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石城县河东村菩萨出神
赣州十大特色小镇

赣州十大特色小镇你是不是想过有一天,背着背包、坐在火车上牵着心爱的恋人的手,向着安静美丽的小城动身,江西赣州有哪些小镇是值得去的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赣州十大特色小镇,希望对你有帮助。
赣州十大特色小镇赣州特色小镇一、赣州市七里镇梧桐树下,晚风微凉七里镇是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下辖村,赣州城东部的贡江水面,清波涟漪,七条山脚一字排开,斜插江边,分开七条水路,犹如七条大鲤鱼戏嬉抢水上行。
“鲤鱼”对岸,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赣南著名古镇——七鲤镇。
赣州特色小镇二、安远三百山镇絮闲情论轶事,三百山下三百山镇位于安远县东南部,因所辖三百山风景区得名。
东北部山峦重叠,新田河自东向西南入境。
有公路西北至镇岗圩接老安公路。
虎岗村分布有温泉群,现属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景区。
赣州特色小镇三、上犹县营前镇梧桐树下,晚风微凉营前镇,隶属于江西赣州市上犹县管辖,是江西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赣州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最著名的旅游景点——齐云山,齐云山上观沧海、俯瞰大好河山、山顶云海日出、穿越原始森林、穿越灌木丛林、穿越10km长高山山顶草原,也是野营、摄影、徒步驴行、山地自行车越野等绝佳地点。
并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户外运动、徒步爱好者及驴友前来征服。
在营前流行这样一句话:“不上齐云山非驴友”。
赣州特色小镇四、南康区唐江镇头唐江,二营前唐江镇,位于赣州市南康区中部,唐江历史悠久、商贸兴盛,民间素有“头唐江、二营前”之美称,享有“小赣州”之美誉,为江西省四大历史名镇之一,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系大赣州重点卫星小城镇之一。
赣州特色小镇五、宁都县小布镇闲来思佳,困时品茶小布镇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小布岩茶被评为江西五大名茶之一和赣州市创新名茶,并荣获国际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饮料博览会”上获得优质新产品奖;1994年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小布镇有始建于清朝嘉庆18年的万寿宫,是除南昌万寿宫外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庙。
关于家乡真君庙的考证

关于家乡真君庙的考证关于家乡真君庙的考证在我家乡有个真君庙,又叫万寿宫和妙济仙宫,每年的七月末至八月中都会举行庙会,本地人以及宁都、石城等邻县的乡亲纷至沓来,热闹非凡,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今那一带已成为新农村建设试点。
上高中以前,我几乎每年八月都会去凑凑热闹,因为我有个亲戚住在附近,而那一带又非常好玩,所以每年去了以后,除了虔诚拜佛之外还会在亲戚家住上一两天。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疑问:为什么那么偏僻的一座小小的寺庙会有这么多的香客,据说还挺灵的。
这个疑问直到最近才算彻底弄清。
前几天,和洋法聊天的时候说起最近禾丰镇出现的一条大蛇,现在被传得神乎其神,传说始于禾丰镇正在进行的一项路基工程,有一天晚上铲车司机梦见一条巨蛇和他说话,叫他明天暂停推土,两天之后它就要走了,否则势必伤害它。
司机起床后和老板谈起这个奇怪的梦,却被老板训了一顿,说他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胆小如鼠,最后还是被迫上工。
谁知在堆土过程中却真的出现了一条200多斤重的巨蛇,被他当场截为三段,而几天后,铲车司机竟莫明其妙的死了。
听说此事还被于都电视台报到过,我希望尽快知道这件事情的真假。
