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第五章地下水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5第五章

1.上层滞水---存在于饱气带内局部隔 水层上的重力水。其主要特征如下:
(1)水量不大,但季节性变化强烈。 (2)补给区和分布区是一致的。 (3)一般矿化度低,但水质最易受污染。 (4) 所含的上层滞水水量不大,但其常常是引起土 质边坡滑坍,地基、路基沉陷、冻胀等病害的 重要因素。
2.潜 水
定义:地表下面第一个连续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
水的循环—--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不间断 的运动和相互转化的过程。 大循环——指整个地球范围内,在海洋和陆地之 间的循环。 小循环——指地球局部范围内的循环。
水 循 环 的 类 型 及 主 要 环 节
凝结
植 物 蒸 腾
凝结
水汽输送
凝结 蒸 发
蒸 发
受人类 影响显 著
降 水
一. 地下水的定义及其形成条件
pH值
<5
5~ 7
7
7~ 9
>9
5).地下水的硬度:
地下水中Ca++和Mg++的含量称为总硬度;将水 煮沸后损失的硬度称为暂时硬度,总硬度与暂时 硬度之差为永久硬度。三. 地下水主ຫໍສະໝຸດ 的类型地下水按存在形式分类:
①气态水 ②液态水 ③固态水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
①上层滞水 ②潜水 ③承压水
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分类:
2).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成分:
阳离子:H+、Na+、K+、NH4+、Mg2+、Ca2+ 、Fe2+、Fe3+、Mn2+等 阴离子:OH-、Cl-、HCO3-、NO2-、SO42-、 CO32-、SiO32-、PO43-等 N2、O2、CO2、CH4、H2S及放射性气体等
工程地质第五章[1]
![工程地质第五章[1]](https://img.taocdn.com/s3/m/8f2cdc0ede80d4d8d15a4f8d.png)
5.2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按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通过这两种分类的组合,可得九类不同特点的地下水。
1、包气带水
——是指处于地表面以下、
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岩土层 中的地下水。 包气带水主要特征是受 气候控制,季节性明显,水 量变化大,对工程建筑有一 定影响。
18
第5章 地下水
5.2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承压水的性质:承压水不具自由水面,并承受一定的 静水压力。承压水比较稳定,受气候影响较小。水质不易 受地面污染。 承压水水头压力在有裂隙和大孔隙条件下可能引起基 坑突涌,破坏坑底的稳定性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9
第5章 地下水
5.1.1 地下水及含水层
(2)重力水 重力水:指存在于岩石颗粒之间,结合水层之外,不受颗粒 静电引力影响,在重力作用下可自由运动的水。 重力水具有液态水的一般特征,可传递静水压力,能 产生浮托力、孔隙水压力;流动的重力水尚可产生动水压力; 重力水具有溶解能力,对岩石产生化学潜蚀,导致岩石成分 及结构的破坏。
等水位线图的作用
(1)确定潜水流向:等水位线图上,垂直于等水位线的方向, 即为潜水的流向。 (2)计算潜水的水力坡度。 (3)确定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如果潜水流向指向河流 ,则潜水补给河水;如果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潜水接受河 水补给; (4)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某一点的地形等高线标高与潜水 等水位线标高之差即为该点潜水的埋藏深度。 14
第5章 地下水
5.2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潜水等水位线图
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 面上标高相等各点的连 线图。 绘制时将研究地区 的潜水人工露头(钻孔、 探井、水井)和天然露 头(泉、沼泽)的水位 同时测定,绘在地形等 高线图上,连接水位等 高的各点即为等水位线 13 图。
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按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通过这两种分类的组合,可得九类不同特点的地下水。
1、包气带水
——是指处于地表面以下、
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岩土层 中的地下水。 包气带水主要特征是受 气候控制,季节性明显,水 量变化大,对工程建筑有一 定影响。
18
第5章 地下水
5.2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承压水的性质:承压水不具自由水面,并承受一定的 静水压力。承压水比较稳定,受气候影响较小。水质不易 受地面污染。 承压水水头压力在有裂隙和大孔隙条件下可能引起基 坑突涌,破坏坑底的稳定性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9
第5章 地下水
5.1.1 地下水及含水层
(2)重力水 重力水:指存在于岩石颗粒之间,结合水层之外,不受颗粒 静电引力影响,在重力作用下可自由运动的水。 重力水具有液态水的一般特征,可传递静水压力,能 产生浮托力、孔隙水压力;流动的重力水尚可产生动水压力; 重力水具有溶解能力,对岩石产生化学潜蚀,导致岩石成分 及结构的破坏。
