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 化学反应与能量强化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反应机理分项训练(新高考解析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反应机理分项训练(新高考解析版)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反应机理1.(2022·浙江卷)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下表: 物质(g)O H HO HOO2H2O22H O2H O能量/-1kJ mol ⋅ 249 218 3910136-242-可根据22HO(g)+HO(g)=H O (g)计算出22H O 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1214kJ mol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H 的键能为-1436kJ mol ⋅ B .2O 的键能大于22H O 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 C .解离氧氧单键所需能量:22HOO<H O D .-1222H O(g)+O(g)=H O (g)ΔH=-143kJ mol ⋅ 【答案】C【解析】A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H 的键能为218×2=436-1kJ mol ⋅,A 正确; B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O 的键能为:249×2=498-1kJ mol ⋅,由题中信息可知22H O 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1214kJ mol ⋅,则2O 的键能大于22H O 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B 正确; C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HOO=HO+O ,解离其中氧氧单键需要的能量为249+39-10=278-1kJ mol ⋅,22H O 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1214kJ mol ⋅,C 错误;D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222H O(g)+O(g)=H O (g)的-1ΔH=-136-249-(-242)=-143kJ mol ⋅,D 正确; 故选C2.(2022·湖南卷)反应物(S)转化为产物(P 或P·Z)的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四种不同反应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进程Ⅰ是放热反应 B .平衡时P 的产率:Ⅱ>Ⅰ C .生成P 的速率:Ⅲ>Ⅱ D .进程Ⅳ中,Z 没有催化作用【答案】AD【解析】A .由图中信息可知,进程Ⅰ中S 的总能量大于产物P 的总能量,因此进程I 是放热反应,A 说法正确;B.进程Ⅱ中使用了催化剂X,但是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产率,因此在两个进程中平衡时P 的产率相同,B说法不正确;C.进程Ⅲ中由S•Y转化为P•Y的活化能高于进程Ⅱ中由S•X转化为P•X的活化能,由于这两步反应分别是两个进程的决速步骤,因此生成P的速率为Ⅲ<Ⅱ,C说法不正确;D.由图中信息可知,进程Ⅳ中S吸附到Z表面生成S•Z,然后S•Z转化为产物P•Z,由于P•Z没有转化为P+Z,因此,Z没有表现出催化作用,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D。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全国)NaBH4/H2O2燃料电池具有安全性好、结构紧凑等优点,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的阳离子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电池总反应为:NaBH4+4H2O2═NaBO2+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Na+从正极室移向负极室B.电池工作时,负极室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大C.正极反应为:+8OH﹣﹣8e﹣═+6H2OD.电极上每通过2mol电子,最多有1mol H2O2被还原2.(2024•江西)我国学者发明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甲醛﹣硝酸盐电池,可同时处理废水中的甲醛和硝酸根离子(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Ag电极反应为2HCHO+2H2O﹣4e﹣═2HCOO﹣+H2↑+2OH﹣B.CuRu电极反应为+6H2O+8e﹣═NH3↑+9OH﹣C.放电过程中,O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室传递到右室D.处理废水过程中溶液pH不变,无需补加KOH3.(2024•广东)一种基于氯碱工艺的新型电解池(如图),可用于湿法冶铁的研究。

电解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2Cl﹣﹣2e﹣═Cl2↑B.阴极区溶液中OH﹣浓度逐渐升高C.理论上每消耗1mol Fe2O3,阳极室溶液减少213gD.理论上每消耗1mol Fe2O3,阴极室物质最多增加138g4.(2024•广东)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将在珠江口盆地海域使用,其钢铁外壳镶嵌了锌块,以利用电化学原理延缓外壳的腐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外壳为负极B.镶嵌的锌块可永久使用C.该法为外加电流法D.锌发生反应:Zn﹣2e﹣═Zn2+5.(2024•北京)酸性锌锰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图。

