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望海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望海潮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文本,理解词意。

2.通过鉴赏感受文本的意境。

3.感受词的魅力,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杭州的美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杭州或者西湖美景的诗词?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柳永的《望海潮》,感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美,什么叫脱俗的美。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先由学生介绍,然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为人放荡不羁,但才情卓异。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乐章集》。

2.写作背景

先由学生介绍,然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这首词,思考这首词上片写了什么?下片写了什么?

明确:上片: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片: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2、由此可以看出杭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生活和平,富足安乐,景色优美,安定和谐,国泰民安,官民同乐等。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四、具体探究

1、作者在词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图景?请为这几幅图景命名。学生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明确:自然风光图都市繁华图民生安乐图

2、找出你喜欢的词句并进行赏析。(进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从意象、炼字、手法、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

示例: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描绘画面: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整个江堤,汹涌的江涛发怒似的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巨浪,壮阔的钱塘江像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

赏析意象、字词:该句意象鲜明,“云树”以云来修饰树,既表现了树的浓密又与前文“烟柳”呼应,增添了一份清新朦胧之美。一“绕”字表现了绿树成行,长堤迤逦的情态。“怒涛”中波涛怀怒意奔涌而来表现其澎湃汹涌之态,一“卷”字,极富形象性和动感,再现了钱塘江白浪滔天、浪花飞溅的景象。

分析手法:“霜雪”以比喻的手法表现了波涛的颜色和寒冷。

概括意境:“天堑”暗指钱塘江,以“无涯”表现其雄伟壮阔,使词的意境变得雄浑壮阔。

五、拓展延伸

相传,金主完颜亮读到柳永的《望海潮》一词,对其中关于杭州盛景的描绘大为赞叹,遂即作出南下攻宋的决定。并在出兵前赋诗言志,极具慷慨豪迈:“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课件出示:你认为本词描写的哪幅画面激起了金主完颜亮对南宋的觊觎之心,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词上阕极力赞美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极力描写西湖美景以及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风光和人民安定欢乐的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现的繁荣太平景象,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七、布置作业

请课下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对比赏析与本词在写景方面的异同。

附板书设计

望海潮

自然风光图

都市繁华图

民生安乐图

赏析方法:意象炼字手法意境

《望海潮》学情分析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许多优秀教师也正是这样做的。于漪老师曾在《拨动学生心弦》一文中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如果不研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对语文能力训练的需求,课往往只教在课堂上,在学生心中留不下深深的痕迹。效果不佳,应是意料之中的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须在拨动学生心弦上下功夫。”钱梦龙老师谈到自己备课的时候,也说到:“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这些优秀教师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学生,认真进行学情分析。

为了教好这节课,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了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体式多样,风格各异。让我们从源头出发,顺流而下,欣赏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诗歌名作。《诗经》和《楚辞》是古典诗歌的源头,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汉乐府继承《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叙事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的代表;唐诗是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李白和杜甫各领风骚;词是古典诗歌的新发展,到了宋代,词境逐渐拓展,技巧日臻成熟。但不少同学在学习古诗时只重背诵,不注意对其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的探究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初步鉴赏古诗,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

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

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高二的学生,对宋词的接触较少,通过对初中阶段诗歌的学习,已经能感受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望海潮》效果分析

新课标指出,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普通话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把握阅读的节奏。本节课在整体感知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节奏的阅读整首词,情感把握到位。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去解决问题:词中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学习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望海潮》是柳永的一首传世的豪放佳作,主要描绘了杭州的优美秀丽的自然风景。上片主要勾画出钱塘的“形胜”与“繁华”,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悠久。“三吴都会”交代地理位置重要,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自古繁华”突出了历史悠久,接着是街巷河桥的美丽和繁华之地居民住宅的雅致,雅到极致大概也只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能描绘其一二吧。“参差十万人家”表现都市的繁华,柳永此时将人与景自然的结合在一起,毫无突兀之感。作者又极尽自己豪放之能事,用“绕”、“卷”两个字将古树的成行之态和狂涛滔滔之势渲染的淋漓尽致,一动一静结合的浑然天成,也将要表达的意境勾勒到让读者意犹未尽的境界。

下片侧重写西湖的美景和欢乐的生活,“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概括出整个杭州最美的

特征,“泛夜”“弄晴”互文生义,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嬉嬉钓叟莲娃”钓鱼的老翁依然自得,采莲的童子喧闹嬉戏,一派祥和,接着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不思离去,以烘托西湖之美。整个西湖之美就犹如一幅画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景美,人更美,,这一百零七个字,前片五十三个字,五平韵,后片五十四个字六平韵,读起来清新秀丽,可谓雅到极致。柳永通篇陈述白描,都会的繁华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全景观再现北宋初年杭州的繁华,俨然一篇浓缩的都邑赋,声韵和谐,结构完整,用字精巧,“烟”、“画”、“风”、“翠”将杭州的如诗如画的精致描绘的如痴如醉,充满激情,气场宏大壮观。以景观社会太平,可谓独具匠心,范镇说:“仁宗四十二年,镇在韩苑十余载,不能出语歌咏,乃于耆卿词见之。”