知情者若能提供线索,在下不胜感激。
人们纷纷传说,此次禾丰的水灾,必是妖精作怪。
洋法说到这里,我便听不去了,世上哪来的妖精,他说“热”龙精你应该听过吧,以前被关在南昌的枯井中,还有部队把守,现在似乎逃了。
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挺有趣的故事,于是我叫他详细说说,这才知道原来这个故事在我小时候就听过。
故事的主人公是真君老爷和“热”龙精,传说他们二人原是三载同窗,后来有一次“热”龙误吃蛇蛋后变成“热”龙精并扬言要水淹江西,许真君听后开始学法,并在观音的帮助下收服了“热”龙精,并关在南昌的一口枯井之中。
真君老爷原名许真君,就是现在黄屋乾真君庙里的神仙。
接着我问他这个庙有多久的历史了,他说该有几百年了吧,现在庙里还有一座石门楼被当作文物加以挂牌保护。
听了这个故事,我开始在网上搜索有关“热”龙精与许真君的资料,不料,网上没有任何关于“热”龙精的资料,至于许真君,我初步认为他可能就是四大天师中的许逊。
赣州三十六街七十二巷宋城文化历史精编

赣州三十六街七十二巷宋城文化历史精编本帖内容出自新浪微博:/u/2519699620! g" R. ^1 E# E/ o6 A6 `3 t9 g# V0 X7 o C* r7 S5 U/ n& O& r! K36街之江东庙街:北起大公路,南至厚德路,今健康路中段,今赣四中处,街以庙名。
江东庙又名圣嘉济庙,祭祀秦人石固——护国嘉济江东王,江东王信仰起源于赣州,传播至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道藏中存明宋濂《赣州圣济庙灵迹碑》一文。
四中前身为民国赣南中学,创始人为同盟会员革命家孔绍尧/view/3527473.htm。
今仅剩工商银行支行仍以此庙为名。
" U1 C7 e+ Q" N* P《爱莲说》作于赣州#赣州书院#之爱莲书院:清同治二年开设在督学试院古爱莲池遗址,位于东溪寺巷赣五中后,城墙下。
光绪廿八年废科举改为县立高等爱莲小学。
北宋嘉佑六年周敦颐任虔州通判,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在水东玉虚观办濂溪书院,讲授太极图说,庆历二年兴国知县程珦慕名将程颐,程灏二子送往拜师聆教,开宋明理学风气之先。
#赣州十最#之营角上的嘴:旧时营角上属于府城南郊,居民多为船家渔户的水上人家,平时男人们出水跑江湖,回来后便把一路沿途听到的消息,故事,逸闻趣事说与女人与孩子们听,久而久之营角上的妇孺们便习惯性喜欢议论传播甚至搬弄张家长李家短,以嘴出掉了名,过去讨媳妇,若是营角上的女人则断不敢娶。
老赣州知名酒家知多少:六合铺的宾谷馆,梁屋巷的群仙楼,建国路的章贡楼,均井巷的民志酒楼(营业至90年代,后迁卫府里),曾家巷的中山酒楼,九曲巷的张万盛酒家(后迁南京路),北京路的爵禄饭店,还有岭南酒楼,广东酒楼,金陵酒楼,时鲜楼,四海楼,桂花楼,不夜天等等。
#36街#之鸳鸯桥街:此街位于今厚德路中段,东至小南门,西止健康路,南通大井头,花园里.旧时此地为田塘低洼之地,有鸳鸯桥一座(解放前后仍在).因地处笔峰山(赣一中)庙宇林立繁华地带,故有许多男女香客借上香许愿之由在此鹊桥相识约会,渐成媒妁之市,为人牵线搭桥,成鸳鸯之喜.是男女光棍与媒婆的集结地。
上饶灵山——精选推荐

上饶灵⼭⼭风景名胜区地处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灵⼭被道家书列为“天下第三⼗三福地”。
据清同治⼗⼀年的《上饶县志》所记,灵⼭共有72座⼭峰,主峰海拔1496⽶。
⼭中还有⼭鸡、鲽鱼、⽯⽿等名贵动植物及钽、铌、重晶⽯、锌、铁等地下资源。
历代名⼈王安⽯、⾟弃疾、韩元吉等对灵⼭多有赞美。
现代⽂学家冯雪峰,1941年曾作《灵⼭歌》抒发胸志。
上饶灵⼭风景名胜区地处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北部,东邻⽟⼭县,西界横峰县,北接德兴市。
因灵⼭⼭脉连绵起伏犹如⼀位侧躺着⼊睡的江南美⼥⽽被世⼈赞誉为“睡美⼈”。
2006年10⽉,灵⼭被江西省⼈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积为160平⽅公⾥。
2008年5⽉,上饶县启动了灵⼭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景区规划总⾯积为101.5平⽅公⾥。
2009年12⽉,灵⼭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功。