关于该电池及其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B.电池工作时,向负极方向移动C.MnO2发生氧化反应D.锌筒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6.(2024•湖南)在KOH水溶液中,电化学方法合成高能物质K4C6N16时,伴随少量O2生成,电解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时,OH﹣向Ni电极移动B.生成C6的电极反应:2C3N8H4+8OH﹣﹣4e﹣═C6+8H2OC.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pH升高D.每生成1mol H2的同时,生成0.5mol K4C6N167.(2024•甘肃)某固体电解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极1的多孔结构能增大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B.电极2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O2+4e﹣═2O2﹣C.工作时O2﹣从多孔电极1迁移到多孔电极2D.理论上电源提供2mole﹣能分解1mol H2O8.(2024•浙江)金属腐蚀会对设备产生严重危害,腐蚀快慢与材料种类、所处环境有关。

北京日坛中学分校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北京日坛中学分校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 Mg =Mg2++ 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C.Cl-移向负极D.电流由镁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2.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实验装置部分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电流计指示,导线中电流从a极流向d极3.实验室用锌和2 mol·L-1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用锌粉代替锌粒B.用浓硫酸代替2 mol·L-1硫酸C.给硫酸溶液加热D.滴加几滴2 mol·L-1CuSO4溶液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A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I-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氯水,然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C在盛有漂白粉的试管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证明硫酸具有还原性D 将3 LSO2和1 LO2混合通过灼热的V2O5充分反应,产物先通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验证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A.A B.B C.C D.D5.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图甲实验产生气泡的快慢能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B.用图乙装置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可测定反应产生相同气体体积所需的时间C.图乙实验中,如t s内针筒收集到V mL气体,则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tmL/sD.为检查图乙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推进一定距离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6.反应2NO2(g)O2(g)+2NO(g),一定条件下,将N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的建设”。

如图是一种新型“全氢电池”,能量效率可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离子交换膜不允许和通过C.吸附层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D.电池总反应为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描述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片遇稀生成无色气体B.新制氯水久置变为无色C.常温下,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D.明矾作净水剂3.已知:电流效率=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与消耗负极失去电子总数之比。

现有两个电池Ⅰ、Ⅰ,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和Ⅰ的电池反应不相同B.能量转化形式不同C.Ⅰ的电流效率低于Ⅰ的电流效率D.放电一段时间后,Ⅰ、Ⅰ中都只含1种溶质4.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主要利用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焊接铁轨B.用氮气实现工业合成氨C.实验室用溶液吸收尾气D.过量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5.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粗盐提纯B.海水提溴C.油脂皂化D.石油分馏6.反应NO+O2+NO2+H2O→HNO3(未配平)是有多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的化学方程式。

当氧气有1/3被NO还原时,此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A.4,9,24,14,28 B.1,1,1,1,2C.8,9,12,10,20 D.任意值均可7.关于反应4CO2+SiH44CO+2H2O+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是氧化产物B.SiH4发生还原反应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Ⅰ4D.生成1molSiO2时,转移8mol电子8.工业上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实验过程中取样测丙溶液的pH 值,pH 试纸显红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 = H2↑B.联合生产过程中需添加补充Na2SO4C.离子交换膜d 为阴离子交换膜D.每转移0.1 mol 电子,产生1.12 L 的气体乙9.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碳酸锰是制取其他含锰化合物的原料,也可用作脱硫的催化剂等。

一种焙烧氯化铵和菱锰矿粉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菱锰矿粉的主要成分是MnCO3,还有少量的Fe、Al、Ca、Mg等元素②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在浓度为0.1mol/L时形成M(OH)n沉淀的pH范围如表金属离子Al3+Fe3+Fe2+Ca2+Mn2+Mg2+开始沉淀的pH 3.8 1.5 6.310.68.89.6沉淀完全的pH 5.2 2.88.312.610.811.6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研磨”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图1、图2,焙烧氯化铵、菱锰矿粉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净化除杂流程如下①已知几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NH4)2S2O8>KMnO4>MnO2>Fe3+,则氧化剂X宜选择__________A.(NH4)2S2O8 B.MnO2 C.KMnO4②调节pH时,pH可取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5)“碳化结晶”过程中不能用碳酸铵代替碳酸氢铵,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加快反应速率 MnCO3+2NH4Cl=MnCl2+2NH3↑+CO2↑+H2O 温度为500℃,且m(MnCO3):m(NH4Cl)=1.10 B 5.2≤pH<8.8 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解析】【分析】菱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CO3,加入氯化铵焙烧发生MnCO3+2NH4Cl MnCl2+CO2↑+2NH3↑+H2O↑,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氨气、水蒸气,浸出液中含MnCl2、FeCl2、CaCl2、MgCl2、AlCl3等,结合表中离子的沉淀pH及信息可知,浸取液净化除杂时加入少量MnO2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氨水调pH,生成沉淀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加入NH4F,除去Ca2+、Mg2+,净化液加入碳酸氢铵碳化结晶过滤得到碳酸锰,据此分析解题。

