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歌养正【清代】彭继先
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学习任务单-(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学习任务单-(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21《己亥杂诗(其五)》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结合写作背景,把握本诗主旨,感悟诗意。
2.通过朗读,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心忧天下的感情,树立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远大理想。
【课前预习】1.词语释义浩荡:落红:3.背景链接。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即己亥年,时年48岁的作者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课中探究】任务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听范读,划分诗歌节奏。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自由朗读,注意语调、语速。
任务二:品读诗句,体悟情感1.小组合作,赏析一二句诗。
2.说说诗人为何而愁。
3.如何理解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诗歌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情?任务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1.对比阅读《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课后延学】1.背诵《己亥杂诗(其五)》。
2.读龚自珍《己亥杂诗》的其他诗。
附:《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共315首。
1.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乾隆诗歌精选212首

乾隆诗歌精选212首1《高其佩指头画虎》【题画1】铁岭老人阎李流,画不用笔用指头,纵横挥洒饶奇趣,晚年手法弥警遒。
为吾染指画苍虎,气横幽壑寒飕飕,落墨伊始鸦雀避,着色欲罢豺狼愁。
怒似苍鹰厉拳爪,炯然霹雳凝双眸,万里平川望无极,三株古柏拏龙虬。
老人阅世如云浮,独于画法未肯休,此图赠我实手迹,笔绘还输第二筹。
高堂昼静风生壁,却忆行围塞北秋。
【淡静翁评】气势的确不凡!开始赞美画家指头的功力,后来又提出“宝贵”意见,符合作者的身份和地位,不过也略微显示出作者的孤傲。
2《读项羽纪》【咏史1】鹿走荒郊壮士追,蛙声紫色总男儿。
拔山扛鼎兴何暴,齿剑辞骓志不移。
天下不闻歌楚些,帐中唯见叹虞兮。
故乡三户终何在?千载乌江不洗悲。
【糖葫芦评】与历来咏霸王诗内容雷同,无甚新意。
3《读《贞观政要》》【咏史2】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
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
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绳愆shéng qiān基本解释:纠正过失。
【糖葫芦评】乾隆的膜拜对象是比较合适的,祖宗基业大定,要做个太平盛世的好皇帝,也要纳谏如流。
然而,纵使乾隆帝天资胜过唐太宗,臣子的质量之比又如何呢?和珅vs魏徵?4《冬至斋居偶阅旧稿志怀》【己诗1】静听迢迢宫漏长,斋居暂屏万机忙。
那无诗句娱清景?恰有梅梢送冷香。
案积陈编闲检点,志期旧学重商量。
灰飞子夜调元律,又喜天心复一阳。
【糖葫芦评】闲下来就能写;经常回顾旧稿。
乾隆具备爱诗之人的特征。
5《紫光阁阅武举射》【纪事1】抡材临别苑,射策对明廷。
养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宁。
雕弓悬满月,羽箭迅流星。
为问赳桓辈,能通《黄石经》?赳,雄壮威武的样子。
【糖葫芦评】骑射是旗人必备的技能,然乾隆时已渐趋驰惰。
皇帝虽亲自激励,但从以后的历史记载看,效果不是很好。
对于那些八旗子弟来说,能精通骑射已属不易,安能再指望通读兵书?从这首诗能读出乾隆的隐忧。
6《赐大学士张廷玉》【赐臣1】喉舌专司历有年,两朝望重志愈坚,魏公令德光闾里,山甫柔嘉耀简编。
古词精选300首

古词精选300首古代腊月二十四,灶神对天说话。
云、风、马、马小,家里有杯盘。
烂猪头,热带鱼和鲜鱼,甘松豆沙粉鱼饵球。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2、鹧鸪天(客有作北里选胜图,冠以曲子名,东风第一枝,裒然居首因作此词)(宋代-蔡伸)脉脉柔情不自持。
浅颦轻笑百般宜。
尊前唱歇黄金缕,一点春愁入翠眉。
很期待,抱着姚的脚。
用你的宋凡写一首新诗。
飘花不似东风初枝。
3、春词其十五(宋代-毛滂)日历里没有承诺,却没有尽头。
绣蓝花楹霜润泽,玉堂紫芝香。
4、春词(宋代-毛滂)玉兰封麝,瑶池柳养金。
宸章先造化,藻自春林。
