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无性系区域化造林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湘北平原区杨树优良无性系选育及立地适应性评价

湘北平原区杨树优良无性系选育及立地适应性评价
不显著;以综合指标平均材积进行分析,基因型主效应( G) 、环境主效应( E) 以及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 I GE ) 其平方
各占总变异平方和的比例分别为 29.5%、59.8%和 10.7%;与当前主栽良种比较生长量较高的无性系依次是 LA09-
N56、LA06-N30、TN02-92、TN02-13、TN01-88、TN01-49、TN01-90、TN01-38 和 TN01-30。 7 个杨树无性系木材基
适配在杨树造林与经营中极为重要。 当前,在国内
苗扦插造林。 每年生长周期结束后,每木调查试验
土壤条件则是主要限制因子
[3-4]
为主导因子的立地条件比较复杂,品种选择与立地
主要的评价方法有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
数学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等
[5-11]
,AMMI 模
型又称为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流
但长期的无性系化繁殖也会引起品种退化,若不加
强品种引进、选择及基因资源收集保存或将导致后
10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51 卷
续育种群体及品种资源单一、品种的遗传基础变窄,
适应性、抗逆性减退。 且大面积单一品系造林已不
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求,逐渐显露出地力衰退、生物
多样性下降及病虫危害增多等弊端。 同时,杨树大
径材不足严重制约了胶合板等相关工业持续稳定和
社会经济发展,良种选育是培育大径材的基础,立地
林按不同立地条件布置 3 个地点进行多品系不同立
地区域试验,其中沅江市东南洲垸外洲滩 5 年生林
bility of Poplar in northern Hunan Plain area, the superior clones of Poplar adapted to site were selected by directional se⁃

丰宁坝上地区主要杨树无性系选择试验研究

丰宁坝上地区主要杨树无性系选择试验研究

19 4
Ss m) 3 0 yt ( . 1版 ) e 进行 。
目区 自然条件相 似地 区 的丰 宁县 万 胜永 乡 辛房 村 安排 了 杨树无 性系对 比试验 , 1 有 8个无性 系参加 试验 。
2 2 试 验方 法 .
采 用完 全随 机 区组 试验 设计 , 重复 , 4次
8株 小 区 , 行 排 列 , 行 距 2 ×3 双 株 m m。 四周 设 2行保 护 行 。以当地生产 常用 的小美旱 作对 照。
温 10 60~19 o 多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30 m, 霜 期 7 d 78 c, 0m 无 6
左右。
适生 乔木树种 以落 叶松 、 云杉 、 樟子 松 、 杨树 、 树 、 榆 柳 树 为主 : 木 以沙 棘 、 条 、 灌 柠 构祀 、 山杏 为 主 ; 草本 以冰草 、 沙打旺 、 皮碱草 、 首楷 和老芒 麦为 主。
24 统 计分 析 方法 .
计 算 小 区平 均数 , 方 差分 析 。采 作
用最小 显著差数 法 (esS n cn Dfr c )作 多重 比 La i i at i e e , t gf en i
较 。所 有统计分 析 用 D S数据 处 理 系统 ( aaPoes g P D t rcsi n
运至万 胜永 乡辛房村 的楼子 山假植 。
然种达 5 种 ( 3 世界 杨树 共 10余种 )杨 树 人工 林 面积 大 0 ,
约 6 7万 h 约 占全 国人工林 面积 的 1 5 是世界 其他 国 6 m, /, 家杨树人工 林总 面积 的 4倍 ( 王世 绩 ,9 5 。 目前我 国林 19 ) 业 生产 中推 广应用 的杨 树 良种 主要 是 通 过人 工 杂交 育 种 培 育的 , 杂种优 势 明显 , 具有 速生 、 优质 、 病虫 、 逆性 等 抗 抗 特点, 己广泛应用 于我 国林业生 态工程 及速生 丰产 林工 程 建设 之 中 , 已发挥 出巨大 的生 态 效益 和 社 会效 益 , 同时 也 给应 用地 区带来 了显著 的经 济效益 。 丰宁项 目区是北 京 的重 要水源地 和集 中 的沙源 区 , 环 北京 防沙治 沙工程 覆盖 了该 县 大 部分 地 区 , 及 范 围广 。 涉 项 目中应用 的北京杨 是 徐纬 英 先生 运 用黑 杨 派 与青 杨 派 间杂交 育种 的方法 , 利用钻 天杨 ×青杨杂 交 , 培育 出速 生 、 耐寒 、 抗病 的北京 杨 。该 品种 引进 后 , 又经 过 反 复优 选 和 提纯 , 具有 速生 、 耐旱 、 耐寒 、 耐瘠 薄等 特性 , 主要 在我 国北 方寒冷 、 旱或南 方高 海拔 地 区栽 培 应用 , 干 在生 产 上较 其 它杨树 无性 系具 有更好 的生长 和适应性 优势 。 为 了验证北 京杨在 项 目区中 的生 长优势 , 者在 与项 笔