柳永以生动明丽的笔墨挥洒杭州的富丽堂皇,流露出对杭州的风水名胜、风土民情的真切体验和深厚的感情。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整体把握全词,概括整首词共写了几幅画面,并概括内容。通过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的形式达到学习效果。具体探究环节学生要具体赏析某几句词句,通过分析意象、概括意境、分析手法、赏析字词等赏析方法来分析词句,从而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并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发挥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把画面描绘出来。听、说、读、写相结合。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和学习任务,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望海潮》教材分析

《望海潮》一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从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体系来看,此单元在必修教材的“阅读鉴赏”板块教学中,特别是在“品味与赏析”这一教学内容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望海潮》一词是柳永青年时期的成名之作,重在表现杭州的富庶与繁华,其写景壮丽,声调激越,一反柳词惯常风格,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望海潮》是描绘北宋时期杭州景象的。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要谈杭州,首先把杭州的情况做个总的、概括的介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但又另有新意。如果说前两句是从横的方面来写,写杭州的现状的话,那第三句则是从纵的方面来写,交代出它“自古繁华”的历史。三句词,从纵、横两个方面勾画出杭

州的粗略面貌,以横为主,以纵为宾,实写杭州的现状,对其历史,则是虚写,一笔带过,作为陪衬。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写。“十万”,乃约略之词,只言人口之多,并不是确切的人口统计。杭州在当时就有“池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宋仁宗诗)的美誉。

宋南渡以后,就有了更大的发展。宋人吴自牧《梦粱录》云:“柳永咏钱塘词曰:‘参差十万人家’,此元丰(宋神宗年号)前语也。自高庙(宋高宗)车驾自建康幸杭驻跸,几近二百余年,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耳。”

“参差”二字,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风帘翠幕”,把“人家”具体化了,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而这大大小小的楼阁、张帘挂幕的人家,错落在“烟柳画桥”之中,这就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户户人家的具体景象,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一句做铺展的描写。这里只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钱塘江岸,绿树如云,写出了郁郁葱葱的景象;钱塘江水是“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杭州位于钱塘江畔。钱塘潮的壮观景象是很有名的。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浙江(即钱塘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十六日)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怒涛”,写江潮来势之猛,犹如鏖战的貔虎,不就是“震撼激射”的景象吗?“卷霜雪”,写“怒涛”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玉城雪岭”的景象。“霜雪”,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正如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所云:“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只是柳永在这里对人的感受没有明言而已。“天堑无涯”,写出了江面的宽阔,也暗示出江潮“吞天沃日”的气势。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是就“繁华”二字进一步铺展,写杭州的繁华。杭州,在宋代就有“销金锅儿”之号(见《武林旧事》),这是说,不管有多少金钱,都能在那里挥霍净尽。诗人在这里又深入一步,透过那重重帘幕,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一个“竞”

字,写出了杭州富民比豪华、斗阔气的情景,在诗人的笔下,杭州真是民殷财阜,繁华得不得了。

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和水两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外湖;“叠”,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二字,写山中桂花。杭州的桂花自来有名,据说是月中的桂树种所生。《南部新书》说:“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十五日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这种传说,给杭州桂花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宋之问《灵隐寺》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词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杭州山中的桂子是让人向往的。“十里荷花”,照应“重湖”二字,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芰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苏轼说那里“无主荷花到处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为秋季开花,莲为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任何天气,都是美的,因而游人不绝。《武林旧事》曰:“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下面便开始描述杭人游乐的情景。

先写杭州民的游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白天,写笛声。“弄晴”二字,写出了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菱歌泛夜”,写夜晚,写歌声。“泛夜”二字,写出了采菱女的歌声,在宁静的夜晚,在水面上轻轻飘荡的情景。“嬉嬉钓叟莲娃”是就前面二句总而言之,说明这是杭州百姓在游湖,是民人之乐。

“千骑拥高牙”以下,写杭州官员的游乐。“千骑拥高牙”写出了人物的身份,写了出游时随从的众多,表现出官员的威势。下面从两个方面写官员的乐趣。“乘醉听箫鼓”,写宴酣之乐。统治阶级经常携带酒宴游湖。开怀畅饮,酩酊大醉,已经写出了饮宴的欢乐,醉后还要听音乐,把饮宴之乐推向了极点。“吟赏烟霞”,写山水之乐。前面写了山,写了水,这里以“烟霞”二字来表现景物之美,体现出山川灵秀的一面。不仅欣赏湖山之美,情不可遏还要形之吟咏。这既表现出官员的儒雅风流,更衬托出了山水的美丽。词的最后两句是对官

员的祝愿,说日后把杭州美好的景色描画下来,等到去朝廷任职的时候,就可以向同僚们夸耀一番了。

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所呈现的繁荣太平景象。当然,这种景象还只是生活的表面现象,没有能像他做杭州附近的定海晓峰盐场监督官时那样,揭示出“官租未了私租逼”所造成的广大盐民“虽作人形俱菜色”(《煮海歌》)的苦况。这首词是写给当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的(见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虽为赠献之作,有一定的奉承成分,却不能说就是粉饰升平的歌功颂德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天,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这虽然是记录都城汴京的景象,但也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确有“太平气象”,因而纸醉金迷、竞尚豪奢,成为各地统治阶级的普遍风气。

