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倒吸装置和气密性检查

合集下载

完整版防倒吸和气密性检查微专题

完整版防倒吸和气密性检查微专题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甲管液面,静置,若液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装置不漏气。

(3)滴液法:如图d 。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⑷抽气(吹气)法:如图e 、f 。

e 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f 中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停 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的拓展)答案(1)产生气泡形成一段水柱(2)高于液面位置保持不变高于位置保持不变⑶滴入少量水后很快停止流下(4)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上升 保持稳定【专题训练】1. 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 A 、C 、D 中都未形成封闭体系。

2. (2018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模拟 )下列装置中,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 ()微专题装置的气密性检查(1)微热法:如图a 。

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容器,导管口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如图b 、c 。

连接好仪器,b 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 b 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锥形瓶中的液面,静置,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装置不漏气。

c 中,从乙管加入适量水, 使乙管液面舉^『悴WB答案A解析B项利用液差法: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后,通过液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C项利用加热(手捂)法: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试管,通过观察烧杯中有无气泡以及导管中水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D项利用抽气法: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通过观察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即可检查。

(完整版)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

(完整版)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

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总结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现就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1.如右图,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只有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才能进行有关实验。

2. 对下图A所示的装置,要先向左边试管里加水封闭长颈漏斗的下口后再检查;对下图B 所示的装置,要先向漏斗里加水封闭漏斗颈后再检查;对下图C所示的装置,关闭导气管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后使之出现液面差,通过观察液面的变化,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A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 如图检查气密性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打开a,用酒精灯微热B,若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 如图为启普发生器。

该装置的原理与2图A的原理是一样,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5. 如上图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塞紧烧瓶瓶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烧瓶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6. 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类答案: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热烧瓶,若注射器活塞外移,松手后又回到原来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第10章(化学实验)第1节化学实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讲与练(含解析)

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第10章(化学实验)第1节化学实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讲与练(含解析)

第十章化学实验李仕才第一节化学实验基础考点二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一、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一般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搅拌、粉碎、振荡或加热等措施,但FeCl3、AlCl3等易水解的固体溶解时不能加热。

(2)气体的溶解:①对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Cl2、CO2、H2S等),为了增大气体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应将气体导管插入水中(如图中A)。

②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等),气体导管口只能靠近液面,最好在导管口连接一倒置的漏斗或干燥管,并使漏斗边缘或干燥管刚好贴靠在液面上,这样可以增大气体的吸收率,减少气体的逸出,同时也避免出现液体倒吸的现象(如图中B、C和D)。

(3)液体的溶解: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被溶解的液体和溶剂,然后先后加入烧杯中搅拌而溶解。

但对于溶解放热较多的液体,往往先加入密度较小的液体,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密度较大的液体,边加边搅拌。

如稀释浓H2SO4时是把浓H2SO4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玻璃仪器的洗涤(1)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常见残留物的洗涤:待清洗仪器污物清洗试剂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MnO2浓盐酸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碘酒精长期存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Fe(OH)3盐酸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银稀HNO3做过油脂水解实验的试管油污热的纯碱溶液(1)试纸的类型和使用范围(2)试纸的使用方法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②检验气体:一般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使其接近出气口,观察颜色的变化。

5.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1)常用方法(2)特殊方法①抽气法或吹气法图A: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中考化学复习——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化学复习——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实验装置的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不同,现列举出一些不同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典型例题:2.如何检查图2启普发生器气密性?3.如何检查图3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4.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5. 如下图5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6.如何检查图6装置的气密性?7. 如何检查图7装置的气密性?参考答案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2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3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4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5 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

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储气作用、防堵塞防倒吸安全瓶作用6分析:较复杂的实验装置,一次性检查效果不好,可以分段检查气密性。

如用止水夹夹住b、C装置间的导管的橡皮管,并关闭分液漏用酒精灯在a装置下微热,若b装置中的导管产生一段水柱,表明止水夹前面的装置气密性良好。

再在C处的锥形瓶中用酒精灯微热,若e处出现气泡,停止微热,插在e处液面下的导管产生一段液柱,表明这部分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7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基本方法:1.热敷法2.注水法3.抽气法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步骤:1. 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热敷法、注水法、抽气法等进行检查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

如: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1.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2.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5.具体方法: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6.具体方法: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缓缓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看到A中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7.具体方法:轻轻下推注射器活塞一小段距离后松手,若注射器能够回到原来的刻度,则说明不漏气8.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9. 具体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九年级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小结

九年级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小结

1.分析:对于该安装的气密性检查,次要是经过气体受之相礼和热创作
热后体积收缩,压强增大.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
假如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安装气密性好.
2.分析:此安装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
首先要考虑的成绩是怎样使试管不直接经过漏斗与大气
相通.以是,要用水(或液体)做液封,从而完成这一目的.
具体方法为:夹紧弹簧夹,从漏斗加入肯定量的水,使漏斗
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制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液面
差(即水柱高度)坚持不变,阐明该安装气密性良好.
3.分析:这套安装次要的原理与1一样.具体方法是: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假如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
松开手后,导管中构成一段水柱,则证明安装气密性好.。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气密性是指一种装置是否能够有效地防止气体泄漏。