等水位线图的作用
(1)确定潜水流向:等水位线图上,垂直于等水位线的方向, 即为潜水的流向。 (2)计算潜水的水力坡度。 (3)确定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如果潜水流向指向河流 ,则潜水补给河水;如果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潜水接受河 水补给; (4)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某一点的地形等高线标高与潜水 等水位线标高之差即为该点潜水的埋藏深度。 14
第5章 地下水
5.2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潜水等水位线图
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 面上标高相等各点的连 线图。 绘制时将研究地区 的潜水人工露头(钻孔、 探井、水井)和天然露 头(泉、沼泽)的水位 同时测定,绘在地形等 高线图上,连接水位等 高的各点即为等水位线 13 图。
工程地质学第五章地下水

第五章 地下水
• 第一节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
• 第三节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第一节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空隙 (孔隙、裂隙和溶
隙)中的水。 一、岩石的空隙 ★ 孔隙——松散介质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呈小孔状分 布的空隙。 ★裂隙——岩石受地壳运动及其它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影响 产生的空隙。 ★溶隙——可溶岩(石灰岩、白云岩等)中的裂隙经地下 水 流长期溶蚀而形成的空隙。
4、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建筑物基础底面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地 下水对基础底面产生静水压力,即浮托力。
5、基坑突涌
建筑基坑存在承压水时,当开挖基坑减少了基坑底部 隔水层的厚度,当隔水层较薄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冲破 基坑底部的现象。 基坑 其后果是基坑冲毁,地基破坏 。
M wH
6、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
2、潜水 ——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自由水面的重力 水。
★ 潜水面 ★ 潜水位 ★ 潜水的埋藏深度 ★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地表地形的影响
(1)
潜水面的起伏经常与地形一致,只是比 地形起伏平缓一些;潜水面与地表面的 形态具有相似性。
(2)当含水层厚度变大时,潜水面坡度变缓;
含水层厚度的影响
地下水某些成分含量过多时,对砼可溶性石料,管 道、钢铁等都有侵蚀危害。 结晶类腐蚀 分解类侵蚀 结晶分解复合类侵蚀
作业题:
1. 潜水和承压水有什么区别?
2. 分析潜水等水位图主要用途。
3. 地下水对工程有哪些影响,简述之。
承压水的分布
——自流斜地
承压水具的特征: 无自由水面,并承受一定的静水压力。 承压含水层的分布区、补给与区排泄区分布不一致。 承压水的水位、水量比较稳定,受气候影响小。
• 第一节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
• 第三节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第一节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空隙 (孔隙、裂隙和溶
隙)中的水。 一、岩石的空隙 ★ 孔隙——松散介质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呈小孔状分 布的空隙。 ★裂隙——岩石受地壳运动及其它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影响 产生的空隙。 ★溶隙——可溶岩(石灰岩、白云岩等)中的裂隙经地下 水 流长期溶蚀而形成的空隙。
4、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建筑物基础底面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地 下水对基础底面产生静水压力,即浮托力。
5、基坑突涌
建筑基坑存在承压水时,当开挖基坑减少了基坑底部 隔水层的厚度,当隔水层较薄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冲破 基坑底部的现象。 基坑 其后果是基坑冲毁,地基破坏 。
M wH
6、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
2、潜水 ——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自由水面的重力 水。
★ 潜水面 ★ 潜水位 ★ 潜水的埋藏深度 ★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地表地形的影响
(1)
潜水面的起伏经常与地形一致,只是比 地形起伏平缓一些;潜水面与地表面的 形态具有相似性。
(2)当含水层厚度变大时,潜水面坡度变缓;
含水层厚度的影响
地下水某些成分含量过多时,对砼可溶性石料,管 道、钢铁等都有侵蚀危害。 结晶类腐蚀 分解类侵蚀 结晶分解复合类侵蚀
作业题:
1. 潜水和承压水有什么区别?