《望海潮》所反映的,正是这样的现实。据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鹤林玉露》)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并不正确。诱使金兵入侵,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是由于统治阶级“竞豪奢”,醉生梦死的腐朽本质所造成的;引起金兵南下,给南宋王朝带来威胁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的腐朽本质造成的,与柳词本无关系。不过,从这个传说中却可以说明,《望海潮》的写作是很成功的,读了这首词,不由得会使人对杭州心向往之。

《望海潮》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参差(cī)寒蝉(chán) 骤雨(zhòu) 良辰美景(chén)

B.繁华(fán)凝噎(yē)钓叟(diào) 天堑无涯(qiàn)

C.豪奢(shē)堤沙(dī) 珠玑(jī) 咏赏烟霞(shǎng)

D.叠巘(yǎn)凄切(qiē)风帘(lián) 兰舟催发(fà)

答案:D 【解析】“凄切”的“切”正确的读音为“qiè”;“兰舟催发”的“发”正确的读音为“fā”。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霜雪矍铄染柳画桥羌管弄晴

B.今宵暮蔼金碧辉煌户盈罗绮

C.梳妆好像十里荷花破涕为笑

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三秋桂子

答案:B 【解析】“暮霭”的正确写法为“暮蔼”。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

3、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叫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答案:D 【解析】陈亮属于豪放派,柳永属于婉约派。

二、课文内容填空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①)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答案:①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②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三、阅读理解

1、对这首词文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B.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参差,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形容房屋的外形)。

C.重湖叠清嘉,重湖,西湖分里湖和外湖两区;叠层层叠叠的山峰。

D.嬉嬉钓叟莲娃,莲娃,采莲的娃娃。

答案:(1)D 莲娃,采莲的姑娘

2、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3、、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2、《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1)地理位置:杭州是东南的重镇。

(2)历史传统:自古以来,杭州是繁华都市。

(3 自然景观:有著名的钱塘江、秀丽的西湖。

(4)市井面貌:建筑、设施美观、人口密集。

(5)百姓生活:人们安居乐业,处处笙歌,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

3、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A.《赋得古原草离别》

B.《登鹳雀楼》

C.《静夜思》

2、“能不忆江南?”是()。

A.设问句

B.反问句

C.陈述句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日出江花红胜火

B.风景旧曾谙

C.江南好

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答:

5、作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季节的杭州?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2分)

答:

6、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

答: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正确答案:

1、A

2、B

3、 B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

6、对杭州风物的热爱、赞美和眷恋之情

《望海潮》课后反思

《望海潮》是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柳永所写的一首描绘都市繁华生活的豪放之词,其中钱塘的壮美,西湖的秀美,都市的华美,生活的甜美令人深为赞叹和向往。虽是投赠之作,但不掩彼时应考学子柳永卓绝横溢的才华,兼济天下的胸怀。执教本篇,觉内容虽少,词句不多,但要上得精彩,委实不易。教后发现,得意之处颇少,而未尽意处却多。得失之间,悟得了些道理,这些道理,于大方之家来说,是老生常谈,但于我来说,实是一种进步。细作梳理,化为以下三点体悟。

第一,教什么,是备一堂好课的关键。

一本语文教科书,文章众多,体裁各异,特点纷呈,如何教出每一篇章的特色,实为重中之重。《望海潮》这篇文章我反复读了多遍,选择教什么也是几易其稿,最后终定为“赏结构,赏语言,赏情感”三个方面。但现在细想起来,或许改为“赏都市之美,赏语言之美,赏情思之美”更确切。在诗歌史上,写都市的名篇不多,而这首词极力渲染杭州之美,虽有夸张之虞,但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北宋初期社会安定繁荣的景象,虽谈不上有多大史学价值,但作为一窥北宋都市风貌的窗口,定是不错的了。而正因内容决定形式,气势的恢弘﹑豪放

的词风便鲜明地迥异于这个婉约派词人的其它词作了。

诗词讲究炼字,而《望海潮》中的名言佳句,无疑应作为炼字的典范来赏析。而一个进京赶考,想着出仕为官﹑造福天下的青年柳永,在字里行间所怀的叹慕﹑进取之情思,喷薄而出,焉能不顾?解决了教什么的关键问题之后,我想,接下来一定应是好好备学生了。

第二,备学生,是备一堂好课的基础。

如果仅仅是把课堂建立在教材之上,那么,给学生的感受有可能就是镜中花﹑空中阁,或者是一晃而过的豪华跑车。课堂只会显得死气沉沉,而课后学生只会满头雾水,一脸怅惘。如何避免出现这种事倍功半的状况?我认为,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始终做到心中装有学生。如在备《望海潮》之时,要了解学生对宋词流派﹑格律等特点有多少认识,以及具备怎样的诗词鉴赏能力水平,要揣摩学生的课堂生成状态,要力争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快慢转承顺畅自然,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既有困惑产生的忧虑,又有困惑得以解决的满意,更有能力提升的喜悦。这样,课堂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学生也有收获了,教学目标自然水到而渠成了。

第三,有拓展,是备一堂好课的亮点。

一篇课文,执教时若就课文谈课文,而不能拓展的话,那仅仅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是把教材视为引领学生探索知识殿堂的一扇门,要让学生熟悉这道门,并能尝试着推开这扇门,去看到或获得更新的知识。在培养出的学习兴趣中,能让课堂的学习在课外也得以自主延伸。这针对课文的拓展,可以是知识的拓展,如字词中的同义字﹑形近字等,如词的节拍划分的拓展,如词风常识介绍的拓展;也可以是能力训练的拓展,如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等,例如《望海潮》中赏析“卷”字之妙,便可由此赏析其它炼字之妙的诗句。总之,备课教学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深入挖掘,有效拓展,既要体现文本特点,又要超越文本。如真能让学生对课本“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则教学可谓成矣。