5、春词(宋代-毛滂)黄鹂出,参差紫燕飞。
君仁阔,惠及羽毛微。
6、春词(宋代-毛滂)瑞日晖晖上,非烟冉冉收。
晴川蚕可浴,翠潋荇初流。
7、春词(宋代-毛滂)冰销玉液凫喜,日暖宜春草木长。
忠厚家风传八叶,太平光景接三王。
8、征妇词十首(宋代-刘克庄)晨起推孤枕,昨夜留半衾。
恐郎浑忘却,万一梦相寻。
9、征妇词十首(宋代-刘克庄)烧操蒙冲,获坚云母车。
赐君新节钺,还妾旧荆。
10、冶秋词十四首其四(近现代-康有为)梦回檀枕玉搔头,鲛帐垂垂紫凤钩。
绣被堆云香玉腻,海棠春睡冠香。
11、乐府杂词三首(唐代-刘言史)紫禁梨花飞雪毛,春风丝管翠楼高。
城中千人闻之不得,王试舞郑樱桃。
红冠粉妆蝉轻,云新教羽。
月光如雪金阶上,迸却颇梨义甲声。
不耐檐前红槿枝,薄妆春寝觉仍迟。
梦中无限风流事,夫婿多情亦未知。
12、蜀茗词(唐代-施肩吾)开始时,舒鸣是新鲜的,稀薄的烟雾被搅拌均匀。
山和尚问我要比什么,他怕陈。
13、邺宫词二首(唐代-陆龟蒙)吴伟的日子不好过,枫树胶棍打扫宫殿。
可见遗产不是过去,而是绣包里还留着东西。
花飞蝶骇不愁人,水殿云廊别置春。
晓日靓妆千骑女,白樱桃下紫纶巾。
14、春帖子词二十首皇后合五首(宋代-欧阳修)御水冰销录,宫梅雪压香。
新年贺交泰,白日渐舒长。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五十一)】河北容城孙奇逢:身型家范堂传孝友数百年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五十一)】河北容城孙奇逢:身型家范堂传孝友数百年【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五十一)】河北容城孙奇逢:身型家范堂传孝友数百年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时间:2016-06-28孙奇逢孙奇逢雕像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直隶容城(今河北保定容城)人,明末清初理学大家,与黄宗羲、李颙齐名,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
晚年讲学于河南辉县夏峰村,从者甚众,世称“夏峰先生”。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孙奇逢中举,后父母接连去世,在乡庐墓6年。
期间,刻苦读书,经、史、子、集广为涉猎,并多与贤友切磋论学。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居孝期满的孙奇逢开始游学京师,广交名士。
满清入关后,孙奇逢南迁河南辉县,在夏峰村授徒讲学20余年,著书立说,研读各家经典,创立“夏峰学派”。
黄宗羲评价“北方学者大出其门”,故孙奇逢又有“北方孔子”的美誉。
哲学思想上,孙奇逢调和程朱陆王,“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提倡学者不可拘门户之见,认为朱陆之间“不宜有心求异,亦不必著意求同”,对清初理学影响很大。
孙奇逢一生著述颇丰,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读易大旨》五卷、《书经近指》等。
孙奇逢家规家训家规古籍善本孙奇逢的家规家训主要是《孝友堂家规》和《孝友堂家训》。
“孝友堂”是孙奇逢在容城时的故居,后为容城孙氏堂号。
《孝友堂家规》是他晚年亲自编写的一部家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规18条,二是6则历代的训子言,三是家规后言。
家规18条是:“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洁室以妥先灵,斋躬以承祭祀……”历代的训子言6则,包括孔子教伯鱼学诗礼,周公教鲁公不要求备一人等。
家规“后言”采用问答形式,说明了一些治家齐家的问题,也对家规中个别子孙可能存疑的地方做了解释。
《孝友堂家训》由孙奇逢后人辑录孙氏训其子、侄、孙之语而成。
其中题“示某某曰”的为书信,题“谓某某曰”的则是当面的教诲。
唐诗300首全集相思的诗

唐诗300首全集相思的诗无赖夭桃面,平明露井东。
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2、重过圣女祠(唐代-李商隐)白石岩扉(fēi)碧藓(xiǎn)滋,上清沦谪(zhé)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è)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3、秋夜喜遇王处士(唐代-王绩)北场芸(yún)藿(huò)罢,东皋(gāo)刈(yì)黍(shǔ)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yíng)飞。
4、月下独酌四首(唐代-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zhuó)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pái)徊(huái),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另版本“相”为“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miǎo)云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hān)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xiè)螯(áo)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5、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深处有人家。