江汉平原引种不同杨树无性系生长量差异研究

江汉平原引种不同杨树无性系生长量差异研究

江汉平原引种不同杨树无性系生长量差异研究作者:翁文源王晓荣李玲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20年第03期摘要:湖南茂源林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汉江平原洪北林场不同杨树新无性系区域化试验5 a 生林分中,选取7种不同杨树无性系,测定其胸径和树高。

通过生长量研究,结果表明,胸径5年总生长量排序依次为:湘林-680>湘林-668>湘林-423>湘林-740>湘林-705>湘林-623>湘林-77,树高5 a总生长量排序依次为:湘林-680>湘林-705>湘林-423>湘林-668>湘林-740>湘林-623>湘林-77,单株材积5 a总生长量排序依次为:湘林-680>湘林-668>湘林-423>湘林-705>湘林-740>湘林-623>湘林-77。

湘林-680在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的5 a总生长量表现最佳,分别为25.3 cm,20.3 m,0.42 m3,在江汉平原区域生长量表现达到速生丰产标准。

关键词:汉江平原;杨树;单株材积;生长量中图分类号:S79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20)03-0005-04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汉江中下游,湖北省的中南部,雨量充沛,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具有热丰、水富、光足的气候及生长期长的特征,是中国杨树丰产林重要基地之一[1]。

上世纪70年代初引进意大利引进的I-72杨、I-69杨、 I-63杨等优良品种, 90年代初选育及推广种植中潜系列[2]、中汉系列[3],21世纪初选育及推广湘林-90、湘林-77等美洲黑杨杂交无性系[4-5]。

因此,随着杨树栽培面积日益扩大及栽培时间长久,杨树成为江汉平原主要造林树种[6],其速生丰产林的木材生产力稳步提高[7-8]。

在不同品种及立地条件下,杨树生长表现差异十分显著[6],存在种植风险[9]。

南方型杨树新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研究

南方型杨树新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研究

南方型杨树新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研究唐洁;汤玉喜;李永进;杨艳;吴敏【摘要】以5年生54个南方型杨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杨树无性系胸径、树高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受遗传控制较强,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465和0.6050,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3.95%、3.25%.不同杨树无性系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造林后第3年平均年生长量最大,5年生时林木材积累积量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杨树无性系LA09-N56、LA06-N30、LA09-N23、TN01-49具有树皮光滑、干形通直,落叶晚等特征,与目前湖区普遍应用的良种XL-80、XL-90、XL-75生长量相当,均表现优良,且适宜长江及洞庭湖区滩地生长.【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8(045)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滩地;美洲黑杨;生长量【作者】唐洁;汤玉喜;李永进;杨艳;吴敏【作者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长沙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长沙4100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11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南方型杨树成为洞庭湖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树种之一,在湖南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2]。

在此期间,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相继选育出了一批综合性状突出的湘林系列优良无性系。

随着洞庭湖区杨树面积的增加,林农选择杨树品种结构相对单一、连栽林地土壤退化[3-4]、病虫害防控[5-7] 、湿地生态等问题也成了学术和生产上关注的热点。

因此,继续开展选育南方型杨树新无性系进行区域试验,应用具多功能特征、不同品系杨树造林,进一步提高杨树生产力和综合利用效率,实现滩地区域生态安全与杨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北方杨树造林技术分析与研究

北方杨树造林技术分析与研究

北方杨树造林技术分析与研究作者:刘清杰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3期刘清杰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再以环境为沉重代价来推动经济发展,强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开始实施造林工作。

我国北方地区的林地中主要以杨树种植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杨树造林技术也得到了提升,被人们广泛应用。

杨树是一种喜欢阳光的植物,多种植于平原地区,其特点在于生长速度十分快,而且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可进行无性繁殖,其逐步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