《望海潮》这一课的教学,既让我懂得了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在的许多的不足,也让我找到了一个自认为较好的前进方向。教学路漫漫,而教无止境,人说“天才在于勤奋”,我想,我不是“天才”,就更该勤奋。我要努力钻研业务,提升自己能力,让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望海潮》课标分析

新课标提出:“诗词类文学作品的教学应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新课标指出,阅读优秀作品,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普通话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把握阅读的节奏。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望海潮》一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词是古典诗歌的新发展,到了宋代,词境逐渐拓展,技巧日臻成熟。通过本单元的研习,可以增进对古典诗歌体式和源流的了解。学习本单元,要围绕“诗意的探寻”展开研习,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还要结合以前所学,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并比较不同体裁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望海潮》一词是柳永青年时期的成名之作,重在表现杭州的富庶与繁华,其写景壮丽,声调激越,一反柳词惯常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的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的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反复诵读文本,理解词意。

2.通过鉴赏感受文本的意境。

3.感受词的魅力,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高中语文《望海潮(东南形胜)》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望海潮(东南形胜)》教学教案一 【教材版本】: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标题是《柳永词两首》 【教材分析】:柳永是北宋年间专力写词的文人,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望海潮》就是他的一篇典型代表作,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其写景壮伟,声调激越,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颇有东坡的豪放之味,艺术上的精妙值得我们研究。 【学情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从新课标的行文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学习炼字方法。 难点: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学法教法】:?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宋代苏轼曾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中这样描写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将西湖与西子相比可谓推陈出新,愈发显出西湖全方位的柔美姿态。而南宋还有一位著名词人柳永也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望海潮》。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永也差点成了千古罪人。当然,这只是前人牵强附会的说法,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吧。(板书课题) 2、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展示课件) 3、介绍作者、背景,复习关于词的知识,(导学案)。 二、诵读诗词,感知内容,体会意境。? 1、初读诗词(第一遍),注意词中生字的读音,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能说出大体意思就要热情鼓励) 总结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景致和都市的繁华景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天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实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整齐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市场里摆满了珠宝等珍贵商品,用市场上的宝物,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户户都满是绫罗绸缎。“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杭州的富庶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但这两者都是妇女常用的装饰用品,暗示城市的声色之盛。) 下片:写西湖美景和和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境况。

高中语文_望海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望海潮》教学设计 一、导 宋朝文学家罗大经在他的《鹤林玉露》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金国国主完颜亮读了一首描写宋朝的杭州的诗词后,对美丽繁华的杭州悠然神往,忍不住题写了“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诗句,产生了“投鞭渡江”的想法。由此看来,这首词竟然是引起金国攻打富庶的大宋的缘由了。历史的真实是否如此有待考证,毋庸置疑的是,这首诗词描写杭州一定是非常成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这就是宋朝词人柳永的《望海潮》。 出示目标: 1、掌握诗词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具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的艺术手法 二、读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内容。 出示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2、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指导学生诵读:恰当的展开想象,脑海浮现画面的同时,注意通过抑扬顿挫、重音、拖音、徐疾等,读出节奏和情感。

3、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三、赏 赏读诗词,描绘作者在《望海潮》中描绘了杭州怎样的画面。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大处着笔,格调高远,用一“繁华”统摄全篇。 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参差”二字,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风帘翠幕”,把“人家”具体化,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而这大大小小的楼阁、张帘挂幕的人家,错落在“烟柳画桥”之中,使我们看到了户户人家的具体景象,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的秀雅。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钱塘江岸,绿树如云,写出了郁郁葱葱的景象;钱塘江水是“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怒涛”,写江潮来势之猛,“震撼激射”的景象;“卷霜雪”,写“怒涛”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玉城雪岭”的景象。“霜雪”,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天堑无涯”,写出了江面的宽阔,也暗示出江潮“吞天沃日”的气势。 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就“繁华”二字进一步铺展,透过那重重帘幕,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一个“竞”字,写出了杭州富民比豪华、斗阔气

《望海潮》课堂实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望海潮》课堂实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听歌曲《望海潮》,引入作者介绍。 师:在希腊神话中女神海伦因为美引发了特洛伊战争,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因一首词引发一场战争的例子。相传,金主完颜亮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试问:是怎样的美让人如此痴迷与神往?红颜已成白骨,但诗词却能流传千古至今依旧充满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有着词中“清明上河图”之称的《望海潮》。首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 一、初读诗词——感知文本 1、诗词“三分鉴赏,七分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首词,其它同学认真听,并加以评价一位学生读。 师:谁能从字音、句读、情感方面加以评价。 生评价,韵脚,奢变读 师:诵读这首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感情要饱满,有对杭州风物的惊奇、赞美和艳羡,要有适度夸张。 (2)上阕“怒涛”、“霜雪”、“天堑”这些词语,要读出雷霆万钧之势。 (3)下阕要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学生评价后读。 2、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你最好的肯定,很有激情,声音很洪亮。 面对经典美词,老师亦沉溺其中,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范读、初步感知本词(教师范读)。 3、师:学习诗词,读懂是前提,下面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理解词句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交流讨论。 (教师巡回,与学生交流重要字词的理解)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清嘉:清秀美好;嬉嬉:愉悦欢快的样子

