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
论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

论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作者:殷玥窦海红付云霞来源:《地球》2013年第01期[摘要] 我国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危机也越来越严重,而一些地区过度开采水资源,使得我国的水资源危机不断加重。
在这里主要针对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字] 地下水资源开采环境地质影响[中图分类号] P6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3-2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我们要保护水资源。
为此,对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1 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现状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地下水出现短暂性缺水等状况,主要是在华北地区,少数南方地区,还有一个严重性问题是水体污染,目前的地下水情况局势非常严重,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全国地下水开采比例具体如图1所示。
2 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2.1 地下水资源评价技术(1)案例分析:以华北平原为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水文地质参数参考值如表1:(2)评价基本原则:要紧密配合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工作,确保工作目标、评价对象以及结论和决策意见的一致性;在评价中充分考虑以往的工作基础,充分利用以往的相关成果,要重视和遵守各种水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3)评价方法:首先,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主要涉及到的公式如下:式中:Q综合潜力-地下水综合潜力(亿 m3/a);Q开采潜力-地下水开采潜力(亿m3/a);Q利用潜力-地下水利用潜力(亿 m3/a);Q开采盈余-地下水开采盈余量(亿m3/a);Q可扩大开-地下水可扩大的开采资源量(亿 m3/a);Q开资-开采层的开采资源量(亿 m3/a);Q开采-开采层的开采量(亿 m3/a);M综合-地下水综合潜力模数(万m3/km2·a);F-面积(km2)。
通过地下潜力的分析,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应进行限制,并同时调整国民经济规划。
2.2 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根据以上调查发现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大体有以下方面:(1)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造成的,持续的地面沉降,不仅改变了区域地貌形态和地表水的自然排泄条件,造成洪涝灾害频发,还将造成局部农田低洼,常年积水,造成了对农业的潜在威胁。
超采地下水所引发环境地质问题

探讨超采地下水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摘要】文章中提出了超采地下水形成的区域降落漏斗、引发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过量开采深层水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研究取得如下主要认识和进展。
【关键词】超采地下水环境地质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p315.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工农业和城市居民需水要求的急骤增长,地下水开采强度也逐年增加。
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相继出现, 而且程度越来越严重。
现已影响和制约到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如任其恶化,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已出现的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和恢复。
已引发地质的问题(山东省潍坊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实质上是补给与排泄两个环节的宏观表现,地下水的动态平衡体现了补给和排泄的平衡,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的平衡,消耗含水层的储存量,其结果便导致了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
据地下水观测资料分析,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始于1980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由1980年的5.41m下降到20年的4.71m,年平均下降0.4 m,最大年下降达1.62m。
几个漏斗区的地下水位下降更为严重, 如寿光一昌邑漏斗区的中心地下水位埋深从1980年的3.20m下降到2仪旧年的 9.40m,年均下降1.25m,潍坊城区漏斗区中心地下水位埋深从1980年的8.38 m 下降到1998年的49.90m,共下降31.52m,年均下降1.75m,地下水位已低于海平面25.51m。
由于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自1980年起,在地下水集中开采区先后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地下水漏斗区并不断扩展。
据统计,1980年全市平原区有漏斗区4处,范围面积265000㎡,无水位负值区,到1984年漏斗区发展到6处, 漏斗范围面积扩展到885000㎡,水位负值区面积35000㎡。
地下水超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与治理

