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2012级卓越应用经济人才培养方案最终修改版
2012年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评审结果----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1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卓越人才培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生2计算机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恩红3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合肥工业大学李晓莉4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合肥工业大学石琴5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肥工业大学彭虎6卓越对外汉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安徽大学杨晓黎7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安徽大学芮必峰8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安徽师范大学彭凤莲9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安徽师范大学储泰松10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计划安徽师范大学祝东进11卓越工程师安徽农业大学吴国栋12卓越经济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安徽农业大学吴义刚13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安徽医科大学李俊14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安徽医科大学胡志15卓越工程师-热能与动力工程安徽工业大学李朝祥16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安徽工业大学黄伟17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安徽理工大学刘泽功18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安徽理工大学张荣波19信息管理工程卓越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安徽财经大学余永红20卓越会计师安徽财经大学程昔武21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淮北师范大学王春业22卓越幼儿教师淮北师范大学王家云2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安徽工程大学凌有铸24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安徽工程大学干洪25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安徽中医学院戴敏26卓越中西医结合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安徽中医学院黄金玲27卓越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生蚌埠医学院陶仪声28卓越药学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蚌埠医学院刘浩29口腔医学专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皖南医学院王云30医事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皖南医学院高玉玲31卓越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阜阳师范学院吴海涛32卓越中小学数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安庆师范学院余桂东33城市规划专业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储金龙34工程管理专业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李国昌35卓越工程师安徽科技学院俞浩36卓越农林人才安徽科技学院王立克37卓越动漫设计师教育培养计划合肥师范学院孙志宜38卓越工程师皖西学院宗瑜39卓越小学英语教师淮南师范学院王勇40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建设合肥学院张远斌41合肥学院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肥学院赵娣芳4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巢湖学院蒋全胜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单位43卓越旅游人才黄山学院胡善风44卓越会计师教育培养计划铜陵学院倪国爱45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滁州学院裘新江46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宿州学院史洪伟47卓越工程师蚌埠学院方毅、吕思斌48应用型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池州学院李铁范49卓越通信工程师安徽新华学院卢胜50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河海大学文天学院陈礼和。
安徽理工大学卓越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卓越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安徽理工大学二〇一四年九月目录1项目基本情况 (1)1.1我校管理学科发展现状 (1)1.2卓越管理人才培养目的 (2)2专业培养标准 (3)2.1培养目标 (3)2.2培养标准 (3)3专业培养矩阵 (7)4专业培养方案 (10)4.1选拔 (10)4.2培养 (10)4.3主干学科 (10)4.4核心课程 (11)4.5学习年限 (11)4.6学分要求 (11)5专业教学计划 (12)6企业培养方案 (13)6.1培养目标 (13)6.2培养要求 (13)6.3培养方案 (13)6.4考核办法 (15)7主要联合培养企业简介 (16)8保障措施 (17)9实训大纲 (18)9.1企业文化感知实训 (18)9.2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调研 (20)9.3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现状调研 (22)9.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 (24)9.5企业营销实践 (26)9.6证券投资理财实践 (28)9.7物流管理实践 (30)9.8统计软件应用实践 (32)9.9项目管理决策应用实践 (34)1项目基本情况1.1我校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安徽理工大学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创办于1945年,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现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已成为工、理、管、医、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安徽理工大学设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本科专业,拥有经济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金融实验室、ERP模拟实验室等实验设施;设有工商管理培训中心、电子商务研究所等科研培训机构,以及一批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拥有矿业管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物流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等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
安徽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报告

安徽大学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年度报告省教育厅:根据你厅《关于对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进行年度检查并提交质量工程建设年度报告的通知》(教秘高“2009”74号)精神,结合《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校政“2008”49号)的规定,我校对在建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质量工程项目(见附件)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系统总结分析了检查结果,现按要求报送‚安徽大学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09年度建设进展情况报告‛(附件1)和‚安徽大学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各项目2009年度建设进展情况报告汇总(见附件3),请予审核。
附件:1. 安徽大学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09年度建设进展情况报告2. 安徽大学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各质量工程项目2009年度建设进展情况检查名单3. 安徽大学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各项目2009年度建设进展情况报告汇总安徽大学质量工程办公室(教务处代章)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1 -附件:1安徽大学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09年度建设进展情况报告安徽大学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把质量工程作为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
2009年度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继续组织开展了校、省和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申报及在建项目的建设工作。
一、我校质量工程项目总体建设情况(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我校为推动在全校范围内多途径、全方位抓好‚质量工程‛项目的规划制定、组织立项、推荐申报、建设培育、检查管理等各环节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安徽大学本科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估实施办法》(校政“2002”47号)、《安徽大学教学名师奖评选办法》(校政“2006”23号)、《安徽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校政“2006”23号)、《安徽大学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与奖励暂行办法》(校政“2006”25号)、《安徽大学关于巩固本科教学水平评建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校政“2008”1号) 等一系列文件,尤其是《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校政“2008”49号)文件的出台,对与质量工程有关的项目建设与管理规定予以系统化,进一步从政策安排、组织架构、经费落实、绩效评定等方面予以规范,形成了有利于质量工程建设的体制机制。