二、再读诗词——体会情感 1、情感是诗词的灵魂,你能找到直接表现感情的一个字眼吗?生:夸 2、师:很好,这首词夸的是哪一座城市?生:杭州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师:嗯,古钱塘即今杭州,你很聪。你还能想到那些描写杭州的诗词? 大家的诗词储备非常丰富。 你能结合文本分析词人在“夸”什么? 最能体现杭州特点的两个词语?形胜繁华 生——上阕夸钱塘形胜、都会、繁华;下阕夸生活祥和安宁。板书 三、品读诗词——赏析句子怎么夸? 师:江南美景,自古让人魂牵梦萦,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是天赐美景。古人曾评价这首词: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我们一起赏析杭州之美。 ——生读: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师: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写到了哪两个意象?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写杭州桂花、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桂花意象特点:清香淡雅荷花冰清玉洁 白居易词曰: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宋之问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空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种传说,给杭州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白居易词曰:山寺月中寻桂子。宋之问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三秋”从时间着眼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十里”从空间着眼是说荷花种植范围广,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打破时空界限,让人陶醉在美丽的花丛中,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师:此句堪称千古丽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桂子荷花之美景。 生读

《望海潮》教学设计

《望海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了解《望海潮》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 •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主题; •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学习 •分析《望海潮》的词意,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解读诗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理解作者通过描绘望海潮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2. 诗歌鉴赏 •探索《望海潮》所表现的主题和思想; •分析杜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尝试写一首以海洋为题材的诗歌,体会杜甫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并通过对比引发学生对海洋景象的想象和好奇心。 步骤二:诗文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望海潮》,快速了解诗的整体内容; •指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分组讨论,总结诗中主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步骤三:学习背景知识 •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望海潮》诗的创作背景; •介绍杜甫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引发学生对杜甫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四:诗歌鉴赏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解读,深入理解《望海潮》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分析杜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以及他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步骤五:创作实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海洋和阅读杜甫的诗歌,感受海洋的气势和美丽;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尝试写一首以海洋为题材的诗歌;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借鉴杜甫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步骤六:诗歌分享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创作的部分与同学分享,互相欣赏与评价; •教师点评学生的创作,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 己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 •《望海潮》诗歌文本; •杜甫的生平介绍和相关资料; •海洋图片或视频素材。 五、教学评估 •学生的思考问题和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 •学生对《望海潮》意境和主题的理解; •学生创作的诗歌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望海潮(东南形胜)》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共3篇

《望海潮(东南形胜)》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共3篇 《望海潮(东南形胜)》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 下)1 教学题目:《望海潮(东南形胜)》精品教案 【引言】 《望海潮》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代表作,被誉为“经典名篇”。这篇文章描写了家乡的繁华景象和海上商运,自然景色和社会经济情况相互交织,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福建泉州市的繁荣景象。本篇文章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传达出了情感和思想,且充满了生命力,能够引发思考与共鸣。本文以高二选择性必修下《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课为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望海潮》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结构、主旨、核心词汇和句式,并理解其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解释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通过创设情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和交际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展现福建泉州市的地理、人文和经济方面的文

化内涵,使学生爱家乡、了解与本地相关的文化元素。 【教学内容】 一、教学重点:文章结构、主题、词汇及句式。 二、教学难点: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 提问:谁是文学巨匠,创作了《望海潮》这篇经典文章? 2. 分组交流:请学生围绕海浪、船只、市井、社会经济等方 面的词汇展开自由讨论。 二、课堂教学 1. 呈现难点:如何更好地表达文化内涵。 2. 分析主题:通过文本分析,总结出文本的主题。 3. 理解词汇:通过查找和理解精选词汇,理解其内涵和用法。 4. 解读语言:通过学习篇章结构,分析作者的表达意图。

5. 分析句式:探究产生中心句子的因素,分析句子在表现中的作用。 三、课后拓展 1. 分角色讨论:学生担任角色,谈论人物在文本中的性格特点。 2. 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古诗词、史书资料等,更好地了解福州泉州市的地理和文化。 【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中积累了较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对《望海潮》文本的文化内涵和目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课堂交流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协作和沟通技能。本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家乡福州泉州市的兴趣和热爱,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学习贯穿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对文化内涵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课堂活动,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望海潮》的文章结构、主题、词汇及句式,而且通过分角色讨论和课外阅读等方式加深了对福州泉州市的地理和文化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想品德素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望海潮》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高中语文《望海潮》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望海潮》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年级必修4第二单元第1课,是《柳永词两首》的第一首,属宋词,柳永的代表作。课题“望海潮”是词牌名,为柳永所创,大约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本词音律和谐,可以和乐而歌,朗诵起来很悦耳动听。语言极具特色和韵味。本单元为宋词单元,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因此,依据文本内容和高一学生的诗词阅读感悟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设计依据: 课标:引导学生读诗歌,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学情:学生初中已学过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秋瑾等人的词作,对词有一定的了解。单元目标落实: 1. 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 2. 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教学目标: 1. 了解写作意图,理解词作内容,分析意境之美; 2. 鉴赏词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了解写作意图,理解词作内容,分析意境之美。 教学难点: 鉴赏词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 吟咏品悟法 2. 诵读、品情、悟境 教学过程: 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北宋苏轼曾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这样描写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北宋还有一位著名词人柳永也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望海潮》。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美丽吧! 一、简介“词”的知识,柳永生平及词作特点 1. 词的别称 “诗余”、“乐府”、“曲子词”、“长短句“。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高峰,习惯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2. 柳永(约987—约1053) 初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排行第七,世称柳七郎。 3. 词作特点 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的词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