对于需要使用气体进行工作的装置来说,保证气密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装置存在漏气问题,将会造成不良的工作效果甚至安全隐患。

因此,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 水浸法检测:水浸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

将装置完全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如果存在气泡冒出,说明装置存在漏气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装置,对于较大的装置可能不够有效。

2. 压力检测:利用压力检测仪器对装置进行压力测试。

通过增加一定的气压到装置中,观察压力是否能够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如果压力下降,说明装置存在漏气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大小的装置,并且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漏气位置。

3. 气体检测:使用专门的气体探测仪器对装置进行检测。

将探测仪器放置在装置附近,观察是否能够检测到气体泄漏的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发现装置的漏气问题,并且适用于各种大小的装置。

4. 泡沫检测:涂抹一层泡沫液体在装置表面,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气泡的产生位置即为漏气点。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装置。

5. 听觉检测:倾听装置工作时是否有明显的气体泄漏声音。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噪音较小的环境,能够迅速发现气密性问题。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方法来检查装置气密性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在日常使用中,定期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及时发现并解决漏气问题,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气密性检查是制取气体实验的前奏。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在使所要检查的实验系统密封的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如加热法(改变温度),加水法(往系统内加水),或通入气体等,改变系统内的压强,导致系统内外压强不同,然后观察现象。

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若是通入气体,则看另一端是否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

下面,通过一些典型装置加以说明。

1.加热法:例1.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答:①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②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烧瓶)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3:实验前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答:①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②打开活塞a,③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

2.加水法例1,如何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答:①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②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与试管中形成液面差,静至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例2,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答: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然后从量气管处加水,使两端形成液面差,若一段时间液面差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综合法例1如何检查图5装置的气密性?方法1:分别加水浸没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和集气瓶中导管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若锥形瓶内液面长颈漏斗管内水柱上升(或长颈漏斗管内液面与锥形瓶中液面形成液面差)和集气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答案:
• ( 1)不漏气 • 由于不漏气,加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 导致压强增大,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 管内的水面。 • ( 2)无法确定 • 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 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 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 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
手热法、直接加热法
a 手热法: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 住烧瓶或试管,借助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 空气膨胀,容器内的空气则从导管口冒出, 把手拿开,过一会儿,水沿导管上升,形 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b直接加热法:当装置构成的密封体系较大 时,用手捂或热毛巾不易引起空气发生体 积变化时,采用酒精灯直接对装置加热。
• 方法:向B、D中加水,使B中长颈漏斗下 端、D中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 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 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 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 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长颈漏斗下端出口 会产生气泡。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题
• (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 颈漏斗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 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判断 理由:。 • (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 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判断理由:。
B类:液差法(加水法)
液差法(加水法)
•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 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 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 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 好水位记号 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 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C类:带有刻度的注பைடு நூலகம்器类
• 方法: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 塞,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 好!
总结
1、形成封闭体系
(浸水/关闭活塞/夹住夹子)
2、产生压强差
(加热/加水)
3、观察现象
(气泡/液柱)
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 装置的气密性。
• 方法1: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从长颈漏斗 中向试管内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 柱,停止加水, 静置数分钟,液柱不下降,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 现象。 • 方法2:先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使 长颈漏斗下段形成液封,将导管的另一端放 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 果盛水的容器中有气泡出现,证明装置的气 密性良好.
防倒吸装置
(思考:下列装置是否都能防止倒吸?)

方案中的A、E、H不能防止倒吸。 • 从装置的简约性和操作的安全性等方 面的审美思考来看,使用G装置最好!

• 防倒吸用个漏斗倒扣就好了。 漏斗倒扣在溶液上,如果发生倒吸,溶液进入漏斗,由于漏 斗的容积比较大,溶液就会离开原来的液面,然后由于重力 的作用,就会落回。就防止了倒吸。 在导气管的末端连接一个比较大的容器,使倒吸上来的液体 不至于通过容器进入到容器后的导气管中去就行了。所以除 了选择像漏斗这样的大体积容器之外,还要注意漏斗放在烧 杯中的位置,不能深入太多,只要漏斗面和液面接触就行了
在今年山东理综的试卷第30题,考了一个防倒吸装置,是用来回收氨气的,其中,第 四个装置:有多孔球泡。 我在别的地方看到过这个防倒吸装置,但正确答案没有选。 我想知道为什么
• 倒吸是因为有些气体极易溶于水,一溶入水后 就会使装置里的压强小于大气的压强,这样溶 液就会回流到装置里去,影响实验。所以防倒 吸装置的关键是可以化解这种负压,使得装置 内外压强相等。 那个多孔球泡能不能达到这样 的效果呢?它可以增加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 加快溶解,但是不能化解内外压强差,所以不 选它。
防倒吸视频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
• 在高考及平时的化学测试中,装置气密性检 查问题是考察热点,也是同学学习的薄弱环节。 主要有哪几类检查方法呢? • A类:固+固加热或固(液)+液加热装置 • B类:液差法(加水法) • C类: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类
A:固+固加热、固(液)+液加热 装置
• 如下图(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