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对联姓氏对联:江姓对联及江姓来历、江姓宗祠联.pdf
百家姓江姓起源_百家姓江姓由来

百家姓江姓起源_百家姓江姓由来江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姬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江元仲为得姓始祖。
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76位。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江姓起源,希望大家喜欢!江姓起源江姓起源有三:1、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乌拉那拉氏,满族姓氏又译乌喇那拉氏,满语,穆麟德转写为UlaNara。
原为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一乌拉部的王族姓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
乌拉满语为江的意思,辛亥革命后改为江姓。
2、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江吉氏,世居布尔哈图城(今吉林延吉),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iyanggiHala。
蒙、满两个民族的江吉氏族人皆隶属于满洲正蓝旗,属于清朝嫡系军制,世出满清大内侍卫,今位于清华园与燕园(即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间著名的蓝旗营,就是当年该旗主力兵营驻居之地。
蒙古族江吉氏在明朝时期即所冠汉姓为江氏,满族江吉氏则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江氏。
蒙古族、满族江氏读音皆作jiāng(ㄐㄧㄤ)。
3、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伯益的后代。
据唐人林宝所着《元和姓纂》记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
”颛顼,为古帝名,是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之孙;元孙即玄孙,颛顼的玄孙伯益,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避居箕山之北(箕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
伯益的后代大约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
据考证,古江国的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附近。
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最后被楚国灭掉。
江国灭亡后,其子孙流落各地,并“以国为氏”,将江姓世代承袭了下。
江姓迁徙分布东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楚国灭江国,并将江人强迁至楚国江亭(今湖北)。
2018-关于姜氏宗祠对联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姜氏宗祠对联有关姜氏宗祠对联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姜氏宗祠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
姜氏宗祠祠堂姜氏祠堂坐落于山东昌邑城里南隅十字街南巷一号,解放路中段路西。
现有正厅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大门一间及东西耳房各两间。
西院北屋五间,南屋五间连大门一间。
占地面积约九百平方米。
祠堂建筑全部为砖木结构,青瓦覆顶,脊饰吻兽。
正厅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头梁端篆刻自东向西分别为“福、营、邱、分、派、寿”六字。
大门十柱落地,门枕为精雕石鼓。
一九八六年确立为昌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八九年政府拨款,将其修缮一新,署文物管理所。
二零零七年举行七修《昌邑姜氏族谱》的发行仪式。
升级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里村的姜氏宗祠建于1499年,由村中先贤、明朝的姜瓒进士主建。