灵⼭位于上饶市中⼼旅游区域,⾃然环境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是道、佛⼆教圣地,道教书列天下第三⼗三福地,是⼀个集度假休闲、观光体验、宗教朝觐为⼀体的⼭岳型风景名胜区。
灵⼭风景名胜区横亘于上饶县北部,跨越茗洋、湖村、清⽔、汪村、⽯⼈、望仙、郑坊、华坛⼭等乡镇,西界横峰县葛源镇,北与德兴市饶⼆镇接壤,距上饶县城和上饶市25公⾥,坐落在上饶市中⼼旅游区域,距离三清⼭85公⾥,圭峰90公⾥,龙虎⼭155公⾥,武夷⼭121公⾥,地处三清⼭、圭峰、龙虎⼭和武夷⼭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间,是四⼭辐射的交织点,浙赣电⽓化铁路、沪昆⾼速公路、320国道可达。
整座灵⼭属侵蚀构造的中低⼭地貌区,主脉海拔1000⽶~1400⽶,地形陡峻。
受海洋性⽓候影响,⽓候温和,年积温在3600℃~4800℃之间,平均⽓温15℃左右。
⾬量充沛,年降⾬超过2000毫⽶,地表⽔和地下⽔资源丰富,形成了槠溪、茗洋河、⽯⼈溪、望仙河等8条溪涧和龙泉、珍珠泉、天泉等上百处名泉。
年平均⽇照时数达1939.5⼩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0647.6卡/平⽅厘⽶。
潮汕各路神明的故事来历

潮汕各路神明的故事来历潮初一十五拜的天公便是玉皇上帝。
玉皇上帝是主掌自然万道的自然之尊,掌管天地间一切的神明之一,从上古神明演化而来,不仅在潮汕,在福建、台湾、四川等地都有这样的民间信仰。
潮汕人对拜天公格外重视,这是大年初一要祭拜的第一个神。
正月初九是天公诞,虔诚的人可能远行出门都会给天公烧一炷香。
天地父母天地父母便是天父和地母娘娘。
天父即天公,地母即后土娘娘。
小时候看西游记,自然而然的认为玉皇大帝的妻子就是王母娘娘。
但其实王母和玉帝是同事并非夫妻,也非母子。
玉帝是统领三界的主宰,代表是最至高无上的皇权。
而王母娘娘则只是掌管瑶池的,和玉帝压根就不搭边。
而且,王母娘娘出生比玉帝早很多,他们压根就不是同一时代的神仙。
皇天后土,玉皇大帝只有一个妻子,那就是后土娘娘。
他们只掌管天下和地上的事,天下天气农务百事,地上地土动工千喜,一般乡里的供奉的天地父母要上五支香,因为南辰星君北斗星君都各一支。
佛祖公佛祖公便是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在北方叫真武大帝,或是元天上帝,是掌管北方和皇帝的保护神,也是佛教里的开心罗汉。
穿黑袍持黑令武帝冠七星剑踏龟蛇。
他在玄武山开肚取出肠胃化作龟蛇,开肚的剑和剑鞘化做周公和桃花。
一般拜佛祖公都是五支香,三支佛祖,龟蛇各一,或是佛祖龟蛇周公桃花各一。
佛祖公只能拜素的,每年年头玄武山都有很多人去拜,玄武山的老殿里有武当山的香火。
三山国王潮汕的每个乡都有地头老爷,也就是三山国王。
三山国王原是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北面的三座山——独山、明山、巾山的三位山神,是真真正正的潮汕本土自产神明,每年二月廿五就是三山国王圣诞,也就是大王爷的生日和三位国王的成道日。
"三山国王"肇迹于隋、显灵于唐、受封于宋。
自唐朝开始,三山神就成为当地山神,潮人对三山神普遍顶礼膜拜,每年都要定期祭祀三山神,其职能以禳灾纳福,为一般民众服务为主。
妈祖之海神娘娘“海上女神”妈祖并不是住在南海而得名,而是她常在海上救人而得名。
兴隆庙神像的来历

兴隆庙神像来历的传说兴隆庙位于石城县大由乡濯龙茜坑,与本乡水南毗邻。
此庙香火鼎盛,经久不衰,耐人寻味。
有人要问,为什么百姓对兴隆庙如此神往,庙中塑的是何路神仙?且慢慢将原由说来。
话说汉朝皇帝刘邦阴灵,邀请宋朝忠臣杨七郎夜游江西。
一日,来到石城大由濯龙茜坑坑口。
刘邦尽情观望,大吃一惊,此处是双筷箝蹄,双溪汇合,双桥交耳,樟树青绿之地。
刘邦和杨七郎贴耳交语,意下想在此安居。
再说刘邦阴灵向福建汀州闲游,一日,来到一个村庄,忽听庄内有凄惨的哭声。
刘邦摇身一变,成为白须老翁,便问洗衣村姑,方知庄内有一位忠厚老实的大富翁张百万丧了独子。
白须老翁手扶拐杖,飘然遁入大厅,见过张百万,问其缘由后,对百万说:“我来救他。
”张百万连忙跪下,说:“如若您能救得吾儿,家中财物各分一半。
”白须老翁掀开上衣,在身上摸出一个黑团,送与孩儿嘴边,用水灌入肚中。
片刻间,孩儿便睁大眼睛,张口便叫:“我好饿啊!”喜得张百万合不上嘴,口口声声感谢白须老翁救命之恩,要将家财分一半与他。
老翁自我介绍说:“我是汉朝皇帝刘邦,今日暗来贵庄,便称我为‘暗神’吧!至于报答的事就别提啦!只需你塑两尊神像,一尊是我(暗神刘邦),另一尊是杨七郎。
