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各代简介
中国朝代简介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简介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夏朝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商朝约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周西周约前1029-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文王姬发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新朝 9-23年王莽东汉 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三魏 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国蜀汉 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吴 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西晋 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东晋 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十六 304-439国南宋 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齐 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 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朝陈 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北北 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魏洛阳河南洛阳东魏 534-550 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 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 550-577 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朝北周 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 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唐朝 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五后梁 907-923 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代后晋 936-947 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十后唐 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国后汉 947-950 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暠后周 951-960 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宋北宋 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南宋 1127-1279 临安浙江临安宋高宗赵构辽国 907-1125 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 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西夏 1032-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金 1115-1234 会宁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中都北京开封河南开封元朝 1206-1368 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蒙古族)明朝 1368-1644 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清朝 1616-1911 北京北京皇太极(女真族)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和主要人物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和主要人物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和主要人物如下
鸿沟时代(2100多年前):青鸟,夏尧,亚瑟,孟家,李灵。
夏朝(前2100-前1600年):伏羲,炎帝,禹,后羿,太乙。
商朝(前1600-前1046年):纣王,胡少,汤,宁康,金戈。
周朝(前1046-前256年):西周刘宿,周文王,周武王,春秋时期老子、孔子,国破山河在。
秦朝(前221-前206年):始祖秦始皇,李陵,李嘉,焦卜,廉颇。
汉朝(前206-公元220年):汉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武帝刘彻,太宗刘禅,和《汉书》作者司马迁。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公元589年):晋朝张节,西晋王安石,东晋萧衍,东晋陶渊明,梁武帝李世民,南朝宋朝刘裕,齐景公李隆基,北朝高祖孝文,元帝崔颢。
隋唐四朝(公元589-公元907年):隋文帝杨广,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李白,杜甫,王羲之,舒淇,宋真宗赵恒,方世玉,陆游等。
宋元明清(公元907-1911年):叶绍靖,宋宗,陈果,欧阳修,宋真宗赵恒,元太祖,朱元璋,洪武帝;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孝宗朱由校,仁宗朱翊钧;清高祖,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等。
这些朝代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人物的成就和作用,组成了中国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令后人叹为观止。
每一朝代都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其实,历史上这么多政权更迭和一大批伟大的人力,也是
被永久地流传于世的伟大财富。
这些历史让我们这一代人既受益,又劝戒,学习历史,让我们看到特定时代人们是如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尊重历史,向他们致意。
历史朝代列表及简介

历史朝代列表及简介一、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由禹建立。
夏朝是一个有限的历史时期,其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帝王。
夏朝的政治制度相对简单,社会结构以氏族为基础,地位高的氏族领导其他氏族。
夏朝的最大贡献是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二、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由汤建立。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记载的朝代,其国家组织更加完善,政治制度更加稳定。
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同时也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
商朝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文字的诞生。
三、周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由姬姓的周武王建立。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时期,周王室拥有实际统治权,实行封建制度,实力强大。
东周时期,周天子的权力逐渐减弱,各诸侯国逐渐崛起。
周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由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
秦朝的最大贡献是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
秦朝还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筑万里长城等。
五、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刘邦建立。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政治制度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汉朝还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如推行科举制度、设立郡县制度等。
汉朝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汉代文学、艺术、科学等。
六、三国时期(220年-280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之间的时期。
三国时期是一个割据混战的时期,主要分为魏、蜀、吴三个政权。
蜀汉以刘备为首,魏国以曹操为首,吴国以孙权为首。
三国时期充满战争和政治斗争,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
中国古代王朝简介和纪年表

人物猜猜看(游戏)