姜氏宗祠总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祠堂前面的一块空地方正有序,祠堂门两边立着一对齐人高的精雕石鼓。
祠堂内三进二厅,两侧为二层厢房;首堂建有戏台,据说以前逢年过节都有戏班子来演出。
整个祠堂由140根柱子支撑,其中24根四方石柱有近十米高。
姜氏宗祠为典型的浙派建筑,雕龙画凤、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布局合理,可谓当时建筑最高水准的代表。
但因年久失修,如今的姜氏祠堂内,唯有成片的茵茵绿草。
四言通用联①望出广汉;源自姜滨②岐水世泽;四岳家声全联典指姜姓的源流和郡望。
炎农世泽;渭水家声全联典指姜太公尝垂钓于渭水之滨。
天水世泽;尚父家声全联典指吕尚,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姓,俗称“姜太公”。
平江保障;白石清歌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明州人姜浩,字浩然,有节操,以承信郎临平江税务。
建炎年间,金兵攻平江,他率军民极力抵御。
下联典指南宋南宋朝时期的词人、音乐家姜夔,字尧章,因与白石洞天为邻,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寓居武康。
全国各地江氏字辈

一世祖元仲公—110世永怀公1元仲—2惠明—3之—4期—5洪—6寰—7食—8通—9宝—10威—11寻—12伯昌—13保—14顏—15漢—16惠成—17顺—18源—19孝宗—20景—21袭—22诏—23怀—24文达—25由—26蒨—27咨—28补—29普—30扬—31清—32兴国—33重庚—34圉—35励—36恒—37猷—38列—39瑀—40需—41炳—42炬—43施—44彊—45缁—46豫均—47貞—48丽—49生—50乙—51重兴—52世良—53允维—54元德—55南星—56赞—57敷—58道建—59日遠—60烈—61文晋—62仲—63广—64晉—65产—66羽—67元—68乡—69祐—70德—71革—72相—73甤—74祚—75统—76将—77淹—78中—79偃—80德行—81道兴—82宏庆—83法耀—84善缉—85竸—86歳朗—87宏秦—88勅—89国钦—90錀—91奇珍—92无灝—93忻—94大丰—95琳—96元房—97宇—98嵩—99思宏—100龉—101本直—102全—103废—104印奎—105腾一106逢辰—107朝四—108志宗—109自兴—110永怀116世漋公淹公由塘上迁柴棚〔江西省都昌县周溪镇柴棚村〕112世义四公由瑶山〔属安庆〕迁塘上106世逢辰由正观门迁横山宕〔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墩镇横山村〕104世印奎字长公生建炎丁未〔1127年〕迁安庆正观门娶祁氏子三,腾一、腾二、腾三、101世本直由清溪迁江西省都昌县瑶山〔属安庆〕1052年本直生于皇祐壬辰,1087年元祐丁卯,35岁任鄂州知府,102世全生于元丰己未〔1079〕,本直27岁生子全公。
103世废生崇宁丙戌〔1106年〕、全公27岁生废公,104世印奎公生于建炎丁未〔1127年〕,废公48岁生印奎公全国各地江氏字一、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墩镇横山村江氏(友善堂)字辈:逢辰公106、朝四107、志宗108、自兴109、永怀110、子111、伯112、文113、东114、之115、一116、世117、守118、汝119、嘉120、猷121、福122、庆123、从124、天125、锡126、忠127、厚128、贻129、谋130、远131、诗132、书133、永134、泽135、长136、以137、斯138、绵139、历140、代141、继142、绪143、愈144、遐145、昌146、秩147、纪148、在149、敦150、伦151、承152、宗153、惟154、积155、德156、修157、齐158、可159、法160、传161、咸162、曰163、增164、鸿165、业166、家167、胜168、兴169、万170、代171、孝172、义173、喜174、善175、良176、国177、泰178、民179、安180、乐181、柱182、峰183、大184、显185、扬186。
中华姓氏堂联

中华姓氏堂联林氏堂联:九龙新世第,十德旧名家。
丁氏堂联:凫游家池水化鹤归辽乡卜氏堂联:钜野振家声,续署乌罗,文学渊源东鲁重;杭川为牧守,疆开太古,风规道理西河传。
马氏堂联:绛帐家声远,铜标世泽长。
上官堂联:天水家声远,上官世泽长。
文氏堂联:信国昭日月,潞公品圭璋。
方氏堂联:正学家声远,壮猷世泽长。
王氏堂联:三公槐树,一甲梅花。
车氏堂联:京兆家声远,萤照世泽长。
毛氏堂联:风雅诗宗第,洁廉世望家。
邓氏堂联:东汉家声远,南阳世泽长。
石氏堂联:万石家声远,双莲世泽长。
