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简介

合集下载

清朝十二皇帝简介

清朝十二皇帝简介

清朝十二皇帝简介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女真族)。

从外族的一个小兵变成了一个占领辽东的皇帝,努尔哈赤的父亲是佟氏,其实佟氏并非努尔哈赤亲父,是养父,努尔哈赤生有十五子,其中较出名的有长子褚英、四子阿巴海(皇太子)、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

死因:被明将袁崇焕用炮石击伤,忧郁而死,享年68岁。

2.爱新觉罗·阿巴海,乾隆时期改称“皇太极”(满族)。

清朝统一天下功劳最大的皇帝,曾经和袁崇焕斗智把袁崇焕给杀了,从而威震天下,皇太极生有十一子,较出名的有长子豪格、九子福临(皇太子)。

死因:因爱妃海兰珠去世,十分悲伤,身体迅速衰弱,不久后病死于沈阳清宁宫,享年52岁。

3.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清朝入关第一位皇帝。

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是董鄂氏,董鄂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就死了,而董鄂氏在分娩时,是难产,受了内伤,以后,不会有孩子了。

当董鄂氏的儿子死后不久董鄂氏也死了,顺治多次想自杀,但都未成功,在董鄂氏死后四个月,顺治也郁郁而终。

顺治生有八子,其中较出名的有二子福全、三子玄烨(皇太子)。

死因:董鄂氏去世,悲痛欲绝,感染天花,死后火化,享年24岁。

4.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他是清朝最伟大的皇帝,他收复疆城、平定三藩、擒鳌拜、管理西藏、统一台湾,从而创造了我国封建社会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也让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帝国。

康熙生有三十五子,其中较出名的有二子胤礽、四子胤禛(皇太子)、十二子胤禟、十四子胤禵、十六子允禄、十七子允礼。

死因:病逝,享年68岁。

5.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

他是清朝谜最多的皇帝,从他的出生到死都是一个谜,他杀了朝中最跋扈的大臣年羹尧和跟他母亲私通的隆科多,他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雍正帝生有十子,其中较出名的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皇太子)。

死因:清宫谜案之一,有多种说法,根据宫廷的档案记载,可能是正常的病死,也可能是吃丹药中毒而死,享年58岁。

历史趣谈:皇太极简介生平 他凭什么被公推继承后金汗位

历史趣谈:皇太极简介生平 他凭什么被公推继承后金汗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皇太极简介生平他凭什么被公推继承后金汗位
导语: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曾用名:爱新觉罗黄台吉性别:男出生日期:1592年11月28日出生地: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属相:
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
曾用名:爱新觉罗·黄台吉
性别:男
出生日期:1592年11月28日
出生地: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
属相:龙
星座:射手座
血型:A型
身高:174厘米
体重:51千克
职业:皇帝
特长:喜欢瞎掰,富有创意
社会关系:
父亲: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母亲:叶赫那拉氏
拥有同父异母兄弟15人,表哥、表弟130人心路历程:0岁:出生。

7岁:成为爱新觉罗大家族的管家。

20岁:参军入伍,并参加了剿灭东海女真乌拉部落的战斗。

24岁:晋级成为八大旗主(贝勒)之一,主掌正黄旗。

26岁:参加了抚顺关战役。

27岁:萨尔浒战役爆发,大明伪政权派出了47万伪军,兵分四路,生活常识分享。

皇太极简介

皇太极简介

三一文库()〔皇太极简介〕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皇太极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

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

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

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早年经历皇太极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时,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为叶赫纳拉氏,名孟古哲哲,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

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见她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这事情,纳林布禄没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极时年12岁。

孟古生前的时候,做大福晋时间较短,皇太极当了大汗后,尊奉孟古哲哲为孝慈高皇后。

▲征战四方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

万历四十年(1612年),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克六城。

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称大汗,任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简称四大贝勒。

天命三年(1618年),随父攻明,献计袭取抚顺(今属辽宁)。

次年(1619年),在萨尔浒之战中,与诸贝勒率兵大破明军西路杜松部、北路马林部,与代善破东路刘綎部。

清朝历代皇帝详解(入关前开始)

清朝历代皇帝详解(入关前开始)

清朝历代皇帝详解1、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

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

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ten+six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

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

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

庙号“太祖”。

2、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爱新觉罗。

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

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

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

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

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

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

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3、顺治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