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学科门类:工学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代码:0830一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代码:083002二级学科名称: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名称:环境工程)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较为熟练的掌握英语,能阅读和撰写本专业英语文献和论文,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环境化学、环境管理与评价、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生态学等方面的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及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环境科学专业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环境科学领域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二、学习年限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生修业年限为3年,特殊性情况可提前或延迟毕业,但需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三、研究方向083001环境科学1、环境生物地球化学2、水污染防治3、环境生态与资源管理083002环境工程1、生态工程与环境修复技术2、污染控制与资源化3、矿山环境工程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组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授课方式考试方式备注APoli00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001面授讲课笔试Poli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181.001面授讲课考查Engl0004英语1084.001面授讲课笔试选1需修满4学分,多选无效Japa0001日语1084.001面授讲课笔试Russ0001俄语1084.001面授讲课笔试BReso1003环境工程543.001面授讲课笔试选3.根据不同学科方向选择,需修满8学分Reso1005环境生物地球化学543.001面授讲课笔试Reso1088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讲座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89现代环境分析化学362.001面授讲课笔试Reso1011现代环境生物学543.002面授讲课笔试CReso1090环境样品前处理与实验362.002面授讲课笔试选7需修满14学分Reso1093环境规划与管理362.001面授讲课笔试DReso1094湖泊学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95环境分子生物学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96数值分析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97环境流体力学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99环境工程进展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100环境影响与评价进展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101GIS软件应用与实验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102环境工程CAD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104环境工程项目管理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105废水处理生化反应工程学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106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107污水深度处理技术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108给水处理技术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109环境土壤学362.001面授讲课考查Reso1118生态影响评价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121有机污染化学362.001面授讲课考查Reso1092污染生态学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01环境毒理学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35土壤生态学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43高级生态学362.001面授讲课考查Reso1046实用统计分析362.001面授讲课考查Reso1052稳定同位素技术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68微生物生态学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83生物反应器原理与设计542.001面授讲课考查Reso1084高等环境化学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85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技术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86环境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362.002面授讲课考查Reso1007恢复生态学362.002面授讲课考查GReso的课程学习,夯实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新文科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收稿日期]2021-09-06[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教学示范课《物流学》(皖教秘高[2020]165号);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线下课程《物流成本管理》(皖教秘高[2020]155号);安徽大学物流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高厅函[2019]46号)[作者简介]李忠萍(1989-),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刘宏伟(1983-),男,河北保定人,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绩效管理与物流规划;汪传雷(1970-),男,安徽黄山人,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物流信息、教学组织与管理;叶春森(1981-),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22.01.028新文科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李忠萍,刘宏伟,汪传雷,叶春森(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介绍了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物流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新文科建设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参与主体,包括构建融合师资、加强课题教学、强化实践教育、注重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系统优化等,以期实现新内涵现代物流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关键词]新文科;物流管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一流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F2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52X(2022)01-0142-05Reform of Outstand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Specialties in Context of NewLiberal Arts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Anhui UniversityLI Zhongping,LIU Hongwei,WANG Chuanlei,YE Chunsen (Business School,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d the steps taken by Anhui University with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which is a national first-class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point aimed at reforming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al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liberal arts specialties,looked at the three agents involved therein which were the university,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and detailed a series of optimizing measures adopted including building integrated teaching resources,strengthening theme-based teaching,focusing on practical teaching,and stressing joint training,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raining students fitting the new connotation of outstanding modern logistics talents,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specialtie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Keywords:new liberal arts;logistics management;outstanding talents;training mode;development of first class specialty0引言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1-2]。
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doc

谢谢您的观赏滁州学院文件校政〔2016〕61号滁州学院关于修(制)订2016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滁州学院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滁州学院综合改革方案》以及《滁州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校党字〔2016〕30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2016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学院(专业)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改革、“筑牢基础—强化专业—多样发展”的“三段式”培养模式改革以及社会责任教育改革等五项改革,着力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原则(一)合理定位,培育特色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办学定位,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专业进行合理定位。
在《滁州学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用标准》(校政教〔2015〕67号)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整合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培育专业特色,形成比较优势。
(二)强化实践,注重应用贯彻落实《滁州学院关于深化实践育人工作实施方案》(校政〔2015〕123号),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科学构建“三层次、四类别”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打造“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特色。
积极引入行业(企业)标准或职业标准,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安徽大学培养方案