再做一座神龛,一张神桌,两台神轿,于明年正月前送往江西石城兴隆庙。
从此,可保你全家平安。
暗神反复叮嘱说:“别寻错地方,是双溪汇合,两桥交耳,伴有茂樟之处。
”话完,白须老翁飘然而去。
时值冬季,张百万依照暗神吩咐,找来刘邦和杨七郎画像,请来技艺高超的雕像手,将两位神像和神具全部准备完毕,又请来十位青壮年,带上吹鼓手,从福建长汀出发,往江西石城兴隆庙而来。
正当走到大由濯龙庙子潭天一寺时,遇一老者,问及兴隆庙处地时,老者便道:“右后便是陈家庄,陈家庄名马面排,马面排进一百米,双桥双溪胜蓬莱,仙阶之上兴隆庙,安得两神福运开。
”各位尊长,这位老者是谁?那就是暗神神灵啊!张百万按老者指点,来到兴隆庙。
观察其地形地貌,惊喜道:“好山好水真福地也!”他将兴隆庙进行扩建修缮,将庙前庙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择古历正月初六黄道吉日,给暗神和杨七郎点光入龛。
石城风光:如日山普照禅寺

如日山普照禅寺普照禅寺位于县城西北20华里的如日山。
如日山原名高寨,山顶原名高灵峰。
后因传说山顶庵中有一玉牌(日晷)能随日而转,故而更名。
该山地处石城与宁都交界处,其北、东、南三面属石城,分别为原琴江镇桐坪、丘坊和沙塅辖地,西面为宁都县田埠乡金钱辖地。
高岭峰上古有佛寺,名高灵峰庵。
清乾隆十年(1745)《石城县志》载:“高灵峰庵,城西二十余里高寨,明万历间僧性期开创,国朝(清,下同)康熙十七年(1678)僧寂俦重建,雍正九年(1731)僧照苏募新”。
道光四年(1824)《石城县志》亦载:“城西二十余里高寨,明万历间僧性期赁桐坪白十三郎之基建造,国朝雍正九年山主白姓重建”。
康熙至雍正间又建一道观,有大师余本来在此修炼传教,一时门徒甚众。
多次修建,佛道同存,故有上、中、下三寺庙之说。
明清以来,该处曾出过惠显、了凡、德勤三为佛门宗师,正静、慈惠、法登、修城等名僧曾先后在此担任主持。
清末民初,一度为罗祖教染指,后经能良、能祥等高僧拨正,并更名如日庵,重为佛寺。
新中国成立后,寺中仍有常住数人,耕田自给,护持香火。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僧尼被逐下山,佛寺被毁。
“文革”结束后,宗教活动逐渐复苏,1979年7月石城名僧仁善法师率众徒来此,结茅而居,设坛弘法,同时四出奔走,广集资金,重建佛刹。
1980年建成大殿及生活用房数间。
1984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开放寺院。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为题写“如日山普照禅寺”寺名和“大雄宝殿”匾额。
在此期间,接受外地捐助,寺院得以开展大规模建设,1982年冬,上海余启鸿捐资安装山下桐坪至寺电路,提供了寺中照明、施工用电。
1984年新加坡佛协总会会长宏船法师、陈丽华居士、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圣一大和尚等先后捐巨资扩建寺宇。
1986年赣州地区交通局支持修通桐坪至寺公路。
翌年,上海郑颂英居士提议创办图书室,并首披捐书100多种。
随后广东何泽霖、福建广化寺、上海寺佛协、香港智恒法师等亦纷纷捐赠,乃建成藏书300多种的图书库。
石城屏山功夫艺术表现特征赖建华

石城屏山功夫艺术表现特征赖建华发布时间:2021-09-14T02:46:18.011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7期作者:赖建华[导读] 屏山功夫以拳术、械技、凳功等功夫为主,注重武德修养,习武多为强身健体、自卫防身,功夫高者则开坛授徒,偶有以走镖为生者。
江西省石城县文化馆 342700摘要:石城屏山功夫具有完整的一套技法和训练体系,并融合了其他门派的理念、技法和训练的方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两教三门”,两教即凤阳教、少林教,三门即陈姓、黄姓、赖姓屏山三大姓习武群体。
屏山功夫以拳术、械技、凳功等功夫为主,注重武德修养,习武多为强身健体、自卫防身,功夫高者则开坛授徒,偶有以走镖为生者。
关键词:屏山功夫;艺术;表现;特征一、地理位置及环境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之东南,赣州之东北角,地处闽赣两省武夷山脉中段西麓。
东毗福建省宁化县,南抵福建长汀及本省瑞金相邻,西与宁都接壤,北和广昌相连。