皇太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皇太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皇太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呢?对于他的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皇太极个人简介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公元1592年11月28日申时-公元1643年9月21日亥时),爱新觉罗氏,清太宗文皇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称天聪汗,前后在位17年。

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为下阶段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外部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

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

皇太极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以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并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牢牢地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皇太极还颁布条例使大量汉族奴隶取得了“民户”地位。

经过努力,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天命、天聪年间没有监察机关,崇德年间皇太极成立了都察院,给他们稽察一切官员的大权。

有清一代,满蒙的结合,早比满汉更紧密。

为了处理蒙古事务曾设蒙古衙门,崇德三年六月又改为理藩院。

合原有的六部、都察院,构成了有名的八衙门。

皇太极任命满洲、蒙古、汉人担任承政,每部三人,以下皆参政。

崇德三年七月更定八衙门官制,每衙门只设满洲承政一人,以下酌设左右参政、理事、副理事、主事等官,由二等变成五等。

这就强化了以他为首的国家统治权力。

皇太极在原来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了在东北的统治,为入关统治全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称帝后立刻把保护土地牲畜作为法典规定下来,地里庄稼不准偷损,母猪不许杀,这是为了繁殖。

也不准杀马、牛等作牺牲或出卖。

皇太极简介

皇太极简介

皇太极简介1. 皇太极的背景皇太极(1592年5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出生于明朝末年,是中国清朝的初代皇帝和第一位皇帝太上皇。

他是清朝建立者,也是后来被认为是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皇帝。

皇太极是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统一了满洲部落,征服了明朝,并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清朝的统治。

2. 皇太极的早年生活皇太极出生在一个满洲贵族家庭。

他的父亲是牙剌哈喇,是后金国的建立者,也是满洲部落的领导人。

在皇太极的成长过程中,他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包括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培养。

他还学习了多种语言,包括满洲、蒙古、汉语和藏语。

3. 皇太极的成为统治者在皇太极成年后,他开始积极寻求统一满洲部落并对抗明朝的机会。

他与其他满洲部落首领合作,组建军队,扩大影响力。

最终,他领导满洲军队成功征服了明朝,并在1644年建立了清朝的统治。

4. 皇太极的政治改革皇太极在成为皇帝后,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以确保清朝的统治稳定。

他实行包括“六王之政”、“台谏”、“请户”和朝廷机构改革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建立了清朝的行政和军事体制。

他还积极开展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加强了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

5. 皇太极的军事成就除了政治改革,皇太极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

他组织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清朝军队,采用了新的军事战略和战术。

在他的领导下,清朝成功征服了大片的领土,包括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

6. 皇太极的文化贡献皇太极不仅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还对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他积极保护和推广满洲文化,并在满洲地区建立了许多文化机构和学校。

他还支持和鼓励艺术和文学的发展,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7. 皇太极的逝世和影响皇太极于1643年逝世,享年51岁。

他的逝世对清朝和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儿子顺治继承了他的皇位,并继续巩固和发展清朝的统治。

清朝在皇太极的治理下存续了近30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

8. 总结皇太极是一位伟大的统治者,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为中国历史带来了重大变革。

皇太极 简介

皇太极 简介

清朝第二皇帝皇太极简介
爱新觉罗。

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

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

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皇太极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

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为避免以下犯上的罪名将族名改称“满洲”满族,名正言顺地攻打明朝。

皇太极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

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最新清代十二帝简介

最新清代十二帝简介

清代皇帝的顺序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祖,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公元1559-1626年),满族人,在位11年。

在战争中为火炮击伤而死(一说为患痈疽而死),终年68岁。

葬于沈阳福陵(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30里处的东陵清太宗——皇太极清太宗,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公元1592-164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

太祖死,他被推举为汗。

在位17年,病死,终年52岁,火葬,墓在沈阳昭陵(今沈阳市北陵公园北)。

世祖——福临(顺治)-1661年),太宗皇太极第九子。

皇太极病死后继位。

在位18年。

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因爱病殁忧伤过度而死(另一说为出家后病死)。

终年24岁。

葬在河北孝陵(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昌瑞山康熙皇帝圣祖——玄烨(康熙)清圣祖,名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