2. 分析潜水等水位图主要用途。
3. 地下水对工程有哪些影响,简述之。
承压水的分布
——自流斜地
承压水具的特征: 无自由水面,并承受一定的静水压力。 承压含水层的分布区、补给与区排泄区分布不一致。 承压水的水位、水量比较稳定,受气候影响小。
工程地质 课件 第五章 地下水

承压水等水压线图用途: a承压水位埋深 b承压水头大小 c含水层埋深
二、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孔隙水
多存在于松散岩层的孔隙中,呈均匀连续的层状分布,颗粒 大而均匀、孔隙大、透水性好、地下水量大,运动快、水质 好.
按不同埋藏条件可形成:
孔隙-上层滞水 孔隙-潜水 孔隙-承压水
2、裂隙水-坚硬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 裂隙按成因分:风化裂隙、成岩裂隙、构造裂隙
第五章 地下水
本章提要
赋予地壳岩石层空隙中各种形式的水系统 为地下水,其中可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地下水 又称重力水。本章着重阐述了岩石(层)的水 理性质,重力水的类型及其特征、循环与运动; 扼要介绍了地下水引发的工程和环境问题及其 防治措施。
第五章
地下水
§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5~2 地下水的类型 §5~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溶出侵蚀:混凝土中Ca(OH)2成分被水溶解。
碳酸侵蚀:含侵蚀性co2的水溶解混凝土中的钙质而 使混凝土崩解。 硫酸盐侵蚀:水中SO4-2与混凝土作用生成新的化合 物,由于体积膨胀而胀裂。 酸性侵蚀:PH值低的酸性水对混凝土具腐蚀性。 镁盐侵蚀:水中镁盐与混凝土作用后生成化合物溶
§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一、岩石的空隙
地表10km以上范围,有空隙; 浅部1~2km范围,空隙普遍。 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也是渗透通道 空隙的多少、大小 及其分布规律
决定
地下水分布与渗 透特点
1.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
按成因空隙分
2.坚硬岩石中的裂隙
3.可溶性岩石中的溶隙
1、孔隙 松散岩石(粘土、砂石、砾石等)中颗粒或颗粒集 合体之间存在的空隙。
3、地下水的径流: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的过程 地下水的循环:补给区→径流区→ 排泄区 径流包括:径流方向、径流速度、径流量 4、地下水的运动 地下水的运动有层流、紊流和混合流三种形式 a.层流:地下水在岩石的孔隙或微裂隙中渗透,产生连续水流, 水质点有秩序地呈相互平行而互不干扰的运动。 b.紊流:地下水在岩石的裂隙或溶隙中流动,涡流性质,各流线
工程地质 第5章 地下水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I —— 水力坡度
断面1
断面2
Q O
h L
H1 H2
O’
A
5.5 地下水运动与动态
二、地下水向集水建筑物运动的计算
基坑开挖时,流入 坑内的地下水和地表水 如不及时排除,会使施 工条件恶化、造成土壁 塌方,亦会降低地基的 承载力。施工排水可分 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 地下水位法两种。
5.5 地下水运动与动态
<4.2 4.2~8.4 8.4~16.8 16.8~25.2
>25.2
meq/L
<1.5 1.5~3.0 3.0~6.0 6.0~9.0
>9.0
mol/L
<7.5×10-4 7.5×104~1.5×108 1.5×10-3~3×10-3 3×10-3~4.5×10-3
>4.5×10-3
5.4地下水分类
1 岩土的空隙性
概念:将岩土空隙的大小、多少、形状、连通程度,以及分布 状况等性质统称为岩土的空隙性。
5.2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1 岩土的空隙性
意义:是地下水赋存场所和运移通道,其多少、大小及其分布规 律,决定着地下水的分布与运动特点
分类:岩土空隙的成因不同
孔隙
裂隙
溶隙
5.2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5.1 概述
1 什么叫地下水
赋存和运移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指赋存于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 水层的水。
2 地下水的功能
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不工