夏朝(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夏朝(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 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 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 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 了原始部 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族的十 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 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 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 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 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夏朝都斟鄩(今洛阳)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 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 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唐朝(中国历史朝代 )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 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并且设东都洛阳,武周 时期洛阳神都,北都太原等陪都 。626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 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以周代唐,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 国号。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雄厚,军事强盛,四夷宾服, 万邦来朝,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 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从此中国了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共历274年(包 括武周是289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 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 各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唐诗、科技、文 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与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争夺四方霸权。 借由羁縻制度控制回纥、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 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并且让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 海国和日本等国家吸收唐朝的文化与政治体制。唐朝的经济富盛,结合华北、 关中与江南的经济,到后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各 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其文学发展达到高 峰,以诗最有兴盛。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历史地位重要,到明清时期海外 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
中 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归纳整理完整版

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归纳整理完整版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国家,其朝代的更迭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下面为大家呈现一份较为完整的中国朝代顺序表,并对每个朝代做简要介绍。
夏朝(约前 2070 年约前 1600 年)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 14 代,17 后(夏朝统治者在位称“后”),延续约 471 年。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
商朝(约前 1600 年前 1046 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分别是“先商”、“早商”、“晚商”,前后相传 17 世 31 王,延续 500 余年。
商朝的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甲骨文的出现也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周朝(前 1046 年前 256 年)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前 1046 年前 771 年)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
东周(前 770 年前 256 年)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朝代,共传 32代 37 王,享国共计 790 年。
在周朝,分封制和宗法制得以完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朝(前 221 年前 207 年)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嬴政先后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
但由于秦朝的暴政,导致其在短短十几年后就灭亡。
汉朝(前 202 年 220 年)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中间有新朝和更始帝时期的短暂中断。
西汉(前 202 年 8 年)由刘邦建立,定都长安。
东汉(25 年 220 年)由刘秀建立,定都洛阳。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
中 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约公元前 1600 年)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大禹治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位,之后其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延续约 471 年。
商朝(约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商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分别是“先商”“早商”“晚商”,前后相传 17 世 31 王,延续 500 余年。
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了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巩固了统治。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西周共传12 王,历时约 275 年。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56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霸主。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各国进行了激烈的兼并战争。
东周共传 25 王,历时515 年。
秦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秦始皇嬴政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度量衡、文字等。
但由于秦的暴政,引发了农民起义,秦朝仅存在了 15 年。
西汉(公元前 202 年公元 8 年)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战胜项羽,建立了西汉。
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开拓了疆土。
西汉后期,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共传 12 帝,历时 210 年。
新朝(公元 9 年公元 23 年)王莽建立的新朝,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由于改革不切实际,触动了多方利益,引发了社会动荡。
新朝仅存在了 14 年。
东汉(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推翻了新朝,建立了东汉。
中国历代王朝的介绍

中国历代王朝的介绍中国历代王朝是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重要标志,每个王朝都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对中国历代王朝进行简要介绍。
一、夏朝(公元前21世纪 - 公元前16世纪)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传说中由禹所建立。
夏朝的政治制度为王朝制,国君称“夏后”,实行世袭制。
夏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也有发展。
夏朝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产物,如《诗经》等。
二、商朝(公元前16世纪 - 公元前11世纪)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商朝的国君称“商王”。
商朝的政治制度为王朝制,国家由君主统治,实行世袭制。
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发展的手工业和商业。
