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智能控制的研究
关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单片机控制分析

关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单片机控制分析作者:丰成林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6年第04期摘要:近年来,单片机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就以单片机为研究主体,对其控制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控制过程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有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等诸多问题,而且由于汽车购买率的逐年增多,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快了能源枯竭的进程。
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同时又结合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汽车相关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进行汽车改革与创新尤为重要。
由于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表现在微型计算机技术方面。
因此,要想让汽车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将电子技术与汽车技术相结合,由此汽车微控制器问世而生,而微控制器又称单片机,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
1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与单片机的基本内涵、联系1.1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作为发动机六大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构成为散热风扇、散热器、水泵与节温器等等,其中散热器主要用来对循环水进行冷却,起冷却作用的介质为冷却液。
然后整个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及时地将汽车受热零部件所吸收的一些热量散发掉,从而确保发动机能够在最适合的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
1.2单片机单片机即单片式的微型计算机,简单地说,它是一个集合了计算机系统的芯片。
然后同计算机比较起来,它不具备那些外围设备。
具有重量轻、价格便宜、体积小的特点,便于开发、应用和携带。
同时,可以这么说,要想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基本原理,那么学会使用单片机就是最好的选择。
1.3两者联系现今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在控制方面多用到单片机,因为它可以综合控制保温帘、散热风扇以及节温器等,非常高效节能。
同时单片机能够实时掌控发动机冷却液、大气环境的温度变化以及汽车的实际行车速度的变化情况,然后它会根据这些变化自动控制好汽车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确保汽车的发动机能够在恰当的温度范围内正常运行。
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控制系统的研究

第 S14 步: 控制器判断发动机冷却液 的温度 t 是 否低于 100℃, 如果 t< 100℃, 就执行第 S15 步程序 使风扇电动机低速运转。如果 t≥100℃, 则控制器执 行第 S16 步程序, 使风扇电动机高速工作。
当车速 v ≥80 km/ h 时, 控制器就从第 S9 步转到执 行第 S17 步程序, 判断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 t 是否低于 105℃。如果 t< 105℃, 控制器执行第 S18 步程序使风扇 电动机停止工作。如果 t≥105℃, 则控制器执行第 S 19 步程序使风扇电动机 M 1 和 M 2 高速运转。 3 结束语 采用该控制系统, 电动冷却风扇可根据汽车行驶
第 S2 步: 控制器 根据发动 机水温传感 器的信号 判断发动机冷却液 温度是否低于 95℃, 如果 t< 95℃ 控制器执行第 S3 步, 否则执行第 S6 步程序。
第 S3 步: 控制器 根据空调 开关的通断 来判断空 调 系统 是否工 作, 如 果工 作则 控制 器执 行第 S4 步, 如果不工作, 控制器就执行第 S5 步程序。
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摘要】在汽车电子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保证发动机能够安全、自由灵活的运行,本文设计了一个自身具有故障检测功能的新型智能冷却风扇控制系统。
本系统采用PIC16F716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芯片,在采集发动机工作环境温度的同时,采集此时发动机送来的工作状态信号,由微处理器综合运算后,送出PWM输出信号,对冷却风扇进行调速,达到及时且非常可靠的控制效果。