地下水是地球内部地质演变的信息载体
良程 地地
质质
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
现问 象题
地下水是一种很活跃的地质营力
5.2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断面1
断面2
Q O
h L
H1 H2
O’
A
5.5 地下水运动与动态
二、地下水向集水建筑物运动的计算
基坑开挖时,流入 坑内的地下水和地表水 如不及时排除,会使施 工条件恶化、造成土壁 塌方,亦会降低地基的 承载力。施工排水可分 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 地下水位法两种。
5.5 地下水运动与动态
<4.2 4.2~8.4 8.4~16.8 16.8~25.2
>25.2
meq/L
<1.5 1.5~3.0 3.0~6.0 6.0~9.0
>9.0
mol/L
<7.5×10-4 7.5×104~1.5×108 1.5×10-3~3×10-3 3×10-3~4.5×10-3
>4.5×10-3
5.4地下水分类
1 岩土的空隙性
概念:将岩土空隙的大小、多少、形状、连通程度,以及分布 状况等性质统称为岩土的空隙性。
5.2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1 岩土的空隙性
意义:是地下水赋存场所和运移通道,其多少、大小及其分布规 律,决定着地下水的分布与运动特点
分类:岩土空隙的成因不同
孔隙
裂隙
溶隙
5.2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5.1 概述
1 什么叫地下水
赋存和运移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指赋存于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 水层的水。
2 地下水的功能
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不工
地下水是地球内部地质演变的信息载体
良程 地地
质质
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
现问 象题
地下水是一种很活跃的地质营力
5.2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工程地质课件 第五章 地下水

裂隙水按基岩裂隙成因分类有: 1. 风化裂隙水 2. 成岩裂隙水 3. 构造裂隙水。
5.2.4 裂隙水及岩溶水(2)
岩溶水:赋存和运移于可溶岩的溶隙溶洞(洞穴、 管道、暗河)中的地下水叫岩溶水。
根据岩溶水的埋藏条件可分为: 1. 岩溶上层滞水 2. 岩溶潜水 3. 岩溶承压水
5.2.5 泉
5.1.1 地下水及含水层
地下水:存在于地壳表面以下岩土空隙(如岩石 裂隙、溶穴、土孔隙等)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毛细水:在岩土细小的孔隙和裂隙中,受毛细作 用控制的水叫毛细水,它是岩土中三相界面上毛 细力作用的结果。在地下水面以上,由于毛细力 的作用,一部分水沿细小孔隙上升,能在地下水 面以上形成毛细水带。
毛细水对建筑的意义
产生毛细压力,对于砂土特别是细砂、粉砂,由 于毛细压力作用使砂土具有一定的粘聚力(称为 假粘聚力)。
毛细水对土中气体的分布与流通有一定影响,常 常是导致产生封闭气体的原因。
当地下水位埋深变浅时,由于毛细水上升,可助 长地基土的冰冻现象;使地下室潮湿;危害房屋 基础及公路路面,促使土的沼泽化、盐渍化。
5.2.2 潜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 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
潜水的自由表面,承受大气压力,受气候条件影 响,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夏季多雨,水位上升, 冬季少雨,水位下降,水温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 化,水质易受污染。
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主要)、地 表水、深层地下水及凝结水。
5.4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不良影响主要有: 1. 降低地下水位会使软土地基产生固结沉降; 2. 不合理的地下水流动会诱发某些土层出现流砂现
象和机械潜蚀; 3. 地下水对位于水位以下的岩石、土层和建筑物基
5.2.4 裂隙水及岩溶水(2)
岩溶水:赋存和运移于可溶岩的溶隙溶洞(洞穴、 管道、暗河)中的地下水叫岩溶水。
根据岩溶水的埋藏条件可分为: 1. 岩溶上层滞水 2. 岩溶潜水 3. 岩溶承压水
