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精品医学课件

第二节 银屑病
psoriasis 俗称牛皮癣。
第二节 银屑病
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 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 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发生机制是 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
(一)遗传因素 已确定了一些银屑病易感基因 位点。
(二)环境因素 感染、精神紧张或应激事件、 外伤、某些药物作用等。
• 慢性经过,病程数月至数年, 2/3患者在1-2年内自行消退
临床上可见一些特殊类型: 1.急性播散性扁平苔藓 2.肥大性扁平苔藓 。 3.线状扁平苔藓 4.水疱大疱性扁平苔癣 5.毛囊大疱性扁平苔藓 6.其他 萎缩性扁平苔藓,光线性扁 平苔藓等。
【组织病理】有诊断 价值,表现为表皮角 化过度,颗粒层楔形 增生,棘层不规则肥 厚,表皮突呈锯齿状,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真皮上部有以淋巴细 胞为主的致密带状浸 润,真皮乳头层可见 红染的胶样小体及噬 黑素细胞。Wickham 纹为表皮颗粒楔形增 生所致。
破裂。约1-2周后脓疱干涸、脱屑,反复 出现 • 常伴甲的病变,甲上有点状凹陷、横沟、 纵峭、甲浑浊、甲剥离及甲下积脓
(三)关节病型银屑病
有银屑病皮损,并有关节病症状 • 关节损害为非对称性外周多
关节炎,呈进行性发展。 • 类风湿因子常阴性。 • X线示软骨消失,关节边缘被
侵蚀,甚至溶骨及关节腔变窄 • 全身症状
(三)物理疗法 1.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疗法(PUVA) 方 法为口服8-甲氧基补骨脂素,2小时后照射 UVA,每周2-3次。 2.UVB光疗: 主要为窄波紫外线疗法
3.浴疗 :水浴、矿泉浴、焦油浴、药浴 等。 (四)其他 普鲁卡因封闭疗法、高压氧疗 法。
第三节 红皮病erythroderma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多形红斑
临床表现 多形红斑
水疱-大疱型 ➢ 一般由红斑-丘疹型发展而来,皮疹向心性发展; ➢ 皮疹变为水疱、大疱、血疱,周围有暗红色红晕;渗出明
显; ➢ 粘膜受累明显,糜烂; ➢ 全身症状明显,病程长。
临床表现 多形红斑
重症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 ➢ 发病急剧 ➢ 全身症状重; ➢ 皮疹累及全身,为水肿性红斑,可见靶形红斑、瘀斑、水
临床表现 银屑病
以鳞屑性红斑或斑块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疾病; 为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 病程慢性,反复发作; 冬重夏轻; 临床上分四型: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红皮
病型。
临床表现 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 ➢ 皮疹为境界清楚的鳞屑性红斑、斑块,形态多样: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治疗
积极寻找病因,祛除病因或治疗原发病; 对症处理 抗组胺药物 外用药治疗 系统用药
二.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鳞屑:由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层堆积形成,因为角质形 成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鳞屑可厚可薄,可大可小,形态不一; 糠秕状:玫瑰糠疹、白色糠疹、副银屑病等 蛎壳状:银屑病 大片状:剥脱性皮炎
真皮交界处沉积。
临床表现 离心性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re centrifugum)
以环状、离心性扩大的红斑为特征; 为反应性皮肤改变:感染、虫咬、恶性肿瘤、遗传等 皮疹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 单发或多发风团样丘疹,逐渐向周围扩大,中央消失呈环
形或多环形; 红斑上可有糠秕状鳞屑; 数周皮疹可以自行消退,反复发作; 轻度瘙痒。
需要警惕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传性皮肤病。
21 0 0年 l 2月第 3 2卷第 4期
JD r ao g n e eel y D c 0 0 V 1 , . em tl yadV nroo , e 1 , . 4 o g 2
・
专题讲座 ・ J
综 合 征 、 色 病 、 发 性 黑 变 病 、 cn 血 泛 Mcue—Abi t 合 征 、 lr h 综 g 白
性 肿瘤 。
1 过 敏 性 疾 病
抓 住 特征 性 皮 损 改 变 , 以 提 高 对 系 统 性 疾 病 的认 识 。有 些 可 少 见 病 也 可 表 现 为 红 斑 鳞 屑性 皮 损 , 长 期 误 诊 为 持 久 性 隆 如 起 性 红斑 、 状 肉芽 肿 等 , 实 是 渐 进 性 坏 死 性 黄 色 肉 芽 肿 , 环 事
等 。临 床 上需 关 注 经典 的 和 不 断 发 现 的 变 应 原 , 金 属 镍 过 如
目前感染性皮肤病有增多的趋势 , 特别是皮肤结核 、 梅毒