屏山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西南,镇政府驻地距离县城17公里,东连珠坑乡,南与横江镇、龙岗乡、大由乡相接,西邻宁都县固村镇,北靠琴江镇。
琴江河自北向南贯穿境内。
地形狭长,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平坦,南北长17公里,东西宽11公里,总面积113.2平方公里。
屏山人全部为客家人,崇文尚武,耕读传家,习武自保。
二、石城屏山功夫的形成及历史文化背景石城县境内多山,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历史上兵匪相加,历代不绝,屏山人遂以习武自保。
屏山功夫很受欢迎,自古以来练习者众,具有自己完整的一套技法和训练体系,并融合了其他门派的理念、技法和训练的方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拳术套路。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为石城场,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建县。
《石城县志》载,南唐赖滔任御前指挥使、大将军。
《长溪赖氏九修族谱》载,赖滔945年告老还乡后,鼓励族人练习武艺,从此屏山长溪村民习武蔚然成风,“三岁小孩都会三下打”,先后出过多名武举人、将军和武术界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东村之菩萨出神
在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无论是哪个乡镇每年在阴历元月都会有菩萨出神的传统活动,雷打不动。
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晴空万里的天气,都会如期进行。
菩萨出神于每家每户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故而每家每户都极其重视菩萨出神。
在科学解释有限的情况下,信奉神佛也是无可厚非的。
希望天上的神和佛保佑家人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人丁兴旺。
庄稼人则大多希望今年可以风调雨顺,获得大丰收。
并不知道其他的省市,县城是否有菩萨出神的风俗,但是石城县的每
一个乡镇都有菩萨出神。
现在则以河东村为例,简单介绍菩萨出神,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石城县的风俗人情,更多的了解地方特色,能够使独具特色的风俗得到传承和发展。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以重视,保护好地方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区域文化,做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当然,因时间,个人能力等因素有限。
其间难免有措辞不当等问题,但是希望能够指出并加以指正。
----题记
溯历史
对于这一块,真真了解的少。
据一个将近90岁的老人家说有大约600年的历史,中间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
停止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继续之前的习俗-菩萨出神。
是不是真的有600年的历史,还需要进一步的考究,我并不敢下论断。
只求尽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记事程
一、净身
在正式开始菩萨游行之前,不可或缺的是为菩萨净身,通俗来说就是洗澡。
洗去菩萨身上的灰尘等,其寓意想必在于:过去一年不好的都将随着尘土的消失而消失,希望来年能够心想事成,好事多多。
老官庙(地方寺庙之称)中有两尊大菩萨,似乎称不上佛,一尊玉皇大帝像,五尊小像。
而庙里一般都以两尊大佛为尊,玉皇大帝仅次之。
净身说的是为两尊大佛净身,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为其更衣。
两尊菩萨分为一男一女,也就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协调之说。