5.2.5 泉
5.1.1 地下水及含水层
地下水:存在于地壳表面以下岩土空隙(如岩石 裂隙、溶穴、土孔隙等)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毛细水:在岩土细小的孔隙和裂隙中,受毛细作 用控制的水叫毛细水,它是岩土中三相界面上毛 细力作用的结果。在地下水面以上,由于毛细力 的作用,一部分水沿细小孔隙上升,能在地下水 面以上形成毛细水带。
毛细水对建筑的意义
产生毛细压力,对于砂土特别是细砂、粉砂,由 于毛细压力作用使砂土具有一定的粘聚力(称为 假粘聚力)。
毛细水对土中气体的分布与流通有一定影响,常 常是导致产生封闭气体的原因。
当地下水位埋深变浅时,由于毛细水上升,可助 长地基土的冰冻现象;使地下室潮湿;危害房屋 基础及公路路面,促使土的沼泽化、盐渍化。
5.2.2 潜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 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
潜水的自由表面,承受大气压力,受气候条件影 响,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夏季多雨,水位上升, 冬季少雨,水位下降,水温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 化,水质易受污染。
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主要)、地 表水、深层地下水及凝结水。
5.4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不良影响主要有: 1. 降低地下水位会使软土地基产生固结沉降; 2. 不合理的地下水流动会诱发某些土层出现流砂现
象和机械潜蚀; 3. 地下水对位于水位以下的岩石、土层和建筑物基
《工程地质学》第五章地下水解析

4 流砂的防治
产生流砂现象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内 因
取决于土的性质,当土的孔隙比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 、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产生流砂现象。流 砂现象极易发生在细砂、粉砂和亚粘土中,但是否发生流砂现象 ,还取决于一定的外因条件。
共70页 第65页
流砂发生后,土完全丧失承载力,土体边挖边冒,施工条件 极端恶化,基坑难以达到设计深度。严重时会引起基坑边坡塌方 ,临近建筑物出现下沉、 倾斜甚至倒塌。
地下水的垂直分带
地 下 水 的 类 型
埋藏条件、 空隙性质
组合分类表
含水介质类型 孔 隙 水 ( 松散沉积物孔隙中的水 ) 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 包气带水 的重力水,主要是季节性 存在 潜 水 各类松散沉积物浅部的 水 山间盆地及平原松散沉 积物深部的水 裂 隙 水 ( 坚硬基岩裂隙中的水 ) 岩 溶 水 ( 可溶岩溶隙中的水 ) 埋藏类型
裸露于地表的裂隙岩层浅部 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 裸露于地表的坚硬基岩上部 裂隙中的水
裸露岩溶化岩层上部岩溶通 道中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 裸露于地表的岩溶化岩层中 的水
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单 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 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各类裂隙岩 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岩溶化岩 层中的水 层中的水
承压水
一、上层滞水
(3)用途
与潜水等位埋深 3)承压水头
地形等高线 B
A
含水层顶板等高线 承压水等水压线
嵩山北翼的巩义市米河镇小里河村打成了一口深460米的自流 井,自流量每昼夜120吨,水头高出地面1.5米,是巩义市目前唯 一的自流井。
85 83 81
1)机械潜蚀:土粒在地下水的动水力作 用下受到冲刷,将细粒土冲走,使土的 结构破坏,形成洞穴的作用。 2)化学潜蚀:在地下水和一氧化碳等作 用下,能使岩石中的长石、云母等矿物 变为高岭石、绢云母和其他粘土矿物。 **由人类工程活动所引起的这种现象叫管涌。
工程地质学第5章地下水课件

5.2 地下水的类型
5.2.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及其特征 2.潜水