望海潮课后反思

望海潮课后反思 《望海潮》是词牌名,为北宋词人柳永所创。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推荐关于望海潮课后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望海潮课后反思,一起来看下吧! 望海潮课后反思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这是一节公开课,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公开课不需要特殊,将日常课堂里的“说教”去掉,那就是公开课。由于课前的高度重视,压力颇大,一时惴惴不安。此课准备将近一个月,中间不时有老师给予专业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课程结束了,有不足,有收获,在此记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课前准备 刚刚选择这首词的时候很多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说这首词不容易上,因为是柳永前期之作,不能充分反映柳词的特点,建议我另选一首。《望海潮》确实是柳永年轻的作品,在这首词里能够发现他的抱负与理想,而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个“整日出入于青楼歌馆”的柳七。是什么原因使得柳永后来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我觉得这个应该跟学生说清楚,选择《望海潮》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前后的对比让学生明确柳永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学会分析。备课时,通过上网查看柳永的生平经历,阅读资深人士对柳词的评价从而获取柳永的相关信息,以便在课堂上给学生做出分析,加深对柳永的了解。 二、课堂教学

导入课堂的时候运用了图文比较法,即展示一幅图片和一首诗,让学生从中进行比较,从而引入意象的概念,提出鉴赏诗词的方法。接着就进入《望海潮》,找出此词中的意象,概括出其内容。情感可以渗透到内容中间,通过意象的分析使得学生能够自己去慢慢体会其中意味。对于难以理解,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稍作提示。如赏析句子的时候,可以明确要求,写景好的或者抒情好的,使学生明确要求,能够对症下药。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进行巩固意象的练习,加深意象概念,掌握意象鉴赏的方法。 三、课后体会 由于是公开课,学生配合很默契,这是课前没有想得的。鉴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及授课时的感受,发觉自己在理论方面有所欠缺。此次公开课全称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展示课”,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成的,而不是预想的,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

高中语文_望海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柳永《望海潮》课堂实录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听歌曲《望海潮》,引入作者介绍。 师:在希腊神话中女神海伦因为美引发了特洛伊战争,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因一首词引发一场战争的例子。相传,金主完颜亮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试问:是怎样的美让人如此痴迷与神往?红颜已成白骨,但诗词却能流传千古至今依旧充满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有着词中“清明上河图”之称的《望海潮》。首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 一、初读诗词——感知文本 1、诗词“三分鉴赏,七分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首词,其它同学认真听,并加以评价 一位学生读。 师:谁能从字音、句读、情感方面加以评价。 生评价,韵脚,奢变读 师:诵读这首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感情要饱满,有对杭州风物的惊奇、赞美和艳羡,要有适度夸张。(2)上阕“怒涛”、“霜雪”、“天堑”这些词语,要读出雷霆万钧之势。 (3)下阕要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学生评价后读。 2、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你最好的肯定,很有激情,声音很洪亮。 面对经典美词,老师亦沉溺其中,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范读、初步感知本词(教师范读)。 3、师:学习诗词,读懂是前提,下面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理解词句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交流讨论。 (教师巡回,与学生交流重要字词的理解)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清嘉:清秀美好;嬉嬉:愉悦欢快的样子 二、再读诗词——体会情感 1、情感是诗词的灵魂,你能找到直接表现感情的一个字眼吗?生:夸 2、师:很好,这首词夸的是哪一座城市?生:杭州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师:嗯,古钱塘即今杭州,你很聪。你还能想到那些描写杭州的诗词?

高中语文_望海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 1.针对诗歌特点实施教学 诗歌的教学,重点在知人论世、诵读和鉴赏。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入赏析诗歌。 2.积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3.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前三册诗歌单元的教学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积累。但是大部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不好,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也不够,积极性不高,不指望语文考学,完全不把语文当回事。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全县的二流三流学生,优生很少,尖子不尖。如何让他们乐于学习,积极与老师配合,是我的首要工作。如何抓好基础,搞好积累,增强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和练习的有效性,也是我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加强预习,诵读、赏析的多样化、新颖性就成了我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评测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 A.东南/ 形胜,三吴/ 都会 B.钱塘/ 自古/ 繁华。 C.有三秋/ 桂子 D.十里/ 荷花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繁华fán 帘幕mù B.参差cī叠巘清嘉xiàn C.罗绮qǐ钓叟sǒu D.箫鼓xiāo 吟赏烟霞yín 3.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荣景象,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多了一份宁静。