及麻 风 等 , 些 疾 病 可 以 很 好 地 模 仿 某 些 红 斑 、 屑 性 损 害 , 这 鳞 其 皮 损 可 以变 得很 不 典 型 , 治 意 识 需 要 特 别 加 强 。 长 期 诊 防 断 面部 皮 炎 、 纯 疱 疹 的 单侧 面 颊 红 斑 鳞 屑 性 损 害 , 止 外 用 单 停 激 素后 皮 损 浸 润 明 显 , 皮 疹 持 续 存 在 , 过 真 菌 培 养 则 可 能 且 经 诊 断 为孢 予丝 菌病 。考 虑 为蕈 样 肉芽 肿 的患 者 皮 损 表 现 为 泛 发 性 红 斑 、 屑 , 仅 通 过 真 菌 涂 片就 会 发 现 患 者 事 实 上 是 在 脱 仅
红 斑 、 屑 性 皮 肤 病 一 般 特 指 以 红 斑 、 屑 为 主 要 损 害 的 鳞 鳞 炎 症 性 皮 肤病 , 常 包 括 银 屑 病 、 通 副银 屑 病 、 瑰糠 疹 、 平 苔 玫 扁 藓 等 。依 据损 害可 分 为 炎 症 性 和 非 炎 症 性 两 类 , 据 病 程 进 依 展还 可 分 为急 性 、 急 性 和 慢性 三期 。事 实 上 红斑 、 屑 性 皮 亚 鳞 肤病 具 有 病 种 及病 因 复 杂 、 为 描 述 性 诊 断 、 疗 困 难 、 复 多 治 反 迁延 的特 点 。 当红 斑 鳞 屑 样 损 害 很 难 符 合 常 见疾 病 诊 断 时 , 思路 上要 扩 大 , 能 为 过 敏 性 、 统 性 或 感 染 性 疾 病 , 至 恶 可 系 甚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巫毅;张德春;李彦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03(019)013
【摘要】@@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是以红斑及红斑鳞屑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此类疾病有:多形性红斑、银屑病、玫瑰糠疹、扁平苔藓、毛发红糠疹、线状苔藓等,其中以前三种病最为常见.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巫毅;张德春;李彦
【作者单位】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长春市公安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
【相关文献】
1.皮肤病光动力疗法系列讲座(六)——光动力疗法治疗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J], 李翠华;杨慧兰;刘仲荣
2.需要警惕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J], 阎衡;杨希川;郝飞
3.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 [J], 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皮肤影像学亚专业
4.基于PCA-SVM模型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识别研究 [J], 徐明月;林泽轩;顾彦
5.常见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皮肤镜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关性专家共识(2021) [J],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华夏皮肤影像人工智能协作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第一节多形红斑【病史采集】1.发病时间:病程长短,起病缓急,复发频度。
2.可能的病因或诱因:发病前是否有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否服用过某种药物或注射过某种疫苗;是否食过陈腐的肉、鱼、牡蛎等;是否与寒冷季节有关,每年相同季节是否发病。
•••3.皮损形态: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大疱、糜烂、溃疡、紫癜:分布部位、皮损特征、大小、数目及其演变过程。
4.自觉症状:有无前驱症状,如发热、不适等。
皮损是否瘙痒、疼痛,是否伴有全身症状。
5.治疗经过:疗效及不良反应。
6.既往有无类似疾病,有无药物过敏史。
7.有无家族史。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同内科。
皮肤科情况:手、足、前臂、面颈、小腿等部位皮肤可见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损害,并见该病的特征性皮损,靶形红斑。
口腔、眼、生殖器等粘膜部位可见水疱、糜烂、溃疡等,并出现高热、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可累及肝、肾、肺、胃肠道、心肌等脏器。
【实验室检查】1.部分患者嗜中性白细胞和嗜酸性细胞计数可升高,血沉加快。
C反应蛋白阳性,可出现蛋白尿及血尿。
2.组织病理:随取材损害性质及其病期而异,早期变化为真皮上层水肿,血管扩张充血,管壁肿胀,可有纤维蛋白样变性。
周围有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水疱位置在表皮真皮交界处,或在基底层细胞中,疱顶表皮可完整,部分甚至完全坏死。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多形性损害,且常以其一损害为显著,好发于四肢远端及面部等部位,皮肤和粘膜均可受累,不难诊断。
但要分清类型:斑疹-丘疹型,水疱-大疱型,重症型。
应与疱疹样皮炎,类天疱疮相鉴别。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1)去除病因,停用可疑药物。