(3)潜水面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潜水面的形态和特征通常可以用等水位线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来表示。
5.2 地下水的类型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上标高相等各点的连线图,绘制时将 研究地区的潜水人工露头和天然露头的水位等高的各点即为等水位线 图。它有以下用途:
5.3 地下水的性质 5.3.2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5.3 地下水的性质
5.3.2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2.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1)地下水的酸碱性
地下水类型 强酸性水 弱酸性水 中性水 弱碱性水
pH值
<5
5~7
7
7~9
强碱性水 >9
(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 地下水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称为总矿化度,以g/L表示。
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5.1.2 含水层与隔水层 表5-3 常态下岩石的透水程度
5.2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
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分为三大类: ➢ 包气带水 ➢ 潜水 ➢ 承压水;
按照含水介质类型可分为三大类: ➢ 孔隙水 ➢ 裂隙水 ➢ 岩溶水
地下水的综合分类
含水介质
类型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5.2 地下水的类型
5.2.2 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类型分类及其特征
2.裂隙水
赋存并运移于各种岩溶空隙中的地下水称为岩溶水(喀 斯特水)。岩溶水,可以是潜水也可以是承压水。一般来说, 在裸露的石灰岩分布区的岩溶水主要是潜水;当岩溶化岩层 被其他岩层所覆盖时,岩溶潜水可能转变为岩溶承压水。
在土木工程建筑地基内有岩溶水活动,不但在施工中会 有突然涌水事故发生,而且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建筑场地和地基选择时应进行工程地质勘察,针对 岩溶水的情况,用排除、截源、改道等方法处理,如挖排水 沟,筑挡水坝,开凿输水隧洞改道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流砂
流砂——地下水自下而上渗流时岩土产生流动的 现象,它与地下水的动水压力有密切关系。
动水力:地下水在渗流时作用于单位体积土骨架上的力, 亦称动水压力。 产生流砂的外在条件:1)地下水动水力大于土粒的浮重度 2)地下水水力坡度大于临界水力坡度
危害及防治:
流砂——土体流动——地表塌陷或建筑物的地基 破坏。
5.5 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不良影响
一、地基沉降 原因: 危害:
(1)松散沉积层中进行深基础施工时,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使周围土层 产生固结沉降。 (2)抽水井的滤网和砂滤层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抽水 时细小颗粒同地下水一起带出地面——周围地面土层不均 匀沉降——造成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损坏。 (3)抽水时在水周围形成降水漏斗——使周围建筑物或地下 管线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开裂。
打板桩
将板桩沿基坑打入不透水层 或打入坑底面一定深度,可以截 住水流或增加渗流长度、改变动 水压力方向,从而达到减小动水 压力的目的。
深基坑打板桩防止流砂产生
水中挖土
即不排水施工。使坑内 外的水压相平衡,不致形成 动水压力。如沉井施工不排 水下沉、进行水中挖土、水 下浇筑砼。
水中挖土
三、潜蚀
1)机械潜蚀: 1.类型 2)化学潜蚀:
4 流砂的防治
产生流砂现象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内 因
取决于土的性质,当土的孔隙比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 、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产生流砂现象。流 砂现象极易发生在细砂、粉砂和亚粘土中,但是否发生流砂现象 ,还取决于一定的外因条件。