而按照男女尊卑思想,估计是先为男菩萨更衣,其次是女菩萨。
不过我也不敢下论断,因为完美的避开了净身过程,实在是有愧各位,但是一定会将净身过程的相关照片等补齐。
其余的像则没有穿衣程序。
但是每个像都会离开自己的神位,固定到即将
出神的位置。
一、出神
组成
两尊大菩萨,六尊小像,
“玉皇大帝”之外,还有一群小
朋友拿着红旗,“肃静”“回避”,华盖,香炉,笔,刀斧等
等难以名状的“神器”。
而我认为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则是“金童玉女”。
他们由当
地人家的小朋友选出,
具体怎么选就不得而
知,但是也不复杂。
一般选择年纪小
的小朋友,似乎是
8-9岁,也不固定。
但是一定会考虑重量偏小的的,免得抬他们的叔叔辛苦。
他们穿着已经准备好
的服装,两个人互相绑着,以防意
外。
每个人都拿着不同的东西,都
会有一个用来接受食物的容器,或
是竹篓,或是简单的袋子。
食物则
一般是瓜果,花生。
他们也一般靠
近菩萨,跟着菩萨一起“受敬”。
还有两个奏乐队伍,一个是由鼓、锣、笛子等组成的乐队,另外一个是以大号、小号等相对比较洋气的乐器组成的乐队。
出庙
等到菩萨穿衣完毕以及各事准备完毕的情况下,就即将菩萨出神。
通常情况下是在上午八、九点出发。
出发之前庙里会有人鸣钟,直到出庙。
此时庙里还需要放鞭炮。
河东村的菩萨第一个经过的地方则是街子上(河东村的一个地名),街子上的人则会在菩萨到达之前准备好一张桌子,桌子上回摆设有水果盘,一只完整的煮熟的鸡,一对蜡烛,插有点燃香烛的台子,以及较长的鞭炮。
这些东西都是家家必备,菩萨一至,便立刻放鞭炮。
当然,不读不说的是:精力充沛、活泼可爱的小朋友通常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因为持的“神器”轻,并且菩萨需要“受敬”,所以通常在队伍的最后面。
理论上呢,小朋友实际充当虾兵蟹将的角色,应该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据说理事会有一年确实想这么做来着,但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最后因为也实在管不了就这能任之。
这些东西通常情况下是由
家里的母亲准备,父亲通常情
况下是担任点燃鞭炮的角色。
鞭炮在燃放的时候,此时
母亲就会手持一些点燃的香烛敬佛。
二、受敬
受敬的对象有两尊大菩萨、五尊小菩萨、“玉皇大帝”、“金童玉女”。
菩萨和“玉皇大帝”则受“香敬”,“金童玉女”则是受“食敬”。
手持香烛的人首先拜三拜,再将手中的一只香烛插到菩萨附位
香,则会从已有的香中
拿一只,可称之为“一
物换一物”。
在没有的
情况下,则只上香。
从菩
萨处得到的香烛则会插在家中的灶台,或者门口。
“金童玉女”则接受“食敬”。
所到地方的人会将家中已经准
备好的食物,放到相应的地方——竹篓、袋子。
而他们也无需客
气,只需要接受便好。
三、打赏
之前也说过有一些小朋友之所以会拿着东西跟着菩萨出神,很
大一部分是因为有
打赏。
除了小朋友,还有菩萨之“轿夫”也会有打赏。
根据自己
的角色的不同,每个人受到的打赏也不等。
估计10——100元的
浮动,但是也不确定。
比如大菩萨的“轿夫”比小菩萨的“轿夫”
的打赏要更加丰厚。
四、归庙
在“受敬”完毕时
候。
则所有的菩萨要归
位,和出庙一样,也
需要鸣钟,归庙的程序
没有出庙时那么复杂。
但是也是先从大菩萨
开始,然后是“玉皇大
帝”,接着是小菩萨,最后是“回避”“肃静”等。
五、上香
在诸位“大神”即将归位之时,就会有很多村民带着香烛、蜡
烛、鞭炮来庙里上香,即“祈福”“许愿”。
此时庙里便是灯
火辉煌,很是壮观。
六、福利
在菩萨归庙完毕之后,通常大菩萨的“轿夫”、音乐“打手”、
捐钱过一定数
量的村民会在
庙中或者寺庙
的附近吃饭。
没
有规定一定要
到,都取决于个
人。
当然也会有
很多人去,因为
都带着虔诚的敬佛、敬神之心,无一例外的赋予这场饭其他的寓意。
结语
河东村的菩萨出神的流程就差不多如此。
其间因为个人能力问题,描述的不够详尽,有愧各位读者。
但是,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点
努力,能够对这一地方风俗的发展有一点点帮助。
注:文字上所说的地方和图片的地方不一定相同。
由于个人缺乏专业摄像技能和编辑图片能力,所以有些图片不太清楚,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