顺治病死后继位,为清入关后第二个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病死(另一说为大臣隆科多害死),终年69岁,葬于景陵(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 世宗——胤祯(雍正)-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病死后继位,为清代入关第3帝。

在位13年,传说为侠女吕四娘报家仇所暗杀,终年58岁;一说为正常死亡,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高宗——弘历(乾隆)清高宗,名爱新觉罗•弘历(公元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雍正病死后继位,为清代入关第四帝。

在位60年,病死,终年89岁。

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

仁宗——颙琰(嘉庆)清仁宗,名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公元1760-1820年),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乾隆禅让给他而继位,为清代入关后第五帝,在位25年。

病死,终年61岁。

葬于昌陵(今河北省易县西)宣宗——旻mín宁(道光)清宣宗,名爱新觉罗•旻宁(公元1782-1850年),嘉庆皇帝次子,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30年。

病死,终年69岁,葬于慕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太极的简介
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8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皇太极的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8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

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在位17年(1626-1643年),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晚十时入关前夕突然病故,年52岁。

葬于沈阳昭陵。

皇太极的生平早年经历
皇太极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时,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为叶赫纳拉氏,名孟古哲哲,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

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见她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这事情,纳林布禄没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极时年12岁。

孟古生前的时候,做大福晋时间较短,皇太极当了大汗后,尊奉孟古哲哲为孝慈高皇后。

征战四方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

万历四十年(1612年),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克六城。

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称大汗,任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简称四大贝勒。

天命三年(1618年),随父攻明,献计袭取抚顺(今属辽宁)。

次年(1619年),在萨尔浒之战中,与诸贝勒率兵大破明军西路杜松部、北路马林部,与代善破东路刘綎部。

不久随父攻取明开原、铁岭,灭叶赫部。

天命十年(1625年),与兄阿巴泰率精骑5000驰援科尔沁,迫使察哈尔蒙古首领林丹汗远遁。

继位为汗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病去逝。

大妃乌拉那拉氏和两个庶妃殉葬。

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皇太极嗣汗位。

代善的长子贝勒岳托和三子贝勒萨哈廉,对诸贝勒大臣说出了拥戴皇太极的原因:“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

由于身为长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众贝勒乃合词请上嗣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被拥举为大汗。

九月一日,皇太极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故鼎革新
继位后,皇太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
程。

他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

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

”并下令编审壮丁,解放部分奴婢为编民。

这些措施,使满族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制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他极力学习汉族文化,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

天聪六年(1632年)正月,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

继而寻机削除异已,铲除了威胁汗位的三大贝勒势力,使汗权得到巩固。

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停王贝勒领部院事”,独主政务。

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机构。

集中了汗权,加强了专制统治。

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

命人在老满文的基础上增加圈点,将老满文改造成新满文。

为了联络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扬喇嘛教。

登基称帝
皇太极决意承袭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统治。

在即位后“邦家未固”时,一方面对明廷采取议和策略,同时又屡次入关,掳掠汉地大批人畜、财物。

为解除后顾之忧,两次出兵朝鲜,统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

在巩固了内部统治,并基本上消除了来自朝鲜和内蒙的威胁后,于天聪十年(1636年)五月,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

其后将主要兵力用于对明战争。

崇德五年(1640年)七月,带病急援松锦之战,指挥清军取得松锦大捷,生擒洪承畴,歼灭明军五万余人。

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

崇德七年(1642年),再次遣军入关,连破远至山东的八十余城。

同年十月,西藏达赖五世罗卜藏嘉木错派遣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和厄鲁特蒙古戴青绰尔济等向清朝通好。

皇太极一再盛赞佛教,向藏使表白他对佛教笃信不疑。

无疾而终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

谥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

葬沈阳昭陵(北陵)。

对皇太极的历史评价《清史稿》:“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

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

”“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

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

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

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

呜呼,圣矣哉!”
《清太宗实录》:“太祖以上(皇太极)为大贝勒,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理机务,多所赞画,统军征讨,辄侍太祖,偕行,运筹
帷幄,奋武戎行,诛携服叛,所向奏功,诸贝勒皆不能及。

又善抚亿众,体恤将卒,无论疏戚,一皆开诚布公以待之,自国中暨藩服,莫不钦仰。

上凡遇劲敌,辄亲冒矢石,而太祖深加爱护,每谕勿前往。

时帝业肇兴,大勋将集,圣心默注,人望攸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