望海潮教学反思

望海潮教学反思 柳永望海潮教学反思篇一 2020年6月29日,上午第三节,在高二楼的一楼阶梯教师,教务处安排我用高一19班的学生上了一节教师开放月中的全校型的优质课竞赛,这节课学生表现积极,教学流程顺畅,引起了较好的反响。魏莹老师回到办公室形容学生的兴奋状态曾形象地描述说“学生跟打了鸡血一样”。的确,19班的孩子们真的很了不起。 《望海潮》对于我来说,是新课文,是人教版必修四中宋词单元的作品,是柳永歌颂城市繁华富庶的代表作。这首词意象多,情感充沛,共一百零七字,属于长调慢词,难于理解的词句较多,对于学生来讲,鉴赏有一定难度。 在讲这节课之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很多老师的教学设计,但感觉这些资料教学内容千篇一律,问题设置极为平常,不能调动学生兴趣,探究的问题既没有广度也没有深度,就开始自己设计起来。 首先是导入,我从柳永入手,精要地讲他名字的由来、作者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本词的社会影响及本词诞生的背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再加上我制作的精美课件和当堂现场朗诵,更是让这种学习气氛更加浓郁。 在讲课期间,我还让学生不断读课文,走进文本,小组合作探究。先从大局入手,宏观把握全篇文章,用原文词语概括杭州的富庶繁华,再结合我们的印象中的杭州,对之有一个总的把握,再分析概括上下片的内容,做到了整体上的心中有数。 因此,我让学生先对生活中的这些编码进行收集,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收集的编码都是身份证号码,这也进一步说明以身份证的认识为载体,进一步学习编码的知识是符合生活实际的。 本节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评、诵读文章,与作品对话,感悟海燕勇敢乐观的形象,体会作者赋予不同形象的不同情感。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并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是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语文教学要“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老师串讲,那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在理解喂海鸥的环节时,我利用音乐、语言等各种手段创设情景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阅读。如学第二段“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这句话时,我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了老人节衣缩食喂养海鸥的资料,同学们一下子就被深深地打动了,再读时,异常深情,别样感动流露在阅读中。又如在读第三段“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以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时,我这样引读:

【高中语文】《望海潮》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学习任务名 称) 《望海潮》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或上课用时分 钟) 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掌握词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反复吟读直至背诵,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素质目标: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 4.思政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 ⒈把握词中所运用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⒉分析词中写景的妙处,即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意象的组合展现杭州人物之盛和风光之美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 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结合社会背景,分析文章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PPT课件、自主练习册、课本、笔记本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 布置预习作业:了解作者,了解宋词。 课中: 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5分钟中国是一个诗的国今天,我们又将在这瑰 丽的园子里摘取另一 学生 展示 宋词以它独 有的魅力一

度。我们也一直徜徉于诗的园林,在“国风”粗朴而纯美的乡野民声里结识了散璞玉之辉的“诗经”,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里邂逅了纵日月之光的“离骚”。我们的心灵之谷还回荡着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铿然之音、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的苍凉之叹。朵奇葩----宋词,并把 我们关注的目光投向 一个“忍把浮名,换了 浅斟低唱”的杰出词人 ---柳永。(板书标题) 自己 课下 的预 习成 果,分 享对 作者 背景 的了 解和 宋词 的收 集。 直都那样熠 熠生辉。宋 词代表了宋 代文学的最 高成就。北 宋前期词坛 的中心人物 是晏殊和欧 阳修,后来 大政治家范 仲淹又开辟 了词的意境 并启发了豪 放派词风, 慢词圣手柳 永拓宽了词 的篇幅并发 展了宛约派 词风。

《望海潮》教案(优秀3篇)

《望海潮》教案(优秀3篇) 《望海潮》教案篇一 【情景导入】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径钱塘(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什么样的一首词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信息筛选】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然后说说读后的感受。 2、这首词描写的是杭州,那么作者笔下的杭州究竟是怎样一座城市呢?它有什么特点呢?富庶而又美丽的繁华大都市。人们生活安定和美,一切显得极为和谐。 3、具体来说,上片和下片各自交代了什么内容?请结合文本本身来简要概括一下。 明确:上片写杭州美丽的环境和繁荣的经济,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生活景象。 (过渡)了解了词大概内容后,请同学们再来朗读课文,跟着作者再次走进当年的杭州。 【合作探究】 1、自古杭州皆繁荣,那么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展现它的美丽和繁华的呢? 明确:“东南形胜”三句从地理条件、悠久历史来说的,“烟柳画桥”六句是从风景美丽和人口众多来说,“市列珠玑”三句是从人们生活的城市的商业发展来看的。这是上片描写的内容。 2、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文本详细地分析一下上片。 解说:“东南形胜”从地理条件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恨重要,风景优美,故曰“形胜”。“ 三吴都会”,是从历史悠久着笔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才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开头三句,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联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表现都市户口繁庶。“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绿树环抱,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怒涛”两句,钱塘江潮的澎湃与浩荡。“天堑”,愿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用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极写杭州的繁华。市场上商品丰富,商业繁荣,市民家家戴着罗绮。只抓住“珠玑”“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富裕反映出来。最后,再用“竟豪奢”,暗写杭州富民比夸争富,反映了杭州这个都市繁华和奢侈的一面,让我们在画面式的描写中领略了杭州美好的一面。 3、上片就杭州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刻画,再现了杭州的繁荣和美丽。那么,下片围绕西湖,又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请结合词本身来说说。 明确:“重湖”三句写了西湖与众不同的美丽景色,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十里”,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高中语文_望海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望海潮》课标分析 《望海潮》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单元的一首柳永词。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引领学生学习时,重在反复诵读、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从而来实现培养学生初步领悟宋词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所以本节课在定位上,重点突出了学生的读,用“四读法”即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来逐步地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同时,还运用问题导引法来推进课堂教学,以问题来带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对文本个性化解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探究能力。 《望海潮》教材分析 《望海潮》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中的一首,我在教授这堂时,定位在了诵读上,通过四步诵读,让学生逐步体味词的音律美,逐步明白柳永在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所以我把学习目标定为: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教学重点) 3、学习诗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教学难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以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来完成对本词的赏析以至成诵。 《望海潮》 一、常识积累 1、词的起源:兴起于,盛行于,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词的标题是。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 (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 4、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