另外,本系统还专门设计了检测风扇自身的各种常见故障的硬件电路及其运行程序,以保证冷却风扇能够安全且无故障的运行,并最终为发动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 PIC16F716 冷却风扇故障检测 PWM引言目前,汽车电子化控制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汽车的动力传动总成、底盘、车身系统和通讯都在向着智能化、可操作化的方向发展,汽车最终将成为集信息化、电子化和智能化为一体的载体,作为汽车重要组成之一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也急需改进。
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不能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自动调节。
但汽车的使用条件千变万化,那样肯定会使得发动机冷却不足或者冷却过度,对发动机造成损害。
还有,冷却风扇消耗发动机的有效功率约为10%,这其中仅有5%~10%是有意义的。
后来经电动控制改造,冷却系统在冷却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基于这一情况,本系统采用电子控制技术,通过NTC温度传感器采集发动机工作环境的温度值,经过微处理器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同时,微处理器根据测量值,经过运算得出所需的风扇转速值,再通过微处理器输出的PWM信号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从而达到调节发动机工作环境温度的目的。
另外,为了适应智能化的趋势,本系统还要设计风扇的自动故障检测以及恢复功能。
并把自身工作情况,通过数据总线传给上级模块,从而完成汽车电子所要求的智能一体化的要求。
一、系统组成和硬件设计本系统主要组成有,输入模块包括:温度信号采样电路、风扇电源电压采样电路、PWM信号采集电路、控制系统供电电源电路、时钟输入电路、两个风扇电机的负载采样电路(本系统采用两个风扇工作);输出模块包括:两个风扇电机的PWM驱动电路和声光指示电路;另外,还包括一个通信电路。
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余海洋;曹志良;刘绍波【摘要】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fan cooling in automobile engine,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engine cool?ing system,the control requirement and strategy of the electric cooling fan is discussed.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of cooling fan an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control unit of the electric fan are designed. AMEsim sim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temperature change of engine coolant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When at the motor speeds 2000 r/min,2500 r/min,2800 r/min,the cooling liquid temperatures of the engine outlet are 80°,82° and 85° respectively by the designed control system,test experiment is made under the input maximum temperature of 93.7°,the output maximum water temperature is 101.8℃.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ensure the engine thermal balance,control system has a stable control effect.%针对汽车发动机风扇冷却存在的问题,基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探讨了电动冷却风扇的控制需求和策略,设计了冷却风扇智能控制系统.建立了AMEsim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变化,电动机转速在2000 r/min、2500 r/min、2800r/min时,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分别为80℃、82℃和85℃.设计了控制系统测试实验,在进水温度最高93.7℃条件下,出水最高温度101.8℃,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保证发动机热平衡,控制系统具有稳定的控制效果.