安徽大学培养方案引言: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大学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纷纷调整和优化本科生培养方案。
作为安徽省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安徽大学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需求,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本文将对安徽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培养目标:安徽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专业知识上,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学科知识;在实践能力上,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综合素质上,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设置:安徽大学的课程设置根据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国家的基础教育要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选修课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修相关课程。
此外,安徽大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设立了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等。
三、实践教学:安徽大学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课程是通过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训课程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四、实践活动:除了实践教学外,安徽大学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学生科研项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等,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学分制度:安徽大学根据学分制度进行评价和管理,学生通过学习和通过考试获得学分。
学分制度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实践。
六、质量保证:安徽大学注重质量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评价和教学评估体系,及时收集和反馈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和提高培养方案的质量。
安徽大学机械专业2012级培养方案

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301一、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机为主,机电结合,在“厚基础、宽专业”的通识教育背景下,培养出具有较强的机械工程专业技能与特色的应用性人才,突出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强调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同时具有机、电、液相结合的专业素质,能从事机械工程相关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的技术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规格(一)培养层次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和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识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同时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具体要求1、思想品德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受军事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走正确成长的道路。
2、业务要求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运算、设计、测试、计算机应用等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具有较强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有工程经济观点,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经济学院卓越应用经济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一、专业特色
应用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各相关领域的理论、运行规律与管理的学科。
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特点。
本学科的研究在整个经济学、经济管理及科学技术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将一般的基础性的及各相关领域特有的经济理论转化为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管理制度及现实社会生产力的中介和桥梁。
它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既强调研究成果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又广泛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与技术,特别是注重定量分析与实证分析。
二、培养目标(黑体小四号加粗)
培养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经济学功底、较强的创新能力、积极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充分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又具有广阔开放的全球视野、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熟练运用网络资源和先进的通讯传输手段等综合能力的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从事经济管理、社会经济调研、经济分析和实际业务操作等工作的高端化、国际化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培养层次
“卓越应用经济人才培养计划”本着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围绕“顶天立地”的理念构建一个知识完备+能力培育+人格塑造“三位一体”型应用经济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经济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三大基础:1)坚实的理论经济学专业基础知识;2)完备的基础性工具性课程体系;3)系统的基础性专业知识素养。
两大能力:①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②良好沟通与交流合作能力。
(二)具体要求
1.思想品德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恪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谐发展的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学、情报交流、法律、管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具备一定的哲学基础,富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勇于扬荣弃耻、积极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操。
2.业务要求
(1)必须具备系统的、不断完备的专业理论与基础知识:“卓越应用经济人才班”学生应修完理论经济学核心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修特定方向的应用经济学主干课程;数学作为工具性课程原则上应修满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2)独具一格的创新能力:具有实事求是、学风谨严、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广博知识、思维灵活、不畏权威、敢于突破的敬业精神;具有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合作能力:熟练使用国际交流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具备紧密追踪经济学前沿及发展趋势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身心要求
健全的个性化人格魅力与职业操守是卓越班学生的基本身心要求。
具体而言,应具备健康的身心,
具有博大的胸怀、优秀的品格、非凡的气质;具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树立为实现祖国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勇于扬荣弃耻、积极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操。
四、培养措施
(一)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同经济类其他专业
2.学科平台课:
(1)基础理论课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财政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2)工具课程:高等数学C(一)、高等数学C(二)、高等数学C(三)、运筹学、会计学、时间序列分析、英语口语、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统计软件与应用;
(3)专业拓展课: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Intermediate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实务、金融风险管理、创业规划与管理、博弈论、人力资源管理、小微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创业营销。
3. 专业方向课(特色课程,含必修与选修课程):
金融方向: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期货与期权交易、金融英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外贸函电、跨国投资与跨国经营、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单证、报关实务。
财政与税收方向:税法与税收筹划、国际税收、政府预算管理、资产评估。
经济统计方向:中级计量经济学、应用随机过程、实变函数。
(二)实践教学
课程技能训练课程:数学建模、沟通与礼仪、经济应用文写作;
能力提升课程:从业资格培训课程、执业资格培训课程、国际交流英语、日语;
实践实训与交流:实习基地实训与毕业论文设计1年[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撰写毕业论文或调研报告]或国外交流学习半年,毕业论文设计与实习基地实训半年。
五、学制:标准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六年
六、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60学分
七、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专业负责人:蒋长流)
附件3
表一经济学院卓越应用经济人才班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表二卓越班选修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表三卓越班实践教育模块统计表
说明:“考核方式”填写格式:考核方式|考试手段1|考试手段2…
举例1:某门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手段为闭卷,则填写“A1”
举例2:某门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考试手段为开卷、机考,则填写“B23”
考核方式分为:
A考试(期末全校集中安排的课程考试,主要针对必修课)
B考查(非全校集中安排的测试,主要针对选修课和实践环节)
考试手段分为:
1 闭卷
2 开卷
3 机考
4 口试
5 论文(报告)
6 设计(创作、临摹、写生)
7 表演
8 技能测试(军事、体育、实验)9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