(2)增加营养,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
(3)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支持疗法。
(4)选用适当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2.全身治疗:(1)抗组织胺药物及钙剂:如赛庚啶 2~4 mg,3次/d。
10%•葡萄糖酸钙 10 ml,静脉注射,1次/d 。
红斑、丘疹及鳞屑性皮肤病

科 ) 何威 , , 吴军 … ∥临床 皮肤 科杂 志 . 0 8 3 ( ) 一7 床 医学 院皮 肤科 ) 郭 书萍 , 宝 珍 ∥ 山西 医科 大 学 学 一 0 ,7 1 .1 2 , 贾
~
1 9
报 . 0 8 3 ( )一6 ~3 2 。 0 ,9 4 . 0 6 2 3 采用 免疫 组 化的方 法检 测 2 0例 患者 光 疗 前 , 光疗
硬 , 痛 , 活动 。其周 边 散 在有 卫 星 状 的毛 囊 角化 性 痂皮 , 不 不 丘疹 中央有 小 凹 。组 织 病 理检 查 示 : 表皮 角 化 过
丘疹 。组织病 理检 查 示 : 表皮 棘 细 胞增 生 伴 角化 过 度 。 度 , 层肥 厚 , 乳 头 瘤 样 增 生 , 分 棘 层 上 方 及 颗 粒 棘 呈 部
应用 E i s n法 免疫组 化技术 对 与转 化 生长 因子 l i Vio
.
0次皮损 中 C 4 C D , D8及 P S AT —T 3表达 ( F 一 信号 转 导 相关 的受 体 活 化 S dS d1 2 3 1 TG )8 ma —ma / / 0次及 光疗 2 的阳性 强度 。结 果 , 疗 前 C 4 C 8及 P S AT 光 D ,D —T 3表 和磷酸 化 S d2 3 PS d2 3 在 寻 常性 银 屑病 皮 损 ma / ( ma / ) 与正 常 对 照组 比较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中的表 达情况进 行 研 究 。结果 , 与正 常 对 照皮 肤 相 比, 达 均增 高 ,
手术 切 除后随访 2月未 复发 。 图 1 ( 雯 ) 郑
层可见 “ 圆体 ” 胞 及 “ 粒 ” 胞 , 底 层 上 方 出 现 棘 细 谷 细 基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皮肤影像学亚专业委员会皮肤镜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具有放大作用,可以透过表皮角质层,显示表皮和真皮浅层的色素和血管结构[1],与组织病理表现有一定对应关系。
皮肤镜最初应用于诊断色素性肿瘤[2],近年来皮肤镜检查已经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如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良性或恶性非色素性皮肤肿瘤、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毛发及甲病等。
皮肤科最常见的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大多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可以根据临床表现作出诊断,但对于不典型的病例,有时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由于大多数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病变主要发生于表皮和真皮浅层,具有色素及血管结构的改变,近期国内外文献报道和临床应用发现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皮炎,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扁平苔藓及早期蕈样肉芽肿等,具有特征性的皮肤镜表现,皮肤镜检查在这些疾病中,能够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3 -5],配合组织病理检查的实施,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皮肤镜诊断步骤及描述术语在皮肤镜检查前应观察皮损的数量、形态及分布,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即炎症性或肿瘤性,色素性或非色素性。
皮肤镜检查这类疾病时,首先判断血管的形态,其次判断血管的分布,最后判断是否存在附加特征,最终做出诊断[2,4,6 -8]。
1相关的血管形态描述术语点状血管( dotted vessel) 表现为密集排列的小的点状结构; 小球状血管( glomerular vessels) 是点状血管的一种特殊类型,表现为扭曲的血管成簇分布,似肾小球样; 发夹样血管( hairpin -like vessels) 表现为扭曲或弯曲的血管; 环状血管表现为闭合扭曲或者弯曲的血管; 线状血管( linear vessels) 表现为水平方向的红色线状结构; 分支状血管( arborizing vessels) 表现为直径大的血管不规则的分支成极小的终末毛细血管; 非典型血管( atypical vessels) 表现为无法用特定血管形态描述的线状或环形血管; 细的短棒状血管( fine shortlinear vessel ) 表现为细短的线状血管; 精子样血管结构( spermatozoa -like structures) 为由点状血管和细的弧形线状血管组成的复合血管结构,似“精子样”; 红斑( erythema) 表现为粉红色无血管的结构,通常出现在皮损边缘或消退区( 图1) 。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8
第八页,共31页。
144. 银屑病与感冒有关系吗?