【期刊名称】《电子器件》【年(卷),期】2016(039)006【总页数】4页(P1512-1515)【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AMEsim仿真;智能控制系统【作者】余海洋;曹志良;刘绍波【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重庆401520;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重庆401520;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重庆4015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4.138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汽车核心结构的发动机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和动力性。
基于CAN总线的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的设计

科 技论坛 l l l
吴 敏捷 朱 维 杰
基于. N总线的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的设计 C A
T - 陕 106 (、 1 武警 工 程 学 院研 究 生 大队 , 西 西 安 7 0 8 2 武 警 _程 学 院通 信 工 程 系, 西 西安 7 08 ) 陕 10 6 、
摘 要 : 对 发 动机 冷 却 系统 和 C 在 AN 总 线技 术研 究 的基 础 上 , 出 了一种 基 于 C N 总 线 的 汽 车 发 动机 智能 冷 却 系统 的设 计 方案 , 论 述 了 提 A 并 其软硬件实现方法。 系统以电动冷却风扇为基础, 采用温度传感 器获取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信息, 并依托 CA 总线技术进行各节点间通信 , N 分析
22温度传感器 .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是检测发动机冷却 液温度用的传感器 ,发动机水温传感器一 般采用 负温度系数的热敏 电阻式传感器 。 N C 热 敏 电阻 具 有 很高 的负 温 度 系 数 , T , 适 宜 于 一 10C~ 0 ℃之 闯 的温 度 测 量 , 0 ̄ 30 广 泛 应 用 于点 温度 、表 面 温 度 和 温度 场 的测 量。 温度数值的变化反映为电阻值的变化 , 再通过 电桥 变换 电路 转换 为 电压 信 号输 出 ,放大后再 由转换 电路转换为频率信号
控制领域得 到了广泛 的应用 ,促使各 器件 生 产 厂 商不 断推 出新 的 C N产 品 , 逐 步 A 并 形 成 系 列 。 虑到 本 系 统所 要 实 现 的 功能 考 和 系统 的经 济 性 能 ,选 用 了 目前 广 泛 使 用 的 P I S公司生产 的 SA10 H HP J 0 0独立控制 之一 目 。 器 和 P A 2 20收 发 器 ,组 成 标 准 C N C 8C 5 A 2 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和硬件设计 总线通信接口。( 见图 2 ) 21系统总体方案和硬件框图 . 3 系 统 的软 件设 计 本系统利用温度传 感器实现对 发动机冷 控 制 系统 软 件 的功 能 是 协 调好 单 片机 却液温度的采集f 如图 1中 l所示 , 下同)然后 内部 资 源 和 外 接 电路 的工 作 ,软件 设 计 的 , 把 温度 信 号 转 变为 电压 模拟 信 号 ,信 号通 过 运 主要任务是使单 片机及外围器件按程序设 算放大器 、 采样 保持器 和 A D转换器将模拟量 计 的功 能动 作 , 足 控 制 要求 。 件 部分 / 以满 软 图 3 系统程 序 框 图与 子 程 序 流程 图 变为数字量 , 进行处理 。E U根据不 同的输入 主要包括 主程序 、 C 温度检测子程序 、 电路驱 信号分析处理 , 驱动冷却风扇工作 , 并将检测到 动子程序 、 显示子程序等及其它子程序 。 系 其 应 用『 . 京 : 工 业 出版 社 , 0 . M1 北 电子 2 6 0 的水温通过数字显示电路显示出来 ,也可以在 统程 序 框 图 如 图 3所示 。 【】 宽明.AN总线原理和应 用系统设计【 - 2邬 C M】 b | 结 束语 显示屏或仪表上显示报警信息。系统的硬件框 京 : 京航 空航 天 大 学 出版 社.9 6 北 19 . 图如 图 1 示 。 所 本 系统 以 目前 比较 成 熟 的 电 动冷 却 风 扇 为 [1 3崔胜 民. 现代 汽车 系统控 制技 术『 . M】 北京: 北 发动机温度( 冷却液温度) 的调节有两极温 基础 ,采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来获得汽车发动 京 大 学 出版 社.0 8 20. 度 限值 ,本 系统 以低 温 9 ℃ 、高 温 13 0 0 ℃为 限 机的冷却液温度 , 并依托 C N总线技术实现各 f1 A 4朱惠莲 , 陈振 华, 刘小娟等. 于单片机的发 基 值 , 相 应 的温 度 限值 , 却 风 扇 组进 行 低 速 节点间的数据通信,达到了冷却风扇随发动机 动机 冷却 水温 监测 系统 【.微 计 算机信 息, 根据 冷 J J 运转或高速运转 ,由发动机控制单元发 出指令 工作环境温度的变化而 自动调整转速的 目的, 2 0 . o 74. 进行控制(、 。发动机冷却控制过程中通过动 并 且可 以在 C 78 ) AN总线上扩展传输其 他信息 , 如 [1 5金双, 朱维杰.基于 C N总线的汽车防撞报 A 力总成 C AN网络采集的数据包括发 动机温度 车速 、 发动机转速等。