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0: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11: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设计11: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3.10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本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二、学生分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关于民族问题学生通过历史的和地理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有对民族关系有一定了解。

这些了解只是初步的了解,对于怎样处理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及一些民族问题学生还不能很好分析。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

(二)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

增强学生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意识,坚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正确性;依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自觉在行动中积极维护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四、教学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间的关系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与讲授法相结合六、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七、教学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展示:走进世博焦点展馆焦点一:宁夏馆(塞上江南)展馆外观以灵动的曲线、层叠的“千年时光切片”结构,高度概括了宁夏集“山”、“川”、“沙”、“湖”于一身的多元地貌和交错融合的多元文化特征。

焦点二:新疆馆(和美新疆)结合新疆文化艺术的特色与亮点,将新疆的民风、民俗、自然风光、传统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艺术等呈现在观众面前焦点三:西藏馆(天上西藏)“天上西藏”更体现了西藏各族人民“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族文化,创造美满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展现了西藏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西藏各族人民心向祖国、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风貌。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优质教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优质教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优质教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以及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我们怎么做。

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展示图片学生思考、讨论、发言1、新旧对比,雪域高原(西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思考:为什么雪域高原(西藏)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历史性跨越?(带着这个问题一同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师总结:雪域高原历史性跨越【新课教学】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结合教材P72思考、讨论:1、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2、各民族对我们祖国作出了哪些贡献?3、你能概括出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吗?教师总结: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那么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呢(得益于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原则)展示图片和表现各民族平等的实例:学生思考、讨论、发言结合教材P72最后一段思考:上述图片说明了什么?教师归纳总结:体现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各民族平等地参加国家和民族事务的管理。

注意: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与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采取特殊支持和帮助是否矛盾?教师总结: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享有和汉族平等的权利。

但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造成了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的状况。

基于这种情况,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实现各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不仅要采取措施,给予少数民族特殊的政策,还给予帮助和照顾。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教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教案
请同学们结合书本第75页的相关知识,归纳梳理并且通过图表将其表示出来。
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三、我们应当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提问:同学们,从小学、初中、高中,你身边一定有不少的民族同学,在你们和睦相处的点滴生活中,有什么最让你感动或者值得与大家分享的呢?
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播放视频走进辉煌60周年——少数民族篇
视频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我们应坚持什么原则?
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原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展示第二个问题讨论的结果“如果你是中央领导人,你打算如何让新疆各族人民过上富裕的好日子”?
如何促进新疆各民族共同繁荣?(教师概括五点)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必要性: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形成整体认识
提升感悟
升华感情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民族关系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三、我们应当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视频中的事例体现了民族什么方面的平等?
表现:政治地位平等;发展文化平等;文化和社会平等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案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

活动一:共唱民族歌曲感悟民族关系
教师:《爱我中华》这首歌大家都比较熟悉,今天 上课我们先来一起唱一下这首歌。请大家起立。
师生共唱《爱我中华》。
教师:这首歌唱出了各族人民共同的心声,现在大 家再仔细阅读一下歌词,你会发现现在各民族之间 是怎样的关系,并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形成这种关 系?请人豕独立兀成。
通过多媒体 播放歌曲,师生 共唱,可以为本 节课营造积极 活跃的氛围,让 学生在当时气 氛中涌动爱国 的豪情,对学生 进行情感价值 观的教育。通过 对歌词的归纳, 让学生明确当 前的民族关系, 使其印象深刻。
讲授新

活动二:共同探究明事理
教师:虽然我们现在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 族关系,但因为一下历史原因,各民族在经济、文 化等方面发展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民族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我国有56个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我国已形成平等、 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理 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和原则是适合中国国情,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 能力目标:创设情景,采用学生探究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透过 政治现象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效果:本节课通过设置情景、探究问题,除了让学生掌握本课民族关系、处理 民族关系的原则、如何巩固民族关系等基础知识外,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两个探究活动中,既落实了 “处理 民族关系的原则”这个知识目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 本质的能力,做为当代中学生必须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并自觉付诸 于行动中,较好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设计13: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设计13: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的国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的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讲授法、比赛等四、过程设计:本节课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先向学生介绍赛制:本节课总共分三个环节来进行,分别是抢答环节:猜一猜;必答环节:议一议;加分环节:说一说;最后以积分最多的评为优胜小组,并给予奖励。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要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首先必须先了解我国的民族情况,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家了解多少,下面进入第一个环节:猜一猜。

