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历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中国近现代历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中国近现代历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一百七十年前,鸦片战争的发动,使殖民者侵入了中国,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

接着又是金田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些反侵略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不能把主要原因归之于客观原因。

从鸦片战争及其以后一百年间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可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以前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虽然出了邓世昌等一批爱国主义将士,但还是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

清政府没有群众基础,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以道光帝为首的一伙腐朽封建统治者完全浸沉于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之中,对世界大势毫无了解。

因此,对英国不惜为此进行作战缺乏应有的准备。

甚至到了敌人已作出了侵华决定之时,他们竟然还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敌人打起来后,道光帝既无应战决心,又无明确的计划,战略被动多变,心态极不稳定,时而增兵,时而撤兵,弄得前方将帅不知所措。

前线将帅为了减轻罪责,往往夸大敌情或谎报战果。

清军指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军事素质低下,无法适应近代战争。

他们既没有正确的战术思想,又由于对敌人缺乏了解而指挥混乱,在敌人面前惊慌失措,畏敌如虎。

中法战争中,中国陆路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但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并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国最后“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由此可见清政府多么的腐败和无能。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大国,但是在近代历史中却屡次遭到侵略。

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五次反侵略战争中国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中国政府也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为什么中国会在反侵略战争中屡次失败?我们又应该从历史中得到什么教训呢?本论文就对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做了一些论述。

关键词:中国近代反侵略失败原因及教训一、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概况。

第一次鸦片战争始于1839年六月的虎门销烟,随后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中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联手进攻清朝的战争。

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条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在《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法战争是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

最后中国战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谈判代表,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

中国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本来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只是由于清统治者的懦弱、妥协,胜利的成果才被葬送。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它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原因简析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原因简析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原因简析:1、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缺乏坚定正确的组织领导和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政治纲领。

3、缺乏国际上政治同盟的有力支持。

4、反抗侵略者的军事科学技术和战略战术思想滞后。

5、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较深,国内受压迫者政治觉悟较低。

根本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者均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武器装备和军队作战素养方面都优于中国,而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主观上是当时的中国**一方面腐败无能,另一方面又不敢发动人民起来抵抗外来侵略。

所以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不被侵略,不被奴役,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跟上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使自己强大起来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变。

第一,清朝后期,封建政治集团闭关自锁、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腐败已成不可挽回之势。

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社会开始了屈辱史-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一味妥协“主和”,终于导致战争的节节失利。

腐朽的统治阶级甚至于在国家危难之秋,大搞庆典,挪用军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虽然也有部分开明官员“主战”,也有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主要都是为了自身的封建统治。

所以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有效地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面对列强的侵略,“主和派”的投降卖国,输了割地赔款,赢了还是割地赔款签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傀儡。

第二,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的资本主义。

由于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面对不断来袭的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宣告结束的。

中国,泱泱五千年大国,文化悠久灿烂,人民群众勤劳智慧,何以落得此般外夷来犯却毫无还击之力田地?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态长期得不到改变。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官员贪污腐败,克扣军饷;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作为国家的领导者,他们大多害怕有用坚船利炮的外国侵略者,考虑的不是全天下劳动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自身的私利,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进行压制和破坏。

在这种不懂得御敌策略,不以天下为己任的政府领导和指挥下的战争,如何取得胜利?俗话说“同心使得万年船”,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团队,该拿什么和人家比拼?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对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

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英国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中法战争后期,由冯子材指挥的战役取得了胜利,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这本是好事,给入侵者一个重重的打击,因鼓舞斗志,趁胜追击。

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

还与法国签定了《中法新约》,该出手时不出手,反而成了缩头乌龟,这样无能的政府如何能抵御得住侵略者的来袭?中日甲午战争时,光绪失去实际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权力被慈禧撺掇。