(深处一作:生处)停车坐爱枫(fēng)林晚,霜(shuāng)叶红于二月花。
6、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唐代-尹鹗)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
西窗幽梦等闲成。
逡(qūn)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yàn)短,依稀暗背锦屏。
清袁枚古诗

清袁枚古诗清袁枚古诗如下: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清袁枚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3、《遣兴(其五)》清袁枚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4、《山行杂咏》清袁枚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5、《马嵬》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6、《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7、《春风》清袁枚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8、《湖上杂诗》清袁枚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9、《十二月十五夜》清袁枚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11、《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12、《仿元遗山论诗(其一)》清袁枚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13、《春晴》清袁枚今岁天公大有情,一冬无雪又春晴。
红梅但觉飞香久,绿草何曾借雨生。
双燕翅如迎晓日,百花心更望清明。
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
14、《山中绝句》清袁枚镇日山腰斸白云,载量烟草活纷纷。
春衫不用金炉热,自向百花香里熏。
15、《柳子厚祠》清袁枚金章紫绶照江滨,王者衣冠古逐臣。
但说权门难托足,谁知文士易成神。
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
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
16、《鸡》清袁枚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17、《十一月十三日冷水步夜起玩月》清袁枚霜月两澄鲜,孤篷夜悄然。
自携双鬓雪,独对一江烟。
僵树立如铁,寒星摇满天。
横斜几枝桨,也学榜人眠。
18、《遣兴杂诗》清袁枚小步闲拖六尺藤,空山来往健如僧。
栽花忙处儿呼饭,夜读深时妾屏灯。
清口 钱大昕诗作

清口钱大昕诗作
钱大昕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其诗作有很多,下面列举其中的几首:
- 《读曲歌·其一》:红豆向春种,黄檗向春生。
薄雾隐三星,有心不分明。
- 《即目》:苍茫平皋路,停鞭四望馀。
乾沙疑积雪,古道半成渠。
秋思闻蝉后,人家剥枣初。
泠然风乍过,残暑已全除。
- 《临颍》:小邑停征旆,高歌倒酒杯。
苔皴钟傅字,草没马融台。
禅汉词多诈,依梁事可哀。
千秋传颍谷,纯孝挽风颓。
- 《寄内》:徐淑偏工病,潘仁未定居。
艰难千里别,迢递八行书。
巳负哺糜约,能禁愁鬓疏。
相思应最苦,酒醒梦回初。
这些诗作或描绘自然景观,或抒发个人情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如果你对钱大昕的诗作感兴趣,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2024年“江南十校”高二年级12月阶段联考语文试题

2024年“江南十校”高二年级12月阶段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古典文献学领域,“开化纸”和“开化榜纸”一直被视作精美古籍的标签。
特别是清宫武英殿曾大量使用“开化纸”刻印书籍,其纸质洁白柔韧,细薄平滑,在文献史、印刷史上都有极高的评价,被称为“清代书籍刻印的楷模”。
“开化榜纸”则为“开化纸”中较厚实的一种,因被用于抄写北四阁《四库全书》而著名。
在文献学界极富盛名的“开化纸”,其纸张来源却一直扑朔迷离,颇为神秘。
通常认为“开化纸”“开化榜纸”产于浙江开化,但在开化县当地的文献中竟无半点可靠的记载,造纸史上开化也并不是手工纸的规模化产区,甚至在清宫刻书档案中竟找不到“开化纸”的相关记录。
这跟“开化纸”在文献学中地位和影响严重不符。
似乎“开化纸”自乾嘉以后便随着用量的减少而悄然消失,仅在文献史中存在一段传奇。