地下水超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与治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水的开采量也在不断增多,而地下水超采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目前我国地下水超采已经非常普遍了,大约有40%的地下水资源处于危险状态。
超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因而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治理。
一、地下水超采的影响地下水是维系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沉降地下水超采会导致大量地下水的流失,使得地层中的土壤失去支撑力而发生沉降,这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还会影响道路、铁路和管道等设施的正常使用。
2. 生态环境退化地下水超采导致了土地干旱,植被减少、土地退化,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由于地下水流失导致湿地退化,湿地是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会进一步影响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况。
3. 水资源的衰竭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但每年都会因为超采而衰竭,导致城乡供水的困难,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二、地下水超采的治理鉴于地下水超采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治理。
1. 引水补充通过引水补充的方式,将外部的水资源引入地下水中,提高地下水位,达到补给的目的。
这种方式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水质情况,并谨慎制定和实施。
2. 节水型用水在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中,应大力推广节水型用水,以减少对地下水的需求程度。
3. 社会化管理超采的治理需要充分依靠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以及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社会化管理。
通过制定和完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有关地下水信息的数据库等措施,达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
三、地下水超采治理的现状日益严峻的超采情况下,目前,中国国家地下水管理中心正通过多种渠道采取措施,保护并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包括:1. 制定相应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2. 采用各种高技术手段,包括水文地质勘查、遥感技术、地下水模拟等,研究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形成及演化规律;3. 对超采区域做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如对地下水超采区域进行禁采或减产,引进新的水源等。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探讨摘要:地面沉降是一种广泛的环境地质灾害。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表沉降损害发生机理,然后综述了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并作出了预测研究,最后研究了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开采矛盾的解决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性,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机理;预测;可持续发展abstract: the ground subsidence is a kind of extensive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disaster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urface subsidence mechanism damage, then reviews the land subsidence prediction method and make the prediction research, finally the ground settlement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of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measures, with strong theoretical and guidance for reference.keywords: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the ground settlem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mechanism; predic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地面沉降是在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壳表层土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
地面沉降又是一种缓慢的地基压缩变形过程,这种现象常发生在那些新近沉积的正在发生固结的地方。
地面沉降是一种广泛的地质灾害,不仅对地面设施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而且也会使地下环境发生变化,给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分析

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分析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很多资源也都被大量的开采与利用,我国地下水资源近几年开采程度更高达五分之一的比例,很多地区还处于干旱状态,导致地下水源极为宝贵。
但地下水资源过度的开采会使其水位下降,水质也会发生变化,对环境有极为恶劣地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细致地分析,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资源。
标签:地下水;过度开采;环境地质引言近几年我国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居民用水量也不断增加,水资源匮乏等问题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很多城市为了缓解用水紧张会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采,但长时间过渡开采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地破坏,更会对未来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对此需要重点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避免过渡开采。
本文针对现今地下水资源开采的情况与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
1 地下水资源开采的现状1.1我国地下水资源开采的现状根据我国现今的城市环境资源进行分析,过渡开采资源会导致环境受到严重地污染与破坏,近几年地下水资源逐渐匮乏,经过城市水资源数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北方城市属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开采成为其主要的水资源来源,还有部分城市人口数量较多地城市地下水资源开采情况更为严重。
现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居民用水量与行业生产用水量都在不断上升,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水量不断减少,部分城市的地下水资源污染情况极为严重,也出现环境被破坏等问题。
1.2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形式现今我国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孔隙、喀斯特、裂缝等,其中孔隙水的水资源较为充足,其水源的利用率也较高,我国现今的地下水资源开采中主要运用孔隙水的开采形式。
2 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2.1地面塌陷地下水资源过渡开采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地面塌陷,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喀斯特洞穴所造成的,或者部分为认为因素造成的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熔岩分布区域的地点,经过对城市塌陷的统计,很多城市现今都出现其问题,地面塌陷多大八百多处,会严重对人民的生活质量与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地面塌陷还会对地质产生直接地影响,很多塌陷的地方都不能直接运用填土的方式进行修复,其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地下水的过渡开采。
地下水超采与环境地质灾害

地下水超采与环境地质灾害研究摘要:本文在参考多个地区水文地质状况、地下水开采情况及治理措施的基础上,总结了地下水超采的危害,并对地下水的开采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下水;地质灾害;研究下水是地质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地质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某些地区由于对地下水资源缺乏科学的评价与管理,常常盲目扩大开采,造成一系列环境地质灾害问题。
广西所处西南地区,地壳结构及动力学背景极为复杂,在高原隆升的驱动下,新构造运动及差异升降强烈;大江、大河深切谷,动力地质现象极为发育,成为全球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同时,西南地区也是我国水能资源的主要聚集区,水力资源占全国的61%,随着我国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所面临的地质灾害问题将更加突出。
因此,研究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关系,以便对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它与岩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改变着岩土体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另一方面也改变着地下水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化学组份。
运动着的地下水对岩土体产生三种作用,即:物理作用(包括润滑作用、软化和泥化作用、结合水的强化作用)、化学作用(包括离子交换、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蚀作用、氧化还原作用)以及力学作用(包括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作用)。
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着岩土体的变形性和强度,而岩土体中应力的变化(自然力和人类工程力)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的改变,最终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2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导致的地质灾害分析2.1地沉地裂地下水是存在于地下含水介质中的水体,它与岩土颗粒共同承担着自身的和外来的压力,随着地下水的大量抽取,原来由地下水所分担的那部分压力转移,到岩土颗粒骨架上,从而引起土体颗粒的压密,产生地沉,当沉降不均匀时还可导致严重地裂问题。
例如我国河北平原、天津、上海等地,由于工业区内深井分布过于集中,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沉降区域迅速扩展,形成沉降漏斗,如河北地下水超采形成7大漏斗,面积高达4.4万km2。
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因素与建议