商朝的文化表现在文字的发展和商代青铜器的制作。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 - 公元前771年)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西周的国君称“周王”。
西周的政治制度为封建制,国家由君主和诸侯分封统治。
西周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发展的手工业和商业。
西周的文化表现在周代青铜器的制作和《尚书》等文献的产生。
四、东周(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221年)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王朝,东周的国君称“周王”。
东周时期国家的实际统治者是诸侯,周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东周的政治制度为封建制,国家由君主和诸侯分封统治。
东周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相对较为繁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产物,如《易经》等。
五、秦朝(公元前221年 - 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王朝,秦朝的国君为秦始皇。
秦朝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废除了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
秦朝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汉朝(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六个王朝,汉朝的国君称“汉皇帝”。
汉朝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实行郡县制。
汉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相对较为繁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产物,如《汉书》等。
汉朝还开展了对外的丝绸之路贸易。
详解中国历朝历代

详解中国历朝历代中国历史悠久,从夏朝到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经历过数十个朝代和政权更替。
以下将按照时间顺序,为您详细介绍中国历朝历代。
1.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其历史传说被收集编撰进《史记》。
夏朝时期,商业兴盛,文化繁荣,主要发明有青铜器,暨中国重要的文明元素之一。
2. 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进入文字时代的朝代,商王朝兴衰的历史被记录在《史记》之中。
商朝时期,金属冶铸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铸钱的时期。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256年)周朝是文化大发展和中华文化逐渐形成的时期,中国历史上也是最为长久的一个朝代,被后人认为是中国文明的开端。
周朝历经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封建化程度很高,其思想建筑乃至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并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朝代,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统一了不同地区的货币,铁轨、官制等方面也有很多改革和创新,同时也是中国文字表现的黄金时期。
5. 汉朝(公元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大量涌现了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如司马迁、李陵等。
汉朝也是中央集权和实行丞相制度的模板,此外汉朝时期总成为中华历史上有影响的一个朝代。
6.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动乱与分裂,尤其是南北分裂的状态使这个时期的中国分成两个国疆,不过又涌现了不少文化名人,如王安石、曹操等。
7.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较短命的朝代,隋朝时期的两位帝王杨坚和杨广殷切地憧憬着完全复兴汉(国)昔日的强盛,但由于长期的战乱破坏,社会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倒退。
8.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唐朝文化大发展,其诗、书画荟萃成为唐朝文化的黄金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朝夏朝(公元前2029年——前1559年),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
相传禹治水成功,奠定了夏族在中原文化区的中心地位。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位,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夏王朝。
先在阳城(今山西境内)定都,后迁至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标志着中国“家天下”的创立,使夏由一个部落之称而成为国名。
从夏禹算起,到夏朝灭亡,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前后经历约四百七十年。
夏朝距今已经四千年之久。
商朝夏朝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在“鸣条之战”后灭夏,后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公元前1559年——前1046年),成为中国史上第二个世袭奴隶制王朝。
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
商朝前后相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延续五百多年。
商朝开国距今约有三千六百多年了。
周朝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在“牧野之战”后被周武王姬发击败而丧国,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即成为中国史上第三个世袭奴隶制王朝。
周朝分为“西周”、“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今陕西长安沣河以西),周成王姬诵在洛邑修建国都;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通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划分,史学界尚不统一,基本存在三种争议。
当周王朝推翻商朝时,新统治者将征服的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紧密盟友和原商朝统治者的后裔,以及一些获准保持原来土地的地方豪强。
于是,当时的中国就出现了大批政治实体。
由于战争连绵不断,许多诸侯国被消灭,或者其面积大为缩小,所以后来只剩下七个大国,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这些诸侯国到了战国初期,已经变成了完全独立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名人,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孙子、管仲、屈原等,并著有一批经典文献,对后世颇有影响。
周朝共传三十代、三十七王,共计为七百九十年。
周朝距今约有三千多年了。
秦朝秦王嬴政(秦始皇)率军打败其它“六国”,统一中国,在咸阳建立了秦王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期间,商鞅变法,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为巩固专制的中央集权采取了不少强硬措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为防御匈奴南侵,筑起了扬名世界的万里长城。
然而,秦朝的残酷统治以及“焚书坑儒”等暴行,也为其埋下了短期内就遭灭亡的火种。
秦朝统治仅有十五年时间,秦三世便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秦建立王朝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年了。
汉朝刘邦与项羽交战,刘邦在韩信、张良、萧何等人辅助下,取得胜利,进入咸阳,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定都长安。
由于刘邦及其后的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吸取秦灭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了农民的徭役、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因而,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刘彻)时国力达到空前强盛。
通过对匈奴的作战和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不但使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了新的发展。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趁机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朝(公元8年12月——公元23年),至此西汉灭亡。
东汉(东汉23年——220年)初期的光武帝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使社会出现了“光武中兴”局面。
但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社会黑暗,引发了黄巾起义。