“开化纸”竟如此神秘,不得不说这既不合常规,也不合逻辑。
对于这一问题,厦门大学王传龙博士给出了初步答案,即“开化纸”产于开化县一说纯属望文生义,清代殿版书使用“开化纸”一说应为讹误,可能是习惯性地沿袭了明代“开化纸”的叫法,实际名称应为“连四纸”。
笔者认同这一说法。
一些在文献学界被认为是“开化纸”的古籍,在清代内府刻书档案和相关的文献记载中的确能够找到使用“连四纸”的对应记录。
例如带有“开化纸”标签的康熙内府刻本《古文渊鉴》,在清代内府刻书档案中记载则为“皆用连四纸各印百部、榜纸各印六百部”;康熙内府刻本《御选唐诗》,内府刻书档案记载为“即用连四纸、竹制纸刷一千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歌养正(清)彭继先辑
○韩文公示符读书城南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
不见三公后,饥寒出无驴。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今古,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翁森四时读书乐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帷。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趁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烹泉燃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苏东坡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居家断还往,著书不暇窥园葵。
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奔走宁非痴。
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郭登咏蠹鱼
琐琐如何也赋形,虽无鳞甲有鱼名。
元来全不知文意,干向书中过一生。
○李含章夫人慰两儿下第
得失由来露电如,诸生多半壑潜鱼。
当年蓬矢桑弧意,岂为科名始读书。
○程子偶成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英雄。
○邵子冬至吟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羲。
○邵子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朱子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子泛舟有作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许鲁斋训子诗
干戈恣烂漫,无人救时屯。
中原竟失鹿,沧海变飞尘。
我自揣何能,能存乱后身。
遗芳袭远祖,阴里出先人。
俯仰意油然,此乐难拟伦。
家无儋石储,心有天地春。
况对汝二子,岂复知吾贫。
大儿愿如古人纯,小儿愿如古人真。
乃亲生平多辛苦,愿汝辛苦过乃亲。
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但其磊落忠信存,莫图苟且功名新,斯言殆可书诸绅。
○陆平泉方便名言
人皆要便宜,我便学吃亏。
非人皆伶俐,非我独呆痴。
我便人不便,我宜人不宜。
谁人肯吃亏,循环相报施。
纵人不还报,彼苍安能欺!我见便宜者,往往多吃亏。
身命多短折,子孙随式微。
挟智逞诈术,乘势恣营为。
那知冥冥中,盈满祸相依。
我见吃亏人,往往多便宜。
知白务守黑,知雄务守雌。
那知冥冥中,谦虚福所归。
便人乃自便,宜人乃自宜。
命缘本浅薄,积善天可移。
若复造恶孽,凶祸当益滋。
如彼富贵人,更须学吃亏。
同生天地间,我独享荣肥。
须有大功德,乃可留天禧。
即如寻常人,福泽难久居,况复爱便宜,鬼神实瞰之。
近身运儿孙,后悔将安追。
我劝世间人,总要学吃亏。
○孟东野雉将雏歌
雉咿喔,雏出壳。
毛斑斑,觜啄啄。
学飞未得一尺高,还逐母行旋母脚。
麦陇浅浅难蔽身,远去恋雏还避人。
时时土中鼓两翅,引雏食虫不相离。
(喻父母鬻子恩勤)
○白乐天咏燕(刘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
叟少年亦尝如是,故作此喻之。
)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哺,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弊,心力不知疲。
须臾千往来,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儿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
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反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喻逆子不知父母之恼,身为父母,乃知逆子之不堪。
)
○无名氏萱堂春意歌
春庭种萱春日长,春风吹衣春酒香。
闭门读书母在堂,百亩之稻五亩桑,萱能忘忧,无忧可忘。
晨羹须调不须鲤,妇善奉姑姑自喜。
阿孙来来花下戏,慎勿伤花失婆意。
(顺亲之乐,蔼然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