• 许多人在患银屑病之前都咽痛、鼻塞、流涕的 症状,大夫在询问病情时也经常问患者在发病 前是否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但感染是否是 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尚不能定论,只是处于学说 阶段。
• 一般于银屑病有关的感染,最常见的为扁桃体 炎、咽喉炎及感冒,另外,肝炎、肾炎、中耳 炎等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136. 斑与疹有什么区别?
• 斑与疹不同。斑既不凸起,亦不凹下,只能看见,不能摸到, 于皮面平行,一般约针头至豌豆大小或不超1cm直径,亦可相 互融合或不断扩张,斑可有色素改变,色素脱失可形成白斑, 如白癜风,色素沉着则形成色素斑,如雀斑;炎性反应中可有 红色斑,压之褪色,如1°烧烫伤;出血时可形成瘀斑,颜色 紫红,压之不退色,如紫癜。
• 银屑病不仅不美观,还会对机体产生危害: • (1)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丢失 由于银屑病大量脱屑,构成皮肤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叶酸等
物质随之丢失。若皮损迁延多年不愈且泛发全身,会导致低蛋白血症或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 表现为乏力、倦怠、面色苍白,易于感冒等症状。如果由于不正确的“忌口”而营养摄入不足, 更会使上述症状加重。 • (2)泛发脓疱性型银屑病导致脏器损害 有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会突然发生高热、关节肿痛、 全身不适及白细胞增高,皮肤上迅速出现粟粒大小、密集的小脓疱。脓疱连成大片,干涸后于 皮下再发新的脓疱,反反复复持续数月不消退。这就是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此病常常并发肝、 肾等系统损害,亦可因继发感然、电解质紊乱或衰竭而危及生命。 • (3)关节型银屑病导致关节损害 关节型银屑病除有银屑病损害外,还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症 状。临床表现有关节肿大疼痛,活动受限,晨僵,甚至关节积液或变形。长久之后,关节可以 强直。X线检查呈类风湿关节炎改变,但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有的患者血沉可以增快,并可伴 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关节型银屑病病程慢性,往往经年累月而不易治愈。 • (4)红皮病型银屑病导致全身损害及继发感然 红皮病型银屑病少见而严重。表现为周身皮肤 弥漫性潮红或暗红,肿胀或伴有渗出,表面覆有大量麸皮样鳞屑。患者伴有头痛。发热、畏寒 等全身不适,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若没有及时正确处理,极易造成死亡。由于 皮损面积大,细菌易于侵入,会导致败血症而死亡;由于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容量不足等,导 致心力衰竭而死亡;亦可由于肝、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 银屑病不仅不美观,还会影响到整个机体,因此患者不可掉以轻心,不可滥用不恰当的药物治 疗,以免造成更大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 形 红 斑
3.重症型:水肿性红斑上出现水疱或大 疱,腔口周围糜烂出血,眼部还可出现 结膜炎、角膜炎等表现,患者有高热畏 寒等全身不适。
诊断与鉴别
1、多形性损害; 2、好发于四肢远端及面部等部位; 3、皮肤和粘膜都可累及。 4、需与疱疹样皮炎和类天疱疮鉴别。
(一)内用治疗
1、寻找病因,给予相应治疗。停用一 切可疑致敏药物。 2、依其损害类型、病情轻重和病变部 位而施以不同治疗,一般可给抗组胺制 剂等治疗。 3、重症病例给以皮质激素合并抗生素 治疗,需要时可输血,并给予高蛋白饮 食等支持疗法。
治疗
三、静脉封闭:又称普鲁卡因静脉封闭; 四、光化学疗法:用8-甲氧补骨脂素
(8-MOP)和黑光联合治疗有一 定疗效,即PUVA疗法。
五、光量子疗法
特殊类型
关节型银屑病
红 皮 病 型 银 屑 病
脓 疱 型 银 屑 病
第五节 玫瑰糠疹 Pityriasis rosea
病因
病因不明。 病程有自限性,很少复发,似乎为 病毒感染所致。 但至今未分离到病毒。
病因
2、感染学说 • 与细菌感染(尤其链球菌)有关 • 与真菌感染有关