高三化学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高三化学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热练(四)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可用Li 2CO 3与SiO 2反应制取吸附剂Li 4SiO 4。

已知:①2Li 2O(s)+SiO 2(s)===Li 4SiO 4(s)ΔH 1=a kJ·mol -1②Li 2CO 3(s)+SiO 2(s)===Li 2SiO 3(s)+CO 2(g)ΔH 2=b kJ·mol -1③Li 2SiO 3(s)===Li 2O(s)+SiO 2(s)ΔH 3=c kJ·mol -1则2Li 2CO 3(s)+SiO 2(s)===Li 4SiO 4(s)+2CO 2(g)ΔH =________kJ·mol -1(用含a 、b 、c 的式子表示)。

答案(a +2b +2c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知,①+2×②+2×③得:2Li 2CO 3(s)+SiO 2(s)===Li 4SiO 4(s)+2CO 2(g)ΔH =(a +2b +2c )kJ·mol -1。

2.已知:①C(s)+12O 2(g)===CO(g)ΔH 1=-111.8kJ·mol -1;②C(s)+H 2O(g)===CO(g)+H 2(g)ΔH 2=+130kJ·mol -1;③CO(g)+2H 2(g)===CH 3OH(g)ΔH 3=-90.1kJ·mol -1;④2CH 3OH(g)===CH 3OCH 3(g)+H 2O(g)ΔH 4=-134kJ·mol -1。

则CH 3OCH 3(g)+12O 2(g)===2CO(g)+3H 2(g)ΔH =________kJ·mol -1;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所采用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答案+72.4高温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知,①-②-2×③-④得CH 3OCH 3(g)+12O 2(g)===2CO(g)+3H 2(g)ΔH =-111.8kJ·mol -1-130kJ·mol -1-(-90.1kJ·mol -1)×2-(-134kJ·mol -1)=+72.4kJ·mol -1;ΔH -T ΔS <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熵增的反应,高温下可自发进行。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大题培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大题培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大题培优)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杂质)制取金属锌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ZnFe2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软磁材料,也是一种催化剂,能催化烯类有机物氧化脱氢等反应。

①ZnFe2O4中Fe的化合价是________。

②工业上利用反应ZnFe2(C2O4)3·6H2O ΔZnFe2O4+2CO2↑+4CO↑+6H2O制备ZnFe2O4。

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ZnFe2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酸浸时要将锌焙砂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酸浸效率。

为达到这一目的,还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条);已知ZnFe2O4能溶于酸,则酸浸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净化Ⅰ中H2O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试剂X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3 4 mol 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搅拌等其他合理答案) Zn2+、Fe3+、Fe2+、Cu2+ H2O2+2Fe2++2H+=2Fe3++2H2O 调节溶液的pH,促进Fe3+水解【解析】【分析】将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氧化物杂质)酸浸,发生反应ZnFe2O4+8H+=Zn2++2Fe3++4H2O、ZnO+2H+=Zn2++H2O、FeO+2H+=Fe2++H2O、CuO+2H+=Cu2++H2O,向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2Fe2++2H++H2O2=2Fe3++2H2O,调节溶液的pH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调节溶液pH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可以用ZnO,所以X为ZnO,然后向溶液中加入Zn,发生反应Cu2++Zn=Zn2++Cu,然后过滤,所以Y中含有Cu,最后电解得到Zn;(1)①ZnFe2O4中锌的化合价+2价,氧元素化合价-2价,结合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得到Fe 的化合价;②工业上利用反应ZnFe2(C2O4)3•6H2O ΔZnFe2O4+2CO2↑+4CO↑+6H2O制备ZnFe2O4.反应过程中铁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3价,碳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4价好+2价,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酸浸时要将锌焙砂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酸浸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还可采用的措施是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空气搅拌等,已知ZnFe2O4能溶于酸,则酸浸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氧化锌溶解得到锌离子、氧化亚铁溶解得到亚铁离子、氧化铜溶解得到铜离子、ZnFe2O4能溶于酸得到铁离子;(3)净化Ⅰ中H2O2参与反应是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试剂X的作用是调节溶液PH,促进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除去。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B.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均是吸热反应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