在工作性能上 , 能够完全 警 系统设 计 『 . 防 科技 ,0 9 . J安 1 2 0 . 4 报警和发动机温度f , 3 动力总成 C ) AN网络将这 适应现代 汽车 可靠性 、 动力性 、 济性 、 全性 【1 文 荣 , 鹏 .汽 车发 动 机 冷却 风 扇 智 能 控 经 安 6杨 朱 两个信息传给整车控制单元( 。 6 ) 的要求[ 6 1 。由于采用了 C AN总线技术作为信息 制 系统的 研 究 I1 车 电子 , 0 .. J汽 . 2 91 0 利用上述通过动力总成 C N网络接收到 传输方式 , A 使系统具备 了良好的可扩展性 , 在汽 作者简介: 吴敏 捷 (9 6 ) 男 , 警工 程 学 18 一 , 武 的信 息 , 车 控制 单 元 采 用设 定 的 控 制策 略 , 整 通 车 电子技术飞速发展 的大环境下 ,该系统是一 院研 究生管理大队 . 硕士研究生。 过C AN网络发 出控制信息 给网络中的相应控 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发动机冷却控制方案。 朱 维 杰 ( 9 1 ) 男 , 警 工程 学 院通 信 工 t7 ~ , 武 制单元 , 控制冷却风扇组 。 发动机冷却拧制过程 参考 文 献 程 系 电子技 术 基 础教 研 室 , 副教 授 . 士研 究 生 硕 中通过动力总成 C N网络发送 的控制 信息包 f1 尚丰 , 晓钟 , 津 .A 总 线 测 控 技 术及 导 师 。 A 1 杜 曹 徐 CN
基于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智能控制的研究

究了 电动 冷却 风扇系 统 ,我们 在发动机 热平 衡试验 台上进 行 了发动 机热 平衡试验 后 ,装
存 某车 上测试 了燃 油量和 噪音 …。汽 车的发
间相 对较 长 ,冷却 的效 果不 是很 明显。另 外
发动 机 中的冷却 系统不 只是 对汽车 发动机 进
根据情 况对 其风量 进行 的调节 ,风扇 的转速 直接决 定 风量 的多少 ,两者为 正 比的关系 ,
i 置 时代汽车 W W W c n a u t o t i m e c o m
变量 的概率 密度 函数符 合高斯 分布 ,还 要根
据实 际情况 完成合 适对地 高度 变量均值 和方 差的选取 , 从而进行 函数 的描述 。 如下式 ( 2) ,
车 内线束 的真 实情况 得到来自反 映。而通过 对线 束 对地高 度 的概 率密 度 函数进行 调整 ,则能 完成 真实 情况 的仿真 ,进而 对汽 车线束 动态 串扰进行 可 靠预 测。如下 图 2 所 示 ,为 不 同 线 束对地 高度在 低 阻抗负债 下线束 动态 串扰
AUTo M o TI VE TECH NoLoG Y l 汽 车 技 术
r 时代汽车 W W W c n a u t o t i m e , C O I l "
董 国贵 ’ 尹爱 勇 。 铜 陵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安徽 省铜 陵 市 2 4 4 0 0 0
摘
要: 目前 汽 车 为 我 们 的 出行提 供 了很 大 的 便 利 ,但 是 传 统 的 汽 车 发 动 机 冷 却 风 扇 存 在很 多的 不 足 ,严 重 的影 响 着
质 量 以及 其稳 定性能 。而发动 机 的温度太 高
或 者太低 的 时候 。即增 加油 量的耗 损 又缩 短 发动 机 的寿命 ,因此就 需要 发动机 的冷却 系 统对 其温 度进 行合理 的控制 。此文 主要研 究
基于PWM控制的发动机冷却风扇改进

基于PWM控制的发动机冷却风扇改进魏远飞;侯邦明【摘要】发动机冷却风扇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PWM控制的发动机冷却风扇可以无级调速,从而在车辆运行中实现实时、动态、精准的风速控制.文章结合发动机冷却风扇失效的实际案例,分析研究了基于PWM控制的发动机冷却风扇失效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通过效果验证,成功提供了发动机冷却风扇失效的解决方案.【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4页(P150-153)【关键词】PWM控制;冷却风扇;改进【作者】魏远飞;侯邦明【作者单位】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 201805;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2018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4汽车发动机在高温工作环境下必须得到适度冷却,以使其保持在适宜温度下工作,才能满足发动机良好的工作性能、耐久性和废气排放的要求。
随着动力技术的发展,各动力总成对工作环境的控制要求越来越精细,在汽车冷却风扇中,基于PWM控制的发动机冷却风扇由于具有实时、动态、精准的风速控制,在汽车冷却风扇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实际失效案例,对基于PWM控制的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失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并验证了改进方案。
PWM为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法)的简称,是利用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把直流电压变成电压脉冲列,通过控制电压脉冲的宽度和脉冲列的周期,达到变压变频及控制和消除谐波的目的一种控制技术[1]。