大敌当前,大小官员考虑的不是如何应战,而是相互攀比,送何礼物给慈禧太后;兵权在握的将领,考虑的不是如何指挥自己的士兵,浴血奋战,保卫国土,而是贪生怕死,消极避战;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太后,在外敌入侵之时,还能大设寿宴,歌舞升平,不问国事,安于享乐,国家的最高层,不顾国土的流失,不顾百姓的安宁,就好比群龙无首,如何能打胜仗。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

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社会制度的腐败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可从以下几种历史事件分析:1、在近代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一个封建专制的社会主义制度。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无论是皇帝还是权贵,大都不了解世界大势,以至昏庸愚昧,贪生怕死,不懂御敌之策。

他们害怕外来侵略对自己的危害,于是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常常压榨百姓,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战争。

在这样的统治下,反侵略战争失败是必然的。

2、鸦片战争中,脱离人民、反对人民甚至镇压人民起来反抗侵略者,甚至当中国人民自发地起来抗击侵略者时,他们却怕得要死,荒唐地指责他们“潜相煽惑”、“为害甚大”,横加反对、破坏、镇压,甚至把人民群众污蔑为“汉奸”,镇压爱国人民的抗侵斗争。

同时清政府又经历一场空前的统治危机——太平天国运动进入高潮,清政府忙于镇压农民起义,力量分散,害怕战争持续下去,因而基于向英国侵略者投降,谋求妥协,为此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

这样的反动、腐朽的政府,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3、中日甲午战争时,李鸿章所重视的北洋海军竟在甲午海战中败给日本。

当时的清政府眼里根本就不重视军队的存在和发展,甚至为了筹备慈禧太后的万寿圣殿,而挪用海军军费,还下令不许接济和支援台湾军民的浴血抗战。

极度紧缺战争的原料使军队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现实。

“万寿之日”,慈禧还让皇帝与大臣没惹你陪坐听戏,不问国事,李鸿章在次期间消极避战,积极求和,使得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1]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1]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反侵略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不能把主要原因归之于客观原因。

毛泽东同志把鸦片战争及其以后一百年间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这种分析是十分有道理的。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以前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

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以道光帝为首的一伙腐朽封建统治者完全浸沉于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之中,对世界大势毫无了解。

因此,对英国不惜为此进行作战缺乏应有的准备。

甚至到了敌人已磨刀霍霍,作出了侵华决定之时,他们竟然还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敌人打起来后,道光帝既无应战决心,又无明确的计划,战略被动多变,心态极不稳定,时而增兵,时而撤兵,弄得前方将帅不知所措。

前线将帅为了减轻罪责,往往夸大敌情或谎报战果。

清军指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军事素质低下,无法适应近代战争。

他们既没有正确的战术思想,又由于对敌人缺乏了解而指挥混乱,在敌人面前惊慌失措,畏敌如虎。

中法战争中,中国陆路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里内阁因此垮台,但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并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国最后“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反侵略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不能把主要原因归之于客观原因。

毛泽东同志把鸦片战争及其以后一百年间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这种分析是十分有道理的。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以道光帝为首的一伙腐朽封建统治者完全浸沉于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之中,对世界大势毫无了解。

因此,对英国不惜为此进行作战缺乏应有的准备。

甚至到了敌人已磨刀霍霍,作出了侵华决定之时,他们竟然还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敌人打起来后,道光帝既无应战决心,又无明确的计划,战略被动多变,心态极不稳定,时而增兵,时而撤兵,弄得前方将帅不知所措。

前线将帅为了减轻罪责,往往夸大敌情或谎报战果。

清军指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军事素质低下,无法适应近代战争。

他们既没有正确的战术思想,又由于对敌人缺乏了解而指挥混乱,在敌人面前惊慌失措,畏敌如虎。

中法战争中,中国陆路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里内阁因此垮台,但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并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国最后“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北洋海军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但清政府对战争缺乏预见性,战前缺乏准备。

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明争暗斗,朝廷分成帝后两党,一班文臣拥戴光绪皇帝,但并无实权。