高中语文_望海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望海潮》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哪些景点呢?引出西湖和钱塘江,进而引出古代文人描写西湖与钱塘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然后转入《望海潮》的学习。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了解作者及作品。 3、学习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大家感受柳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 三、走近作者,积累知识 (一)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者,更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是最早的歌坛偶像,其在当时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今天的周杰伦。他的“粉丝”,也是历史上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粉丝”到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由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召;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也愿意。 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追捧偶像,总难免有一定副作用。传说,柳永的《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让他差点儿成为汉奸。

高中语文_望海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望海潮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文本,理解词意。 2.通过鉴赏感受文本的意境。 3.感受词的魅力,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杭州的美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杭州或者西湖美景的诗词?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柳永的《望海潮》,感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美,什么叫脱俗的美。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先由学生介绍,然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为人放荡不羁,但才情卓异。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乐章集》。 2.写作背景 先由学生介绍,然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这首词,思考这首词上片写了什么?下片写了什么?

高二语文《望海潮》教学设计6篇

高二语文《望海潮》教学设计6篇 高二语文望海潮教案篇一 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 二、1、教师范读,请学生注意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 3、请学生根据出示的诵读提示和注释自由读课文 4、提问词义,学生个读 【感受:1、很规范很传统的诗歌教学第一环节】 三、分析上阕: 1、前三句: ①请学生描绘,然后问:有什么感受? ②比较:“长忆孤山”与课文“东南形胜……” 生答师点拨 过渡:引导学生找出三个关键词——形胜,都会,繁华 【感受:2、此处比较甚好,于无疑处生疑,比出了原文的意蕴】 2、品读“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师:改为“绿柳小桥……”如何? 生分析:原句更大气,“烟”显得朦胧 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可以改成“风柳画桥,珠帘翠幕”,如何?“珠帘”正好和下文的“竞豪奢”照应 教师引导:原文中“风帘”更有动感

学生反驳:我的改句中前面已经有“风”,前后句是动静结合 教师请其他同学谈看法,另一学生说:我觉得不能用“珠帘”,因为后面有“参差十万人家”,平常老百姓家不一定都用得起“珠帘”的 教师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问题我们留到课下探讨吧 【感受:3、此处和本课另一处是课堂自发生成的,是优秀的学生说出的个性见解这两处给所有听课老师和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为授课老师没有把握住精彩的生成而遗憾平心而论,如果我们处在这种大赛的舞台上,处在那种紧张的情景下,我们能把握住这精彩的生成吗?我的答案是:至少我不能完全把握住我在听课时,又震惊又激动——震惊的是很可能我也把握不了这样的场面,自己的教学机智有待提高;激动的是我能教到这样优秀的学生该有多好啊!在平常的课堂上,师生之间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对话,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说说生成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表达了他对生成的看法:“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见得能明察秋毫地预见到他的课将如何发展,但是他能够根据课堂本身所提示的学生的思维的逻辑和规律性来选择那必要的途径而走下去”教师讲公开课,要把课备到特别透的地步,以随时生成“不可预约的精彩”我省名师代昆鹏讲《定风波》,充分的备课使他足以应对优秀学生任何的提问和课堂生成(详见拙作《准备有多好,生成就有多美》,见2011年1月26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我们应该向代老师学习 再来谈此处的突发事件课堂上,最后一个学生回答:“我觉得不能用‘珠帘’,因为后面有‘参差十万人家’,平常老百姓家不一定都用得起‘珠帘’的”当时我听到此处,豁然开朗,忍不住拍案叫绝说得多好,这就是学生的力量啊!是啊,此时教师或许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说:“你替老师做了回答改成‘风柳画桥,珠帘翠幕’,可见这位同学注意到了原词中的动静结合,故也改成了动静结合的句子但是,它的下一句紧接着是‘参差十万人家’,所以此处强调的是人家多所显示的繁华,而非豪奢的繁华而‘竞豪奢’所总结的则是与其紧挨的上文‘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你的改动或许是作者最初想到的,但作者为了每一层所强调的重点,或许忍痛改成了现在的句子总之,你的句子同样精彩” 呵呵,这都是事后诸葛亮的不当之言还是那句话,若我处在当时的情境下,我亦不能把握好,我们不能苛责余老师】 3、品读“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①学生描绘这几句的画面 ②这几句中哪个字更好? 学生赏析:“卷”……

柳永《望海潮》教学设计

柳永《望海潮》教学设计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高二语文《望海潮》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高二语文《望海潮》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