共70页 第65页
流砂发生后,土完全丧失承载力,土体边挖边冒,施工条件 极端恶化,基坑难以达到设计深度。严重时会引起基坑边坡塌方 ,临近建筑物出现下沉、 倾斜甚至倒塌。
1)堵截地表水流入土层;
2)阻止地下水在土层中流动,或减小流 速和水力坡度值; 3)设置反滤层,改造土的性质。
四、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建筑物基础底面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 地下水对基础底面产生静水压力,即浮 托力。
地下水位较高时,浮托力是不能忽略的
五、基坑突涌
建筑基坑存在承压水时,当开挖基坑减少了基坑 底部隔水层的厚度,当隔水层较薄时承压水的水 头压力冲破基坑底部的现象。 其后果是基坑冲毁,地基破坏
(二)分解类侵蚀
H2SO4、HNO3反应
Ca(OH ) 2 Ca(HCO3 ) 2 2CaCO3 H 2O
Ca(OH ) 2 CO2 CaCO3 H 2O
CaCO3 CO2 Ca 2 2HCO3
(三)结晶分解复合类侵蚀
当地下水中 NH 4 、NO3 、Cl
1)机械潜蚀:土粒在地下水的动水力作 用下受到冲刷,将细粒土冲走,使土的 结构破坏,形成洞穴的作用。 2)化学潜蚀:在地下水和一氧化碳等作 用下,能使岩石中的长石、云母等矿物 变为高岭石、绢云母和其他粘土矿物。 **由人类工程活动所引起的这种现象叫管涌。
潜蚀危害及防治
地基土 防治方法: 空洞 塌陷
普 排通 水与 法集 水 井
共70页 第48页
人工降水
在含水丰富的土层中开挖大面积基坑时,明沟排水法难以排 干大量的地下涌水,当遇粉细砂层时,还会出现严重的翻浆、冒 泥、涌砂现象,不仅基坑无法挖深,还可能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边坡失稳、地面塌陷,严重者危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人工降 水方法主要 有:轻型井 点、喷射井 点、电渗井 点、管井井 点,统称井 点降水。
2.当硫酸根浓度不大时,与砼中的铝酸三钙起作用生成水 化硫铝酸钙
3CaO Al2O3 6H 2O 3CaSO4 25H 2O 3CaO Al2O3 3CaSO4 31H 2O
水化硫铝酸钙结合着很多的化合水,体积可膨胀近2.5倍,破坏力很大。
主要由于水中的pH值低、HCO3 -及腐蚀性CO2(过多的游离)等成分 引起的分解破坏作用。硅、酸盐水泥遇水生成Ca(OH)2,它与HCl、
(三)潜水面形状及其表示方法
形状
潜水面的表示方法
剖面图
水文地质剖面图 潜水等水位线图 绘制方法 用途
平面图
潜水等水位线图 &埋藏深度图
用途:
A
1)决定潜水流向
2)求水力坡度 3)潜水埋藏深度 B
4)潜水与地表水的互补关系
5)确定泉水点与沼泽的位置 6)选取合理的给水、排水的位 置,
地形等高线
潜水等水位线
遇有此种情况时 应采用井点降水的人 基 工降水方法施工 基坑 底底 会低 不于 停地 的下 渗水 水位 时
轻型井点降水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将井点管埋入蓄水层内,利用抽水设 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 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50m/d的土层中。 降水深度:单级井点3~6m,多级井点6~12m。
地下水的垂直分带
地 下 水 的 类 型
埋藏条件、 空隙性质
组合分类表
含水介质类型 孔 隙 水 ( 松散沉积物孔隙中的水 ) 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 包气带水 的重力水,主要是季节性 存在 潜 水 各类松散沉积物浅部的 水 山间盆地及平原松散沉 积物深部的水 裂 隙 水 ( 坚硬基岩裂隙中的水 ) 岩 溶 水 ( 可溶岩溶隙中的水 ) 埋藏类型
断块构造形成的自流斜地
岩性变化形成的自流斜地
(三)等水压线图
(1)含义:
地形等高线
顶板等高线
将许多钻孔揭露的承压水位 相同的点连成线,叫等水压线, 等水压线 由等水压线组成的平面图即为等 水压线图。
(2)特点:
承压水位线
一个地区很多钻孔揭露同一 层的承压水位,可以在成一个面 ,叫水压面,这是一个想象的面 。等水压线也是一个虚构的线, 与潜水面和潜水等水位线不同的 。
(3)用途
与潜水等水位线图有相似的用途外 1)含水层埋藏深度 2)承压水位埋深 3)承压水头
地形等高线 B
A
含水层顶板等高线 承压水等水压线
嵩山北翼的巩义市米河镇小里河村打成了一口深460米的自流 井,自流量每昼夜120吨,水头高出地面1.5米,是巩义市目前唯 一的自流井。
85 83 81
避免地下水
采取措施
施工排水