为提高杨树造林质量,必须加强对北方杨树造林技术的研究,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1、北方杨树造林之前的准备工作在实施北方杨树造林工作之前,应当先选择一块优质的林地,以供杨树健康生长。

一般来说,所选林地的厚度至少要达到一米,而且最好选择土质较为疏松,含有沙壤的林地。

另外,选择林地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合适的有机质含量,可帮助杨树吸收土壤养分,使其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如果所选林地的土壤中存在盐碱问题,但并不是很严重,那么也不会妨碍杨树的生长,但土壤中的盐含量应小于0.1%。

完成林地选择之后,便要开始进行土地整理工作。

土地整理工作的依据是所选林地的具体状况,有的林地可能只需要进行局部土地整理即可,而有的林地则需要开展土地全面整理。

在实施土地全面整理的时候,得翻垦整个林地,将林地的客观条件改善至适宜杨树生长状态,需要清理干净林地中的杂草,为杨树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这种土地整理形式,耗费的时间比较长,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比较高,一般情况下北方杨树造林不会选择这种土地整理方式。

局部土地整理方式,是对林地中某一段进行翻垦,尽量保留所选林地中已有的植被,提高林地的土壤条件水平,杜绝发生土壤侵蚀现象,而且还可以采取块状整地模式,将林地划分为块状来种植杨树,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2、北方杨树造林技术(1)科学选择杨树北方杨树造林在树种的选择上十分讲究,不可只局限于单一树种,以防出现病虫害时林区无法进行自我调节。

杨树无性系的研究显示在土壤干旱的...

杨树无性系的研究显示在土壤干旱的...

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杨树无性系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抗旱性的研究姓名:狄晓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自然地理学指导教师:王孟本20040601塑塑歪丝墨垄垒笪里:蔓壁生旦塑垫里丝塑堡塞一.??摘要本研究以中德新培育的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

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它们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问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同步测定了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等’环境因子。

以每日的时平均值为基础,绘制了和的日进程曲线:根据和的日平均值对各个无性系进行了排序:对个无性系的和值进行了方差分析、多重比较。

并对、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最佳模型拟合:对、与其它生理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

同时采用技术对个杨树无性系的水分参数质壁分离点的渗透势。

、质壁分离点的相对永含量邮、质壁分离点的相对渗透水含量Ⅱ等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抗旱性指数对各个无性系的抗旱性做了评价。

结果表明:不同杨树无性系的、的日进程一般为单峰型;月份目平均值....’“排序为:无性系..,月份排序为:无性系......:月份日均值...。

排序为:无性系,..,月份排序为:无性系..舛.....。

个无性系之间差异显著;在月份无显著差异,在月份差异极显著。

一般而言,与的相关性显著,可用具有的优化模型来模拟。

与的关系密切.与的关系次之.一般可用含有的模型来模拟。

月份的、与其它生理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月份的及一般与密切相关。

月份个无性系的水分利用效率排序为无性系,月份排序为:无性系。

研究同时表明:无性系、的日。

最低,分别为.、一.,说明其在干旱状态下保持正常膨压的能力最强;它们的。

与印的差值拍广衄最大,表明其渗透调节能力摄强。

无性系、的最高,鞠们最小,表明其维持膨压的能力最弱、渗透调节能力最小。

无性系的‘和。

在个无性系中最低,分别为.,.,表明忍耐水分胁迫的能力擐高。

个无性系的值排序为:无性系。

所有无性系可以分为个类群:第一类群为无性系、、、、,抗旱性最强;第二类群为无性系、,抗旱性居中:第三类群为无性系,抗旱性最弱。

合肥地区杨树优良无性系的选择试验

合肥地区杨树优良无性系的选择试验

合肥地区杨树优良无性系的选择试验摘要引进23个无性系杨树新品种,用科学的试验方法进行对比试验,以筛选出在合肥市生长优良的新无性系品种。

结果表明:品种35、302、895、2025杨树品种在当地的表现较好,各项生长指标表现良好,可以作为优良无性系进行引种推广。

关键词杨树;无性系;选择试验;引种推广;合肥地区杨树(Populus)为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植物通称。