PPT:四个少数民族特色描述。

师: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特色?学生抢答得分。

师:在我国除了这四个民族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民族?从中说明了什么?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下面我们在一首耳熟能详的音乐中感受我国的这一重要国情。

播放视频《爱我中华》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反映了各民族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并说明原因。

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师: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否意味着不存在任何问题?过渡:今天依然存在着经济文化发展部平衡的状况,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消除。

因此要巩固这种关系,我们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必须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遵循符合国情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下面我们就这三条原则进入第二环节:议一议。

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活动过程:三张图片展示;分组讨论,派代表起来回答每张图反映了什么原则,并解释内容和举例说明。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教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教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明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都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直接出示第七课的框题内容 第一框题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第二框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框题 我国的宗教政策2、找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和学案上的框架写出本课的知识框架:【新课教学】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数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总称。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自主探究一】有人认为,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经消除,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各民族之间就消除了差别,也就不存在任何民族问题了。

高中政治《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视频堂小结
(四)
作业布置
视频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音乐
活动一:我来唱
歌曲《爱我中华》
设问:歌曲的内容体现我国怎样的民族概况?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重要国情之一]
展开我国民族分布状况—福建民族状况---永安民族状况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民族平等的含义、表现、行动
(2)民族团结的
含义、重要性
(3)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必要性
活动四:探究巩固,让学生判断所学,同时及时就易错让学生判断点评
活动四:播放视频《内蒙古成立70周年》新闻联播
5.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
活动二:读四组图,归纳出
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活动三:建国前后西藏人民图片对比
思考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1)旧中国民族关系: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原因: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过渡:强调团结的重要性和民族关系,也引入下一知识
学生边回答边通过课件展示知识做笔记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我国的民族概况?
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3.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5.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

教学设计30: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设计30: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③表现
探究:图片一:图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赴汶川大地震震中,在汶川县映秀镇慰问少数民族受灾群众
图片二:图为受益于“百井扶贫”工程的宁夏南部贫困山区回、汉各族人民给解放军送锦旗
上述图片共同体现了什么原则?(民族团结原则)
(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
①内涵: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形成团结的局面
考考你:我们国家总体来说,民族团结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发展的主流,但也存在着极少数破坏民族团结的势力,试举例?(如藏独势力、东突恐怖势力等)
播放一系列关于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波黑内战,俄罗斯车臣问题
目前世界上仍然有一些国家因为民族不团结而战火不断、民不聊生。

思考: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探究:图一为全国对口支援西藏项目——大棚种植,带动藏族农民增收致富
图二为青藏铁路,它是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于2007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它的建成必将促进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这些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
(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
①内涵: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提高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探究合作的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情景材料分析、探究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正确理解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去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懂得民族关系与国家前途命运密切相关,提高尊重少数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增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实例、设计课堂讨论题目、制作课件等。

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收集有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情境一:学生分组课前调查:中华各民族的风俗、优秀人物,为中国的统一、发展所做的贡献。

【导入新课】乐曲《嘎达梅林》,歌曲《格桑啦》
教师:这两首曲子分别属于哪一个民族?你了解这两个民族的风俗吗?这两个民族各有自己的英雄人物,你知道是谁吗?你还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和风俗吗?
学生: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结果回答,说出《嘎达梅林》是蒙古族的乐曲,嘎达梅林是蒙古族的英雄;《格桑啦》是藏族的歌曲,格萨尔王是藏族人民世代景仰的英雄。

教师:学生学习成果展示。

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介绍蒙古族和藏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及贡献。