细菌 (超抗原)
真菌 (酵母菌)
巨噬细胞
补体
免疫系统
病因
3、免疫功能紊乱 • 细胞免疫功能部分低下 • 皮损中首先有淋巴细胞浸润 • 角质层有自身抗体沉积
病因
4、代谢障碍
Hale Waihona Puke cAMP 花生四烯酸、聚胺等
cGMP
代谢障碍
表皮细胞更换周期缩短 增生
治疗
抗过敏治疗:抗组胺药 物理治疗:中波紫外线照射 局部治疗:外用皮质激素制剂
概述
•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多层银 白色鳞屑。 •中国人群患病率(1984):1.56%。 •城市患病高于农村,高寒地区高于温暖 地区。
病因
1、遗传学说 • 家族阳性率 10%~17% • 双胞胎的患病一致性 单卵双生>双卵双生 • HLA-B27, B17, Cw6, DR7 频率 增高,多因子遗传性疾病
素脂、3%~5%硼酸软膏、鱼肝油软膏 等。
稳定期或退行期:可采用浓度较高 的外用药物,如硫黄水杨酸软膏、煤焦 油搽剂、大力士软膏等。
治疗
二、口服药物
中 药:复方青黛丸、郁金银屑片等; 维生素:Vit D2、Vit E等; 维生素A酸: 抗生素:头孢拉定等; 抗组胺药:敏迪、新敏乐、开瑞坦等; 免疫抑制剂:氨甲喋呤等
少
部 位
外阴部表现为红色斑块,无鳞屑
分期
进行期:皮损增多、发红、瘙痒; 静止期:皮损暗红、无新发疹; 消退期:皮损变薄、变淡、消退;
同形反应 Koebner Phenomenon
机械性损伤、虫咬、冻伤、日晒等
患者正常皮肤
银屑病皮损
进行期
意义:提示病情活动。
病程
冬重夏轻 慢性迁延 可自愈,易复发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皮损、类型、病期
鉴别诊断:1、玫瑰糠疹 2、二期梅毒疹 3、脂溢性皮炎 4、慢性湿疹
治疗
一、外用药物治疗
1、一般原则: 急性期不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激发红皮 病; 稳定期可涂作用较强的药物; 广泛用药时应注意药物吸收情况; 用药前应先用温水肥皂将鳞屑尽量洗去。
治疗
2、选用药物: 进行期:采用温和药物,如15%脲
第十六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新华医院皮肤病学教研室
第一节 多形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e
概念
多形红斑是一组累及皮肤和粘 膜,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 的急性、自限性且常复发的炎症 性皮肤病。
病因
1、对病毒、支原体、细菌、真菌或原虫感 染的一种变态反应; 2、食物过敏; 3、气候变化; 4、药物过敏(药疹); 5、某些结缔组织疾病等。
临床特点
基本损害为黄红色椭圆形鳞屑性斑疹,鳞 屑内缘游离 初起的为母斑,以后出现的称子斑 皮损的长轴与皮纹一致。 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
玫 瑰 糠 疹
临床特点
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本病春、秋季多见, 好发于青壮年, 病程一般为6-8周或更久, 有自愈性,一般不复发。
诊断和鉴别诊断
银屑病 脂溢性皮炎 体癣 药疹 二期梅毒疹
发病机制
可能是皮肤的小血管对某 些致敏性物质所引起的变态反 应。
临床表现
1.红斑丘疹型:水肿性丘疹或水肿性红斑, 中央呈虹膜状或靶形外观。皮疹好发于四肢 远端,粘膜不受累。全身症状轻微。
2.水疱大疱型:张力性水疱、大疱或血疱, 皮损较为广泛,粘膜亦可受累。可有发热、 头痛等全身不适。
多形红斑
(二)外用治疗
1、皮肤红斑、丘疹形的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或 扑粉,水疱大的可抽吸疱液,糜烂渗液需应 用3%硼酸溶液湿敷。 2、口腔粘膜糜烂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再涂以青黛散、锡类散等。 3、眼部损害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硼酸眼膏 或可的松眼药水等。需防止粘连、继发感染 以及角膜溃疡穿孔等。
第二节 银屑病 Psoriasis
5、其他 精神、神经内分泌、气候、药物等因
素均可诱发、加重银屑病
临床表现
寻常型
(P.Vulgaris)
红色丘疹 银白色鳞屑 薄膜现象 点状出血
好发部位
点 滴 状 银 屑 病
钱 币 状 银 屑 病
地图状银屑病
部位不同,皮损各具特色
顶 针 甲
掌跖皲裂、鳞屑厚
束状发
生
鳞 屑
殖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