近年来,杨树在合肥市大规模栽植,已成为当地造林绿化的骨干树种,目前已累计栽植4万公顷。

为选出在合肥市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的杨树优良品种,2004年2月25日,安徽省林科院、合肥市林业局、肥东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科技协作,引进已鉴定和部分新无性系计23个杨树品系,通过营造品种试验林开展优良无性系的选择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肥东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生产试验基地内(店埠镇店埠河岸边),土壤属沙壤土,土层较深厚,土壤较肥沃,地下水位较高,适宜杨树生长,在肥东县大面积杨树林中具有代表性,试验地面积为2hm2。

1.2试验材料试验品种有107、108、725、皖1、皖2、351、187、A2、天演、578、55、95、309、895、35、中潜3号、2025、301、中林46、N1、302、4-1、B1。

苗木由安徽省林科院合肥苗圃提供,平均苗高3.5m以上,地径2.5cm以上。

1.3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方法,6株1小区,每小区1个品种,矩形排列,设置3个重复,试验林外设保护行,区组内立地条件一致,株行距为4m×6m,树穴规格为0.80m×0.80m×0.80m。

造林措施和管护抚育措施一致。

1.4调查统计定植后进行本底调查,生长期进行物候期和抗性调查,每年年底调查试验林树高、胸径等。

数据采用DPS分析软件处理。

2结果与分析2.1成活保存率2004年春造林,11月30日调查成活率。

2007年7月26日遭受强龙卷风袭击,试验林受到较大影响,2008年11月25日对试验各品种保存率进行调查。

11个杨树无性系生长及抗逆性比较

11个杨树无性系生长及抗逆性比较

关 键词 : 杨树; 无性系; 生长量; 抗逆性
中图分 类 号 : 9.1 ¥ 2 7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235 (0 10-0 80 10 —362 1) 00-3 4
出的品种重点 的系统研究
杨树是世 界上分布最广 、 适应性最 强的树种 , 全球 各
表 3 小 叶锦鸡儿 生态垫 固沙造林生长情况
观测点 保存率/ 平均高/m 平均地径/m 平均冠 幅/m % c e e
4 结 论
( )2 9 2 4 2 :7 — 8 .
( )流动沙地铺设生态垫能明显降低 浅层 土壤 温度 , 1 且 能降低生长季节 白天 的土壤温差 , 有利于植物根 系的生 长发 育 , 对苗木的成活产生 积极 的影 响。 () 2 铺设生态垫与裸露 沙丘土壤水分含量 的周期性 变 化规律基本一致 , 土层 水分变化 幅度 小 ; 态垫条件 下 各 生
号、 欧美 1 7 、 0 杨 欧美 18杨 、 0 普通毛 白杨 、 三倍体毛 白杨 、4 8 K杨 、 无性系毛 白杨共 l 个杨树无性系 的生长表现 。结果表 1 明: 欧美 1 8 1 7 0 、0 杨为 当地适宜 的优 良无性 系 , 表现 出具有成活率 高 , 栽后缓苗快 , 生长势强 , 生长速度快 , 抗逆性强等优 良特征 , 栽植 5 后单株材积是 山海关杨的 46 , a . 9倍 其次 , 廊坊杨 12号也具 备一定 的速生丰产特征 。 、
[] 1 邢存旺 , 王丽华 , 刘朝 华 , 宣化县黄洋滩 固沙植 物的引种与 等. 栽培试 验研 究[ ] J. 河北林业科 技 , 0 ,3 :- 1 2 8( ) 1. 0 7 [] 2 李君 , 谭利华 , 邱维 理 , 黄羊滩沙地 的形成及其 对北 京沙尘 等. 暴天气的影响 [] J . 师范大学学报( 然科 学版 )2 0 ,8 北京 自 ,0 2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树无性系区域化造林试验研究刘俊龙; 吴中能; 苗婷婷; 孙慧; 曹志华【期刊名称】《《安徽林业科技》》【年(卷),期】2019(045)004【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江淮地区; 雄性杨树; 江淮1号杨; 江淮2号杨; 综合评定【作者】刘俊龙; 吴中能; 苗婷婷; 孙慧; 曹志华【作者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11杨树是我国速生丰产林和短周期工业用材林主要树种,其轮伐期短、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发展前景好[1-3]。

