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柳永《望海潮》课件(共35张PPT)

柳永《望海潮》课件(共35张PPT)
探究1 把“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卷”表现了钱塘江 潮来时狂涛汹涌,排山倒海的气势,对浪花飞溅 的情态写的更形象逼真 。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商品丰富商业繁荣 家家披罗着锦 市民生活殷富
上阕:描写杭州的自 然风光和都市繁荣。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 钱塘自
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抽象的评点(总写)
具体的描述 (分写)
点染
•文学史上描写 西湖的名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舞吴
上山
水日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 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 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 “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白 居 易 《 忆 江 南 》
醉酒江 芙一南 蓉杯忆 。春, 早竹其 晚叶次 复,是 相吴吴 逢娃宫 !双。
看寺江 潮月南 头中忆 。寻, 何桂最 日子忆 更,是 重郡杭 游亭州 !枕。
4
承平气象, 形容曲尽。
读诗
朗读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在“繁华”处读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 塘
江潮壮观的词句、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 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 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要读出这种气势来。 ③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 怡 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望海潮》PPT课件36张

《望海潮》PPT课件36张
感谢聆听,欢迎指导!
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 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 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 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 记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 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1、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 家,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 三类:写都市生活和风光;写妇女 生活、愿望和男女间的恋情;写羁 旅行役之苦。
7.作家要有清醒的意识,没有容忍错 误的倾 向,为 社会充 满思想 活力和 精神自 由做出 自己的 贡献。 8.易砚制作工艺由简到繁,题材日 益丰富 ,制砚 师采用 平雕、 透雕等 手法, 雕刻出 的山水 、花卉 、人物 、名胜 等形象 惟妙惟 肖。
9.易砚不仅成为宫廷贡品和传世名 砚,而 且受到 了王公 贵族、 文人墨 客乃至 平民百 姓的珍 爱,这 应该是 自唐宋 以后的 事了。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古夕道阳西西风下瘦,马,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断肠人在天涯。 点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
合作探究2:分析《望海潮》 中哪些是“点”,哪些是 “染” ?
东南形胜
自然风光之美
点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
都市繁华之美

繁华
民生安乐之美
合作探究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 霜雪,天堑无涯”句中若把“卷”改 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表现手法

部编版高中语文: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共65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共65张PPT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 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 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 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 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 羊。”
除了点染和铺陈,这首词在写景 上还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
民和平汉 宁静的用生活景象。
语 词


信 ?

湖南宁远一中高一语文组
2012年上期
杭州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湖山 优美的地方,是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 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 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 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 卷起雪霜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钱塘江 广阔无涯。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
繁华
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除了点染,这首词在写景上还有 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工于铺叙,一句一 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铺叙:又叫“铺排”,多见于古
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 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 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一长种闲相,愁思但。,两却处 不靡 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衣下带眉渐头宽,终却上
婉约 派四 大旗 帜
‘““闺情别语长恨”””——————李柳晏清永殊照消不无 落 相问恰得悔心可 识去君似人,头奈燕,能一憔东为。何归似有江悴流伊花来曾几春。多水愁向, “愁宗”——李煜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 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 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望海潮》柳永词两首PPT优秀课件

《望海潮》柳永词两首PPT优秀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4、词的分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 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按风格 豪放派、婉约派
基本情况
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 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重要的 代表人物。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 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又因他曾做过屯田员外郎(相当于现在 的国家粮食局里的工作),又称柳屯田。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 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 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如此胜地, 不去枉为人间 一遭也。”
谁把杭州曲子讴? 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草木无情物, 牵动长江万里愁!
词中清明上 河图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5、风格比较 ➢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
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 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 恋情。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望海潮》优秀PPT课件

柳永《望海潮》优秀PPT课件
“卷”是“翻卷”的意思,“霜雪”比 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 时波滚浪翻。1分
“卷”可以形象地表现出钱塘潮排山倒海 的气势、浪花飞溅的情态。2分
用“推”的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 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
40
3、清代的刘熙载在《词曲论》中说:“词有
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
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
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
盈罗绮,竞豪奢。

具体生. 动
38
点 重湖叠巘清嘉,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染 嬉嬉钓叟莲娃。
.
39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句中哪两个词用的好?若将“卷”字改为“ 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3分
.
47
望海潮 实验中学
千载古邑,百年老校,实验一朵奇
葩。天山骄子,艺术雏鹰,可爱三千学
娃。碧树缀红楼,赣江染烟霞,实验我
家。蝶舞翩跹,鸟横啼雨,争芳华!
更奇运动场上,有健将腾跃,挥汗有
加。周末舞台,轻歌曼舞,浅妆含笑娇
娃。三月滴水岩上,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豪情遍染长空,金榜题名夸。
----老师
.
48
望海潮
.
1
.
2
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cēncī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dī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
市列珠玑jī,户盈罗绮qǐ ,竞豪奢she。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羌qia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
sou莲娃。