教师:补充展示各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讲授新课】一、我国的民族概况: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共同
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教师:那么在长期的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呢?
思考: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如何,两个同学展开了争论。

A同学说:我国历史上,多民族长期共存,其民族关系没有变化。

B同学说:不对吧,历史在发展,现在的民族关系跟以前应该有所不同吧。

学生:(略)
情境二: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教师:从优美的歌曲声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2、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PPT:从人大代表照片引出民族平等的含义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教师:为什么应该坚持民族平等?
PPT:舞蹈欣赏(展示少数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教师:民族只有大小强弱之分,绝无优劣之别。

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人类作出过贡献。

这是各民族平等的基础。

(用具体事实加以说明):
学生:(略)
教师:民族有先进落后之分,但不应把落后状况作为一个民族受压迫、受歧视的根源,为什么?
小品:(课前收集一些少数民族的长处)
教师:各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教师:我国的民族平等有哪些具体表现?
教师:把少数民族的文字印在国家法定的唯一流通的货币上,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各民族在哪些方面是平等的呢?
学生:说一说我国的民族平等的具体表现(举实例)
PPT:民族平等的具体表现
2、民族团结
情境三:播放《波黑民族战争》视频
教师:民族的团结和民族的凝聚力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

为什么?
学生:通过读图进行分析思考
PPT:我国民族分布图
教师:民族团结具体体现在哪里?请学生谈一谈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各民族和睦友好团结互助的实例。

学生:(少数民族同学谈自身体验)
教师:(总结)
教师:民族团结关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3、各民族共同繁荣
PPT:我国西部状况
教师:为什么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从各民族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去分析)
学生:通过读图进行分析思考
教师: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核心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小组交流发言:为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

课前布置同学们去收集相关资料,请每个小组推荐一条有成效的做法在全班进行交流。

(请用具体事实加以说明)
教师:你知道西部大开发的几大重要工程吗?西部大开发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
思考: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略)
教师:(总结)
探究思考:为了真正做到“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作为青年学生应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呢?首先同学们阅读教材76页内容,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并思考76页探究问题。

学生结合教材概括、分组讨论、发言
三、珍惜、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为什么我国能真正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主要有国家性质、民族原则、团结统一、法律保障
2、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探究一:对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作为汉族学生,你应该抱怎样的态度?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点评:应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贯彻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它有利于消除历史遗留下的民族隔阂,增强民族团结。

探究二:如果有人片面强调民族特点,忽视国家整体利益,甚至制造民族纠纷,作为少数民族学生,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点评:应批评这种不利于民族团结,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思想行为,对制造民族纠纷的现象要抵制,并团结周围群众与之斗争。

教师结论:
(1)从思想上,要认识传承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
(2)在行动上,要与周围不同民族同学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对于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要警惕并与之斗争,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付诸行动。

【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认识到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如果把民族关系看作一座大厦,那么各民族如同砖、沙子、石料、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

民族平等即指各种建筑材料尽管成分不同、形式各异,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伟大的建设事业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各民族要团结得像钢筋混凝土,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民族关系大厦只有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情况下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每位同学要把珍惜、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人民日报》2004年8月10日报道,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自建州以来,180多万彝族同胞和当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家园,昔日社会经济发展极端落后的凉山,经过各族人民的努力,如今主要经济指标已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前5位.以上报道说明 ( B )
A.彝族经济比其他民族经济发展得快
B.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别已不存在
D.彝族在发展经济方面享有特权
2.2004年,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联合组织456名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对推动四部地区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 D )
A.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C.加快培养民族地区干部是我们民族工作的根本目的
D.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3.现阶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这一事实说明 ( B )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党和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促进民族工作的中心环节
③我国各民族之间完全实现了平等
④我国各民族人民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课后作业】查找资料以1-2个少数民族为例,写一篇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我国的民族概况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2、民族团结
3、各民族共同繁荣
4、三大原则的关系:
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的原因
2、怎样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