龙氏堂联:日射风平第,星交龙宇长。
古氏堂联:勇冠鲁齐,名扬东汉。
冯氏堂联:文武世第,道德家声。
卢氏堂联:德为师表,学乃儒宗。
叶氏堂联:冠裳累叶第,科甲榴花香。
丘氏堂联:渭水家声远,河南世泽长。
包氏堂联:秉政清廉第,执法严峻家。
艾氏堂联:陵邑新世第,天水道脉长。
江氏堂联:文擅家声远,正阳世泽长。
汤氏堂联:铭盘世德,理学家声。
池氏堂联:西平旧居远,垣河流源长。
许氏堂联:高阳世泽,洛水家声。
刘氏堂联:藜阁家声远,彭城世泽长。
吕氏堂联:岳阳仙家,渭水耆英。
朱氏堂联:汉代名臣长,宋朝理学家。
华氏堂联:清平夙称康直,攻守令仰云龙。
危氏堂联:声振江南长,名登天府家。
邬氏堂联:世袭将军长,名贤双冠家。
孙氏堂联:金声播誉,良史传名。
阮氏堂联:竹林家声远,陈留世泽长。
江氏堂联:歙邑源流远,平阳世泽长。
沈氏堂联:修文彦士,匡正名贤。
巫氏堂联:治勤戴星,功称息警。
李氏堂联:西平世长,北海名家。
严氏堂联:楚辞章句长,沧浪诗话家。
杨氏堂联:四知门第,弘农世家。
连氏堂联:赋笔见称,连陂存爱。
苏氏堂联:眉山世第,武陵名家。
何氏堂联: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
邹氏堂联:尊亲家声远,仁厚世泽长。
余氏堂联:四谏家声远,三台世泽长。
吴氏堂联:渤海家声远,吴山世泽长。
陈氏堂联:妫水源流远,太邱世泽长。
张氏堂联:金鉴千秋长,青钱万选家。
宋氏堂联:西河源流远,京兆道脉长。
杜氏堂联:兆陵世泽,杜甫家声。
中国姓氏大全标准版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中国姓氏大全标准版一、中国姓氏的来源中国人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就有"姓"了,是跟母亲的姓."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如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
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后来儒家用伦理解释了这一条。
二、中国姓氏大全中国的姓氏到底有多少呢?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如先秦时期的姓氏书籍《世本》收入18姓875氏,尽管其中有些姓氏没有留传下来,但绝大部分都使用至今。
两汉以后,一些新的姓氏和由少数民族汉化改姓而来的姓氏大量涌现,唐代初年编修的《大唐氏族志》收录293姓;唐代中叶人林宝编撰《元和姓纂》,收入姓氏1233个;中国古代幼儿启蒙读物中的百家姓是北宋时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
宋朝人撰著《通志·氏族略》和《姓解》,分别收的姓氏为2255和2568个。
此外,明朝人陈士元所《姓觿》一书,收录姓氏3625个;王圻撰《续文献通考》,收录姓氏4657个。
中华百家姓氏对联大全

豫章世泽; 郯国家声。 豫章世泽; 吉水家声。 豫章世泽; 麟阁家声。 豫章世泽; 粤海家声。
屈氏
茶园世泽; 临海家声。
孟氏
平陵世泽; 亚圣家声。
金氏
彭城世泽; 後溪家声。
茅氏
西山世泽; 东海家声。
武氏
太原世泽; 文水家声。
房氏
清河世泽; 梁国家声。
欧氏
庐陵世泽; 渤海家声。 平阳世泽; 南溪家声。
四画: 四画: 方氏
河南世泽; 忠孝家声。 河南世泽; 六桂家声。
文氏
雁门世泽; 蜀都家声。 雁门世泽; 吉水家声。
王氏
三槐世泽; 五桂家声。 三槐世泽; 两晋家声。 三槐世泽; 五福家声。
车氏
临湘世泽; 京兆家声。
毛氏
西河世泽; 姬水家声。
邓氏
南阳世泽; 东汉家声。
孔氏
至圣世泽; 东鲁家声。 素王世泽; 北海家声。
雍氏
简州世泽; 京兆家声。
紫氏
平阳世泽; 霍国家声。
蒙氏
安定世泽; 传德家声。
十三画: 十三画: 虞氏
南京世泽; 北阙家声。 南京世泽; 金陵家声。 陈留世泽; 雍国家声。
鄞氏
仙溪世泽。 闽越家声。
蒋氏
乐安世泽; 蜀都家声。
蓝氏
汝南世泽; 莆郡家声。
詹氏
武彝世泽;
河间家声。
赖氏
颍川世泽; 松阳家声。 秘书世泽; 好古家声。 松阳世泽; 秘庆家声。 松阳世泽; 臣庆家声。
欧阳氏
北洲世泽; 渤海家声。
九画: 九画: 洪氏
敦煌世泽; 连庆家声。 敦煌世泽; 兴化家声。 敦煌世泽; 渭水家声。 敦煌世泽; 梅溪家声。 敦煌世泽; 海国家声。
宗祠通用对联(注解)

宗祠通用对联(注解)宗祠四字通用联:长绵世泽;丕振家声。
长绵:亦作“緜长”。
1.延续久远。
南朝梁庾肩吾《谢赉林檎启》:“丹徒故苑,岁绵长而不见;岷山旧植,路重阻而来难。
”《西游记》第十一回:“普諭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