基坑开挖时,流入 坑内的地下水和地表水 如不及时排除,会使施 工条件恶化、造成土壁 塌方,亦会降低地基的 承载力。施工排水可分 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 地下水位法两种。
明沟与集水井排水
在基坑的一侧或四 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四 角或每隔30~50m设 集水井,排水沟始终比 开挖面低0.3~0.4m, 集水井比排水沟低0.4 ~0.5m,在集水井内 设水泵将水抽排出基坑 。适用于土质好、地下 水量不大的基坑排水。
、Mg
2
、离子的含量超过一定数量时,与混凝土中的
Ca (OH ) 2 发生反应。
Ca(OH ) 2 MgSO4 Mg(OH ) 2 CaSO4
Ca(OH ) 2 MgCl2 Mg(OH ) 2 CaCl2
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
有地下水:
增加施工难度
延长施工工期 影响工程造价
裸露于地表的裂隙岩层浅部 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 裸露于地表的坚硬基岩上部 裂隙中的水
裸露岩溶化岩层上部岩溶通 道中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 裸露于地表的岩溶化岩层中 的水
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单 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 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各类裂隙岩 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岩溶化岩 层中的水 层中的水
承压水
一、上层滞水
三、承压水
(一)基本概念
1.含义:充满于上下两个稳 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有 压重力水。 2.埋藏条件相关 概念:
1)隔水顶、 底板
2)含水层厚度
3)初见水位 4)承压水位
5)水位埋深
6)承压水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承压水特征
①有承压性,承受静水压力; ②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的分布较为明显。 ③补给区具有潜水的特点; ④埋藏深度大,动态稳定。 ⑤适宜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向斜构造 。另一种为单斜构造。
轻型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全貌图
基坑轻型井点降水
含义:分布于包气带中局部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表面的重力水。 形成条件 特点
工程意义
二、潜水
(一)基本概念
含义:是指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自由水面的 重力水。
埋藏条件的基本概念 1潜水面;
2潜水位;
3埋藏深度; 4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二)潜水特点
1潜水为无压水,具有自由表面,其 上无稳定的隔水层存在; 2潜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 流动,流速取决于地层的渗透性能 和水力坡度; 3潜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受降 水,地表水,凝结水补给。 4潜水动态随地区和时间而变化。
基坑
M wH
防止基坑突涌的措施
M wH
六、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
地下水某些成分含量过多时, 对砼可溶性石料,管道、钢铁等都有侵蚀危害。
(一)结晶类腐蚀
1.当地下水中含过多的SO-24时。与砼作用生成二水石膏
CaSO4 2H 2 O CaSO4 2H 2 O
硬石膏二水石膏使体积增大31%,产生0.15MPa的膨胀压力,破坏砼。
广佛地铁桂城站基坑出现 流砂,地面下沉约1.5m 图为砂包封堵抢险现场
共70页 第64页
流砂防治
防——在易产生流砂的地区应尽可能的避免开挖。
治:(1)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2)打板桩 打板桩加固坑壁,增长地下水渗
流途径,以减小水力坡度。 (3)冻结法 使地下水和土层一起冻结,水下挖 掘。 (4)水下挖掘 (5)其它方法:化学加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