简单的PWM控制器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基于PWM 控制的发动机冷却风扇通过调制控制器内部开关在一个周期内的导通时间来改变输出端(电机)的高频方波的占空比,其与电机两端的平均电压成正比:占空比越大,平均电压越高,电机转速越高,以此实现对冷却风扇的转速控制[2]。
如图2,为某车型基于PWM控制的发动机冷却风扇总成,其主风扇上直接带有一个基于PWM控制的冷却风扇控制器,分别对发动机冷却风扇的主冷却风扇和副冷却风扇进行无极调速控制。
自控电动冷却风扇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

自控电动冷却风扇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
孙成宁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自控电动冷却风扇可以充分利用汽车行驶迎面风的冷却作用而大量减少发动机驱动冷却风扇的功率损失,缩知了顶热 时间,实现最佳温度控制,大量减少了发动机的传热损失,是当前降低汽车耗油最有效、最简捷的途径之一。因此在节能和 排放法规日趋严格的发达国家的轿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载重汽车上却没有应用这种冷却风扇,针对一这一问题,在国 产轻型载重汽车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关键词:自控电动冷却风扇; ;汽车发动机; ;冷却能力 中图分类号:U4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5)14-0035-02 导言 自控电动冷却风扇高效低耗,可充分利用汽车行驶时产 生的迎面风的冷却作用而大量节省汽车耗油,具有较大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其可行性和可靠性都很强。在当前 世界性能源短缺、价格日益上涨的情况下,汽车自控电动冷 却风扇是一种值得迅速大规模推广的节能产品。 1 自控电动冷却风扇的发展 最早的汽车电动冷却风扇出现在 1981 年 3 月的美国专 利文件, (专利号 US4257554) ,该专利首次提出了用电动冷 却风扇取代发动机曲轴通过皮带驱动的冷却风扇,当汽车低 速大负荷行驶时,由于迎面风对散热器的冷却作用不强,所 以发动机水温上升,当发动机温度超过正常工作温度时,电 动冷却风扇运转, 消除了发动机的过热。 当汽车高速行驶时, 由于迎面风对散热器的冷却作用足可以保持发动机的正常 工作温度,所以电动冷却风扇停止工作。该专利利用汽车行 驶中迎面风这一自然能量对散热器的冷却作用而避免了发 动机驱动冷却风扇的功率损失,同时也缩短了发动机的预热 时间, 减少传热损失, 另外还减少了低温条件下的零件磨损。 这对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延长其工作寿命来说是有重要的进 步意义的。 但是,由于该电动冷却风扇没有护风罩,必然引起风机工作 便立即高速旋转迅速将发动机水温降至 95℃ 。此时,温度 控制器切断继电器的控制电流,继电器又将蓄电池与直流电 动机的电路切断,电动冷却风扇便立即停止工作。这样,发 动机的冷却水温度便自动的被控制在 95~100℃ 之间。 3 试验结果 将 8D662 大型载客汽车的散热器向前移动, 留出改装空 间,按图 1 所示安装了自控电 动冷却风扇,在春夏两季进行了 16 天共 3000k m 的道 路试验,试验结果见表 1 表1 自 控 电 动 冷 却 风 扇 在SD662 大 型载 客 汽 车 上 的 试 验 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智能控制的研究
作者:董国贵尹爱勇
来源:《时代汽车》 2017年第9期
董国贵1尹爱勇2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铜陵市244000
摘要:目前汽车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传统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存在很
多的不足,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空气的污染)。
此文就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智能控
制的特点以及其原理、传统的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电动冷风扇;智能控制
汽车发动机性能直接决定这整个汽车的质量以及其稳定性能。
而发动机的温度太高或者太
低的时候,即增加油量的耗损又缩短发动机的寿命,因此就需要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对其温度进
行合理的控制。
此文主要研究发动机的冷却风扇智能控制系统。
1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存在的问题
传统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的预热时间相对较长,冷却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另外发动机
中的冷却系统不只是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冷却,其还会对空调的冷却系统以及液压系统进行冷却,进而会对散热装置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同时对于汽车发动机的冷却风扇的位置有所限制。