大力发展杨树产业,对于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主要的意义[4-6]。

安徽省是杨树栽培大省,目前杨树栽培面积超过533 333.33 hm2,形成了良好的杨树产业体系,但杨树飞絮和多代无性繁殖出现的生理老化、性能退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杨树栽培和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此,安徽省林科院杨树课题组与中国林科院杨树团队开展合作,以美洲黑杨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对大量黑杨种质资源遗传评价的基础上,选择速生多抗优良亲本,以速生、干形好、出材率高、抗病虫害、材质优良且以无絮环保为育种目标,开展杂交育种和新品种选育研究。

本试验在杂交获5 000 多个原株基础上,经过多次苗期选择,筛选出25 个无性系用于在安徽省进行区域化造林试验,以期为杨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金台村,117°19′38″E、33°00′03″N。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

年均气温15.4℃;年降水量950 mm;平均无霜期215 d;土壤为黄棕壤,土层深厚,土壤较黏重,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

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2002 年,利用美洲黑杨进行人工控制授粉杂交获得杂种种苗,对杂种超级苗扦插加速无性系化。

通过苗期试验淘汰、筛选出F1 代25 个无性系。

2006 年对这25 个无性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于2013 年选育出适合安徽省沿淮、淮北平原、沿江等地的杨树新品种雄性江淮1 号杨、江淮2 号杨。

江淮1 号杨、江淮2 号杨具有扦插育苗及造林成活率高,抗旱、抗寒、耐涝、抗风折、抗锈病强,抗病虫害等性状,同时具有造林生长快、生长量大,干形通直,材质优良,适应性强等性状。

江淮1 号杨(15-129)属美洲黑杨,母本为美洲黑杨50 号杨(Populus deltoides cl.‘55/65’),父本为美洲黑杨S3226(Populusdeltoids‘3226’)。

江淮1 号杨继承了父母本美洲黑杨速生、干通直圆满、适应性强等遗传特点。

2013 年经安徽省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将“15-129”定名为“江淮1 号杨”,并取得良种证书。

2014 年,江淮1 号杨向国家林业局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江淮2 号杨(17-57)属美洲黑杨,母本为美洲黑杨50 号杨,父本为美洲黑杨10/17 杨(Populus deltoides cl‘10/17’)。

江淮2 号杨继承了父母本美洲黑杨速生、干通直圆满、适应性强等遗传特点,2013 年将“17-57”定名为“江淮2 号杨”,取得良种证书。

2.2 方法2.2.1 研究方法2007 年采用插干的方式进行造林试验,完全区组设计,密度4 m×5 m,6 株1小区,3 次重复,每年持续不间断观测。

观测指标:每年年末对25 个参试无性系和对照Ⅰ-69 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研究,实测树高、胸径,计算单株材积;形态性状:指标有干形、顶端优势、树皮形态、分枝角度、分枝密度、侧枝粗度、侧枝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雌雄性别:在试验林始花年份开始观测开花情况,确定每个无性系的性别;病虫害:观测记录试验林病害种类及轻重程度、虫害种类及轻重程度。

此次调查数据以2017年底调查为依据。

2.2.2 统计分析方法利用Excel2018、DPS2.4 数据处理软件对各个无性系各性状进行单、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并按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生长量、品种稳定性的相关性,进行综合评价[4,7-8]。

3 结果与分析3.1 无性系雌雄性别鉴定试验林2011 年春始花。

自2011 年起,对该片试验林各无性系开花特性进行了不间断的调查;同时结合安庆市桐城市和大观区两片试验林开花特性观测,确定每个无性系的性别。

结果见表1。

3.2 无性系生长量差异分析在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试验林中,9 年生江淮1 号杨、江淮2 号杨平均胸径生长量分别达30.24 cm、28.86 cm,平均树高生长量达26.2 m、27.0 m,平均材积生长量达0.709 8 m3、0.666 7 m3,均超过对照。

对照I-69 平均胸径生长量达28.07 cm,平均树高生长量达25.1m,平均材积生长量0.591 2 m3 (见表1)。

从插干品种对比试验林调查来看,参试无性系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江淮1 号杨(15-129)、江淮2 号杨(17-57)两个无性系在育苗、造林成活率高于对照2%~10%,造林保存率达到95%以上,较对照高。

根据表1 可知,9 年生各杨树无性系生长量比较中,江淮1 号杨(15-129)表现最好,胸径、树高、材积分别达30.24 cm、26.2 m、0.709 8 m3;与对照相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分别超过7.7%、4.0%。