柳永词 《望海潮》优秀课件

柳永词  《望海潮》优秀课件
2、这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桂花、荷花 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十里 荷花”不禁让人联想到杨万里诗中所写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慢词,就是依曲调舒缓的慢曲
填写的词。与小令相比,慢词曲调 变长、字句增加、节奏放慢,音乐 更加悠扬动听,情感更为曲折婉转、 复杂多变,景物可以铺陈渲染、细 笔工描。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
差十万人家 。”

3.品赏下片,千古丽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高度凝练,它把西湖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
1、“三秋”从时间着眼写景,写桂花花期长,馥 郁芬芳;“十里”从空间着眼写景,写荷花种 植面积广。桂为秋季开花,莲为夏季开花,简 单八个字,却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阅读其他描写杭州的诗(见学 案),并比较这些诗与《望海潮》 的异同。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写钱塘江潮壮观的词句、如“怒涛”、 “霜雪”、“天堑”这类有气势的词语,音调要 急促。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节奏要舒缓, 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诵读
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
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 “点”,哪些是“染” ?
点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点
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百姓生活富有 (分)
——染 重湖叠巘清嘉(总) ——点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 嬉钓叟莲娃 。(分)

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

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

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注重背景介绍
在教授《望海潮》时,应先介绍柳永 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词作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独立思考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词 作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方式,培
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力。
强化诵读训练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望海潮》 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培养他们的语感 和文学鉴赏能力。
柳永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他的父亲是北宋初期的一位官员, 母亲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家庭环境的优越为柳永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柳永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天赋。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对诗 词有着特别的热爱和天赋。这一时期,他开始尝试创作诗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 特点。
时人们的喜爱。
柳永在词的创作上勇于创新,突破了 传统词牌的限制,开创了慢词的先河,
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永的词作题材广泛,涉及山水、离 别、羁旅、闺怨等方面,表现了深刻 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情感。
柳永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望海潮》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02 名人点评
诸如王国维等著名文人对《望海潮》赞不绝口, 称其不仅艺术精湛,而且思想深邃,堪称词中佳 作。
03 后世模仿与致敬
许多文人墨客在创作中模仿《望海潮》的风格和 技巧,或直接引用其经典名句,以此表达对柳永 及其作品的敬意和致敬。
《望海潮》的朗诵技巧与感
06

朗诵技巧
节奏把握
在朗诵时,要把握好整体的节奏,做到抑扬顿挫,突出重 点。对于长句和短句,要根据意思进行适当的停顿和连读 ,使听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意。

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

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

(烘托、渲染) 点染要紧密相连,不可断开
明了鲜明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 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 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 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 盈罗绮,竞豪奢。


具体生动
点 重湖叠巘清嘉,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染 嬉嬉钓叟莲娃。
3、清代的刘熙载在《词曲论》中说:“词有 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 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态。请运用了这 一手法。对词的上阕写景特点加以说明?4分 上阕中,开头三句是点,从地理形势和历 史渊源方面总括钱塘的繁华。 接下来,从三个角度描写它的繁华,是染。 “烟柳”三句,写居民区的繁华;“云树”三 句,突出钱塘潮的雄伟壮丽;“市列”三句, 写民众生活富有。
比喻,白描。
风 帘 翠 幕
帘 子 帷 幕 翠 绿 雅 致
参差十万人家 楼阁房屋高低不齐,拥有 十万户人家。
比 喻
远远望 去,钱 塘江堤 上 ,林木 茂密如 林。
云 树 绕 堤 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钱塘江广阔无边,波涛 如怒,汹涌而起,像卷 起的白色霜雪。 拟人,比喻
市 列 户 珠 盈 玑 罗 绮 竟 豪 奢
冯家伟、郑允怡、卫培芬
望海潮 广州 缤纷花城,广东都会, 广州自古繁华,道路四通, 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 叶欣欣、何芷仪
望海潮 桂林 中国名胜,广西山水,桂 林美景如画。十里绿廊,千里 行舟,吸引众多游人。云峰入 漓江,山歌荡碧崖,好景不胜。
(孙振宇、冯雪婷、王海顺、 江洁仪)
望海潮
禺山高中
市场上陈列着 大小不同的各 种珠宝,市民 家里堆满了各 种绫罗绸缎, 竞相过奢豪的 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繁富 钱塘浩荡 西湖秀丽 百姓安闲 长官潇洒

点:

抽象的评点
染: 具体的描述
(烘托、渲染) 点染要紧密相连,不可断开
明了鲜明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 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 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 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 盈罗绮,竞豪奢。