而且散
热装置的安装位置一定程度的防止了冷空气自由循环。
冷空气的流通受到阻碍,一定程度的降
低了冷空气和冷却液相互交换的速度,导致其效率低下,散热效果不明显。
2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智能控制的有效措施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直接由发动机控制,发动机冷却的程度取决于其转速,其转速
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进行调节,发动机的温度没有办法很好的进行控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发动机的工作。
传统的冷却风扇转速是直接由发动机的来进行控制,其散热的能力的设计都是
以发动机最大的热负荷标准设计,在实际工作情况中,导致发动机的温度太低,尤其在冬天的
时候发动机的温度上升较慢。
目前,大多数的汽车电动冷却风扇实现智能化,风扇的转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
行的控制,将温度控制在最佳的范围。
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的连接方式较多,但主要利用
电PWM智能控制系统调速的方式。
对于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控制主要的就是根据情况对其风量进行的调节,风扇的转速直接决
定风量的多少,两者为正比的关系,而且其风的速度又跟风量的多少成正比的关系。
在发动机
运行的过程中,风速、风量以及转速三者皆成正比关系,对其控制策略进行设计如下图: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温度值设定,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其ntc温感器会自动检测设定值与目前实际的温度值之间的差距,并且及时地将其反馈到pid温控装置中,进过其精密的计算然后将两者间的温差值进行调整,促使目前温度值越来越接近设定值最终使其保持一致。
3对于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的测试
为了对策略合理性进行有效的控制,研究了电动冷却风扇系统,我们在发动机热平衡试验台上进行了发动机热平衡试验后,装在某车上测试了燃油量和噪音。
汽车的发动机的温度太高或者太低的情况下,不仅会增加油量的损耗,还会一定程度的缩短发动机的寿命,因此,对于汽车发动机对油量的损耗情况的检验也是对于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智能控制情况的检测。
3.1 对于发动机的热平衡的测试
本系统基于发动机热平衡试验台上对其进行的稳定工况热平衡的试验。
在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以及进气排气系统温度达到稳定的时候,对其各个系统的热量的分配情况进行测量。
我们主要是对此系统出水以及进水处的温度进行相应的测试,进水处的温度最高可以达到94℃,出水处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02℃,满足于设计指标要求。
3.2对于发动机油量损耗情况的测试
我们把此系统装在了某个车上对燃油情况进行了测试,在一般的道路上不装此系统的时候测试其油量的损耗是0.108L/KM,在该车上装了此装置一个月之后,同样在一般道路上对其进行油量损耗的测试,其结果是0.105L/KM。
综合的油量损耗比没装此系统的时候减少了
0.03L/KM。
3.3对于其噪音的测试
在某车上装置此系统后,在没有其他车辆的平直的公路上进行噪声的测试(测试仪器:数字声级计HS5633B),其最终的测试结果表示安装此系统后比没有安装此系统时车内的噪声值降低了大约02db-0.8db。
4结语
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可以充分的利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迎面风的冷却作用而大量的减少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损耗,大大的减短了预热的时间,对于温度的控制达到最优质的效果,大大减少了发动机的自身传热的损失,可以有效的减少汽车油量的损耗,有效的实现了耗油的经济性,也一定程度的保障了汽车自身以及发动机的寿命。
所以现在电动冷却风扇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系统中,但是现在一般都用于轿车中,载重汽车上还没有全面的普及开来,因此我们要将该系统更大面积的普及,进而满足于我国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
资助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KJ2017A632),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2016jyxm1064),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2016zy128),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 JY2016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