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
东汉年间,蔡伦发明造纸术,誉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后人称为“蔡侯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司马迁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流传千年。
被联合国天文组织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的张衡也出生在这个时期。
唐朝李渊称帝建立唐朝(618年——907年),定都长安。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称为唐太宗。
李世民吸取隋亡教训,调整治国政策,前期政治比较清明,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美称。
唐高宗李治病逝后,皇后武则天取得帝位,定国号为周(690年——705年)。
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各民族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叛乱事件。
这一事件前后长达七年之久,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激变的结果,对唐朝后期的影响颇大。
随即,唐朝便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加之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终于导致了农民战争爆发。
唐末的黄巢,王仙芝起义,严重打击了唐朝统治。
唐诗闻名天下,流传千年不衰,而李白、杜甫等一批诗人更是人人皆知。
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三卷,成为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
唐朝衰亡后,各地藩镇自立为国,位在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藩镇国家即称为“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宗主国,其中十个国龄较长、国力较强的统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实际就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
“五代(907年——960年)十国(891年——979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殊时期,统治者多重武轻文。
这时期经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事件,战乱不停,内乱不止,使得契丹国具有南侵机会,辽国(907年——1125年)得以建立。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此时期经历七十二年。
唐朝统治总共延续了二百八十九年,距今已约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宋朝五代共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朝代,后周随后被赵匡胤所篡,赵在陈桥驿发动政变,手下将领把黄袍披到赵的身上,即登基建立宋朝(史称北宋),称为宋太祖,定都开封(当时叫作汴梁、东京)。
赵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十国”,统一了中国本土地区。
宋朝(960年——1279年)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之后,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
中期,为了强化统治,发展经济,王安石实行变法。
改革收效甚微,北宋逐步走向衰落,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北宋末年,由于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众多农民倾家荡产,无以为生,逼上梁山,反抗暴政。
尤以方腊、宋江先后领导的起义影响最大。
加之北宋长期与辽、夏、金争战不休。
与西夏战事刚止,金军又大举南下,终于在靖康元年金军攻占开封,史称“靖康之难”,废除宋帝,北宋灭亡。
金军灭亡北宋之后,原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皇族康王赵构,在金军退走之后,于南京即位,沿用大宋国号,史称南宋。
宋高宗赵构在江南的统治稳固后,加强了川陕防御,建立了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连结淮东的江淮防御体系,阻挡金军进攻。
同时,南宋还重视发展军事技术,加强军队建设,国防力量有所增强。
但是,赵构昏聩无能,任用佞人,排斥贤相,改积极抗战方针为消极防御。
结果造成临安卫军政变,金军亦乘机南下,宋高宗航海走避,南宋险些亡国。
南宋以妥协求和,极大地抑制了领兵将帅才能的发挥。
尤其是解除三大将兵权、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缩编军队等,自毁长城。
结果,南宋逐步走向衰弱。
在北方,蒙古、西夏、金三国形成激战对峙局面。
蒙古兴起,当西夏和金相继灭亡后,蒙古军队强攻南宋,南宋被迫应战。
元军攻克临安,守将投降,部分大臣南下福建、广东重建小朝廷,南宋终于彻底灭亡。
宋朝的造船、矿冶、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无论是在生产规模方面,还是在生产技术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商业市场十分繁荣,大小城镇贸易兴盛,特变是纸币的出现及广泛使用,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三大发明,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发应用的。
陆游、辛弃疾的词作流传很广,朗朗上口,家喻户晓。
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耗时十九年。
内容涉及16个朝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三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宋朝经历三百一十九年,从北宋起距今约有一千多年。
元朝蒙古统治者忽必烈率军灭了南宋,定都于大都(现北京市),定国号为元(1206年——1368年)。
称为元世祖。
元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效地管辖了全国。
这一时期,各民族经济交往频繁,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较前繁荣,中国同亚、欧、非各国联系加强,文化科学技术达到了高度繁荣的水平。
元朝的戏剧创作进步较快,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至今仍在舞台上演,并出现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一大批小说名著。
元朝统治一百六十多年,距今约有八百多年。
明朝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终于攻陷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即失去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接着,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王朝(1368年后——1644年)。
明朝前期,朝廷仍是强化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朱棣设立东厂,朱见深设立西厂。
朱棣迁都北京。
明朝又修筑了北边的长城,并派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往来。
明朝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某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明朝名医李时珍结合自身经验,历时二十七载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世界享有盛名。
明朝后期,封建专制统治腐朽不堪,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占领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仅在京城称帝一天,即被清兵追逐,起义最终失败。
明朝统治二百七十六年,距今约有六百四十多年了。
清朝皇太极定国号为清,清兵经山海关直逼北京城,击败李自成后建立了清朝(1616年——1912年),后顺治(福临)登基称帝,定都北京。
清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除设立内阁、六部外,还增设了南书房、军机处;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清政府一再兴起“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就设置了台湾府,同时还击败了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这些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清政府粉碎噶尔丹的分裂活动,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和新疆的管辖,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清朝的文化发展很快,出现了如《红楼梦》、《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镜花缘》、《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三侠五义》、《施公案》等长篇章回小说。
清王朝前期气势不错,曾有“康熙乾隆盛世”之说,后逐渐走向腐败。
同时,清王朝还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贪官和坤。