具体生动
点 重湖叠巘清嘉,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染 嬉嬉钓叟莲娃。
有感情的吟诵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舒 缓,读出惊叹、赞美与 艳羡之情。
柳永为什么要写这首词?间 接引起了谁的什么想法?
目的:打动孙何,谒见孙何。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间接:勾起金主完颜亮入侵南宋直指 杭州的野心。
从全词看,有哪些词 语点评了钱塘的“好景”?
好景——钱塘的美好景观 代指政绩成就 繁华、清嘉
3、清代的刘熙载在《词曲论》中说:“词有 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 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态。请运用了这 一手法。对词的上阕写景特点加以说明?4分 上阕中,开头三句是点,从地理形势和历 史渊源方面总括钱塘的繁华。 接下来,从三个角度描写它的繁华,是染。 “烟柳”三句,写居民区的繁华;“云树”三 句,突出钱塘潮的雄伟壮丽;“市列”三句, 写民众生活富有。
本词如何具体 描述繁华、清嘉?
钱塘“好景”:
地理形势优越 东南形胜 历史悠久 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居民区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钱塘潮雄伟壮丽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人民富有,社会财富丰盛,民众生活豪奢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西湖山水秀丽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民众生活悠闲自在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钱塘长官生活高雅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望海潮 东华山 南北贯通,万安高峰, 东华山独处静雅。绿水环绕, 层林倒影,高低数个青峰。 幽径绕山林,山谷传风啸, 风景宜人。
望海潮 我的家乡 南方小镇,鱼米之乡, 故园总是静雅。小桥流水, 烟柳人家,依稀几许碧瓦。 雄鸡啼清晓,渔歌绕落辉, 香淳无遐。
柳永其人
• 柳永,北宋词人,福建人, 出身于官宦门第,自幼受到了 良好的文化艺术熏陶,但为人 放荡不羁,终身潦倒。他们家 三兄弟(三复、三接、三变) 都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 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 行第七,又叫柳七,柳永做过 屯田员外郎等小官,所以世称 “柳屯田”。

• 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被誉为“才子诗人”, 代表作《望海潮》《雨霖铃》。 • 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 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 言通俗,音律谐婉。 •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 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 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 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 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 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句中哪两个词用的好?若将“卷”字改为 “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3分 “卷”是“翻卷”的意思,“霜雪”比 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 时波滚浪翻。1分 “卷”可以形象地表现出钱塘潮排山倒海 的气势、浪花飞溅的情态。2分 用“推”的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 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结论: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作者笔下的杭州给人什么印象?
富庶、美丽
安定、祥和ຫໍສະໝຸດ 上阕:写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阕:写西湖之美和杭州人民和平宁静 的生活景象
本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 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1、从地理位置上看
一派太平、富 庶、安定、祥 和的都市生活 景象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课后拓展
运用点染手法, 选择一个地方,填 词《望海潮》6-9 句
我的家乡 西华山
实验中学 广州 桂林
东华山
望海潮 广州 缤纷花城,广东都会, 广州自古繁华,道路四通, 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
望海潮 桂林 中国名胜,广西山水,桂 林美景如画。十里绿廊,千里 行舟,吸引众多游人。云峰入 漓江,山歌荡碧崖,好景不胜。
词的有关知识:
•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 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 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 子词”、“歌词”等。 •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它决 定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而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 容的集中体现。一首词可以没标题,但不能没词牌。 • 3、词的分类: •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 按段的多少,词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 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 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望海潮
望 海 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cēncī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dī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 涯。市列珠玑jī,户盈罗绮qǐ ,竞豪奢 she。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羌qia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 sou莲娃。 千骑jì 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
惊叹 赞美 艳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风 帘 翠 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 树 绕 堤 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市 列 珠 玑
户 盈 罗 绮
重湖叠巘清嘉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柳浪闻莺
镜湖秋月
一曲繁华钱塘的绝唱
三潭印月
总结
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 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 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由于作者的写作 目的是为了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难免有粉 饰升平的味道,但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 荣奢华的社会现实。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三秋 桂子,十里荷花”后,觊觎杭州美景,遂起投鞭渡 江之志。尽管并不足信,但也说明本词写作的成功, 读后不由得会使人对杭州心向往之。最后,我们在 齐诵中再次感受杭州与西湖之美吧。
望海潮
实验中学
千载古邑,百年老校,实验一朵奇 葩。天山骄子,艺术雏鹰,可爱三千学 娃。碧树缀红楼,赣江染烟霞,实验我 家。蝶舞翩跹,鸟横啼雨,争芳华! 更奇运动场上,有健将腾跃,挥汗有 加。周末舞台,轻歌曼舞,浅妆含笑娇 娃。三月滴水岩上,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豪情遍染长空,金榜题名夸。 ----老师
背景资料
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 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 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 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 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 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 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 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 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 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 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 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