第8卷第21期黑龙江科学V 2 82017 年 11 月HEILONGJIANGSCIENCENovember 2017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因素与建议靳文(吉林省第四地质调查所,吉林通化134000)摘要:目前,许多城市为了满足用水需求,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质环境问题频发,这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政府部门一再号召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下水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保护水资源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应该 在发展的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基于这一背景,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开采的现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对环境地 质的影响,探讨了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开采;影响;防治措施;现状中图分类号:P 64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8646(2017)21 -0018 -02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uggestions on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resources in environmental geologyJINWen(Fourtii Geological Survey of Jilin Province ,Tonghua 134000,China )A bstr c t $ At present , in order to meet water demand , many cities over-exploit groundwater and cause frequent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environment we live in . In order to protect groundwater resources , government departments have repeatedly called for a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oundwater is a necessity in our daily life .Itisourdutytoprotect water reswith nature at thesametime .Thispaper analyzes thepresent situation ofwater resources eexpounds the impact of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on environmental geology from three asjDects ,explores the environmental and geological problems caused by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 Environmental geology ; Groundwater resources ; Mining ; I mpact ; Control measures ; Status quo主要形式,其中孔隙水的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因此 孔隙水的开发量最大,岩溶水在分布、数量上均居于其次,而裂隙水则最小。
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

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资源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它广泛存在于地下岩石中,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着重要的补给。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地下水资源是指存储在地下岩石中的水,主要包括自然补给的地下水和工程补给的地下水。
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泛、蓄水量大、水质稳定等优点,是重要的水源之一。
地下水资源对于灌溉农田、供应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必须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规划。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湿地干旱化、泉水断流等问题,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
地下水污染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地下水污染十分重要。
地下水动态变化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引起地下水动态变化,导致地下水位波动、地表沉陷等环境地质问题。
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减少地下水动态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解决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加强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的地下水资源监测网络、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是解决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关键。
通过系统监测地下水位、水质、水量等参数,及时发现地下水资源的变化,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
推动节水技术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降低地下水位下降的风险。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立法与监管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立法与监管措施,规范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行为,严禁超采、恶性竞争等行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并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结语地下水资源是人类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
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随着地下水开采的不断增加,其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最直接影响之一是地层的下沉。
由于地下水的抽取,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层上方的压力减小,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这种沉降现象不仅会导致建筑物、道路等设施的损坏,还会增加洪涝和土地沙化的风险。
此外,地下水开采还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当地下水位下降达到一定程度时,地层中的孔隙水会受到释放,并带走颗粒物质,导致地层的坍塌。
这种地质灾害不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地下水开采对水系统的影响
地下水开采可能导致水系统的变化,进而对地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地
下水开采会改变地下水的流向和水位,进而改变地下水对地层的维持作用。
这种变化会导致地质构造弱化,增加地震和地面沉陷的风险。
此外,地下水的抽取还会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使地表河流和湖泊的水位下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大量地下水的开采还可能引发地下水质的污染,进而影响饮用水和农田灌溉水的质量。
三、解决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为了解决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
首先,应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合理的开采量,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
其次,应加强对地下水补给的保护。
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
减少地下水的污染和过度使用,确保地下水系统的持续稳定。
此外,可以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来减轻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
地下水开采区域进行地下注水或人工补给,以维持地下水位的平衡。
同时,在地下水开采区域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采取措施减小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总之,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合理的地下水管
理和环境保护措施,才能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环境问题所导致的不良影响。
未来,我们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地下水开采与地质环境的关系,为保护地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