整洁、美观、舒适的站区高质量生产、生活的工作环境。
泵站基地呈梯形,东西宽度为94.781米左右,南北宽度为53.41米,泵站位于基地北边。
在基地北侧设有一个专门供泵站使用的出入口,场内各功能区由宽为4m的道路相联系,满足消防要求站区环境景观结合设计原则,组织园林绿化环境景观,形成站区良好的园林绿地环境景观与建筑环境景观。
以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及乔、灌木的有机配置与城市区域环境相隔离,又与城市绿化规划相融合。
六、平面布置
按工艺、设备专业要求,组织泵站站区内泵房上部和管理用房的
平面功能。
泵站内建筑由管理用房及可拆卸钢雨棚构筑物组成:其中管理用房由变配电间、值班室、控制室、卫生间等生活辅助用房组成。
可拆卸钢雨棚为钢架结构棚。
泵站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为481.52m2,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七、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体现市政配套建筑设施的特点,同时与城市环境、区域景观相协调。
新建建筑拟采用坡屋面形式,使站区建筑景观融入区域环境。
建筑形象设计注重建筑、构筑物的统一协调,功能上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造型中力求创造简洁、新颖,为使用者营造安全舒适的空间。
建筑立面效果通过屋面的高、低错落,虚实交替的处理手法,形成变化的建筑轮廓。
通过退台及窗户等立面元素的变化组合,强调虚实对比轻快自然,使建筑具有新颖、明快的气息,创造了以个富有节奏、变化灵活又充满时代气息的建筑形象。
整体高雅而不落俗套,富有变化,体现细节。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以浅黄色涂料与浅灰色毛面面砖相结合,给泵房工作人员以亲切感。
建筑的外部空间与自然环境和谐有序的融和给市政工程建筑赋予客观美学。
八、建筑材料
(1)墙体:框架填充墙采用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2)门、窗:除功能性的采用钢制门外,其余均采用彩色铝合金门和窗。
(3)外墙饰面:采用浅咖啡色外墙毛石。
(4)内墙与顶棚粉刷:采用一般内墙乳胶漆。
(5)屋面:采用水泥瓦坡屋面构造形式。
(6)地面:采用防滑地面砖和室外广场砖面层。
(7)围墙:采用钢制花饰透绿围墙。
九、建筑节能
本项目方案旨在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力求降低能耗,节约资源。
针对气候、风向等因素,加强建筑技术手段,运用新型建筑材料,提高外围护的保温隔热性能。
本方案在外墙、外窗等位置都设计整体的节能方案;并在水电等设备的选型上也采用了节能方法。
(1)降低窗墙比:因为窗户是外墙保温的薄弱环节,尽量减少窗户的面积可以有效的改善墙体的保温效果。
(2)建筑技术举措:a.墙面采用35厚岩棉保温板,增大墙体的热阻;b.屋面使用40厚特种防火酚醛板保温层,增强屋面的保温能力;c.外窗:针对这一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采用双层中空玻璃,聚氨酯类弹性密封材料,以改善其保温性能。
十、技术经济指标
基地面积: 7200 m2
建筑总面积: 481.52 m2
其中:
管理用房: 481.52m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743.36 m2(10.32%)
道路及其它占地面积: 340.8m2(4.74%)
绿地面积: 6115.84m2(84.94%)
容积率: 0.067
围墙长度:约240.93m
结构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津,为一栋雨水泵站管理用房;为地上2层,采用框架结构。
二、设计依据
1、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 版);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 14-9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建筑专业提供的资料图。
3、自然条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风荷载基本风压W0=0.55KN/m2,地面粗糙程度C类。
基本雪压So=0.45KN/m2取用。
楼面均布活荷载,均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取值。
办公室,休息室: 2.0KN/㎡阳台: 2.5KN/㎡走廊,门厅: 2.5KN/㎡卫生间: 4.0KN/㎡
餐厅: 2.5KN/㎡厨房: 4.0 KN/㎡
疏散楼梯: 3.5KN/㎡变配电间: 4.0KN/㎡
不上人屋面: 0.5KN/㎡上人屋面: 2.0KN/㎡设备水箱及设备重量均应按相关专业提供考虑。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本工程位于天津,按7度抗震设防,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第二组。
场地
土类别: IV类,场地特征周期0.75S.
4.设计要求:
本工程项目为一般设备用房建筑。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第1·0·8条,该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本工程项目为丙类建筑。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3·0·4条和第3·0·2条,基础设计安全等级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为二级,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分别为:基础二a类,其余均为一类。
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
三、结构设计
(1)基础部分:
由于暂缺地质报告,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拟建建筑均采用桩基础,桩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A400(90)-C60,桩长和桩端持力层根据地质报告定。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桩基承台。
(2)上部结构:
单体为管理用房,地上二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柱截面为500x500,主梁截面一般为250x750。
楼屋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层板厚100~120,屋面板120厚。
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AD工程部编制的PMCAD电算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计算结果满足现行国家规范的有关规定。
计算参数:采用双向地震作用,周期折减系数0.7,振型数取6个,中梁刚
度放大系数1.5,结构的阻尼比5%等。
四、主要结构材料
钢筋: HPB300 fy=270N/mm2
HRB335 fy=300 N/mm2
HRB400 fy=360 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
混凝土结构:C25;
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MU10.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M7.5混合砂浆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