①热值高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④密度小,便于运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D.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5.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①温室效应②SO2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臭氧空洞(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l3溶液7.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液的pH 增大B .溶液中的Zn 2+浓度增大 C .溶液中的SO24浓度增大D .溶液的密度增大8.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废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 .锌 B .汞 C .石墨 D .二氧化锰9.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 +2OH --2e -=ZnO +H 2O 石墨:O 2+2H 2O +4e -=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卷强化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
1.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
素。

已知:①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
物;
②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请回答:
(1)Z2Y的化学式是。

(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

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此时:
C(Ⅰ)的电极名称是(填写正极或负极);C(Ⅱ)的电极反应式
是。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氢气、氧气不仅燃烧时能释放热能,二者形成的原电池还能提供电能,美国的探月飞船“阿波罗号”使用的就是氢氧燃料电池,电解液为KOH溶液,其电池反应式为:
负极:;正极:;
总反应式:。

3.(15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
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
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
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

①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4.归纳整理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学习了氧族元素的各种性质后,可整理出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和性质。

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性质\元素8O16S34Se52Te
原子半径(nm)0.0660.1040.1170.137
主要化合价-2-2,+4,+6-2、+4、+6
常况下单质色态无色气体淡黄色固体
灰色固体
略带金属光泽的
主要单质熔点(①)-218.4113217450
单质与H2反应情况点燃时易化合加热化合加热难化合不能直接化合
(1)碲的常况下单质的色态为;硒最稳定化合价可能是__________。

(2)氧只能与周期表中某一种元素反应生成+2价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氧族元素中含有18e-的两种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3)氢硒酸敞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其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 ___。

(4)工业上用Al2Te3来制备H2Te,请完成化学方程式:①H(kJ·mol-1)
__A12Te3+___( )==___A1(OH)3↓+___H2Te↑
(5)已知:在298K、1.01×105Pa(标准热力学状态)下,
由稳定的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
物的生成热(①H)。

右图为氧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
生成热数据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反应热①H的关系。

①写出硒化氢在热力学标准态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工业上常用价格便宜的Na2S代替NaOH作为碱来使用,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二卷强化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
答案:
1.(1)Na2O (2)2Na2O2+2H2O==4NaOH+O2↑
(3)负极Cl2+2e-==2Cl-(4)Cu+H2O2+2H+===Cu2++2H2O
2.答案:负极:2H2+4OH—-4e— == 4H2O 正极:O2+2H2O+4e— == 4OH—
总反应式:2H2+O2 == 2H2O
3.(1)①2H++2e-=H2↑。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②2Cl--2e-=Cl2↑,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2)①X电极的材料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

②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 Cu2+。

4.(1)(2分)银白色固体(或带金属光泽的固体,1分)+6(1分)
(2)(3分)OF2 H2O2H2S
(3)(2分)2H2Se+O2=2Se↓+2H2O
(4)(1分)1——6 H2O==2——3
(5)(3分)①(1分)非金属元素氢化物越稳定(不稳定),①H越小(大)
①(2分)H2Se(g)=Se(s)+H2(g)(1分)①H=-81kJ•mol-1(1分)
(6)(2分)Na2S是弱酸强碱盐(1分),发生水解:S2-+H2O HS-+OH-,使溶液显强碱性(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