”《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如大清歷数绵长,延臣寿命,臣当益加勤勉,谨保终始。
”世泽:祖先的遗泽。
主要指地位、权势、财产等。
语本《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明吴承恩《挽陈拙翁》诗:“龙楼动褒表,世泽正丕丕。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余既识其前后岁月,而慨夫能守世泽之难也。
”丕振:.大力振兴。
《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乃不思大展经纶,丕振旧业,以光先人之绪。
”家声:家族的名声。
衣冠百世,俎豆千秋。
衣冠:指世族;士绅。
《后汉书·羊陟传》:“家世衣冠族。
”百世: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俎豆:1.祭祀,宴客用的器具。
《史记孔子世家》::“常陈俎豆,设礼容。
”2.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范晔《后汉书祭遵传》:“虽在军旅,不忘俎豆”。
清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故著之独详,亦以见公(袁可立子袁枢)得俎豆於孔庭者非诬也。
”千秋:岁月久远。
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春秋:一年,四季. 《诗•鲁颂•閟宫》“秋匪解,享祀不忒。
”匪懈:(念:fěi jiě)今作“匪解”。
不懈怠。
即:不松懈懒惰。
《诗•大雅•烝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郑玄笺:“匪,非也。
”孔颖达疏:“早起夜卧,非有懈倦之时。
”《汉书•宣帝纪》:“夙夜兢兢,靡有骄色。
内省匪解,永惟冈极。
”继序:继绪。
谓承继先代功业。
《汉书•礼乐志》:“乐终产,世继绪。
”《诗•周颂•闵予小子》:“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毛传:“序,绪也。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晋宗庙歌》:“明明烈考,丕承继序。
”唐韩愈《扶风郡夫人墓志铭》:“惟宗庙之尊重,继序之不易。
”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昭假:向神祷告,昭示其诚敬之心以达于神。
【最新文档】关于江的对联-推荐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江的对联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有关江的对联,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关于江的对联月色如故;江流有声长江此天险;中国有圣人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化菊东篱下;种桑长江边去帆疑峡走;卷浪骇江飞风采三秋明月;文章万里长江凌万顷以茫然;障百川而东之白荻波光当岸绕;黄梅山色过江来闭户自停千里足;隔山人起半间堂长江后浪推前浪;盛世前贤让后贤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长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难报三春晖长江绕廊知鱼美;小轩临水为花开长江万里烟波阔;大漠三荒日月昏长江万里烟波阔;寒月一钩客梦闲大地迎春红日照;长江破浪白帆飞山势西分巫峡雨;江流东压海门潮天入长江生远浪;风吹落木下清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雨藏山客来久;长江接天帆到迟涉长江波传边塞讯;跨黄河信寄岭南情三峡连亘长江七百里;五岳分屹中华四面峰三峡连亘长江七百里;五帝传承华夏数千年巴蜀荆楚之间奇哉有此;元白苏黄而后游者为谁宝玉黛玉都是红楼妙玉;湘江乌江皆为中华长江豪杰已去空留桃园佳话;故国不在但看长江东流长江滚滚浪花淘尽千秋功罪;大漠茫茫明月照空万古恨愁古代对联一、清同治中,有布政使王文勤,遇事多无定见。
由湖南巡抚吴元炳,为政专好闲谈。
属吏苦之,为撰一联云:王不出头谁做主?吴虽有口只谈天。
上联讽刺王(“主”字不出头),下联讽刺吴(“口”下一“天”为“吴”),令人哑然失笑。
二、旧时一穷书生好打抱不平,为此得罪富绅,被压公堂。
县官知其为人,想找个理由将其释放,便言“吾出一联,能对则免罪”,出句云:云锁高山,哪个尖峰得出?言下之意,你在我管辖之下,不是随便可以出去的。
书生见壁洞透进阳光,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