“阴主朝政”的慈禧太后在国难当头也不放松自己的祝寿庆典。

掌握北洋海军指挥权的李鸿章由“武器决定论”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避战求和,消极防御,忽视和放弃制海权。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一、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是指从1840年到1949年期间,中国人民在反抗外国侵略战争中所遭遇的一系列挫折和失败。

这些战争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在这些战争中,中国军队往往遭受了惨重的损失,领土和主权也受到了严重侵犯。

二、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经济落后:近代中国的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这使得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同时,中国经济的不发达也使得政府无法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军事建设。

2.政治腐败:近代中国的政治腐败现象严重,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地方官僚贪污受贿,导致国家无法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有效的国防体系。

3.社会动荡:近代中国的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使得政府无法集中精力应对外部威胁。

同时,社会动荡也使得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4.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也对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产生了不利影响。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为贵”,对于外部威胁往往采取妥协和退让的态度,这使得中国在面对外来侵略时缺乏坚定的抵抗意志。

5.外交孤立:近代中国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缺乏国际支持和援助。

这使得中国在面对外来侵略时无法有效地借助外部力量进行抵抗。

三、历史教训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1.必须坚持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必须坚持政治清明:只有政治清明了,才能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必须坚持社会和谐:只有社会和谐了,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4.必须坚持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创新:只有弘扬与创新传统文化,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5.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只有对外开放与合作,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提供广阔的国际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840年至1919年间的80年,是被定义为中国近代史的80年,是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80年。

80年间,世界上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曾欺凌过中国。

尽管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不间断的、英勇顽强的抗争,但是,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无不以中国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各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宣告结束。

诚然,中国人民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所表现来的英勇顽强不可否认——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才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但是,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中国为何屡战屡?这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从中国内部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造成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 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亲国戚到王公大臣,大都昏庸愚昧,思想保守,胆小怯懦。

他们闭关自守,不了解世界大势;而且夜郎自大,自命不凡,认为天朝战无不胜,却不懂得御敌之策,在西方列强的枪炮前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同时,在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境地之时,统治者们却依旧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他们继续无情地压榨百姓,完全不顾人民的疾苦;他们骄奢淫逸,在战事频繁的情况下仍然毫不收敛。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慈禧太后60岁生日庆典,竟提用户部饷银和边防经费,甚至挪用海军军费……
由于政治腐败和文化保守,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统治者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他们不敢发动人民的力量,甚至还与外国侵略者狼狈为奸,对民间自发的反侵略运动进行镇压。

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反侵略战争,就是这样被绞杀的。

正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腐败,使清政府失去了民心,阻碍了反侵略运动的广泛进行。

二、经济技术的落后,这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9世纪中叶,欧美已经经历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早已建立并且成熟起来。

作为更加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相比封建主义有着明显的优势。

此时,封建的中国,经济水平和军事实力都已落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一大截。

虽然外国侵略军大都是远征而来,人员稀少,与清朝军队相比兵力差距悬殊。

但是他们武器精良,远远领先于当时的清军。

以鸦片战争为例,当时英军已普遍使用步枪和杀伤力更为强大的大炮,舰船也应经使用了蒸汽动力;而多数清军却尚在使用冷兵器,火器也落后英军一个时代,大炮甚至还是明末制造,战船也都是木船,吨位小,载炮少,难于在海上作战。

在从军队素质来看,清军军官不通,不谙近代军事指挥。

相比而言,英军训练有素,指挥统一,兵种多样,战斗力更强。

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以及反抗侵略者的军事科学技术和战略战术思想的滞后。

这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其原因是复杂的,除了上述两点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生产力的落后,长期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的文化、科技不能流通,封建统治者的目光短浅,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人民大众的麻木……
归根到底,落后就要挨打。

正是因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制度、经济技术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强国,才会在80年间的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受到列强的侵略、欺凌。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但是,列强发动的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和探索,促进了中国人民人民的觉醒,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