杨树无性系的平均材积为0.514 7 m3/株,超过平均值的无性系有11 个,江淮1 号杨(15-129)、江淮2 号杨(17-57)材积分别高于平均值37.9%、29.5%,其材积年均生长量分别超过对照20.1%、12.8%。

从表2 可知,对不同品种、不同时期杨树生长状况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无性系、时间对杨树胸径、树高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 001<0.01)。

通过隶属函数分析计算,得出各杨树无性系生长表现的综合得分。

结果表明,江淮1 号杨(15-129)表现最好,综合评价得分2.865 7,排名第1;17-89、江淮2 号杨(17-57)、17-58 排名分别位于第2-4位;对照I-69 综合排名第6;H4-133、H-17、N-179生长量得分综合排名较低,表现较差,详见表3。

表1 无性系生长量比统计注:材积计算公式采用V=0.005 72+0.666 67d*d*h-0.638 62d*d*d*h+0.660 56d*d+0.394 50d*d*h*lgd 进行计算,其中d 为胸径,h 为树高。

无性系性别胸径/cm树高/m材积/m3与对照比值/%667m2蓄积量/m3 667m2 年均蓄积量/m3 排名17-93 ♀ 24.68 25.5 0.464 3 78.5 15.321 7 1.702 4 19 H4-133 ♀ 24.22 23.5 0.415 4 70.3 13.707 1 1.523 0 23 17-63 ♂25.86 25.6 0.511 8 86.6 16.889 2 1.876 6 13 15-27 ♂ 23.31 24.5 0.398 8 67.5 13.159 8 1.462 2 24 17-170 ♀ 25.68 25.5 0.502 9 85.1 16.596 2 1.844 0 1417-169 ♂ 26.25 25.6 0.527 3 89.2 17.401 0 1.933 4 10 17-40 ♀ 24.89 25.80.477 3 80.7 15.751 4 1.750 2 16 4-20 ♀ 25.10 24.2 0.458 3 77.5 15.123 71.680 4 20江淮1 号杨(15-129)♂ 30.24 26.2 0.709 8 120.1 23.422 02.6024 1 15-74 ♀ 25.25 24.6 0.4707 79.6 15.532 9 1.725 9 18 4-3 ♀ 24.12 24.60.429 1 72.6 14.160 6 1.573 4 22 15-1 ♀ 25.76 24.8 0.493 5 83.5 16.286 21.809 6 15 15-24 ♀ 24.85 24.6 0.455 8 77.1 15.041 5 1.671 3 21 17-58 ♀28.06 26.6 0.622 7 105.3 20.548 42.283 2 5 4-15 ♀ 28.96 25.2 0.630 5 106.6 20.806 6 2.311 8 4 17-51 ♀ 26.07 26.2 0.531 1 89.8 17.527 2 1.947 5 9 17-161 ♀ 26.12 25.5 0.520 3 88.0 17.169 0 1.907 7 11 H-17 ♀ 22.83 23.8 0.372 4 63.0 12.287 7 1.365 3 25 17-89 ♀ 29.62 26.6 0.691 6 117.0 22.822 8 2.535 9 2江淮2 号杨(17-57)♂ 28.86 27 0.666 7 112.8 22.000 7 2.444 5 3 N179 ♀ 21.12 21 0.283 8 48.0 9.364 6 1.040 5 26 17-24 ♀ 26.40 24.5 0.512 6 86.7 16.916 5 1.879 6 12 4-16 ♀ 28.52 24.5 0.596 7 100.9 19.690 9 2.187 9 6 17-181 ♀ 25.08 25 0.471 1 79.7 15.547 1 1.727 5 17 17-66 ♀ 27.22 25.6 0.566 6 95.8 18.698 0 2.077 6 8 I-69(对照)♀ 28.07 25.1 0.591 2 100 19.510 62.167 8 7表2 无性系试验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方差分析源因变量平方和自由度均方 F 值 P 值无性系胸径 513.959 2 25 20.558 4 17.442 0 0.000 1树高 176.457 1 26 6.786 8 24.388 0 0.000 1时间胸径 15 409.230 7 9 1 712.136 7 1452.628 0 0.000 1树高 13 105.451 2 9 1 456.161 2 5 232.673 0 0.000 1误差胸径 265.195 7 225 1.178 6树高 65.118 1 234 0.278 3总计胸径 16 188.3856 259树高 13 347.026 4 2693.3 无性系形态特征观测由表4 可知,参试无性系系的冠径在6.24~11.26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